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碌蔗
ad
【基本资料】
中文片名
一碌蔗
外文片名
Yat luk che
更多中文片名
爱比甘蔗甜
更多外文片名
Just One Look .....(Hong Kong: English title)
影片类型
爱情 / 剧情 / 喜剧
国家/地区
香港
对白语言
粤语
色彩
彩色
分级
香港IIA
年代:1970年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叶锦鸿 Kam-Hung Yip
编剧 Writer
叶锦鸿 Kam-Hung Yip .....(as Riley Yip)
演员 Actor
张同祖 Tung Cho 'Joe' Cheung .....Kew (as Joe Cheung)
蔡安荞 Andrea Choi .....Fan's Mother (as Choi On Kiu)
蔡卓妍 Charlene Choi .....Nam
钟欣桐 Gillian Chung .....Decimator
谷德昭 Vincent Kok .....Villager #1
葛民辉 Eric Kot .....Gok Biao
谷祖琳 Jo Kuk .....Crazy's girlfriend
林雪 Suet Lam
李灿森 Sam Lee .....Fan's Father
李枫 Fung Li .....Fan's Grandmother
李霆锋 Ting-Fung Li .....Fan as little kid
舒淇 Hsu Chi
杜汶泽 Chapman To .....Villager #3
黄秋生 Anthony Wong .....Crazy
黄又南 You-Nam Wong .....Ming
余文乐 Shawn Yue .....Fan
【上映日期】
香港
Hong Kong
2002年9月19日
泰国
Thailand
2004年4月8日
【剧情简介】
少年阿凡5岁的时候便没了爹妈,老爸原是他心目中的超级警察,实际上则是烂仔一个,最后因欠下赌债吞枪自杀,但阿凡却始终以为是放高利贷的阿丧害死了自己的老爸。父亲去世后母亲也随之离开,阿凡自己喜欢吃甘蔗,为了谋生他辍学后在戏院前卖起了甘蔗。
一天,阿凡与好友鱼旦明发现在街头舞狮的少女阿蓝英姿飒爽,两人都被她深深吸引。阿凡不知少女来历,只知她武艺超群,于是私下称之为“侠女”。渐渐地阿凡与“侠女”熟落起来,被她重情重义的个性感染之余已经爱上了她。但阿明同时也表现出对“侠女”的爱慕,为了成全兄弟,阿凡把“侠女”让给了阿明。在得知事情的真相之后,阿凡被“侠女”狠打了一顿。昏迷前,阿凡隐约看到“侠女”眼角的泪,此时才知自己糟蹋了“侠女”的一片情意。
阿凡不甘过独身生活,想起在深山偶遇到的神秘白衣“仙女”。仙女名叫阿月,和阿凡一样是无父无母之人,她在山上修道、不食人间烟火,法号“灭绝师太”。但阿凡却对师太对了真情,并发誓这次要爱得轰轰烈烈,不知结果会是怎样?
【影片评价】
前两天闲翻王朔的杂文集《无知者无畏》,发现这厮虽然对金庸、琼瑶等港台作家不屑一顾(也许出于文人相轻,同行相妒?),但对港台电影却颇为欣赏,赞誉有加,其中关于一部电影的评价尤高:“那部《飞一般的爱情小说》导演不知是谁,好看得不得了,手法之流畅诡异,大陆年轻导演倒显出笨,拍东西太使拙劲儿!”——其实王朔提到的这位导演名叫叶锦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在香港影界沉浮,曾做过关锦鹏、李志毅等名导演的副手,而等他真正做上导演,执导自己的首部作品时,却已是1997年的事了。那处女作便是《飞一般的爱情小说》,圈内口碑极佳,亦受到年轻人喜爱,可说是一鸣惊人。后来的《半支烟》、《熏衣草》更使叶锦鸿名声大振,同时他在这两部影片中对回忆及追寻过去主题的不断深化也为许多有心观众和影评人所关注甚至思索。如今,叶锦鸿最新作品《一碌蔗》又将香港人的记忆拉回到七十年代,其怀旧姿态在近年香港电影中自是罕见,但却暗合了他前两部影片的寻找主题,而且更加全面彻底,清新自然。看来,“对过去的回忆和寻找”已成为贯穿叶锦鸿电影创作的主要线索了。
“怀旧”其实是九十年代以后香港电影的重要潮流之一,比如王家卫的《阿飞正传》、《花样年华》,刘镇伟的《九二黑玫瑰对黑玫瑰》、陈可辛的《新难兄难弟》、马伟豪的《星光俏佳人》(《山水有相逢》)、王晶(不是女人)的《精装难兄难弟》等都以不同形式表现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尤其是电影界)生活,甚至借今昔对比折射当代香港人的价值观念,并且都赢得了极佳的票房或口碑。而叶锦鸿的《一碌蔗》虽然也是怀旧题材(注意:美术指导奚仲文对该片怀旧氛围的具体营造实在有够认真,只要看那一叠叠发旧的电影海报及简报就能感受得到剧组的诚意),但叙事视角却完全有别于上述这几部影片,男主人公阿凡(余文乐)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历程是该片的主要情节,青春时代的爱恨情仇与七十年代的生活氛围相互融合,那种淡而有味的感觉,既无王家卫的另类艺术,又非王晶的搞笑风格,反倒让人想起了姜文那部同是讲述七十年代打架、泡妞少年故事的电影版“动物凶猛”。但与《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挥斥方遒、荡气回肠比起来,《一碌蔗》却胜在清新流畅、细腻感人,贯穿阿凡生活的两条主线:与“女鬼”(钟欣桐)的初恋,与大丧(黄秋生)的所谓“杀父之仇”彼此交织、平行发展,其中又有侠女(蔡卓妍)暗恋阿凡的枝叶横逸,还不乏“螳螂拳对白眉七步推”的妙趣桥段,而表现黄秋生的面恶心善及至结尾真情流露的细腻刻画和葛民辉难忘亡妻买两张票看电影的短短几个镜头,也着实令人思绪起伏、心下感动之余,不禁佩服导演不动声色的渲染功力。
如果细究的话,叶锦鸿的《一碌蔗》之于《半支烟》恐怕绝不仅限于片名对仗、工整那么简单,(如古龙“流星;蝴蝶;剑”对“天涯;明月;刀”),只说两部影片内在的对应关系就颇为微妙。嚼蔗与抽烟明显是编导自身对往昔情感记忆的具体反映。而舒淇在《半支烟》和《一碌蔗》中近乎“女神”的形象则充满了象征意味:《半支烟》中代表的是爱恋的感觉和难舍的记忆;《一碌蔗》中则似乎象征了少年的春情冲动,尤其结尾处舒淇与阿凡的对视一笑更预示着阿凡青春时代的终结,以前所有的一切都只停留在那甜中带涩的微笑回忆中去了——这与《半支烟》最后舒淇历二十年仍青春永驻与曾志伟共舞的隐喻手法相比,虽然不够新奇另类,但却多了一份真挚朴实之感。
在《一碌蔗》上映之前,很多人因为该片将宣传重点集中在当红青春组合Twins上,而误认为这又是一部象《这个夏天有异性》那样大打偶像牌的抢市喜剧。但看后方知,影片故事并未围绕蔡卓妍与钟欣桐展开,两人出演的角色戏份亦不十分吃重,一向抢镜的蔡卓妍所扮的“侠女”固然造型怀旧颇为讨巧,但却没有多少发挥余地,钟欣桐的“女鬼”扮相还算清纯可人,有些七十年代“玉女”的意思,而结尾竟然出走,要看看这个世界的转折倒也让人稍觉意外——而这样的结果便是使得众多专为Twins 捧场的青少年观众大失所望,再加上影片的怀旧氛围亦很难让他们产生共鸣,还有真正怀有此类情感的年龄人群却以为这只是部青春偶像电影,错失了入场观看机会,由此令得《一碌蔗》票房失利,倒是意料中事了。
《一碌蔗》讲述的是七十年代的香港少年成长故事,按理说其时代背景、生活环境较之世居内地北方、在九十年代初度过青少年时代的笔者根本没有共同之处,但这部影片居然能让在下产生很强的共鸣!因为《一碌蔗》中阿凡等人看的七十年代电影,如李小龙主演之《精武门》,张彻导演的《刺马》,狄龙、姜大卫主演的《报仇》,秦祥林、林青霞主演的《女朋友》(这个当年的感觉就差了些)等,十几年后我们在内地的录像厅照样看得兴致勃勃;同样学着武打片中的招式在露天街头耍花拳打擂台,只是当时我们的偶像除了李小龙、还多了李连杰、成龙甚至于承惠;许冠杰的《梨涡浅笑》以及后来陈百强的粤语歌曲那时也经常被我们哼唱,虽然不一定懂得它的意思;还有大街上三五哥们骑车呼啸而过亦是常事,而对阳台上女人内衣兴奋不已,直欲探究那主人是谁则更是令笔者会心窃笑——原来我们的青春时代是那么的相似!
【幕后花絮】
最后再说一下对《一碌蔗》不成系统的几点零星感受:
1、 演技
男主角余文乐演得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出彩的表现,长得倒很很端正,在七十年代应该算个帅哥吧,放到现在好象土了些,也许叶锦就是考虑到这点才用的他吧。男二号黄又南还算不错,顶着七十年代流行的长卷发,鬼马搞笑非常抢镜。
黄秋生最棒,他扮演的大丧只要一出场便是焦点,从开始的嚣张搞笑到最后的真情告白,举手抬足眉宇之间皆是戏,比起上回在《半支烟》中客串的爱吹牛的过气古惑老兄,又是一番风景了。葛民辉的洪拳师傅也有模有样,与众徒弟大谈武打片乱拍、误人子弟的几段颇见表演功力。还有谷德昭、林雪、杜汶泽客串聊天一场戏也颇有趣。李灿森扮演的阿凡父亲只出一场,说了两句话,没见演技,倒是有型有款。
2、 向大师致敬
也许是我多心,叶锦鸿在《一碌蔗》中不断提到张彻的作品,《马永贞》、《独臂刀》、《报仇》、《刺马》,还借葛民辉之口用反话介绍其电影经常出现英雄断臂、壮士盘肠的惨烈风格,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叶锦鸿是否有向今年去世的大师张彻致敬的意思。另外,片中蔡卓妍与余文乐有一段是模仿胡金铨《侠女》竹林歼敌的戏,虽然更象是一个搞笑噱头,但导演未必不存了一份对胡金铨的敬意在里面——今年戛纳电影节重新放映这部当年夺得综合技术大奖的《侠女》,已令得胡金铨和刚才提及的另一位武侠大师张彻再次成为香港影界关注的热点,而两人的经典之作在《一碌蔗》中被不断被提及和模仿,则更可看出叶锦鸿是个有心之人了。
3、 商业噱头
叶锦鸿的电影虽然文艺气息颇浓,但也不象陈果电影的沉重灰色,相反一些局部细节倒非常地轻松有趣,因此难免堕入商业俗套。《一碌蔗》中黄又南自遭报应,惨被黄豆塞住肛门一段和阿凡、大丧生死决战忽然有如神仙附体,身形矫健、凌空飞纵、刀舞如风一场都是导演加入的一些搞笑商业噱头,这在叶锦鸿以前的作品中更是多见——但我们能简单地将其说成是向商业甚或低俗妥协吗?真的不好回答!尤其是在目前的香港电影市道低迷,电影人不思进取,争拍抢市滥作的状态下,对这样一部少有的诚意之作应该惊喜赞赏才对,为什么还要如此苛求呢?转自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