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
ad
概况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与江西省全南、龙南县相邻,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始建连平州,辖和平、河源两县,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州为县,1988年1月撤销惠阳地区,成立河源市,连平改属河源市管辖。辖13个镇,159个村委会,16个居民委员会,县政府驻元善镇。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
连平资源丰富,素有粤北“有色金属之乡”之称。已探明的矿床23个,矿点52个,主要矿产有铁、铅、钨、锡、锌、铜、金、钛、煤等30多种。储藏量位居全省第一的有广东大顶铁矿,居华南地区首位的有锯板坑钨矿。连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一年四季宜种农作物、发展畜牧业。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雕、黄腹角雉、黑鹿、云豹等8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白鹇、原鸡、穿山甲、水鹿等18种;珍稀植物有银杏、水杉、三尖杉、粉背兰、赤樟、古榕及其他野生植物共380多种;有林面积18.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8%,是国家定点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广东省重点用材林基地县和广东省首批绿化达标县之一。电力资源充沛,蕴藏量15.35万千瓦,可开发量11.2万千瓦。土特产有火蒜、香菇、木耳、蜂蜜、茶叶、毛竹、水蜜桃等。
连平风光旖旎,景色秀丽。“连平八景”自古享有盛名。“西山瀑布”、“龙潭喷雨”、“戈罗耸翠”、“梧峰樵唱”等自然奇观令人陶醉。“圣迹苍岩”、“上洋溶洞”、“观音坐莲”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态。“内莞风光”、“陂头小桂林”等景观令人留连忘返。内莞圣迹苍岩景区已初具规模,溶洞分为三层,其中旱洞两层,洞顶通天,水洞一层,景观奇特,在粤北山区喀斯特地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连平拥有“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森林,一流的水质”,是“广东省生态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九连山精米、九连山泉水、优质草莓、水蜜桃、无公害蔬菜等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已成为连平县独特的生态品牌。
连平交通便利,国道105线纵贯南北,省道官灯线横穿东西,粤赣高速公路于2005年底通车,汕昆高速公路测绘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广赣高速公路已确定从连平经过,连平境内将形成两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连平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发展平台优质,拥有“一园两邨”,是一块投资兴业的新兴热土。
连平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后发地区。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全县经济综合增长率排名全省67个山区县(市)第一。地理位置 连平县地处广东省北部,位于北纬24°06′至24°36′,东经114°14′至114°56′之间。县境东西长72.4公里,南北宽55.6公里。 东与和平县接壤,南与河源市郊区、新丰县相连,西与翁源县毗邻,北与江西省的龙南、全南县交界。距离广州市 217 公里、河源市107公里、深圳市 278 公里、赣州市263公里。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 2010年大广高速连平段动工建设,昆汕高速连平段建设行政区划 明代区划
明崇祯七年(1634),始建连平州。当时,连平州辖河源、和平两县,隶属惠州府。州直辖区实行图、甲制。设4图,辖40甲。分别是惠化图,忠信图,长吉图,银梅图。
清代区划
清代,连平仍设州治,但不再辖河源、和平两县(清代散州无属县,俗称“独脚州”),依旧隶属惠州府。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连平改州为县。全县仍设4图:惠化图、银梅图、长吉图、忠信图。
民国时期区划
民国7年(1918),改图为区,全县设4区:惠化区、银梅区、长吉区、忠信区,区以下设乡。
建国后区划
1949年10月,全县设置4个区:惠化区、忠信区、隆街区、陂头区,区以下设2镇23乡185村。
1952年4月下旬,增设大湖区,从忠信区分出,全县共设置五个区。
1957年12月,连平撤销区设置,全县改设为17个乡(镇)。
1958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全县17个乡镇合并成为惠化、忠信、大湖、隆街、陂头5个人民公社,同年12月,从忠信公社析出石背公社。
1959年11月,陂头公社划给翁源县管辖。同年12月,从惠化公社划出上坪公社。
1960年2月,从大湖公社析出莲塘公社(农场)。同年4月,石背公社划归忠信公社管辖,石背公社撤销;隆街公社划给新丰县管辖。同年7月,惠化公社、上坪公社划给新丰县管辖。
1961年9月,设置三角公社(从大湖公社划出)。同年11月,增设忠信镇及油溪、高莞2个公社(均从忠信公社划出)。
1962年6月,增设内莞公社(从惠化公社划出)。同月,将当时属新丰县管辖的隆街、上坪、内莞、惠化、(包括元善镇)以及当时属和平县管辖的大湖、三角、莲塘、油溪、高莞、忠信(包括忠信镇)等公社重归连平,恢复连平县建制。11月,从惠化公社划出元善镇,设置为公社级镇。
1963年3月,忠信、油溪、高莞3个合并为忠信公社,大湖、三角合并为大湖公社。全县176个生产大队并为116个生产大队。
1964年7月,从忠信公社划出九连公社。
1966年5月,元善镇改称为红阳镇。至此,全县设有人民公社9个、镇2个。同年9月,撤销忠信镇建制,将该镇并入忠信公社。
1967年6月,陂头公社由韶关专区翁源县划归惠阳专区连平县管辖。
1973年1月,莲塘公社(农场)改称莲塘茶场,为省属单位。
1976年7月,增设溪山、田源2个人民公社。
1977年3月,忠信公社划分为忠信、油溪、高莞3个公社。
1978年6月,从陂头公社划分出贵东公社,从大湖公社划分出绣缎公社。
1982年6月,红旗镇名称恢复为元善镇。同年12月,忠信镇恢复为公社级建制镇,并从忠信公社划出。
1983年11月中旬,各人民公社改为区,农业生产大队改为乡,农业生产小队改为村。
1987年3月,撤区设乡、镇,连平县基层政区由16个区(镇)改为设置6个镇和9个乡。即:元善镇、上坪镇、陂头镇、忠信镇、大湖镇、隆街镇;九连乡、贵东乡、油溪乡、高莞乡、绣缎乡、内莞乡、溪山乡、田源乡、崧岭乡。乡(镇)下辖177个村(居)民委员会、2028个村民小组。
1990年3月,调整农村基层机构,把村更称为管理区,村民小组更称为经济合作社。
1994年7月,又改乡为镇,各乡皆随之易名,全县基层政区遂由9个乡、6个镇改为15个镇。
1995年4月,增设三角镇(从大湖镇划出)。至此,全县基层政区为16个镇,下辖172个管理区、2511个经济合作社。
1998年9月,依法理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将管理区撤销,设行政村,依法进行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全县共设172个村。
2003年,调整镇村行政区划,撤销九连镇、贵东镇、崧岭镇,分别并入内莞镇、陂头镇、隆街镇。全县共有13个镇。自然资源野生动物 县内野生动物主要有狼、豺狗、野猪、狐狸、獭、豪猪、果子狸、野兔、鼠、黄鼠狼、穿山甲、狸猫、猪獾、野牛、黄猄、山鹿、赤鹿、山羊、大灵猫、小灵猫、苏门羚、蝙蝠、山鸡、雉鸡、竹鸡、斑鸠、鹧鸪、野鸽、水鸭、燕子、乌鸦、雁、老鹰、麻雀、菜雀、白鹇、画眉、黄莺、啄木鸟、杜鹃、青翠、翡翠、白劳、天堂鸟、牛喜雀、蜡咀、猫头鹰、鹞、鹭鹚、鸳鸯、鹌鹑、喜鹊、鹊鸦、八哥、布谷鸟、黄鹤、白鹤、山寒、山凤凰、呼恶鸟、五彩鸟、夜莺、子规、池鹭、鹳、鲩鱼、青鱼、鲢鱼、鲤鱼、鲫鱼、黄鳝、泥鳅、桂花鱼、七星鱼、塘鲺、金鱼、鳙鱼、鲶鱼、乌鰡、鳗鱼、红鲅、青鲅、灰勾鱼、河鲣、猪姆锯、角魭、蚌、虾、蟹、田螺、蜗牛、蟛蚌、青蛙、蟾蜍、石蛙、犁头蛙、娃娃鱼、青竹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南蛇、泥蛇、饭铲蛇、过山风、草花蛇、百步蛇、三线蛇、过树容蛇、蜥蜴、蛤蚧、壁虎、龟、鳖鱼、蚯蚓、水蛭、蚕、蜂、蜘蛛、蟋蟀、虱、蝉、萤、螳螂、蚊、蜻蜓、跳蚤、蚱蜢、黄蚁、黑蚁、蜈蚣、臭虫、瓢虫、蝴蝶、紫胶蚧、蝎子等。野生植物 连平是广东省林业县之一,山地广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植物生长。树木、竹类、药用植物、花草类品种繁多。有马尾松、湿地松、杉、香樟、黄樟、红楠、黄楠、山苍子、拐枣、酸枣、柯树、竹柏、含笑、光皮桦、枫树、白橼、青冈、石斑木、绸木、红椎、天料木、赤黎、白黎、檫木、泡桐、花栏木、榆树、榕树、柳树、乌桕、山楂、杨梅、苦楝、槐树、冬青树、半枫柯、油茶、茶树、石榴、棠梨、黄皮、青梅、石梅、桃、李、柿、栗、柑、桔、枇杷、沙梨、猕猴桃、银杏、水杉、三尖杉、粉背兰、古榕等野生树木。毛竹、方竹、苦竹、青皮竹、撑杆竹、麻竹、黄竹、泥竹、单竹、簕竹、观音竹、白眉竹、棕竹、箬竹、蒿竹、佛肚竹、蔓生秀竹、赤竹等竹类。50年代末引进的新树种有桉树。
野生药用植物有灵芝草、石花、茯苓、伸筋草、木贼、海金河、狗脊、金花草、石祈蛇、半边旗、贯众、骨碎补、肉补、石苇、薏米、淡竹叶、芦根、水菖蒲、菏草、谷精草、灯芯草、天门冬、野百合、寿门冬、七叶一枝花、黄精、牛尾菜、仙茅、五叶薯、淮山、射干、山姜、金线兰、石仙桃、盘龙参、苞舌兰、鱼腥草、狗贴耳、四大天王、九节茶、将军木、五指毛桃、竹寄生、枫树寄生、铁线草、火炭母、牛膝、木通、何首乌、半边莲、黄莲、大血滕、十大功劳、白药子、秤钩枫、黑老虎、玉桂、巴戟、郁金香、仙鹤草、猴耳环、葫芦茶、大叶千斤拔、鸡血滕、狗尾草、两面针、蓖麻、铁冬青、凤仙花、芙蓉花、山芝麻、元宝草、五加皮、扁豆、鸭脚木、大茶药、念珠草、益母草、夏枯草、丹参、半枝莲、韩信草、生地、枸杞、毛麝香、玄参、独脚金、穿心莲、车前草、玉叶金花、九节木、金银花、罗汉果、甘菊、蒲公英、满天星、旱莲、竹节草、胡蔓藤、老公经、香附、山豆根、艾叶、天南星、九星明、地胆头、薄荷、槐角、紫苏、半夏、枝子、常山、乾葛、苍耳子、石斛、草决子、石决明、急性子、金樱子、青蒿、威灵子、六月雪、青箱子、黑丑、谷精子、七叶草、女贞子、木鳖子、丝线吊金钟、夜明沙、茴香、杜促、疗粉草、凤尾草、蛇舌草、田基王、溪黄草、金钱草、独脚仙茅、鱼藤草、蜡烛草、还魂草、鹅不食草等300多种。
花草类有玫瑰、月季、桂花、白兰、黄兰、夹竹桃、山杜鹃、五金梅、洋紫荆、羊蹄甲、夜来香、万年青、石仙桃、菊花、兰花、大丽花、美人蕉、文竹、佛肚竹、假槟榔、鱼尾葵、木芙蓉、茉莉花、鸡冠花、牡丹、芍药、山丹、脱衣换锦、荷花、扶桑、石榴花、紫薇、木莲、剪春兰、蔷薇、海棠、含笑、虎利、狗牙、野百合、月月红、凤仙、迎春、雁来红、映山红、九里鱼、仙人掌、铁树、茶花、腊梅、玉簪花、锦屏风、宝珠绛桃、碧桃、绿萼、瑞香、牵牛花、莲花、蒲公英、鸡肉花、水仙花、一品红、吊兰等。水能资源 根据连平县水电局1985年连平河流流域规划复查报告,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5.6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1.08万千瓦。各河流水能资源情况分述如下:
连平河 蕴藏量2.64万千瓦,可开发34宗、装机容量1.51万千瓦。
双头河 蕴藏量1.58万千瓦,可开发18宗、装机容量8100千瓦。
大席河 蕴藏量3.73万千瓦,可开发33宗、装机容量2.98万千瓦。
忠信河 蕴藏量3.90万千瓦,可开发31宗、装机容量2.37万千瓦。
高陂河 蕴藏量3703千瓦,可开发5宗、装机容量2495千瓦。
大湖河 蕴藏量8680千瓦,可开发9宗、装机容量7015千瓦。
贵东河 蕴藏量5303千瓦,可开发12宗、装机容量2290千瓦。
陂头河 蕴藏量1.21万千瓦,可开发17宗、装机容量5300千瓦。
其它支流 蕴藏量9834千瓦,可开发46宗、装机容量3965千瓦。矿产资源 连平县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广东省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储量较为丰富的一个县。
煤矿:县域煤炭资源分布广泛,计有煤矿和煤点21处。已探明工业储量为1960.59万吨,均属无烟煤。
铁矿:县内铁矿资源丰富,分布有11处,已探明工业储量(矿石量)为12839.05万吨。大型铁矿床有大顶铁矿,工业储量12833万吨,其中45度以上富铁矿石6583.09万吨。
铜矿:县内发现的铜矿主要有3处,其中已探明可达中型的锯板坑钨矿伴生铜,工业储量17.12万吨。
铅锌矿:县内已发现铅锌矿14处,探明工业储量(含金属量)99.13万吨,其中达中型矿床的有大尖山铅锌矿,属中温岩浆热液充填破碎带脉状矿床,工业储量为:铅锌47.3万吨,锡3176吨,银418.79吨。
钨矿:县内有钨矿5处,探明工业储量(金属量)22.52万吨,其中属特大型矿床的有锯板坑钨锡多金属矿,工业储量为:钨22.1万吨,锡8.53万吨,铅锌51.83万吨,铜17.12万吨。
锡矿:县内锡矿主要为大顶铁矿、锯板坑钨矿和大尖山铅锌矿的伴生矿,具单独矿床的有2处、分布于上坪镇一带。已探明工业储量(锡金属量)26.28万吨。
金矿:县境内金矿点有蓝屋顶金矿点、县城西山金矿点和油溪金矿点。
银矿:县境内银矿主要为锯板坑钨矿的伴生银矿,探明金属储量418.79吨,另无独立的银矿床。
磷矿:县境内磷矿有2处,探明磷矿石储量1.65万吨。
石灰石:县内分布范围很广,储量较大的有陂头石灰岩和内莞石灰岩。
白云石:县内分布范围较广,储量较大的有盘石至莲塘白云石圹,已探明储量255429.38万吨。
粘土矿:绣缎耐火粘土矿已探明粘土矿储量152万吨。
石墨:隆街梅洞鸡公寨块段煤—石墨矿含固定炭60.97%,已探明储量261.36万吨。
大理石:上坪中村大理石矿属沉积变质型大理石矿床,汉白玉占70%,奶油汉白玉占18%,已探明储量69.3万吨。
硅石矿:田源白马硅石矿出露宽度约10米,延伸长度约50米。
玄武岩:上坪横坑玄武岩面积约4平方公里。土地资源 据1980年农业区域调查:全县土地面积354.74万亩,其中耕地24.65万亩(水田18.45万亩,旱地6.20万亩),占总面积的6.95%;山地320.95万亩,占总面积的90.47%;水面4.44万亩,占总面积的1.2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42万亩,占总面积的0.96%;交通用地1.28万亩,占总面积的0.36%。历史沿革 据出土文物考证,连平县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群居住。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连平属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连平属南海郡,为龙川县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连平属南越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至三国时期, 连平属南海郡龙川县、桂阳郡浈阳县地。东晋时期,连平属东官县。南朝齐高帝建元二年至明正德十二年(480~1517),连平先后分属河源县、浈阳县、龙川县、循州、翁源县地。明正德十三年至崇祯六年(1518~1633),连平分属河源、翁源、长宁(新丰)、和平县地。
明崇祯七年(1634),奉旨割惠州府和平县之惠化图、河源县之忠信图、长宁(新丰)县之长吉图,韶州府翁源县之东桃、银梅两铺(后称银梅图),置连平州。州治设在元善镇,辖和平、河源两县,属惠州府。这是连平单列县级散州的开始。
清沿明制,连平仍设州,但无属县。
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连平改州为县,属惠州府,下辖4个图:惠化图、银梅图、长吉图、忠信图。
民国3年6月,省、县之间设道制,连平属潮循道。民国7年,全县设4区:惠化区(一区)、银梅区(二区)、长吉区(三区)、忠信区(四区)。民国14年,省、县之间设行政区,连平属东江行政区。民国15年至17年,连平辖5个区:惠化(一区)、上坪(二区)、长吉(三区)、忠信(四区)、银梅(五区)。民国25年9月,广东省始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连平属第六区(区址:韶关)。民国36年,连平改属第七区(区址:兴宁)。
1949年(民国38年)6月2日,连平县人民政府在忠信长安旅店成立。6月25日,县人民政府迁至元善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连平属东江专区(地址:惠州)。1952年,改粤北行政区(区址:韶关)。1956年,改属惠阳专区。
1958年11月,连平、和平两县合并,仍称连平县,隶属韶关专区。1959年11月,陂头(包括贵东)划给翁源县辖。1960年4月,隆街划给新丰县辖。7月初,惠化、上坪划给新丰县辖。连平县委、县人委机关迁往和平阳明镇办公,连平县改称和平县,隶属韶关专区。1962年6月,原划给新丰、和平两县的社(镇)重归连平,恢复连平县建制,仍属韶关专区,县人委设在元善镇。1963年6月,改属惠阳专区辖。1967年6月,陂头从翁源划归连平县辖。自此,原连平县境复原。
1983年冬撤社设区(镇)。1987春,撤区建乡(镇)。1988年1月,河源市成立,连平改属河源市辖。社会事业教育 2005年,连平县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继续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抓好高中扩招工作,协调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终身教育,完善教育人事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投入320万元扩建改造中小学3所。连平中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是河源市各县区中首所省一级高中学校。忠信中学、附城中学均属“河源市一级学校”。全县小学入学率99.7%,初中生入学率97. 5%,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率58.3%,三残儿童入学率93%。高考录取专科以上人数1903人,入围率为80%。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19所,在校学生67257人。其中小学161所,在校学生36921人;初中20所,在校学生18318人;高中5所,在校学生8158人;幼儿教育学校31所,在校学生303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0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1000多人。中小学在职教职工4197人,其中专任教师3515人。
2006年,连平县继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认真实施教育“五项工程”,投入3668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其中2480万元用于调整25所中小学布局,1188万元用于改造40所老区小学),继续巩固“普九”成果,大力发展高中和职业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3所中小学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全县小学入学率100%,初中生入学率98.3%。高考录取专科以上1768人,录取率为70.3%0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08所,在校学生66594人。其中小学151所,在校学生35119人;初中20所,在校学生18486人;高中4所,在校学生8579人;幼儿教育31所,在校学生303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0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播电视大学、技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1280人。中小学在职在岗教职工3902人,其中专任教师3554人。科技 2005年,连平县认真实施《国家中长期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3家以上民营科技或高新技术专业企业。培育发展绣缎高山油茶专业镇、油溪茶叶专业镇、陂头米制品加工专业镇、上坪鹰嘴蜜桃专业镇。做好广东连平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规划、立项、申报工作。完善县信息网络中心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驰)名商标。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牧良种工程”,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抓好“深藏式沼气”专利技术推广应用。加大科普力度,提高全民科技素质。连平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为“中国鹰嘴蜜桃之乡”。全县专利申请量15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2006年,连平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扎实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和技术创新专业镇建设,提高科技工作对经济发展的显示度、渗透力、提升力、贡献率。全县拥有生物研究所、农科所和农机研究所等科技机构及遍布城乡的科技网络。是年评审各类科技专业技术人员539人,其中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202人,初级职称301人。专利申请6项,授权42项。获市科技进步奖1项。文化 2005——2006年,连平县增加投入,抓好“三馆一团”和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室等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文化设施网络管理;加强文化市场经营管理,开展“网吧”和“扫黄打非”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净化文化市场;逐步完善、健全文物保护机制,推进文物保护工作。以挖掘“颜氏廉政文化”和“忠信花灯文化”的内涵为突破口,突出特色,深度开发,打造连平文化品牌,建立了廉政教育基地——“河源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和“连平县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编演了一台廉政教育戏《颜氏传奇》,开展了廉政教育“颜氏廉政文化”图片流动展览,完成了“忠信花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项目。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己成为县内文化品牌。据统计,两年间在县城文化广场举行文艺演出40多场,观众达13万多人次。节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元旦、春节、国庆和“五一”期间,县城和各镇均举行了游园、舞龙、舞狮、文艺表演等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2005年,县内作者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新闻200多篇,在市级以上电台、电视台发表新闻150多篇(条)。2006年,全县上送省电视台播出新闻20条,上送省电台播出新闻30条,上送市电视台播出新闻550条;广播电视宣传作品获省级奖2个、市级奖4个。图书发行、新闻出版、档案和史志编修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体育 2005~2006年,连平县重视体育事业,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部门协助县有关部门组队参加了省、市篮球赛、乒乓球赛等体育比赛,协助市体育局组队参加了广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县委组织部于2005年在河源市“组工杯”篮球赛中荣获冠军。元旦、春节、国庆、“五一”期间,县城和各镇均举行了篮球、乒乓球等各项体育比赛活动。2006年,全县有体育专职干部6人,体育教师136人。卫生 2005~2006年,连平县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20万元建设疾控中心大楼,抓好县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硬件建设,改造和扩建乡镇卫生院7所,不断改善就医条件,提高医疗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各种疾病预防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继续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6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6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乡村卫生站覆盖率100%。全县有卫生机构272个,干部职工1228人,其中技术人员1088人(中医师24人,西医师221人,护士290人,其他技术人员553人);医疗床位483张。人口与计划生育 连平县认真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扎实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2005年,全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55‰,5.55‰,比市下达指标分别降低1.35‰,2.1‰;计划生育率为89.91%,比市下达指标提高1.91%。 2006年,全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09‰,6.34‰,比市下达指标分别降低0.91‰, 0.66‰;计划生育率为93.13%,比市下达指标提高4.13%。社会保障 连平县重视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保障制度运作水平不断提高,养老金及时足额100%社会化发放,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2005年,全县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22406人、15276人、14733人和15276人。农村低保4074户、10908人,城镇低保822户、3252人。全县实现净增就业岗位3063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500人,完成就业再就业培训506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9.4万人次,完成“零就业家庭”再就业17户19人。2006年,全县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22579人、15542人、14908人和15542人。农村低保4074户、10908人,城镇低保882户、3252人。“五保”、“优抚”供养标准每人每年500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全县实现净增就业岗位2860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95人。组织100名2006年冬退役士兵免费报读技工学校,报名率96.8%。完成就业再就业培训3560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9.7万人,完成“零就业家庭”再就业17户、19人。人民生活 连平县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建设,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使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农民税费实现零负担,2005年下半年起全面实现免收农村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人民生活水平稳步上升。2005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699元,比上年增长6. 82%;干部职工年人均工资13800元,增长6.09%。扶贫开发工作卓有成效,贫困人口继续下降。全县完成安居房1405户(其中753户为灾后重建的全倒户)。2006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33.45元,比上年增长9.03%;干部职工年人均工资16034元,增长16.19%。2005~2006年,全县完成农房改造5100多户,其中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2200户,帮助1297户全倒户完成重建家园工作,完成了1408户安居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连平县坚持“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开了“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八荣八耻”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客家优良传统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2005年,县国税局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县地税局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元善镇被评为“广东省文明镇”。2006年,全县被评为市级文明镇1个,市文明村1个,市文明单位3个,市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11人。民主法制建设 2005~2006年,连平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实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和向县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认真做好述职评议工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坚持每月15日的县领导接访日制度,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精减行政审批项目32项,清理行政许可文件120件,制订出台规范性文件14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顺利完成村委会换届工作。大力开展“四五”普法活动,提高公民民主法制素质,加强廉政建设,执行“一岗双责”制,创建“颜氏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广泛听取意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05~2006年,连平县紧紧围绕“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坚持“打防结合,以打促防”的方针,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侦破命案、粤鹰行动”等一系列严打整治专项行动和“六合彩”等赌博活动,扫除“黄赌毒”,狠抓安全文明小区等治安防范机制建设。加大人民调解工作力度,及时处理各种纠纷,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专项整治,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两年间,县公安局共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56人,摧毁各类犯罪团伙33个、215人,查处治安案件608宗、1206人,调处各类纠纷464宗。县检察院共批捕案件148宗、224人,起诉案件153宗、225人。县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36宗,审(执)结1139宗,结案率92. 15%。建成安全文明小区(含农村)200多个。
转自www.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