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ad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是由欧美同学会发起,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全国政协、中央书记处直接领导,中央统战部审批成立并主管的单位。为了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推进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促进留学人员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作为我国惟一面向中国大陆、港澳台和世界各地募集资金的公益性基金会,专项为中国留学人员事业服务。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韩启德担任,名誉副理事长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国家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担任,理事长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原北京市副市长、华夏银行董事长陆宇澄担任,秘书长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秘书长陈捷延担任。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的主要任务是:支持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推进海内外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交流;以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形式支持国内优秀学生和高级专业人员赴国外留学、进修与培训;提供国际人才交流的咨询服务;引进国外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来华工作;推广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引进、推介和开发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项目;支持国外智力成果的引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奖励海外学成回国创业或为国服务并做出杰出贡献的留学人员;支持和奖励为留学人员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与个人。

● 主要领导:



名誉理事长:韩启德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名誉副理事长:陈喜庆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党组书记,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名誉副理事长:王晓初
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美国西蒙斯学院图书情报研究生院理学硕士。




理 事 长:陆宇澄
历任北京市副市长、华夏银行董事长,中共十四大代表。现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理学博士。






秘书长(理事):
陈捷延






副秘书长:
朱 红






国际教育项目推广部 主任:
华润根







留学人才选送办公室 副主任:
胡继军




● 双十计划: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中国留学人才腾飞工程双十计划”。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培养和支持体系。
1.重点着眼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高级行政管理人才,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2.重点着眼于培养和支持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具有突出政绩和
3. 发展潜力的正司局(地厅)以上的优秀年轻干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一批治党、治国、治军的后备人才。
4.“计划”每年从国际(包括学成归国留学人员)、国内各遴选10名人才。一经选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统一安排,国际人才送中央党校或国家行政学院,接受3-6个月国情教育;国内人才送美、英等发达国家联邦或地方政府、高级金融机构或大型跨国公司接受3-6个月实习研修、国际化培训。


● 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 :

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本计划”)是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中国留学人才腾飞工程”中一项以“培养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核心计划。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协助国家培养一大批以深厚民族文化底蕴为基础,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某一领域世界先进科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并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计划的背景
我们正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孕育着经济和社会的重大突破。“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只有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才能抓住机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胡锦涛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鼓励出国留学,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指出:“留学人员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留学人员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留学人员工作的方针政策,把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参加建设和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为积极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切实履行“促进我国留学生事业健康发展、当好党和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助手、引导广大留学人员为祖国强盛建功立业的历史使命”,基金会决定启动本计划。

二、计划的意义
本计划旨在配合国家教育部门和有关教育机构,充分发挥基金会在海外的广泛影响和资源优势,以我国未来高级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国内部分中、高等学校积极推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开辟一条从国内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直至国外先进高等教育紧密衔接的绿色通道。它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的人才素质、缩短在高新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加速国际间经济融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持。

三、计划目标
充分发挥基金会与发达国家政府部门、教育机构、高等学校、海外留学生组织间的广泛联系,与国家教育部、各地方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间的密切关系这两方面的综合优势,在全国选择一批学校,作为基金会国家化人才培养基地,进而组建基地集团。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作为基金会国际化才人培养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包括普通本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创业科研机构。基金会将敦促“基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国际化特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内容和方法,并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从国外引进先进教学项目或国际合作项目,有针对性地推动、促进本计划的实施。

首批试点基地学校名单及简介:

·深圳艺术学校
·深港产学研基地
·长沙理工大学
·深圳教苑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长沙外国语学校
·长沙环球职业教育集团
·深圳城市学院
·新加坡赛思教育集团
·上海群益职业教育园区


●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第二条 本基金会属于公募基金会。
第三条 本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的地域范围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世界各地。
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是:遵守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监督;争取海内外企业、团体和人士的支持,组织募捐,接受捐赠,促进留学人员事业健康发展;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发和利用海内外人才资源与人才市场,积极吸引我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支持留学人员自主创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留学人员工作服务。
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800万元,来源于社会团体、企业与个人捐助。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央统战部。
第七条 本基金会的住所是北京市南河沿大街111号。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八条: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一) 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报效祖国提供多种形式的资助与服务;
(二) 鼓励和支持留学人才为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服务;
(三) 吸引和推荐留学人才为国内企事业单位、团体和相关部门服务;
(四) 加强与海内外留学人员、留学人员团体和国际相关非营利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五) 利用海内外资源,以多种形式,促进国内所需人才的培养与交流;

(六) 开展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各项活动。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九条 本基金会由5-2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
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十条 本基金会理事资格:
(一)有社会声望、有代表性的金融、法律、管理专家和学者;
(二)对基金会有重要资金支持的企业家和经济界代表人士;
(三)具有实际工作经验、担任相关领导职务的代表人士;
(四)有留学背景或国(境)外工作经历的优秀人士。
第十一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本基金会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
(三)改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五)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第十二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出席理事会,参与本基金会重要决策并赋有表决权;
(二)监督基金会章程实施情况;
(三)监督理事会决议执行情况;
(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于职守。
第十三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由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理事组成。
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理事;
(三)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七)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九)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四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理事会,可由理事长委托一位副理事长担任召集人;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
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才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过半数理事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基金会的分立、合并;
(五)年度工作计划和收支预算及决算。
第十六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经2/3理事审议通过的理事会各项决议应当场作会议记录,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长签字后实施。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第十七条 本基金会设立监事1-3名。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第十八条 本基金会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十九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监事由业务主管单位和主要捐赠人分别选派,由业务主管单位审定;
(二)登记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
第二十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二)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一条 在本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第二十二条 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三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须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批后,再履行理事会选举程序。
第二十四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六条 担任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以及外国人,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第二十七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八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四)处理本基金会其他有关重要事宜。
第三十条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协助理事长工作。
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二)组织实施基金会年度公益活动计划;
(三)拟订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拟订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五)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六)提议聘任或解除副秘书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七)提议聘任或解聘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八)决定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聘用;
(九)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二条 本基金会为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组织募捐的收入;
(二)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愿捐赠;
(三)政府支持;
(四)投资收益;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时,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重大募捐活动需先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批,在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每年至少向业务主管单位汇报工作一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及变相摊派。
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三十七条 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
(一)支持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
(二)推进海内外高级专业才培养和交流,支持国内优秀高级专业人员赴国(境)外留学、进修与培训,提供与国际人才交流相关的咨询与中介服务;
(三)聘请国(境)外具有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专家来华工作,支持国外智力成果的引进、推广和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
(四)支持和奖励为留学人员事业做出贡献的团体与个人,奖励回国创业、为国服务并作出杰出贡献的留学人员。
第三十八条 本基金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是指:
(一)用于海内外人才培养与教育,捐助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全国性募捐及专项投资;
(二)用于国外智力成果的引进、推广和示范基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捐助额在100万元的专项投资。
第三十九条 依法募集、使用并管理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四十条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
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第四十一条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四十二条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四十四条 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基金会财务接受业务主管单位有关部门的审计,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五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年度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本年度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财产清册《当年度捐赠者名册及有关资料》。
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十八条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第四十九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五十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 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 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 基金会发生分立、合并的。
五十一条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五十二条 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会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之外的活动。
第五十三条 本基金会经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五十四条 本基金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五十五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 本章程经2006年 月 日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七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
第五十八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