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东风

东风


ad

  词语解释

  ◎东风dōngfēng

  (1)[easterly]∶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李煜《虞美人》

  (2)[springbreeze]∶春天的风

  (3)[drivingforceofrevolution]∶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1、东方刮来的风。《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唐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杨朔《海市》:“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东风,才有海市。”

  2、指春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唐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红楼梦》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刘大白《湖滨晚眺》诗:“微波吐露东风语:明日是清明,青山分外清。”

  3、代指春天。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诗:“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4.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谢觉哉《不惑集·干劲》:“而且东风已经在广大的工农劳动人民中刮起来了,仅仅是某些干部尚风平浪静。”陈毅《满江红》词:“喜东风浩荡海天宽,西风落。”郭沫若《新华颂》:“多种族,如弟兄,千秋万岁颂东风。”

  5、菜名。《文选·左思<吴都赋>》:“草则藿、蒳、豆蔻……东风、扶留。”刘逵注:“东风,亦草也,出九真。”《齐民要术·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晋顾微《广州记》:“东风华叶似‘落娠妇’,茎紫。宜肥肉作羹,味如酪。”参见“东风菜”。

6、东风也指天长路远,难以与亲人相见,生人做死别!《黄粱梦》中探春的判词“千里东风一梦遥 ”就是这个意思。

7、草名。《文选·左思〈吴都赋〉》:“石帆水松,东风扶留。”刘良注:“石帆而下,四者皆草名也。”《广韵·一东》:“亦东风菜。《广州记》云:‘陆地生,茎赤,和坐羹,味似酪,香似兰。’《吴都赋》云:‘草则东风扶留。’”



  

东风汽车
  东风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已陆续建成了十堰(主要以中、重型商用车、零部件、汽车装备事业为主)、襄樊(以轻型商用车、乘用车为主)、武汉(以乘用车为主)、广州(以乘用车为主)等主要生产基地,公司运营中心于2003年9月28日由十堰迁至武汉。主营业务包括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汽车零部件和汽车装备。目前,整车业务产品结构基本形成商用车、乘用车各占一半的格局。截至2004年底,公司总资产768.9亿元(RMB),净资产339亿元(RMB),在册员工10.6万人。

  进入新世纪,东风公司着眼参与国际竞争,按照“融入发展,合作竞争,做强做大,优先做强”的发展方略,积极推进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先后扩大和提升与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作;与日产进行全面合资重组;与本田拓展合作领域;整合重组了悦达起亚等。全面合资重组后,东风的体制和机制再次发生深刻变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惯例,构建起较为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框架,东风公司成为投资与经营管控型的国际化汽车集团。

  东风公司构建了完整的研发体系,在研发领域开展广泛的对外合作,搭建起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研发平台及其支撑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商品计划和研发流程。东风将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自身研发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瞻望前程,东风公司已经确立了“建设一个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一个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一个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东风”的发展定位。公司将紧紧抓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内汽车市场持续走强的历史性机遇,力争通过五年的奋斗,实现产销规模、经营效益和员工收入三个翻番,企业综合实力稳居行业领先,东风品牌跻身国际。把东风建设成为自主、开放、可持续发展,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集团。

  电影《东风》

  导演:广布道尔基

  编剧:孙穆

  主演:于中义马陋夫王延盛张巨光庞学勤

  上映:1958年

  地区:中国大陆

  颜色:黑白

  类型:艺术片

  东风(1958)故事梗概

  “五一”节,长春汽车城格外热闹,崭新的解放牌载重卡车的行列,一眼望去真是壮观。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有一辆吸引人的小轿车模型.是厂里正在试制的“东风”牌小轿车。为了向党的八届二中全会献礼,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人提出要在12天内试制成功,送到北京。迷信书本和外国的工程师单宁,不相信工人的智慧,对此持怀疑态度。外号“黑旋风”的青年铣工李涛,承担了汽车上关键部件轴瓦的试制任务。正在医院休养的老工人李士林提前回厂,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要帮助儿子李涛。在试制过程中,生产轴瓦的组合圆拉刀损坏了。李涛的未婚妻调度员单元梅,找哥哥单工程师前来帮助。单工程师认为李涛缺乏理论,单凭干劲是完不成任务的,不愿相助。因此兄妹之间还引起了一场争执,不欢而散。李士林凭着经验和干劲,帮助儿子找到了用滚珠压代替拉刀的新方法,但没有十分把握。车间主任对这父子两代敢想敢干的技术革新精神表示非常支持,帮助他们做进一步试验。于是李涛鼓足勇气,去找单工程师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单工程师很冷淡,结果试验失败了。之后,李涛在技术员的帮助下,终于创造了试制轴瓦的单圆刀,并将轴瓦试制成功,使“东风”牌小轿车按期制成,结束了中国不会制造小轿车的历史。

  东风牌轿车

  1958年2月,毛泽东亲临一汽视察,对陪同他视察的一汽第一任厂长饶斌说:“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轿车呀?”。为了完成领袖的殷殷期望,一汽工人上下一条心,提出了“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去见毛主席”的口号。

  开发国产轿车,当时的条件堪称“四无",即无资料,无经验,无工装,无设备,当时的一汽,基本上是一整套生产卡车的建制,一切都要白手起家。一汽的工人们在工具车间挤出一块厂地,热火朝天地干起了国产轿车来。根据一些国外样车,设计师们对国产轿车的车身做了大胆的设想和构思。车头标志为一条金色的龙,因为龙是中国的象征。龙身表面要镀24K纯金;车身侧面要镶嵌毛泽东书写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字样;车身后大灯设计为中国古代宫廷中使用的红纱灯,俗称“宫灯”形状。这样的设计,既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特色,又体现出与外国车的明显区别和与众不同。

  按照设计,整个车身的制造和各种钣金件的加工,几乎完全采用手工工艺照图纸要求敲打成型。大家干国产轿车的士气高昂,不少人吃住在生产现场,有的甚至把行李搬进车间。

  发动机是以德国“奔驰—190”型轿车发动机为样机制造的;变速箱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三档机械变速器;底盘则参考法国“西姆卡”的基本结构,进行了部分改进;整车最高时速为128公里。

  同年4月份,一汽组建了制造轿车的突击队,开始了整车组装的最后冲刺。人们日夜兼程,全力以赴,很快车头镶有金龙腾飞标志的第一辆国产轿车诞生了!毛泽东当年对国际形势曾有一个著名论断:“东风压倒西风”。聪明的一汽人按照领袖的论断,给自己的轿车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东风”!

  1958年5月21日下午,毛泽东和当时担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林伯渠来到怀仁堂后花园,乘坐东风轿车。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啊!坐上我们自己的小轿车了!”东风轿车的诞生,使我们中华民族结束了一个历史,又创造了一个历史。 东风系列导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系列中程和洲际弹道导弹。这一系列的导弹编号为“DF-?”形式,如东风-1号又写作DF-1。
东风-1战术导弹

已知型号
东风-1短程弹道导弹
东风-2短程弹道导弹
东风-3号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4中/远程弹道导弹
东风-5洲际导弹
东风-11战役战术导弹
东风-15短程弹道导弹
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
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1号(DF-1)近程地地战略导弹
中国根据苏联P-2导弹仿制的近程地地战略导弹。1958年4月开始仿制,1960年11月5日试射成功。导弹全长17.68米,弹径1.65米,起飞重量20.4吨,采用一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携带1300公斤的高爆弹头。该导弹没有实战部署过。但是中国通过仿制P-2导弹建立了导弹研究体系,培养了一批导弹专家

东风-2号(DF-2)中程地地战略导弹
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1964年6月29日试射成功,1966年装备部队,现已全部退役。
推进剂:单级过氧化氢+酒精液体燃料
  射程:1300公里;DF-2A为1500公里
  弹长:20.9米
  弹径:1.65米
  弹重:29.8吨
  弹头:1500公斤常规高爆炸药,一枚1290公斤的2万吨级当量核弹头(DF-2A)
  制导:惯性陀螺电解积分仪
  精度(CEP):1500米-3000米


东风-3号(DF-3)中程地地战略导弹
东风-3(DF-3/CSS-2)型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1966年12月26日首次试射,1971年5月服役。它是一种机动发射、单级、使用液体燃料的中程弹道导弹。该型导弹据估计于1969年开始服役,携带一枚当量约100-300万吨的核弹头。1986年7月,大陆开始了对东风-3型多弹头系统的研究。改进后的型号据信可以携带多弹头,当量约5-10万吨,分别攻击不同的目标。东风-3型也可以携带重达4800磅的常规高爆炸药。大陆在80年代估计生产了90-120枚东风-3型导弹,正逐步被东风-21A型所取代,目前最多还有40枚部署现役。
  推进剂:单级硝酸和偏二甲基液体燃料
  射程:2650公里;2800公里(DF-3A)
  弹长:24米
  弹径:2.25米
  弹重:64吨
  弹头:1500公斤常规高爆炸药;一枚1290公斤的2万吨级当量核弹头
  制导:惯性陀螺积分仪
  精度(CEP):1500米-3000米


东风-4号(DF-4)远程地地战略导弹
中国研制的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1970年1月30日试射成功,1980年服役。东风-4型是一种机动发射、两级、使用液体燃料的中程弹道导弹,可以覆盖关岛的美军基地,经改进后射程可以覆盖莫斯科。据大陆官方报道,解放军的第二炮兵部队在1985年对该型导弹的控制软件作了改进,在命中精度上得到了一定提高。大多数东风-4型导弹储藏在山洞里,战时必须先移至露天,花两个小时灌装好液体燃料后才能发射。估计有30枚东风-4型导弹正服现役。
推进剂:两级硝酸和偏二甲基液体燃料
射程:4,000公里;4,750公里(DF-4A)
另一说为7,000-10,000公里。
弹长:28米
弹径:2。25米
弹重:82吨
弹头:一枚2,200公斤的300万吨级
当量热核弹头。另有指出DF-4可
能装有集束或分导弹头。
制导:捷联式全补偿惯性制导
精度(CEP):1,370米


东风-5号(DF-5/CSS-4)洲际地地战略导弹
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80年5月18日全程飞行试验成功。东风-5是一种储存在固定发射井中的洲际弹道导弹。1971年9月首次试验,1981年服役。在1983年,该型导弹经过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射程(13000千米),换装了更精确的制导系统,命名为东风-5A。1986年进行了分导弹头试验。东风-5是中国威慑美国的主要战略武器。
  推进剂:两级液体燃料
  射程:12000公里;15000公里(DF-5A)
  弹长:32.6米;第一级长20.5米,第二级7.5米,弹头及附件长4.6米
  弹径:3.35米
  弹重:183吨
  弹头:一枚3000公斤3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一枚3200公斤4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DF-5A)
  制导:惯性三轴静压气浮陀螺+空间计算机
  精度(CEP):500~3500米
  准备时间:30~60分钟


东风-21号(DF-21)中程地地战略导弹
中国在巨浪-1号潜地导弹基础上发展的第二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1985年5月20日试射成功,1989年定型。导弹全长10.7米,弹径1.4米,起飞重量14.7吨,采用二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公路机动发射,最大射程1800公里,2700公里(东风-21A)。可携带1枚600公斤的威力为3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命中精度300-500米。

东风-31号(DF-31,JL-2)洲际地地战略导弹
中国研制的第二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1995年5月29日试射成功。导弹全长13.4米,弹径2.2米,起飞重量17吨,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公路机动发射和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8000公里。可携带1枚700公斤的威力为1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或3枚威力为9万吨TNT当量分导热核弹头,命中精度300-500米。
  东风-31共四型八种(包括验证弹),分别为,三十一原型,甲,甲一,乙,乙一,乙二,丙,丙一,丙二,丙三。
  东风-31的前身是东风-23,1978年立项,项目编号203号工程,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打击前苏联欧洲地区的固体燃料远程导弹,用来代替东风-4液体燃料远程导弹。1984年因为新技术的注入而换项831工程。大口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铸造技术一直是研制固体洲际导弹的瓶颈难题,经过我国军工科技人员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大口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铸造技术,于1988年设计定型,1989年生产出第一枚原型弹,命名为东风-31。
  东风-31的载车为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的zx-tj-2000型牵引车,配置v-12缸增压风冷发动机。,八轴牵引车要求200吨牵引力,于1996年引进白俄罗斯技术,十五所绘制载车图纸,三江航天集团孝感生产底盘,采用德国道依茨发动机,由zf生产的变速箱和液力变矩器,全轮随动转向,油气弹簧独立悬挂,验收要求顺利通过二级地形,即离开公路的沙石路面,东风-31甲是东风-31的增程弹,所有东风-31型号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其中某些技术将被直接应用在东风-41上。东风-31甲的牵引车做出了重大调整,东风-31牵引车使用汽车柴油发动机,而东风-31甲的牵引车使用了功率更大的船用柴油发动机,仅仅散热器就有两米高。
  乙一,丙二是地井型号,部署在长城工程的隧道和地井中,它们的部署情况也没有公开过。
  丙一是平原机动型号,也是50周年国庆阅兵展示的型号,发射筒表面除了竖立液压装置外没有装配卡钳,也没有加强筋固定,主要部署在东北,华北地区,打击对象为美国。
  乙,乙二,丙三是山地机动型号,主要部署在华中,华东地区,它们的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发射筒采用了加强筋固定,并安装了两副卡钳,考虑到南方丘陵地带路面质量的因素而起到稳定作用,打击对象为美国在欧洲的盟友,也兼顾打击前苏联的欧洲地区。
  东风-31的圆周偏差率没有公开过,但是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井射型号的圆周偏差率约100公尺,机动型号的命中精确度比井射型号差,估计在150公尺左右。
  东风-31携带一枚100万吨热核弹头具有打击硬目标的能力,能够摧毁包括美国民兵-Ⅲ抗压加固地井和北美战略防空司令部等。
  2001年底,东风-31完成换装,东风四全部退役。
  推进剂:三级固体燃料
  射程:8000公里
  弹长:13.4米
  弹径:2.2米
  弹重:17吨
  弹头:一枚1000公斤的100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或3枚9万吨级当量分导热核弹头
  制导:惯性陀螺+弹载计算机
  精度(CEP):300-500米
  准备时间:10~15分钟
东风-11号(DF-11/CSS-7,出口型称M-11)近程地地战术导弹
中国研制的近程地地战术导弹,其出口型称M-11。1985年开始研制,1992年定型生产并出口。东风-11是一种车载机动短程战术弹道导弹,1985年研发,1992年服役。
  推进剂:单级固体燃料
  射程:300公里
  弹长:9.75米
  弹径:0.8米
  弹重:3.8吨
  弹头:一枚800公斤的高爆弹头或9万吨级当量热核弹头
  制导:惯性陀螺+弹载计算机,同DF-15改良型
  精度(CEP):600米,150米(改良型)


东风-15号(DF-15/M-9)近程地地战术导弹
中国研制的近程地地战术导弹,其出口型为M-9。1984年开始研制,1988计定型,1991年服役。导弹全长9.1米,弹径1米,起飞重量6.2吨,采用一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公路机动发射,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携带一枚500公斤的高爆弹头或9万吨TNT当量热核弹头,命中精度300米、100米(改良型)。

东风41弹道导弹(DF41)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同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的研究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在一九九五年五月东风-31导弹试射前,东风-41导弹就进行过高弹道试射。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达一万四千公里,主要是威慑美国用的。
东风-41洲际导弹同东风-31导弹的差异主要是第三级运载火箭的不同,东风-41的第三级火箭推力更大。东风-41洲际导弹也能够配载导弹头,也采用地面车载机动发射,也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发展历程
1956年,毛泽东第二次访苏之际,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向毛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面对毁灭整个地球的可能,核武国家在考虑是否走向正面冲突的时候势必将会投鼠忌器。而毛却立即做出正面反驳,“原子弹并没什么了不起,我看它也是纸老虎”。赫鲁晓夫没有听懂毛泽东的话。以至许多年后,在他的回忆录里,他仍然引用这段话,并且认定毛泽东是“疯子”、“战争狂人……”波兰的哥穆尔卡也曾抱怨地说:“你们中国人多,可我们波兰呢?我们只有5000万人口,叫我们怎么个死法?”他也没有听懂毛泽东的话。但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听懂了,他曾叹息着对白宫办公厅的主任杰里帕森斯将军说:“原子弹的最大威力是在发射架上,而不是飞出去之后。毛泽东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物,恐吓、威吓对他没有用。”
  毛一回国就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当然少不了先介绍一下访苏的情况和当前国际形式,但更重要的是向与会者指出“苏联这张核保护伞靠不住,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核武器这个东西。”发展核武器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决议被正式提到了日程上来,当时的聂荣臻元帅被任命负责相关事宜。其实,早在1954年中国炮轰金门时,苏联对美连连要挟将对华动用核武就已经显得踌躇不定。最后,中国在得不到老大哥支持,孤立无援下只得与美签署停火协定,使得统一祖国大业终成为国人心中永久的痛。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九日,来自全军各部队及科研单位的六百多名干部、战士组建了地地导弹训练大队。一九五九年六月,根据导弹训练大队的训练情况,中央军委决定撤消导弹训练大队,组建成两个战略导弹部队战斗营。一九六0年三月十八日,其中一个营在西北某市的一所炮兵学校正式成立。这便是中国“导弹第一营”,也是亚洲诸国中最早的一支战略导弹部队。
  50年代初期,中国为了发展核武器,请求苏联给予援助。在中苏关系正常化时期,苏联给予了中国某些技术援助,对中国核工业建设的起步起了重要作用。但苏联的援助是有保留的,所提供的并不是军事方面的援助。而且,赫鲁晓夫提供援助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中国,让中国跟着他的指挥棒转。到50年代末,赫鲁晓夫这一企图失败后,便背信弃义,撕毁合同。1959年6月20日,苏共中央致信中共中央,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又照会中国政府,决定自1960年7月28日到9月1日,撤走全部在华苏联专家。赫鲁晓夫扬言,要把已经向中国提供的设备,变成一堆废铜烂铁。他还恶狠狠地说:有些人不愿意参加核保护伞,要自己搞,我看不仅得不到原子弹,到头来连裤子都穿不上。
  到了60年年底,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地地弹道导弹,它基本上就是苏制R-2的国产型,毛主席亲自将导弹命名为“东风-1号”。但是因为导弹燃料中的液氧无法长期储存,也不便于运输。因此东风-1的意义主要还在于培养导弹技术人才,积累技术储备,并没有装备部队。实际上,钱学森领导下的导弹研究院就是在仿制R-2的过程中成长壮大为一个上万人的研究机构的。
  一九六三年,中央军委又作出决定:建设战略导弹阵地。一年后,有关方面形成了关于在北国某地建设第一个导弹阵地的报告。当时的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带领一班人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深入原始山林实地考察。九月二十八日,组建第一个战略导弹阵地的命令正式下达。
  1964年10月16日15时(北京时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成为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阐明中国对于使用核武器的基本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与此同时,东风-2的研制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当中。1962年春,第一枚东风-2制造出厂,但在甘肃酒泉基地的试射时发生严重事故,导弹发动机起火,整个导弹在发射台附近坠毁爆炸。在之后的4年中,东风-2不断改进,终于定型并列装,成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的第一种地地(核)导弹。至1969年止,中国生产了约100枚东风-2,其中90枚为A型。目前东风-2已全部除役,仅留30枚作为战备弹封存入库。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于1966年7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第二炮兵”。来自全军八十八个单位的数万精兵,装备着我国第一代自研地地导弹,也带着祖国和人民的神圣寄托,陆续向祖国各地的大山密林秘密开跋。
  一九六六年十月十九日,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元帅在北京主持了一个异乎寻常的会议,导弹与原子弹“结合”前的工作会议。面对到会的科学家、将军和有关负责人,周恩来庄严宣告:中国核爆炸成功后,有人嘲笑我们有弹无枪,无非是说我们光有原子弹,没有运载工具,我们要用导弹把原子弹打出去,用行动来回答舆论的挑战!8天后,中国便成功进行了首次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这枚载有核弹头的东风-2导弹从双子城基地发射,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上空预定高度爆炸,聂帅亲临现场指挥。自此,二炮真正具备了核威摄的能力。
  根据一些中外史料的阐述,这个时期中、苏两国因为争夺共产国际的领导地位而渐行渐远。与此同时,中国又成功试爆了氢弹并进行了东风-3的首次试射。
  两国之间的矛盾越趋尖锐,终于在1969年3月2日中、苏在珍宝岛上爆发了正面武装冲突。中国得到情报该次冲突不仅是精心策划的,而且苏联正考虑以此为借口,动用核武器对中国"为数不多的核设施"进行一次"外科手术式"的突袭。毛一面将南方的两个方面军北调,增强对苏的正面防御,一面将华北的战略资产南迁分散。中央一声令下,二炮这支刚组建不久的年轻部队开进了中原古岭、南疆密林、西部高原……于是,一批批不同型号、不同发射方式、不同样式的能打、能防、能贮存、能指挥、能生活的战略导弹阵地,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
  1984年,正值中国庆祝35周年国庆之际,未洗征尘的二炮部队官兵忽然出现在世人面前。这时的战略导弹部队可以说是鸟枪换炮了,不仅中、短程战术导弹已经遍地开花,一百多吨重的巨型洲际导弹更是看了令人肃然起敬。这次空前的武力展示极大地提高了二炮的可信度,更提高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令国人也为之一振。
发展至今,二炮已经壮大成为一支拥有多种高科技作战手段和高素质人才的现代化核打击力量,共辖官兵12万人,其中导弹部队5万、技术装备部队17,000人、工程兵2万、防化兵5,000、通信兵5,000人、后勤保障单位2万人、训练科研1万人。全部队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军官占军官总数的百分之七十,所有军事主官都是大学毕业生。现任二炮司令员为杨国梁上将,政委隋明太中将,另外还有4名中将副司令员,分别是栗前明、潘日源、邹永钊、赵锡君。
  日常管理上二炮部队隶属总参,实则是一支直属中央军委的特种战略部队,自1974年起就一直是一个独立于三军外的独立军种。其司令部设在北京,另有一个预备地下指挥所,位于陕西省太白。其下分为6个军级基地(注:沈阳和兰州军区2个,北京和成都军区各1个),下辖17个导弹发射旅及一个独立团,在全国有超过70余处导弹发射基地;另外尚包括早期预警部队、通信团、警卫团、技术支援团等单位。已知的二炮试验和培训基地有三处,分别是甘肃的五威、双子城和山西的五寨。
二炮官兵的军政素质在全军中是属一属二的,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手中操纵的是高科技兵器,更因为二炮是一支悠关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特种核战略部队使然,从挑选官兵到日常训练都是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完全从实战出发,一丝不苟。另外,值得称道的就是二炮的超前训练,即在武器定型之时也是培训展开之日,当武器下发到部队的时候,往往当年就形成了战斗力。
  七十年代中期,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组织了一次规模宏大的导弹团远距离机动作战实弹发射演习,演练了走、藏、打的全过程。八十年代初,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又成功进行了首次规模庞大的合成训练战役演习,检验了部队整体作战能力。从塞外高原到风雪山区,从深山峡谷到荒野密林,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在一次次的演练中羽翼渐丰。近5年来二炮部队的战略导弹发射成功率更达百分之百,精确度比过去大幅度提高。官兵指挥操作高科技兵器的熟练程度显著提高,精通武器装备原理和内部结构的士兵专家与日俱增。
  一九九六年五月,第二炮兵第四次科技大会召开,“神剑人才工程”正式启动。短短几年时间,战略导弹部队专家方阵成为科技奋飞的“领头雁”;三级技术尖子人才库汇聚了大批科技精英;导弹技术专家相继进入作战部队决策层;大学生士兵群体出现在导弹训练场、发射场。目前,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已拥有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优秀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全部队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军官占军官总数的85%,所有军事主官都是大学毕业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二炮严守军纪,经受住了外部世界的侵蚀,没有一台车、一个兵参与到经商的大潮中去,为全军树立了标兵典范。

◎ 部署情况
据西方保守的估计,二炮现有东风-3导弹120枚,其中有80枚为A型,发射载具为40,发射基地40个,在美军撤离菲律宾后,东南沿海的第二军动向不明,第六军现有3个旅面向印度,另有第三军驻云南的一个东风-3旅负责东南亚地区。东风-3将于2002年逐步除役,全面换装机动型的东风-21;东风-4共部署了30枚,主要部署在湖南、河南和青海等地的洞穴中,目标为美国、俄罗斯和日本;根据美卫星侦察,东风-5只部署了26枚,主要分布在河南洛宁和河北宣化的发射井中,但是,美国人对“长城工程”内东风-5的部署情况似乎了解的不多。中国还曾研制过射程为19,000公里和15,000公里的多弹头洲际导弹,命名为东风-6,东风-7,但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没有大量部署。我国新研制成功的东风-31甲型已经部署在福建地区,对象为美国西岸及其境外军事基地;东风-21部署有50枚,发射阵地主要在吉林、云南和安徽,打击对象有独联体、印度、蒙古共和国和日本;东风-15/11为90年代后重点发展的战术导弹力量,部署地区主要是华南沿海地区,对象主要是台湾和越南。到80年代末,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核武国,而到了20世纪末,根据外间流传的一份据说是中国内部的官方资料显示,中国已拥有超过2,350件各式核武器(陆、海、空三基),其中1,800件为战略核武,550件为战术核武,年产核武总数为140-150件。
  这里不能不提一下二炮建设的“长城工程”。1995年夏,解放军报一则不显眼的消息指出第二炮兵数万名官兵经过十多年浴血奋战修建的某重大国防工程胜利竣工。该人工奇景就是传说中的“长城工程”。根据某西方战略专家的推断,该工程是为了增强二炮部队的核反击能力而建造的一条总长为5,000余公里的地下网状走廊,地点可能是在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区。战略弹道导弹将在这个地下迷宫中游动部署,并从数百座真假混杂的地井群中发射。据该位西方专家推算,该地区复杂的地形可以轻易地赋予这座地下工事1,000公尺的土地覆盖,这还不包括任何人工加固层。如果用钻地核弹头对其进行攻击的话,将需要3枚500千吨当量的核弹头连续击中同一点方可击穿。即便熟悉整个工事的部署,再假设整个“长城工程”只有一公里长,仍将需要一万枚这样的核弹头才能保证完全摧毁它。当然,在现实中,这是非常不可能的!对于从60年代中就致力于开拓地下核工事的中国来说,太行山地区大概仅是全国核部署的三分之一!

东风系列内燃机

  东风系列是电传动内燃机车,也是中国内燃机车的主力,保有量占国产内燃机车总数的一半以上。“东风”是个大家族,有东风、东风2、东风3、东风4、东风5、东风6、东风7、东风8、东风9、东风10、东风11等型号。

  东风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4年开始成批生产的干线货运机车,共生产706台。曾用代号ND。当两台机车重联使用时,可由任一机车的司机操纵机车。机车标称功率是150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16685mm,轴式C0-C0,传动方式为直-直流电传动。

  东风2型内燃机车是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1964~1974年间制造的调车内燃机车,共生产148台。曾用代号ND2,机车标称功率是650kW,最大速度95km/h,车长15140mm,轴式C0-C0,传动方式为直-直流电传动。

  东风3型内燃机车与东风型构造基本相同,仅牵引齿轮传动比由4.41改为3.38,机车标称功率也降为1050kW。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9年开始成批生产的干线货运机车,共生产226台,车长16685mm,轴式C0-C0,传动方式为直-直流电传动。

  东风4型内燃机车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1969年开始试制的大功率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1974年转入批量生产。在实际运行中不断改进设计,制造了东风4B型、东风4C型、东风4D型系列产品。东风4型的传动方式与第一代东风型内燃机车的最大不同是开始采用交-直流电传动(AC-DC)。

  东风4B型内燃机车1984年由大连、资阳、大同机车厂生产的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1985kW。最大速度,货运100km/h,客运120km/h,车长20500mm,轴式C0-C0,传动方式为直-直流电传动。

  东风4C型内燃机车代号DF4C,分客运、货运两种,除牵引齿轮传动比不同外,两者结构完全相同。东风4C型是在B型内燃机车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升级产品,提高了机车的经济性、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使机车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机车标称功率增加到2165kW。最大速度,货运100km/h,客运120km/h,车长20500mm,轴式C0-C0,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从东风4C型开始,正式启用新的代号DF。

  东风4CK型内燃机车代号DF4CK。资阳机车厂开发的干线客运内燃机车,采用A1A轴式,牵引电机全悬挂、轮对空心轴驱动转向架。机车标称功率2165kW,最大速度160km/h,最大试验速度176km/h,车长20500mm,轴式A1A-A1A,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东风4D型内燃机车代号DF4D,是一种以成熟设计、成熟技术和成熟零部件集合而成的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最新产品。机车标称功率2425kW,最大速度,货运100km/h,客运145km/h,车长20500mm,轴式C0-C0,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东风4E型内燃机车代号DF4E,是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机车功率2×2430kW,最大速度100km/h,轴式2×(C0-C0),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东风5型内燃机车代号DF5,1974年设计试制,1985年由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批量生产,适用于编组站和区段站进行调车作业,也可做为小运转及厂矿作业的牵引动力。机车标称功率1210kW,最大速度60km/h,车长18000mm,轴式C0-C0,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东风5B型内燃机车代号DF5B,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在原东风5型的基础上变形设计而成的。动力装置改而采用12V240ZJF型柴油机,机车车体采用外廊式,适合于调车作业和厂矿使用。机车标称功率150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18000mm,轴式C0-C0,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东风6型内燃机车代号DF6。是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新一代大功率、高性能的干线客货运内燃机车新产品。机车动力装置16V240ZJD型柴油机是与英国里卡多咨询工程公司合作改进的。而它的传动装置是与美国G.E.公司合作改进的。机车上采用了微机控制、电阻制动系统等多项世界先进技术。机车的牵引性能、经济性和耐久可靠性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机车标称功率2425kW,最大速度118km/h,车长21100mm,轴式C0-C0,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东风7型内燃机车代号DF7,北京二七机车厂1982年设计,1985年正式生产。适用于大型枢纽编组站场调车及工矿小运转作业。机车起动加速快,油耗低、噪音小、作业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操纵和维修方便。机车标称功率147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17800mm,轴式C0-C0,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东风8型内燃机车代号DF8,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于1984年11月20日试制成功。东风8型内燃机车采用我国自行设计试制的16V280ZJ型中速柴油机,球墨铸铁整体铸造机体为国内首次采用。柴油机的运动件采用42CrMo合金钢全纤维挤压成形全加工氮化曲轴,并列式全加工抛物连杆,钢顶铝裙组合活塞。气缸直径280mm,活塞行程285mm,标定功率3676kW,是目前国内外机车用缸径最大、功率最大的柴油机。东风8型内燃机车的特点,突出表现为功率大、效率高、结构合理、性能优良。与同类型货运内燃机车相比,在相同的条件下,可提高运输能力28%左右。

  东风9型内燃机车,代号DF9。是戚墅堰工厂研制的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采用了轮对空心轴牵引电动机全悬挂转向架、6连杆万向轴两级弹性驱动、二系高柔圆弹簧串联瓦状橡胶垫车体悬挂、蛇型液压减振器等当代先进技术,可以满足高速运行要求。柴油机装车功率达到4500kW,最大速度160km/h,轴式Co-Co,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该型机车没有正式投产。

  东风10D型内燃机车,代号DF10F。是东风10系列机车中的一个品种,大连机车车辆工厂生产的重型调车和小运转作业内燃机车。柴油机装车功率220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18800mm,轴式Co-Co,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东风10F型内燃机车,代号DF10F。是东风10系列机车中的一个品种,大连机车车辆工厂生产的适用于客流繁忙干线开行速度为140~160km/h旅客列车的牵引动力。机车由结构完全相同的两个单节机车联挂而成。每个单节机车各装一台型号为12V240ZJD的中速柴油机作为动力源。机车具有牵引力大、起动加速性能好、运行平稳、使用成本低和运用灵活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线路和需要将两节机车重联使用,也可分解成单节使用。柴油机装车功率2×2200kW,最大速度160km/h,车长2×18200mm,轴式为双(C0-C0),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东风11型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代号DF11。1992年由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试制成功,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一项新的成果。机车采用16V280ZJA型柴油机,并运用微机控制,采用电空制动、机车速度控制系统、轴温检测、独立作用式单元制动器及双流道散热器等一系列新技术,使机车在任何情况下均可恒功率运行。转向架采用锥形空心轴全悬挂、双节连杆万向节驱动装置、高柔圆弹簧旁承等新技术,具有较好的动力学性能。机车标称功率3040kW,最高运行速度170km/h,最高试验速度达到183km/h。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东风11G型准高速重联客运机车,代号DF11G,是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为完成我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而专门研制的双机重联型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机车装配着16V280ZJA型牵引用主柴油机、JF204D型同步主发电机、ZD106E型牵引电动机、进口的MTU12V183TB12G型供电用辅助柴油机及LSA47.1L11-4P型发电机。机车整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机车牵引功率:柴油机装车功率2×3610kW,牵引20节客车速度160km/h时仍有0.0245m/s2的剩余加速度。  机车具有向列车供电功能:机车装有辅助柴油发电机组,最大供电功率2×400kW,供电制式为AC380V。 机车技术先进:安装了目前国内最先进2000型安全监控装置,该系统具有完全的机车逻辑控制、网络重联控制、完善的机车故障诊断功能和远程监控、诊断功能。 机车成熟可靠:充分借鉴DF11、DF11Z型机车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其关键部件如增加器、调速器、轴箱轴承等采用进口部件。 机车适应性强:为适应特长交路和一个司机操纵的特点,采用了大容量的承载式油箱、火灾报警灭火装置,并将常用开关集中于司机室内。 机车设计制造精良:吸收和借鉴提升制造水平的所有成果,全面提升机车设计制造水平。采用流线型车体、管路规范化。

  东风12型电传动内燃机车,代号DF12。是资阳内燃机车厂生产的国内功率最大的调车机车,适用于路内大型编组站和工矿企业5000t级货列的调车和小运转作业,也可以用于牵引干线货列。机车是在东风4B机车的基础上设计的,在柴油机、牵引电机、传动装置等主要零部件与东风4B型机车保持通用的同时,为适应调车作业的要求采用外走廊调车式车体,加装微机控制装置,改进了转向架结构,改善了司机工作条件,提高了调车作业性能。是目前国内多功能、通用性最好的调车机车。机车标定功率为1990kW,最大速度100km/h。车长19900mm,轴式Co-Co,传动方式为交-直流电传动。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