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瑞安

瑞安


ad

【拼音】Rui'an Shi。【行政区划代码】330381。【邮编】325200。【区号】0577。

唐天复二年(902),有白乌栖城北集云山,以为祥瑞,诏改名瑞安。此“瑞安”词语之始,属汉语政区地名,沿用至今已1107年。
基本概况瑞安,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是温州大都市南翼中心。可称之为“天瑞地安”的城市。198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14个沿海经济开发区之一,为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之一,浙江省小康县(市)、浙江省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瑞安陆域面积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60平方公里,辖12个镇、19个乡、6个街道,户籍人口117.52万人,除汉族外,还有畲、回等少数民族。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8.16亿元,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21位。

瑞安市行政区下辖安阳、玉海、锦湖、东山、上望、潘岱6个街道;塘下、莘塍、汀田、飞云、仙降、马屿、曹村、陶山、碧山、湖岭、龙湖、平阳坑12个镇;大南、顺泰、梅屿、荆谷、桐浦、芳庄、金川、林溪、潮基、鹿木、永安、桂峰、营前、东岩、高楼、宁益、枫岭、北麂、北龙19个乡。共有61个社区,910个行政村。瑞安市人民政府驻地安阳街道万松东路154号。

这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三国吴始建罗阳县,唐天复二年安固县改为瑞安县,1987年撤县设市,隶属于中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温州。迈入新世纪的瑞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逐步成为东南沿海一座现代化城市。
  瑞安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瑞安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率先发展市场经济,尝试股份经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兴办农村家庭工厂,千方百计把产品推向市场,费孝通同志把以上经济特色概括为“小商品、大市场”。从此,瑞安以全国独有的“温州经济格局”和灵活的运行机制蜚声海内外……
  瑞安是浙南著名侨乡,有9万多瑞安人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5万瑞安人走出瑞安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形成了一处处瑞安街、瑞安村。中国新闻界称:“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瑞安人,没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瑞安人去创造市场。”

  瑞安市系省级文明城市,历来文风鼎盛,夙有“理学名邦”、“东南邹鲁”之誉。南宋理学家陈傅良学重“经世致用”,开永嘉学派之先声。元明之际,戏曲家高则诚撰《琵琶记》,称为“南戏之祖”。清代孙诒让著述等身,精研经子之学,世称朴学大师。近代名人辈出,史学家周予同、鱼类学家伍献文、书法家邹梦禅等均学有专长,声名卓著。全市现有省级重点学校9所,示范学校11校,A级普高1所,温州市级示范学校14所。

  瑞安市境群山起伏,溪涧纵横,且有飞云大江襟带城廓,隆山古塔雄视八方,自然景观颇具壮美清幽的特色。风景旅游区占国土面积20.8%,属旅游资源大市,拥有寨寮溪等七大风景胜区。省内三大藏书楼之一的玉海楼和观音寺石塔列入全国、省级文保单位。2004年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
瑞安市位居我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是泛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连接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20度10分至121度15分之间,北纬27度40分至28度0分之间,东临东海,西连文成县,南接平阳县,北邻瓯海区、龙湾区,西北界青田县。海岸线长20.36公里。瑞安市区北距温州市区34公里,104国道自北而南穿越市区。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地质地貌】
地质史上的燕山晚期,地壳活动逐渐减弱,第四纪火山活动趋向宁静,瑞安境内的花岗岩地貌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经过长期的自然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造成了各种独特的自然景观。
瑞安市地势西高东低,分为西部山区、中部丘陵、东部平原、浅海滩涂和沿海岛屿等5类。
西部为中、低山丘陵地,属南雁荡山与洞宫山的余脉,是天然的林业基地。其间群山绵亘,峰峦起伏,海拔一般在600米-1000米,最高峰巾子山海拔1320米;中部为丘陵与河谷冲积平原,是主要经济作物产区;东部为飞云江冲积和沿海淤积共同作用形成的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一派水乡景象,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
飞云江在上游地区由于受新华夏系构造运动影响,地势陡峻,河谷多呈北东及北西向发育,在岩性和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下,常形成山间小盆地。飞云江在下游地区表现为平原河流,水流分散,多沙洲,河床极不固定,往往由于冲刷、淤积而形成河曲,在仙降和桐浦之间表现较为明显。海岸线较曲折,多为淤泥质海岸。
东海大陆架上散布着北麂、北龙、铜盘、凤凰、齿头等大小岛屿三十九个,是天然的渔场。
瑞安地质比较稳定,历史上无火山、地震、断层、泥石流、滑坡等严重自然灾害记录。

【气候气象】
瑞安市全境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全年无严寒酷暑,冬短夏长,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全境所处纬度较低,又受海洋影响,温度条件为全省最佳。境内常年平均气温17.9℃,北麂等海岛略低,为17.5℃,海拔400-800米的山区稍低,在14℃-16℃之间。
境内年平均降水量1110-2200毫米,历史年平均降水量1527.2毫米。年内各月降水分布很不均匀,全年降水高峰期3次,分别为3-4月春雨期、5-6月梅雨期及8-9月热带风暴暴雨期,各占全年降水量的18.3%、26%、26.2%。
瑞安季风气候明显,夏季多东南偏东风,冬季多西北偏西风,年均风速1.9米/秒,瞬时最大风速16米/秒。
【河流水系】
瑞安全境江、河、湖水面面积为105728.55亩,密如蜘网,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
主要河流有飞云江、温瑞塘河、瑞平塘河。瑞安全境内陆河流均属飞云江水系,飞云江为我省八大水系之五,发源于浙闽交界的沿宫山,流域面积3731平方公里,主流长173公里,其中穿贯瑞安市境内74.8公里,流域面积1801平方公里,在上望、阁巷之间入东海。下游河段宽600~1000米,入海处宽达3公里。500吨级货轮能直达上海、宁波和福州等港。其主要支流有漈门溪、高楼溪、金潮港等分布在山区,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是该市修建小水电站的主要地区。
瑞平塘河、温瑞塘河位于飞云江南北两侧,瑞安境内长为3.28公里和20.4公里,是该市内河主要通道,也是粮食产区抗旱、排涝的重要水道。


历史沿革瑞安为东瓯古邑。最早于新石器晚期,飞云江下游两岸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建立聚落。夏、商、西周、春秋为扬州之域瓯地。其后受时局变化,朝代更迭,行政所属动荡变化,直到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始建县治,迄今为止已有1750多年的悠久历史。
建县之始,县名罗阳,吴宝鼎三年(268年)被更名安阳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称安固县,唐天复二年(902)年有白鸟栖于集云阁,以为祥瑞,遂改名瑞安。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瑞安县升为瑞安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为瑞安县。
1949年5月瑞安解放,建立瑞安县人民政府。
1987年4月撤县设市,称瑞安市。
1992年在城关镇东开辟安阳新区,设置安阳新区管委会,为市直属单位。1999年,市政府由城关镇搬迁至此。
2001年调整行政区划,将原属瑞安市的仙岩、丽岙、梅头三镇划归温州市。
乡土风情【艺术文化】
1、瑞安素有“鼓词之乡”的美誉,温州鼓词源于瑞安,自清代流行至今不衰,2006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鼓词外还有弹词、莲花、道情、花鼓、排街等,声腔音乐各有特色而又受鼓词影响,均为地方特色曲艺品种。
2、元代南曲作家高则诚根据民间戏剧改编的《琵琶记》被后人奉为“南戏之祖”,流传至今,译成多国文字传播海外。
3、明清书画名家有任道逊的山水、楷书,孙隆父女的梅花,姜立纲的楷书大字均享誉海外。林沌贤的书画,孙衣言的柳字、孙诒泽的篆字、许苞、杨绍谦、邹梦禅等书法家全国知名。
4、藤牌舞是瑞安的一项传统节目,传说为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而作,舞蹈内容表现了军中的对打、布阵、偷营、夜战、庆功等情况,既显示了士兵抗倭救国的英雄气概,又体现了瑞安地方特色,被列为浙江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亦称“藤牌阵”,流传于浙江、福建等地的汉族舞蹈。此舞的产生和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藤牌战术有着密切关系。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调浙江任参将,抵倭寇寇。后又曾援助福建、广东共同消除了海上倭患,深得当地群众的爱戴。浙江瑞安的“藤牌舞”,据说就是为纪念明代戚继光而创作的。当年戚继光在抗倭中,曾使用藤牌战术练兵和用于实战,屡战屡胜,大败倭寇。

5、寓言创作在瑞安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瑞安目前有寓言作者100多人,不仅有彭文席、张鹤鸣等老寓言作家,也有不少中青年、中小学生等爱好寓言文学的作者,由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专著达30多部。2008年10月瑞安市被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授予“中国寓言大市”称号,成为全国首个“寓言大市”。
【乡风名俗】
瑞安民俗的特色颇多,有喜庆、谣祀、信巫、崇佛、敬鬼等习俗。和全国各地一样,春节是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从年底到第二年春天,相继有捣糖糕、祭灶神、贴春联、拜年、闹元宵、接春等体现了瑞安地方文化的节目活动。瑞安民俗中巫祀之风盛行,相传东瓯王的敬鬼而寿沿习俗千年。一年中还有二月二,吃芥菜饭;五月初五前后七天划龙舟、七月七日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的“乞巧节”九月九日以糕点作礼物赠送的登高节;冬至吃汤圆俗称“冬节”,此外还有滚龙、插香球、捣攀梁、糖金奶等民俗活动。
【民间传统工艺】
瑞安传统工艺历史久远,境内出土文物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精美彩陶,北宋的镏金玲珑塔等。如今有描金漆画、竹丝画、木雕、米塑、十字锈、团扇、烟花、双炊糕等数十种传统工艺品远销国内外。其中推光描金漆画,宋代就已生产,制作过程分木胎加工、大漆加工、配漆、油饰、推光、描金、做色等多道工艺、产品表面光亮如镜,富有浮雕感且永不褪色,远销欧美日等国。米塑分抛梁、寿桃、斛三大类,原料为大米,糯米用来塑成花朵和戏装人物等,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瑞安土特产】
红娘酒、瑞安银杏、瑞安马蹄笋、董夏橄榄、梅花鹿茸、瑞安盘菜、南山索面、荸荠杨梅、白银豆、清明早茶、陶山甘蔗、马屿花菜、温郁金


地名故事瑞安的地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瑞安地名有的与瑞安历史人物有关,有的与瑞安历史事件有关,有的地名含方位词,有的含形容词……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如果按取名缘由加以分门别类的探究,从中不但可以得到一定的启示,还会享受到一定的乐趣。
一、与瑞安历史人物有关联的部分地名:
  1、陶山
《词源》“陶”字条下有《陶山》与《陶弘景》两目。“陶山:山名。在浙江瑞安县西。南朝齐、梁时,陶弘景曾居此,因名。道书以此山为七十二福地之一。”“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南朝时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字通明。初为齐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今镇江西南)句曲山(即今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佐萧衍夺齐帝位,建梁王朝,时谓山中宰相。著《真灵位业图》、《真诰》等道教经籍。晚年受佛教五大戒,主张儒、佛、道三教合流。曾遍历名山,寻访药草,著《本草经注》、《肘后百一方》等。谥贞白先生。
  从以上内容看,陶山因名人陶弘景曾居此,以他的姓名山,后又以山名地,有陶山区、陶山镇等。当地还留有部分纪念他的祠宇和民间传说。陶山镇大坟村有一自然村名“药齐”,传说陶弘景曾于此采集草药,配备齐全,故名。此外,陶山福泉山顶有片平地名“种玉畦”,传说是陶弘景曾在此修炼,并种白谷,故名。吴鹏《种玉畦》诗云“陶公仙去玉畦空,剩有白云护垄东”。
  2、紫霞山(即今市区西山,又名西岘山、秀砚山、鳌山)
梁朝道士马湘曾居此炼丹,山上旧有炼丹台和观潮、鳌山两阁,山麓有二十八井。传说因山上常有紫色云霞覆盖,故名。今康乐街(瑞安剧院一带),古名“紫霞坊”,也是因山名街坊。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十月,倭寇由闽北犯县境,瑞安守备刘隆曾督兵西山,题名于原石刻“紫霞山”三字下,今题名已剥蚀。
  3、周正议巷(即今所坦街其中一段街)
北宋周泳从祖居地湖岭迁居瑞安县城慕贤坊。周泳于皇祐五年(1053)进士、官正议大夫,故名。其子周行己,元祐六年(1091)进士、官太学博士、温州教授(府学官员)、齐州教授,为“温州元丰九先生”、“瑞安元丰四先生”之一,晚年曾在温州城内筑浮沚书院、教授生徒,传播中原文化,对南宋永嘉事功学派诸儒影响较大。周行已中进士时,京师贵族争欲以女妻之,但他因母亲有意,毅然辞婚回里娶姨母盲女为妻,受到时人赞誉。慕贤坊的名字疑为明清时取,慕周行已之贤。
  4、花园村(今属陶山镇)
清嘉庆《瑞安县志》载,村多张姓,自唐开元以来,也有冠冕;自宋元丰至开禧,第科目者13人。其中张声道(1150—1220),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官莆田知府,精医学。为皇族一郡王的驸马,奉诏建御凤楼为郡王公主回瑞探亲时居住。楼边并建花园、围域垣,今残存遗迹依稀可辨。后城垣内为居民聚落,以园名村。
  5、探花楼(即今瑞安中学新校舍内)
清乾隆间瑞安桐田里(今属碧山镇)学子孙希旦和另一位瑞安学子林露,少年时曾在县城西门外陶尖读书。后来,孙希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殿试第三名及第。第三名进士又称“探花”,所以当地群众称其读书楼为“探花楼”。林露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进士,是希旦的妹夫。探花楼在瑞安北郊以愚溪为中心的风景区一带,历来为瑞城文人学士春秋郊游的雅集处。瑞安中学建新校舍时,遗址还在校园内,便按原貌重建,以激励学子上进。
  6、大隐庐、师姑娘巷(分别为今市区虹桥路南段和城心巷)
大隐庐原为明末清初瑞安人林增志(1593—1667)的住宅。林增志于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崇祯死后,清兵入关,林增志到南京与史可法佐南明福王共图抗清。后又随南明唐王移宋延平任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等。唐王死后,林增志归里,被入瑞的清兵所执,不屈下狱,受酷刑,得邑人王履昌疏通狱卒逃遁。清顺治间朝廷征召他为官,以僧服应召,得放还,归隐故里9年,其间辗转密印、雪窦诸寺。后来,民间嘉其节操,名其故居为“大隐庐”,以庐名街。林增志下狱后,传说其婢惠莲仍留主家每日为其送饭、送药不辍。后亦出家为尼,民间以其庵名巷,称“师姑娘巷”,庵边有井俗名“师姑娘井”,遗址尚存。
  7、鹿木乡
明朝崇祯死后,南京国子监贡生、“复社”骨干邹元椒(1615—1696),江西吉水人,后迁居南京。先隐居金华山洞中,为躲避清廷征召又于顺治九年(1652)辗转来到瑞安五云山麓胡岙(疑为今鹿木乡河岙村,《瑞安地名志》作岙底村,待考)耕隐,创草堂名“鹿木居”,取“与麂鹿为伴,与树木为伍”之意。清廷多次征召不赴,曾徒步赴北京祭拜明帝陵墓。后民间以其居草堂名村,又以名乡。
  8、君子石、玉海楼、花信楼
这3个地名中虽没有直接包含瑞安历史人物的名字,但与人物关联甚为密切。
  君子石在市区与塘下镇之间的员当 山上。北宋“温州皇祐三先生”之一的林石(当时著名的《春秋》研究者)在塘岙(在今塘下镇小南山西面塘岙底)办塘岙书塾,教徒学习《春秋》,并奉养老母。常率生徒来到 员当山巅一群巨石中赏景讲学。这群巨石中有一巨石直立,旁边数巨石环拱。后人为纪念这位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学者,取名“君子石”。
  玉海楼是孙氏父子参照南朝齐张融著的《玉海》(已佚):“概以玉比德,海崇上善”和南守王应麟200卷的类书《玉海》:“如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翰,”用两本书的书名来命名他的藏书楼名。
  花信楼在市区柏树巷,为清末民国初学者洪炳文治学之所,因洪家有棵树,取“二十四番花信风”名楼。
  9、瑞安府、瑞安门
瑞安府的建制时间是南宋咸淳元年(1265)至元至元十三年(1278),它的辖区大大超过宋元时的瑞安县、州。辖当时的永嘉、瑞安、平阳、乐清4县。府衙门不在瑞安,而在永嘉县城(今鹿城)。瑞安府实际就是以后的温州府。取名瑞安府的原因是南宋度宗赵禥立皇太子前先封永嘉郡王,当了皇帝后,把他的“潜邸”由州升为府。瑞安当时属温州,由于“瑞安”这个名字吉祥,比永嘉还好听,便以瑞安名府。“瑞安门”并不是瑞安县城的城门,而是温州城的大南门。大南门是俗称,瑞安门是正式名称。因为瑞安是温州的南面,大南门正朝着瑞安,故名。瑞安门和瑞安府,往往被别人误认为是在瑞安,其实这是瑞安境外的两个特殊的地名。

二、与瑞安历史事件有关联的部分地名:
1、所坦街、二百巷、三百巷、四百巷、六百巷、泥城路、沙城头(均在市区)、海安所(在塘下镇海安)、沙园村(在飞云镇阁巷)、寨下村(在汀田镇)。
以上各地名都与明朝抗击倭寇斗争有关联。
明朝初期,朝廷对倭寇已有所防备,采取筑城屯兵、屯田政策,军事上实行“卫所制”。瑞安县境内设3个守御千户所。一是瑞安所,设在县城内,今“所坦”就是原千户署的遗址,因房屋已坍毁只留一片空坦,故名。二百巷等是原百户带兵的住处,故名。海安所,沙园所新建,海安所原址地名徐村,沙园所原址地名榆木浦,建所城后分别改名海安所、沙园所。清朝废所,海安所仍留旧名,沙园所城墙废除,建居民聚落改名沙园村。
嘉靖三十一年(1552)初,新任瑞安知县刘畿到任不久,看到海防松驰,便在巩固3个所城的基础上,在瑞安县城临时构筑两条沙城。沙城开6个寨门,东段依次为司前寨门、车头寨门、岩前寨门、五社寨门;西段为西埭门和上河寨门。其中岩前寨门俗称排石寨,附近的村庄因寨门得名“寨下”。嘉靖三十一年五月,倭寇大举侵犯瑞安城乡,当年瑞安军民凭借沙城与旧城墙打退倭寇的多次进攻。沙城至今虽然残迹无存,但尚留在地名中。瑞安人俗称沙城为泥城,故有“泥城路”和“沙城底”的地名。

2、潘营村(营前乡)
《瑞安地名志》:“潘姓建村于山岙中,原称潘岙。后因在此驻过兵营,故名潘营”。据笔者初探可能是元朝末年吴成七(珊溪人)、朱君达(处州人)、黄檀(闽人)等农民起义军反对元朝统治,曾在瑞安西部山区长期建立据点;也可能是官员张文员(瑞安人)等带兵扎营镇压起义军;或者是明嘉靖间倭寇曾在瑞安山区一带抢掠,官兵扎营防守。因为有“潘营”一个地名,又衍生“营前”和“营内”两个地名,“前”是南的意思,营前原称陈岙,后因在潘营之南,故名。“营内”与“潘营”毗邻,故名。

3、左营坦、大较场、小较场
小较场和左营坦今称文化巷。清顺治三年(1646),清缘营兵南下,驻瑞安县城,明制瑞安所革除。康熙间,县城驻军在城西北隅的称城守营左营,其余称城守营右营,由参将统领。雍正二年,改城守营为水师协营,仍分左、右营,由副将统领、专管海防。“左营坦”即原左营将官署的旧址。左营官兵为操练士兵将射圃改为小较场,即原瑞安中学旧址的操场。大较场在县城南边,历史比小较场早,因有小较场,改称大较场。

4、秀才坪村(为市区北郊,原横山乡西岙北山坪上的自然村名称)
公元239年,即三国孙吴赤乌二年,瑞安境内始置罗阳县(从永宁县中析置),县治(衙门)在鲁岙,(现具体位置失考,大概在西岙一带)。据父老所说,秀才坪在县治北山上,又扼飞云江边(当时飞云以西岙山麓为北岸),为防守盗贼,派兵在此瞭望扼守。原名“守贼坪”,后雅称“秀才坪”。此说有待考证。

5、屏星街、会文里(均在今市区虹桥路西)
前者因北宋正议大夫周行已置屏星第于街南,故名屏星街。后者因“宋项泽一门十八人登第,立会文坊,后演变为地名,称会文里”。(查宋进士及其科第名录无“项泽”,而有“项公泽”,疑即一人,待考。)

6、二年村(飞云镇吴桥行政村的自然村,在吴桥南0.2公里)
这个地名不但取名特殊,缘由也特殊。南宋乾道二年(1166)八月十七日傍晚,大风雨、海溢、大潮水倒灌浙南沿海,拔木、飘屋,溺死数万人,为瑞安历史上最大的水灾之一。原村庄被湮。灾后,平阳山区林姓数户迁此定居。以“二年”(即乾道二年)名村,纪念这次大水灾。“二”读“冷”。

7、拱瑞山(位于市区至莘塍段温瑞塘河上)
明以前,瑞安城郊东原有西垟陡门,后废于洪武时。万历时,集云山诸水由九里陡门直入飞云江,致使河道遇旱即干涸,城内火警频繁。万历六年(1578),新任知县齐柯倡浚东塘(即今温瑞塘河市区至莘塍段),将所浚淤泥聚积于河中成一小山,并重开西垟陡门,使河水回流入城,保持城内外河道蓄水,便利县城居民用水、防火和城外农田灌溉。传说浚河时齐柯儿子参加督造,不慎跌入河中溺死,葬在此小山上。这项水利工程竣工时,父老将此小山取名“齐公山”,齐柯谢绝,改名“拱瑞山”,有“拱护瑞安”之意。

三、其它门类:
1、含方位词的地名。方位词可以帮助人们辨别地名的位置,所以在地名中使用频率甚高。一般有:东(东岩)、西(西山)、南(南岙)、北(北麂)、前(山前)、后(坳后)、内(营内)、外(外桐)、底(岙底)、角(三角头)、上(上马)、下(下湾)、头(岭头)、根(山根)、脚(滩脚)等。

2、含数词的地名。人们生活较多与数词联系,所以取地名时也不会例外。如:一(一甲)、二(二坪)、三(三圣门)、四(四谷山)、五(五堆谷)、六(六科)、七(七坦)、八(八水)、九(九里汇)、十(十字路)、十二(十二盘)、十八(十八家)、八十(八十亩)、百(二百巷)、半(半腰亭)等。

3、含形容词的地名。形容词中特别是形容色彩与大、小的词,用作地名更为普遍。如:红(红光村)、黄(黄岙)、青(青龙头)、白(白岩桥村)、焦(焦坑)以及大(大沙堤)、小(小典下)等。

4、含山的地名。瑞安地处丘陵地,与山为邻,因山名地较普遍。山 的同义词较多,地名除直接含山字外,还含它的同义词。如:山(万松山)、岭(岭下)、岗(后岗底)、丘(丘坑)、石(石龙)、岩(官岩)、岑(岑岐)、盘(十二盘)、岙(大岙)等。

5、含江、河的地名。瑞安地处水网地区,江、河密布,地名不但以江河命名,还用江、河的同义词来命名地名。如:江(江浦)、河(河埭桥)、溪(江溪)、汇(姜家汇)、湾(彭湾)、潮(潮基)、滩(滩脚)、潭(莲潭)、岸(西岸)、汀(汀田)、池(大池头)、沙(沙垟)、泽(下泽)、浦(桐浦)、渡(赵山渡)、水(净水)、码道(大码道)、航(航浦)、塘(塘下)、湖(湖石)、渎(新渎)等。

6、含垟(平原)的地名。这里指的平原面积相对较小如:垟(翁垟)、 坪(相打坪)、垄(黄家垄)、墩(墩头)等。

7、含动物的地名。地名中带有动物名称,一是形状相似,二是取其吉祥之意。如龙(龙山)、凤(凤村)、凰(凤凰山)、鹤(鹤社)、龟(龟岩)、牛(牛伏岭)、马(马屿)、鲤(鲤鱼山)、猪(猪头岩)、猫狸(猫狸)、麂(北麂)、鹿(瑞鹿山)、鸡肫(鸡肫巷)、燕(燕子窝)等。

8、含植物的地名。含植物的地名,大都因该地以产植物著称。如:竹(竹岙)、员当(竹的雅称,员当桥)、篁(竹的雅称,篁社)、樟(上樟堂)、松(松坦)、枫(枫岭)、树(枫树头)、茶(茶坑)、柏(柏树巷)、梓(梓岙)、梅(梅屿)、杉(杉树岗)、桃(桃儿山)、梧(梧岙)、棠梨(棠梨埭)、桐(桐溪)、柴(柴桥头)、莘(莘塍)、葛藤(葛藤湖)、葛(葛岙)、花(花园底)等。

9、含建筑物的地名。用建筑物作地名十分普遍。如:所(海安所)、衙(衙后街)、县(县头街)、宫(天后宫)、营(营前)、塔(塔儿头)、桥(白岩桥)、陡门(陡门头)、屋(三大屋)、窑(瓷窑村)、园(上园)、门(东门街)、埭(埭上)、寺(寺前)、庵(驮庵)、宅(苏宅)、碓(水礁坑)、厂(下厂)、府(杨府殿)、坞(西坞)、殿(新殿后)、寮(寨寮溪)、店(盐店)、道(道院前街)、学堂(学堂山)。

10、含物品的地名。以物品为地名,大都因为与该地的山、河及地形相似,或为该物品的产地。如灯台(灯台架)、灯芯(灯芯垟)、灯笼(灯笼底)、纺车(纺车园)、纱帽(纱帽岩)、畚斗(畚斗岱)、铁炉(铁炉村)、冬瓜(冬振兴屿村)等。

11、保留古代行政建制的地名。古代行政建制,县下有乡,还有都、庄、甲、里。部分留在今地名中。如:都(三都岭)、庄(寺庄)、里(九里)、甲(三甲村)等。

12、与宗教有关的地名。如:观音(观音亭)、师姑(师姑垟)、关老爷(关老爷岙)、道士(道士宫)、雷公(雷公坑)、圣(三圣门)、仙(仙降)。

13、含近现代新名词的地名。近、现代以来,一些新名词也被用作地名。如:红旗(红旗巷)、红星(红星村)、民族(民族村)、自力(自力村)、建国(建国路)、解放(解放路)、文化(文化巷)、六一(六一巷)、邮电(邮电路)、星火(星火村)、胜利(胜利村)、群英(群英巷)。

14、含姓氏的地名。瑞安与各地一样含姓名的地名很多。如:孙桥、刘宅、李岙底、杜山头、宋家埭村等。

风景名胜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瑞安山水奇特,风光旖旎,风景资源占国土面积20.8%,属旅游资源大市。瑞安名胜古迹众多,境内已发现史前遗址和各类文物史迹600处。拥有七大风景名胜区:寨寮溪、圣井山、梅龙溪、桐溪、铜盘岛、龙井、卧龙峡;十大旅游区点:水乡古镇林垟、玉海文化游览区、江溪龙潭、白岩山、金鸡山、隆山公园、山皇古寨、尖山八水、顺泰梅尖、瑞安外滩;四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海楼、石棚墓、利济医学堂、圣井山石殿;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花岩。全市现有七家星级旅游饭店,九家旅行社,十六家旅游推荐单位,并开发都市休闲游、山海生态游、文化考察游、经济探密游等路线。

  瑞安的主要旅游景点有:
  玉海楼是浙江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学者孙衣言所建,为其子孙诒让读书之所。孙诒让,字仲容,是我国清代著名经学大师和大教育家,著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等30多部著作。玉海楼含孙诒让故居和百晋陶斋,集藏书楼、优秀民居和私家园林为一体。199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利济医学堂是全国第一所推行改良维新、用西方办学制度和方法的新式中医学堂,今年通过国务院核定,成为新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绪十一年(1885年),当时被誉为“温州三杰”之一的瑞安人陈虬创办了利济医学堂,学堂在开办的十几年里,为浙南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为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作出了贡献。
  隆山公园是市中心山地公园,1991年始建设,林木葱翠,环山道路四通八达,总面积20.3公顷,园内隆山塔始建于宋,重建于明,具有600多年历史,是瑞安城的标志。
  寨寮溪风景名胜区是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共拥有九大景区,其中寨寮秀溪、花岩叠翠、?门筏趣、九珠凝碧乃“寨寮四灵”。景区内瀑潭连串,滩溪蜿蜒,山林华茂,以“云江明珠”著称,是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桐溪风景名胜区是温州市级风景名胜区,山中有湖,湖中有山,湖光山色,交辉相映,被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誉为“欲界之仙都”。弥足珍贵的是,景区内保存了一群清初石雕像,具有较高的考古与艺术价值。
  梅龙溪风景名胜区融合了人工丽湖、碧潭绿瀑、峭壁险道,山林中藏匿着奇岩怪石。风景区所在的曹村镇堪称“中华进士第一村”,拥有石棚墓(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教寺、曹豳墓、纱帽桥、打碗岩、圣井门台等名胜古迹,流传着不少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圣井山风景名胜区,以浙南宗教圣地圣井山命名。圣井石殿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是浙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全石构建筑群,石殿内有一终年不涸不溢、水质甘醇的水井,人称“天下第一井”,圣井因此为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井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岭镇,海拔近千米,东、西两坑斗艳竞奇,怪石奇峰、林涛竹海、飞瀑湍流、岩洞深谷,美不胜收。景区内还有许多革命遗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之地。
  铜盘岛风景区是温州市级风景名胜区,充满了迷人的海洋风情,是一处以“碧海丽岛、岩洞多姿、金沙渔火”为特色的海岛景观。岛上拥有古炮台、射击场、篝火晚会场所、金色的沙滩等,是游览、海浴、度假的理想去处。
  卧龙峡风景名胜区在潮基乡瑞湖公路边,以“诸葛村”、卧龙峡谷为主体,人文、自然景观兼容并重,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保存有南北朝时期的岩刻、千年银杏树,是浙南地区诸葛亮嫡系后裔最大的聚居地。
  林垟水乡位于飞云江入口南岸,属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江道纵横交错,现有较多的古宅院建筑,人文内涵丰富。南戏鼻祖高则诚纪念馆、金嵘轩纪念馆、“一线街”古商业区、水上文化公园及众多宗教建筑闻名遐迩。
  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位于平阳坑镇东源村。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已知的我国惟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堪称世界印刷术的“活化石”,完整地再现了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木活字印刷的作业场景,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最好实物明证。2008年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已被国家确定为向联合国申报的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时以“中国木活字印刷术”为名,最终项目入选名单将于今年9月公布。
花岩国家森林公园花岩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瑞安市西部,飞云江北侧,是瑞安市寨寮溪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温州至百丈漈和飞云湖国家风景名胜区之间,距瑞安市区48公里,距温州60公里,至57省道8公里,交通便利。花岩国家森林公园成立于1991年11月, 2002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由花岩、五云山、新建、大垟坑、小坑、老龙岗等六个林区组成,规划面积2640公顷(39600亩),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花岩国家森林公园以森林茂密、碧潭银瀑而著称,公园境内海拔大多在200-800米之间,最高峰为五云山,海拔1026.6米。花岩、五云山、龙门山、牛岩背等峰峦叠嶂,青翠葱郁,群峰如屏,挂云锁雾,花岗岩地貌经长期水流侵蚀和岩石风化作用,造成了森林公园丰富多姿容秀美的地貌景观,山峻坡陡,壁峭崖悬,沟壑幽深,碧潭飞瀑、奇石危岩等自然景观。


文化教育古谚“山清水秀出才子”,瑞安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称(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历史上人才辈出,二十五史正式立传的达22人。隋朝以来,历代进士356位,其中状元三位。特别是自宋以来,学人蔚起,人才辈出。北宋熙宁、元丰年间,著名学者林石,与王开祖、丁昌期合称为温州皇祐三先生,为南宋永嘉事功学派的创始者。元丰间,周行己、许景衡、赵霄、沈躬行等传播程朱理学,开学术研究之风,人称瑞安元丰四先生。南宋绍兴间,陈傅良发展南宋永嘉事功学说,叶适集永嘉学派之大成,注重研究经世致用事功之学。元末明初,高则诚撰写《琵琶记》,奠定南戏的基础,赢得“南戏鼻祖”之美誉。明代出现了著名书法家姜立纲,以及“四贤”之一卓敬、书画家任道逊、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林增志等。清末,瑞安相继涌现孙氏(孙衣言、孙诒让)、黄氏(黄体芳、黄绍箕)等族的知识分子群体。特别是孙诒让,成一代经学大师,著作等身。近代,革命家有蔡华、蔡雄、林去病等英雄人物;教育家有金嵘轩;实业家李毓蒙、吴百亨。现代有著名历史学家周予同、书法家邹梦禅等。新中国成立后,有伍献文、孙义燧、戴金星、伍荣生、方国洪等“两院”院士以及国旗设计者曾联松;体坛名将夏煊泽、周小菁;文艺界明星黄宗江、黄宗英、黄宗洛、姜嘉锵、陶慧敏、李慧珍等,为瑞安谱写了灿烂的人文篇章。
瑞安历来重视教育,北宋初始建的县学成为温州地区创建最早的县学之一,1902年瑞安普通学堂建立,创温州近代普通中等教育之始。清光绪11年,陈虬在县城创办利济医学堂,成为全国最早的中医专业学校,同期创办的利济医院是温州颇具规模和较高水平的中医院,1896年孙诒让创办学计馆,1897年项氏创办方言馆,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算学、外语专门学校之一;孙诒让在1897年创办的温州蚕学馆是我国三所最早蚕桑专业学堂之一;瑞安私立毓蒙工业职业学校开创浙南职业教育之先河,在温州和外地影响颇深。

长期以来,瑞安的教育水平在浙南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1996年以较高标准通过省“两基”验收,1997年又通过了省“普及实验教育县”验收,被评为浙江省“两基”先进县(市)。
近年来,瑞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初步形成了普、职、成“三教”统筹、多元并存的办学格局,2004年荣膺省教育强县(市)。全市现有电视大学分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7所、普通高中2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7所、初中61所、小学124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幼儿园281所,在职教职工10147多名,在校学生202533人。瑞安中学被列入全国百强中学,温州市级以上教育强镇达14个。



经济概况瑞安自古市井繁荣、商贸发达。现代工业萌芽二十世纪初期,百好乳品厂、毓蒙铁工厂驰名江南。
改革开放以来,瑞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里是中国政府批准最早对外开放的县级城市和中国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90年代初,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瑞安加快发展步伐,积极引导家庭工业走向联合,乡镇企业和股份合作经济异军突起,区域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民营经济发达,形成了汽摩配件、机械电子、塑料制品、鞋类、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六大支柱产业,大批名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种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50%以上份额,是国家级的汽摩配生产基地,塑料薄膜产业基地、印刷包装及医药机械全国产销基地、全国闻名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形成了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行业规模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
1992年瑞安跨扩中国百强县(市)行列,获得中国明星县(市)称号。
近年来,瑞安立足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围绕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转型,着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工业增速逐步加快,产业聚集程度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发展加速,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财政总收入40.0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16亿元,分别增长22.8%和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7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39元,分别增长11.5%和13.6%。截止2007年,瑞安获得了“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工艺礼品生产基地”等八张国家级金名片。农业方面,继续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平台建设,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和设施农业建设,全市新增特色产业基地1万亩,建成标准农田7.18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大力发展水产加工业,荣获“中国水产品特色加工之乡”称号。

今日,瑞安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百万瑞安人民正满怀信心开展二次创业,重视引进资金和人才,推进经济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争取到2010年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主要社会经济招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368.16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6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95.22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160.88亿元,增长11.6%。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大关,达到31525元(按户籍人口口径计算)。
200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789.1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52.88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的70.1%。
2008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工业性投资36.88亿元,增长0.3%。
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全年旅游总收入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7.44亿元,增长18.5%。入境旅游外汇收入1181万美元,增长13.9%。接待国内游客270.90万人次,增长17.5%;接待入境旅游者5.34万人次,增长9.6%。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出口17.01亿美元、进口3.21亿美元,分别增长23.4%和4.0%。
2008年,我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家,投资总额2711万美元。合同外资122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3%,仅完成全年任务数的11%;实际利用外资173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8.8%,仅完成全年任务数的31.0%。
全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4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完成年度预算的100.5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97亿元,增长13.3%。
据公安部门资料显示,全市年末户籍人口117.52万人,比上年增加1.47万人。其中男性60.39万人,增加0.71万人,女性57.13万人,增加0.76万人;非农人口21.01万人,增加0.4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35万人,出生率11.5‰,比上年下降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0.48万人,死亡率为4.1‰,与上年基本持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4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33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9.5%,城乡收入之比为2.5:1。


未来规划(2006——2020)

发展定位:温州大都市区的南翼中心城市、具有山水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宜居的滨海工贸城市。

市域总体空间发展策略:东部提升拓展、中部新兴崛起、西部生态保留和海域适度开发。

市域空间发展框架:
(一)东部一个核心,依山傍水、优化拓展:
建设一个人口规模超百万人的综合性特大城市,山、江、海、田作为城市的生态保育空间。优化整合农村城镇化地区,拓展二产空间。
(二)中部一个组群,山环水绕、网络布局:
建立一个功能互补的城镇群,周边山体及蜿蜒曲折的飞云江是城镇组群的生态保育空间。依托交通网、生态保育网串联各个城镇。
(三)西部两个中心,生态基底,点状开发:
开发龙湖、湖岭,两镇承担西南山区和西北山区中心城镇,两镇的发展重点在于社会设施的完善。
(四)海域综合利用,保护海洋,适度开发:应综合利用开发建设,发展修造船业、探讨石油中转基地建设的可行性,保护海域生态环境,尤其是海洋渔业资源,根据现有发展条件可优先开发海岛旅游资源。

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等级规模结构分成三级,第一级为中心城区,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115万人;第二级为6个中心镇及特色镇,人口规模 1.3~5万人(马屿、仙降、碧山、陶山、湖岭、龙湖);人口规模0.6~0.8万人的小城镇划为第三级(曹村、平阳坑)。

市规划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心一网两点三轴”。“一心”指瑞安中心城市,“一网”指中部城镇网络,“两点”指西部南北两个中心城镇,“三轴”指以56省道、瑞枫公路构成的两条由中心城市发射的横向城镇发展轴线以及以陶马公路联系温州市的纵向发展轴线。

城乡居民点体系框架:构筑“东部一中心、中部一网络、西部两重镇、全市90个中心村”点线面结合的城乡居民点体系框架。其中“东部一中心”为市域中心城市,即瑞安中心城区。“中部一网络”为北部陶山、碧山、桐浦和南部马屿、仙降、曹村镇组成的城镇群组。“西部两重镇”指以龙湖、湖岭为西南、西北部区域中心。“90个中心村”指建设90个中心村。

瑞安金名片【工业类】
中国汽摩配之都
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
中国工艺礼品生产基地
中国(瑞安)胶鞋名城
中国男装名城
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
中国包装机械城
中国锻造产业基地

【农业类】
中国马蹄笋之乡
中国温郁金之乡
中国水产品特色加工之乡

【文化类】
千年古县
中国著名侨乡
中国寓言大市
中国瓯菜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浙江历史文化名城
中华进士第一村(曹村)
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东源村)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

别人正在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