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怀远

怀远


ad

怀远县地处淮河中游。全县总面积2391平方公里,耕地12.9万公顷,总人口1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怀远历史悠远,早在唐虞时代就是涂山氏国的聚居之地。伴随岁月的沧桑,怀远发生了历史的变迁和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6亿元,农业总产16.2亿元,粮食总产值101.8万吨,财政收入2.2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108怀远古称 涂山氏国。大禹与涂山氏女联姻,会诸侯,劈山导淮,并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好传说。南宋宋理宗批示:“荆山为城,意在怀远”,置怀远军,并设荆山县。元朝改怀远军为怀远县。

怀远物产丰富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山芋、花生、油菜等,水产品主要有河蟹、银鱼、鳜鱼、青鱼、鲢鱼等。 境内花岗岩、大理石、石灰岩等储量大,品质好。怀远石榴更是闻名遐迩,有玉石子、红玛瑙、粉皮等10多个品种,以玉石子、红玛瑙为极品,古代被奉为贡品。怀远是农业大县 , 是全国的商品粮基地。先后被评为“全省农机十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位列全国百强产粮县第四十七位。工业形成了以食品、化工、机械、建材等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怀远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省卫生先进县”等称号。怀远区位优越,交通便捷,206国道、307省道、合徐高速公路、界阜蚌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怀远人杰地灵,汉代经学大师桓荣、曹魏四代辅臣蒋济、东晋大司马桓温、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花云等都出自怀远。清朝咸丰年间御史、同治年间陕西总督林之望及光绪年间内阁中书林介弼,诗文闻名江淮,有“江左二林”之美誉。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宋玉琳、程良也是怀远籍人士。近年来,怀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怀远是安徽省第一个通过国家“两基”验收的百万人口大县,1997年、1998年连续获得“全国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省卫生先进县”等称号。怀远花鼓灯是安徽两花之一,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多次荣获全国大奖,曾应邀到葡萄牙、摩洛哥等国演出,97年怀远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花鼓灯艺术乡”。

◆源远流长的怀远县建置沿革
  怀远县境内有荆、涂两山夹淮对峙,又当涡、淮两河汇流之处,形势险要,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我国出现南北分裂对峙的局面时,这里经常成为争夺角逐的战场,因而这片地方的名称,历代迭经变更,归属亦有所不同。
  怀远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距今四千二百多年前。当我国还是原始社会的唐、虞时代,这里就设有涂山氏国。夏禹王娶涂山氏女为妻,他治水凿山的遗迹至今犹在。禹五年(公元前2030年)在涂山南麓的一个村落大会天下诸侯,以后称为“禹会村”。
  夏、商两代,全国分为九州(注1),这里属徐州地(注2)。西周时徐州并入青州(注3),这里分属青、扬(注3)二州地。春秋、战国时,东周王朝名存实亡,诸侯各自为政,互相兼并,天下大乱,连年战争,这里归属无定,先后属吴、楚之境。
  秦代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淮水为界,淮北为泗水郡(注5),淮南为九江郡(注6)。
  西汉时,仍以淮水为界,这里设四个侯国(注7),两个县。在淮水南设当涂、曲阳两侯国,属九江郡;在淮水北设平阿、义成两侯国和龙亢、向县两县属沛郡(注8)。王莽新朝时,当涂曾改名山聚,曲阳改名延平亭,平阿改名平宁。东汉时,当涂国复改为县,沛郡改为沛国(注9),原设之县未动,仅平阿、义成县改属九江郡。
  三国时,地属魏境,龙亢改属汝阴郡(注10),义成、平阿、曲阳三县属淮南郡(注11)。当涂、向县撤废。
  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88年),龙亢改属谯国(注12),复设当涂,与义成、曲阳、平阿三县,同属淮南郡。东晋南迁,将当涂侨置于江南(即今之当涂县境)。后改置马头郡。
  南北朝时,争夺剧烈,先属南朝宋地,郡治未变,新设零县。龙亢并人蕲县。齐时,淮北地区尽失,属北朝魏地,设已吾县,属马头郡(注一三)。以后南朝梁又占领,除龙亢属下蔡郡,已吾属沛郡,义成属临淮郡(注14)外,又设葛山县。其后复被北朝北齐占据,设荆山郡(注15)改原当涂为马头县。已吾、义成并为临淮县,曲阳并人定远。
  隋朝将荆山郡撤废,改设涂山县属锺离郡(注16)。
  唐代把涂山县并入锺离县(注17),属锺离郡。五代十国时属南唐,仍为钟离县。其后周世宗据有淮北时,在这里设“镇淮军”。
  北宋仍因唐旧制。南宋时,淮北一度沦人金国之地,在这里改设荆山镇。金亡后,南宋收复,复设荆山县。宝佑五年(公元1257年)于此设“怀远军”(注18),辖荆山县,地跨淮河两岸。“怀远”名称亦自此开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2月怀远军投降元军。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正月撤废怀远军,与荆山县合并,改称怀远县,属濠州(注19),隶于安丰路(注20)。从此怀远县名沿用至今。
  明代初属应天府(注21),后改属凤阳府。
  清朝初属江南省凤阳府(注22),后改为安徽省凤阳府。
  辛亥革命后成立民国,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4年——1928年),属安徽省寿县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安徽省阜阳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怀远属寿县第十行政专区辖县,直到怀远县解放。
  抗日战争时期,怀远县部分沦入敌手。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宿(县)怀(远)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国民党怀远县政府逃避到龙亢区的褚韩湖,怀远县城内则有伪怀远县政府盘踞。
解放战争期间,在县境内涡河南北建立怀远、宿怀两县人民民主政权。1949年1月17日怀远全境解放,3月怀远县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全县共辖城关、胡疃、河溜、包集、双桥五个区,57个乡。建国后行政区划曾几次作了局部调整。1952年5月,宫集区从凤阳划归怀远,改名为马城区。1955年7月梅桥区桃园乡的五个选区划归蚌埠市。同年9月西泉街划归凤阳。1959年12月秦集公社划归蚌埠郊区,朱疃、耿集两公社划归淮南市,1964年复划归怀远。曹老集区于1950年由灵璧划归怀远,更名新马桥区,于1965年7月归并固镇县。
  怀远县1949年属宿县专署辖县,1956年属蚌埠专署辖县,1961年恢复宿县专署,仍为属县,1983年7月改属蚌埠市辖县。
  注释:
  (1)九州:<禹贡>记载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州。
 (2)徐州:古代九州之一。辖今江苏长江以北和山东东南部地区,州置山东郯城,后移徐州。
 (3)青州:古代九州之一。辖渤海与泰山一带,即今德州、齐河以东,马烦山以南及沿胶济路向东至栖霞、乳山一带,州置临淄,后移至益都。
 (4)扬州:古代九州之一。辖今安徽淮水和长江口以南地区汲江西、浙江、福建三省,还有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商城等县。州置和县,后移至寿县。
 (5)泗水郡:秦设此郡,辖今江苏、安徽境内的淮河以北,宿迁、泗洪以西,萧县{涡阳、风台以东地区。汉初改设沛郡,郡王江苏沛县。
 (6)九江郡:辖今安徽、河南境内的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省。郡置寿县。
 (7)侯国:指在封建社会分封诸侯管辖的地区。
 (8)沛郡:详见《北魏注》。
 (9)沛国:原为泅水郡,西汉时改为沛郡。
 (10)汝阴郡:三国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所置。辖今安徽颍河流域及河南新蔡、淮滨等县,后为颍州府、顺昌府,郡置阜阳。
  (11)淮南郡:即原九江郡。
  (12)谯国:即今亳县。
  (13)马头郡:详见《齐书州郡志》。
  (14)临淮郡:详见《北魏注》。
  (15)荆山郡:详见《隋涂山县注》。
  (16)锺离郡:详见《隋书地理志》。
  (17)锺离县:即今风阳县。
  (18)怀远军:详见《宋史地理志》、《方舆纪要》。
  (19)濠州: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所置。明初为临濠府,后改为凤阳府,今为凤阳县。
  (20)安丰路:安丰在今寿县南、安丰塘北。路是地方区域名。为宋时置,金沿旧制,元时降为二等地方行政区域,隶属于省。
  (21)应天府:即今南京,见《凤阳府志》。
  (22)江南省:为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置。辖今江苏、安徽两省。康熙年间分设两省。见《凤阳府志》。

▇我县1—11月国税收入情况
共组织入库各税19826万元,同比增收1815万元,增长10%.其中:增值税入库12779万元,增收1974万元,增长18%;消费税入库4284万元,减收691万元,下降14%;企业所得税入库1958万元,增收764万元,增长64%;个人所得税入库680万元,减收261万元,下降28%;车辆购置税入库125万元,增收29万元,增长30%。

▇“涂山大禹传说”、“端公腔”荣登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怀远县是淮河文化和大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我县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构成我县特有的文化魅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文化保护、文化精品、文化展示三大工程,建设文化强县,促进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我县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制定保护规划,明确目标责任,落实保护措施,建立传承机制,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经过半年的挖掘整理,共申报了涂山大禹传说、端公腔、花鼓灯道具制作“衬子”等三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审定,2008年12月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90项),其中,我县涂山大禹传说、端公腔榜上有名。


【历代涂山禹王宫诗文】
天问(节录)
战国.屈原
焉得彼涂山女,
而通之于台桑?
--------------------------------------------------------------------------------
涂山氏女之歌
秦.《吕氏春秋》
侯人兮猗……
--------------------------------------------------------------------------------
涂 山 之 歌
汉.《吴越春秋》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
我家嘉夷,来宾为王。
成家成室,我造彼昌。
天人之际,於兹则行。
--------------------------------------------------------------------------------
启母涂山颂
晋.王氏
涂山静居,元郎悟几。
大禹至公,过门不归。
明此道训,孩允是绥。
仁哲以成,永系天晖。
--------------------------------------------------------------------------------
涂 山
唐.胡 曾
大禹涂山御座开,诸侯玉帛走如雷。
防风漫有专车骨,何事兹晨最后来!
--------------------------------------------------------------------------------
涂 山
宋.梅尧巨
古传神禹迹,今见旧山阿。
莫问辛壬娶,从来甲子多。
夜淮低激射,朝岭上嵯峨。
荒庙立泥骨,岩头风雨过。
--------------------------------------------------------------------------------
上巳日与二子迨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
宋.苏轼
此生终安归,旋轸天下半。
昔自河南赴杭州过此,盖二十年矣
曷来乘累庙,复作微禹吧。
从祠及彼呱,象设偶此粲。
山有启庙 谓涂山氏
秦祖当侑坐,夏郊亦荐裸。
庙有此翳 有鲧庙
可怜淮海人,尚记弧矢旦。
淮南人谓禹以六月六日出生,是日,数万人会山上。虽传记不载,然相传如此。
--------------------------------------------------------------------------------
濠州七绝.涂山
宋.苏轼
下有鲧庙,山前有禹会村
川销攴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
樵苏已入黄熊庙,乌鹊犹朝禹会村。
--------------------------------------------------------------------------------
和子瞻濠州七绝涂山
宋.苏辙
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
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
--------------------------------------------------------------------------------
涂 山
宋.黄庭坚
涂山绝顶忆神功,亘古情形一览中。
启母石迎新月白,防风冢映夕阳红。
洪流匝地曾拘兽,老树参天欲化龙。
有径直通霄汉外,登临无不是仙踪。
--------------------------------------------------------------------------------
谒夏禹祠
明.杨瞻
云绕涂山晓色浓,千年老树肖盘龙。
涧流石母生苔绿,玉产仙岩映日红。
山顶寒鸦巢禹穴,林间落叶舞西风。
万方洪水归沧海,永赖当年疏凿功。
--------------------------------------------------------------------------------
题 启 母 石
明.张士隆
亭亭独立向江滨,四半无人石作邻。
云鬓挽成千载髻,娥眉淡扫四时春。
霜为腻粉凭风傅,霞作胭脂仗日匀。
莫道岩前无宝境,一轮明月照精神。
--------------------------------------------------------------------------------
舟过涂山谒夏后庙有述
明.赵炯然
涂山千古临淮水,禹殿嵯峨天际留。
望见翠华岩树老,思逢瑶牒海云浮。
八年风雨归残碣,越代龙蛇守故湫。
为向山头长鹤立,夕阳何处泊孤舟。
--------------------------------------------------------------------------------
禹 庙
清.洪亮吉
禹都安邑今有墟,亦越五载来省徐。
南巡重瞳兆权舆,衡岳阔远非人居。
涂山作国淮所潴,会水为澳戴石且。
乾坤赫焉集衣裾,帛熏黄元玉番舆。
四岳九牧行衙衙,我稽职方及州闾。
九千六百数已余,要荒昀爽感化胥。
亦职玉帛同趑趄,来同翩翩合万与。
晔若朝日辉琼琚,明德远矣众所 。
夏小正刊月后余,实集万国太史书。
予嘉乃功有奖誉,享以劂卫以周庐。
谁何牧竖矜智胥,掘强沟壑同鲜鱼。
终夸其邦作厉虚,汪罔大人迹迂俱。
天轩地阖行不蘧,帝资其血成川渠。
崇崇者陵骨难 ,尼山读书乐只且。
千年能详骨专车,博物 巨止知 。
峨峨鼎成谁敢举,惶惑百姓行人吁,
夷坚志之亦欷嘘,白日屏息冀子梦。
侈哉黄熊三足拿。好事河伯烦吹嘘,
稍耻刻画来鲸去。男丁女壬生克除,
颓然空山梦其初:一首九尾劳卷舒,
服妖德圣颜则好,留之三日非踌躇。
呱呱者生实国储。狐鸣涉波牵子祛,
后此一纪能归予。白鱼身长傅与与,
伛纡而前若蘧除,画畀白壁夜揭橥。
三来阚家俗却祛,太室即立神人胥。
民巅于巢下则渔,予口悴者手拮据。
滔滔者流其涸诸,鳌输其首难始纡,
龙轩其颜不足屠,神知逃诛值孟涂。
女娲华星缀衣如,束缚乌脚羁蟾蜍。
佐子木德相诛锄。淮流汤汽水淀淤。
台桑猬积而崎虚。丰年厥惟黍与余。
登高旷览怀古摅。大水作渎小水沮。
快如挈瓶注尾闾。酬功欲陈水土苴,
大哉非禹吾其鱼。
--------------------------------------------------------------------------------
涂 山 铭
唐.柳宗元
惟夏后氏建大功,定大位,立大政,勤劳万邦,和宁四极,威怀之道,仪刑后王。当乎洪荒方割,灾被下土,自壶口而导百川,大功建焉。虞帝耄期,承顺天历,自南河而受四海,大位定焉。万国既同,宣省风教,自涂山而会诸侯,大政立焉。功莫崇乎御大灾,乃赐玄圭,政莫先乎齐大统,乃朝玉帛,以混经制。是所以承唐虞之后,垂子孙之丕业,立商周之前,树帝王之洪范者也。呜呼!天地之道,尚德而右功。帝王之政,崇德而赏功。故尧舜至德,而位不及嗣。汤武大功,而祚延于世。有夏德配于二圣,而唐虞让功焉。功冠于三代,而商周让德焉。宜乎立极垂统,贻于后裔。当位作圣,著为世准。则涂山者,功之所由定,德之所由济,政之所由立,有天下者,宜取于此。追惟大号既发,华盖既狩,方岳列位,奔走来同;山川守神,莫敢遑宁。羽毛四合,衣裳咸会,虔恭就列,俯偻听命。然后示之以礼乐,和气周洽;申之以德刑,天威震耀。制立谟训,宜在长久。厥后启征有扈,而夏德始衰;羿距太康,而帝业不守。皇祖之训不由,人亡政坠,卒就陵替。向使继代守文之君,又能绍其功德,修其政统,卑宫室、恶衣服、拜昌言,平均赋入,制定朝会,则诸侯常至,而天命不去矣,兹山之会,安得独光于后欤。是以周穆遐追遗法。复会于是山,声垂天下,亦绍前轨,用此道也。故余为之铭,庶后代朝诸侯制于下者,仰则于此。辞曰:
惟禹体道,功厚德茂,会朝侯卫,
统一宪度,省方宣教。化制殊类,
咸会坛位。承奉仪矩,礼具乐备。
德容既孚,乃举明刑。以弼圣谟,
则戮防风,遗骨专车。克明克威,
畴敢以谕。宣昭黎宪,耄定混区。
传祚后胤,丕承帝车。涂山岩岩,
界彼东国,惟禹之德,配天无极。
即山刊碑,贻后训则。
--------------------------------------------------------------------------------
游涂荆二山记
明.宋濂
濂既游琅琊山,起行至池河驿,适邮卒递内使监公牒至。及开缄,中藏濠梁古迹一卷,宸翰亲题其外,令濂搜访与青宫言之。濂因启曰:“临濠古迹惟涂荆二山最著。按《图经》,涂山在昔钟离县西八十五里,荆山亦在县西八十三里,二山本相联属,而淮水绕荆山之背,神禹凿开,使水流二山间,其疏凿之迹故在,人思其功,迄今不能忘。”青宫曰:“至中都,当共往游焉,余将渡淮狞于王庄,先生宜溯流而上,届今怀远县治以俟。”濂奉教行。以洪武乙卯冬十一月己已发舟,庚午日曛,姑泊县西门,而青宫已驻跸于东门五里矣。辛未,濂上谒,青宫喜甚,下令以壬申游二山。濂至期约怀远文学掾王景彰宿舟中,黎明棹舟至涂山足,曳杖入山,山旁废址,旧皆民庐。前度石梁,复斗折而北,累石为庸,多艺椒之园。行可三里余,视大盘石,青绿间错。颓然欹足坐,谛视之,干藓交封之耳。闻有草生石上,高一尺,其花可玩,不假土力,人取悬檐间,呼为石莲花。复行四里所,岩石荤确,插起道左,危倾欲飞坠。复二里所,微径入灌莽,抵岩罅,储泉一泓,味甚甘,复以茅茨,曰圣水亭,取水以萦雨多验。复一里余,至山颠,禹庙在焉。庙已毁,惟颓垣破础存。游目四顾,长淮西来,涡河北汇。而寿春、临濠、宿州之境,皆在冥茫昏杳之中,缅想南北战争屯戍处,为感慨这久之。山之下聚落甚盛,庙史云:名禹会村,乃禹会诸侯之地,庐舍之比如栉。移踵入庙,庙前杏树一章,大可蔽十牛,二柏参差左右;树东置小瓮,杏柯之水时津津滴其中。庙史云,当晨雾四集,水愈多,其来如泉,可代井汲。碣石二:一大书“有夏皇祖之庙”六字,下刻宋庆元初,州守刘仲光自造;“祷雨记”一,亦记祷雨事。皇甫斌绍兴庚戌来为郡,命钟离尉丁大荣作。石末剥泐,文尚可读。复从庙西循石坡而下,巨石危立如人形,遥望之,一妪俨然也,相传为启母石。庙史云:居人每圭羊豕祭之,至有粉黛饰其貌者,闻之不觉大笑。山坳旧有僧房,今废。久俟鹤贺不来,忽使者至云,扈从士马多,无桥可以渡河,青宫不复至矣。言未既,但见旌旗如锦绣摇曳上荆山矣。濂亦下山麓,入鲧庙,见所题神号鄙俚,弃而不睨。出读祖无择所赋歌,京口孙临为书碑。盖无择谪守寿春过此而作也。复北经县治,折而东约三里所,至荆山。梁魏交斗时就山筑堰,以灌寿春,其遗迹犹斑斑可见。复行三十步,岩广如屋。侧身而入,石屏如床座,可坐人,号为卞和洞。自西上复一里所,过避雨石,石斜倚避雨,故名。复六十步,至产玉坡。奇石骈列,玄质而白,缘粲如雪。西有玉池,榛荆迷路不可寻。景彰欲导游青峰庵,足倦遂止。时青宫已猎远郊,濂因登舟先还中都云。
惟二山见诸载记者,其说多乖殊。
以涂山言之,《春秋左氏传》云:禹合诸侯于涂山。杜预注云:在寿春县东北。说者云:今之濠州是也。《国语》、《史记》则又云:禹会诸侯于会稽亦有涂山。《吴越春秋》亦以涂山在会稽,又兼稽萧山是也。是二说已不能归于一致矣。至于《苏鹗演义》又云:涂山有四,一会稽,二渝州,三濠州,四当涂。然其处皆有禹迹。或者遂谓禹之治水,固尝偏历宇内,而会诸侯实在和会稽之涂山。柳子厚《涂山铭》,苏子瞻,子由涂山诗,指在濠州者皆非是。濂之存疑而未决者一也。
  以荆山言之,荆山,楚山也。楚之先王熊绎,僻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至成王始盛,又昭王有言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河,非所获罪……,则楚之封疆可知。七传至昭王,始迁都郢,郢即今之江陵。其地有荆山,一名景山。荆故楚号也,有之诚宜。世则指为濠州。濠州古钟离子国,与寿春密迩。楚自昭王之后,历十一传,至考列王,始徒都寿春。
  《韩非子》所载卞和献玉事,乃在历、武、文三王之际。昭王上接武王,已越十世。当三王时,钟离何尝属楚,而强谓卞和至此山耶!《新序》又谓抱玉而泣,在共同王之时。《杂记》又谓在怀王及其子平王之时。平王乃昭王之父,下距怀王九世。共王上至武王亦六世,何至颠倒错坏如是耶!濂之存疑未决者二也。
  大抵山川遗迹,非本著经史者,多不可信。如葛洪丹灶,郭景纯之墓,在在有之。纵有高世之智,将何以得辩其真伪邪!必欲可信,涂山当稽之左氏、以寿春为正。荆山当正诸史传,以江陵为正。有谓涂山氏乃古国名,禹曾娶其女者,别是一说,与此殊不相涉也。濂耄矣,诸书遗忘欲尽;所记忆者,未必无舛讹,辄缘纪游,因挂漏书之,以发同游者一笑。同游者:盖太子正字桂彦良,晋府长史朱伯言,楚府长史朱伯清,吴认伴读王致远及景彰云。后一月某日记。


◆涂山禹王宫楹联
古刹汉高建;
仙台夏禹留。
俎豆犹古法;
林园无俗情。
巨灵献绿字;
长人授玉书。
空山垂四壁;
古庙独千秋。
峻拨在寥廓;
磅礴压洪原。
──宫尔铎撰书
禹庙烟霞古;
山中岁月长。
二仪清浊还高下;
万国衣冠拜冕旒。
──林之望集句并书
传子特开三代局;
来王共仰八年功。
──宫尔铎撰书
尧舜嘉平成之功;
黎庶颂胼胝之烈。
客来莫嫌茶味淡;
山居不比世情浓。
鸟语花香真洞府;
松清竹翠小篷莱。
万里长空开眼界;
一川春水润心里。
──河南焦浚川撰
风月一亭为益友;
经书数卷即良师。
山外有山都似画;
树内生树不知年。
──宋.苏轼撰书
涂山雄秀临淮水;
禹殿庄严列濠州。
涂山广大纳万国;
帝禹于此分江河。
──宋.礼待郎王韶撰
惠莫广于济黎元;
泽莫近乎拯饥渴。
──清.方履笺
茶隽涂山云雾魄;
水洌圣泉冰晶魂。
道承尧舜;
德配乾坤。
涡淮长绿千秋水;
荆涂永固万代春。
鹤衔松花香道院;
云去留月照丹台。
夏去盈山皆秀色;
春来无处不飞花。
云鬓挽成千秋髻;
娥眉淡扫四时春。
斗酒纵览廿一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集句)
峰峦耸翠,秀矗重霄;
涡淮曳兰,舣来四海。
三过其门,历数辛壬癸甲;
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
导江河,平水患,万世永赖;
受禅让,会诸侯,俎豆千秋。
召长人,收巨灵,同刊草昧;
役玄鬼,策应龙,协破鸿蒙。
忆当年,洪水横流,泛滥成灾,
截断两岸青山,滚滚巨浪东逝去;
看今朝,大地回春,歌舞升平,
盈斟一瓯白酒,频频畅饮笑归来。
贡金九牧,执玉万方,亘古神功思治水;
屋画龙蛇,庭垂桔柚,即今庙貌念卑宫。
万国会冠裳,仰拜赓歌,协帝勋华承尧舜;
千秋谙俎豆,报功崇德,兴王景运启商周。
万世赖平成,岂惟川锁攴祁,一角淮,需资保障;
七旬修士卒,想见庭呈干羽,两阶召舞赞文明。
承四载以疏导九河,凿海穿山,天地平成垂永赖;
历八年而会朝万国,开来继往,帝王受授庆明良。
导淮自桐柏,召章律,役赓辰,锁吴攴祁之神妖,舟车橇辇,四载是乘,亘古颂手足胼胝之烈;
治于凿荆涂,赤日璋,碧月圭,奉沧水使之明命,辛壬癸甲,三过不入,于今仰冠裳玉帛之宗。
?
惟二山见诸载记者,其说多乖殊。
以涂山言之,《春秋左氏传》云:禹会诸侯于涂山。杜预注云:在寿春县东北。说者云:今之濠州是也。《国语》、《史记》则又云:禹会诸侯于会稽亦有涂山。《吴越春秋》亦以涂山在会稽,又兼稽萧山是也。是二说已不能归于一致矣。至于《苏鹗演义》又云:涂山有四,一会稽,二渝州,三濠州,四当涂。然其处皆有禹迹。或者遂谓禹之治水,固尝偏历宇内,而会诸侯实在和会稽之涂山。柳子厚《涂山铭》,苏子瞻,子由涂山诗,指在濠州者皆非是。濂之存疑而未决者一也。
以荆山言之,荆山,楚山也。楚之先王熊绎,僻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至成王始盛,又昭王有言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河,非所获罪……,则楚之封疆可知。七传至昭王,始迁都郢,郢即今之江陵。其地有荆山,一名景山。荆故楚号也,有之诚宜。世则指为濠州。濠州古钟离子国,与寿春密迩。楚自昭王之后,历十一传,至考列王,始徒都寿春。
《韩非子》所载卞和献玉事,乃在历、武、文三王之际。昭王上接武王,已越十世。当三王时,钟离何尝属楚,而强谓卞和至此山耶!《新序》又谓抱玉而泣,在共同王之时。《杂记》又谓在怀王及其子平王之时。平王乃昭之父,下距怀王九世。共王上至武王亦六世,何至颠倒错坏如是耶!濂之存疑未决者二也。
大抵山川遗迹,非本著经史者,多不可信。如葛洪丹灶,郭景纯之墓,在在有之。纵有高世之智,将何以得辩其真伪邪!必欲可信,涂山当稽之左氏、以寿春为正。荆山当正诸史传,以江陵为正。有谓涂山氏乃古国名,禹曾娶其女者,别是一说,与此殊不相涉也。濂耄矣,诸书遗忘欲尽;所记忆者,未必列舛讹辄缘纪游,因挂漏书之,以发同游者一笑。同游者:盖太子正字桂彦良,晋府长史朱伯言,楚府长史朱伯清,吴认伴读王致远及景彰云。后一月某日记。


▼漫话怀远石榴
石榴原产在古波斯及其附近。即现在的伊朗、阿富汗、苏联的高加索等中亚地带。在伊朗有史以前已有栽培。纪元以前,即向西传入地中海沿岸各国,向东传至印度、中国等地,以后又传到朝鲜、日本。现在,世界各地几乎均有栽植。
  石榴在我国虽非原产,但栽培历史至今已有两千余年。晋·张华的《博物志》以及《广群芳谱》上均有记载:“有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种以归,名为安石榴。”据考察,石榴传人我国,并非西域一路,西南及沿海诸地,就有由海路引种于新加坡等地的。
  怀远石榴历史悠久,据传说自唐代起已有栽植。清人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说:“武则天命即将石榴二百株,传谕兵部,解交武八爷查收。此花后来送至东海郡,附近流传,莫不保护。”李翁所言虽有神话色彩,但自汉代至唐代,石榴在我国已有八百余年的栽培历史,从长安传到淮河流域的可能性是无疑的。
  怀远石榴见诸文字记载的,从现有资料看,可追溯到明代。明嘉靖年间,上蔡人张惟恕,时任巡按御史,游怀远时有《九日登山》诗:
    泉水细润玻璃碧,榴子新披玛瑙红。
    落日半山弦管发,百年此会信难逢。
  九日即重阳节,正是怀远石榴硕果缀枝,披红挂彩的时候,诗人观清泉,品览红榴,遥想大禹群会诸侯于涂山的雄姿与盛况,其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石榴在古书上又有若榴、丹榴、天浆及金罂等名称。考其名由,其说不一。《齐民要术》中载:“凡植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实繁茂。则安石之名义或取此。”医学家、植物学家李时珍则认为:“榴者,瘤也。丹实垂垂如赘瘤也。”这或许是榴、石榴、安石榴等名称的由来吧。
  石榴在我国分布极广,遍及各省区。而重点产区多在黄河以南,就其著名者,除怀远石榴外,还有临潼、枣庄、会理、巧家、叶城等地。
  石榴作为水果与花卉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称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大费篇章。诗仙李白有《咏石榴》: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宋·朱熹有《题石榴》: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更有的诗人爱石榴爱的不能自已:
    春花落尽石榴开,阶前栏外遍植栽。
    红艳满枝染月夜,晚风轻送暗香来。
  朱之蕃有《榴火》诗:
    天付炎威与祝融,海波水沸沃珍丛。
    飞将宝鼎千重焰,炼就丹砂万点红。
  石榴嫩枝幼叶紫红如染,花瓣、花萼鲜红如火,哗哗荧荧,给人以热烈豪放之感。花姿丰满,雍容华贵,有贵妃美。榴花美则美也,可观,可赏,不可轻狂狎戏,因为她身着针刺,以防轻薄狂徒。其品格又高于流水桃花。
  古代文人,看到水流花谢春归去不堪惆怅。而“春花落尽石榴开”,石榴有力挽春色在人间之意,使那些惜春、叹春、伤春的诗人们得到心灵上的安慰。
  石榴不仅花美,果也奇。果近圆球形,花萼宿存,色橙红、黄白浑染,布着红晕,并有青翠光泽,如玉琢脂凝。形似醉翁谪仙的酒坛,又像典雅富丽的花瓶。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籽粒晶莹剔透,圆润欲流。有的青白如玉石,有的红润若玛瑙。食之清凉甘美,风味醇厚,不仅可以饱口福,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中秋佳节,合家团圆,对明月品石榴,真是美不可言。中国的女皇帝武天则封石榴为“多子丽人”也不为过。
  怀远虽属县城,但历来吸引了不少游人墨客,不仅是这里有大禹治水会诸侯的地方,而且这里还有关于大禹、防风、攴祁、涂山等美好的民间传说,也不仅是有禹王庙、白乳泉、卞和洞等名胜古迹,更有红榴增添了此山此水的美色。
  春末夏初,来到怀远,登涂山寻禹王遗迹,游乳泉叹苏子豪情,望淮楼上凭栏远眺,更是壮怀激烈,雄心顿发。远望涂山傲立,淮水长流,勾起多少千古浮沉事;近观榴花盛开,遍山尽燃,焕发几多当今英雄情。真是:
  “燃灯疑庭火,连珠胜早梅”,胜似香山红叶,美如桃源仙境,使人醉不知醒,迷不知返,乐而亡忧。秋季到来,红果绿叶相映成趣,如翡翠镶嵌着红光闪闪的宝石。
  石榴美则美也,但不是以色事他人,她还给人以实用上的经济价值。石榴可鲜食,也可制饮料。据化验分析,石榴含水分约75%,糖15%,粗纤维素2.5%,灰分0.8%。灰分中尤以磷钙为多,在成熟的果实中含有机酸0.4-1%,百克果汁中含维生素C 11毫克以上,比苹果、梨高出1—2倍,另外,还含有少量蛋白质和脂肪。
  石榴营养丰富,滋补身体,可止渴生津,助消化。但也不能把石榴说得天衣无缝。《怀宁食货书》则另有别论:“凡榴多食者损肺及齿,服食家忌之。”看来错在多食。
  石榴在中药上,性温涩,既润燥又收敛,根皮可驱绦虫,果皮可止痢,止肠泻,叶可治眼疾。《太平府志·物产》还记载:“酸者入药,花可治血衄,壳可治漏精。”又有民间传说,白石榴花果可治痨疾。
  石榴果皮富含单宁酸,平均在22%,是鞣皮业、棉毛印染业的天然原料。
  石榴枝条柔韧修长,可编织筐、篓、篮等。
  人们有《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我看给石榴写篇小传,不为逢迎。
  怀远石榴闻名遐迩,久负盛誉。不仅有各地石榴之优,更有其独特之处。皮薄、粒大(百粒重最大达71.4克)、含糖量高(高达17%)、含酸量低(低到0.4%)。其玉石籽、玛瑙籽,核软可食,堪称榴中珍品。
  怀远石榴盛誉久驻。清代时已蜚声南北,清嘉庆年间编修的《怀远县志》土产卷中载:“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解放后怀远石榴也漂洋过海名扬它乡。据1960年怀远县志初稿记载,怀远石榴曾远销到东南亚、欧洲等地。其中,1958年在英国伦敦市场颇受欢迎。苏联、捷克、保加利亚等国也慕名引种。至于国内各地引种者,真是枚不胜举。
  怀远石榴兴盛于清代,据传说境内荆山、涂山、大洪山、平阿山榴园遍布,面积在五千亩以上,株数有二十五万之多,年产在二百万斤上下。石榴成熟季节,南北大贾云集怀远,车装舟载,十分兴盛繁忙。
  解放前的连年战乱烽火,解放后的左倾错误,也殃及榴园,1954年统计县内有石榴树十三万余株,到1979年则只有七万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石榴树实行承包责任制,方得以恢复与新生。1985年统计,新老榴园在三千亩以上,十五万株有余。
  怀远石榴的主产区在荆、涂二山山麓,阴坡最多,东西坡次之,阳坡最少。分属于马城区上洪乡的上洪、杜郢、涂山,城关镇的兴昌、乳泉、永光六个行政村,其他各区多为近年新植幼园。近年来年总产在八十万斤上下,单株产量在5公斤以上,亩产果二百公斤以上。最高单株产量为150公斤,与全国各石榴产区相比,亩产、株产均列前茅。这是因为怀远石榴不仅得天时、占地利,更有优良的品种。
  怀远石榴品种繁多,初步统计有13个,分白花和红花两大类群。白花石榴只一种——白石榴,白花、白籽、白实。红花种里有观赏品种和食用品种两个类型:观赏品种有千层石榴——花大而多瓣,看石榴——矮小适于盆栽,又名海石榴;食用品种中又分粉皮和青皮两个系统,属粉皮系统的有粉皮、青粉皮、火葫芦、美人蕉四个品种,它们果皮鲜艳,成熟早、品质一般。青皮系统有:玉石籽、玛瑙籽、大笨子、二笨子、青皮、薄皮糙等六个品种,一般来说,它们果皮颜色青淡,成熟较晚,品质较优。
  怀远石榴3月中下旬萌动发芽,4月中旬现蕾,5月初开花,6月底、7月初花期基本结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中旬落叶。
  在栽培上,怀远果农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冬前榴园要深翻施肥,在肥料种类上较为考究,一般以有机肥为主,配以磷肥。化学氮肥多不用。冬季修剪时,去枯、病、虫害、陡长、重叠、交叉等枝,从而稳定树型,均衡树势。春夏季节,抹芽打顶控制营养生长,同时要中耕锄草,防虫喷药。一年的辛劳到九、十月间方能喜摘硕果。
  怀远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不论是气温、日照、热量、降水等都适于石榴生长。怀远的土更为特别,主产区的土是麻石棕壤和麻石棕土,其质地、酸碱度、土层厚度、地表坡度及地下水位等也适于石榴生长。怀远还有大片的低陵残丘有待开发,其发展潜力可观。所以怀远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石榴城,建立怀远石榴商品生产基地的宏伟规划。还成立了石榴研究所。计划在“七五”期间建立四万亩以上的石榴商品果生产基地。到1990年总产量达6350吨,并将有50%以上果品出口外销。规划的实现不仅使县城成为石榴城,整个怀远也将成为石榴县。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