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
ad
1.福建龙湖镇【自然地理】
龙湖镇以湖得名,位于晋江市东南沿海,毗邻石狮和深沪、金井、英林、永和四个镇,距深沪6公里、围头万吨级码头10公里,距泉州晋江机场20公里。省道308线、大深线贯穿境内,是晋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全镇面积63.9平方公里,属沿海丘陵地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海岸线长5公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ºC,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90毫米。辖42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总人口8.7万人,总户数1.68万户,福林粘厝埔、衙口粘厝粘氏为满族、后溪郭氏为回族,其余均为汉族。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达12.5万人, 全镇共有侨属6.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五分之四,素有“侨乡中的侨乡”之美誉。
【历史沿革】
宋时属安仁乡弦歌里,元至清代属十七八都,1942年属衙口镇,1944年改属霞坡乡;1956年归入西梧区, 1958年合并设龙湖公社,1978年由公社改为乡建制,1991年经省民政厅批准,由龙湖乡改为龙湖镇建制。
【行政区划】
辖区有42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
行政村名称:新丰村:大埔、新埔;后溪村:后溪;内坑村:内坑、新内坑;杆柄村:杆柄;埔头村:埔头、洋林、林埔内;鲁东村:鲁东;埔锦村:火夫埔、倒石埔、东厝;梧坑村:梧坑;秀山村:秀山、山头、山脚、历山、祖钞茂;新街村:新街、下炉灶、顶炉灶;衙口村:衙口;南浔村:南浔、田头、小埭、桥头、灰窑、山前;石龟村:许厝;苏坑村:苏坑;埭头村:埭头;后宅村:后宅;枫林村:枫林;吴厝村:吴厝、洋安;湖北村:西浔、英厝、十三施、庄厝、翁厝、枪城;前港村:前港、新乡;福林村:檀林、粘厝埔;西吴村:旧西吴、新西吴、苏厝;古盈村:古盈、中山街;锡坑村:锡坑;古湖村:古湖;坑尾村:坑尾;南庄村:古婆庄;石厦村:东头、中份、厝后、杏坑、竹山里、刘厝;洪溪村:洪溪;钞厝村:钞厝、山尾;仑上村:仑上;杭边村:杭边、银埕下、湖仔内;龙园村:龙园、西湖;陈店村:陈店;曾厝村:曾厝;溪前村:溪前、山边;溪后村:新溪后、溪后、中堡;后坑村:后坑;龙玉村:龙湖亭、玉斗;龙埔村:龙埔;烧灰村:烧灰、新烧灰;瑶厝村:瑶厝。
【基础设施】
交通网络:境内主干道路包括省道308线、龙英公路、大深线、龙永路段、东环路和西环路,总里程33.6公里;泉州市沿海大通道龙湖段北至杆柄村,南至前港村,全长6.4公里;现有村级水泥道路188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供水工程:镇级自来水厂日一期日供水1.5万吨,二期日供水3万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供电工程:境内有装机容量为11万千伏的晋南供电站、石龟变电站、百宏变电站等3座。
邮电通信:有1个邮电通信中心母局和2个模块局。
亮化工程:在省道308线和大深公路龙湖段共架设路灯156枝,全长6.3公里,现已全部通电照明。
【城镇规划】
完成全镇63.9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镇区7.8平方公里和龙玉、埭头等15个行政村的规划会审工作。完成新一轮城镇规划修编工作,修编后的镇区总体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认真贯彻落实“两大工程、三个结合”,委托规划设计部门对镇区段省道308线边的枫林村及古盈村作旧村改造规划设计,同时对镇区规划三横三纵中的“三横”作为重点进行改造。规划建设前港湖现代居住小区,该区面积1000多亩,东邻前港湖,南靠晋南医院,西邻省道308线,北邻村庄住宅区。
【经济发展】
龙湖镇立足侨乡人文地源优势,打好“侨牌”,用足“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环境安定稳定。先后荣获“福建省24强乡镇”、“省文明乡镇”、“省明星乡镇”等荣誉称号。2004年12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织造名镇”称号。
全镇有晋南、烧灰和梧坑三个镇级工业区,初步形成服装纺织、五金拉链、塑料玩具三大支柱产业。全镇共有乡镇企业932家,其中三资企业182家,有4家企业集团和1家股份制公司。
全镇企业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7家,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7家,获泉州市知名商标3枚,获福建省名牌产品企业5家,福建省著名商标7枚,获食品安全QS认证1家,获国家免检产品企业1家,福兴拉链获中国拉链十大知名品牌。百宏纺织化纤、万兴隆集团、鑫华股份、南方织造等四家公司被泉州市政府列为2005年-2006年度百家工业重点企业,百宏集团、鑫华股份、福兴拉链等8家企业被晋江市政府确定为2005年-2006年度产业集群核心企业。
2000年以来,龙湖镇招商引资、税收增长幅度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名列全市各镇(场)前茅,多次被晋江市委、市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200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4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76.2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74.88亿元,农业产值1.4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9.28亿元,三资企业产值60.0亿元,社会出口交货值24.0亿元,招商引资9596万美元,财税收入18742.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71元。
【农业产业】
全镇有8个“四五”高优基地,126个农业综合开发场(户),重点扶持建设的基地有7000亩蔬菜基地,3800亩龙眼基地,3000亩浅海养殖基地,50亩柑桔基地、1万亩甘薯基地、6000亩玉米基地。仑上蔬菜基地百亩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是省计委挂钩单位,6000亩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节水灌溉蔬菜基地已初具规模。主要农业水利设施包括1个小一型水库、5个小二型水库、5个大型水闸、3 个大型抽水站和2条渠道。全镇有全镇承包100亩以上规模场户17家,新成立农场3家,农业股份公司1家。农业产业化企业8家,其中泉州市、晋江市农业龙头企业各1家。其中,闽南水产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全镇现有中学4所,其中南侨中学为省二级达标中学,小学22所,幼儿园23所,其中,独立幼儿园4所。
卫生医疗:境内的晋南医院为一级甲达标医院,有64个村级卫生所。
广播电视:有线电视进村入户扎实推进,实现有线电视光缆与市台联网并实现了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电缆同缆传输。
计划生育: 2005年度,龙湖镇总人口8.66万人,出生635人,出生率7.33‰,出生政策符合率95.28%,晚婚率61.57%,性别比116.72:100,合格村及基本合格村率92.86%。
其他社会事业:境内有施琅将军纪念馆、施氏大宗祠、真如殿、钱江典公陵园、龙宫、定光庵、福林寺等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镇级福寿堂已于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全镇村村建有老人活动中心,共有固定座位灯光篮球场73处,普通篮球场145处,门球场5处,非标准运动场所12处,室内运动房(馆)27所。
【旅游景点】
境内的深沪湾 (施琅将军纪念馆)是“泉州十八景”中的景点之一。深沪湾位于晋江东南海滨,从石狮的永宁到龙湖衙口、深沪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其间沙滩绵延数公里,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是沙滩休闲、踏浪嬉水和开展各种海上沙滩活动的理想场所。沿岸而来,施琅将军纪念馆、施琅将军雕像等人文、自然名胜掩映其中。
【地方特产】
衙口村生产的农特产品“衙口花生”是龙湖镇久负盛名的特产,享誉海内外。龙湖内生长的龙湖鳖、龙湖鲈鱼、龙湖鳗鱼等“龙湖三宝”,以其独特美味和药饵价值闻名遐迩。
龙湖镇镇域面积20.1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现有人口55123人。2002年全镇工业产值8.9亿元,比增11.4%,外贸出口产值1800万美元,工商税收1331万元。
龙湖镇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位市头、市尾村的龙湖寨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寨内名文古第巨祠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人文特色较为浓郁,名特产品闻名遐迩,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镇一方面加强对龙湖寨的保护和管理,一方面着力向外宣传龙湖寨旅游资源。
龙湖镇委、镇政府坚持“工业立镇”的发展思想,认真分析经济形势,正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练好内功,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切实加强外引内联工作,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和扶持规模企业发展的工作,使企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坚持为企业搭好台,让企业唱好戏,精心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商贸活动,努力开拓国外市场,做活外经贸文章,壮大外向型经济实力,扎实推进“外贸活镇”的发展步伐,全镇形成了以陶瓷、服装、鞋料制品等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全镇拥有各类企业130多家,其中“三资”企业8家,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6家,年纳税超50万元的企业4家,出口创汇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4家,年营业收入超千万元的企业6家。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在抓好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聘请了广州地理研究所专家对镇进行全面勘查和规划,初步形成了全镇总体规划,为全镇村镇建设提供了蓝图。有l万伏变电站1站,燃气库1座,有13个村和市镇区约90%人口用上自来水,生产生活用水便利;电话装机容量达18000门,已开通9500门,电话普及率达到84%。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2年全镇共落实粮食种植面积35155亩,粮食产量18919吨,农业产值17764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3996元。农业生产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新建成村级农贸市场2个,农村市场贸易活跃。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全镇有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和14所小学,教育设施符合“普九”要求,高考、中考连年取得好成绩;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活动广泛开展,已建成村级文化公园1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医疗、卫生、民政等事业均取得新的成绩。
【旅游景点】
晋江市龙湖镇,为晋南舟车辐辏地,西挹村光,东收海色,万顷汇澜,诸宅竞秀,有负郭襟海之势。境内景点密布:焕然一新的施琅故居、面海吟哦的施琅雕像、石材铺筑的靖海广场,幽雅的石屋石巷石埕静卧其间,沿海大通道如玉带环绕而过。融入美丽的深沪湾海滨风景中。 施琅史迹如府衙、大宗祠、小宗祠自西往东 成一字形排列,周边还有尚武墩、养马场,风物犹存,令人幽思怀远。 施琅故居靖海侯府,坐北朝南,占地2500余平方米。系施琅受朝廷封赏,返乡大兴土木重建祠堂,并建造家庙、侯府、都衙、东衙、西衙等8座相毗连的庞大官邸。人们在府衙门口买卖集散而成市,“衙口”一名由此而来,进而取代原地名南浔。其中侯府始建于清朝初年,成于康熙28年(1689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原为三落(现存二落)双护厝大型建筑,墙体大多采用“出砖入石”和“一斗一卧”。硬歇山顶式的典型皇宫式,五开间、穿斗式建筑,结构精巧。前附石埕,后带花园,呈长方形,规模恢弘。由于年久失修,整座侯府破损严重。经过一年多的精心修复,靖海侯府与其面前修建的侯府广场连为一气,重现往日宏伟气势。 侯府广场全用60公分见方的石板材铺筑而成,面积8500平方米。远期规划为1公顷,配套建设可容纳30部大巴的停车场、附属广场及观赏性园林小区,广场上将修建台湾12处风景名胜等多组雕塑群。 施琅纪念馆创建于1986年,设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衙口施氏大宗祠内,隶属于晋江市博物馆。新馆将搬迁到修葺如故的靖海侯府内,重新设计、征集实物、重新布展。中厅安放施琅将军石雕像,次间到第三进大厅布置实物、图片、文字、音像,以展示施琅这位军事家、政治家的戎马一生及其历史功勋。10多年来,已接待日本、美国、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游客数十万人次。 施琅将军雕像,竖立在衙口村东面海湾,总高19.83米,其中台座3米,立像16.83米(象征施琅将军于1683年率师攻克澎湖),重1100吨。施琅雕像身着盔甲,外带披风,仗剑挺立,状如一座擎拄南天的石塔。他微仰历尽风霜的面颊,朝海沉思,成为深沪湾的点睛之笔。龙湖镇政府将以此为中心,兴建施琅纪念园,砌建石碑林,阴刻施琅所撰《恭陈台湾弃留疏》,扩展沙滩景观和海滨休闲度假业。 施琅陵墓,位于惠安县黄塘虎窟,占地108亩,由菲律宾和台湾省施氏宗亲捐资130万元修建,1995年建成。整个陵墓分5级坪台,坐北朝南。中间通道两旁立有文武翁仲4尊,虎马羊狮、华表各一对,谕祭碑亭3座,钦赐祭葬牌坊、龟趺碑亭各一座,显得庄严肃穆
福林寺:虽说是“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寺多数筑建在山峦高坡上面,但在晋江平原广袤的土地上却分离着许多佛寺,为“泉南佛国”生色增光。坐落在晋江市龙湖镇檀林村的福林寺,就是驰名远近的一座梵宇。福林寺始建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79年),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76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寺宇宽广庄严、华丽壮观。前殿为三宝殿,飞檐筒瓦;后殿为现代建筑,三层楼房。一、二层分别供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顶层为藏经阁,在宽广的廊中漫步,可远眺四周邻近的楼屋厂房,侨乡的繁荣景色尽收眼底。福林寺处于繁荣集镇之旁,却极清雅幽静,周围树木扶疏,绿草如茵;寺前一方花圃,60年前弘一大师赠送传贯法师的一株罕见的红菊花仍然生机盎然。左侧一方池塘内植荷花,池上架一条拱桥,宽一米多,长三四十米,建筑精致典雅,名叫八角桥,俗称“三代桥”,系一家爱国华侨祖孙三代出资修造的。福林寺近代有多位名僧前来驻锡。南山律宗一代宗师弘一40年代来福林寺寄锡,紧随其来的有:曾经提借大量黄金支持中共泉州地下党作为活动经费的广空法师,有后来到新加坡弘法业绩卓著的传贯法师。近代著名文学家丰子恺专程来寺参谒弘一大师,并为其画像。名僧转道1941年3月募资鼎新寺宇。原开元寺住持妙莲法师曾长期驻锡福林寺,并且在此“闭关”修持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福林寺的楹联十分引人注目。弘一大师亲笔撰题的联句很多。这些楹联或直接署名“弘一”或署名“一音”。如“胜福无边岂惟人天福,檀林安立是谓功德林”,横披“离垢地”,这副楹联暗藏了两个“福林”;又如“福德因缘一一殊胜,林园花木欣欣向荣”;还有“无上胜妙地,离垢清源园”等等,琳琅满目。观赏这些书法艺术和佳联佳句,又置身于景色美丽的清净寺宇,确能产生出坐离垢之想。
许婆庄:在龙湖许婆庄(今南庄村)历史上一位较有影响的人物留从效。留从效是五代时受封于漳、泉一带的“鄂国公”、“晋江王”。他在晋江从政20余年,对发展晋江的经济文化作过重大的贡献。到宋代,留从效的后代贤才辈出,如其六世孙留正,官至左丞相,封魏国公;留正裔孙留志淑,历任湖广布政司参政,江西按察使等。史籍称留从效及他的后辈是“永春籍,居晋江”。但居晋江哪个乡里呢?根据史学界行家考证认为,就在金井福全所城南门外的留澳(现名溜江)。《闽书抄》载:留鄂公从效庙在郡东南留澳。溜江现有3000人口,以陈、王二姓为多,至今尚有少数留氏的传人。据溜江村老人说,留从效小时就居住此地,以贩鱼为生,常在西路一个许氏老媪家歇脚,受到款待,后来发迹,便赏赐她大量田宅,因此老媪所在的村庄就取名“许婆庄”。宋代以后,留澳留氏渐次式微,又有一些族人迁居到永和旦厝、龙湖仑上、南安官桥湖内等地,到五十年代初,溜江留氏仅剩3户17人,现在才又发展到10来户100多人。
清初,仑上村里还有一座沿海“迁都”时仅存的古庙。庙门两边有一对石柱上刻着楹联:“神降彭城参日月,忠扶汉室壮河山”。彭城,正是仑上村留姓世代相传的“灯号”。说不定这里就是史册上有名的“留鄂公庙”。
龙湖新景点——温陵鲁东陈先生门生同朝十八士
温陵晋邑鲁东胜迹
(1)鲁东文晖书堂门生斋舍“十八士”石雕群(村西南)
(2)鲁东耆士陈鹄先生故宅(村西)
(3)鲁东耆士陈鹄先生门生同朝十八士读书处
2.浙江龙湖镇
浙江龙湖镇位于瑞安市区西南33.5公里、飞云江中游南岸,北与高楼乡隔江相望,东南与平阳县交界,西南与文成县接壤,西北与营前乡为邻,东北与平阳坑镇毗连。总面积32.6平方公里,人口1.58万人,辖1个居民区、2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西村。明嘉靖间属嘉屿乡四十八都。民国20年(1931)属第四区(西区)江丰、江裕两乡;24年属高楼区丰裕乡。1949年仍称丰裕乡,1951年析置石龙、丰裕两乡,同年合并为石龙乡;1958年为石龙管理区,l 961年为石龙人民公社;1984年复称石龙乡,1987年撤乡设镇,改为龙湖镇。1958年至1992年为高楼区区公所驻地。
龙湖镇是革命老区,1931年红十三军一部曾在湖石村开展武装斗争,1934年中共平阳县委机关曾驻在张基、顺溪、永安等村,1936年红军挺进师与中共浙南地方组织在永安村的葛腾湖会师,长期开展革命活动。解放战争时期,龙湖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游击战争,为解放瑞安县城作出贡献。
全镇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山多地少,耕地7566亩;主要种植水稻、善薯、小麦、豆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西瓜、杨梅、柑桔、黄桃等;林业特产以马蹄笋闻名浙南并出口国外,橡胶原料黑荆树,为温州市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全镇有工矿企业65家,主要有机械、陶瓷、电力等门类,建有35千伏变电所1座,小型水力发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894千瓦;白坭矿开采已有30多年历史,为温州市各陶瓷厂提供原料。1996年工农业产值1779万元。镇区农贸市场拥有400多个摊位,年成交额超千万元。
镇区道路总长11.4公里,其中混凝土道路6.3公里,桥梁2座,排水管道2公里,防洪堤2.8公里,路灯输电线3公里,路灯34盏,自来水厂1座,日供水能力1000吨,宾馆1座;全镇住宅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镇区建有有线电视台1处,影剧院2座,中小学14所,1996年在校学生2244人,教师147人;公厕4座,蹲位264个;液化石油气普及率35%。
龙湖镇背山面江,交通方便,56省道穿境而过,并与57省道在镇区交汇,东通市区,西达景宁、南抵平阳、北接青田。
镇总体发展规划:将龙湖镇建成西部山区的交通中心和工、贸结合的综合集镇。来自www.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