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郓城

郓城


ad

【郓城概况】
郓城县”一词属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Yùnchéng Xiàn”。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理实体),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北纬35°19′~35°52′,东经115°40′~116°08′。东邻梁山县、嘉祥县,西接鄄城,南连巨野县、菏泽市,北隔黄河与河南省台前县、范县相望。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5.71公里,面积为1571.3平方公里。人口108.8万人。县人民政府驻郓城镇,在省会济南西南方向150公里处。为菏泽市辖县。
历史上郓城的名称和归属变化较大,考证其原因,一是郓城地处平原,又是中原地区,朝代变化,兵连祸结,往往首当其冲。二是地理环境所致,郓城北临黄河,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水灾频繁,县城地址常常变换。据记载:唐贞观八年,郓州治(今张营)地下湿,徙治须昌县(今东平);又《金史。地理志》载:“金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盘沟村(今城址),以避河决”。印证历史,郓城始建于春秋,历经朝代变换,多为县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当之无愧的千年古县。

【行政区划】
郓城县辖12个镇、9个乡:郓城镇、黄安镇、杨庄集镇、侯咽集镇、武安镇、郭屯镇、丁里长镇、玉皇庙镇、程屯镇、随官屯镇、张营镇、潘渡镇、双桥乡、唐庙乡、南赵楼乡、黄堆集乡、黄集乡、李集乡、张集乡、水堡乡、郭庄乡、陈坡乡。1001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商王祖乙曾建都于此,史称庇。春秋战国鲁成公四年筑城名郓。

1991年10月3日,撤销城郊、张营、郭屯、武安、玉皇庙、候咽集、程屯等7个区。

1994年12月29日,撤销黄安乡、杨庄集乡,设立黄安镇、杨庄集镇。1994年12月29日,撤销丁里长乡,设立丁里长镇(鲁政函民字[1996]67号)。

1997年底全县共9个镇、29个乡,925个行政村。

2000年5月19日,撤销徐垓乡,设立徐垓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随官屯乡,设立随官屯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鲁政函民字[2000]41号)。

2000年,郓城县辖11个镇、27个乡。总人口1025800人,各乡镇人口: 郓城镇 86112 武安镇 33923 黄安镇 29824 郭屯镇 31508 丁里长镇 38767 杨庄集镇 31052 程屯镇 28710 侯咽集镇 36666 玉皇庙镇 28249 徐垓镇 24483 随官屯镇 25632 蒋庙乡 23896 丁庙乡 15544 八里庄乡 18829 双桥乡 24743 五界首乡 22420 唐庙乡 25736 三屯乡 18425 南赵楼乡 30847 汉石桥乡 20304 张营乡 26634 黄堆集乡 34888 大人乡 22842 王井乡 23848 常庄乡 21556 肖皮口乡 20314 潘渡乡 26882 黄集乡 30526 伟庄乡 15879 李集乡 26767 梳洗楼乡 22796 苏阁乡 20243 大潭乡 16139 张鲁集乡 24049 刘口乡 21037 水堡乡 22489 陈坡乡 26164 郭庄乡 27077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2月6日,将全县38个乡镇调整为21个乡镇,减少了17个乡镇,乡镇平均面积扩大为78.2平方千米,平均人口增加到5.1万人。原蒋庙乡、丁庙乡、八里庄乡成建制地合并为郓城镇,原郭庄乡、双桥乡合并为双桥乡,原五界乡、武安镇合并为武安镇,原徐垓乡、黄安镇全并为黄安镇,原三屯乡、唐庙乡合并为唐庙乡,原汉石桥乡、随官屯镇全并为随官屯镇,原大人乡、张营镇合并为张营镇,原常庄乡、杨庄集镇合并为杨庄集镇,原肖皮口乡、程屯镇合并为程屯镇,原王井乡、潘渡乡合并为潘渡乡,原伟庄乡、黄集乡合并为黄集乡,原苏阁乡、李集乡合并为李集乡,原大潭乡、张集乡合并为张集乡,原梳洗楼乡、侯咽集镇合并为侯咽集镇,原刘口乡、王皇庙镇合并为玉皇庙镇,郭陈坡乡、水堡乡、南赵楼乡、黄堆集乡、丁里长镇、郭屯镇保留不动。至2001年底,全县行政村1008个。

2002年5月14日,省政府批复同意:郓城县撤销潘渡乡,设立潘渡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2年12月31日,郓城县辖12个镇、9个乡。


【政区沿革】
郓城县西北大杨集肖堌堆文化遗址,出土了陶鬲、石斧等,表明在三四千年前郓城就有人定居,并发展了古代的灿烂文化。
夏代郓地为徐州之城,商代郓城称庇(故城在县城北肖固堆一带),商王祖乙曾迁都于此。

春秋时,鲁成公四年冬(公元前587年),鲁国为加强防御,筑城名郓。这就是郓城得名的起源和由来。据《春秋•左传》载:“成公四年冬城郓。”《郓城县志》述:“周、春秋,鲁成公四年冬城郓。郓为鲁西鄙,地临曹、卫,尝聚军于此,以防侵轶。”又云“郓始于春秋。”《说文解字》述:“郓,从邑,军声,鲁有郓地。”
秦时郓城县境内有郓、廪丘等城邑;西汉时于郓邑西分置黎县(治今陈坡)、廪丘县(治今水堡),同属兖州东郡,东汉废黎县入廪丘县,属济阴郡。三国时郓地属兖州东郡廪丘县,晋朝为濮阳国廪丘县。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于万安县置郓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万安县为郓城县,而郓之名复见于世。
唐朝武德四年( 621 年)废东平郡设郓州,治郓城。次年置郓州总管府,辖郓、濮、兖、戴、曹 5 州 32 县。贞观八年( 634 年),因郓地卑湿,州治迁须昌(今东平东北)。天佑二年( 905 年)郓城县复名万安县,隶郓州。
唐以后,郓城名称又多有变动,归属也有变化,但大多为州、郡或县的治所。
五代,郓城县改属济州。北宋又属济州济阴郡。
金大定六年(1166年)徙治盘沟村,即今县城。属济州。元属济宁路。明属兖州府。
清属曹州府。
1914年属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直属于省。1929年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8年属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9年建立郓城抗日县政府,1940年建立郓南县,1941年建立郓北试验区(县级),上述三县区属鲁西二专署(后改晋鲁豫边区十七专署)。1942年撤郓北试验区和郓南县(其地入郓鄄巨菏办事处,后改临泽县)。
1944年析郓城、巨野、菏泽三县各一部置郓巨县,隶属同郓城县。1946年郓城县改郓北县,析原郓城、郓巨、南旺三县各一部另置郓城县,隶属不变。
1949年郓北县并入郓城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1952年撤平原省,随菏泽专区归山东省。1958年撤销菏泽专区,改属济宁专区。
1959年复置菏泽专区,郓城又还属。
1967年属菏泽地区。
2000年属菏泽市。

【自然资源】
郓城自然资源丰富。黄河流经郓城28公里,年均引水量2.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32亿立方米。光热充足,雨热同季,土层深厚,物产丰富。地方名产较多,小尾寒羊被誉为“中华国宝”、“世界明珠”,鲁西黄牛驰名中外,郓半夏明代曾作为贡品。郓城农业基础好,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平原绿化先进县,农业增加值和粮食、棉花、油料、肉类总产量五项指标曾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郓城煤炭资源丰富,巨野煤田是华东地区最后一块储量最大、煤质最优的煤田,是中国规划的十三个大型能源化工基地之一,总储量55.7亿吨,设计7对矿井,在郓城境内煤炭储量28.15亿吨,占巨野煤田总储量的50%以上,设计4对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825万吨。赵楼、郭屯、彭庄、郓城四对矿井全面开工建设,彭庄矿井已正式投产运营,赵楼矿井年内试生产,郭屯矿井320万千瓦坑口电厂和郓城煤矿2×100万千瓦天然焦发电示范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已报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核准,煤电化开发潜力巨大。


【地理水文】
郓城地处黄河中下游,全县属黄河冲积平原,耕地面积157万亩,95%为优质耕地。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43米,过去有“自西向东渐倾斜,东走十里低三尺”之说。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外,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条,地下水量约1.28亿立方米。全年无霜期约200天左右,平均年日照约2497小时,常年平均气温13.5摄食度,具有显著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

黄河自鄄城县流入郓城西北边境,经李集、黄集流入梁山县,流经郓城28公里,,奔腾的黄河水哺育了郓城人民,黄河的泛滥又是郓城县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建国前黄河多次决口,自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南兰封铜瓦厢决口至清末的57年间,黄河就有38年发生决溢,平均三年二决,民国时期,堤防失修,河决仍频,郓城人民深受其害。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治黄措施,根除了决口之患,并建立苏阁引黄闸,黄河已由害河变为利河。


【经济概况】
郓城县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基地县和粮食生产先进县、平原绿化先进县。畜禽养殖达30多个品种,其中,鲁西黄牛驰名中外,小尾寒羊被誉为“中华国宝”,青猾皮早在30年代就畅销国际市场。截至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7%,片林面积49.5万亩,木材蓄积量达到230万立方米。油料、药用植物180多个品种,其中“郓半夏”500多年前就誉满华夏。矿产资源主要是煤,境内已探明四个藏煤区,总地质储量为50亿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郓城县矿产资源、水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境内探明四个藏煤区,总地质储量50亿吨,具有较高地开采价值,目前彭庄、赵楼、郭屯、郓城四大矿井建设全面启动。黄河流经郓城28公里,年均引水量2.5亿立方米,地下水丰富,境内河道纵横,水资源总量达4.42亿立方米。郓城交通设施发达,京九铁路纵贯全境45.5公里,设有3个客货站,欧亚大陆桥与京九铁路在此交汇。220国道与省道聊商路、济董路交汇于县城,全县地方公路通车里程达1287公里,纵横成网。农业、林业、畜牧业资源丰富,是全国商品粮、优质棉、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基地县和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增加值和粮食、棉花、油料、肉类总产量五项指标均曾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产业优势】
郓城产业优势突出。棉纺织、木材加工、畜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和搪瓷、钢球、酒类包装三个特色产业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全县棉纺织业发展到260万纱锭,织机1.2万台;木材加工业户6100家,年加工能力350万立方米,入选“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畜产品加工企业192家,年肉类加工能力达到6万吨,羊肉出口量约占山东省的90%;搪瓷年生产能力5万吨,入选“山东省十大产业集群·特别奖”,被授予“中国日用搪瓷产品生产基地”;钢球年生产能力5万吨,占全国低碳钢球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酒类包装企业发展到360多家,年销售收入5亿元,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酒类包装生产基地。


【投资环境】
郓城投资环境优越。郓城靠近中原腹地,是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的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九”铁路纵贯全境,设有2个客货站。欧亚大陆桥与京九铁路在此交汇,形成海铁联运,成为郓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大通道。境内南有日东高速,东有济菏高速,西有德商高速,与220国道、省道聊商路、济董路纵横成网,交通十分便利。以郓城为中心500公里半径范围内覆盖近3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邮电通讯现代化与国内同步。县工业园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3.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和4平方公里新区实现了较高标准的“七通一平”,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的地方”之一。县城建成区20.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万人。投资2亿元的水浒文化城开始接待旅客,投资1亿多元的水浒水上景区正在建设,投资3亿多元的宋江河风景带即将开工兴建;七星大酒店、水浒大厦、圣达大酒店等星级酒店陆续竣工投入使用,人居环境优美。
?
郓城投资政策优惠。在用地、证照办理、税收奖励、出口奖励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成本。电力供应充足,投资20亿元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资8.3亿元装机12.5万千瓦的县工业园区自备热电厂第一台2.5万千瓦机组已发电运行。全县劳动力45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近16万人,劳动力成本较低。服务环境优良,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规定,建立了审批、收费服务大厅,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对大项目建设,实行“一把手”工程,特事特办,一事一议。对重点企业实行扎口管理,挂牌保护,切实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经济发展】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战略的强力推动下,郓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民营,全力抓招商,关键抓投入,全县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新的成就。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9.1亿元,增长16.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4元,增长12.38%;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52亿元,增长16.1%;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2.8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5家,比上年新增42家,完成销售收入76亿元、工业增加值19.2亿元、利税4.7亿元,分别增长49.2%、32.5%和77.9%;全县供电量达到10.13亿千瓦时,增长30%,其中工副业用电量达到6.25亿千瓦时,增长38%;完成进出口总额3681万美元,增长27.8%;截止到20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2.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达到52.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52.9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7亿元、7.2亿元和13.4亿元。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政通人和、事业兴旺的良好局面。

【人口民族】全县21个乡镇,1031个村民委员会,10个社区居委会,乡村户数25.7万户,加城镇共28.89万户,109.47万人。汉族占绝大多数,回、满、壮等23个少数民族不超过1500人。全县土地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66人。
【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卫生局机关设有办公室、人事科、医政科、社会卫生临督科、计划财务科、爱卫会办公室(副科)。1998年全系统有45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其中县直有:县人民医院(正科)、县中医院(正科)、县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正科)、县防疫站(副科)、县妇幼保健院(副科)、县直公费医疗门诊部、县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县卫生职丁中等专业学校、县药检所、县结防所、县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县红十字会办公室等12处,乡镇卫生院33处(武安、杨庄集、侯集、郭屯、玉皇庙、程屯、黄安为十心卫生院)。1998年12月,根据县委的意见,县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与县防疫站“一套班子、两个机构、两块牌子、合属办公”。1999年11月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分流,确定县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院、县公费门诊部、县药检所、县地办室、县红会办、县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医 院、县中医院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2000年10月县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职能划归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管理,人、财、物全部移交。2001年4月底,随着乡镇的合并,33处乡镇卫生院随乡镇建制合并为21处。2001年7月15日县编委确定将县药检所改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随着2002年1月1日全县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谱施,县直公费医疗门部于2001年撤销。

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卫生部门共有32处医疗卫生事业位,其中县直11处,乡镇21处,在职干部职工4348人(在职3764人,离退休584人)在职人员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430人其中正高技术职称20人,副高技术职称124人,中级技术职称596人,初级技术职称1996人。各类医疗机构开放病床1489张。全县有行政村卫生室(所)421个,从业乡村医生1558人,基本上形成以县级医疔卫生机构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行政村为甚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教育科技】我县现有定点小学166处,教学点255处,小学在校生107825人;初中39处,在校生44231人;幼儿园、学前班513处,在园班幼儿21300人;普通高中8处,在校生21786人;职业教育中心、聋哑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一处,在校生2563人;民办学校24处,在校生19290人。全县现有教职工11366人,其中专任教师10873人。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2002年9月我县作为菏泽市唯一省级课改试验区,在全市率先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涌现出一大批管理规范的学校,全县各级各类规范化学校达到40余处,其中一中是省级重点中学;实验幼儿园是省级规范化幼儿园 。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首次突破千人大关,2005年、2006年本科上线均达1400多人,一中本科录取率连续获全市第一。2002年至2006年底,累计筹集危房改造资金7638.95万元,消除危房12.87万平方米。全县中学全部建起微机室,小学微机装备率达80%以上,80%以上的学校实验室、仪器室配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先后有286人被评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优质课执教人,2人被评为“齐鲁名师”候选人,4人被授予省特级教师称号,1000余名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教师学历达标率高中、初中、小学分别提高到73.1%、86.6%、99.7%。县教育局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校舍危房改造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市一系列荣誉称号,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质服务机关”。

【文物古迹】
全县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处,馆藏文物1400多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300余件。境内有肖堌堆商代古文化遗址、苏庄汉墓群、五代唐塔、金代名相史惟良墓等。特别是一些与《水浒传》有关的遗迹、遗址较多,宋江故里的宋坑、宋井、宋林、智取生辰纲的黄泥岗等古迹犹存。

肖堌堆古文化遗址
肖堌堆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李集乡大杨集村东约300米处,遗址西距黄河1500米,其主要文化内涵表现为大汶口、龙山、乐石。商、周、汉文化的遗存,是古代人类聚居之地。肖堌堆高8米,曾有明、清建筑,如三皇庙、阎罗殿等,现存遗址面积3200平方米,遗址土呈灰黑色,暴露的石器、陶器残片,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说明至少在距今六千年以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郓城境内便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是郓城历史悠久的实物例证。

唐塔
现位于唐塔公园内,占地面积80平方米,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下层周围42米,上层40米,塔高32米,全部砖结构,原为七级,现为四级。据《县志.古迹》载:“此塔建于五代唐,原名‘观音浮屠’,在观音寺内。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河决荥阳,七月郓城、濮州同沦于水,城中唯见司马坊半截和塔,自是塔淤没二级,但直壮丽仍为可观。”塔上燕子,于清明节后,绕塔飞鸣,故又有“荒塔燕子”之称,为郓城十景之一。

万人堌堆义军公墓
万人堌堆义军公墓(俗称万人堌堆),位于武安镇飞集村西南500米处,系明天启二年徐鸿儒起义军部分将士聚葬处,义军约七千人,聚尸一处。现存公墓封土直径约16米,高4米。万人堌堆义军公墓,是郓城人民反抗明王朝封建统治的见证,是统治者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罪证,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农民运动和对广大人民进行教育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黄泥岗遗址
黄泥岗遗址,位于郓城县城东三十五里黄堆集村。黄堆集古称黄泥岗,是北宋末年梁山农民起义英雄晁盖、吴用、白胜、阮氏兄弟“智取生辰纲”的地方。曾出土草泥砖、支纹瓦等文物,经考鉴定属汉代文物,此证明汉代即有人在此居住。


【郓城文化】
郓城历史悠久,是千年古县,早在春秋时期筑城名郓。郓城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素有“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水浒好汉宋江、晁盖、吴用都是郓城人,与水浒故事有关的遗址遗迹较多,有智取生辰纲的黄泥岗,宋江杀惜的乌龙院,梦得天书的九天玄女庙,宋江故里的宋宅、宋坑、宋井等。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是闻名全国的“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宋江武术院列全国十大名武馆(校)榜首,其组建的“狗娃艺术团”以独特的魅力享誉海内外。

郓城舞龙
舞龙又称“龙舞”,还称“耍龙灯”,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也是民间杂耍的项目之一,在郓城颇为兴盛。传统节日及重大庆典期间,作为民间艺术节目演出,多与其他民间杂耍相配合。郓城舞龙花样很多,其套路有:“游龙戏水”、“二龙戏珠”、“九节翻肚”、“巨龙叩首”等等。龙灯一般分为九节,龙头系用纸浆糊成,龙腹、龙尾皆用竹篾编扎成骨架,外罩用布画成龙身。每节龙内燃火绳,俗称“黄烟”。舞龙队约20余人组成。成分两班轮换,一班为十人,九节龙九人,另加舞龙珠一人。舞龙时奏民族锣鼓乐《闹长沙》、《紧校场》等,回龙时则奏舒展明快的《回龙曲》。县宋江武术院舞龙队,配有大型龙灯两条,队员40余人。每逢节假日便配合武术队演出,活跃了城镇人民文化生活。

斗羊
斗羊是郓城一项传统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举办斗羊比赛,届时,广场上人山人海,一对对公绵羊捉对厮杀抵角相斗,羊角的撞击声不绝于耳,场面惊险激烈。

斗鸡
郓城斗鸡,俗名咬鸡,古称唆鸡。它外型美观,一般重6公斤左右,羽毛多为红、黄、黑、白、花五色色。斗鸡大而不笨,动作灵活,生性好斗,扑、翻、腾、打皆能,是一种珍贵的观赏型鸡钟。郓城斗鸡因产于郓城县而得名。斗鸡表演,也是郓城民间一种独具特色的娱乐活动,其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00年,春秋战国时期《列传》《春秋左氏传》中就有斗鸡的记载。斗鸡的出击方法有嘴啄、翅扑和爪击。斗鸡刚勇好胜,不肯轻易认输。它们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人们喜爱斗鸡的重要原因。郓城斗鸡迅速发展,斗鸡活动空前兴盛。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两次专程来菏泽,分别拍摄了《斗鸡》和《鲁西斗鸡》两部记录影片,并发行海内外。1990年,作为斗鸡之乡的郓城,曾派出斗鸡参加了北京龙潭庙会斗鸡邀请赛,以十战七胜的成绩夺魁。

浓郁的水浒文化
郓城人自古以尚武、豪爽侠义而出名,历为武林志士云集之地,俗话说,梁山一百零八将,七十二名出郓城,作为《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宋江和晁盖都是郓城人。宋江是今郓城县水堡乡人,元人杂剧〈坐楼〉词中,就有“家住水堡在郓城,姓宋名江字公明”的话,如今宋江故里的宋坑、宋井、宋林等古迹犹存。晁盖家住郓城县晁庄,在晁氏家谱中,北宋末年有“晁盍”其人,因晁盖造了皇帝的反,在续家谱时,把“盖”字的草头去掉,写成“盍”(“盖”字的繁体字为“盖”),这叫做砍头入谱。《水浒传》中,在黄泥岗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引人入胜,黄泥岗就是现在郓城的黄堆集,至今村东还有一个大土岗,上有明朝石碑一座。

姓氏文化
据有关资料和族谱记载,公元前 508 年(春秋周敬王十二年),濮州陈甫迁郓境内建村陈,其后裔散居四处建村,原陈庄遂名老陈庄,这是有文字记载的郓城境内定居最早的姓氏。汉朝丞相张良生前看中了郓城的风水,死后葬于郓城西北境,其后裔用其字“子房”建村守墓,成为郓城境内较早的张姓。据侯咽集镇孟胡同 《 孟氏族谱 》 载:唐朝末年,其始祖孟达从梁山迁居郓境内的姜庄,后姜姓外徙,孟姓人丁兴旺,改村名为孟胡同。可见,姜、孟亦为郓地较早的姓氏。公元 961 年(宋建隆二年),疏通了五丈河(即今宋金河),水运复兴,郓境从河南、江苏、安徽、河北、山东东部等地迁入晁、吴、殷、芦、祝、丁、梁、刘、孙、杨、徐、戴、燕、魏、边、张、施等 20 余姓。明朝为开垦荒地,自 1368 年(明洪武元年)至 1424 年(明永乐二十二年),大批山西、河南、安徽等地人迁入郓城。以及从江苏、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四川、浙江等地陆续迁入邢、陈、史、郑、吕、罗、杨等 50 余姓。清朝顺治和康熙年间,皇帝鼓励开荒,外县、外省人继续向郓境迁移。又有多种姓氏陆续迁入郓城。1990 年人口普查,郓城县姓氏共有266个,姓李、刘、王者最多。

【戏曲之乡】
郓城县享有“书山戏海,筝琴之乡”之称,山东戏曲界有句俗话“无郓不成戏”。 涌现出了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子戏的传人黄遵宪、李艳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梆子传人刘桂松(出生于郓城,后因工作到巨野),著名的山东梆子艺术表演家任心才、王爱霞。原山东省柳子剧院院长现山东省吕剧院院长段雨强, 青年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武兰香、陈凤英,豫剧十大名旦章兰等一批当代戏曲界名人。
郓城是山东枣梆的发源地、全国四大古老剧种之一柳子戏的发祥地,也是鲁西南流行最广的剧种山东梆子、两夹弦的发祥地。

枣梆在郓城 又称“本地●”,“●(人山西)”读如“找”(zhǎo),郓城是枣梆的发源地,清光绪初年,山西遭受旱灾,山西省有个“十万班”在郓城、流动演出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返回山西。因郓城已有了清唱“泽洲调”的基础,看了“十万班”的舞台演出,更加热爱这个剧种了,一些地方便聘请山西职业艺人授艺,渐渐能够登台演出。最早被聘为教师的艺人是潘朝绪(外号“大闺女”,枣梆艺人尊称他为“潘师爷”),先后在郓城的刘口、樊庄、郭屯、于庙、张集、方庙(原属郓城,后划归梁山县)等处正式收徒传艺,教出了一些能够登台演出的徒弟,主要有珍珠帘、史文秀、樊武扎、庞石贵、侯福勤等,在郓城组成了第一个枣梆职业戏班,取名“义盛班”,把围鼓清唱搬上了舞台演出。
柳子戏在郓城又名弦子戏,是中国戏曲古老声腔之一。我国戏曲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称的“东柳”就是山东柳子戏。郓城县是当今柳子戏的发祥地。目前国家非物质文化柳子戏传人黄遵宪和李艳珍均为郓城人,1954年郓城县工农剧社(郓城柳子剧团)参加了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其出演剧目《黄桑店》等获演出奖,主要演员也分获演员奖。同年,郓城县工农剧社调菏泽为地区柳子剧团。1959年又上调省,成为山东省柳子剧团。
山东梆子在郓城又称“梆子戏”“舍命梆子”“大戏”具有很强山东的地域特征,唱腔优美,激昂高亢,其不同其他兄弟梆子剧的突出的特点是花腔多、甩腔多,且甩腔最后多落在“啊”音上。郓城是山东梆子发祥地之一,目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之一刘桂松为郓城人, 解放前郓城拥有福盛班,王沙窝班,八班等山东梆子科班,现在的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更是是一个具有深厚的山东梆子基础的、具有光荣传统的山东梆子剧团,著名山东梆子鼓师李心刚、著名山东梆子表演艺术家任心才曾先后任剧团团长,培养了大量的山东梆子戏曲表演人才, 在冀鲁豫皖一带具有较大的影响。
九十年代,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于1995年参加了省第五届艺术节戏曲汇演获9项奖;1996年排演的现代戏《龙门渡口》(马家振编剧)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并在全省地方戏邀请赛上获12项奖,同时摄制成电视艺术片。”
同时郓城还是两夹弦在鲁西南一带的发祥地和根据地,深受当地群众的喜欢。

【历史名人】
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一代代历史名人。宋代为宋江、晁盖等举行农民起义的发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元朝有“尝见帝师不拜”的兵部侍郎樊执敬,明朝有兵部侍郎樊继祖和为官清正、怜民惜才的户部尚书钟,清代有光绪钦点的武状元张宪周、甲午中日战争指挥登州大捷的云南提督夏辛酉等。近代有与黄兴密函举讨袁起义的著名教育家王鸿一、党的七大代表梁仞仟等。还有丝弦圣手王殿玉、古筝专家赵玉斋、著名歌唱家彭丽媛等一批当代乐坛名人。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