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止戈为武

止戈为武


ad

词目 止戈为武

发音zhǐ gē wéi wǔ
释义 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意为止战。谓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 功.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止戈为武的典故

“止戈为武”,典出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楚庄王说:“夫文,止戈为武。”其中“夫文”的“文”,在这里训为“字”,全句的意思是说,从“武”这个文字的结构来看,“武”是由“止、戈”二字组成的。“武”是一个会意字,从止,从戈,在甲骨文里,“止”,是“趾”的本字,像一只脚跟或脚印,引申为行走的意思,在小篆和大篆上看,古文“步”字上部和下部分别为左、右足。“武”,表示一个人在“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一说表示跳武舞)。
《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二年,晋、楚两国在郑国的邲(bi必)城(今河南省郑州市东),进行一次决战,楚国打败了在中原的强敌晋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将士们欢喜若狂。
『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子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今罪无所,而民皆尽忠以死君命,又可以为京观乎?”祀于河,作先君宫,告成事而还。』
楚国大夫潘党,劝楚庄王把晋国军人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一座大“骨髅台”(叫做“京观”),作为胜利纪念物,留给子孙后代看,借以炫耀武力,威慑诸侯。
楚庄王却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说:“战争不是为了宣扬武功,而是为了禁止强暴,给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从文字组成上讲,这个‘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应该具备七种德行:禁止强暴、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这七种德行,我一种也没有,拿什么留给子孙!……晋国的军卒为了执行国君命令而战死的,他们也没有什么错。怎么可以用它们的尸体做京观呢?”楚国的军队按照楚庄王的命令,到黄河边祭祀了河神,修筑了一座祖先宫室,很快就班师回国了。
看来,以蛮夷自居的楚庄王的文化、政治、道德水准并不低,远远超出华夏中原那些自诩为仁义道德之君。“邲之战”后,楚庄王名正言顺地称霸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的误解

“武”字是个合体字,按古代造字法的“会意”,“武”从止、从戈,由止、戈二字合起来成为“武”字。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止在甲骨文中实则为人的脚趾的象形,在金文中,“止”依然构成人的脚趾之形;在篆文中“止”依然如此。甲骨文中“武”字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足戈并立”,左边画一个“足型”,而右边画一个“戈型”,二者组合成其雏形,并以象形取意,即立足持戈,是一种静态;在此基础上字体由左右结构,变成了上下结构,近而形成了“止戈竖立”的组合,此时最大的变化在于“足型”被“止”字所代替,而“戈”被“戈”字所代替,使字的象形具体化,其意是持戈而行,处于一种动态。进入青铜器时代,金文中的“武”字,已由象形向会意方向发展,并形成“动静”结合的字体,笔划粗细一致,结构相对协调,以适用于人的习惯认识和记忆。从甲骨文中“武”字的变化看,其原始本意并非止戈为武,而完整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或持戈静止而立,注视前方;或举戈而动,欲与人、欲与兽斗,与人斗是争夺地盘和剩余价值,与兽斗是维持生存和生命。至于“止戈为武”的说法,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解。

《康熙字典·止部》载“《左传·宣十二年》:楚子曰止戈为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沿用:“楚庄王曰:夫武定武戢兵,故止戈为武”的说法,书中又进一步强调:“武,从戈从止,有阻止动武的含义”。汉时也常有“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的提法。在古时“干戈”是两种用途不同的兵器,戈主以攻杀,干主以防御。在战争交斗时,常常是一手执戈,一手持干,类似后来的矛与。“干”为象形字,上面一横指的是“干”,下面的“十”指的是“戈”,有“以干抵戈”的意思。大动干戈是指将武库中的兵器都拿出来,充实于军队而准备打仗。毋庸置疑,动干戈或大动干戈,就是用武力的一种形式,而止息干戈,就是以武禁暴。与“武”字的本意有本质的区别。再查《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止,下基也,像草木出有址,故以上为足,凡止之属皆为止”。丝毫未见“止”与制止、止息之意。《左传·宣十二年》中的:“楚子曰止戈为武”是对“武”字的错误认识,以至影响到今日。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