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
ad
大事记前585年——因日蚀,米底与吕底亚罢战讲和,以哈里斯河为两国疆界。
621年——武牢关之役,窦建德战败被俘
1351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五月辛亥)颍州刘福通以红巾为号发动起义,很快攻陷颍州,史称“红巾起义”。
1503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签订永远和平条约。
1588年——西班牙多达130艘船和3万人的无敌舰队从葡萄牙里斯本出发,前往英吉利海峡和英国皇家海军作战。
1858年——中国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与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将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
1862年——李秀成率太平军又败“常胜军”,击沉火轮一只。
1871年——巴黎公社委员瓦尔兰就义。
1885年——四川成都出现反抗外国教会的活动――捣毁教堂。
1900年——义和团焚烧长辛店、卢沟桥车站,截断电线,芦保京津铁路中断。同日,各国公使议定调兵来京,武装干涉义和团,借此扩大对中国侵略。
1902年——爱迪生发明电池。
1905年——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海战中击败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
1918年——阿塞拜疆国民会议在占贾宣告成立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成为首个民主共和制的伊斯兰国家。
1921年——法国在与梵蒂冈断交十七年后,重新恢复外交关系。
1922年——曹锟、吴佩孚于天津召开紧急会议,电请黎元洪复职。
1922年——葡国士兵在澳门街头调戏中国妇女,触发捷成事件。
1928年——克莱斯勒公司与道奇公司合并。
1930年——克莱斯勒大厦完工。
1933年——汪精卫与蒋介石联名通电,“救国必先剿共”。
1936年——艾伦·图灵发表《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上的应用》,提出图灵机模型。
1937年——内维尔·张伯伦任英国首相。
1940年——比利时向纳粹投降。
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4年——洛阳被日军占领。
1946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出版发行注意事项》,实施出版“特有制”。
1947年——刘、邓指挥豫北战役获胜。
194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49年——中共上海市委员会机关报《解放日报》创刊。
1959年——美国将两只猴子(罗猴艾布尔和鼠猴贝克)载入“朱庇特号”火箭发射入太空,在火箭回收时猴子安然无恙。
1961年——英国律师本南森在报纸刊登文章,发起向各国政治犯写信的运动,最终促成了国际特赦组织的建立。
1964年——巴勒斯坦人国民大会在耶路撒冷阿拉伯区开幕,会议决定建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1964年——尼赫鲁葬礼举行。
1966年——美国各地发生反对越南战争的活动。
1966年——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
1967年——奇切斯特胜利完成单人航海。
1971年——中国与奥地利建交。
1976年——美国和苏联签订条约,限制为和平目的而进行的地下核爆炸的规模。
1976年——中国与苏里南共和国建交。
1979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宣布开放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空中走廊。
1987年——联邦德国19岁青年马蒂亚斯·鲁斯特驾驶一架租用的轻型飞机“塞斯纳”号于傍晚7点30分左右突然降在莫斯科红场。
1987年——香港发表代议政制发展检讨绿皮书。
1991年——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制订了北约新军事战略的轮廓。
1997年——美国商人琳达·芬奇驾机成功绕地球飞行。
1998年——巴基斯坦下午连续进行5次核试验。
2004年——电影《后天》全球上映。
2008年—— 尼泊尔废除君主制,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国王贾南德拉·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德瓦要在一定期限内离开王宫。吉里贾·普拉萨德·柯伊拉腊就任临时国家元首。
2008年——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北极成功着陆。
出生1140年——辛弃疾,中国南宋词人,农历宋高宗绍兴十年五月十一日生于山东历城。(1207年逝世)
1660年——乔治一世,英国国王。(1720年逝世)
1853年——卡尔·拉森,瑞典画家。(1919年逝世)
1878年——伯希和,法国汉学家、探险家。(1945年逝世)
1887年——柳亚子,中国诗人。
1895年——鲁道夫·闵可夫斯基,美籍德裔天文学家。
1902年——童第周(1902-1979),中国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
1912年——帕特里克·怀特,1973年诺贝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作家。
1944年——鲁道夫·朱利安尼,美国政治人物。
1968年——豌豆公主凯莉米洛出生。
1967年——康康,台湾歌手、主持人
1975年——佘诗曼,香港电视剧演员。
1985年——吴静怡,台湾演艺圈歌星主持人。
逝世
1787年——雷欧波得·莫札特,德国音乐家(1719年出生)
1972年——温莎公爵,前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
1994年——著名剧作家陈白尘,终年86岁。
1998年——著名物理学家、我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尧教授因病逝世,享年96岁。
2007年——松冈利胜,日本政治人物。
纪念日
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2007年)
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执政纪念日(相当于国庆节)
大事详记
武牢关之役,窦建德战败被俘(621年)-----
611年,漳南人窦建德(573-621)因助同县人孙安祖起义,家属惨遭杀害,于是召集数万人起义,投奔河北的高士达起义军。高士达牺牲后,窦建德继为领导人,拥众10多万人,屡次大败隋军。
617年在乐寿称王,建立政权,隋炀帝令涿郡留守薛世雄带兵南下镇压,窦建德设伏河间县南大水泽中,乘大雾袭击薛世雄,歼隋军3万余人,随即攻占河北大部分地区。
618年,隋朝灭亡,窦建德改称夏王。
619年大败隋将宇文化及,擒杀宇文化及父子,大量任用隋朝官僚,并信谗言杀大将王优宝和纳谏未正本,滋长了虚骄情绪。
621年(唐武德四年),李世民率军围攻洛阳的王世充,王向窦求助,窦驰援至武牢。李世民使李元吉回洛阳,自率精骑3500人阻击窦建德军。窦军被阻不能进,军心危骇。
5月28日(五月初二日)窦布阵20里,鼓噪前逼唐军,李世民坚守不出。自辰至午,不得接战,士卒饥疲,坐下争饮水。李出兵猛击,窦军大溃,建德受伤被俘,后在长安遇害。
中俄签订《爱珲条约》(1858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威胁北京时,1858年5月28日(清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用武力迫使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在爱珲签订了中俄《爱珲条约》。
主要内容为: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仅规定爱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仍准原位之中国人民“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归中国政府管理,俄国人不得侵犯;把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
《爱晖条约》使中国领士完整与主权蒙受重大损害,开始清朝拒绝批准,直至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方始承认。
爱迪生发明电池(1902年)-----
1902年5月28日,爱迪生今天宣布发明了一种新式蓄电池。这种电池比以前的铅酸电池重量轻,但使用寿命长。
这位多产的发明家说,这种电池是用镍、铁和碱溶液制成的。它能使电力汽车与汽油发动机汽车相媲美。
俄军对马岛海域遭到惨重损失(1905年)-----
5月28日,据官方报道随着罗热斯特文斯基将军的舰队在对马海峡被击溃,俄国对日海战中的最后一线希望终于破灭。日军声称击沉了12艘战船,不但包括两艘运输船和两艘巡洋舰,而且还包括“奥廖尔”号和“博罗季诺”号战列舰。日本政府承认在战斗中损失1艘巡洋舰和1艘鱼雷快艇。
俄国舰队原来集中在波罗的海,在环绕地球航行半圈之后,遭到覆灭的命运。日本海军上将东乡平八郎的舰队在浓雾中接近敌舰。浓雾消散以后,他用鱼雷和炮火进攻。俄国人大吃一惊,迟迟才予以回击。在海战开始阶段就损失惨重。日军炮火集中轰击俄军战列舰。没有被击沉的俄国舰只正怆惶逃向中国的中立港口。这次惨败几乎使俄国海军在远东继续进行干涉的可能性完全破灭,并使人们对俄国未来的军事力量产生怀疑。
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漫长的航程:从俄国的西海岸进发绕过好望角,驶入东方海域。
克莱斯勒公司与道奇公司合并(1928年)-----
1928年5月28日,道奇兄弟公司与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合并,这一消息的宣布又添写了汽车制造史上新的一页。这是汽车工业史上最大的一次合并,它将使新近得到巩固的这一公司跃居第3位,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
筹划这项交易的有沃尔特·P·克莱斯勒,当年他还是堪萨斯州的一个穷孩子;还有克拉伦斯·狄龙,他的银行几年前曾用1.48亿美元现金从道奇兄弟的遗孀手中买走了由道奇兄弟二人创建的道奇兄弟汽车公司。
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1937年)-----
内维尔·张伯伦(1869一1940),英国政治家,20世纪30年代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1869年3月18日出生于伯明翰市。
1918年当选下议院议员,1922年起历任邮政大臣、卫生大臣、财政大臣等职,为保守党领袖。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出任首相。
此时欧洲的安全已受到德意法西斯的威胁,张伯伦对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作了一系列让步,想借此换取欧洲的和平。他所执行的政策被后人称为“绥靖政策”。1938年希特勒出兵侵占奥地利,随后又陈兵捷克边境。张伯伦在下院发表演说谴责德国的侵略行为,但无具体的行动;相反默认了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并纵容日本侵略中国。
在随后出现的苏台德危机中,张伯伦于1938年9月间两次飞往德国亲自与希特勒会谈。9月28日至30日,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和达拉第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同意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要求,并迫使捷克政府同意慕尼黑协定。9月30日张伯伦同希特勒签署了《英德互不侵犯宣言》。
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在国内召致许多人的反对。1939年3月德国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开始采取措施加强防御,张伯伦宣布给予波兰军事保障。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张伯伦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在遭到德国拒绝后对德宣战。战争初期,张伯伦并未有效地组织全国进行战争,出现了前线无战事的“奇怪战争”状态。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直接威胁英法安全。张伯伦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靖绥政策彻底破产。同日,张伯伦被迫下台,让位给丘吉尔联合政府。同年9月9日,张伯伦病逝。
比利时向纳粹投降(1940年)-----
1940年5月28日,比利时的黑暗时期开始了。利奥波德国王命令比利时军队向德国投降。
投降违背法国首相保罗雷诺的意愿,他把目前的形势描绘为“黑暗”和“严峻”,并说法国对比法战线上的“胜利信心”仍然十足。
比利时的投降发生在荷兰屈服于德国闪电战的无情炮火之后两星期。5月14日,荷军总司令亨利·捷哈德·温克尔曼要求其部下放下武器以防止进一步的流血和毁灭。
尽管法英两国表示了对比利时和荷兰的妥协的蔑视,其严厉的措词却掩盖了其内心真实的情感。实际上,德国在低地国家的胜利使英法两国严重受挫,甚至是受到了威胁。纳粹现已泰然自若地站在了英吉利海峡一侧索姆河·埃纳河防线上。同盟国已意识到其领土已成为希特勒侵略的日程上的一个目标。
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
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出席的作家、艺术家及文艺工作者共80余人,会议由凯丰主持。
5月2日为第一次会议,毛泽东讲了立场态度、对象、工作、学习等几个问题。16日,举行第二次会议,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民众剧团负责人柯仲平谈了该团的演出感受。从晋西北回来的第一二○师战斗剧社社长欧阳山尊作了发言。23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朱德首先讲话,谈了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对象问题,并联系自己谈了世界观的转变问题。毛泽东作“结论”发言。座谈会结束后,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王稼祥、博古、凯丰、徐特立等中央领导同志与参加座谈会的全体代表合影留念。
5月28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分为“引言”、“结论”两部分。《讲话》是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它联系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文艺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讲话》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知识分于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讲话》明确指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同时,根据文学艺术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的著名论断。
《讲话》还提出了典型的创作原则,即“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该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讲话》进一步指出文艺“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指出必须通过典型形象体现出党性原则,更有效地发挥文艺的特定的战斗功能。只有把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了的文艺作品,才能通过艺术的感受,“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洛阳被日军占领(1944年)-----
5月28日凌晨,日军坦克部队以强大的炮火突入洛阳城。日军第十二军所属第三十七、第六十二、第六十三、第一一○师团等部以强大的攻势,占领郑州、新郑、长葛、许昌、郾城等城镇后,于5月9日上午打通河南境内的平汉铁路。与此同时,日军还攻占了平汉路以西的密县、禹州、郏县、汝州等地。日本华北方面军又以第十二军一部继续西犯,以驻晋东南的第一军第六十九、第二十七师团等部南下,造成两面夹击洛阳之势。5月12日,木村千代太率步兵第五十九旅团占领渑池,切断陇海铁路,使洛阳成为日军合围中的孤城。同时,日第十二军发起对洛阳的攻坚战。
中国守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所部依托工事残损的阵地进行顽强抗击,最后甚至把整袋的大米和食盐也搬来充做胸墙和障碍物,给日军以较大的杀伤。但在日军猛烈的炮火冲击下,守军弹药将尽,市内通讯联络全部中断,终于未能挡住日军进攻。
4月17日,日军接近,洛阳长官部完全紊乱,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及高级将官纷纷抢运眷属赴陕,计被敌机炸死于洛阳至潼关铁路线者达千余人。渑池失守时,敌掳去官太太、小姐等即达300余人。洛阳此次损失粮食2000万包以上,一战区汽车350余辆被敌完好开走。守城之刘茂恩部6000人被歼,4000人投敌,余皆散荆孙蔚如部系一战区所剩最完整者,也损失半数以上,仅余万人。汤恩伯部15个师,只剩2万,步枪不足1万。一战区全部重武器、大炮、重机枪、弹药仓库等统统损失殆尽,蒋鼎文率长官部由洛阳出逃至洛宁时,竟只剩一个司机和雇用的两个农夫,后收容11个士兵作卫队,也被民众攻散。“其溃散紊乱情况之狼狈,实抗战以来所仅见”。
刘、邓指挥豫北战役获胜(1947年)-----
1947年5月28日,晋冀鲁豫野战军从3月以来至今,共歼灭国民党军队4万多人,控制了平汉铁路丰乐车站以东百余公里地段,豫北战役结束。
3月23日,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晋冀鲁豫解放军集中60个团约10万余人,向以新乡为中心的国民党军发起进攻。至4月上旬,攻克延津等5座县城。又以一部分兵力围攻汤阴。13日,新乡国民党军沿平汉路东侧向北增援。当进至淇河以东的河套地区时,晋冀鲁豫野战军从两侧发起进攻。经两日激战,全歼该部蒋军又乘胜攻克淇县、滑具、浚县等城。5月2日,攻占汤阴,全歼守军,随即向东。至28日,先后攻克郓城、鄄城等数城。
尼赫鲁葬礼举行(1964年)-----
1964年5月28日,抬着尼赫鲁遗体的送葬行列,缓步穿过新德里大街,150万市民站在街道两旁向他们敬爱的领袖表示哀悼。尼赫鲁昨日由于心脏病发作而逝世,终年74岁。他自印度摆脱英国的统治独立以来一直领导着印度。
今年一月,他的心脏病发作一次,但他不听医生的劝告,继续坚持全日的工作。已经开始物色一位新总理,尼赫鲁的独生女儿英迪拉·甘地是主要的竞选者。
在送葬行列中,尼赫鲁的遗体半盖着印度国旗,周围拥簇着鲜花,他穿着高领白色短外衣,纽扣眼里有红玫瑰商标。送葬行列经过象征着过去英国统治的建筑物,包括英国总督府。尼赫鲁不同意把这些历史文物摧毁;他认为这些东西代表着印度一部分重要历史。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爵士站在火化柴堆附近,他称尼赫鲁为“我一生中最伟大的朋友之一”。美国国务卿腊斯克称他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之一”。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1964年)-----
在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下,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第一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这次大会以后被称为第一届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
大会选举以艾哈迈德·舒凯里为主席、由15人组成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国民宪章》。宪章规定巴解组织的任务是:“负责巴勒斯坦人民争取解放他们国家的斗争”和“处理巴勒斯坦问题”。大会还确定建立巴勒斯坦解放军和为巴解组织筹款的国民基金会,当时巴解组织总部设在安曼。同年9月,第二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承认该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1974年10月第七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强调它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11月20日应邀以常任观察员身份参加联大的会议和工作。1976年9月成为阿拉伯联盟和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正式成员。
巴解组织最高权力机构是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它选举产生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处理日常工作,下设军事、文化和教育、政治和国际关系、巴勒斯坦全国基金、社会事务、被占领土、新闻和国家指导、群众组织等8个部。巴勒斯坦解放运动领导人西亚尔·阿拉法特自1969年以来,一直担任该组织执委会主席。
巴解组织是由反对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各游击队和各方面代表参加的联合组织,共有8个: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即“法塔赫”);人民解放战争先锋队(即“闪电”突击队);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人阵”);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民阵”);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人阵总部”);巴勒斯坦解放阵线(“巴解阵”);解放巴勒斯坦阿拉伯阵线(“阿解阵”);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人斗阵”)。此外,1964年8月建立了一支正规军巴勒斯坦解放军。
巴解组织已同100多个国家建立各种形式的关系或联系,向90多个国家和组织派驻代表或观察员。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巴解组织原驻一些国家的办事处已先后改为大使馆,其驻联合国的观察员地位则由联大接纳为巴勒斯坦国为观察员所取代。
美国各地发生反对越南战争的活动(1966年)-----
5月28日,在美国校园中,学生们组织纠察,游行,唱圣歌,有时还发生暴乱;在白宫草坪上,温和的抗议者敦促总统“冷下来”;在西贡,佛教徒自焚;武器承包公司的办公室,数十人谴责生产和使用凝固汽油弹;美国死在越南的人数创纪录之时,反战运动好像在各处以各种表达方式猛烈地增长着。
在芝加哥大学大约有350名学生掌管了办公楼,抗议学院合作进行选征兵役制。在纽约市立学院发生了相似的示威,这阻碍了学院的活动。还有数千学生正在寻找缓征的办法。
8000名“知识分子”聚集在华盛顿,反对许多人称作“不能打赢的战争”。拥有75人的一群抗议者在陶氏化学总部门前高呼:“纳粹1944年用烤炉,美国1966年用固体汽油弹!”
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1966年)-----
根据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定,在撤销了原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后,于5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简称中央文革小组)。
组长陈伯达,顾问康生,副组长江青、张春桥等,组员有王力、关锋、戚本禹、姚文元等。该小组名义上隶属于政治局常委之下,实际上它逐步取代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8月底,由江青代理中央文革小组组长。
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利用“中央文革小组”的名义,进行大量的反革命活动。
奇切斯特胜利完成单人航海(1967年)-----
1967年5月28日,弗朗西斯·奇切斯特爵士由寂静而广阔的大海返回到英国的普利茅斯港。
港口上,人声鼎沸,欢声雷动,人们欢迎他完成单身环球航海凯旋归来。奇切斯特看上去疲倦不堪,但身体健康无恙。这位65岁的冒险家终于完成了于1966年8月27日开始的28500英里的航行。
今天他驾驶的船加入到由港内200只欢快的船只所组成的欢迎船队中。近4万名观众站在去年8月他出发时绿草茸茸的码头上,向他欢呼致意。“欢迎凯旋”仪式的主持者宣读了伊丽莎白二世发来的贺电。哈罗德·威尔逊首相高兴地称这次航行为“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
豌豆公主凯莉米洛出生(1968)——————
1968年5月28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个表演世家里一个婴儿哇哇落地,她就是凯莉米洛.
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国王去世(1972年)-----
1972年5月28日,于1936年放弃英国王位同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女郎沃利斯·辛普森结婚的温莎公爵在巴黎附近的家里去世,亨年77岁。作为英王爱德华八世在位325天的这位公爵,生于1894年6月23日,是乔治五世的长子。这位受人欢迎的威尔士亲王在皇家海军学院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掷弹兵卫队服役。
1930年,他遇见了辛普森夫人,他说她极其有独立性,性情复杂而使人难以捉摸”,但是她没有资格当王后。他没有抛弃她,而是放弃了王位,由他弟弟乔治六世继位。1937年6月3日这位公爵同沃利斯结婚,并自愿过着实际上的流落他乡的生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任巴哈马总督。
劳埃德·乔治称温莎公爵为英国最杰出的使节,他的遗体于5月31日空运回牛津郡,在温莎的圣乔治教堂停放两天,接受公众的瞻仰。成千上万的人列队静静地经过灵柩,表示他们的最后敬意。根据公爵的遗愿,不举行国葬,6月5日,在教堂举行了简单的私人仪式,在场的有温莎公爵夫人和女王。仪式结束后,公爵被安葬于温莎公园他的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和曾祖父艾伯特亲王墓地的附近温莎公爵和公爵夫人温莎公爵和公爵夫人在教堂举行简单的私人仪式之后英国女王与公爵夫人话别。
美苏和平利用地下核爆炸条约签订(1976年)-----
1976年5月28日,美国总统福特与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分别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美苏和平利用地下核爆炸条约》,并签署一个附加议定书。条约有效期为5年,到期后可顺延5年。
条约规定:缔约国可在条约所规定的试验场之外各自管辖或控制的任何地方进行15万吨以下的和平核爆炸,也可应它国要求在该国领土内进行、参加或协助15万吨当量以下的和平核爆炸。但缔约国双方不得进行15万吨当量以上的单个和平核爆炸,也不得进行总当量超过150万吨的组合和平核爆炸;进行和平核爆炸的一方必须在事前及事后向对方提供详细的资料。美苏两国一直都未能批准该条约。
1981年5月28日波兰红衣主教维辛斯基逝世 1981年5月28日波兰红衣主教维辛斯基逝世红衣主教维辛斯基 1981年5月28日,斯特凡红衣主教维辛斯基死于胃癌,终年79岁。
他曾任华沙主教和波兰罗马天主教大主教。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维辛斯基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1948年共和党在波兰掌握政权时被任命为大主教。他在对政府的态度上发生过很大的转变。
斯大林时代他曾强硬地反对政府;当政府后来采取温和政策时,他又开始与之和平共处和合作,在去年夏季的罢工中,维辛斯基曾为共产党领袖斯坦尼斯拉夫·卡尼亚和团结工会领导人莱奇·瓦文萨做中间调停人。
德国人鲁斯特驾机在莫斯科红场降落(1987年)-----
驾驶飞机的是来自西德汉堡市附近维德尔镇的19岁飞行运动员马蒂亚斯·鲁斯特。这架螺旋桨飞机飞过了800公里的苏联领空,于19时3O分降落在莫斯科红常飞行途中未曾遇到任何阻拦。着陆后,鲁斯特还为一些好奇围观的路人签名留念,几分钟后才有苏联民警出面干涉。
鲁斯特是今天上午在赫尔辛基起飞的,他声称飞行目的地是斯德哥尔摩。但实际上他并未按原定路线飞行,反而调转机头向东方飞去,经爱沙尼亚的科赫特拉——亚尔维进入苏联领空。鲁斯特驾驶的是一架16O匹马力、单引擎、单翼的克斯纳172号飞机,时速222公里,有补充油箱。该飞机共可携带24公升燃料,可供连续飞行8小时。
鲁斯特是“汉莎同盟汉堡市机动飞行俱乐部”成员,迄今共飞行40小时。有关他此次飞行的动机暂时还是个谜。他被带往佛托沃看守所,并于这年9月以扰乱治安、侵犯边界及违反飞行规则等罪名被判处4年劳改。鲁斯特本人却称这次飞行为“和平使者之行”。
鲁斯特的惊险之举正好发生在“苏联边防战士日”。苏联领空,尤其是与西方连接的区域,一向被称为是最安全的。苏联为保卫国家领空安全,共拥有1300架拦截机,约一万枚的防空导弹,7000部雷达装置和传感器装置。有人推测,可能是鲁斯特采取超低空飞行,雷达无法发现,或者飞行速度慢,因此没有引起防空单位的注意。
事发3天后,苏联国防部长谢尔盖·索科洛夫因“指挥军队时犯有严重过失”而遭撤职。继任者是迪米特里·亚索夫将军,他原负责军队人事问题,并不十分有名,在副国防部长序列中排名最末,尚未担任过中央委员会委员。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任命新国防部长时“跳过”一些军界主要领导人,其中包括了4名主帅。西方观察家认为,这是克里姆林宫领导者有意惩罚军队领袖的象征性作法。同时,戈尔巴乔夫也要利用机会巩固他在军队领袖中的地位。亚索夫在1983年曾揭露军队中营私舞弊的行为,因此也曾受到戈尔巴乔夫的栽培者安德罗波夫的重视。
在另一方面,鲁斯特的莫斯科之行引起西方新闻界的好奇,结果西德《明星》画刊捷足先登,画刊社和鲁斯特的父母卡尔海因兹和莫妮卡签订合约。
得到授权后,画刊社与美国国家广播网(NBC)合作,联合报导这次事件。美国国家广播网并从一名英国业余摄影师手中,买下偶然拍摄到的鲁斯特驾机着陆莫斯科红场的照片版权。
北约调整军事战略(1991年)-----
1990年东欧发生巨变、雅尔塔体制瓦解、华约解体。在此背景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开始调整军事战略。
1990年7月,北约发布《伦敦宣言》,宣告北约由军事一政治组织变为政治——军事组织,决定采取一系列“化敌为友”的主动行动,向苏联和东欧伸出橄榄枝。1991年5月28日,北约成员国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制订了北约新军事战略的轮廓。
新战略从原来的“对苏防御”转向“全方位防御”,针对从大西洋到地中海任何地方可能出现的多样化的威胁。战略重点从准备应付欧战大战转向侧重应付局部冲突,军队建设从维持与苏联和华约高水平的对峙转到大幅度削减;兵力部署变前沿防御为机动防御,决定组建“北约快速反应部队”;核战略方面,放弃“先期使用”核武器的“绊索战略”,而将核武器作为发挥威慑作用的“最后手段”。北约秘书长韦尔纳称,这次军事战略的调整标志着北约自1949年成立以来最根本的变革。 转自www.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