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
ad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邻近闽、粤和港澳等地区。中国第二大动脉京九铁路贯穿全县,并设有三级货运站,公路通车里程1700余公里,“319”国道穿县境东西与“105”“323”国道、正在兴建的“昆厦”高速公路相连接,兴赣(州)、兴宁(都)、兴永(丰)、兴(万)安公路相互沟通,连接赣州、吉安的空运和万安的水运,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行政区划全县辖25个乡镇,4个国营林场,302个行政村,总人口74万人。土地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79.6%,耕地占9.9%万亩,水域占7.8%,道路庄园等占12.6%,形成“七山一水一份田,一份道路和庄园”的自然风景。
潋江镇 长冈乡 鼎龙乡 崇贤乡 枫边乡
良村镇 南坑乡 方太乡 埠头乡 永丰乡
隆坪乡 均村乡 杰村乡 社富乡 东村乡
兴莲乡 兴江乡 古龙岗镇 梅窖镇 樟木乡
江背镇 城岗乡 高兴镇 茶园乡 龙口镇
历史沿革兴国,历史悠久。建县始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改称平固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以年号“太平兴国”为县名至今已逾千年。
兴国,人杰地灵。古有唐中书令钟绍京,宋理学诗文家李潜、李卿、李仆父子兄弟七进士,明史学家吕复,钦天监灵台博士廖均卿,清雍正重臣礼部侍郎王思轼等皆以才学显赫于世。近代、当代人才更是群星辉映,誉为“江西三杰”之一的革命家袁玉冰、肖华、陈奇涵等54位共和国将军,还有美国决策科学会议主席、泛美大学教授李电白博士,美国加州州立科技综合大学终身教授范新亚以及著名史学家、目录学家姚名达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兴国,将星璀璨。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县是著名的苏区模范县、红军县、将军县、烈士县,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部分在兴国工作和战斗过,毛泽东同志做过《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在兴国办过“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称兴国人民创造了“第一等工作”,并亲笔书写了“模范兴国”的奖旗授予兴国;陈毅元帅曾兼任过中共兴国中心县委书记,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聂荣臻等也都曾先后在兴国从事过革命活动,在兴国先后创办了中共兵工厂、中央造币厂、中央红军总医院等。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多人,占青壮年的80%多。在参加长征的红军12个主力师中有7个师是从兴国出发的,其中“兴国模范师”、“少共国际师”、“中央警卫师”三个师大多是兴国子弟。革命战争年代,全县为国捐躯的烈士有5万多名,其中姓名可考的烈士就达23179名,位居全国各县市之首,占全国烈士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仅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就达12038名,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将士倒下。建国后,全县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开国将军有54名,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
兴国是中国客家居民聚居的主要县份之一,主要来自今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西、山东6省,尤以河南、甘肃两省为多。兴国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是山歌,素有“山歌之乡”之称。兴国山歌源于唐代木客山歌,是兴国劳动人民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定艺术形式。苏维埃时期,在动员兴国人民参军战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今流唱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就是一首典型的兴国山歌。现代山歌戏《山歌情》、山歌剧《秀嬷》、《兴国山歌情歌对唱》等多次获奖。
此外,堪舆文化是兴国历史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兴国是现代中国风水学中最盛行的流派——赣派风水的发源地,位于兴国县东南60公里的梅窖镇三僚村,素有“中国风水地理文化第一村”之称。唐代末年黄巢兵进长安后,原任司天监监正的风水地理大师杨筠松,弟子曾文山、廖均卿隐居三僚村,传播风水文化,后被尊为风水祖师。风水文化在三僚村绵延一千多年,历代名师迭出,享誉海内外。古代南京、北京十三陵、故宫、长城都是三僚风水先生堪择。
自然资源1、水资源:全县水资源总量76.3亿立方米。境内河流密布,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条,主要干流788.6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3公里。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6.87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29162千瓦,全部开发年发电量可达1.02亿度。另外,全县还有10万亩优质水面,十分适合发展水面养殖。
2、森林资源: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2.2%,木材蓄积量296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880多万根。林木常见树种有384种,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用材林。主要有杉树、松树、樟树、枫树、泡桐、木荷、榕树、黄檀、毛竹等数十种。全县现有用材林120万亩、毛竹3万亩可供开发。二是经济林。主要树种有油茶、茶叶、水果、板栗、山苍子、山桐子、乌桕等十多种。其中油茶林达100万亩,被称为“江南绿色油库”。三是薪炭林。主要有马尾松、白栎、青皮木等。此外,还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以及楠木、福建柏、花榈木等珍贵稀有树种。
3、矿产资源:兴国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种就有25种,矿床矿化点160余处。主要矿种有金、钨、稀土、铅锌、铌钽、铀、铁、硫铁、莹石、石灰石、白云石、花岗石、硅石、水晶、高岭土、钾长石、泥炭、水海石、软玉、石棉、煤、矿泉水等,其中莹石储量和品位在全国居重要地位,石灰石、花岗石储积量均居江南县市之首,瓷土储积量居华东之冠,高岭土储量高达2000万吨。
4、气候资源:兴国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8度,日照1926.5小时,无霜期284天,降雨量1560毫米,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5、人力资源:县内有劳动力40万人,潜在富余劳力近20万人,月工资400元左右,而且这些人大都到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满足县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务要求。
6、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一园一院六馆七大革命旧址”。
“一园”即将军园,位于兴国县将军大道南端,占地300亩,是县委、县政府为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弘扬苏区革命传统,缅怀将军们的丰功伟绩,充分利用好兴国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举措。将军园由将军广场、将军纪念馆、大型群雕、休闲广场、将军湖、将军岛等组成。将军广场正中安放由汉白玉石雕刻的5.2米高的毛泽东主席巨型雕像,园内按长征路线进行规划,安放陈毅元帅和兴国籍54位共和国将军的雕像,并利用12块奇石分别雕刻肖华上将所作的12首长征组歌;大型群雕由“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中国工农红军中央警卫师”三面军旗及69位冲锋陷阵组成的战斗场面群雕环绕组成。整个园集瞻仰、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
“一院”即潋江书院,位于兴国县城横街小井头,为清代古建筑,1929年4月,毛主席在潋江书院举办“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1930~1934年书院成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书院由门厅、讲堂、拜厅、魁星阁、文昌宫组成,占地面积4903.08平方米,属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馆”即将军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毛主席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
将军纪念馆:位于将军园内,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屋顶是红军八角帽造型,展厅和大门由镰刀、斧头形状构成,突出兴国红军县的特色,它将利用图片、实物、文字等形式,再现将军们和省部级领导干部的英勇事迹。
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兴国县城红军大道右侧鸡心岭下,始建于1961年,为兴国县革命历史展览大楼,主要陈列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兴国的革命活动和苏区兴国人民为革命贡献的模范工作的历史资料。
毛主席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兴国县长冈乡是苏区时苏维埃政府工作的模范乡,毛主席1933年11月率中央政府调查团到长冈乡调查后,整理出著名的《长冈乡调查》一文。1977年建成开放的“毛主席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位于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距县城约4公里,主要陈列毛主席作长冈乡调查的历史资料和长冈乡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把长冈乡建成模范乡的经验。纪念馆占地7028平方米,有4个展厅,门厅是毛主席作长冈乡田间调查的大型雕塑,展厅还有大量苏区时期的照片和实物,供人们参观学习。
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兴国县五福广场旁,内有纪念亭、英名碑、悼念广场、陈列馆、水莲池等建筑群。陈列馆始建于1950年,由门厅、灵堂和五个展厅组成,占地1442.2平方米,按时间顺序分专题重点陈列130余名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革命烈士史迹与珍贵文物,并建有著名的马前托孤、宁死不屈、洗衣队员、江善忠跳崖、过雪山等雕塑;1991年建成的“革命烈士英名碑”,呈五角回廊式,中间为英烈群雕,回廊镶满镌刻全县23179位烈士的英名石碑。1995年,该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2002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都先后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并向烈士敬献了花圈。
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正在兴建中。
“七大革命旧址”即为: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旧址,位于潋江镇横街;中共江西省委旧址,位于潋江镇牛坑塘;江西省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潋江镇背街陈家祠;江西军区旧址,位于潋江镇筲箕窝;长冈乡调查旧址,位于长冈乡长冈村;中央红军兵工厂旧址,位于兴莲乡官田村;中央红军总医院旧址,位于鼎龙乡茶岭村。
自然景观,主要有四大景区:宝石仙境风景区、太平岩溶洞、灵山冰心洞风景区、均福山森林公园。
经济特产
1991 年红薯干就传遍了整个兴国,1994年开始就出现过买价高过猪肉价。2000年红薯干买向了全国,成为稀有的中国名牌特产。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8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6172.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118万元。农村经济:灰鹅、生猪、果业、油茶、烟蔗、水产等六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其中灰鹅、生猪两大产业产值超过粮食产值,脐橙生产成为农村经济的新亮点。2002年 全县生猪出栏31.27万头,灰鹅出笼902.4万羽,水产品产量达1.26万吨,水果产量达到1.56万吨,农产品商品率达70%。工业经济:200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6亿元,实现税金9120万元;工业园完成一期建设预期目标,入园企业达到82家,实际进资4.1亿元,实现税收1100万元,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的主要增长点,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有65批7000人(次)前来参观学习。第三产业:2002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85亿元;商贸流通和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物价平稳,2002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亿元。个私经济:五年新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8630户,实现税金1.76亿元,其中2002年新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3019户,实现税金4312万元,被评为全省发展个私经济先进县。
共和国将军
上将 肖华 陈奇涵
中将 朱明 康志强 谢有法 温玉成 邱会作
少将 马泽迎 王屏 毛会义 邓经伟 叶运高 刘涌 刘玉堂 刘世洪 刘耀宗 江学彬 吕黎平 李士才 李呈瑞
李佐玉 李良汉 杨卓 杨汉林 邱先通 邱会魁 邹衍 张英辉 陈熙 陈坊仁 陈远波 陈美福 欧阳平
周彬 钟人仿 钟文法 钟生溢 钟发宗 钟国楚 钟炳昌 黄文明 黄玉昆 黄有凤 黄朝天 龚兴贵 曾美
曾克林 曾昭墟 曾新泮 谢良 谢立全 谢国仪 雷永通 魏洪亮
长征烈士第一县--兴国
新华网南昌8月21日电(记者梅世雄 徐壮志 胡锦武)兴国,中国烈士第一县。一眼望不到头的名单,让我们心底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震颤——
23179名烈士,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有着怎样一个惨烈的故事?
“光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烈士就有12038名。”兴国县社联主席胡玉春说,相当于每一公里的长征路上,都有一名兴国儿女化作的生命路标。
“我们长冈乡就有300多人参加了长征,活着回来的却没有几个。”老红军钟发镇说,自己在长征路上也是九死一生,后来在西路军蒙难后被俘,千方百计逃了出来,沿途乞讨回了家。
“那时候,当红军光荣啊!”居住在兴国县高兴镇老墟村的老红军廖国兴,至今还能唱起当年的红军歌曲:
“哎呀嘞——送郎当红军,妹妹在家里,家中事情我郎莫挂心,哎呀我的郎呀,我的郎。送郎当红军,一路要小心,保家卫国,我郎最光荣……”
73年前,正是在这样一首动人的《送郎当红军》歌声中,14岁的廖国兴参加了红军。
“我们人人争着当红军嘞。”忆当年,87岁的老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当时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当年红军有一个师就叫“兴国模范师”。在共和国第一代将军中,仅来自兴国的就有2位上将、5位中将和47位少将。
毛主席曾赞扬“兴国的同志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他亲笔题写的“模范兴国”巨匾,在兴国县城的四个城门上,一直高悬到长征前夕。
“兴国是江西开展革命较早的地方,毛主席曾7次来到兴国。”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收集党史资料的胡玉春说,在这里,毛主席留下了《兴国县土地法》《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不朽篇章。
周恩来则用“中国外国不如兴国,南京北京不如瑞金”来表达他对兴国和瑞金的赞誉。不久,苏区百姓便把这句话演绎为“美国英国比不上兴国,南京北京比不上瑞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瑞金曾一度改名瑞京)”。
“小鬼,好好干!”17岁那年毛主席的这句话,激励了长冈乡塘石村黄玉荣一生。“那时候真年轻呀,我们县苏维埃的姐妹们,每天都是乐呵呵的。”
“节省每一个钢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当时,从中央政府主席到像黄玉荣这样的普通苏区干部,没有什么薪饷。“我们每天只吃两餐,节约一餐支援前线。”
“本地干部不仅不要伙食费,还从家中带米去办公。”黄玉荣至今记得那首苏区百姓中流传的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
正是从这样的干部身上看到希望,兴国人民纷纷参加红军,为着“苏维埃”而奋斗。
“可惜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90岁的黄玉荣至今也不明白,是什么导致红军离开了这片红色土地。
苏区越来越小,红军不得不实施战略转移。
“红军集中7个主力师在兴国县城以北组织兴国保卫战,为主力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胡玉春说,陈毅在老营盘战斗中负了重伤,是当地老表用简易的青竹担架将他送往红军后方医院。
事后,陈毅感慨地说:“我这条命,是兴国人民用青竹杠子救回来的!”
胡玉春说,在中央苏区5年零9个月的时间里,中央红军在兴国先后组织军规模战斗11场,投入兵力20多万人次,歼敌4万余人。“兴国县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革命烈士血染的土地;兴国县的每一座山头,都曾是埋葬敌人的英勇战场。”
为支援红军突围转移,兴国在当时80%的青壮年都已参军的前提下,又一次性扩红5000余人;苏区人民节衣缩食,捐出大量钱粮和衣物。
“当时觉得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打回来。”黄玉荣说。
在兴国山歌的凄婉旋律中,15岁的钟发镇告别了故土乡亲,踏上漫漫远征路。
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二万五千里。
和平的阳光下,当年的兴国伢子早已成了垂暮老人。每当听起这些熟悉而富有激情的红军歌曲,老人仍会激动地站起身来。
廖国兴和钟发镇是幸运的,毕竟,经过千难万险之后,他们活着回来了。一大批与他们同时远征的年轻生命却永远长眠在了长征路上。
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军侵占中央苏区,红色根据地顿时陷入白色恐怖之中。96岁高龄的老红军凌联佐,至今珍藏着一个小本,它记载着老人对自己红军生涯的宝贵记忆。老人说,红军走后,敌人肆意屠杀苏区人民,全县革命干部和群众被杀害2142人,被捕6934人,3410人不得不逃亡。
“真苦啊!”这位早在1929年便参加了红军、长征前负伤被迫留在苏区的老人说,敌人来后,自己也成了逃亡群众中的一员,直到1938年才回到家乡。
岁月悠悠。今天,70多万兴国儿女正如昔日火热的苏区时期一样,努力建设着兴国。走进这个昔日“模范县”的县委办公楼,记者发现,这个使用了近20年的办公楼中,很少能看见空调,连墙壁,也只经过了简单粉刷。
“我们正在兴起一场运动,发扬苏区作风,建设全新兴国。”县委党史办主任刘建明说。 来自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