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黎平县

黎平县


ad

  一、县况概览  中国革命老城黎平县
  黎平:
  拼音:Lí Píng Xià
  黎平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第一城,有“杉海粮仓油壶”,“中国侗都”,侗族大歌之乡,鼓楼之乡等称号
  地方时间: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二、基本概况地理位置  黎平,东经108。31’—109。31’,北纬25。41’—26。31’,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及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一月最冷,平均4.5℃,极端最低气温-9.8℃。东南面与湖南靖州、通道县及广西三江县交界,西南面与榕江、从江县毗邻,东北与剑河、锦屏县接壤。是一个以侗族人口为主,侗、汉、苗、瑶、水等多民族杂居的县份,也是贵州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份之一。
经济发展  黎平县是我国28个重点林区县和国家11个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也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558万亩,森林覆盖率58.44%。黎平县至今已发现的主要矿产有金、磷、锰、煤、压电水晶、硅质原料,水泥用灰岩,饰石用石材,建筑用砂石等矿。矿床、矿点(矿化点)106处。其中37种矿产不同程度探明了储量,主要储量产地168处。探明储量属大型矿的有8处,属中型矿的有16处。主要开发矿种为金、硅石、饰石板材、建筑用砂石、砖瓦粘土等。木材蓄积量居贵州省第一位。楠竹蓄积量居贵州省第二位。盛产茶叶、油茶油、水果、桐油、松脂、中药材、黄金、大理石。境内油茶林14万多亩,年产精制侗乡茶油1500吨。
  全县有松林99.6万亩,年生产加工松脂4000吨,居全省第一位。黎平黄牛和黎平香米畅销广西、广东、湖南、及整个贵州省。硅矿石地质储量近1亿吨,现已逐步成为中国大西南工业硅生产基地之一。
  黎平现有特级旅游景点2个,一级景点25个,二级景点37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25℃。三、行政区划  黎平县耕地面积18587公顷。辖15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10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403个村民委员会,19个居民委员会。2008年末总人口52.5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9.62万人,非农业人口13.56万人,人口出生率12.16‰,自然增长率5.33‰,符合政策生育率92.81%,人口较多的民族有侗族、苗族。主要矿藏有硅、黄金、煤等。森林覆盖率78%。
   德风镇为黎平县人民政府驻地,是一个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德府城。港澳新区街道办事处将作为新的政府行政服务区,
  
  黎平行政规划为:
    街道办事处:港澳新区街道办事处(新的县级行政中心)、工业新区街道办事处(筹建)、城南新区街道办事处(筹建)。
  总计10个镇,15个乡(其中包括两个民族乡),一个街道办事处。四、历史沿革历史变迁  “黎平山珍,芳名千里”这是古代文人对黎平古邑文化的赞叹,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有一条路名为黎平路。黎平古城,地处黔、湘、桂三省交界,至今有1300多年历史。唐代,黎平为龙标县治地,时称五脑寨,始兴土司。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改称黎平。北宋巡抚副使龙禹官和丞相司马光上书神宗皇帝:“蛮地古州(驻地今黎平罗里)山珍物丰。蛮民聚党作乱。”神宗下令攻打土酋杨承磊。禹官统宋军在黎平城不远的侗寨枪杀千人后,把这个寨子改称“平越寨”。这是黎平特产和兵燹较早的记载,也是黔东南至宋代以来重要的文字资料之一。黎平,雅名黎阳,素有“黔东咽喉,军事要塞”之称。宋代以来,一直是军事战略要地,征战不息。明代,吴勉率20万农民起义军攻占古州(今黎平罗里)、靖州一带,朝廷命楚王朱桢、汤和率兵围剿,战争长达10年之久。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黎平府,辖五开卫等14个长官司。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红军长征到贵州第一个县城黎平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在这里召开了“黎平会议”,确立了红军长征北上进军的军事战略路线。这里虽然几经战火摧残,但是众多的文物古迹依在。东城门洞、南城门洞等古城墙依然健在;二郎坡、马家巷、双井街等明清时期民宅建筑依然林立;湖广会馆、胡荣顺商号、九如堂等清初的商业古建依然高耸;何公祠、 南泉山古寺、西佛崖、十万坪古战场等宗教军事古迹依然风采。可以说,黎平是宋代至民国一座不可多得的文化储存库。这如此厚重的宋元明清文化积淀,使黎平古城的文化品质及原生态文化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河流井水是一个城市的灵气,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黎平古城,南有南泉山脉环绕,北有北门山脉围拢,形成上至五开下至罗团,长宽分别十公里三公里的船形盆地。城中有清澈见底的龙溪河(现称福禄河)沿北门山脚流下清水江。城内还有五座连绵的五脑山,形成五开回龙。让人称奇的是:先人依五脑地形,运用易经、星宿、天干地支、地理学,进行推算布局,开凿“九八”七十二眼井,眼井布局形象成一幅巨大的罗汉图。这种布局挖井,在国内实属罕见。这方有个性的水井和龙溪,滋润了一方生灵,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黎平子孙,使之人才辈出。明清时期,黎平出进士30名,举人236人。涌现明代翰林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何腾蛟、亚中大夫前吏部尚书梅友月、朱万年等众多的人才。
  作为唐代龙标县治地的黎平,从古籍文献上也可读到称赞黎平山水文化的一些史诗。王昌龄贬谪龙标县尉后,天宝年间(742年)在龙溪惜别好友时,写下《送崔参军往龙溪》:“龙溪只在龙标上,秋山孤月两相向。”明万历二十七年秋天,时任南京大理评事的龙起雷,从南京回黎平,徙步龙溪赋诗《祭王昌龄》:“龙标天远接龙溪,黯黯青山月欲低;千年羁魂应不怨,诗荒开遍夜郎西。”这寥寥的几句,却道出了黎平优美的地理特点,也表达了他对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无比同情和赞颂其传播汉文化的精神,诗荒开遍夜郎西的感慨。
  黎平古城,是东下湖广,西上云贵的交通要塞,也是清水江都柳江两大河流的分水岭重地。这里盛产杉木、木耳、山药材、牛皮等,为历代商贾云集之地,市场相当繁荣,有小南京的雅称。清代中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四川、江西等省客商在黎平建立商会。现存清代嘉庆湖广会馆占地建筑面积3480多平方米,仅禹王宫内就悬挂有“探花及第”、“状元及第”等各种扁牌题词80多件。木材方面,至今仍保存有5000多年前的阴沉木。“日有千人拱手,夜亮万盏明灯。”就是当年黎平古城繁荣的盛况。当地居民为繁荣经济,常年把山区的茶油、核桃、香菇、天麻、杜仲等山珍药材,由水路运往清水江,下洞庭,到上海,故而让黎平古城一直享誉上海等大都市。自宋代以来,“黎平山珍,芳名千里”的佳话,越传越远,经久不衰。
黎平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黎平会议是以遵义会议为伟大标志的系列会议中的第一次重要会议。具体表现在:
  第一,黎平会议是中共中央从江西中央苏区突围出来之后召开的一次政治局会议,在中央全会闭幕后,这是党内最高级别的会议,决定了当时红军长征战略转折的大政方针。因此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等至关重要,决定着中共中央和红军的命运和未来。
  第二,第一次否定了博古、李德顽固坚持的使红军遭受巨大损失错误战略方针。长征开始时,中央错误路线有两个“念念不忘”:一是不肯扔掉“坛坛罐罐”,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时才解决;二是不肯改变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的不切实际的战略方针。一路争吵没休没了,通道会议没解决,是在黎平会议上才第一次明确解决,并以中央政治局名义,以决定的形式否定了博古、李德顽固坚持的已经过时的错误军事路线。
  第三,第一次结束了从1931年11月赣南会议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层受排斥的地位,开始形成了中央绝大多数领导人(包括过去反对他的人),赞同、支持、拥护他的正确主张的局面,从而为遵义会议重新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中国革命重新走上正确道路,对于中国革命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避免中国革命再走弯路,减少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的摸索时间具有重要意
  义。
  第四,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虽然因后来的情况变化不能实现,但它提出的前进方向、任务、目的,对于团结全党全军力量,鼓舞斗志,消除失败主义和游击主义的危险倾向,坚定红军革命信念,树立胜利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的尝试,开创了我党历史上否定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对中国革命错误指导的先例,是我党对共产国际从盲从到独立思考,从逆来顺受到自作主张的转折点。五、森林资源林业  林业是黎平的传统产业,早在清朝乾隆四年(1739),黎平开始人工造林,乾隆四十二年(1777),黎平境内“两岸杉木映印,一江巨筏长流”。木材畅销江淮两广。260多年营林的风风雨雨,黎平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营林经验,创造了无比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2006年,全县有林地面积370万亩,森林覆盖率65%,活立木蓄积量1415万立方米,位居全省10个林业县之首,有24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1220种野生中草药材;野兽种类为52属675种。
旅游资源  黎平的旅游资源由自然山水风光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和历史人文旅游组成。旅游景观,有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跨度最长的天然石拱桥——高屯天生桥和风光旖旎的八舟河风景区;有被誉为原始林海和竹海的弄相山森林和太平山楠竹林等,楠竹蓄积量居全省第二位。人文景观有肇兴鼓楼群、黎平会议会址、堂安生态博物馆、东门翘街古建筑群等,还有被誉为东方艺术奇葩的侗族大歌、琵琶歌等,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和文物古迹于一体,是贵州东线旅游精品线的重点地区。黎平民族文化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形式斑斓多姿,主要有民族歌舞文化、民族习俗风情文化、民族建筑文化、民族生产生活文化黎平县森林资源丰富,蓄积量大,以产杉木为主,故有"杉木之乡"之称,属贵州省十大林区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58%,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油茶、山核桃、油桐、麻栎、楠竹。
  珍稀树种  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秃杉
  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啄核桃、伯乐树、蔸子三尖杉、十齿花、马蹄参、香果树、伞花木、银杏、鹅掌秋、马尾树、观光木。
  属国家三级保护的:穗花杉、黄枝油杉、柔毛油杉、凹叶厚朴、红花木莲、乐东拟单性木莲、闽楠、华南五针松、青檀、白辛树、银鹊树、红木。
  属贵州省重点保护树种:三尖杉、南方红豆杉、桂南木莲、深山含笑、阔叶含笑、亮叶含笑、擦木紫楠、小叶红豆、花榈木、木荚红豆、华南桦、青线柳、木荷等。
中草药资源  黎平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药用植物有桔梗、金银花、三颗针、勾藤、半夏、独脚莲、三百棒、续断、杜仲、栀子、黄柏、山楂、乌梅、通草、竹莎、金边小黄草、竹节人参、中华秋海棠、中华雪胆等数百种。近几年人工引种栽培的有天麻、杜仲、川贝、茯苓、玉竹、太子参、沙参、牛夕等。 ,六、经济发展  经济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7.0753亿元,同比增长12.8%;工业总产值完成11.2848亿元,同比增长8.1%;农业总产值完成9.6566亿元,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708亿元,同比增长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4亿元,同比增长21.6%;财政总收入1.167亿元,比上年净增3077万元,同比增长35.8%,提前两年实现财政收入过亿元目标;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3.8亿元,同比增长45.9%;各项贷款余额10.8亿元,同比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72元,同比增长5.2%;农民人均纯收入2347元,同比增长5.9%。全县粮食产量达16.62万吨,比上年增长1.4%。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厦蓉高速公路黎平过境段建设进展顺利,贵广快速铁路过境黎平段开工,黎平机场至洛香高速公路建设已通过审核,预计年内开工建设。县城至天生桥二级旅游公路城区段、中潮至洪州的红色旅游公路、东风林场至锦屏敦寨(果园)出县油路、坝寨至大稼通乡油路建设进展顺利,肇兴景区过境公路改道工程完工,平途经尚重至德化通乡油路开工建设。通村公路建设任务超额完成,新修通村公路309.3公里。开通了黎平到广州的航班,黎平至贵阳航班加密并实现良好运营。七、交通建设  黎平城经过长期建设,城区"两横四纵"骨架路网基本形成,“十五”期间先后完成了北门新区主干道、五开大道、黎阳大道等重点工程,道路网架辐射城区面积达18.5平方公里,城区扩大到8.6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从2002年的4.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8.9万人。随着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黎平城正朝着专业化国际旅游城市目标迈进。
  黎平飞机场是侗乡唯一的旅游支线机场,于2000年8月23日获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批准立项,12月28日奠基,2005年11月6日正式通航,2006年投入商业运营。机场规模等级为4C,能起降波音737等大型客机。机场坐落在美丽的黎平八舟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目前开通黎平到贵阳,黎平到广州航线,计划2010年开通黎平到重庆,黎平到上海,黎平到北京,黎平到长沙,黎平到成都航线! 四年投入公路建设资金2.43亿元,完成黎靖、黎榕、黎从、黎锦四条油路改造和乡村油路建设,里程达262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981公里,比2002年增加1185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通公路村达73.4%。八、工业发展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工业经济总量增长迅速,洪州硅矿工业冶炼炉由2002年的1台发展到12台,2006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1520万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52.2%,年创税1000万元以上。小水电站开工建设27个,装机8920千瓦,投资8300万元。建成了一些新的工业企业,工业发展步伐加快。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6年引进项目12个,合同引资8900万元,到位资金8400万元;四年共引进项目67个,到位资金3.28亿元,年均增长4.1%。企业改革改制取得历史性突破,四年共完成各类企业改制62户,安置职工2823人,兑现安置费9800余万元。开展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实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18个行政审批项目,投资环境明显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2006年私营企业发展到258户,注册资金3.35亿元,从业人员952人;个体工商户为6303户,注册资金1.51亿元,从业人员9497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县的重要经济基础。九、旅游景区  
  黎平县城正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黎平目前正全力推进肇兴、翘街景区二次开发。肇兴景区按4A标准进入申报程序,改造了一批民居旅馆,新的旅游停车场、表演场等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翘街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促销,黎平知名度不断提升。2008年,黎平各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海内外游客8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1万人次),同比增长15.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6.4%
  黎平会议会址:1934年12月18日,党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两湖会馆:黎平原隶湖广,后属贵州,星聚虽属黔人,云游尤多楚客,为使云游的楚客“辄思促膝谈心欣旧”之念,遂于嘉庆二年(1791年)冬月,有识之士倡修会馆,作为湖南湖北客商栖身之所。会馆内有禹王宫、佛殿、庑厅、阁楼、洞庭宫、水榭等建筑物。占地面积3479平方米,建筑面积741.9平方米。1984年县政府立即于当天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黎平南泉山寺:在黎平县城南1.5公里南泉山中。《黎平府志》载:“南泉叠嶂丛林,明建三寺于山,游人络绎不绝,为最名胜。南泉山行道,皆以鹅卵石铺就,纵横曲折,从山脚逶迤而上。山腰行道旁有一平地,竖碑一方,上刻”南泉福地“,顺道直至大佛殿,殿前侧面有一八角亭,亭外有四方水池三眼,一供饮用,二备盥洗。泉水清澈,四季长流。 南泉山公园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是黎平市区最大的公园!南泉山表演场也将是2009年黎平“两节一会”的开幕场!
  高屯天生桥:位于城东北12公里的湾寨右侧处,这座由地下伏流自然形成的天生桥历来为游客之游览胜地。此桥在清朝《黎平府志》中就有记载:“天生桥崇严直跨两岸,中有一硐,双江口诸水径此,达高屯可以行舟。上则仍然平地也,往返甚便,不假修筑之力故名。”对于这种石灰岩地貌自然形成的 天生桥,明代杰出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赋予了它十分正确的科学名称 “石梁”。被收录于《吉利斯世界记录》中(世界最大的天生桥)。
  八舟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集中了我省南部侗族地区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的精华,别具特色。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目前公园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公园面积: 5475公顷
  地坪风雨桥 :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俗称花桥,始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历史上曾多次修葺。桥长57.61米,宽5.2米,该桥横跨南江河之上,桥身距正常水位10.75米,河中立一青石桥墩支撑木梁结构的桥身,其下部有两排各为八根粗大的杉木穿榫连成一体,架通两岸。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挪侗族生态博物馆: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中国与挪威合建,位于肇兴镇堂安村,距肇兴5公里。)
  飞龙洞:与被称为世界之最的高屯天生桥景点连成一体,同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奇观,具有观赏价值。
  肇兴:寨内吊脚楼鳞次栉比,戏楼、歌坪点缀其间,是全国最大的侗寨。最出名的是五座鼓楼、五戏台和五座风雨桥,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村寨。
  岩洞:距黎平县城28公里,着有优越、浓郁、古朴、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东接肇兴鼓楼群和地坪风雨桥景区,南连从江县往洞乡增冲鼓楼景点,西邻茅贡乡高近、地扪、腊洞等“侗戏之乡”,北与黎平古城、高屯天生桥风景名胜区相通。岩洞是侗族风情、侗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侗族大歌的原生地,清代侗歌宗师吴朝向就出生于岩洞宰拱,悠久的侗族文化遗产,要数“述洞独柱鼓楼”、“竹坪青石桥”、“竹坪款禁碑”、宰拱“万麻墓”,各村寨的青石板水井和青石凿成的瓢井。民间工艺品有用楠竹制成的蒸笼、饭笼、提篮等别具一格,民间刺绣十分美观、艳丽,特别是岩洞侗族服饰已成为侗族地区服饰的代表之一。
  杉阴沉木:黎平文馆所收藏之阴沉木基径2.36米,据中科院考古所测定,该木生长于1402+35年,以埋于地下3591+85年,生长及埋藏至今约5000年历史,是迄今世界出土保存的树体最大、埋藏年代最久远的杉木遗体而列入基尼斯世界之最。
  翘街古城:黎平县德凤镇二郎坡及东门街,两头高中间低,形如扁担,俗称"翘街"。这里保存有明清时期古建筑群。一座座四合院,一排排封火墙,鳞林栉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城内72口古井星罗其间,给古城以灵气。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德凤镇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德凤镇:历史文化名城德凤镇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中心区,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瑶等民族8万多人,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经上千年的颠沛,近十个世纪的沧桑,铸就了黎平县德凤镇厚重悠远、古色古香的历史。
  秦溪白塔:也称秦溪凌云塔,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西35公里,坐落在敖市镇西南4公里的秦溪村。塔的第一层往上镶嵌着一方竖匾,行书“凌云塔”3字。门楣有联一副:
  锁水口,祯凌塔巍峨,从此一乡蔚起文人登凤阁
  妆沙脚,有云宫耸秀,至今诸佛经扶士子步龙楼
  高近古戏台: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东部高近村中,是目前侗族地区所发现保存最古老的一座戏台,吸引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前往考察、研究。戏台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古戏台格局和清代的京剧戏台相仿,包括三部分,主戏台、厢房和看戏场。
  堂安侗寨:堂安侗寨的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幕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碓、纺车等古朴典雅的实物,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深厚的侗族文化内涵的实物,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性。这里有着深远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有着侗族文化以及侗族风情研究价值,有着侗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人类生态保护价值。
  弄相山森林公园:弄相山位于贵州黎平县地坪乡境内,总面积15000亩(1000公顷)。其中,原始森林面积9755亩650公顷)。初步查明,有乔木树种48科158属372种,灌木树种22科56属130种,苔藓植物16科29属62种,蕨类植物22科38属190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资源宝库,被称为探寻古生态的理想场所。
  神鱼井:长方形的水井用方整的白石围成0.45米高的井舷,结构坚实牢固,美观大方,具有明代建筑风格。四角和前后两方立0.8米高的方形石柱6根,柱头凿成菱形,旁开榫,嵌入白玉石6块,前后左右对称。它之所以最有名,水源很丰富,可供半个城居民用水,且冬暖夏凉,没有干枯的季节。
  少寨溶洞: 位于贵州黎平县高屯镇少寨山,共有3 个洞,在少寨山脊右边叫绾凤洞,在左侧绾鸾洞,两洞相通,故称“姊妹洞”。绾凤洞洞口椭圆宏阔,入洞 20 米处又分东西两洞。洞内溪水潺潺,多钟乳石,形态各异,似柱、似笋、似观音、似菩萨,更有梯田层层等,可谓奇绝,故又名“仙人洞”。绾鸾洞洞口狭小,深里许,洞内钟乳石似宝塔、似鼓楼、似猕猴、似雄狮,惟妙惟肖,整个溶洞群,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内地形复杂,是游玩历险的好去处。
  迎龙风雨桥: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东部高近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 造型十分古朴,是村子里的风水桥。该桥以青石板为桥的层面,两块青石板长5.5米,宽1.2米,厚20公分,桥上楼亭为木质结构,共16根柱子,每根柱子落地处都有石雕鼓盘作为基脚,雕刻有狮子等,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修,有碑文为证。1980年高近村民众自发捐款捐物再次重修此桥,该桥型古朴美观,是侗族人民传统建筑中魂宝,它以其独特的造型享誉海内外,1998年中国邮政曾以该桥为图案发行一枚纪念邮票,名为“田间风雨桥”。
  黎平鉴泉: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北门外福禄江西岸,俗名“磨刀湾”。水自石岩缝隙渗出,傍崖凿井,二尺见方,水质甘甜。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黎平进士胡长新邀集当时名士聚会泉边,品尝泉水,题记刻于石上,至今字迹清晰,保存完好。泉石镌“鉴泉”两个大字,取“以泉为镜,明鉴心志”之意,故名。另刻有“同治癸亥十月胡长新题”一行小字。
  西佛崖石刻:西佛崖是明末抗清英雄何腾蛟墓地,历来为游览胜地。民国十六年(1927年),湘军上校周曰痒率部进驻黎平,瞻仰何腾蛟墓。对何公民族气节高度赞颂,即题“浩气常存”四字,并具礼物,亲登黎平书法家李伯先生宅,拜请代书。由周出资雇匠,摩刻于西佛崖。四大字为横行楷书,笔力遒劲洒脱,阴刻于石壁上,每字见方60厘米,两侧直行小楷阴刻,上首“民国丁卯冬月立”,下首落款:“陆军上校湘西周曰痒”。整个摩崖题刻长2.75米。
  “浩气常存”摩崖至今完好,属于何腾蛟墓地的附属文物之一,被列为贵州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卫生医疗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县医院住院大楼和县疾控中心综合楼投入使用,县医院门诊大楼开工建设,县妇幼保健院搬迁工程启动,改建了中潮等9个卫生院,建成了蒲洞等96个村级卫生室,全县医疗基础设施改善,救治水平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人口出生率由2002年的16.13‰下降到2006年的13.8‰,自然增长率由2002年的9.2 ‰下降到2006年的7.51‰,人口出生性别比例失调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建了13个乡镇计生服务楼,县计生综合服务楼工程开工建设,计生综合服务水平提高;制定并出台了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奖励、扶助和养老保障制度及政策,全县2158户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绝育户养老得到保障。十一、法制社会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四五”普法顺利完成,“五五”普法全面开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及时、妥善调处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认真查处各种刑事、治安案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与执法,社会安全稳定。推进依法治县,规范执政行为,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主动吸纳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与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有新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县共创建各级各类文明单位13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州级27个,创建十星级文明户3261户;黎平“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得到巩固。
  侗乡黎平不愧为一方的“风水宝地”。它有世界之最————横(呠)空绝世的天生桥(高屯),美国都亦称“天然石桥之最”并被为“虹桥国胜迱”的优它州天生与之相比也略驉一筹;有侗乡之最——又有肇兴(鼓楼群),其建筑艺术堪称世界一绝呀;有红军长征————中共中央的黎平会议会址;有着迷人的风光省级风景名胜区————八舟河;有着中挪合建、古朴典雅的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寨;有着美好的生态环境,完整的弄相山原生型天然森林;有着巧夺天工的溶洞群合有惊无险的侗乡第一漂————西园十里漂流。
  十二、文化名人  建治以来,黎平地境人才济济,明清时期,黎平出进士30名,举人236人。涌现明代翰林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何腾蛟、亚中大夫前吏部尚书梅友月、朱万年等众多的人才,不愧为一方人杰地灵的宝地。
明朝  翰林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湖广总督、抗清英雄何腾蛟(1592一1649)
  亚中大夫、前吏部尚书梅友月
  进士,为官清廉历任江西清江县知县、南京大理寺(明朝中央审判机关)少卿等官位的龙起雷
  举人、爱国英雄朱万年(明朝廷追赠太常卿)
  爱国英雄,抗清武将黄飞鸾
  爱国英雄董三谟
  爱国英雄倪知化
  奉天知府刘宪模
  举人、天下清官第一的黄甲英
  武将、官浙江都司、历任黎靖参将、浙江副总兵吕应阳
  诗人(明朝):江见龙、胡天玉、高继凯、龚诩、周九龄、胡臣
清朝  中兴三大重臣之一、历任黎平府知府的胡林翼
  湘军武将朱洪章
  历任国博历部司务员外郎、郎中,云南布政左参议的周大谟
  诗人(清朝):胡学望、赵煊、朱凤翔、王大臣、任志德、石凝极、胡长新、唐本洪、张文谟、王文淑、胡万育、詹霖、顾滋柳、赵世万、胡秉钧、胡奉衡、顾海、何琮
其他  侗族农民起义军首领吴国佐,吴勉
  侗戏始祖吴文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邓敏文
  十三、黎平会议  黎平会议会址。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长征由湖南通道入黔,攻克黎平。18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博古李德(列席)等,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进军路线问题,从思想路线上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黎平会议会址原为“胡荣顺商号”,是一座四周建有风火墙,内套木结构,分三进,前底后高的明清建筑四合院。这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建筑物于80年代初为陈列馆;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对外开放的窗口。十四、黎平之最  黎平有四项吉尼斯世界之最: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高屯天生桥;最早的侗族鼓楼雏型——述洞独柱鼓楼;埋藏于地下最久、体积最大的阴沉木——杉木阴沉木;最大的侗寨鼓楼群——肇兴鼓楼群。
  四项吉尼斯世界之最集中在一个县,这在贵州乃至全国都罕见的。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