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保康县

保康县


ad

县情概况  保康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襄樊市的一个下辖县。位于东经110°45’,一111°31’,北纬31°21’--32°06’之间,东临南漳,北接谷城,西与房县、神农架交界,南与远安、宜昌、兴山毗邻。县境南北长82.5公里,东西宽68.5公里,面积3225平方千米, 占全省总面积的1.7%。房县一块飞地在保康县寺坪镇境内;保康县一块飞地在房县榔口乡境内。2004年末总人口291661人。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441600。代码:420626。区号:0710。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境内山峦重迭,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多变,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荆山主脉呈东西走向,横贯中部,将保康分成南北两部:保南山势平缓,河谷较宽;保北山势高突,河谷较窄。全县有大小山头3100余个,大小山沟3300余条,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主要高峰有望佛山(海拔1946米)、茅山(海拔1890米)、聚龙山(海拔1852米)、大石地(海拔1816米)等。仅河流两岸有狭窄河谷平原。

气候特点

保康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因境内地貌复杂,高低悬殊,各地气候差异较大,素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低山河谷, 日照尚足, 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季节变化明显; 高山地区多雨,温度低,湿度大,降霜早,积雪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低山15℃,半高山12℃,高山7℃。

  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16.5℃。年均降雨量934.6毫米,年均无霜期240天。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涝、风、雹等,局部灾害几乎年年发生,但因地理关系,高山不收低山收,低山不收河谷收, 山区农业历来是既无全收之年,亦无全灾之年。
  
水文状况

河流北有汉江水系的南河和清溪河,南有长江水系的沮河。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以野生蜡梅、野生牡丹、古桩紫薇、云锦杜鹃为代表的野花资源极为丰富。国家级珍稀树种多达72 种。野生蜡梅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活化石”,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有少量幸存,分布面积达4000公顷;野生牡丹共170公顷10万余株;古桩紫薇有9000余公顷50余万株,其中500年以上的古蔸就有万余株;云锦杜鹃分布更广,面积更大,几乎乡乡镇镇都有。

矿藏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有24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2种。金属矿产有铁、锰、钒、铜、铅锌、多金属、铝土等;非金属矿产有磷、煤、硫铁、方解石、水晶石、重晶石、萤石等。其中磷矿储量10亿吨,最高品位达40%,平均品位23.4%,富矿率居全国前列,为湖北三大磷矿之一,居全国八大磷矿第四位;硫铁矿远景储量1954万吨以上,占全省25%,品位12-30%;煤储量219万吨,含固定炭60-80%。年均开采磷矿石100万吨、硫铁1万吨、煤2万吨。

地名由来
保康得名,据清同治丙寅年《保康县志新纂》载:“邑归属房,宋雍熙三年置保康军(军,宋朝区划名,与州府同级),邑名始此。”亦暗寓“保康人民安居康乐”之意。

历史沿革
汉为房陵县地。

三国魏分置祁乡县。

西魏分房陵东境置大洪县。

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改名永清县。

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废县入房陵。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析房县东部潭头坪置保康县,取保民安居康乐之意沿用旧名,属郧阳府。

清因之。1914年属襄阳道。

1949年后属襄阳专区、地区。

1983年属襄樊市。    

2000年,保康县辖11个镇、5个乡:城关镇、寺坪镇、过渡湾镇、马桥镇、后坪镇、黄堡镇、龙坪镇、欧店镇、歇马镇、马良镇、店垭镇、金斗乡、大湾乡、两峪乡、重阳乡、百峰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8672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51118,黄堡镇 16711,后坪镇 10876,龙坪镇 11796,店垭镇 17620,马良镇 23337,歇马镇 22992,欧店镇 15583,马桥镇 24247,寺坪镇 29804,过渡湾镇 12984,大湾乡 9607,两峪乡 11264,重阳乡 11092,百峰乡 10252,金斗乡 7446。

  2004年底,保康县辖10个镇(城关、黄堡、后坪、马桥、歇马、马良、龙坪、店还、寺坪、过渡湾)、1个乡(两峪),7个居委会、261个村委会。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保康县辖10个镇(城关、黄堡、后坪、马桥、歇马、马良、龙坪、店还、寺坪、过渡湾)、1个乡(两峪)。共有9个居委会、258个村委会。
  
行政区划
  保康县辖10个镇(城关、黄堡、后坪、马桥、歇马、马良、龙坪、店还、寺坪、过渡湾)、1个乡(两峪)。

  城关镇镇政府驻南北坛,人口55737人,面积245平方千米。辖3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光千、新街、河西、夹堤、封银岩、王湾、常青、东坡、三溪沟、堰湾、三道峡、小沟、去溪沟、土门、孙家湾、黄土岭、九皇山、白果园、管驿、螺丝沟、金盘洞、朱家厂、陈家河、刘家坪、长坪、郭家庄、凤凰山。

  黄堡镇镇政府驻黄堡,人口26347人,面积292平方千米。辖29个村委会:黄堡、龙王沟、水库、大竹园、黄龙沟、张弓、雷家岭、水田坪、庙垭、后湾、耿家湾、三官庙、花栎树包、百峰坪、青龙湾、韩家湾、观音堂、吴家岭、三管石、椴树、碾子坪、贾角尖、天鹅、大树垭、大屋场、寨湾、榨峪、大坪、张家沟。

  后坪镇镇政府驻后坪,人口10936人,面积243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后坪、车峰坪、高碑、洪家院、前坪、九池、汪家沟、蜡烛山、三岔、詹家坡、堰塘冲、兴隆坡、分水岭。

  龙坪镇镇政府驻龙坪,人口11450人,面积202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龙坪、川山、莲花、仁和、大阳坡、申坪、朱砂、温坪、冯家岭、十字冲。

  店垭镇镇政府驻店垭,人口17768人,面积180平方千米。辖17个村委会:老街、望粮山、白蜡、公溪沟、黄坪、天星、栾家坡、罐淌、大林、垭子口、观坪、格兰坪、徐家堰、天宝寨、神农、杨树垭、锅厂。

  马良镇 镇政府驻马良,人口34161人,面积33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9个村委会:马良街、马良街、深溪河、松岗岭、阮家湾、扁洞河、宋家湾、双坪、孟家湾、陈家湾、南垭、鸡冠河、长岭湾、盛垭、榨溪、水斗、曾家垭、松树堡、苏家寨、西山、张家岭、漆园、赵家山、断缰、老湾、下坪、去旗山、朱家湾、八斗坪、重阳、鹫峰、重溪、西坪、老林垭、峡峪河、东风头、潮水、姚家沟。

  歇马镇镇政府驻歇马,人口50638人,面积63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49个村委会:歇马街、歇马街、十字、羊五、刘家岭、小河沟、短峪沟、毛家河、三坪、韩家坪、玄虎、河东、尤家河、邹家院、向家店、杨家湾、茅坪、长坡、盘龙、后园、尚家坡、东坪、庙坪、欧店、莫家垭、望佛山、沮源、蒋家坡、长岭、油山、堰坪、阳坡、大垭、金包、横河、合作、金桥沟、官斗、百峰、马鹿岩、胡家店、王家淌、白竹、南山、杨家岭、简槽、九路寨、王龙沟、北水河。

  马桥镇 镇政府驻马桥,人口31072人,面积43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0个村委会:寿阳、马桥街、林川、尧治河、堰垭、董家沟、黄龙观、白果、鳌头山、鸡公岭、中坪、笔架、河南坪、周湾、张湾、峰山、罗家山、黄湾、高桥河、桃坪河、两河口、白竹头、安家湾、横溪、金斗、大三沟、古泉沟、九里川、分路碑、老鸦池、唐二河。

  寺坪镇 镇政府驻寺坪,人口29306人,面积36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寺坪街、寺坪、大河洼、李家湾、茶树坪、简家坪、皮家坡、三尖山、岗子、庹家坪、瓦房滩、台子包、蒋口、大畈、天子坪、罗家湾、七里匾、稻场坪、台口、砂坪、蒋峪、升石坪、峡口、金堂、宦家坪、龙凤、樟木沟。

  过渡湾镇 镇政府驻过渡湾,人口12993人,面积147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过渡湾、中厂、清滩、罗家坪、鸿兴园、倒座庙、梅花、三叉河、西梆、白峪沟、二堂、龙洞、茶庵。

  两峪乡 乡政府驻两峪,人口11253人,面积157平方千米。辖11个村委会:两峪、长冲、麻坪、长河、东湾、胡家台、程岐、百庙沟、枫香坪、芭桃、王家坡。

交通运输
保康县交通以公路为主,全县公路总里程2814公里,305、307、336、222、223、252等6条省道穿境而过,构成纵横交错的公路运输网络。开通客运线路28条、47个班次,营运线路里程6357公里,可直达全国3个省(市)、36个市、县。

风景名胜
五道峡风景区

位于保康县北部,由五个峡谷段构成。峡长约5公里,峡内山峰一溪相连,平峙多姿,溪流清澈,四季奔腾,山、林、洞、瀑、水、天、鸟、兽,与历史遗迹、民间传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险、雄、幽浑然一体的天然画卷。

  有以仙人洞为代表的溶洞群8处,以龙王寨为代表的山寨群6处,以神女瀑为代表的瀑布群8处。著名景点有龙王寨、卧龙洞、神女瀑、响水瀑、孙家寨、龙宫宝殿、仙女浴温泉、玉银瀑、霸王峰、红巾军坟、仙人岩等100余处。

温泉位于距保康县城12公里的汤池峡,柏油公路全线贯通,现已探明泉眼10多处,日流量在1万立方米以上,平均水温39.5度。

野花谷自然风景区

野花谷自然风景区位于保康县北部,距县城20公里,是我国第一个野生腊梅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也是东半球唯一发现大片生存腊梅的地方。保康腊梅是第4世纪古冰川遗留下的野生植物群落,当可称谓一座巨大的"生物基因库"。

野花谷是一条绵延20多公里的溪谷,生长着800余公顷20多万株馨口、黄白、红心、紫蕊、檀香等珍稀品种的腊梅,树龄大多有百年以上,每至岁末,夹山野梅对峙竞放,远远望去,上下重叠,依阴迎阳,雪一样蓬松,云一样舒卷。

世界稀有的野生牡丹、云锦杜鹃、红豆杉等珍稀植物也遍布山谷,珍存着金钗、七叶一枝花等百余种名贵药用植物。为一处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