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桥
ad
南安官桥官桥镇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处南安市中南部,面积120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02703人,海外侨亲10.2万人。04年度全镇出生率10.29‰,政策符合率96.58%;05年度前8个月出生率6.94‰,政策符合率97.18%。2004年度受表彰情况:先后荣获2004度福建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泉州市“爱国拥军”先进单位和南安市“双拥模范镇”、“预备役高炮团先进连队”、南安市“推进工业立市进程”总分评比第三名等荣誉称号。矿产资源:包括大理(青田)石、高岭土、花岗岩、蜡石等,并蕴藏丰富地下温泉资源,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2004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①工农业总产值25.98亿元,(其中工业25.9亿元,农业0.8亿元),人均纯收入5582元,工商税收 5389.8万元,用电量2.4亿度。②2005年度下达的经济指标情况:工农业总产值32.2亿元,工商税收6600万元,用电量3.2亿度。③2005年1—9月份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工商税收4947.4万元,比增21.14%,供电量2.27亿度,比增18.7%,新登记企业18家,注册资金 2838万元。
2、工业:全镇现有企业150家。支柱产业:建筑陶瓷、五金机械、粮油加工、家私制造、针织服饰五大产业支柱和电子、化工、包装等新兴产业。工业项目区情况:现有沿“三线”即国道324线复线、南官公路、邱前公路两侧南联、方圆、前梧、霞光、石鸡山、下洋等8个工业园区,规划开发土地约4000亩。其中,重点承接家私、粮油两大产业板块的开发用地需求。龙头企业6家。主要包括:协进陶瓷、敏捷机械、金穗米业等,主要生产各类内外墙砖、精米、食用油、机械模具等。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18家,省名牌产品3家。
3、农业:全镇现有耕土32060亩(人均0.31亩),山地104589亩(人均1亩),果园1.1万亩(人均0.1亩)。名优特农副产品:龙眼、大蒜、芋头、优质米、蜜饯;农业基础设施:小〈1〉型水库2座、小〈2〉水库4座;农业生产基地:金牛千头牛养殖基地、东头千亩优质米培育基地、九溪百亩蔬菜基地、成竹东星养猪场等。
4、其他产业及社会事业:
⑴其他产业:
A、专业市场:全镇现有官桥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福达汽车贸易市场、裕民小商品批发市场、商品牛交易市场四大专业市场。其中,官桥粮食市场拥有各类粮油经营户165家,粮油加工企业45家,粮食年交易总量达10亿斤,年交易额超10亿元,位居全国八大粮食专业市场第三位,是福建省最大的省级粮食批发市场。目前新引进的粮食市场建设项目—中国粮食城,规划占地总面积2000亩,计划投资5亿元。建成年交易量12亿斤,集仓储、生产加工、农副产品及农业加工机械展示为一体的“华东第一、全国一流”的新型粮食市场。 首期开发土地500亩,计划投资1.5亿元。
B、旅游产业: 官桥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五塔岩、一片寺、石室岩,水碧山青、林壑幽美。尤其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更是以其独特的闽南建筑风格,恢宏的群体建筑规模,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誉为闽南建筑大观园,列入“泉州十八景”,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内外的旅游观光客慕名而来。
C、交通运输 :官桥地处福、泉、厦公路交通要道,为联接南安、晋江、泉州等发达(县)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距泉厦高速公路出入口仅1公里。324国道横贯全镇。东经泉州直达福州; 北连南安市区接南(安)永(春)德(化)和南(安)安(溪)线可达闽西北;西接晋江内坑可达石狮市;南往同安可达厦门市、漳州市直抵广州、深圳。
⑵截止2005年9月。据不完全统计,全镇现有群众存款余额11.7亿元,贷款余额5.91亿元.
⑶教育事业情况:全镇现有6所中学(其中完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26所小学、28所幼儿园。2005年春季在校生为18036人。小学均已全部达标,五星中学系省二级达标学校。
⑷卫生设施情况:全镇现有1个中心医院和下洋1座附属医院。
⑸供水、供电、通信、有线、村级公路建设情况: 至2005年5月,共投入近3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全镇交通、电力、通讯、供水形成较大规模。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构成了“一线四路”的交通网络,全镇水泥路达80公里,乡村公路硬化以每年18公里以上的速度增长,现正抓紧九溪、洪岭、内都等村水泥路建设,力争今年底完成泉州市下达的村村通水泥路目标;电力充沛,官桥镇现拥有2个3.5万伏变电站、2个11万伏变电站、1个市建22万伏变电站、1个省建50 万伏输变电站,供电能力居南安首位,为全省最大的供电中心;通讯先进,现有官桥、内厝、下洋等5个程控电话模块局和官桥移动电话基站等通讯设施, 程控电话装机容量居全市前列。 拥有日产水量1万吨的自来水厂1个,基本满足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⑹侨亲捐资:官桥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 海外侨胞对家乡的建设事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侨亲捐资历年累计8000多万元,其中捐资超百万元的有吕振万先生、林树哲先生、张水荃先生、何文质先生等。主要分布菲律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
ɡuān qiáo
官桥(官桥)
官路上的桥梁。 唐 杜甫 《长吟》:“江渚翻鸥戏,官桥带柳阴。” 元 刘诜 《春日偶赋》之二:“杨柳轻寒水驿,楝花小雨官桥。回首人间往事,孤灯挑尽春宵。” 清 曹寅 《诸敏庵弹平调琵琶》诗:“紫花扎扎白翎雀,听风有耳临官桥。”
浏阳官桥 位于湖南东部.
安溪官桥官桥镇位于安溪县东南部,北纬25°01′,东经118°05′,距县城13公里。东与城厢镇交界,西与虎邱镇接壤,南与龙门镇接连,北与蓬莱镇毗邻,东南面仁峰村的大尖尾山与南安翔云镇梅庄村交界,面积105.43平方公里,是中国石材基地镇和福建的著名侨乡。这里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英才辈出,是安溪重点建设的两大中心城镇之一,闽南侨乡的一颗璀璨明珠。
官桥得名由来已久。相传,宋代名将杨文广平闽南十八洞之一的铁峰山蝙蝠洞时,曾安营扎寨于江仔头。因往来需经过三角坑溪,为行军方便,于三角坑溪修筑一座简易石板桥。正因为有了这座官建的桥,此地即以“官桥”为名,沿用至今。
安溪置县以来,官桥镇的隶属多有变更。宋时,官桥镇分属归善乡依仁里、积德乡新溪里、修仁乡崇善里和金田乡龙兴里。明清时期,安溪划分18里,官桥镇分属新溪里、依仁里和兴一里。民国时期,初沿用清制;民国21年(1932年)新溪、依仁两里属依新区;民国25年(1936年)改为第一区;民国29年(1940年)又改为第一区所辖的官赤镇;民国34年(1945年)10月,全县行政区域划为19个乡镇155个保,官桥镇境内属官溪镇,辖官郁、仁峰、莲美、山荆、善益、上苑、赤岭、驷岭、善坛、五里、虞都、碧山12个保,另有新春保隶属尚卿乡。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官溪镇属龙城区,不久改为第二区。1952年7月又改为第五区,辖官桥小镇及莲美等12个乡。1955年9月第五区更名为官桥区,辖14个乡。1958年2月撤销官桥区,划为官桥乡及春坛乡。1958年9月15日,官桥乡、春坛乡,龙门乡合并,成立官桥人民公社,为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1961年8月,官桥境内划为官桥、碧山、吾都、善坛、石岩、赤岭、上苑7个小公社,隶属官桥区。1965年4月撤区,7个小公社撤销,合并为官桥公社。1984年8月改为官桥镇,一直沿用至今。2005年底,官桥镇下辖官桥街居委会和官桥、官郁、仁宅、莲兜美、莲美、仁峰、碧一、碧二、仙都、岭头、吾宗、燎原、草坂、恒美、洪塘、善坛、内村、新春、石岩、石林、驷岭、赤岭、芹石、上苑、山珍、马狮、善益、新厅、益林29个村,以及茶果场、益林林场、岚风格林场,其中善坛为畲族村。全镇有19224户,77481人。
奇峰耸秀景点多
官桥四面环山,风景秀丽。镇区东部的铁峰山(俗称铁尖山),峰尖海拔751米,是座历史名山。其山有多处天然石洞,山间怪石遍布,态异形殊,巧妙玲珑,历史上曾留下不少名人题刻;峰顶有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铁峰塔,石式结构,平面呈六角形,实心单檐,棱角分明,构造独特;有建于宋代,清康熙年间重修,奉祀清水祖师的慈济院;又有铁峰岩,庭左有座石筑尖圆僧塔,称铁峰舍利塔,形与泰山舍利塔相似。值得一提的是,其山正面有一古洞名铁松洞,相传此洞极为深险,是宋代名将杨文广平闽南十八洞之一的“蝙蝠洞”。铁峰幽美,景物天成,却因20世纪末的开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被人为破坏殆尽,令人叹惜。
位于镇境西南的益林村境内的犀山,因“山峰犀利,岩如刀削,状如犀牛”而得名,高峰鹅角髻海拔高程1047.5米,是安溪东南部最高的山峰,右侧的白岩峰壁立千仞,极具天险。区内奇峰耸秀,古树参天,怪石嶙峋,洞壑幽奇。山间有迷人的蝙蝠洞,有雄奇挺立的将军岩等许多奇石景观,有传说中由北宋五虎将石玉坐化的“石府将军”,有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规模宏大的民间土楼“仰圣楼”,有构筑于清代、用于诱捕老虎的虎橱等古迹,是一个极具魅力的自然生态风景旅游新区。
境内西北的驷马山,因“山势如马”而得名。唐天祐年间(904-907年),山间建有安常院,其下有石广二丈余,人呼回音响应,称为“应石”。山左有圣泉岩,泉出石中,清甘不竭。山麓有石洞,可容百人,人称“虎洞”,洞内流水潺潺,相传为林嗣环读书处,昔日曾被人们作为逃避匪乱之所。虎洞附近有古水井一口,称为“黄井”,大旱不涸。在驷马山下蓝溪珩内湾处,两岸及溪中怪石嶙峋,形象之物皆极相似,有石猿、石鸡、石棺等,尤以石牛为最肖,相传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解元林文斗有《咏石牛》诗:
怪石崔巍号石牛,溪边独立几千秋。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
春草欲抽难下咽,长鞭任打不回头。
于今鼻上除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山下的赤岭村有座“磐宗楼”,为里人林昌为抗击匪患而建。清乾隆《安溪县志》载:“筑楼十仞,基墙高厚,中列正楼,外楼四绕……正楼制度如家室,外楼具穿窗孔,可以开弓发统炮,外沟三丈许。”嘉靖末年(1566年),林昌率众据楼抵御倭寇的围攻,连二日,毙敌40余人,后又击毙敌酋,致倭寇连夜溃退,是楼由此被人们赞之为“磐宗楼”。位于该村林氏驷岭大宗是安溪的一座名祠,始建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迄今已500多年的历史,近年又得重修,使名祠重放光彩。在该村附近的驷岭溪洲,还有一座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溪洲土楼”(又名“溪洲护宗堡”)。
恒美村的“双鲤堂”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门前池中双石似鲤而得名。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遗物,今得台胞捐资重修,金碧辉煌。境内于明代建造的宫庙有龙瑞宫、厥齐宫,在清代建造的有万安院、启明堂、宝丰堂、南泰堂、郁美堂、湖山庙、英济庙等。在吾宗村西北漈口山麓,有巨石阴刻“万历四年(1576年),洪水至此”,下刻一横线,据此推测,当年洪水可能淹没官桥、龙门的平原地区。此石为研究安溪古代水文提供重要例证。
著名侨乡气象新
官桥镇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美国等10多个国家。据1997年侨情普查统计,全镇旅外华侨、华人超过家乡的总人数,总数达9多万人,仅次于蓬莱镇,居全县第二位。
早在明清时期,官桥人就前往海外谋生。民国初期,国内战祸连绵,乡人为避战乱纷纷逃往国外。民国中后期,民不聊生,逃往南洋的人更多。在官桥一带侨乡和海外侨胞中,广泛流传着一首闽南方言的《过番歌》,讲述官桥人因家境贫困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的艰难情景。这首长达760多句的七言歌谣,据考证歌谣系善坛村人钟鑫所作,其中一段这样唱道:“拜别家中心头酸,一家大小送出门,身背包袱共清饭,目滓流落如冰霜。想起脚酸手又软,一时走来到土塘,烦恼番平水路远,回头再看咱乡村……”土塘今属上苑村,以往善坛人出国谋生,就是从土塘走路经龙门再往厦门乘船出国的。这首《过番歌》是研究华侨出国史的一份宝贵资料。
官桥人到达海外以后,或农或商,勤奋创业。在有了积累之后,许多人逐步转向经营规模较大的土特产业、建筑地产业、汇兑金融业以及五金业等。经过多年艰苦奋斗,不少人事业有成。
祖籍官郁村的陈丙丁,是印尼著名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多次被选为印尼椰城(今雅加达)中华总商会会长和福建会馆会长。他积极响应孙中山号召,筹募巨款资助祖国革命,先后荣获“爱国徽章”、“护法共和奖章”和大元帅颁发的三等银质奖章以及国民政府颁发的二等银质奖章等,曾被聘为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顾问和福建省长公署顾问等。他于民国11年(1922年)与其叔陈回义捐资创办曾郁小学。民国16年(1927年),他率先捐款1万元作为安同公路筹建经费,自告奋勇出洋募股。民国35年(1946年),他与钟铭选捐资创办依新公立医院,是为安溪县第一所侨办医院。
善坛村旅居新加坡的钟铭选,在新加坡和香港发展金融、建筑、房地产、旅游等业,成为新加坡著名实业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曾在家乡捐资创办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修桥造路等公益事业。其哲嗣也都业有所成,其中钟江海、钟明辉昆仲的企业集团和钟琼林的天德集团,是香港资力雄厚的企业集团。20世纪90年代以来,钟氏昆仲继承父志,先后在安溪县城捐巨资兴建了以其父名字命名的铭选中学、铭选医院和铭选大桥,并捐资铺设镇区通往家乡善坛村的水泥路,捐建善坛小学校舍等。
赤岭村旅居新加坡的林树彦,在新加坡创办侨通行,经营汇兑业,并在东南亚各地、香港及国内设立分行,成为新加坡汇兑界领袖人物,曾任新加坡中华汇兑业总会主席;他于民国35年(1946年)捐资在赤岭创办私立蓝溪初级中学,成为安溪南部的第一所中学。
祖籍驷岭村的林敬奎,是马来西亚的著名企业家。在马来西亚经营家族企业美佳公司,旗下美佳第一铜业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其名字曾被列入世界华人富豪榜。
莲美村的林生枝、林生桂兄弟,在马来西亚开办五金、贸易、钢铁等多家公司,其中安信钢铁公司是马来西亚的十大钢铁公司之一,兄弟均为当地知名企业家。林生枝现任马来西亚安溪总会会长、雪隆五金公会及安溪会馆会长,曾多次率团返乡参加活动。
旅居印尼的陈江苏,在印尼创办宇庙集团,经营银行业,为当地著名的企业家。他继承其父陈回义之志,先后捐建官桥中学及附小(原曾郁小学)的校舍。
改革开放以来,官桥镇旅外侨胞情系桑梓,进一步掀起捐资举办公益事业特别是捐资办学的热潮。在蓝溪中学,侨亲先后捐建“校友楼”、办公综合楼“树彦楼”、教师宿舍“和声楼”、学生宿舍“锦山楼”和“林配楼”、学生宿舍楼、初中教学楼、高中教学楼、新膳厅“振羽楼”和“金鸟科学楼”,这10大校舍工程的建设,大大地改善了蓝溪中学的办学条件。在官桥中学,先后捐建了教学楼、“金祥楼”、“金祥教师楼”、明昭堂多功能礼堂、“荣润教学楼”、“丽萍办公楼”、“梁金凤基金楼”等。在吾宗中学,捐建了教学楼、教师宿舍楼、金玉礼堂及学生宿舍楼等。莲美村侨胞林江水父子捐资创建九年一贯制的江水学校,先后兴建中小学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音乐室、食堂等。旅外侨胞还在全镇捐建、援建了有20多所小学校舍,其中工程较大的有善坛小学、赤岭小学、上苑小学、新厅小学、驷岭小学等,并捐资兴建铭火幼儿园园舍。此外,他们还捐资创设了10多个教育基金会和奖学、奖教基金会,总金额达数百万元。
此外,在卫生事业方面,旅外侨亲先后捐建了官桥医院2号病号楼、侨光大厦、门诊大楼。历年捐赠官桥医院的总金额达到1000多万元。在交通方面,素有修桥造路的光荣传统的官桥旅外侨胞,早在1956年就捐资兴建长110米有赤岭芦汀大桥,成为当时晋江地区华侨捐建的最大桥梁;1980年又捐资从桥中心垂直接通赤岭小学长115米的桥梁,成为县内唯一的大型“丁字形”桥梁。先后捐建的还有碧一大桥、上苑大桥和善益、山珍、仁峰、赤岭等村的桥梁,修建了通往吾宗、内村、新春、善益、上苑等村的公路。近年来,侨胞又捐资铺设上苑、赤岭、内村、新春等村的水泥路。同时,旅外侨亲还捐资兴建了官桥戏院和赤岭芦汀戏院,捐建莲兜美下坂溪堤,捐建官桥侨联会所等。历年来,旅外侨亲捐赠的人民币总金额超过1亿元,有力地促进家乡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
古老文化焕新姿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地经常组织文艺表演或踩街活动,表演的项目有铜管乐、大鼓吹、高跷、弄狮、水车阁、南音、十八学士、水操等,无不让观众大饱眼福。而让人印象最深的,要数“水操队”游艺节目了。传说于明末,曾有不少官桥人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人解甲归田之后,为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便召集村民操练水兵操,尔后这一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文艺节目。现在的“水操队”是一支由75名身穿古代水兵服装的人员组成的大型游艺队伍,在锣鼓声中表演单打、对打、水操壳操对练等节目。官郁村组织的水操队,曾代表安溪县赴泉州参加元宵节文艺踩街活动,其精彩表演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并获得活动的演出奖。而莲美村也值得一提,该村是一个乡村文化十分活跃的侨村,早在建国初期就成立了芗剧团,改革开放以后又发展高甲戏剧团,剧团的演员白天劳动,在夜间进行排练、演出,丰富了侨乡的文化生活。
位于镇境西部的赤岭,历史以来有七月祭祀英灵的传统习俗。传说驷岭大宗一世祖林复春原居西坪柏叶,因疆理官田,登驷马山巅,见山势起伏回转,龙虎翱翔,即在驷马山下卜筑定居。林复春于明天顺年间(1547—1464年)任七品散官。正统末,他为民请命,抚邓茂七农军残部三百流亡壮士,在林复春故里赤岭一同开垦,卜筑定居。为纪念诸壮士的创业精神,林氏先祖确定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九日普渡祭祀壮士英灵,此俗一直延续至今。
官桥的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长足的发展。除新中国成立前华侨创办的蓝溪中学外,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又新办了官桥中学、吾宗中学和九年一贯制的江水学校。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81年和1985年,蓝溪中学学生林丁丘、林志宏分别荣获全国业余体校游泳比赛少年乙、甲组第二名,教练、体育教师王端阳先后荣获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称号。2003年,该校学生高考被录取大学本科达149人,高中二年级会考优秀率达到81.18%,增幅均居全县、全市前列。1998年创办的江水学校,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教学48个班、92名教职员工、2400多名中小学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多次在“希望标”全国教学邀请赛及“海峡·冰心杯”全国青少年写作竞赛上获奖。2005年底,全镇共有幼儿园12所,小学22所,老年学校15所,中学4所,共有小学生6836人,中学生6484人。
官桥镇的卫生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官桥医院在1956年只设有病床15张,改革开放初期增至50张,现有病床达到200张,全院医护人员192人,设有30多个科室,年门诊数8万多人次,多次荣膺省、市、县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是泉州市“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的示范单位和省“绿化红旗单位”,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并获得国家卫生部长陈敏章的贺信表彰。该院还是国家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评定的“爱婴医院”,为泉州市卫生系统的红旗单位。
古往今来出人杰
官桥镇山清水秀,地灵人杰,自古以来人才辈出。
早在宋代,莲兜美村人林仲麟就于宋绍熙五年(1194年)参加太学考试,获得第一名。庆元元年(1195年),宰相赵汝愚被诬奏擅权逐于永州,秉性忠直的林仲麟等6人上书伏阙,亦被放逐,时称“庆元六君子”。嘉定七年(1214年),仲麟登甲戌科进士特奏名,官终广东都府参军,卒赠忠谏大夫,墓葬仁峰村内园山,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弟林仲虎,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以武举魁漕选及廷试,中第一名进士。仲虎曾被派出使金国,后金攻宋,仲虎赴金和谈获得成功,避免了一场战祸。宋开禧二年(1206年)宋出兵伐金兵败,金兵乘胜大举南侵,宋城邑相继沦陷。在此危急之时,仲虎力请于朝,得千余强弩手驰援宋军,击退金兵,解和州之围。后被举为右骑卫中郎将。
清代著名文学家林嗣环,字起八,号铁崖,明万历年间生于驷岭村,其兄林嗣桢曾任广州府总兵官,嗣环为明崇十五年(1642年)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进士。当年尚可喜、耿仲明两藩王南征广东时,林嗣环随军南下,历任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今广东雷州市及海南岛),兼理学政,驻节琼州,在任多惠政,得民众称赞。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嗣环落职,便携眷往杭州,寓居西湖。嗣环博学工文,著有《铁崖文集》、《诗集》、《岭南纪略》、《湖舫集》、《荔枝谱》等。古人称嗣环:“铁崖奇人也,为文章光怪百出,宁骇俗,毋犹人,其礌砢郁积不平之气,直欲排山裂石作霹雳声。”新中国成立后,其《口技》一文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
现代的官桥更是人文蔚起。陈福接,吾宗村人,少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兼研究所长,他是银河10亿次巨型计算机的具体研制者,多次立功受奖,并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的证书。吾宗人陈金池,先后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厅长、新疆武警总队队长、第一政委、纪委书记、新疆高级法院党组书记等职,中央电视台曾在“东方之子”节目中对他作采访报道。
海外也有不少官桥籍人的知名人士。祖籍驷岭村的林和合是新加坡知名社会活动家,国会议员,曾任新加坡教育局长和经济建设局局长。在马来西亚,祖籍驷岭村的林敬益是该国知名社会活动家,马来西亚民政党主席,国会议员,先后荣任马来西亚政府掌管新村事务的特别任务部部长、原产业部部长、初级产品部部长,曾荣获马来西亚元首授予拿督斯里荣衔及雪兰莪州苏丹授予拿督荣衔;祖籍莲美村的林俊錂为马来西亚槟城会馆主席;祖籍赤岭村的林玉质荣获马来西亚吉兰丹州苏丹授予拿督荣衔。在印尼,祖籍山珍村的黄超龙曾任印尼泗水中华总商会会长及中华总会主席;祖籍莲兜美村的林清忠和祖籍吾宗村陈清江,分别担任印尼井里汶和峇厘的中华总会主席;祖籍赤岭村的林成章曾任印尼林氏基金会主席及印尼林氏宗亲总会名誉理事长。在缅甸,祖籍仁峰村的黄华庆曾任缅甸安溪会馆多届理事长及名誉事理长。在香港,祖籍赤岭村的知名爱国人士林诚致,曾于国庆节时率先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先后任香港福建同乡会第九、十两届理事长、香港福建体育会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董事、香港安溪同乡会名誉会长等社团要职,连任福建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并应福建省委统战部之邀,率香港福建同乡代表团来闽参观旅游。在台湾,祖籍莲美村的林清溪曾任台湾台北安溪同乡会理事长。他们都为团结安溪旅外乡亲、发展当地和家乡经济作出积极的贡献。
资源优势得发挥
官桥有富饶的物产,丰富的水能资源和大量的花岗岩、稀土、高岭土、石英砂、辉绿岩等多种矿产资源。改革开放以来,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特别是石材资源得到开发,有力地促进官桥经济的发展。
官桥有丰富的花岗岩矿产资源,已探明有花纹独特的“安溪红”G3535花岗岩,储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1990年来,官桥的石材资源得到积极开发。三扬石材实业公司、碧一石材工艺厂、台安石材有限公司以及裕发、永盛、隆昌、聚成、华艺等大批石材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全镇先后创建乌冬格、唐垅、莲兜美、仁峰等石材加工小区,石板材产品畅销海内外。石材工艺一跃成为官桥的支柱产业,有效地促进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1992年,官桥镇的工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安溪的第一个亿元镇。1994年,三扬石材实业公司的石材产品荣获国际亚太贸易博览会金奖。近年来,官桥镇加大石材业发展的步伐,促进石材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发展成为闽南较大的石材出口基地之一。
官桥物产十分丰富,有许多特产、名产行销海内外。安溪的芒果产量居全省第一,而官桥的芒果产量则居全县之冠。相传驷岭村林目棍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返乡时带回台湾芒果苗,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果树开花结果,其果实以果大肉厚、味道香甜而赢得乡亲们的喜爱,纷纷培植,先在赤岭栽种,后在全镇广为种植,成为官桥特产,除鲜吃外,还加工为芒果干和芒果蜜饯远销香港及东南亚一带。官桥赤岭的优质芒果亦被乡亲们称之为“目棍木羡”。赤岭“成珍”桔红糕,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的传统名优食品,其制作原料选用上等糯米、白沙糖、淀粉,经过精湛工艺科学加工制作而成,色泽腊白,质地细软,富有弹性,甘甜而带清凉,风味独特,是佐茶的上等风味食品和侨乡人民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远近闻名的莲兜美豆干,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豆制食品,其民间传统制作工艺,已世代相传了200多年。莲兜美豆干的原料选用优质大豆,以石膏、八角为配料,经磨浆、煮沸、过滤、搅拌、包压等工序加工制作而成,形呈方块状,质硬且韧,握紧不断块,放开又复原,成品掷地可弹几十厘米高,乃为安溪旅外乡亲喜爱的家乡特产。山珍豆签也是官桥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自明末至今已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该产品采用优质签豆、绿豆磨粉作原料,采用独特的传统手工工艺进行制作,制成又薄又细又长的条状豆签,烹饪方便,风味独特,深受欢迎。山珍村现有200多家加工专业户,为远近闻名的“豆签村”。
官桥交通十分便利。早在民国16年(1927年),厦门安溪公会就发起开拓安溪至同安的公路,筹资创办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开通了安溪历史上的第一条公路,安同公路贯穿官桥境内,结束了官桥交通不便的历史。现官桥的公路四通八达,省道206线、207线从境内经过,特别是龙门隧道开通以后,更拉近了官桥与厦门的距离。2002年底,境内30个进村(居)公路全部实现主干道水泥化,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官桥的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先后建成官桥邮电模块局,开通5000门程控电话,移动通信覆盖全镇。1999年11月30日,全镇电话用户达10006户,成为全县第一个电话用户万户镇。
官桥是安溪一个古老而又繁华的集市,每逢农历二、七圩日,除该镇各村农民外、邻近乡镇的农民也来这里赶集。改革开放以来,官桥兴建了新的街道和农贸市场,使古老圩场呈现新的繁荣景象。
官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芦汀溪、龙门溪、三角坑溪三溪在镇区汇流。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兴建双溪口及上苑、赤岭、新春等水电站,在全镇范围内实现粮食加工机械化,结束了靠人力加工粮食的历史。1970年建成的珩内湾向阳水电站,经扩建装机容量达到4000千瓦。1989年建成装机容量480千瓦的澳江水电站,后又建装机容量1400千瓦柴油机火力发电站。而莲美110千伏变电站的建设,实现与省电联网,满足了全镇的用电需要。
官桥还是安溪主要的茶叶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精制加工厂——安溪茶厂就设立在境内的五里埔。该厂年精制茶叶数千吨,产品畅销国内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千万美元。其名牌产品“凤山牌”特级铁观音已连续23年荣获国家金质奖,并被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专用茶。安溪神农茶叶有限公司与北京中医研究所、福建省药理研究中心合作共同研究、试验、配以中药精制而成的“观音健胃茶”,为国家专利产品,先后荣获农业部和福建省的科技进步奖。1996年,官桥镇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59亿元,财政收入2153万元,人均收入2640元,跻身于“全省百强乡镇”之列。1998年,全镇有采石矿点达219个,创办石材加工企业246家,年开采量30万立方米,加工量500万立方米,其中年产值500万元次上的骨干企业有9家,石材加工企业的总产值达到7.7亿元。1999年全镇工农业产值达10亿元,2003年达16.26亿元,是为安溪南线经济最为活跃的乡镇。
目前,官桥镇现已建成铁峰石材、唐垅、草坂园、赤岭内洋等工业小区及三角坑综合小区,莲兜美工业区与龙门龙榜工业区合并为县级龙美工业园区,由县统一协调开发管理。
勤劳勇敢的官桥人民正抓住机遇,以新的姿态搏击在新世纪发展大潮中。转自www.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
- 官桥
- 藏不住
- 劫后缘
-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 敬而远之
- 苦命妻千里报夫仇
- 败家仔
- 有害无利
- 孜孜无怠
- 模特儿之恋
- 救了娇气大佬后我抑郁了
- 丁财两旺
- 饥虎不可为邻
- 说爱我
- 装模作样
- 神会心契
- 应运而出/
- 春宫电影人
- %E6%8A%93%E5%A4%B4%E6%8C%96%E8%80%B3
- 啸傲湖山/
- 功名蹭蹬
- 老友鬼鬼
-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 负鼎之愿
- 定苗
- 不知薡蕫
- 形影不离
- 借篷使风
- 魄散魂消
- 祛累
- 坐拥百城
- 5月11日
- 作家惊魂夜
- 傍人篱壁
- 一个布袋八个人头
- 逐机应变
- %E9%80%BE%E7%BB%B3%E8%B6%8A%E5%A5%91
- 支手舞脚
- 周小燕
- 沙宝亮
- 矜智负能
- 比利时
- 师老兵破
- 三谏之义
- 第三类爱情
- 老虎头上搔痒
- 都算我的
- 愈爱愈好
- %E6%8A%89%E7%91%95%E6%91%98%E8%A1%85
-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