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宁德市

宁德市


ad

【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宁德市位于东经118°32'~120°44'、北纬26°18'~27°4'之间,属于福建省,南连福州,北接浙江,西邻南平,东面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中心城市。全市现辖蕉城区、福安、福鼎两市和霞浦、柘荣、寿宁、古田、屏南、周宁六县。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直接相邻的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山地兼沿海小平原相结合为特点,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20.2℃, 年平均降雨量在1250~2350毫米,无霜期235~300天。
【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古越先人在此劳动生息。到了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设温麻县,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为长溪县。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升为福宁州。后几经变更,至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为福宁府。辛亥革命后,1913年府废,闽东先后属东路、闽海道、第二、第一、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6月—12月,区内各县相继解放。解放后设福安专区,专署驻福安城关,辖福安、福鼎、宁德、霞浦、寿宁、周宁、柘荣七县。1956年划进原属闽侯专区的长乐、连江、罗源三县,撤柘荣县。1959年划长乐、连江二县归闽侯专区,增进原属南平专区的松溪、政和二县。1960年,松溪、政和合并为松政县。1961年恢复柘荣县。1962年划罗源归福州市,撤销松政县,恢复政和、松溪二县。1970年专署迁驻宁德城关,改称福安地区(闽东地区),同时划松溪、政和二县归建阳地区,增进原属闽侯地区的连江、罗源、古田、屏南四县,再次撤销柘荣县。1975年重新恢复柘荣县,1983年4月划连江、罗源为福州市管辖。1988年原宁德县改设为宁德市。1989年福安县设为福安市。1995年福鼎县改设为福鼎市。 1999年宁德地区改设为宁德市。

【现任领导】市委书记:陈荣凯;市长:陈家东【区域人口】宁德市是一个新兴滨海港口城市,全境包括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寿宁县(鳌阳镇)、霞浦县(松城街道)、柘荣县(双城镇)、屏南县(古峰镇)、古田县(城东城西街道)、周宁县(狮城镇) 。12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269个村(居)委员会。土地面积1.35万平方公里,直接相邻的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全市2008年末常住总人口31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9.9%。其中畲族人口17万人,占全省畲族人口的1/2、全国的1/4,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海外侨胞以古田县籍为主的港、澳、台及各国同胞44万(其中古田籍35万人)人左右。
电话区号:0593 邮政编码:352100

【地质地貌】宁德市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的陆缘地带,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东面经岛弧、海沟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在两大板块长期相对作用中,形成自己的地质特征。
宁德市地处洞宫山脉南麓,鹫峰山脉东侧,东面濒临太平洋,中北和中南部又有呈北东—南西、西北—东南走向的太姥山和天湖山两条山脉,构成沿海多山地形。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中部隆起,大致呈“门”型的梯状地势。区内山岭起伏,地表深切,高差悬殊,地势陡峻,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间杂有山间盆地,沿海一带夹滨海堆积平原。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众多、海岛棋布,海域辽阔。

【气候水文】宁德市地处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山地气候、盆谷地气候等多种气候特点,春夏雨热同期,秋冬光温互利,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沿海和内陆温差悬殊,气候类型呈多样性。
宁德市水系沿构造线发育,河流多呈西北—东南走向,形成独流诸河。全区较大的河流有24条,流域总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8.8%。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6条,其中最大的交溪和霍童溪两条水系和干流及其10条较大的支流,控制面积0.7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流域总面积的65.5%;其余较大自成系统的古田溪、霍童溪、赤溪等14条河流,控制面积0.41平方公里,占全区流域总面积的34.5%。区内河流的特点是,上源至中游段蜿埏曲折,河道狭窄陡峭,水流湍急,落差较大;下游河段河面较宽,河床较缓。流速平均平稳,流入东海。

【自然资源】【海洋资源】宁德市东临台湾海峡,海岸线长878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28.35%;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海洋渔场总面积35.63%,区域内有岛、礁、沙、滩、岬角、水道、河口共1215个哦,拥有三都澳、沙埕、三沙、赛岐等天然良港;尤其是三都澳港,50万吨轮船可随时进港全天候作业,是远洋大吨位中转港和大项目开发的理想区域。目前,三都澳城澳港和白石港区已经国务院批准对外籍船舶开放。闽东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海洋生物600多种。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 浅海面积9.34万公顷,滩涂面积4.36万公顷,盛产着大黄鱼、对虾、石斑鱼、二都蚶、剑蛏等海味珍品。大黄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闽东海域分布大小岛屿344座,港湾29个,是开发滨海旅游业的理想场所。建设“海上闽东”,培植海洋产业,沿海已成为闽东条件最为优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

【农业资源】宁德市土壤多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风化后,由于搬运、堆积的方式及程度不同,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成土母质。山地土壤多为残积物;少数为堆积物;低山丘陵地、低山丘陵坡地、河流交阶地及滨海台地的“山田”,以坡积物和堆积物为主;河谷平原、山间盆地和部分山垅缓坡地带以冲积物为主兼有坡积物;滨海平原为海积物。
温暖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为宁德市名优特农副产品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闽东是中国重点产茶区之一,现有茶园面积4.71万公顷,省级以上名茶产品30多种。闽东是中国产量最多、品种最全的重要食用菌产区,银耳、香菇产量均居全国首位。闽东水果种类繁多,盛产四季柚、油柰、板栗、芙蓉李、水蜜桃和晚熟荔枝、龙眼等。畜牧业特产有福安杜花猪、福安水牛、古田黑番鸭、霞浦山羊等。全区森林覆盖率为62.7%,活立木总蓄积量1527万立方米,用材林面积44万公顷。

【水电资源】宁德市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溪流纵横,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河流总流域面积达11899平方公里,可开发电力185.49万千瓦, 目前已开发42万千瓦,交溪、霍童溪、古田溪等水系,具备建高水头电站、大水库的条件,宜于梯级开发。闽东海岸线长,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源,可开发总装机容量245.96万千瓦,其中三都澳潮汐可开发利用129.34万千瓦,为省之最。区内电网建设初具规模,装机容量40万千瓦的穆阳溪梯级电站正在建设中。城镇供水工程发展迅速,全市已建成水厂35个,日供水30万吨,可保证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矿产资源】宁德市属火山岩地带,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79种,矿产地135处,探明储量的矿种有33种,尤其是玄武岩、高岭土、花岗石、 建筑砂、叶蜡石、钼、锌等矿种,储藏量大,品位高,且易于开采,为发展建材、陶瓷等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旅游资源】闽东依山傍海,山峦叠嶂,景色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被誉为“海上仙都”的福鼎太姥山,全国独有的屏南鸳鸯溪,被明永乐帝赐为“天下第一山”的宁德支提山,华东仅有的周宁九龙漈瀑布群,人鱼和谐闻名数百载的周宁鲤鱼溪,日本国高僧空海大师入唐求法的登陆地霞浦赤岸,驰名东南亚与妈祖庙同享盛誉的古田临水宫,胜似太湖的古田翠屏湖,以及天然良港三都澳等著名景区,无尽神奇的白水洋,都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宁德福鼎太姥山风景区、宁德白水洋旅游区、宁德鸳鸯溪景区等在2009年2月6日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方言习俗】宁德市汉语方言分布情况比较复杂。根据方言内部的异同,宁德方言属闽海方言群中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区。古田、屏南两县属于闽东南次方言南区;蕉城区和福安、周宁、柘荣、寿宁、福鼎、霞浦等7县(市),属于闽东北次方言区。闽东方言福州话在南片区可自由交际,北片区各市(县、区)人也能基本听懂福州话。福安话在北片区的周宁、寿宁、柘荣等县可自由交际,蕉城、霞浦、福鼎人也能基本听懂福安话。
闽东方言北片区各县(市)没有像福州话韵母那样的变韵现象。词汇方面,北片区有些词语说法与南片区不同,如"肚子"叫"腹肚","小孩"叫"傀儡","饿"叫"饥","生孩子"叫"生囝"或"饲囝","种猪"叫"猪狮"等。语法方面,北片区有些地方句子结构特殊,如寿宁话把"你先走"说成"你走先",寿宁话、柘荣话把"再吃一碗"说成"食碗凑"或"食碗添",福安话把"客人"叫"人客","母鸡"叫"鸡母","斗笠"叫"笠斗","前头"叫"头前"等。福安话语音浊重,语调偏硬;福鼎话轻清、绵软。
同时,境内有一些地方形成区外方言岛。蕉城区飞鸾镇的碗窑和礁头村(共3000多人)讲闽南话;霞浦县的三沙镇和水门、牙城两个乡镇的部分村庄,以及下浒、柏洋、长春等乡镇的少数村庄(共约7万多人)讲闽南话;福鼎市的沙埕、前岐、店下、白琳、点头、贯岭、箭山、叠石等乡镇的部分村庄(共13万多人)讲闽南话;还有柘荣县的乍洋乡和东源乡的少数村庄(约500多人)也讲闽南话。全地区约有21万多人讲闽南话。闽南话是宁德境内第三大方言。还有少数地区形成汀州话(客家话)方言岛和莆仙话方言岛。古田县风都镇的后溪、珠洋两个村(约5000人)讲客家话,霞浦县柏洋乡利埕村福鼎楼自然村300多人)讲客家话,柘荣县城郊倒龙山村( 100多人)讲客家话。此外,福安市社口镇首笕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和点头镇观洋村以及寿宁县西南部边境个别自然村讲客家话。霞浦县溪南镇岱屿村(100多人)讲莆仙话;福安市下白石部分村庄(400多人)讲莆仙话;福鼎市沙坦镇澳腰等村庄(数百人)讲莆仙话。
闽东方言南片的福州话在境内少数地方形成方言岛。福鼎市秦屿镇(1. 5万多人)全讲福州话;霞浦县的海岛乡和柏洋乡的北岐村、长春镇的计米村(共1. 4万多人)讲福州活。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一些县的边界村庄讲邻县方言。屏南县西北部岭下乡的富竹、上楼、东峰、上梨洋、葛畲等村因与闽北的建瓯市毗邻而讲属于闽北方言系统的建瓯话,周宁县的西北部与政和县接壤的泗桥乡的赤岩、洋尾、洋尾弄、吴厝坑、吴厝坪和纯池镇的前溪等村庄讲属于闽北方言系统的政和话;霞浦县的东冲半岛与罗源县的鉴江镇隔海相望,该县北壁乡的东冲、上岐、下岐 个村讲罗源话。
婚嫁
境内传统男女婚嫁通常由"议婚"、"嫁娶"、"闹洞房"、"下厨房"和"回门"几个环节组成,有我国古代婚姻六礼遗留的痕迹。而"嫁娶不亲迎"是闽东婚嫁礼俗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男女到了结婚年龄,经过家长物色,或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向女方求婚,倘女方父母表示同意,"合婚"认为男妇生庚无"冲"、"克"后,男、女双方家长就聘金、聘礼妆奁、婚期等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由男家择吉日送礼到女家,婚事就算定下来,俗称"小定"。"小定"后男家再次选择吉日,送乾坤贴、聘金、聘礼、布料至女家;女家回送以糕果、新郎布料,为大聘,俗称"大定"。送过聘礼后,男家将选定的结婚日期写在红纸上通知女家,俗称"送日子"。迎娶,这一天晚上,新郎、新娘各自设祭拜祖宗。新娘还得向其亲属长辈行拜别礼。
迎娶之日,女家设午宴请亲友,俗称请"出门昼酒"。男家摆酒席遍请亲友,俗称请"新妇酒"。午宴后,接亲队伍前往女家(新郎不必亲白前往)。花轿到达女家,新娘凤冠霞帔,盛装而待,上轿前必须伤心哭嫁,以避凶煞,并与兄弟举行"分家契"仪式,最后由全福的长辈搀扶上轿。并由小舅小姨伴送新娘前行,俗称"送媳妇"(蕉城区风俗,送亲的小姨特别多,少则4人多则12人)。花轿大抵天黑到达男家,再由男家全福长辈出来,揭去轿门上的"轿前符咒",点火焚化,然后开启轿门,"正中姑"(全福小女孩担任)请新娘下轿,再由"伴娘妈"(通晓当地婚姻礼仪的老妇)搀扶到大厅,等待举行拜堂成亲大礼。当花轿到男家大门口时,新郎及其父母兄嫂都必须上楼回避,以示身份尊上,将来镇得住新娘。经"子弟官"手提"风雨灯"(全福小男孩担任)来回上楼三次相请,新郎身着长袍头戴礼帽下楼与新娘一道拜堂,三拜九叩礼毕,新娘由全福长辈持喜烛、捧"斗灯"(内置大米、红蛋、镜子、剪刀、尺子、筷子、戥秤、点燃灼油灯并围上红纸的红漆圆形木斗--即俗称"斗灯")缓步引入新房,新娘进入新房后端坐床沿,让人观睹,俗称"瞧新妇"。拜堂后,大厅上再次摆起酒宴请亲友,俗称"请接亲酒"。一般午宴的"新妇酒"宴请女宾,晚宴的"接亲酒"宴请男宾。
"接亲酒"后,另备一桌精美丰盛的筵席,俗称"佳期酒",赴席者多为预先选好的父母双全的全福青年,喝"佳期酒"和"闹洞房"往往间杂进行,通常"闹洞房"要闹三次以上,直至拂晓(也有是夜送房的)。
迎娶次日,天一亮新娘便在"伴娘妈"的引领下进厨房行"下厨礼",当天新娘还得参拜亲属长辈,行"见客礼"。当夜,"伴娘妈"备办糖茶、点心两份送入新房请新郎、新娘一道吃用,俗称"送房"。
迎娶第三天,新郎须陪伴新娘同往岳父家,即新娘"回门",新郎做女婿"。女家要摆"女婿酒"宴请女婿,于当日返回男家,至此整个婚姻礼仪才告结束。
丧葬
闽东民间葬礼既有社会习俗的特点,也混杂着信仰及迷信的成分。它由送终、停尸、戴孝、守灵、出殡、墓葬等六个阶段组成。
病人弥留之际,亲属须立即赶到现场,听取嘱咐,送别死者,俗称"送终"。人咽气后,即在大门口贴出白纸讣告,俗谓"门白",并派人通知有关亲属叫"报丧"。人死后尸体必须不经前厅而由左右侧边门入后厅灵床安放,俗称"停尸"。若有经过露厅,须撑雨伞遮住尸体外部。然后死者的亲属须到水井或溪河点香烛焚纸钱买水,为死者作象征性洗浴,然后换上预制的殓衣(殓衣上不能有字迹,少则5层布,多至13层布,取单不取双)。穿上鞋袜整容毕、停放灵床,在灵床前点起油灯,焚烧纸钱,举家哀哭然后入殓,放入棺中。接着收殓者将寿被和"荷封"(麻布制成)盖到死者身上,将长出部分剪下,留给遗属作荷包和包鞋戴孝。戴重孝者须着麻衣麻鞋;一般戴孝只穿白,束白布条,或佩戴白纱、黑纱,在鞋头嵌一块白布即可。入殓后,择日出殡下葬。
生辰寿诞
婴儿生后三日,用蒲草药熬汤为之沐浴,俗称"洗三旦"。此前,婴儿父母要送"蛋酒"给外婆和有关亲戚以报喜,外婆家则回送给婴儿衣物供其"洗三旦"时穿用,亲戚则送公鸡给产妇。满月那天须给婴儿剃"满月头",将剃下来的胎发悬放门户高处,希望孩子将来胆大气壮。富家婴儿满月要摆"满月酒"。一般人家则在满月那天,将婴儿打扮一番,抱出内室与亲友见面,同时煮蛋面款待来宾,并向亲邻分送煮熟的红蛋和糕饼,俗称送"剃头蛋"。亲邻则于满月前后分别送礼物祝贺。
小孩周岁,届时一般人家须办酒席宴请亲邻,亲邻亦以衣物为贺。
不论男女记下诞生日期(一般取农历),此后每年在这天举行庆祝,即"做生日"。逢生日这一天一般只由家人煮线面一碗,加蛋两个。线面细长谐音"长命",蛋雅称"太平",取其"长命平安"之意,少有送礼和摆酒庆祝的。
通常人们在五十岁开始"做寿",十年一庆,五十岁寿称"做五十",六十岁寿称"做六十"。庆寿不取生日,均在春节举行。正月初三到十五为庆寿、请寿酒的佳期。遇到岳父母寿庆,女婿须送成套衣物等丰厚寿礼往贺。到春节岳父母家举行寿庆之日,还须备办精美酒席一桌往贺,俗称"暖寿"。
岁时习俗
春节,俗称大年,是民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从上年农历十二月下旬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扫烟尘,洗家具用具,疏通沟槽,清除垃圾,擦洗厅堂墙壁,洗涤被褥、衣物迎接过年。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祭灶神(每户有固定日期,俗语有"官三民四"之谓),每家灶台上摆列米酒、糖饴、水果等供品,点燃香烛、焚烧纸折元宝,由家中年长妇女领头致祭。而后亲邻间开始轮流请吃祭灶糖。
除夕之日,合家团聚吃年夜饭。饭桌上忌讳讲不吉利的话;饭毕,碗里要剩饭,取"食足有余"之意。夜间人们在住宅里贴上新年画、春联,注宅布置一新。所有居室,均通宵达旦点灯,俗称"照年"。灶上焚香燃烛摆糖、桔等供品,取糖甜桔圆之意,希望来年日子甜蜜、合家团圆、大吉大利。灶堂里埋放火种取"烟火不绝"之意;并在墙壁上钉钉,希望来年"添丁",人丁兴旺。并在器皿上贴红纸剪成"喜"字、"寿"字或红纸条,以示吉利。这夜儿孙要等子夜后入睡,称守岁,希望长辈长寿。大人给小孩包压岁钱。
境内各地春节团拜日子也有差异。初一是福安贺年日,家家必备冰糖茶、米饼、糖饴、水果,热情待客。正月初二,是福鼎、柘荣和古田拜年日。福安初二是"白年日"(祭奠死者的日子),忌来客串门。霞浦则有吃新年饭祭奠死者的习俗,故忌讳初一、初三、初四有客登门。
相传从初一到初十,分别为鸡、犬、猪、羊、牛、马、人、谷、天、地的发命日。初七的人发命,为"人胜日",农村有设酒邀饮,夜点长明灯的习俗;初八多吃粮食复制品,初九不露天晒衣,不挑粪桶;初十忌倒脏水、秽物和浇地。
民间春节庆祝活动到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达到高潮。街市上张灯结彩,有"迎铁机"、"驮故事"(由若干儿童扮演神话戏剧人物,分别坐在人肩上)、"踩高跷"等,鱼龙灯舞,管弦乐奏,锣鼓鞭炮铳声震天动地,狂欢直至深夜。乡村人家则在家门口点篝火,尽情娱乐,并于篝火中留取火种,俗称"燃炬"。正月十八日夜,城内各境龙灯沿街荡舞,号称"龙洗街"。民国间渐废,仅存民间小规模神事娱乐活动。元宵之夜,有举办折枝诗唱,燃放焰火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宵之夜常由单位举办灯谜诗唱、游园等文娱活动。直至过了元宵节,心理上的"做年"才告结束。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节前女婿照例要给岳父母送黄鱼,俗称"送鱼"。娘家要给外甥、外甥女送节饼、夏天衣物,俗称"送节"。端午节这天,左邻右舍的小孩簇拥到新娶亲人家,由新媳妇将五色彩线系到手腕上,俗称"记节"。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汉族人家一般用竹叶裹成尖四角形状,畲族人家一般用菅叶裹成四角枕头形,叫"菅粽",互相赠送。端午节午餐特别丰盛。午时,大人喝过雄黄酒,并拿它喷洒住宅的各个角落,点孩童之额;用菅蒲及艾叶饰作宝剑状悬于门上,均取避瘟疫去邪魔之意。临溪临海诸村则有"赛龙舟"的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农村在这一天傍晚有设宴祭祀祖先,焚烧纸钱,或念经为死者超度,俗称"做半"。亦有人家十二、十三、十四或二十日"做半"。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节前,亲友间晚辈要给长辈送月饼。中秋节的晚餐特别丰盛,夜间合家团聚赏月吃饼,取意"月圆饼圆,举家团圆"。清代民间有"行中秋"习俗,十五夜为男,十六夜为女。福安城关妇女到县衙看知县夫人,俗称"看奶奶"。童谣 :"行中秋,旅中秋,脚帮(裹脚布)乌溜溜,出门三下挪,'茶泡'(糕点等)那里收,收来收来做中秋。"描述的正是"行中秋、看奶奶"的热闹情景。民国以后,此俗不存;解放后,人们常在中秋节举办灯谜、诗唱、游园等文娱活动 。
农历清明日为清明节。这前后,人们纷纷上山祭扫先人坟墓,俗称"祭墓"殷实之家往往备下祭品于坟前致祭,祭毕,回围观人们分赠祭饼(用继光饼),并于当天中午请亲友喝"祭墓酒"。一般人们则只上坟墓剪除杂草、烧纸钱元宝即罢。此俗今乡村尚存。
农历夏至日“立夏”。这天早间购物时,每家每户会买很多的继光饼,在午餐的时候会煮一份的豆芽炒肉或竹笋炒肉,午餐是大多都没有吃米饭都是吃“豆芽夹饼”(光饼夹豆芽),全家也会固定的在一起吃团圆饭。
农历冬至日为"冬节"。民间有在这天早晨吃汤圆的习俗。俗有"吃了冬节丸,冬天不怕寒"之说。旧俗冬节期间祭扫先人坟墓,与清明合为春秋祭扫,今冬节仅存拾骨重葬之俗。旧俗有将冬至作为新旧年的分界,多用于风水流年的划分。
此外一年中的其他节日还有三月三踏青节,有青年男女外出春游。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有吃"七夕茶"之俗。这一天农村炒花生、黄豆之类,分馈小孩。端午节系在小孩手腕上的五彩线,也在这天剪下,绑在花生、黄豆上扔到屋顶,让鹊、鸽、麻雀等啄食,说是能增强小孩记性。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是老人节,民间有集体登高之俗。


【民间艺术】1、线狮:又称抽狮,源于清代,流行于宁德霍童和福鼎管阳、沙埕一带。表演时,将20公斤重狮头、身、尾、足系上绳子,挂在特制的车架上,由七人拉绳操作,把“死狮”抽成“活狮”。主要套路在缘柱、出洞、钻穴、登山、下岭、飞岩等。霍童线狮有“雌、雄狮”和“母、子狮”。主要动作有:坐立、蹲卧、搔首、舐毛、伸足、偎依、追逐、逗引、顾盼、亲昵、抢球、啃球、传球、失球、叭球等。线狮在大锣大鼓伴奏下,反扑跳跃,回旋翻滚,怒吼威震,形象逼真。1957年3月参加省群众业余文艺会演,获创作奖。1990年9月,赴广州参加中国旅游艺术节,演出27场,观众达23万人次。《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九家新闻单位作了报道,并介绍了线狮的表演情况。
2、纸札:纸札属于灯技艺术。宁德洋中把“纸札”踩街活动称为“迎灯”。纸札融木偶、竹札、木雕、彩灯、绘画、缝纫、灯光为一体,应用物理原理制作成“机关”,景物立感巧妙,水火逼真,人物活动栩栩如生。
纸札源于明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8)洋中周缮已擅长“游情六艺”。近、现代“纸札”更放异彩。民国二十四年当地有举办大型“迎灯”活动。民国三十六年,由周元夫、周良忽、周昌需、刘淑培等数十人,用两个月时间,精心制作五架纸札。每架四套人物场景,其题材有取之“三国演义”的“凤仪亭”、“水淹七军”以及民间传说“观音收红孩儿”、“王祥卧冰”等数十个故事情节。尤其周元夫创作的“凤仪亭”被誉为“西村第一灯”。
五十年代后,洋中仍有“纸札”活动,1969年至1979年,又创作过“蝶恋花”、“闪金星”等六架“纸札”,参加建国三十周年大型踩街活动。
3、铁技:又称台阁。明崇祯年间(1628——1644)有迎春妆台阁的记载,至今仍流行于宁德、屏南、寿宁、福安等县。“铁技”是以锻铁、铁条、钢管为骨架,将儿童扮作传统戏剧人物或神话人物,按故事情节安放在特制的铁架上。有立于剑稍,有卧于树枝,有悬于半空,有驾雾腾云。技艺巧妙、隐蔽、惊险、令人心悬。大型“铁技”由数人抬扛(今已用车),小型由一人顶在肩上,乐队伴奏,沿街游行。民国年间,宁德城关、屏南双溪时有“铁技”活动。五十年代也时有活动。1989年“爱我闽东艺术周”1990畲族文化艺术节和1992年元宵节,在宁德城关曾举办大型“铁技”等踩街活动,倾城出动观看表演,盛况空前。
4、高跷:流行于区内各地。表演者用四、五尺长的木棍,中间嵌钉小托板,绑在腿上,扮演古装戏剧人物,边踩边歌。宁德有一种高跷高达一丈二尺,捆绑时要坐在屋顶上,可表演上台阶、下台阶、二人抬酒桶等动作,别具特色。寿宁高跷古称撬戏,清康熙时(1662——1722),便有立春日“人扮撬戏相欢”的记载。这种高脚戏高出人群,行动自如,引人注目。至今斜滩在农历正月十三时有演出。
5、线香龙舞:属于龙舞的一种。其龙身以稻草捆成,视长度插置木柄,由表演者擎举舞动。另札一龙球,由一人擎举舞动。表演时龙身龙球都密插点燃的线香,球在前腾舞,龙身随后前行,打击乐伴奏,迎舞大街小巷,别有风趣。五十年代初,线香龙舞停止了活动,近年复起。
6、饼花:“饼花”是用于装饰“月饼”的一种画种。源于清乾隆年间,流传于区内各县,其中以福鼎县“饼花”最具特色。
早期的饼花为剪纸“饼花”(百子花),后更为手画“饼花”(团花),民国初年出现木版印制“饼花”。后又发展为石印饼花、刻水印木制饼花。在福鼎县每逢中秋佳节相互馈赠月饼都要贴上一帧古朴、美观的饼花,以示吉利。各家又习惯吃了月饼,把饼花贴在屋内装饰观尝,这已成为一种民间风情。这一风俗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饼花的造型主要有美人形、圆形、八景形等。饼花的图案内容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戏文故事:如《三岔口》、《吕布与貂婵》、《捉放曹》、《水漫金山》等。
木刻饼花在艺术手法上既借鉴了年画和剪纸的特点,又突出了木刻刚健粗犷的神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目前,福鼎尚保留饼花图案30多种。新近出版的《中国木版年画百图》一书收入了两帧福鼎饼花,一帧为《岳飞传》,一帧为《长板坡》。
7、香亭
在闽东木雕艺术中,最能见其地域特色和艺术功力的,当数木雕香亭。香亭是民间“秋斋”迎神祭祀活动时使用的供奉物。造型繁杂,工艺精巧。香亭高约2米,宽1米,结构以四层为多,下有四方形镂花底座;第二层的四个支架上各雕一尊兽面,或龙或狮。支架上是香亭柱有雕龙缠绕,亭顶的飞檐也有兽形雕刻。每个香亭的最上层各不相同,有的是两人托镜,有的木雕装饰顶。
香亭多采取透雕与浮雕方式,采用凿、雕、刻、磨、铲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雕刻内容多为飞禽走兽、花鸟人物和各种装饰图案。色调金碧辉煌。
香亭这一民间工艺美术品如今在闽东亦不多见。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古田县晒谷村的五件清代制作的香亭,它比较完整地体现出清代南方木雕艺术的风格,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1986年参加省工艺美术品展览,1987年3月又赴京参加《民间美术作品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中央大厅展览期间,观众驻步不前,赞叹不已,受到好评。
【经济发展】
初步核算,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2.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70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219.21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增加值215.76亿元,增长1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851元,比上年增长14.7%。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发展加快,所占份额提高。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0.3∶38.0∶41.7调整为19.8∶40.4∶39.8。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6.5%,服务价格下降4.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4%。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49万人,超额完成预期目标4%。全年有1.04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295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7%,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控制在预期目标4%以内。
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收入)4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4.22亿元,增长20.0%;财政支出54.11亿元,增长26.8%。全市国税税收收入20.06亿元,增长16.9%;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22.68亿元,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17.86亿元,增长24.5%。
全年粮食产量63.87万吨,比上年增加2.27万吨,增长3.7%;蔬菜产量103.42万吨,增产2.9%;茶叶产量6.26万吨,增产5.6%;食用菌产量11.57万吨,增产6.5%;水果产量27.45万吨,增产6.6%。
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20.8万亩,超额完成预期目标4%。肉蛋奶总产量9.11万吨,比上年增长3.2%。水产品产量61.22万吨,增长4.9%。
全市工业增加值18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30亿元,增长25.8%,增幅连续四年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72亿元,比上年下降22.5%。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9.5%,农村投资增长39.3%。
房地产开发投资32.37亿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3.09亿元,下降6.6%。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0%。
全年进出口总额8.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7%。其中,出口8.24亿美元,增长43.1%;进口0.58亿美元,增长37.4%。进出口相抵,顺差8.2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91亿美元。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9个,比上年增长5.6%;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1.42亿美元,增长381.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4亿美元,增长11.0%。按验资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1.38亿美元,增长385.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38亿美元,增长76.0%。
全年接待旅游过夜人数90.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其中,境外游客0.43万人次,增长14.3%;国内游客90.27万人次,增长2.1%。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98.22亿元,增长25.6%。
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960人,在校生4856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84万人,在校生3.76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5.5%。普通高中招生1.96万人,在校生5.73万人,毕业生1.93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6.0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初中招生5.19万人,在校生16.22万人,毕业生4.69万人,初中入学率93.46%。普通小学招生2.85万人,在校生19.75万人,毕业生5.31万人,小学入学率99.97%。特殊教育在校生327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42万人,入园率86.6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三残儿童入学率99.18%,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小学入学率99.98%。全市已审批设立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达到164所。
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303万人,出生率12.8‰;死亡率6.5‰;自然增长率6.3‰。城镇化水平为39.9%。
农民人均纯收入5404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6元,实际增长7.4%。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03万人,比上年增加3.92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9.98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5.05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8.67万人,增加0.17万人。
全市耕地保有量223.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202.38万亩,连续九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全年影响该市热带风暴(台风)有4个。全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22亿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22万公顷,其中绝收0.15万公顷。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31起,下降20.5%。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650.3公顷,受害面积440.1公顷。


【环三都澳区域】
环三都澳区域被福建省政府列为全省规划建设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重点区域。2007年,宁德市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先后在宁德、福州和北京召开规划成果征求意见会及高层咨询论证会。环三都澳区域疏港铁路支线已列入福建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三都岛铁路支线委托开展预可行性研究;福宁湾(沙头)围垦、蕉城三屿工业区填海造地工程、漳湾疏港公路建设加快推进,溪南疏港公路动工建设;三都澳国际集装箱码头已获省发改委核准立项。海峡西岸经济区第一个核电项目,福建省最大的能源投资项目,也是宁德市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宁德核电站得到国家核准,计划2008年2月动工建设;大唐火电项目一期2×60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二期2×60万千瓦按期顺利建设,三期2×100万千瓦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大型钢铁项目正抓紧跟踪推进,大型原油储备、大唐国际宁德综合储运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与中海油达成合作开发溪南半岛的意向,并由福建省政府和中海油形成合作纪要,重点规划建设炼化一体化、海洋石油工业配套装备制造业等八大基地。

【友好城市】

马来西亚砂捞越州诗巫市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