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韶关市

韶关市


ad

代 码: 440200  邮 编: 512000  拼 音: Shaoguan Shi
区 号: 0751   车 牌: 粤F    市 鸟: 画眉  市 花: 杜鹃花  市 树: 阴香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东经112°50′-114°45′、北纬23°5′-25°31′。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郴州市、江西赣州市交界,东面与河源市接壤,西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惠州市。全市总面积18380平方千米,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2.94万人,户籍人口为320.3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5.88万人、农业人口194.44万人。
  境内河流主要属珠江水系北江流域,有浈江、墨江、锦江、武江、南水等河流。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春季阴雨连绵,秋季降水偏少,冬季寒冷,夏季偏热。年平均气温18.8℃―21.6℃,年均降雨1400―2400毫米,全年无霜期310天左右,年日照时间1473-1925小时。

基本概况  韶关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广东省文明城市,位于广东的北大门,北接湘、赣,南连珠江三角洲,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经国务院2004年5月29日批准韶关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现辖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代管乐昌市、南雄市。总面积1.84万平方公里,2003年末总人口314.85万人。韶关市区面积2856平方公里,人口89.47万人。浈江、武江在市区汇合成北江。韶关市区,青山环抱,风景如画。工贸旅三业发达,经济网站繁荣,是粤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韶关交通区位优越,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6国道南北向,323国道东西向经过市区贯穿全境,107、105国道分别经过本市北部和东南部。因而韶关成为中国北方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之地。韶关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宜人。韶关物种资源丰富,被誉为华南生物基因库。森林资源居广东首位,是全国重点林区,2003年森林覆盖率达71.9%.韶关是全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现已探明的矿产有49种,其中铜、铅、锌、锑、铋、汞、钠、稀土和煤等22种储量居全省第一位。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占全省总量的19%.韶关山川秀美,风景名胜众多,被誉为集华南景观之大成。其中生态、佛教文化旅游富有特色,全国重点寺庙南华禅寺和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等景区闻名海内外。
改革开放以来,韶关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九十年代初进入中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50强。在上世纪的后几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连续6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入二十一世纪,韶关市经济发展更猛,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二位数增长,综合竞争力已跃上广东省二类地区。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目前,韶关市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京珠高速公路贯穿韶关境内南北,国道、市通县公路实现高等级化,县(市)通镇公路实现混凝土路面化。300吨级集装箱船可从市区直达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每天有100多次客车停靠或始发韶关火车站,驶往国内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在内的大部分国内主要城市。韶关市有线通讯、移动通讯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发电装机容量215万千瓦,每年输往市外的富余电力几十亿千瓦时,城市供水充裕,一批大中型工业园区初具规模。

自然地理  韶关市地处南岭山脉南部。全境在地质上处于华厦活化陆台的湘粤褶皱带。岩石以红色砂砾岩、砂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为主。在地质历史上是间歇上升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造成峡谷众多、山地陡峻以及发育成各级夷平面。地貌独特,以山地丘陵为主。自北向南明显分布大体平行的三列弧形山系:蔚岭、大庾岭山系,石人嶂山系,青云山山系。其间分布两行河谷盆地,包括南雄盆地、仁化董塘盆地、坪石盆地、乐昌盆地、韶关盆地和翁源盆地。
韶关以典型的红岩地貌闻名于世,南雄、坪石等盆地属红岩类型。南雄盆地幅员最广,岩层有十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仁化丹霞山、曲江韶石山、坪石金鸡岭等红岩峰林,地貌学中称为丹霞地形,风景绝佳。
丹霞地貌
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方圆2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称丹霞山。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丹霞地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丹霞山为代表而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
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在比较了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南雄红层
“岩本南雄记史前,恐龙剑兽几庞然。”南雄红层蕴藏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引起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注意。
南雄红层,一块神奇而丰饶的红土地。自从盘古开天地,承蒙大自然的厚爱,特意在粤北的北麓造了一个北东--南西向延伸的狭长盆地。它西起始兴县的鸡笼圩,东与信丰盆地相连,纵长约100公里,南北最宽处不超过20公里。盆地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堆积了近3000余米厚的晚白垩纪和第三世纪地层。晚白垩纪南雄组出露在南部,古新世罗佛寨群分布于北半部,始新世丹霞组见于北缘。红层发育,出露较好,含有丰富的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和微体古生物化石,是除北美西部之外研究恐龙绝灭问题的第二个最佳地点,也是亚洲唯一的最佳地点。南雄盆地对于探索白垩纪、第三纪交界恐龙灭绝和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如何大规模辐射这一科学难题,以及对发展恐龙蛋这一新的领域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极其珍贵的科学样本。
广东有100多个盆地,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而南雄盆地就占近三分之一,总厚度在1300至2900米之间,比全国平均厚度300至800米多出3倍多。南雄盆地可谓得天独厚。
大约距今7000万年以前的中生代期间,我国出现了数以千计,大小不等山间构造盆地,这些盆地经过新生代一直保存下来。同时在中生代,从白垩纪到新生代第四纪,我国普遍暖热或炎热。在长期炎热气候影响下,风化碎屑物质因热胀冷缩,其铁质大部分被氧化成为红色的氧化铁而变成了红色。这些物质在流水作用下,被子带到湖盆里堆积起来,一层层泥、砂、砾石等相间沉积,天长日久,在重压之下,通过胶结作用,固结成页岩、砂岩、砾岩等各种岩石。由于岩层中普遍含有红色的氧化铁,沉积物固积为岩石之后,出现了丹红的颜色。这便形成了我们常说的“红层”。
红层沉积以后,便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在以千百万年计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日晒雨淋、暴雨冲刷、风化剥蚀、水流侵蚀和重力作用等自然力的雕塑,才演化成为层峦起伏,绚丽多姿的红层地貌。
南雄红层依岩性可分为三部分:下部棕红、紫红色砂砾岩、泥质沙岩,含恐龙蛋化石;中部棕红色、砂质泥岩与泥质砂互层,夹有灰绿色砂岩,产恐龙和恐龙蛋化石;上部棕红色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砂岩为主,夹有含砾砂岩、砂砾岩,产蜥蜴类、龟鳖类、恐龙和恐龙蛋化类。
由于南雄红层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白垩纪晚期和早第三纪红层中,南雄的“罗佛寨组”、“上湖组”、“大塘组”、“南雄群”已作为地质名词在世界上正式采用。南雄红层界线清淅分明,延续完整。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鹅颈岭的界线,仅一线之隔就可以分出南为晚白垩纪地层,北为第三世纪地层。真可谓“泾渭分明”。
在这广袤的洪荒古泽之中,蕴藏着各种各样的古生物化石,有恐龙、恐龙蛋、恐龙脚印、阶齿兽、贫齿兽、鳄鱼、龟、螺化石、各种介型类、轮藻类和硅化木等化石。南雄恐龙有白垩纪晚期绝灭,比世界上其它地方的恐龙绝灭要晚些。红层中即有白垩纪晚期大量的恐龙化石,又有新生代大量兴起的哺乳类动物群化石,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红层之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古生物终生教授斯隆盛赞:“南雄是世界上研究恐龙最好的地方。”
南雄红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外古生物学者。早在上世纪未德国人李希霍芬、日本人野田势郎和饭冢升均来考查过南雄红层盆地。1928年后我国地质学家冯景兰、朱翔声和陈国达等先后在南雄红层盆地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1961年广东省地质局野外木作队首次在南雄盆地发现了恐龙化石,以后又有陆续发现。大量发现恐龙、恐龙蛋化石则在1985年1992年这八年之间。这是因为:一、开辟新城区,炸平十多座山头,为发现恐龙化石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二、博物馆成立后,有了专业人员从事此项工作。从70年代起有许多国内外专家学埏来南雄考察。著名的"华南白垩世--早第三世纪红层现场会议"于1976年11月24日在南雄召开。至今为止,有关南雄古生物化石的论文计有22篇在国际上公开发表,引起了世界古生物界的广泛注意。

经济概况 韶关是广东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和第三产业也有相当的规模。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国家先后把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来建设,建立起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韶关挖掘机厂、凡口铅锌矿、大宝山矿、曲仁煤矿等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奠定了韶关工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七十年代,韶关已成为广东重要的工业基地。八十年代以来,韶关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全市有工业企业2.5万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400个,其中大型企业有20个,中型企业有47个,形成了以钢铁、采掘、有色金属冶炼、电力、机械、电子、纺织、建材、食品、化工及森工为主要工业门类的工业体系。
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加快,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三次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19.2:46.8:34调整为17.5:49.5:33。全市实现工业增加134.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48.4亿元。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56.9亿元,优质米、无公害蔬菜、蚕桑、糖蔗、烤烟、速生丰产林、毛竹、松香、白果等“三高”农业基地已初具规模,速生丰产林发展到300万亩,毛竹近150万亩,优质禽畜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4亿元。全市有商品市场200多个,市场总面积70多万平方米,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市场有12个。有水果、蔬菜、粮食、小商品、布匹、水产品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和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日用百货、农副产品、摩托车、野味山货、旧货交易、机电产品等商品专业街。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饮食、信息、房地产、中介服务等服务行业呈快速发展势头。来韶游客人数连年高速增长,2004年旅游业共接待游客达5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5亿元。
利用外资对外经贸稳步增长。200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72亿美元。一大批大型外商投资企业落户韶关并发展壮大。粤北工业开发区、翁源官渡开发区、乳源民族经济工业园、始兴黄花园工业区等初具规模。全市有“三资”企业1000多家。韶关已成为国内外客商的热点投资地区。2004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3.1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有色金属、家具、纺织、化工产品、轻工产品、机电产品以及优质大米、茶叶、香菇、蔬菜等农林产品。
 
行政区划
  韶关市辖3个市辖区、5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浈江区。
  韶关市     面积18380平方千米,人口315万(2003年)。
  浈江区     面积 523平方千米,人口36万。邮政编码512023。
  武江区     面积 68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邮政编码512026。
  曲江区     面积1651平方千米,人口30万。邮政编码512100。区人民政府驻马坝镇。
  乐昌市     面积2391平方千米,人口52万。邮政编码512200。市人民政府驻乐城街道。
  南雄市     面积2361平方千米,人口46万。邮政编码512400。市人民政府驻雄州街道。
  始兴县     面积2174平方千米,人口24万。邮政编码512500。县人民政府驻太平镇。
  仁化县     面积2223平方千米,人口22万。邮政编码512300。县人民政府驻丹霞街道。
  翁源县     面积2234平方千米,人口38万。邮政编码512600。县人民政府驻龙仙镇。
  新丰县     面积201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邮政编码511100。县人民政府驻丰城街道。
  乳源瑶族自治县 面积2125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5127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乳城镇。

历史沿革
  现韶关市境内地区,春秋属荆州、扬州,战国为楚国南疆,秦属南海郡地,汉初为南越北境。公元前111年设曲江县,包括现韶关市大部分地区,县治在今市区。公元265年三国孙吴设始兴郡,辖曲江、始兴等6县(范围大体上是今粤北地区),治所在曲江(在今市区)。南朝以后设州领郡今市境基本市属东衡州。
  隋开皇九年公元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名胜韶石山之韶字为州名。明清两朝在今韶关市区设关收税故俗称韶关。民国时期先后设广东省南韶连绥靖区、南韶连道、岭南道、南韶连行政区、北区、西北绥靖区、第二行政督察区等。
  1949年9-10月,粤北各县陆续解放,11月广东省设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辖韶关市、曲江县等17县市。1950年1月更名北江专区。1952年撤销北江专区,设立粤北行政区。1956年撤销粤北行政区,设立韶关专区。1970年专区更名地区。1975年11月韶关市升为地级市,辖曲江县。1983年地市合并称韶关市。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韶关市总人口2735433人;北江区 139684人、武江区 191655人、浈江区 204640人、曲江县 366031人、始兴县 205684人、仁化县 163213人、翁源县 310956人、乳源县 177894人、新丰县 179388人、乐昌市 423444人、南雄市 372844人。
  2002年,韶关市辖3个市辖区、6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7个街道、134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1279个村委会、224个居委会。
  2004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0号)同意调整韶关市部分行政区划:(1)撤销韶关市北江区、曲江县,设立韶关市曲江区,调整韶关市浈江区、武江区和仁化县的行政区划。(2)将原北江区的行政区域和原曲江县的花坪镇、犁市镇划归浈江区管辖。(3)将原曲江县的重阳镇、龙归镇、江湾镇划归武江区管辖。(4)将原曲江县的黄坑镇、周田镇、大桥镇划归仁化县管辖。(5)曲江区辖原曲江县的马坝镇、罗坑镇、樟市镇、大坑口镇、乌石镇、沙溪镇、大塘镇、小坑镇、枫湾镇、白土镇,区人民政府驻马坝镇。  区划调整前,北江区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512000;武江区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17万;浈江区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20万;曲江县面积3176平方千米,人口41万,邮政编码512100,县人民政府驻马坝镇;仁化县面积1822平方千米,人口17万(数据根据简册2004)。调整后,韶关市城区面积由原来的339平方千米扩大到2856平方千米。
  
  截至2005年5月底,韶关市辖3个市辖区、5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8个街道、101个镇、1个民族乡。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