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西峰

西峰


ad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

西峰,夏商时雍州之域,开发较早。春秋战国时期,地属义渠戎国,为西戎、北狄游牧之地。公元前272年,始入秦版图,属北地郡。西汉属郁郅县。东汉时羌戎入侵,郡县皆废。南北朝属彭阳县(县治在今董志乡南庙村)。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彭阳为彭原(县治在今彭原乡彭原村)。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彭原划归宁州管辖。元太祖至元七年(1270年),井彭原、安化入庆阳府。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复设安化县,直隶干陕西布政司。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年),设董志分县(县治在今董志乡政府所在地 )。民国2年(1913年),撤董志分县入安化县,遂改名庆阳县,隶泾源道。民国6年(1917年),西峰受陇东镇守使管辖(治所在平凉)。民国24年(1935年),国民党在西峰设甘肃第三行政督察 专员公署。1949年7月28日西峰解放后,成立军管会。1950年,陇东分区易名为庆阳分区,区署设西峰,遂成立西峰市(县级),同年5月25日改县级市为区级市,归属庆阳县。1954年改市为区,1955年改区为镇。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峰市(县级),原庆阳县南部8个乡镇及原 西峰镇辖区划归西峰市管辖,撤消西峰镇,增设寨子乡和南街、北街2个街道办事处。2002年6月,庆阳地区撤地设市,西峰随之撤市设区。 西峰区辖3个街道、2个镇、5个乡:北街街道、南街街道、西街街道、肖金镇、董志镇、后官寨乡、彭原乡、温泉乡、什社乡、显胜乡。

七月流火,西北高原新城西峰却一片清爽惬意。行走城中,一幅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历史遗迹的古朴,高楼林立的繁华,车水马龙的热闹,商业氛围的浓重,杂然交汇,彼此辉映,而来来往往的行人则是这画卷中不断变化的风景。

西峰“其地北通宁夏,东连陕西,宁夏食盐行销陕属,必经此地,故为各路运盐车辆总汇之区,商贩多设盐店于此,以粮、杂货交易。又为皮毛重要市场,陇东各县所产皮毛,多由此出口,故贸易甚盛。人口约万余,为陇东第一大镇(见《庆阳县志》张精义编)”。西峰城“周三里许”,“清同治十二年(1873)筑”(同上)。这就是西峰城肇始之原委,算来距今仅有百年之遥。

蒋介石统治时期,西峰为国民党甘肃省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驻地、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桥头堡。1949年7月,国民党西峰守敌迫于人民解放军南北夹击的威势,连夜弃城向镇原方向溃逃,28日西峰解放,其所属西峰、董志、什社、彭原共32乡56874位农民在1950年的土改中分得土地。西峰迎来了新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西峰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时期,初步具备今天城市的雏形,至1985年西峰撤镇建市,形成的城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四条大街及19条巷道。

建市后,西峰坚持改革开放,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并举,共同发展”的路子,迎来城市建设最辉煌的发展时期,仅二十年发展,昔日的边陲村镇己迅速崛起,成为黄土高原上的一座新兴城市。

如今的西峰,仅城区面积已达13.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2万余,大街20多条,道路笔直,路面宽阔,已不可与二十年前的街区同日而语。2004年仅一年,就有10条大街在西峰找好自己理想的位置,至于楼群、商产、市场、工贸,同样都得到迅速发展。

城市化为工业化的伴生现象,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西峰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物质文明建设突飞猛进。1985年西峰人口不足23万,非农业人口仅3.72万,工业总产值6425万元,社会消费为零售总额仅74万多元(见1986《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而2003年人口已突破32万,国内生产总值达13.5亿元。仅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即达13亿多元,社会消费的零售总额达4.59亿元。

伴随着西峰油田的开发,正宁、环县、西峰煤田的勘探,以项目带动、促进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西峰人宣称:五年再造一个新西峰!



民俗文化西峰区香包刺绣、剪纸等民俗工艺品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作为产业,近几年才起步。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被群众零星带上市场进行销售而变为商品,但一直处于民间自发状态,其文化底蕴和市场潜力远远没有得到综合开发和充分利用。
  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出现了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区上下对香包的民俗文化艺术价值、特色经济价值及其在利用妇女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明确地认识。加上连续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使全区香包生产及市场开发有了大的发展。全区党政组织更加重视香包产业的开发工作,干部抓香包生产工作力度大,群众制作劲头足,市场营销渠道拓展快,产业效益明显。
  截至2005年6月底,全区创立民俗艺术研究所1个,成立工艺美术协会3个,建立香包、剪纸等民俗文化产业基地42个,创办营销公司17个,香包网站2个,生产大产达800产,从业人员12000余人,年生产香包、剪纸等民俗文化产品200万件,产值达2000万元。生产大户的香包收入占其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高者达85%以上。全区先后有48名作者被命名为“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4名作者被命名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20名作者被命名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西峰区香包民俗文化发展走势强劲,形势喜人,已成为全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研发培训中心,产品的集散地,营销的旱码头。

陇东唢呐

西峰地处董志原腹地,董志原周围沟壑纵横,沟、原、梁、峁独居。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对稳定的文化空间,孕育滋生了内涵独特的陇东唢呐这一乡土民族民间艺术。其独特的曲牌音乐体系、庞大的演奏群体、广泛的民俗应用、浓郁的地方风格、悠扬悦耳的众多曲牌,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个独特乐种,以西峰为中心,分布在周边庆城县、环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及镇原县部分乡镇。
   陇东唢呐在明代就有流传,有四百年的发展历史,从清代开始逐步成熟至民国达到兴盛。建国初又有了新的生机;“文革”期间却被当作“四旧”扫除,逐渐沉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文化部门开始修撰集成,进行挖掘抢救,陇东唢呐重新得到复苏;八十年代初至今为振兴变革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改变了过去口传心授的传承方法,实现了乐器规范化,演奏曲目统一化的目标,改变了过去“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状况,乐手们可以随意搭班,相互交流,提高了演奏技艺,以全新的姿态活跃在陇原大地。1999年西峰区唢呐演奏的新创曲目《披红挂花》在第九届全国“群星奖”甘肃参评节目选拔赛中获三等奖;2002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庆阳演出,特意邀请100人的什社唢呐队伍参加,2005年第四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式上,西峰区组织了什社80人的唢呐方队进行了表演。
  陇东唢呐,经过百年的演变,它的主要作用是活跃和满足了穷乡僻壤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表现为每逢娶媳嫁女、丧葬祭奠、乡村庙会、节庆典礼、新居乔迁、贺寿、给婴儿过满月等民间活动为其助兴,表现民间民俗活动的广泛性。陇东地区红白事中的“接请客”、“送大客”、“娶新人”、“迎花”、“拜堂”、“闯帐”、“请灵”、“出门告”、“家祭”、“朝奠”、“请先生”、“请客”、“跑报”、“乐祭”、“游食”等繁杂的礼仪活动中总是乐手在前,鼓乐先起,具有领先特征。西峰陇东唢呐融民间文学、民间器乐、民间礼仪习俗、风土人情于一体,具有稀有珍贵的价值。
  陇东唢呐经历史融铸,形成了众多的优秀曲牌,主要有《壮元游街》、《地里兔》、《秋季生》、《终难山》、《刮地风》、《大摆队》、《鸭子拌嘴》、《十里亭》、《放风筝》、《孟姜女》、《哭颜回》、《雁落沙滩》、《苦龙哭海》等不下百种,欢快处让人不禁喜笑颜开,悲伤处使人难免珠泪滚滚。新中国成立后,唢呐艺人们又吸收改造了民歌,优秀的革命歌曲如《军民大生产》、《拥军花鼓》等曲调,更加丰富了其艺术表现力。
  从1983年至今,在市、区政府的倡导下,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努力下,先后编辑出版发表了《陇东唢呐曲精选》、《陇东红白事民俗礼仪调查报告》、《陇东唢呐初探》等专著和论文。建立了什社乡唢呐基地,特聘梁平正等专业教师对民间艺人进行了有组织的培训,目前已形成了上百人的骨干队伍,并辐射到周边地区。

民间剪纸
庆阳民间剪纸,天真浑厚,古拙质朴,极其鲜明的体现了中华先民对生命崇拜的原始图腾文化,从气质、感性中流露出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基因,被誉为“田园诗”、“抒情民歌”。过去,民间在逢年过节、婚嫁寿庆时都要剪出一些花鸟、人物等图案,贴在窗子上,俗叫窗花,以示喜庆。现代剪纸更体现了神奇的美学特色,丰厚的民俗内涵,伴随新时代而绽放异彩。庆阳剪纸的特点,造型粗放厚重,线条分明,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块面与线条、虚与实、阴与阳相结合,将粗犷、奔放、夸张、古朴、细腻、工稳结合—体,构象独特。全区从事剪纸艺术的作者有150余人,其中西峰的田秀茂、马秀珍、金香莲、吉彩琴、杜秀梅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他们从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文化层次展现着自已的艺术才华,使庆阳剪纸丰富多彩、异工同曲,成为一绝。

窑洞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西峰黄土同整个黄土高原一样,是在地质年代的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形成的风成土状堆积物,距今已120万年。黄土层厚度一般为50至100米,最厚处可达200米。因黄土层深厚,土质密实,极适宜于挖洞建窑,数目年至千年不易倒塌。千百年来,窑洞一直是西峰人民的重要居所。窑洞类型很多,但按大类分基本上有三种:
  一是明庄窑洞。也叫崖庄窑。它一般是在山畔、沟边利用崖势,先将崖面削齐,然后修庄挖窑洞,有一庄三窑和五窑的,也有五窑以上的。在董志原上,还有利用胡同修庄的,由于崖势不高,不得不挖进几米再挖窑洞,往往形成三面高,一面低,这种庄子被称为半明半暗庄。
  二是下沉式地坑院窑洞。这种窑洞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将平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大坑,一般深5至8米,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窑洞。并在一边修一个长坡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为人行道。这种窑洞实际是地下室,冬暖夏凉的特点更为明显。
  三是箍窑。箍窑一般是用土坯奉口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拱卷窑顶而成。窑顶上填土成双面坡形,远看象房,近看是窑。许多人还在箍窑上面撒了瓦,以保护窑顶不被雨淋,使箍窑的寿命更长。近年又出现了砖面箍窑,比泥土箍窑更坚固耐用。
  窑洞按用途细分还有很多。如为了防盗,在正面窑上面再打个小窑,名曰高窑;在窑内一侧再打个能藏东西的小窑名叫拐窑;若因窑小,盘炕的地方再掘一小窑叫炕窑;为了躲避战乱,在庄附近另挖一长道深洞,叫地窨子。住家院落中的窑洞因用途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有客屋窑、厨窑、畜圈窑、柴草窑、粮窑、井窑、磨窑、车窑等等。
  窑洞是农民生活的摇篮。它对黄土高原人民的繁衍生息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窑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中国建筑工艺的伟大创举,是人类居住史的“活化石”。西峰因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成为庆阳窑洞民居文化的代表。

荷花舞
西峰区是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享誉世界舞台、载入《20世纪中国民族舞蹈经典》的“荷花舞”就源千这里,庆阳也因此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荷花舞之乡”。
  “荷花舞”原名“云朵子”、“地游子”,又称“地飘儿”、“云影子”、“地云子”等,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叫“跑花灯”、“莲花灯”、“荷花舞”。源于周族的赛社祭祀活动,在巫文化的影响下变成一种“乞雨”的巫神活动。西峰区内庙宇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庙会或春节时,社火队都排演“云朵子”。它是民间社火中长期保留的娱乐节目。
  荷花舞集曲艺、音乐、纸扎、民间美术于一体,从“云朵子”、“云影子”、“莲花灯”等民俗观念酝酿成的这种民间舞蹈,不仅仅是西峰区域历史——中国农耕文化源头地的历史遗存,也是中国农业文明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产物。它的特征是道具别致,由云盘、云朵、油灯、莲花构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极强,反映了周代农耕活动的文化内容。云盘象征甘霖,云朵象征四海太平,油灯象征五谷丰登,莲花象征祥和润泽。由此构成的意念来自周代祭祀中的赛社活动,象征远古农耕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存的企盼,期冀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的民间观念。
  荷花舞的队形有龙摆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队形变化,它的艺术价值是壮观中寓柔雅,轻捷中有平稳,所以又称“地飘儿”、“地游子”,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表现了农耕民族对主宰降雨的龙的崇拜,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机和甘霖普降及剪子股的十字花套队形表示太平,表达华夏民族文化的心态和灵魂的舞蹈创造,是地方传统文化对远古龙、凤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古文化对地方民俗的渗透。
  荷花舞的发源、演变传承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在群众中产生了艺术感染和心理共鸣,同时影响扩展到周边的宁县、庆城县、正宁县等地,方圆几百里。它的着装古雅,色彩大红大绿,足刹黄土地,云朵齐裸骨,一扭一摇一弯的舞步,油灯忽悠不熄不灭的功夫,舞姿把功夫用在以腰带动云盘、荷花的转动上,披纱轻飘,甩袖悠然的轻盈舞姿,如同水上荷花摇曳,这种独树一帜的民间特色舞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荷花舞定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到此采风,将“云朵子”改编定名为“荷花舞”,在波兰演出获金奖。从此荷花舞登上了艺术舞台,成为中国舞蹈艺术保留节目之一。与此同时,西峰区寨子乡社火队依“云朵子”设计出新的构型道具,增添了新的内容进行社火演出。90年代庆阳师范学校荷花舞作为校园文化的典型进行设计排练。本世纪初,“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连续三届排演成500人阵容的大型舞蹈,受到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喝彩。
  荷花舞起源于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董志原上,建国后被中国舞蹈界推上世界舞坛。但它的原汁原味的艺术风格依然保留在西峰区的社火中,并被改编成500人参与演出的大型舞蹈。荷花舞的源起,对周文化在民间的遗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华夏农耕文化滋生的温文、典雅、优美的艺术形象更具有探索价值。在现代的艺术园地里,轻捷、飘逸、热烈的舞姿和气氛更是群众文化活动保留的舞蹈艺术。
西峰的香包刺绣是岐黄中医药文化、周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的产物,是色与彩、布与线、形与神兼蓄齐备的艺术。它起源于夏商奴隶制时代,经过漫长的封建时代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带着原始的气息,合着时代的脉搏,从远古走来。
  
刺绣
西峰的香包刺绣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地域特色:既有粗犷豪放,又有精细纤丽;既有浓烈娇艳,又有清纯素雅;既有大写意,又有纯工笔。其构图简洁明快,寓意传统吉祥;色彩浓烈艳丽,过度跨越色谱:绣面厚实凝重,形态稚拙传神;工艺细密精整,针脚平齐如画;针法丰富多变,品种千姿百态。是继湘绣、苏绣、川绣之后的又一绣种,已形成陇绣风格。西峰的香包刺绣是岐黄中医药文化、周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的产物,是色与彩、布与线、形与神兼蓄齐备的艺术。它起源于夏商奴隶制时代,经过漫长的封建时代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带着原始的气息,合着时代的脉搏,从远古走来。

秧歌舞

秧歌,也叫秧歌舞,即在锣鼓伴奏下既歌又舞的一种表演形式。它起源于北方,是产生于农田里的一种歌舞。因劳动强度大,需长时间弓背弯腰,为了消除疲劳、疏松筋骨,休息时人们就在田地里扭起来。为防止踩坏秧苗,就见空插脚,于是出现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跃的时期。每遇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扭秧歌,大大丰富了秧歌的内容,出现了秧歌剧、秧歌小演唱等。3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很有艺术价值的秧歌文艺作品。
  庆阳的秧歌有两种,一种叫秧歌舞,一种叫秧歌剧。秧歌舞只舞不歌,俗称“扭秧歌”,始终突出一个“扭”字。在原地表演的,也有在行进中表演的。原地表演要变换各种队形,聚散分合,动静有序,看起来使人眼花缭乱,妙趣横生。秧歌舞表演人数,可多可少,有男有女,双排偶数。人物化装多式多样,有工人、农民、军人、学生,还有老汉、丑婆、大头娃娃等;徒手秧歌是庆阳秧歌的一大特点。演员赤手空拳,不拿八哥道具,这种表演形式难度较大。也有拿手帕、扇子、烟斗、花朵、镰刀、斧头的。腰中多束红绿彩带,扭动时如花海翻浪,异常耀眼。秧歌剧与秧歌舞不同,它也以“扭”为主要表演特征,但它是载歌载舞,而且有故事情节,只不过是剧情线条比较单一罢了。当年陇东解放区流行的《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代表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秧歌这种文艺表演形式广泛流传。人们用秧歌歌唱翻身解放后的喜悦心情,歌唱人民领袖和社会主义新事物。每年春节、国庆和其他重要节庆活动,都有秧歌队出现,秧歌队成为街道文艺活动的主流和亮点。2002年,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阳的秧歌更是盛况空前,使国内外宾客大开眼界,特别是徒手秧歌,使来宾大饱眼福。他们说:“像这样数万人的秧歌队伍,在国内真是少见。”
西峰旅游
西峰小崆峒山,因与平凉崆峒山有渊源关系,并称“姊妹山”而得名,又因镇山之神无量祖师殿和山势呈凤凰卧巢状而称无量山、凤凰山。
小崆峒山位于西峰市董志乡境内,三面环沟,北接大原,南北狭长,山势巍峨险峻,坡道崎岖,沟底有清泉流水,山腰树木茂盛,气候宜人,环境优雅。小崆峒山门以南占地1.4平方公里,折合700余亩,山门以北原面地势平坦,交通方便。
小崆峒山是佛教、道教合一的圣地之一,与闻名遐迩的北石窟寺相距17公里。据考证,明崇祯年间,就有人在此刻像立碑,焚香许愿。1933年,善男信女化缘布施,募集资金,相继建成北台无量大殿、中台玉皇楼、南台观音楼等庙宇,并在两侧崖畔开凿窟洞数十孔,建龛塑像,绘制壁画,供奉神灵。
附近群众及佛道僧众广植松柏,种柳栽杏,每年农历三月三日这里举办庙会,香客游人纷至沓来,敬神观景,游山朝拜,休闲娱乐,当时小崆峒已成为陇上董志塬人民旅游朝拜的一处胜境。
秦直道  
秦直道南起云阳(陕西省淳化县北梁武帝村),北抵九原(内蒙古包头市西南)。据《史记·秦本纪》载,它是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公子扶苏统30万大军于公元前212年至公元前210年后季花了两年半时间修建的。这条道路开通后,始皇曾5次沿此道出巡北边。汉承秦制,直道仍为军事要道,以后各代相继使用,为巩固边疆发挥了巨大作用。唐宋时期成为商贾的主要通道,变成了一条主要的丝绸之路。明清以后开始萧条冷落,沉睡万山丛林之中。
  秦直道全长约900公里,途经本市正宁、宁县、合水、华地四县;在本市全长约290公里,沿途发现城障、关隘等遗址近20处,烽墩百余座,这一切无疑证明了秦直道对陇东一带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有过很大的影响。
石空寺石窟  石空寺石窟位于镇原县城东南3公里处的茹河南岸,开凿在高约10米,长达300米的峻峭崖壁之上。现有8个主要窟龛,内供石雕佛像13尊,泥塑神偶25躯,壁间绘有壁画数10幅。该石窟开凿于宋,建成于明,延及清末,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石空寺被当地群众称为“石佛湾”,它是古代佛教在镇原的一处主要遗迹。1983年5月14日,镇原县人民政府公布石空寺石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全寺石窟
  保全寺石窟位于合水县太白镇葫芦河支流平定川玻璃庄东南,距太白镇30公里。这里是子午岭林区深处,群山屏障,林木叠翠,自然环境十分幽雅。石窟健在平定川西岸红砂石崖面上,南北长越40米,共开龛30余个。
  从整个石窟的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及风格看,和张家沟门石窟(两窟相距10公里)联系密切,当属同一时期雕作。保全寺石窟晚于云岗石窟30多年,造像不同云岗石窟那样粗壮圆浑,而呈现了龙门石窟秀丽的风格,从此可以看到石窟艺术的渊源及流传关系。保全寺石窟的发现,为我们研究石窟艺术增加了新资料,补充和增添了新内容。
莲花寺石窟
  莲花寺石窟位于葫芦河北岸平定川口,隶属于合水县太白镇莲花寺村,东南距镇政府15公里。
莲花寺石窟开凿在平定川口西面山岗下的红砂岩崖面上。崖面上部凸出,下部凹进,伸缩弯曲极不规整,全长19米,高6.4米,整个石窟依山势而开龛,以崖面而雕像,龛室相连,群像密集。崖面上成排成列的500罗汉形成4个中心.
  莲花寺石窟,保存了唐到宋中叶的石刻造像。特别是在起伏不平的崖面上,满布造像,无一空隙,既要使每身造像各具姿态,又要布局统一相互照应,确实表现了我国古代匠师的精湛技能。莲花寺石窟由于人为和自然的破坏,目前不少造像眉目不清,有的仅留残迹。
肖金宋代砖塔
  肖金镇隶属于西峰区,地处董志原中心地带。这里原建有金城寺,古塔建于寺中,寺院早毁,只留古塔。此塔建于宋徽宗政和八年九月初三。
  古塔,砖结构,平面呈八角形,楼阁式,顶部残,现存6层,高约20米。第一层正东开门,单砖券顶,各层塔檐出双抄花拱和转角斗拱,上承替木,叠涩出檐,上铺瓦垄,檐上各层施平座栏杆,塔身各层各面设真门或刻版门与直棂窗。塔室内辟八角形,此塔造型与东华池砖塔基本一致,雄伟秀丽。

政平五代砖塔
  政平,在泾河北岸,隶属于宁县,唐代在此设过定平县,明代设政平驿,清为镇,故城至今犹存。 古塔坐落在政平故城东侧小河沟东岸台地上,通体砖结构,平面呈正方形,楼阁式,高5层,通高约19米,底径长2。11米,宽2米。第一层正南开门,檐部每面两朵斗拱,一斗三升,上承叠涩出檐7层,檐上方椽辅以瓦垄。第二、第三层施平座,栏杆。内辟四方形室塔。此塔的造型近似西安的大雁塔。197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驭震研究员对此塔作过考察。此塔是甘肃省保存最好的一座五代砖塔。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乐宋代砖塔
  湘乐镇隶属于宁县,位于湘乐河北岸,古塔耸立于湘乐镇的西北角。古塔,砖结构,平面呈六角形,楼阁式,高7层,顶部残,高约22米。第一层每面宽3.76米,南面开门,单砖券顶,北面设有浅龛,龛高2米,宽1.04米,进深0.8米。各层塔檐每面出双抄华拱,上承替木。第二、第三层施平座,栏杆。塔身各层每间隔一面设真门或刻版门与真棂窗,真门为圭角形门洞,版门施方形门框,双门半掩,内辟六角形塔室。这座塔结构极为严谨,建造十分华丽雄伟。

塔儿湾宋代石造像塔
  塔儿湾位于子午岭林区苗村河北岸,隶属于合水县太白镇。造像塔坐落在河床北岸。造像塔,以凿磨的红砂岩石块镶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13层,高约12米,每面宽1.4米,塔身纤细,体形如锥,第一层很高,第二层以上急逐减低,越向上越收小缩短,第二、第四层南面各设一假门,各层有塔檐,檐下出叠涩两层。檐角有仿木转角斗拱,檐上雕出筒瓦,顶有石刹柱,上置宝珠。塔身第一层每面均有浮雕造像,布满壁间。每面雕像分为5幅,共40幅,每幅雕像13至15身,共有造像近600身.造像内容多为佛说法图,即一佛居中,坐在莲花座或方形束腰座上,身披袈裟,佛两侧或立或坐10多身罗汉,以各种姿态表现对佛的虔诚。塔南面还雕有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出行图一幅。此塔造型精美,第一层满布造像,雕刻艺术精致,所有造像类似合水县太白镇宋代莲花寺石窟的摩崖造像。此塔为全国50座名塔之一。
东华池宋代砖塔
  古塔坐落在华池县东华池小镇西侧的半山腰间。古塔砖结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高7层,高约26米。第一层每面宽3.29米,门向东北,单砖券顶。各层塔檐每面斗拱三朵,檐角有转角斗拱,上承替木出檐,檐上辅以瓦垄,第二层以上施平座,栏杆,人可通行,塔身各层每间隔一面设真门或刻版门,分层转换方向。顶有葫芦形刹柱,上置宝珠。内辟八角形塔室。这座塔宏伟华丽。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池双石塔
  华池双石塔原坐落在华池县林镇乡张岔村双塔沟和豹子川河交汇处的台地上。石塔始建于金正隆至大定年间(公元1156-1189年),双塔通体由红砂岩精雕细凿而成,体形癯瘦,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是全市众多古塔中的精华。一号塔高13层、12.58米,塔体遍布佛雕、菩萨、弟子、供养人、伎乐天等造像,还有涅染等本生故事,全塔造像多达3600余身。二号塔造像较少,全塔615身,塔高13层、11.98米。双塔造型秀丽,结构严谨,雕凿细腻,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无名工匠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完善的艺术造型,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63年2月、1981年9月两次经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3月24日、5月4日一号造像塔先后两次发生被盗,盗走塔身11层,2000年8月4日大案告破,被盗塔体从台湾追回,现置于华池县东山双塔森林公园。

民间节日香包文化节
庆阳民间一直沿袭着巧女娴妇制做香包比手工、端午节赠送佩戴香包呈吉祥的传统习惯。一些民间艺人每逢端阳节将自制的香包陈列在街头销售。在1990年前,每逢端午节就有西峰城区周围及周边县的40多家香包作者在西峰城区各街道叫卖自己所做的香包,当时叫“耍活”,但由于缺乏组织,没有固定的销售摊位和门店,香包作者拿着自己的香包在西峰城区各街道流动销售。
  鉴于这种情况,当时的西峰市文化馆便萌发了利用香包搞活动的思路,子1991年端午节前夕会同市容、工商、文化等部门将卖“耍活”者统一集中到商业一条街,并举办了一次“西峰市香包刺绣作品大赛”。由工商、市容、文化等单位领导剪彩,并组织有关专家评奖,颁发了荣誉证书及奖品。西峰市文化馆举办的这一次活动既活跃了西峰城区的节日气氛,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农村妇女制作“耍活”的积极性。
  1992年西峰市文化馆举办了第二届“西峰市香包刺绣作品大赛”,这次香包作者人数上升到100多产,作品数千件,作品的质量、品种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增加,一些民间的香包艺术作品得到挖掘和整理。此后,西峰市文化馆每年举办一次香包刺绣作品大赛。随着香包作者队伍的不断壮大,香包质量的明显提高和众多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也积累了多年举办香包刺绣品大赛的成功经验,原西峰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把香包节作为端阳节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进行尝试,举办了“西峰市首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取得了巨大成功。
  2002年撤地设市后,庆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这一活动,召开办公会专门讨论发展香包产业的问题。为了把香包产业做强做大,利用香包节来宣传庆阳,提高庆阳的知名度,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办全国性的香包民俗文化节。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干2002年成功举办。后来不断增进时代内容,成为庆阳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甘肃省建设特色文化大省部署,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庆阳知名度,开发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和弘扬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大重要决策,成为庆阳对外开放的有效载体和招商引资加快发展的有效平台。“小香包、大产业”成为庆阳妇孺皆知的发展理念。

正月二十闹元宵
全中国人都是正月十五闹元宵,而惟独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西峰,民间历来却有个“闹”二十的习俗。西峰人何以要“闹”二十?大体对其来源有三种说法:
  一曰补天说。这天农家妇女都会赶在天亮前烙好几张煎饼,分别放置于灶君牌位前、地上和院子中心,意谓补天盖地。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则记载:“……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线系煎饼置屋地,曰补天穿,相传女娲氏以是日补天故也。”
  二曰庙会说。原因是正月二十系财神赵公明生辰。若干年前西峰有处财神庙,香火旺盛,人们在这天云集寺中,白日里烧香,看戏,看“地故事”,踩高跷、皮影、杂耍等,入夜则观灯看戏,热闹非凡。后来庙宇被毁,虽无神像可敬,但人们却有意将耍社火的习俗流传至今。
  三曰战乱说。清朝同治年间曾发生过民族战乱,俗称“花门之动”。董志原人死伤无数。人们为躲避战事灾难,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逃命,十室九空。战事平息后,返乡归来的人们已错过了这一年的元宵节,便以正月二十作为一次补偿性的活动而流传至今。在正月十一到十四进行。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参与演出的人员就装扮一新,首先到神庙(殿、院、堂)等有神灵的地方转一圈,作娱乐演出,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来年消灾避难,五谷丰登,生活安康,这是其一。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到此处“请神”,意思是让神灵依附上自己的身体,因为社火表演中的许多人物大都是道教故事中的“神”或“仙”,凡人要演绎神灵的故事,则要请神灵附身方可。出了神庙之后,一般先给富商、商绅演出,由富商布钱、富绅管饭,也有村民为落花流水成房舍和乔迁新居而邀请入宅演出的,称之为“禳院”。但此时的演出只限在晚上进行。正月十九转为白天演出,谓之“亮社火”。二十日各路社火正式走上街头,进行汇展和比赛,因而这天成为西峰春节文化活动中最有意思的一天。
  近年来的正月二十,更是热闹异常。这天,城郊四乡社火齐集市区,城区各单位、企业、学校及各县的彩车、模特队、秧歌队等都来西峰汇演,在街道行进中边走边演,阵容庞大,史无前例,观众达十万之多。晚上,地摊社火、陷火灯会、戏曲电影等各种文娱活动遍布街市巷道。因此,西峰的正月二十,成为庆阳春节文化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