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
ad
基本概况 邹城市是山东省济宁市所辖县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24′—117°30′,北纬35°11′—35°32′,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邹城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与鲁都曲阜毗邻,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4平方公里。下辖钢山、千泉、凫山三个街道办事处,田黄、张庄、城前、大束、香城、峄山、看庄、唐村、郭里、石墙、北宿、太平、中心店、平阳寺十四个镇,总人口112万,其中城市人口25万,以汉族居民为主,广泛分布着回、满、布依、彝、苗、蒙古、黎、壮等24个少数民族。邹城地势东高西低,山区峰峦叠嶂,丘陵逶迤起伏,平原沃野千顷,三种地貌各占三分之一,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邹城古称“邹鲁圣地”,是中国儒学发源地,夏代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初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邹城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英贤辈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世代贤母——孟母,有被赞为“功不在禹下”的儒学亚圣——孟子,有被传为世代佳话、“凿壁偷光”刻苦治学的西汉经学家匡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邹城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境内共有各类文物古迹3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饱经岁月沧桑还依然展示着往昔风采的“三孟”(孟庙、孟府、孟林)古建筑群,佛教文化及书法艺术精品“四山”摩崖刻石,京南江北最大的地下宫殿——明鲁荒王陵,被誉为“邹鲁秀灵”、“岱南奇观”的历史文化名山——峄山……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邹城独具特色的“山·水·圣人”综合旅游区,是研究中国与东方文化的“历史博物馆”和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邹城境内矿产资源丰饶,品种齐全。共有8大类20余个品种,以煤炭、花岗石、石灰石为主,其次为黄沙、高岭土、石英石、大理石、重晶石等。境内藏煤面积375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1亿吨以上,全国特大型企业——兖矿集团和全国最大的坑口电厂——邹县发电厂均在邹城境内。
邹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兴能源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邹城百万人民乘开放东风,沐改革春雨,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奋力开拓,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亿元,增长26.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7亿元,增长17.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亿元,增长25.3%。坚持调优结构和改善生产条件,农村经济稳步增长。邹城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利用东部多山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生产,核桃、石榴、大樱桃、苹果等10个万亩经济林建设初具规模;大力推进农业技术革命,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强了高新技术、优秀科研成果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全市现已建成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7处,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积极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引导畜牧养殖业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和结构重组,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企业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骨干企业由扩张外延到丰富内涵,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两大转变。工业生产快速崛起,全市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酿造、化工、纺织、建材等6大支柱产业为主、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产品品种近3000个,主要有原煤、化肥、白酒、啤酒、机制纸、陶瓷、服装、水泥、花岗石板材、化工产品、五金工具、机械铸件,其中服装、陶瓷、五金工具、牛仔布等100余种产品畅销国际市场。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94亿元,利税54.64亿元。
自然地理
邹城市地质属华北地台型,沉积层厚度2450米,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最高海拔648.7米,最低海拔35米,平均海拔77.8米。地型分为低山、丘陵、平原、洼地、水面五种类型。以京沪铁路境内段为界,铁路以东和西南部为低山丘陵。约占总面积的70%,铁路以西为平原洼地,约占总面积的30%。
境内山脉系泰山、蒙山分支,自东向西呈规律展布,分为峄山、连青山、凤凰山、尼山、昌平山、凫山六个山系。全境共有大小山头190余个,其中较大的山头有45个。东部山区海拔多在200—300米,最高的凤凰山主峰海拔648.7米。
水系属淮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泗河、白马河等40余条,绝大部分属季节性间歇河流,汛期有水,冬春干涸,源短流急,含沙量大。
邹城市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水热同步。年平均降水771.7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427.9小时,年平均气温14.1℃,无霜期202天。
邹城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位于邹城市境内的兖州煤田藏煤面积达357平方公里,煤层平均厚度13.5米,总储量33亿吨。煤种以低硫、低磷、低灰和高热量著称,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邹城市境内已有7对矿井投入生产,2004年产原煤4453万吨。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黄沙等矿产资源蕴藏量也十分丰富。其中花岗石主要品种有邹城红、邹城绿等国内稀有品种。并有磁铁、黄金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待开发。
风土人情 峄山古会,峄山古会设在城东南12公里处峄山脚下,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举行。历史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二月二"为龙抬头之日,人们祈祷风调雨顺,一年好景,齐集于峄山,进香朝拜;二是公元前615年二月二日,史称"知命之君"的邾文公"卜迁于峄山之阳"立国,是为庆贺之日,每年的此日都有活动,逐步演变为峄山会。峄山会以山前为中心,方圆五六里,届时近者周围诸县,远者附近各省都有来赶会的,人数少则数万,多则达一二十万。赶会的人怀着不同的心态,有求神拜佛的,有许愿还愿的,有买物卖物的,还有说书唱戏、玩杂耍的。男女老幼,权贵平民,文武六艺等各种身分的人漫山遍野,十分壮观。峄山会在1937年日本进关后一度中断;"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员稀少,变为一般集市;1978年后地方政府开发峄山,每年二月初二举办规模盛大的"峄山古会游"活动,山会日趋活跃,成为旅游服务、商品交易的中心。
经济概况 邹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兴能源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邹城百万人民乘开放东风,沐改革春雨,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奋力开拓,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亿元,增长26.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7亿元,增长17.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亿元,增长25.3%。坚持调优结构和改善生产条件,农村经济稳步增长。邹城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利用东部多山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生产,核桃、石榴、大樱桃、苹果等10个万亩经济林建设初具规模;大力推进农业技术革命,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强了高新技术、优秀科研成果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全市现已建成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7处,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积极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引导畜牧养殖业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和结构重组,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企业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骨干企业由扩张外延到丰富内涵,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两大转变。工业生产快速崛起,全市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酿造、化工、纺织、建材等6大支柱产业为主、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产品品种近3000个,主要有原煤、化肥、白酒、啤酒、机制纸、陶瓷、服装、水泥、花岗石板材、化工产品、五金工具、机械铸件,其中服装、陶瓷、五金工具、牛仔布等100余种产品畅销国际市场。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94亿元,利税54.64亿元。
坚持优化环境和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入世后的邹城按照“工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高新化,企业发展规模化”的要求,围绕建设工业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研人才培训基地这一功能定位,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省级经济开发区。其两个特色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发挥煤电资源比较优势,并着力培植发展生物工程、新材料、煤化工、铝制品、机电设备、现代物流等六大产业。开发区形成了“六纵八横”的城市道路框架,建设了电信局、日供水5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污水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1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2座,实现了道路、通讯、供电、排水、污水处理等“九通一平”和环境绿化美化。2004年被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推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 邹城市以此作为招商引资的载体,筑巢引凤,吸引了90多家企业入驻,总投资额达50多亿元,其中有日、美、韩等国家的9家企业。
风景名胜 邹城市是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的故里,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样之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内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境内交通便利,京沪、新石铁路在此交汇、京福高速公路从市区经过,西距济宁机场仅70公里。邹城地理环境优越,凫峄名山耸其前,洙泗胜水环其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
邹城市历史悠久,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称“邹鲁圣地”。历史上人杰地灵、圣贤迭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古代良母——孟母,有“继往开来”的儒学大师——亚圣孟子,有“一经传家“的西汉父子丞相丰贤、韦玄成,有“凿壁偷光”刻苦治学的西汉丞相匡衡以及“建安七子”的王粲,西晋军事家刘宝、医学家王叔和等。孔子、秦始皇、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赵孟頫;乾隆等也曾到过邹城,留下诸多诗词文赋,为邹城灿烂的文化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邹城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现有各类文物古迹3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8处,各类珍贵文物15000余件。驰名中外的“四孟”(孟庙、孟府、孟林、孟母林)古建筑群布局严谨、雄伟典雅;南北朝时期的“四山”(铁山、岗山、葛山、尖山)摩崖石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历史文化名山峄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明鲁荒王陵,是山东省最大的地下宫殿。邹城文物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山·水·圣人”为主要特色的五大旅游景区,其内涵丰富多彩、特色鲜明、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
孟府位于孟庙西侧,是孟氏嫡系后裔居住的宅第,始建于北宋晚期。孟府呈长方形,南北长226米,东西宽99米,总面积2.24万平方米。其建筑布局严谨,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前后由七进院落组成,前为大堂官衙,中部为内宅,后为花园,西路为孟氏家学“三迁书院”。现有楼、堂、亭、阁148间,是省内现存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衙署与宅第合一的古建筑群。1990年由国家拨出专款进行了维修,按照清代中期布局恢复了原貌,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府是孟子后裔居住的地方。孟府大门三楹,门楣正中悬有“亚圣府”贴金巨匾,黑漆大门上绘有两米多高的门神,手持金瓜,面目威严。门外建有高大影壁。门前一对明代石狮雄踞左右,门阶两旁有上马乘车用的方形石台一对。二门又称礼门,门有三洞,正中门楣书“礼门仪路”大字,六扇黑漆大门上分别彩绘顶盔披甲的执刀武士和面目温雅、身着朝服的文官。三门又称“仪门”,单门悬山式建筑,前后有四个木雕花蕾,故又称垂花门。平时仪门不开,每逢孟府喜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圣旨或举行重大家族仪式时,鸣礼炮开启,故此门表现出森严的封建礼仪规范。
大堂在仪门内,共五楹。前有宽敞的露台,两侧有精雕夔龙石栏,东南角置“日晷”,西南角置“嘉量”。堂正中楣门上悬有清世宗雍正三年御书“七篇贻矩”匾额,檐下明柱门上悬有“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巨幅对联。大堂内设有木制暖阁,案上放置文房四宝、签筒、印盒。大堂左右两侧陈列各种“肃静”、“回避”、“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亚圣奉祀官”等牌匾,并有旗、锣、伞、扇等各种仪仗。在封建社会里,孟府大堂是孟氏家族申饬家法、宣读圣旨、颁布孟氏家谱、族规的场所,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缩影。
孟府大堂后是内宅院,由正房和东西配房组成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院内东南有一株古老的荼 艹縻花,每年春夏之交,满树遍开白色小花,如雪似玉,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心脾。另有古老苍劲的石榴、核桃,年年硕果累累。几株芭蕉、紫荆将庭院点缀的典雅幽静。正房“世恩堂”是孟氏嫡裔居住之处,堂内明间悬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巨匾。五间厅堂内陈列着古木家具、古玩字画、钟表照片等文物,供人们参观。
世恩堂后面还有赐书楼、延禄楼等古代建筑,是当年存放皇帝墨宝、圣旨诰封、古版书籍、家谱档案、文物字画等珍贵文物的场所。孟府第七进院落是占地十余亩地的花园,由于在清代晚期就已荒芜,到现在还没有恢复。
孟庙,又称"亚圣庙",是历代祭祀孟子的地方。孟子有庙奉祀始于宋景祐四年(1037年),创建于邹城市东北12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孟子陵墓前。后因距城较远,瞻仰祭祀诸多不便,乃于宣和三年(1121年)迁建于现邹城市南关,西与孟府毗邻。其后对孟庙不断增修扩建,直至明代才具有现在规模。
孟庙南北长458.5米,东西宽95米,占地4.36万平方米,折66亩。其规模仅次于孔庙,为山东省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是国内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庙前后由五进院落组成,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式配列。现有殿庑64楹,碑亭2座,木坊4座,石坊1座。棂星门是孟庙正南门。棂星门内左右各一木坊,名为"继往圣"、"开来学",以此表彰孟子"继孔子以往,开儒家之来"的功绩。
亚圣庙石坊,为亚圣庙第二进院落门坊,始建于明万历初年。石坊通高5.2米,四柱三门,柱顶饰以宝瓶、穿云板,类似华表。正中坊额镌刻"亚圣庙"金字楷书。左右坊心镌以"云中翼龙"、"海水蛟龙"图案,极为精美。
东庑、西庑位于承圣门内("庑",即古代堂下走廊、房屋)。东、西庑内供奉孟子弟子及11位对孟子学说有贡献的学者,各设神龛木主用于供奉。这些供奉者有公都子、高子、盆成括、屋庐连、浩考不害、公孙丑、陈臻、钱唐、子叔疑、孙爽、彭更、徐辟、咸邱蒙、孟仲子、万章、充虞、季孙氏、桃应、孔道辅。亚圣殿,始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殿七楹,高17米,横宽27.7米,纵深20.48米,为绿琉璃瓦覆顶的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殿下竖立26根八棱水磨石柱,柱下托以覆莲状础座。前廊下8根柱上饰以遨游的双翅翼龙、宝相牡丹、西蕃莲等图案,技艺精湛。殿外梁坊斗拱饰以宫殿和玺彩绘,金碧辉煌。殿正中门楣上悬有清高宗乾隆御书"道阐尼山"雕龙巨匾,殿内迎门金柱上悬巨幅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亦为乾隆手书。亚圣殿正中为雕龙贴金神龛,内供奉孟子塑像,服饰采用宋代元祐年间礼制:着九族九章(冠有九族,服饰有九种图案),为公爵之服、正一品服饰。殿内东侧神龛内供奉孟子高足利国侯乐正子塑像。殿内西侧竖有北宋宣和三年“先师邹国公孟子庙记”碑刻。
孟庙内保存有秦、汉、晋、唐、宋、元、明、清历代碑碣280块,其主要内容有历代封建皇帝封赠圣旨、孟氏家族谱系、历代维修扩建纪实、文人骚客诗词赞颂等。其字体楷、行、隶、篆全备,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重要的碑刻有西汉《莱子侯刻石》、《秦峄山刻石》、东汉《石墙村刻石》、元文宗八思巴文《封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圣旨碑、明《孟氏宗传祖图》碑等,是研究我国历史和孟庙沿革的珍贵资料。
孟庙内各种树木430株,其主要树种为柏、桧,还有少量的古槐、银杏、紫藤等。这些古树多栽种于宋、元时期,至今仍参天拔地、青翠翁郁、森然茂盛。孟庙古树名木中有四大自然奇观:"古柏抱槐"、"藤系银杏"、"洞槐望月"、"桧寓枸杞"。孟庙的古树景观在明代就受到人们的喜爱,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曾吟颂五言律诗一首:"爱此孟祠树,森然见典型。沃根洙水润,含气峄山灵。阅世磨秦籀,参天结鲁青。方知樗散寿,只入列仙经。
孟庙在"文革"期间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1980年以来,国家拨出专款进行了复原维修,现已恢复到清代初期的原貌,每年有大批中外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峄山,又名东山,位于邹城市东南12公里,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孟子曰:“登东山而小鲁,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即指峄山。
峄山,早在秦汉时期就著称于世,它是中国古代立志的九大名山之一。峄山因其“怪石万迭,山无土壤,积石相连,络绎如丝,故名绎焉”。《诗经·鲁颂》有“保有凫峄”的诗句。《书经·禹贡》有“峄阳孤桐”的记载。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
司马迁、华佗、李白、杜甫、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陆放翁、赵孟頫、董其昌、郑板桥等都曾登临揽胜,他们留在峄山的三百多处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为峄山增添了奇异的历史文化光彩。秦始皇立国之初,首次东巡齐鲁,即慕名率群臣登上了峄山,于惊叹山石神工鬼斧、风光隽秀婀娜之际,命杰出的篆书大师、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颂扬“废分封,立郡县,统一天下”之奇功。著名的秦峄山碑就是秦始皇东巡的第一块刻石。
峄山有一种天造地设的自然美。
一是石美。那参差嶙峋、玲珑剔透、被地理学家称为当今世界之奇观的海蚀石,自不待说,满山遍峪如禽如兽、静动有之的怪石则数不胜数,使峄山缺了雕琢,多了野趣。怪石如龟、如鱼、如兔、如冠、如丸,子孙石、元宝石、五巧石、骆驼石、鹦鹉石、试剑石、八卦石……象形之惟妙惟肖,远眺、近视、上仰、下俯之变幻无穷,千姿百态,使人叹为观止,难怪游人无不被大自然的神奇所折服。故峄山与中华五岳相比,其主要特点是石巧。
二是洞穴、泉水美。山上,磊磊巨石之下,有许多天然洞穴,据考察,有名洞穴144个。诸洞大如广庭、小如斗室、纵横通达、曲径通幽、深邃莫测;且洞多有泉水,每每东北风起,百泉涌涨,云气汹涌,“峄山戴帽”,大雨来到,其情景尤似仙山。
三是神话传说美。女娲炼五色石神工补天,而将滚滚乱石叠成峄山;梁山伯、祝英台求学于“梁祝洞”;贞妇明志的“舍身台”;“金钟化作石”;“骑鹤隐仙”升天去……千百年来,人们借物寄情,把许多美好的憧憬和愿望变成种种神话传说,曲折离奇,令人陶醉。
峄山还是道家活动的场所,甚得历代达官显贵的垂青。多有慷慨解囊捐资修山之人。经过历代惨淡经营,山上建有五大奇观,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庙宇,宫殿庙庵数百楹,瓦缝参差,错落山间,碧瓦红墙,十分壮观
九里涧,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东南,唐王山和接驾山之间的山涧中,距邹城九里,故叫九里涧。在接驾山前有一个村庄叫九里涧村,村前有一中型水库叫九里涧水库。每到雨季,山洪暴发,水库蓄满之后,余水从溢洪道流出。经过高高低低,坑坑洼洼的河道,形成高低、大小漩涡,非常壮观
传说唐王李世民征战,途经现在的孟子故里邹城,故这里有“唐王山”,“接驾山”,“护驾山”,“唐王湖”等秀美的自然景观。在“唐王山”和“接驾山”之间有一峡谷,积雨水为湖。离市中心5km许,惯称“九里涧”。山雄水秀,倒影涟漪,鳞帆点点,民居鳞次,炊烟袅袅,鸡犬竟嗓,花艳柳翠。人勤地沃,荡舟垂杆,悠闲自得,好一幅山水真品,好一片“桃花源”,好一个探春妙地!
历史沿革
邹城商代属奄国。周克商灭奄,封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侠于此,国号邾,附庸于鲁国。秦统一中国后始设驺县,隶属薛郡。新莽时期一度废驺县设驺亭,后不久恢复。唐初改驺为邹,属河南道兖州鲁郡。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至元丰六年(1083)曾将邹县设置为镇,元丰七年(1084)复设邹县,明清沿袭。1939年3月,为适应抗日斗争新形势的需要,以津浦铁路邹县境内段为界,分为邹东、邹西两个县级行政区。1940年1月邹县抗日民主政府由邹西迁至邹东,与邹东办事处合并,仍称邹县抗日民主政府。1948年6月成立邹县人民政府,1949年8月尚河区划归白彦县,凫山县落陵区划归邹县。1953年8月撤销白彦县,将城前区、尚河区并入邹县。1956年3月撤销凫山县,将太平区、郭里区、石墙区并入邹县,自此行政区域相沿至今。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邹县改为邹城市。由济宁市代管。
秦置驺县,基本沿袭邾国封境,至北齐废平阳县,隋废高平县后,驺县境域大致东北起尼山、昌平山;西濒泗河,西南至凫山西麓,南阳湖畔;南抵界河;东括凤凰山。明嘉靖四年(1525年)版《邹县地理志》载:“地方二百余里,纵广七十里,横一百五十里”。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版《邹县志》载:“四境仍三百里,广一百里,袤八十里。东南至滕县卞庄迤东黄家庄界七十五里,东南至滕县王村界七十里,南至滕县界河界五十里;西南至济宁州圈里界七十里,鱼台界七十五里;西至济宁州、滋阳县横河集迤西泗河东岸三十五里;西北至滋阳县施村迤北小施村界三十里;北至曲阜县凫村迤北苗家庄界二十五里;东北至泗水县界南信集以东土门村五十里,费县界七十五里”。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版《邹县乡土志》载:东至东圈里九十里入滕县界;西至业庄三十五里入济宁州界;南至界河五十里入滕县界;北至凫村二十五里入曲阜县界;东南至北王村六十里入滕县界;西北至施村三十五里入滋阳县界;西南至南薄梁六十五里入鱼台县界;东北至三教湾六十五里入泗水县界。四境周三百余里,东西广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袤七十五里。
中华民国时期,邹县境域基本沿袭清末。全县总面积:1917年约2142.5平方公里;1919年约1825平方公里;1937年约1719平方公里;1947年约2138平方公里;至1948年约1719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18%。
1939年,邹县境内正式建立人民政权至建国初,邹县周围边区曾设过几个县级行政区,境域多次变动:1944年10月,设立凫山县,辖邹县落陵、太平、石墙、郭里4个区(1946年4月至10月,撤凫山县期间又划回邹县)。1945年10月,将邹县十一区撤销,十二区划归曲阜县;将第三、七、九区和芦山区划归泗水县。1948年,将澹台墓至小疃一带及泗河以西共46个村划归滋阳县(今兖州县)。1949年8月,将邹县尚河区80个村庄、张庄区的33个村庄划归新设的白彦县;将邹县连青区两个联防共23个村庄划归滕县;同时,落陵区及石墙区一个联防共61个村庄又划归邹县。1953年8月,撤销白彦县,将其城前区91个村庄及尚河区80个村庄划归邹县。1956年3月,撤销凫山县,其石墙、郭里、太平3个区的33个乡、176个村庄又划归邹县;同时把郭里区北部的北薄、南薄两乡及黄路桥、路家庄、小庄、马坡等村庄划属新设的微山县。1958年10月,将香城公社原唐林、党山、瓦峪、西南岭4个小乡的33个村庄及看庄公社的唐楼、后枣、榆园、张庄、杨庄、小万院6个村庄划归滕县。1959年,东安上村由曲阜县划归邹县。1960年12月,将尼山水库区的苏家村、赵家村、王家村、刘家楼、东鲁源、西鲁源、黄土、李家寨8个村划归曲阜县。1968年9月,又将尼山水库区的张马庄、新村、南王、东龙、西龙、长座、东官、西官、颜母庄、宫家楼10个村划归曲阜县。此后,邹城市境域至2005年未有变化。
邹城市是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和孟子的故里,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样之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内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全市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人口110万。境内交通便利,京沪、新石铁路在此交汇、京福高速公路从市区经过,西距济宁机场仅70公里。邹城地理环境优越,凫峄名山耸其前,洙泗胜水环其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光秀丽。
邹城市历史悠久,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称“邹鲁圣地”。历史上人杰地灵、圣贤迭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古代良母——孟母,有“继往开来”的儒学大师——亚圣孟子,有“一经传家“的西汉父子丞相丰贤、韦玄成,有“凿壁偷光”刻苦治学的西汉丞相匡衡以及“建安七子”的王粲,西晋军事家刘宝、医学家王叔和等。孔子、秦始皇、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赵孟頫;乾隆等也曾到过邹城,留下诸多诗词文赋,为邹城灿烂的文化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邹城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现有各类文物古迹3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8处,各类珍贵文物15000余件。驰名中外的“四孟”(孟庙、孟府、孟林、孟母林)古建筑群布局严谨、雄伟典雅;南北朝时期的“四山”(铁山、岗山、葛山、尖山)摩崖石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历史文化名山峄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明鲁荒王陵,是山东省最大的地下宫殿。邹城文物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山·水·圣人”为主要特色的五大旅游景区,其内涵丰富多彩、特色鲜明、交通便利、设施齐全,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
改革开放以来,邹城工农生产、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和旅游配套设施完备,一座新的现代化旅游城市正在崛起,邹城市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邹城观光游览,共同领略孟子故里灿烂的古代文明之光。
行政区划
代码:370883
邹城市辖3个街道,街道委员会名称如下:
钢山街道 岗山铺、苏家庄、曾家沟、李官庄、红新庄、杨下村、汪家庄、杜家庄、朱家庄、前八里沟、后八里沟、崇 义、程兰谷、王兰谷、孟庄社区、西关社区、北关社区、铁山社区、凤凰山社区、建业社区、昌平社区、龙山社区。
千泉街道 郭庄村、小张庄、兴隆庄、十里铺、小屈家庄、大屈家庄、九里涧、宝泉庄、小 胡、南岭村、尚兰谷、欧兰谷、程家沟、张家沟、大西苇、小西苇、东关社区、南关社区、大胡社区、马庄社区、华龙社区、农坛社区、唐王湖社区。
凫山街道 前庙户营、后庙户营、和睦村、巷 里、周 庄、石家庄、东沙河头、西沙河头、北沙河头、南沙河头、田家庄、五里营、梁家岗、三里社区、桥西社区、锦汇社区、西园社区、南宫房社区。
14个镇:
峄山镇 两下店南村、两下店北村、东 庄、东颜庄、南龙河、北龙河、峄山街、纪王城前村、纪王城东村、纪王城西村、金张庄、留驾庄、沈家庄、店 子、丁 岭、崔 桥、西参沟、中参沟、敦参沟、存里庄、照山庄、大庄一村、大庄二村、大庄三村、大庄四村、大庄五村、大庄六村、大庄七村、野 店、李 庄、高皇铺、贾 洼、上山庄、下山庄、涝 滩、稻 洼、刘 营、苗 庄、石 马、大 故、小 故、吕 台、唐 店、黄家村、西巩庄、蔡家庄、东巩庄一村、东巩庄二村、东巩庄三村、东巩庄四村。
看庄镇 夏看铺、东白山、九山庄、龙泉村、王府村、富 张、保安庄、东后圪、西后圪、前 圪、温石村、七贤庄、杜 家、白 水、李 楼、王 楼、黄湾树、刘官村、兴隆寺、西八里河、大付楼、小村楼、李白庄、集山沟、土山洼、林前庄、东柳下邑、西柳下邑、白 石、土门沟、金山庄、尚 庄、孟官庄、孙看庄、看庄村、看庄、倪看庄、赵家洼、熟山村。
香城镇 香 城、张马庄、程北庄、马山头、香杨庄、崔 唐、何 庄、褚 庄、福路庄、戴 庄、时 沟、前郭村、后郭村、大山阴、刑 庄、马 营、东侯庄、小河圈、大黄庄、东苗庄、西张沟、南齐庄、南小刘、张桃园、朱桃园、于桃园、康桃园、刘桃园、王 庙、李桃园、房桃园、泉山沟、洪山庄、桃园、东徐桃园、老龙湾、杨桃园、田王村、孙王村、田石滩、后相河、古路湾、前相河、孙家岭、谷山后、谷山前、陈 岭、东张沟、大北王、连青山、周 口、崔家口、黄山怀、马石片、辛 沟、骆 庄、北羊皮庄、西羊皮庄、南羊皮庄、西洪洋、东洪洋、小洪洋、尖山前、银河寺、徐西岭、不乱沟、前相庄、后相庄、茶 沟、龙 水、顾 岭、赵 岗、石古墩、白石铺、北齐庄、大河滩、西刘庄、唐 邱、前刘庄、西韩桃园、詹 邱、北小刘庄、敦桃园、王 邱、前韩村、傅 邱、后王沟、前王沟、焦 庄、小莫亭、瓦石沟、官 庄、邓通庄、大莫亭、小山阴、韩 岭、黄 邱、苗 岭、石 庄、木 庄。
张庄镇 张 庄、大沟村、桥北村、韩 沟、陈 沟、桃花山、前汉石桥、后汉石桥、小烧峪、大烧峪、吉玉庄、柳树沟、松 石、矬草峪、黄 庄、簸箕掌、大烟庄、刘家洼、西南沟、将军堂、老林店、高山店、东王庄、老崖村、仙 桥、徐家岭、白石山、黑 港、猪咀石、桑家庄南、桑家庄北、桐花秧、东果庄、立石庄、位庄南山、东北洼、位 庄、位庄北山、西马连沟、东马连沟、北马连沟、大 律、杨家庄、黄土崖、牛 角、辛 寺、上磨石岭、下磨石岭、虎 窝、西董家庄、东董家庄、大 彦、小 彦、西王沟、崔家庄、孔 沟、东赵庄、傅家庄、田家沟、西卞庄、小烟庄、魏家口、东王营、西王营、白山峪、枣 沟、刘家村、西柳峪、大黄林、小黄林、东卞庄、前任岭、后任岭、老龙沟。
城前镇 城 前、城 后、东刘庄、单家庄、东岭后、榆 官、水北、张园、卜 通、土山沟、大柳峪、小柳峪、东康王、西康王、东王沟、许家沟、石山沟、高家岭、马家河、大崇村、小崇村、赵家林、玉皇庙、西南沃、越 峰、渔汪岭、石垛子、土 门、洼陡一村、洼陡二村、洼陡三村、魏 兰、上石门、雨 山、大岔河、小岔河、韩家庄、躲水庄、云罗庄、后瓦屋、前瓦屋、史泉村、东山村、孙家厂、周庄、李家山头、、后祝沟、东祝沟、前祝沟、牛 庄、云头山、崔家岭、河北尹庄、河南尹庄、东孙庄、南 窝、上连家庄、红旗岭、北山窝、东尚河、西尚河、燕子沟、金 岭、东圈里、孔 岭、胜利岭、梨 杭、胡家沟、白龙庄、东岳庄、刘家岭、上石河、下石河、北 王、南 王、朱家庄、小杜沟、大杜沟、新井、付家庄、许老庄、郑家庄、大代家安、小代家安、渠家庄、范家庄、民 安、桃 园、罗圈峪、关 峪、东南河、西南河、河 南、青龙山、长老峪、魏 沃、上放粮、下放粮、尤家村、场 岭、三河口、前标村、后标村、青 邑、赵 岭、下黑石片、上墨石片、扈家沟、苗家沟、官 庄、青邑南岭、杨家峪。
田黄镇 田黄村、老牛后、宋家山头、大张庄、萧家沟、深 沟、河 西、、栖驾峪、律 庄、卧龙庄、石山汪、东罗头、西 埠、西罗头、上鲍家庄、下鲍家庄、田家岭、凉水泉、等驾庄、拐子河、皇宫驾、西北山、下大古、上大古、朝阳寺、厂 里、高 桥、红山沟、大刘庄、小山头、大山头、林 丰、圈 里、瓦 曲、后 峪、颜家庄、鹿山后、柴炭店、栗子园、北山村、纸 坊、泉 沟、北 桃、南 桃、枣 园、白龙池、辛 庄、西刘家沟、东刘家沟、杨家峪、大峪口。
大束镇 大束前村、大束中村、大束后村、云山营、南桑庄、官 厅、东山头、西山头、羊 山、北刘庄、山西头、白塔寺、洪 门、中 山、西 寨、东 寨、白泉寺、崮 尚、山 沃、凰 翥、西朱村、来傅庄、刘傅庄、孔傅庄、王傅庄、孟傅庄、季家庄、土 旺、孔家庄、西梨杭、、东朱庄、赵家庄、东卧牛、东曹村、驳家庙、刘麻疃、袁麻疃、岗 上、东北庄、南 庄、武家庄、黄 洼、小洪沟、北石庄、黄 疃、吴麻疃、三合村、大洪沟、匡 庄、南 葛、中 葛、北 葛、东孟庄、梭 庄、傅家堂、黄家庙、张 东、赵 东、杜 东、安平庄、王傅庄、龙山前、二道河、张家屋、董家龄、傅山村、丁 沟、二 沟、孔陈庄、时枣行、老虎港、潘家庄、水 河、钓鱼台、灰城子、灰 埠、葛炉山。
中心店镇 中心一村、中心二村、中心三村、中心四村、葛老庄、程 岗、二十里铺、西章前村、西章后村、蔡 厂、李官桥、四府厂、大东章、小东章、北渐兴西村、北渐兴东村、大牛厂、小牛厂、双 桥、前 厂、前 屯、前南宫、中南宫、后南宫、白马厂、大赵村、小赵村、石柱厂、后 屯、西付庄、中付庄、东付庄、屯 头、迎河头、龙 山、大 元、小 元、溪湖厂、路 庄、于家庄、老营南村、老营北村、尚 寨、东安上、常家庄、郝家沟。
北宿镇 大北宿、大贾后村、大贾东村、小北宿、前万村、后万村、西孟庄、谷 堆、东江村、西江庄、丁家庄、西于庄、西兴隆、前瓦屋、后瓦屋、小贾庄、大贾前村、南 屯、北 屯、东故下村、西故下村、罗 厂、羊 厂、赵家厂、河北辛庄、河北敦庄、南渐兴、岳 庄、前 丁、西 丁、东 丁、霍 村、中落陵、西落陵、中毛堂、东毛堂、曹 庄、西毛堂、南落陵、西 岗、孟家楼、家落陵、吴官庄、马家楼、大岗村。
唐村镇 前唐社区、中唐村、后唐村、西牛庄村、驷马庄、杨春庄、侯家庄、东田村、河 头、西田村、、潘家官庄、蒋 屯、东双村、西后双村、西前双村、柳河口、秦官庄、白 庄、西颜庄、西龙河、包家庄、孙 庄、东郭庄、王炉村、西郭庄、前葛家村、后葛家村、秦刘庄、孔家河。
太平镇 太平一村、太平二村、太平三村、太平四村、高 石、董 石、韩 石、王 石、秦 石、庄 里、北亢阜、南亢阜、高营村、果 庄、谢 庄、夹 道、幸福楼、太辛庄、西赵庄、侯王庄、崔 庄、韩 坑、韩 楼、崔 井、秦 河、刘 庙、冯集、白衣堂、冯楼、东边庄、马街、李街、庵上、赵桥、孙庙村、黄园村、东拐头、西拐头、王府寨、尹沟、高家场、郝庄、观音堂、冯家集、大边庄、邵庄、西里彦、西宝张、林家海、东里彦、李家集、邱家楼、南陶城、中陶城、樊家桥、张家行、翟家行、西纪沟一村、西纪沟二村、西纪沟三村、东纪一村、东纪二村。
平阳寺镇 平阳寺、王 行、前皇甫庄、东宝张、西横河、新刘庄、郑 行、堤 上、刘家河口、黄 庄、姚安庄、陈 庄、大马厂、黄 厂、孙坡村、鲍 厂、后 韩、中 鲍、、横 河、前 鲍、后 鲍、杏 行、邢 村、骑 岭、银张村、谢家口、北 林、刘 行、前 韩、中 行。
郭里镇 郭里一村、郭里二村、郭里三村、郭里四村、郭里五村、长青村、王家庄、富 民、孙 岭、王屈前村、王屈中村、王屈北村、朝阳东村、朝阳西村、上镇头、下镇头、爷娘庙东村、爷娘庙西村、上 屯、下 屯、高李村、羊石山村、西郭东、侍 玉、卧牛村、望山庄、独山庄、五厘山、前黄山、中黄山、后黄山、郭北村、郭中村、郭南村、宋 山、宫家庄、、凤 凰、苗 山、郎子山。
石墙镇 大石一、大石二、大石三、宋庄、张楼、孔石、西故前、西故后、张故、中故、赵家楼、南岳庄、望云一村、望云二村、望云三村、望云四村、面坊、新安、蔡东、蔡西、王场、小石墙、高寺、东坡、西坡村、刘桥、韩庄、前楼、西纸坊、江庄、寺西、黄金山、羊绪东村、羊绪西村、羊绪前村、朱山庄、古木、后山庄、白山庄、樊山、上九山、下九山、古路口、银 泉、金斗山、前营、铁刘庄、乔家庄、大季、东季、高保庄、东深井、西深井、南深井、南刘庄、草寺、高庄、杨岭、车路口、姜庄、前山亏庄、后山亏庄、毛家山、辛甫庄、朱家庄、邱家庄、丰庄、兴泉庄、常峪村、犁耙峪、单山、姜坝、前沃、东沃、西沃、阳来。
。共17个居委会、871个村委会,943个自然村。总面积1613平方千米
历史名人刘昭汉
(1897-1941年),字景淮,香城镇大莫亭村人。幼年就读于田黄大同小学、辛庄蚕种学校,后考入滋阳县山东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1923年,入济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攻读。二年后毕业回乡,适逢靳云鹗率部进军河南途径邹县,录其为司令部参议,次年被委任为河南省尉民县县长。到任数月,因靳在直奉混战中失利,遂于1928年初返回邹县香城,不久,被推选为区自卫团团长,维持地方治安。1930年,县自卫总团组建,刘遂任副总团长。其问,他热心于教育事业,先后筹建起“大莫亭实验小学”、“邹县县立乡村简易师范学校”,并担任乡师校长。
“七‘七”事变后,刘支持平津学生流亡团来邹发展“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不久,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邹县,形势紧张,乡师解散,他遂于香城组建抗日游击队,共有人枪千余,编为三个团。翌年2月,被山东省主席沈鸿烈委任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十一游击纵队第四十二大队司令兼邹县县长”。后率队加入亲八路军的孔昭同部,受任为“苏鲁战区独立游队第三十一支队长”。刘率领游击队,曾多次打击日伪军。1940年冬,日军小队长田川为逼刘放弃抗日立场,派人掳去刘的二女儿刘宪珍作人质。面对敌人的卑鄙伎俩,刘昭汉断然派人烧毁了自己家中房屋以绝敌念,又针锋相对地抓到汉*李成芝的女儿,迫敌交换人质。是年腊月十四日,日军纠集邹、兖、曲,泗四县兵力,对刘部进行围剿,是役,寡不敌众,刘部损失惨重。
1941年5月,刘病逝于香城小山阴村。各界各友军派代表参加了刘的追悼会。邹东抗日民主政府亦派专人送了挽联,上书“邹东之光”。
韦贤
西汉大臣。字长儒。祖籍彭州,至高祖父韦孟时迁居邹县城东。精通《礼记》、《尚书》等经典,长于诗赋,世称"邹鲁大儒"。曾任光禄大夫、大司马车骑将军、长伶少府等职。汉昭帝继位,韦贤曾为皇帝讲授诗篇,昭帝赐封他为光禄大夫、詹事。元凤五年(前76),再迁为大鸿胪。昭帝死后,宣帝继位,因韦贤曾为先帝授诗,特别受到宣帝尊重,赐爵关内侯。本始三年(前71),韦贤任丞相,封为扶阳侯,食邑700户。地节三年(前67),韦贤以年老多病为由,辞掉丞相职位,告老还乡。
匡衡
生卒年待考。西汉经学家。字稚圭。邹城羊下村人。家境贫穷,但自幼好学,不为家贫所误。年少时常给人家当短工而不取报酬,只是以借读主人家的书为交换条件。晚上无钱置灯,他便将墙壁凿个洞,"偷"来邻居家的灯光读书。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精通《诗经》,在儒生中有很大影响,有"经明不凡,当世少双"、"才智有余,经学绝伦"的美名。曾任郎中、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光禄勋、御史大夫等职。建昭三年(前36),被提升为丞相,赐封安乐侯。在治国安民问题上,主张"礼让为国",并主张首先从君臣做起,整肃吏治,使"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从而做到"民不争"、"下不暴"、"众相爱"。他的这些政治主张,对医治当时百孔千疮的腐败政治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刘宝
西晋军事将领,文学家。字道真。邹城市郭里镇人。自幼聪颖,能歌善箫,并善于以优美的乐歌表达自己的感情,闻者无不留连。曾在扶风王司马骏府内任从事中郎,后任吏部郎。他善于骑射,精于武功,作战英勇,又先后任侍中、使持节、安北大将军、领护乌丸校尉、都督幽并州诸军事等职,后因戍卫北境有功,赐爵关内侯。刘宝不但能武,而且善文,尤通经史。著有《刘宝文集》3卷及《历代史书考异》,流传于世。
孟 母
(?~前317)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后人把她与徐母(徐庶母)、欧母(欧阳修母)列为做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 教养长大成人。起初,他家居邹城以北马鞍山下,附近是一片墓地,幼小的孟子便经常学着埋坟头,哭丧。孟母认为住在这里不利于教养孩子,遂迁居至城西庙户营。新居与市场为邻,市场上行商坐贾,拍卖喧闹,孟子受环境影响,又模仿商人的样子。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又把家迁到县城南关的学宫旁。
孟子于是嬉戏“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说:“此处真可以居吾子矣。”这就是“择邻三迁”的故事。最初孟子对学习很有兴趣,时间一长就厌烦了,经常逃学。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拿起刀来当着孟子的面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并说:我织布供你读书很不容易,这织布机上的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就无法织成。学问也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你学习和我织布是一样的道理,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材呢?这就是“断机教子”的故事。经过孟母三迁择邻、断机以教,孟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从此旦夕勤学,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
孟 子
(约前372~前289),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 (今山东邹城)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分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 书 》 ,述仲尼之意 ,作《 孟子 》七篇”。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转自www.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