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ad

《黎明前的恋爱终结》(Tous les matins du monde_1991)

【导演】亚伦.科诺
【主演】让.皮埃尔.马瑞勒, 杰拉尔.德帕迪约, 安娜.布罗歇, 圭劳姆.德帕迪, Carole Richert, 米切尔.布奎特, 琼-克劳德.德赖弗斯, Yves Gasc, Jean-Marie Poirier, Myriam Boyer

【类型】传记 剧情 音乐 爱情
【年份】1991
【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片长】115分钟
【色彩】彩色
【别名】日出时让悲伤终结/世界上所有的早晨


【电影介绍】

  圣哥伦布以回忆的形式幻想与亡妻相遇,每当他拉琴时妻子就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把和她相会的场景用画家的笔记录下来。亡人在天国聆听天籁般的音乐。

  他的两个女儿与他一同演奏,供贵族消遣。他决定为自己和琴弦还有女儿活着,他的音乐属于自己。于是他退出演奏,将自己关进小木屋,将自己的灵感记录下来。但是他并不打算公开他的音乐。

  17岁的阿兰来到他的身边做学生,他和圣哥伦布的大女儿相恋。但是在有音乐的地方爱情却异常艰难。女儿最终在失去恋人和幼子的一连串打击下自杀。留下痛苦的父亲与另一个世界的人对话。小屋里再没有音乐。阿兰为宫廷乐师的身份使他蒙羞。直到他意识到这一切的真正意义时,悔恨地走出王宫寻找真正的音乐时,他来到老师的小屋……


【影片评价】

  影片曾荣获1991年法国恺撒奖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音乐在内的七项大奖,是一部出色的巨著。影片通过对大提琴家科伦细腻的刻画,表现了一个艺术家对于艺术的完美追求。同时影片以极其优美的音乐和镜头语言,让观众仿佛徜徉于艺术殿堂之中。

  片中一开始Colombe为亡妻所谱的“墓之悲歌”实在让人有悲伤的近乎窒息的感觉,他对亡妻的思念已经到了一种挖心掏肺、灵魂完全榨干的境界。

  影片中没有多少人物的对话,因为音乐可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话。有的只是宁静的乐声,还有低回的旁白娓娓道来,琴声如诉。

琴声哭泣在灵魂深处——电影《日出时请将悲伤终结》

首先,这是关于艺术家的电影,虽然他们与现实或历史中的他们绝不可能完全重合,但这并不重要,正因为这种跨度,这种艺术落差,艺术才区分了生活。并且,这类电影注定是一场音乐的盛宴。
素来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的恺撒电影奖历来就不合这个国家的另一个备受瞩目的戛纳影展争宠,后者以法国的眼光看世界,而前者显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的兴趣只在一年一度盘点自家人的表现。恺撒历史上已有多次以一部电影压倒性获奖的壮观场面。相比《最后一班地铁》在1982年几乎囊括了所有奖项,十年后的《日出时请将悲伤终结》七项大奖的成绩并不足为道。在此假设如果这两部作品在同年一年相遇,就算《日出时请将悲伤终结》完败,但他的艺术成就绝不会因为荣誉上的颗粒无收而有任何贬值。
我的这个假设实际上出自这部电影的母题。借用剧中人物的一句话,“倾听我儿女的哭声,都不腻为了取悦君王而作的音乐更接近音乐。”是的,艺术可以承载荣誉,但荣誉却无法评判艺术,《日出时请将悲伤终结》讲述了两个艺术家的人生,这本是完全不同,甚至背离的人生,但命运却让他们相遇了。
故事始于1660年一个阴云密布的下午,桑德.哥伦布用他的维奥尔韦林中的友人送别。他此时并不知道,这一支哀怨的安魂曲,送走了两个人,他的妻子同时在家中平静的死去。无法面对妻子的突然辞世,更无法面对自己的不在场,哥伦布从此与世隔绝,本来就沉默少言的他变得更加孤僻,卖掉了马,在后院盖了一座小木舍,终日与音乐为伴,追忆着亡妻。
哥伦布悉心钻研琴艺,每当他在小屋里演奏的时候,它就进入一种超然状态,人琴合一,低音维奥尔仿佛化为他的心声,潺潺而出。日子就这样平静地滑下去,两个女儿长大了,哥伦布将琴艺传授给她们,父女三人以维奥尔德多重奏的方式时不时地参加家庭音乐会。但他早已写好的人生音符不久后因为另一个人的到来而彻底改变了。
哥伦布的人生远离世俗烟火,像一个平静而寡淡的长音符,而马莱.马瑞斯的到来,则让这个长音符断了点,变了奏。当画面中第一次出现马瑞斯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它注定是个破音符。哥伦布的一切都是沉寂,质朴的色调。他的衣着,庭院,它的天空亦是如此,唯独只有两个女儿娇艳的面孔在灰旧的布裙上闪烁着生机,而马瑞斯一袭红衣,金发碧眼,像一支健壮的小鹿冲向了哥伦布那座布满青苔的别墅,他也一头撞进了大女儿玛德琳的内心深处。
后来的故事,哥伦布一生的音符被马瑞斯一个又一个猝不及防的节拍打开,打乱。马瑞斯成为宫廷乐师,让哥伦布勃然大怒将其逐出师门。但抹去的只是某个身份,马瑞斯的另一部分,在玛德琳心中不断膨胀的那一部分永远留在了哥伦布的人生范畴之内。故事毫无波澜地发展下去,马瑞斯功成名就,享尽荣华富贵,他抛弃了玛德琳另娶妇家千金,马德琳为他生下一个死胎,从此一病不起,形容枯槁。整日被病痛与思念双重折磨。玛德琳要父亲演奏一曲马瑞斯当年为她所写的《迷梦女》,哥伦布流着两行浊泪拒绝了,但他转身后写了封让小女儿前往凡尔赛宫请求马瑞斯回来的信,马瑞斯早已不再是金发飘飘的美少年,他大腹便便,一身华袍,曾经英俊清澈的面孔如今满脸横肉,一副享尽浮华的疲态,变化之巨大甚至比病得不成人形的玛德琳还让人震惊。马瑞斯面对因他而毁的马德琳充满悔意,他奏完《迷梦女》后匆匆登上了回巴黎的马车,而玛德琳自尽身亡。
后来,人到中年的马瑞斯看透世事,厌恶自己作为一个供人娱乐的乐匠的悲哀,他开始每天晚上骑马从凡尔赛的地下密道奔往哥伦布的住所,并按照曾经玛德琳告诉他的小径前往后院的木舍,把耳朵贴在门外等待恩师的弦音——自己真正渴望的音乐。但他听到的只是哥伦布在屋内走动的声响、他的叹息、他的自言自语,而那把心事重重的维奥尔却一直沉默着,一直沉默着。整整三年,马瑞斯不管风霜雨雪,夜夜来此等候,却后在黎明时分带着遗憾无功而返。也许是马瑞斯的诚意打动了上帝,而上帝又“转告”了哥伦布,终于在1689年的某个冬夜,哥伦布让他的维奥尔“说话了”,他也发现了在门外偷听的马瑞斯。两行热泪的马瑞斯请求恩师给他上最后一课,而白发苍苍的老人修正了它的说法,“设才是我给你的第一课....”
音乐绝对是整部电影的另一个主角,甚至可以说这部电一个是由音乐完成的。音乐在这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配乐,它不仅是剧中人物命运的载体,也是他们之间生离死别,爱恨情欲的交集。哥伦布把一生交给了音乐,它不问世事,离群索居,重入与音乐为伴,使维奥尔的一代宗师。
电影改编自龚古尔文选奖获得者帕卡.吉尼亚的同名小说,它构架在虚拟之上,而不是音乐是的记载,所以整部电影陈显出一种高浓度的,戏剧化的后的美。这种被优雅地否定了必须还原历史人物真实性的顽固观,我相信它并不是对历史的“不敬”因为他的意图与索然无味的纸上历史无关,导演只是借用了真实存在过的两位音乐家的原型,并加以符号化,然后就形成了只在这部电影中存在的,被强烈戏剧化后的“历史”。
这部电影的原声专辑从欣赏价值来说可谓极品,但他的分量显然不在原声这个观念之上。因为所有作品均挪用于古典音乐,除了一手来自当代维奥尔演奏家jordi savall。关于维奥尔有必要作一点补充,这时已经消失了的乐器家族,大致分为低音、中音、高音三大系列。维奥尔亲通常有六根弦,但据记载桑德.哥伦布将低音维奥尔演变成七根弦么热电影中这一情节被“更换”为他扩大了第七弦的音域。维奥尔的家族曾是欧洲宫廷音乐最重要的乐器群,但在18世纪后期逐步让位于提琴家族,而当今有越来越多的音乐人重新演奏维奥尔,那种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独特音色,确实令人喜爱,正如电影中摄人心魂的如诉琴声。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