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路上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阳光路上

阳光路上


ad

  此专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国庆所创作的歌曲
  本曲也同样是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集体舞表演重点歌曲之一
  作词:甲丁、王晓玲
  作曲:张宏光
  演唱:彭丽媛
  歌词:
  走过了春和秋,走在阳光路上.
  花儿用笑脸告诉我,天空好晴朗.
  多少追梦的身影,奔跑着拥抱希望.
  一路同行的人们,心中暖洋洋.
  阳光路上,无限风光.
  前进的脚步日夜兼程,不可阻挡.
  阳光路上,旗帜飞扬.
  科学发展为和谐的中国,引领方向.
  走过了风和雨,走在阳光路上.
  鸽子用哨音告诉我,幸福在前方.
  展一幅盛世画卷,阅尽了壮丽辉煌.
  风景独好的神州,前程多宽广.
  阳光路上,无限风光.
  前进的脚步日夜兼程,不可阻挡.
  阳光路上,旗帜飞扬.
  科学发展为和谐的中国,引领方向.
  阳光路上,无限风光.
  前进的脚步日夜兼程,不可阻挡.
  阳光路上,旗帜飞扬.
  科学发展为和谐的中国,引领方向.文学作品:阳光路上书籍简介:  书名:阳光路上
  作者:张国卿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推广:个人出书网 老人出书网
  媒体支持:时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传:时代教育出版社 时代文献出版社 时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7月
  字  数:193千字
  页  数:164
  版  次:1版
  开  本:850×1168 1/32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作者简介:  张国卿,汉族,1932年9月生,安徽巢湖市人。小时在张治中办的黄麓师范附小上过学,1951年入伍、195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1年至1956年在安徽省供销社任会计、人事科长。1956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61年毕业后,在新华社宁夏、广西、安徽三个分社任记者。1978年起担任过广西、安徽新华分社采编室副主任,曾经是广西、安徽分社的党组成员。1993年退休。退休后,一直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编者之语:
  我是1951年参加工作的,在安徽省直机关工作五年后,即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61年毕业后,一直在新华社作记者工作,直至退休。在三十多年的新闻岗位上,写了上千篇新闻、通讯。其前期的一些新闻、通讯,都难免带有那个时代的痕迹;这里只着重选了后期的共七十多篇。
  我从1978年起,先后担任新华社广西和安徽分社的采编室副主任,分管过记者的新闻采编业务及其研究工作,发表了二十多篇业务研究的论文,都收入这个小册子了。我爱哲学,也发表了几篇学哲学的体会文章;还写了一些散文、杂文、评论。退休后,我重视不断总结如何过好退休生活的经验,发表了几篇文章,也都收入了此书。
  我对出书一直是低调的,但我的许多好友,一再劝我把过去写的东西,出一个小册子。我想,这也好,可以把过去的文章集中在一起,便于闲时翻阅,也可以与亲朋好友交流。我明年就八十岁了,这个小册子也作为八十寿辰的一个纪念品吧!
  我是1953年入党的,一直是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前进的,一直以党的要求约束自己,一生比较顺利,曾被评为安徽省直机关的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被新华总社党组评为优秀离退休职工。为此,我把书名叫《阳光路上》。今后,我仍要在这阳光路上走下去。书籍目录:  一.新闻、通讯选 8
  (一)宁夏地区 8
  宁夏在踏踏实实前进 8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高潮中看如何冷热结合 8
  喜看银川新变化 11
  科学工作者在宁夏地区铁路沿线研究治沙取得成就 13
  生产队里的红色“小大夫” 14
  (二)广西地区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 15
  狠 抓 原 料 生 产  加 快 轻 工 业 发 展 15
  骏 马 飞 奔 17
  ——广西合山煤矿职工学大庆,赶开滦,面貌大变样 17
  崇 山 峻 岭 变 通 途 20
  ——记广西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20
  碍航问题亟待解决 21
  柳州纪行 22
  生气勃勃的桂林 23
  广西北暮盐场帮青年工人树立起艰苦奋斗的作风 25
  广西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26
  县委书记的好作风 26
  ——访瑶族、壮族、侗族三位领导干部 26
  柳侯祠记 28
  (三)安徽地区 29
  新班子要有新作风新方法 29
  中共安徽省委作出十项规定 29
  安徽工学院主要负责人改变领导作风 30
  深入学生中听取意见改进学校工作 30
  值得赞颂的好厂风 30
  ——访安徽省安庆纺织厂 30
  巢湖地区二千多有文化青年农民担任村干部 32
  巢湖不能再“沉睡”了 32
  加速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34
  合 肥 高 新 技 术 开 发 区 初 具 规 模 34
  竞相崛起的经济小区 35
  ——巢湖地区见闻 35
  潜能在再就业中闪光 36
  ——合肥市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记 36
  观念一变 就业路宽 38
  ——安徽一些再就业职工给人的启示 38
  来自先进村的领头雁 39
  ——合肥郊区先进村干部帮外村奔小康纪实 39
  中国科技大学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中年 40
  业务骨干用现代新的科学知识充实自己 40
  黄梅戏近年呈现兴旺繁荣大批青年演员显露才华 41
  大学生“五星级寝室”作客记 41
  保持良好医德医风之路 4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调查 42
  让光与热为祖国释放 43
  ——留学归国人员在安徽 43
  为了方便千万人 44
  ——访合肥钮扣大王商店 44
  芜湖市民心中的“二七三一” 45
  他们在探索新的办学途径 46
  ——记合肥联合大学 46
  巢湖地区形成30多万亩粮经作 46
  物结合的高效农田既丰粮又富民 46
  和农民贴心的“庄稼医院” 47
  在争市场中扭亏 48
  ——安徽全椒柴油机总厂扭亏为盈的做法 48
  灾后一年看三河 49
  农村服务部门不要卡农民 50
  肥西县个人办学调查 51
  合肥街头的金色画廊 53
  文明新风满山村 53
  重视办好阅报栏 54
  花香树绿人心 55
  ——安庆纺织厂环境巡礼 55
  “国画之乡”——萧县 55
  良种换得万家乐 56
  ——丰乐种业成为种子行业龙头 56
  七嘴八舌的力量 57
  ——小镇上乘车见闻 57
  如何办好列车广播 58
  让“第二家庭”更美好 59
  ——访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宿舍 59
  育了花木又育人 59
  ——记铜陵市第三中学植物园 59
  槐林渔网撒天下 60
  淮南线上一枝花 61
  邻里和睦的爱国巷 62
  塑造“窗口”好形象 62
  ——安徽商之都抓职业道德建设见闻 62
  花香蝶自来 63
  合肥街头绿屋顶 64
  一个共产赏员的星期天 64
  共产党员徐际先医德高尚 65
  特级老师张崇祺教学精益求精 65
  石榴城里石榴“红” 66
  让兰香飘万家 66
  ——记华东最大的兰圃 66
  劝君勿饮过量酒 67
  安庆市各小学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67
  让孩子们从小就讲文明懂礼貌 68
  从小学会讲卫生 69
  培养孩子们从小爱科学 70
  翰墨飘香育新苗 71
  艺苑新蕾 72
  ——记小画家孟刚 72
  他们从小爱京剧 72
  余热在育人中生辉 73
  离休后的追求 73
  老有所乐的好园地 74
  ——记合肥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74
  老干部的乐园 75
  ——访合肥老干部活动中心 75
  沈子芳创办“老骥学校” 75
  安徽退休教师方立吾义务为千名青年补习英语 76
  晚霞自沐意葱茏 76
  ——离休干部李荣昌绿化荒山的事迹 76
  乐在画梅中 77
  ——记李子斌画梅事迹 77
  马骅学画乐趣多 77
  画梅伴他度晚年 78
  ——记退休干部宁少遐 78
  乐在“国粹”中 78
  ——访合肥“夕阳红”京剧票友俱乐部 78
  一个办得好的票友俱乐部 79
  老有追求乐融融 80
  ——记江宪贵学篆刻的事迹 80
  二.新闻采写经验 81
  宣传先进人物是弘扬主旋律的重要一环 81
  安徽分社抓人物报道的几点体会 82
  精心经营好人物新闻 83
  一篇宣传党的宗旨的好通讯 84
  以 深 取 胜 85
  ——记安徽分社的一次业务研究活动 85
  听和看的差异 87
  ——采访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87
  采访途中有文章 88
  安徽分社开展新闻精品竞赛活动 90
  怎样抓好新闻精品 91
  ——记安徽分社的一次研讨会 91
  记者要重视积累 92
  ——安徽分社业务研讨会侧记 92
  怎样当好富记者 93
  ——记安徽分社一次业务研讨会 93
  怎样采写好现场短新闻 94
  ——记安徽分社的一次讨论 94
  在苦乐交替中前进 96
  ——记者业务成长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96
  记者的文与行 97
  吃“两种苦”是成功之路 98
  一篇较成功的深度报道 100
  ——谈谈《走入误区的家教》 100
  怎样抓好地方新闻通稿 102
  ——记安徽分社的一次业务讨论 102
  关键在于调动记者的积极性 103
  ——1992年安徽分社采写信息稿随想 103
  搞好新闻研究 提高报道水平 105
  ——记安徽分社的业务研究活动 105
  加强针对性 解决新问题 106
  ——安徽分社1995年业务研究回顾 106
  从抗洪报道看社内外力量结合的重要 108
  抓好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工作 109
  ——安徽分社抓青年记者队伍建设的回顾 109
  在贴近群众上下功夫 110
  ——安徽分社一九八六年报道总结(摘编) 110
  三.散文、杂文、评论 112
  二十年民族地区当记者的感悟
  心中的画 112
  桂香时节忆桂林 113
  列车上的母女 113
  我与小孙女 115
  记日记与练笔 115
  爱我巢湖爱我新闻 118
  以身作则的好领导 119
  ——忆与冯森龄同志一起工作的日子 119
  受人尊敬的包小白同志 122
  宣传好先进人物 124
  如何提高机关组织生活质量 124
  勿忘精神富有 125
  浅谈精神营养 125
  择其善者而从之 125
  读书有益于养身养心 126
  城市绿化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26
  四.用哲学观事物 127
  学好哲学与当好记者 127
  谈谈成功与失败的辩证法 129
  祸福可以转化的辩证法 131
  让坏事变好事 133
  五.退休生活感悟 136
  我的“三个坚持” 136
  寻乐记 138
  学会化整为零 141
  读书有感 143
  后 记 145原文摘录:  ……
  银川的园林绿化也变化喜人。1958年,自治区刚成立时,全市只有一个中山公园。现在,除中山公园环境改善外,在西门的唐徕渠旁,新建了唐徕公园,在市中心建有街心公园——宁园,在有湖泊的地方,建有宝湖公园、海宝公园、阅海公园、丽景湖公园、西夏公园以及森林公园等,全市已有十多个公园。节假日,人们可以到附近的公园里休息、散步、划船、观景。
  银川市1958年只有4000多棵树。自治区成立以来,在绿化上下了较大功夫。绿化工作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投入增多,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据新华社报道,从2000年至今,全市投入10亿元用于城市绿化,绿地面积每年以500公顷速度增长。第二个特点是,充分调动市民绿化的积极性,专业绿化、社会部门绿化、辖区绿化、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并举、互比。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城市居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超过80%,植对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85%和88%。第三个特点是,城市工程建设项目,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征地、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在全国首创“绿色图章”。由于在绿化工作上作出较大努力,银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用绿地分别达到36%、34.6%和8平方米,涌现出280个园林式居住区,园林小区占62%。城市四周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东有黄河生态林,西有银西生态防护林,南北建有绕城高速宽幅林带。2007年,银川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
  城中有湖,城中有林,加上环境保护好,银川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每年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从2004年的289天上升到2007年的317天,居西北省会城市前列。
  城市环境好了,也吸引了外来投资和创业人员,促进了全市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已建有国家级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多亿元。城市公共设施有了改善。自治区成立50周年前夕,这里建成了29000平方米的宁夏科技馆,28000多平方米的宁夏博物馆,32000多平方米、设计藏书容量300万册的宁夏图书馆,有面积33000平方米的银川文化艺术中心,有规划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银川国际会展中心。银川不仅中小学发展快,大学也从无到有,已有10多所高等院校。自治区成立后新建的宁夏大学,在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专科学生有15000多人,研究生2000多人,已培养出8万多名各类人才。
  银川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这里有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有西夏博物馆,游人可了解西夏王国兴衰的历史。这里有镇北堡的华夏西部影视城,拍摄过《红高粱》等上百部影视片。贺兰山麓有远古时期刻凿的岩画,有高速公路1小时可到达的著名的生态旅游区——沙湖。游人到此,别有一番感受!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银川已变为“塞上江南”的一颗璀璨明珠!
  ……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