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ad

  简介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文名称为China Association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缩写为CACSEC)是由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英语、汉语、对外汉语、英汉语言和文化对比、英汉互译等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的、具有讲师或相应职称以上的教育工作者与科研人员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组织。其宗旨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展英汉语言对比、文化对比和英汉互译三大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推动教育改革,提高学术水平,促进中外交流和人类文明。本会遵守宪法、其他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遵照国家社团登记管理条件的规定与要求开展会务活动。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教育部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指导和管理。本会挂靠单位是中南大学。
  研究会成立之前用“英汉比译学会”的名义于1990年7月在井冈山和1991年8月在芜湖召开过两次学术研讨会,为学会的筹备阶段。
  1991年6月26日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复信同意做名誉会长并为学会命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
  1993年9月14日国家教委教办[1993]413号文批复同意成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1994年4月1日民政部颁发社团登记证社证字第1601号文准予学会注册登记。1994年12月3日在中南工业大学召开了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赵世开到会作《语言学现状和发展》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选举了刘重德为会长,萧立明(常务)、李亚舒、林汝昌、楚至大、虞建华、郭著章、刘文彬为副会长,樊恺明为秘书长的第一届领导班子。常理会根据会员的学术领域决定筹建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汉翻译研究、英汉文化比较研究三个专业委员会。1996年5月13~19日在青岛海洋大学举办了全国第2次学术研讨会。赵世开、胡壮麟到会作学术报告。刘重德会长在开幕词和闭幕词中深入系统地讲了理论研究、学科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学风建设问题,为学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会增选了部分理事,批准组建了前两个专业委员会。1998年10月24~27日在南昌大学召开了第2届会员大会暨第3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贺祥麟、赵世开、林煌天、张后尘到会作学术报告。刘重德会长在开幕词中除重申了学风问题外,还提出了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的问题。在刘会长主持下严格按会章规定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了换届选举,杨自俭当选会长,萧立明(常务)、郭著章、李亚舒、刘文彬、吕俊、虞建华、王菊泉当选副会长,刘天鹤当选秘书长。大会批准组建了英汉文化比较委员会。2007年7月25~28日在厦门大学召开了第4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涂纪亮到会讲西方语言哲学,王宗炎为大会写了专文《语言对比小议》。杨自俭会长在开幕词中重点讲了“两张皮”、学术创新和刘会长培育的学风会风问题。2002年8月8~11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第3届会员大会暨第5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和英、美、加、法、德、意、希、新与香港等国家与地区。到会作专题演讲的有Mona Baker、孔慧怡、徐通锵、屈承熹、刘宓庆、邵敬敏。开幕词强调了老实做人、认真做事、严谨做学问,总结了学会建设和治学的规范。大会在杨自俭会长主持下按依据会章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制定的换届选举办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第3届领导班子,会长杨自俭,副会长萧立明(常务)、吕俊、虞建华、潘文国、钱冠连、连淑能、罗选民(兼秘书长)。常理会还提议组建5个学科组(对比语言学、对比文化学、翻译学、英汉语篇学和汉语典籍英译)取代3个专业委员会,负责这5个领域的议题商定、稿件审阅和联络会内、外学者等方面的工作。2004年10月22~26日在重庆四川外语学院举办了第6次全国学术研讨会。Edwin Gentzler、沈家煊、张志毅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开幕词重点总结了刘重德培育的蕴涵道德、科学和民主精神的“学会文化”,并强调了进一步加强为人为学的建设问题。这10年间还于1997年7月在桂林开过一次征稿会,1999年6月在湘潭大学开过一次英汉文化对比研讨会。所有大会与会人数都在80~300之间,提交论文数每次都超过与会人数,成了学会的一个特点。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