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汶上

汶上


ad

汶上简介
县名由来:汶上,顾名思义就是汶水之上。全县境内有大汶河,小汶河流经北部以及西部,又有泉河等河流流经中东部而后汇流到小汶河,包括县域下面的地下水也全部源于汶水的补给,犹如山上,车上等等,汶上整个县域地处汶水之上,因此得名汶上。

汶上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辖属济宁市,东临古城曲阜,西接水泊梁山,南依微山湖,北枕东岳泰山。日东高速横穿东西,105国道纵贯南北。距京沪线兖州站、京九线梁山站及京福、京沪高速公路、京杭运河杭运码头均40公里。下辖汶上镇、南站镇、康驿镇、南旺镇、刘楼乡、次丘镇、寅寺镇、郭楼镇、郭仓乡、杨店乡、军屯乡、白石乡、苑庄镇、义桥乡等十四处乡镇。
汶上古称中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县城西北隅的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宋代,气势雄伟。1994年3月,在塔内发现了141件佛教圣物。公元前501年,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初仕中都宰。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汶上相继有四人出任尚书之职。汶上现存众多名胜古迹,发掘的北辛文化遗址和细石器化距今约1—1.5万年。文庙建筑群始建于唐代,堪与曲阜的孔庙相媲美。
汶上县工业门类齐全,现已形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煤炭、建材、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5%。棉纱、坯布、砻谷机、发电机组、服装等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汶上地处平原,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盛产小麦、大豆、玉米和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已形成了草莓、韭菜、大蒜、银杏、辣椒、洋香瓜、中药材、花卉等优良品种生产基地。
汶上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煤为主,总储量18亿吨,有两座煤矿已建成投产,另有三座正在建设当中,全部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可达1200万吨,具煤炭产业化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全县可开采矿产50余种,主要有金、铁、铅、水晶、脉石英、花岗岩、石灰石等。花岗岩储量达13亿立方米,其中多数为国内稀有的“泰山红”、“泰山乌”、“泰山兰”等品种。目前,产品已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

历史沿革
今汶上县境内约在15000年前,即有华夏先民在此繁衍聚居。位于城东3千米的东贾柏遗址,是济宁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左右,是北辛文化的重要代表,属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阶段。
至商代,境内置厥国。周代,先后置郕国,中都邑、阚邑,周武王封同母弟叔武于郕,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战国时,齐置平陆邑。
秦统一中国,行郡县制,县境内约分属薛郡的张县(治邑在今东平县霍庄)、无盐县(治邑在今东平县无盐村)。
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前后,境内始置东平陆县,隶属兖州东平国。此为汶上建县之始。
三国魏晋,今县境统属兖州东平国(郡)东平陆县。南朝时改称平陆县、乐平县。随初仍称平陆县。
唐天宝元年(742)三月,改称中都县,移县城于今治。
金贞元元年(1153年)更名汶阳县。金泰和八年(1208年),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县,此为“汶上”专用地名之始,沿用至今。
疆域:
明万历年间,汶上境域,北至东平界沙河站村,东至宁阳县界西梳村,南至济宁州界康庄驿,西至郓城县界肖皮口,西北至安山西面的张博士集(今属梁山县),西南至孟姑集以西申家海(今属嘉祥县),东南至南唐阳,东北至琵琶山。最大横距75公里,最大纵距35公里。此县界明清时稳定时间较长,境域也较大,约为今县境的2.5倍。
民国时期,全县面积1380平方公里,为山东省较大县之一,曾有“一滕二曹三汶上”之说。
现在,全且面积877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35公里,东临兖州、宁阳,西连梁山、嘉祥,南与济宁市任城区接壤,北枕大运河,与肥城、东平相望。
自然地理气候:汶上县属北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降水年季变化大,春季多南风,少雨干旱,由于气温回升快,季末高温,常出现干热风,夏季多东南风,天气炎热,降雨集中,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有利于作物生长;秋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30年平均628毫米,
因东南风和西北风频繁互易,常出现秋旱和连阴雨;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雪。
地貌:汶上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鲁西平原交接地带,东北属古老泰山隆起的残丘低岭,西南部属古大野泽,梁山泊东畔,整个地势由东北缓顷西南,至高点为昙山顶峰,海拔171.7米最低点在蜀山湖底,海拔36.5米,中部地势平坦,为黄河冲击平原,土层厚、土质好、地下水较丰富,为粮棉高产区。
历史上有山、有水、有湖泉。
山脉:境内山丘属泰沂山系,多为东南西北走向,纯山面积31平方公里,主要昙山、太白山(水牛山)、卧佛山、彩山、九峰山等。太白山醉似卧牛,亦叫水牛山,有摩崖石刻,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到此观赏,因此得名。
河流:境内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内河主要有小汶河、泉河、小新河、因势由东北向西南注入京杭大运河,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经汶上西南边境12公里,大汶河流经北部边境15.3公里。
湖泉:县境西南部有南旺、蜀山、马踏三湖、水岸相接,面积约65平方公里。明编《汶上县志》记载:“湖多鱼鳖荻蔬蒲,居人赖焉。夏秋之间,菱荷锦张,灿若晓霞,游者似睹江南之胜”。东北部较著名山泉11个,龙斗泉、薛家沟泉、老源头泉、鸡爪泉、赵家桥泉、泺 当泉、马庄泉等。上世纪60年代里干涸。
资源:
⑴土地资源:全县版图面积8.77万公顷,其中耕地5.65万公顷,占64%,传统农业大县,物产丰富。
⑵水资:总量平水年为3.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9亿立方米,地下水2.9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3.2亿立方米,占总量的84%。
  ⑶矿产资源:共发现矿产17种,主要有煤、金、铁、铅、水晶、高岭土、脉石英、花岗石、石灰石、粗石沙、矿泉水等。
煤:分布在东南和西北部,含煤地层面积600平方公里,预测储量14亿吨。
金:分布在东北部昙山周边地带,包括砂金和岩金,已确定金矿体有两个,含金品位在5克吨以上。
铁:分布在北部郭仓乡李官集地段,总储量5200万吨以上。
铅:分布在白石、军屯两乡,D级储量5275.9吨,水晶分布在白石乡孟庄一带。
花岗石:分布在白石乡卧佛山一带,总储量2000万立方米以上,其中现实资源量937万立方米,潜在资源量1070万立方米。
矿泉水:分部较广,经国家鉴定为优质天然矿泉水。
高岭土:是最近发现的具有一定规模、潜力巨大的环保型矿种,主要分布在白石乡一带。
⑷生物资源:主要有香附、蔓荆子、枸杞子、桔梗等药材资源104科259种,苇、藕、荸荠 等水生植物,鲤、鲫、鲢、草鱼、鲇鱼等水生动物,兔,獾、狸、刺猬等兽类动物,猫头鹰、麻雀、喜鹊等飞禽。
儒家文化汶上历史上素以孔孟之乡、礼仪之邦闻名遐迩。公元前501年孔子初宰中都,行之一年四方则之。今有孔庙、孔子讲堂、孔子沟、中都故邑碑、夫子履、平陆祠等建筑遗址。
孔子宰中都遗址:在汶上县次丘镇湖口、朱庄一带。公元前501年即鲁定公九年,定公以孔子宰中都,行之一年,四方则之,政暇之余设教、讲学、钓鱼,据史载,这里有孔子讲堂、钓鱼台,孔庙大成殿等,此地朱氏以居孔子所宰之地为荣,故朱氏族谱中,有孔子讲堂、钓鱼台等画图。
佛家文化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传入中国,至东汉末年三国曹魏南北朝时期渐传入汶上。唐宋时期已成为北方佛教圣地,及至明清,县境内寺院尼庵林立。据《汶上县志》记载,县内较大寺院数十处,至今尚有十余个以寺命名的村庄。
宝相寺:坐落于汶上县城西北隅。始建于盛唐,始称昭空寺,宋咸平五年重建易名为宝相寺。明清代有葺修拓广,其建筑宏伟,独具东方民族风格。寺内“群僧萃处,暮鼓晨钟,亦精兰之胜境也”,历千余年而不衰。寺之后院有宝相寺塔,塔宫瘗藏佛牙舍利,石匣铭文曰太子灵踪塔。该寺毁于抗战时期战火中,1995年春恢复寺院,并建供奉殿,以供佛祖影骨。
宝相寺塔:(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北宋,塔宫中珍藏佛祖影骨舍利并百余件佛圣物、文物。明清代数次葺修。1994年春葺修一新,葺修时佛牙、舍利等圣物面世,震惊于海内外。是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为佛教最高规格之塔,自塔底层北面塔门拾级而上,螺璇式台阶可达塔顶眺望,古城新貌,车水马龙,一览无余,颇有心旷神怡之感。

东夷文化
汶上境内所分布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 化等均属东夷文化范畴。蚩尤是东夷(亦称“九夷”、“九黎”)部族首领,制造弓、箭等兵器,与黄帝大战于阪泉、涿鹿之野。后被擒杀,身葬异处。古阚城(今汶上县南旺镇西南十余里)有蚩尤冢,高七丈,有赤气出,当地称“蚩尤冢”。并有蚩尤祠碑立于冢前。现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运河文化始于战国吴越,开凿于隋,而盛于元明清的京杭大运河,沟连着我国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孕育了独具魅力的运河文化。而运河之南旺段,为大运河水脊咽喉。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初,后不断拓广葺修,至清咸丰十年尤曾新修。占地面积达五万余平方米。其主要建筑有:龙王大殿、禹王殿、宋尚书祠、白公祠、潘公祠、莫公祠、水明楼、戏楼、观音阁、关帝庙、过厅禅堂、蚂蚱神庙、八蜡神庙、运河分司衔门等十余院落,对面运河大堤土山上有望湖亭,亭之立柱上有对联曰:四山碧漾三湖月,一水绿分两岸春。加之蜀山寺之建筑,并荷花芦苇等湖光山色的映衬,俨然如艳丽的图画,景胜江南。
白英点泉:明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决于原武,运河之济州,会通河段淤塞,漕运不通,永乐九年(1411年),永乐皇帝采纳济宁同知潘叔正言,派工部尚书宋礼等前往治理,宋礼率十六万余人,经一年多治理,虽开新河而无水,仍无济于事。宋礼乃礼贤下士,微服私访,请出农民水利家白英辅佐。以白英之谋,堵塞元建的罡城斗门勿使汶水入光河流经济宁,在汶河下游戴村筑坝,开挖小汶河入南旺济运,又以汶上东北诸泉为源开挖南北泉河,下汇鹅河入总泉河再入南旺济运,又根据调节水量的需要沿途设闸三十八,又以南旺、安山、马场、昭阳四湖为“水柜”,以济运进而疏兖州,济宁、邳州等地三百余泉为五派水系入“水柜”,涝则蓄,旱则济,工竣后,滔滔汶水六分北达于漳卫,四分南流达于淮泗,此世人谓之六分北流朝天子,四分南流运皇粮,真可谓天地之奇观,古今之要会矣。

汶上梆子剧
元明以来,京杭大运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主动脉,而汶上作为其咽喉要冲,则是人流物流必经之地,南旺的湖光山色又吸引着帝王及公卿官绅、文人墨客之流前来仰观。各地的文化戏曲便顺其势不断传来汶上。明代中叶,秦、晋商人经河南开封东进,进行物质文化交流,秦腔、梆子腔随之传来汶上。因为其唱腔优美,节奏明快,正适合于鲁西南汶上人民刚毅、顽强、豁达大度的性格,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后又渐渐为本地的风土民情、地方文化所包容、吸收与改造,逐步形成了具有粗犷、豪放、高亢、浑厚风格的“汶上梆子”剧种。在其发展过程中,它又与曹州地区的“曹州梆子”相互影响融合,使二者共融共进,形成了颇受人民欢迎的“山东梆子”。数百年来,盛而不衰,成为著名的地方剧种。

一、艺术特征

1.行当
汶上梆子的行当大致分为:红脸、黑脸、老外、生、旦、丑等,简称为生、旦、净、末、丑。
生又可分为(1)红脸、(2)老外、(3)小生,小生又有文小生、武小生、短打武生、包头生、娃娃生之分。
旦则可分为(1)闺门旦(2)小旦(3)帅旦(4)刀马旦(5)青衣(6)彩旦(7)泼旦(8)老旦
净(即我们常说的黑脸)有(1)毛净(武花脸)(2)大付净(3)奸净(4)童净之分
丑的行当中有(1)公子丑(2)武丑(3)老丑(4)拉杂丑(《戳姐夫》之李成,《顽皮闹学》之顽皮)(5)娃娃丑(《胡小放羊》之胡小,《柜中缘》之淘气)等
末(《李陵碑》之杨六朗,《文昭关》之皇甫讷)这一脚色,在表演上基本与老外相同,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末成为了生行的次要脚色。目前已统归生行,无生末之分了。

2.唱腔音乐

(1)、唱腔
汶上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浑厚,优美动听,异彩纷呈,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唱腔曲牌、伴奏音乐优美动听丰富多彩。前期,红脸、黑脸全用“大本腔”(本嗓),与莱芜梆子平调目前的唱法接近;旦角最初也用大本腔,尾音带“讴”(如《对松关》中洪月娥所唱)。后逐步变化,多半改为“二本腔”(假嗓)演唱。
(2)、板式
汶上梆子与曹州梆子的板式基本相同。常用的有:慢板、破字慢板、一句正板、流水板、一鼓二锣、二八板、起板、栽板、飞板、羊黄、倒板等。此外还有:二犯、上五音、金勾挂、倒反拨、一锣切、都鲁锤、三腔哭、亢令亢、哭二八、紧二八哭头、三落板、船歌等。
(3)、曲牌
汶上梆子专用的曲牌有
杀己调(《哭剑》)、流水捻子、夜赶(《兰花山》)、叫门板(《宇宙锋》)、一句落(《日月图》)、二回头倒板(《秦琼还家》)、南无佛(《二冀州》)、序子(《姚刚征南》)、老官腔(《千里驹》)、鬼念秧(《翁先生治病》)、小调(《瞎子观灯》)、结巴嘴(《卖豆腐》)、对却板(《打锡壶》)、打棒槌(《打棒槌》)、打更板(《司马懿探山》)、撕蛤蟆、下韵起板(《三击掌》)、下腔调(《挂门牌》)等。
“大笛罗罗”是用大笛伴奏。
仅在《佛手橘》一剧中,所唱的曲牌就有“新水令”、“步步娇”、“折桂令”、“雁儿落”、“收江南”、“中军令”、“石榴花”、“尾声”等比较连贯的套数(属于越调、系根据柳子戏中的越、平、下、二八调来分的)。其他剧种则只有片断曲牌。
汶上梆子的唢呐和弦乐曲牌,相当丰富,根据不同的剧情、人物,使用不同的曲牌,规定比较严格。皇帝上朝用“出天子”,百官朝见时用“朝天子”,下朝用“下朝歌”,皇帝驾崩用“晏驾令”,元帅发兵用“五马”,番王兴兵用“二犯”,安营扎寨用“落马令”,反派人物出游用“王八令”等。其他,如“中军令”、“报马令”、“状元令”、“拜堂令”等,各有专用。每个曲牌都有“大字”(曲词),有的一人独唱,有的全台齐唱。个别复杂的曲牌(如六十四板“扬州”一曲,用于《江东》剧中周瑜修书时),由于复杂难学,现已失传。
现存的唢呐曲牌有:
“拜堂令”、“落马令”、“将军令”、“得胜令”、“新水令”、“折桂令”(抖双车)、“王八令”、“逍遥令”、“拆书令”、“哪吒令”、“报马令”、“回马令”、“销军令”、“状元令”、“走马令”、“中军令”、“大、小宫花”、“大、小红桃”、“云霄阁”、“二迷子”、“普天乐”、“十番子”、“金勾挂油瓶”、“扬州”、“扬州开门”、“唢呐皮”、“打老虎”、“苦中乐”、“快、慢欠场”、“前、后四句”、“五六五”、“梆子娃娃”、“大笛娃娃”、“红绣鞋”、“点绛唇”、“粉蝶儿”、“柳摇金”、“柳摇金序”、“玉芙蓉”、“爬山虎”、“撞金钟”、“急三炮”、“四大锣”、“出天子”、“朝天子”、“散朝歌”、“风入松”、“宴驾令”、“园林好”、“园林好序”、“收江南”、“清江引”、“滴溜子”、“江儿水”、“香柳娘”、“水龙吟”、“一骑马”、“满堂花”、“沽美酒”、“忙开舟”、“到春天”、“寿筵开”、“画眉序”、“龙凤阁”、“紫金环”、“泣颜回”、“一官迁”、“朝元歌”、“五马”、“二犯”、“石榴花”、“雁儿落”、“一枝花”、“步步娇”、“傍妆台”、“山坡羊”、“下天堂”、“家住在”、“紧风开”、“搭拉苏”、“人稀求旺”、“夜夜锤”、“荞麦穗”、“抬阁”、“报公子”、“满营吹”、“二虎碰”、“馍国南”、“辕门鼓”、“正、反门子”、“小合音”、“狗连蛋”、“老昆腔”、“尾声”。
弦乐曲牌有:
“大、小金钱”、“四合四”、“百鸟朝凤”、“大游场”、“十番子”、“十番子序”、“卷竹帘”、“肚里疼”、“斗鹌鹑”、“哭皇天”、“万年欢”、“剥画皮”、“压扳”、“八件”、“大桃红”、“哪吒令”、“五龙摆头”、“五龙摆尾”、“拉房”、“小八板”、“大救驾”(天下同)、“扯手”、“苦中乐”、“上天梯”、“望门牌”、“阴阳牌”、“放羊牌”、“对打本”(倒卷帘)“磕头虫”、“碰倒墙”、“傻和尚”、“序子曲”、“开门”、“山西开门”、“扬州开门”、“杀妲己”、“破字”、“错字”、“小花园”、“爬桥”、“摸半夜”、“掏老鸹”、“蚂蚱撩脚”、“套车令”。
(4)、伴奏乐器:
汶上梆子最初用的伴奏乐器是:大弦、二弦、三弦。
大弦是弹拨乐器,状似月琴,腹部八棱,无品,四轴,四弦,全用皮弦。艺人们根据它的形状,通称它为“老鳖”(平调早期用的大弦,八品,又称八棱月琴)。二弦杆较短,筒较大,千斤与筒子之间的距离较近,皮弦,用弓拉奏,发音尖亮高亢。三弦与目前通用的相同。后来受到其他梆子剧中的影响,换用板胡、二胡作主要伴奏乐器,大弦、二弦已经很久不用了。近年来又增添了笙、阮、琵琶等乐器伴奏。
(5)、打击乐
汶上梆子的打击乐与其他梆子剧种基本相同,早期曾用过四大扇(大铙、大钹,但为时不长就停止使用了)。常用的锣鼓点有:
“凤凰三点头”、“大、小起板”、“大、小二犯”、“快、慢栽板”、 “正反悟定锤”、“正、反滚头”、“大、小冒儿头”、“连成”、“报子吹”、“挖窟窿”、“出头龟”、 “吊四锣”、“七七引”、“巧八锣”、“十大锣”、“十一锣”、“二十锣”、金钱花、半金钱花、“小锣钱花”、“一标标”、“簸簸箕”、“紧急风”、“蒜锤子”、“毛边”、“揭痂疤”、“四面静”、“假二八板”、“唢呐皮打头”、“双跺脚”、“扑灯蛾”、“鬼推磨”、“水底鱼”、“倒拉牛”、“发梆”、“火里炮”、“单五锣”、“三遍锤”、“大、小收头”、“大小二钹”、“呱哒嘴”、“令子”、“小锣穗”。
过去,开演前“打通闹台”时,敲:一进板、花开台(加吹“挑子”)再敲“什样锦”。最近,汶上梆子剧团老艺术家张宜君挖掘整理的汶上梆子音乐——天下同。

3、剧目

汶上梆子的剧目特别丰富,有独台本、连台本、折子,历史故事、生活小戏、喜剧、悲剧等。就其题材说以历史题材为主,也有表现家庭伦理,神话传说,男女爱情及民间生活题材的戏。
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调查老艺人得知,大曹班的剧目就有六百出,其戏目单为精制锦绣硬壳折叠式,长达五、六米。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宇宙锋、大登殿、千里驹、回龙阁、火烧战船、单刀会、过五关、头冀州、二冀州、斩黄袍、大辕门、提寇、两狼山、春秋配、门降雪、江中桥、翠平山、佛手橘、群英会、长生殿、百寿图、如意剑、封神演义连台本、全部三国连台本、火烧连营、战宛城、十一国(金盒记)、十八国等。
大孔班的折子戏目单亦有三、四百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李渊跑宫、三开铡、老征东、八宝珠淌镣、李翠莲大上吊、哭头、送女、讲红堂、小花园、二进宫等。
其传统剧目表现的内容,以历史题材为主,其中有不少带有反抗强暴势力,敢于斗争的剧目。有些剧目的题材虽与其他剧种近似,但处理手法并不雷同。在浩瀚的传统剧目中,表现家庭伦理、神话传说,男女爱情与民间生活的剧目,也占相当比例。所以说汶上梆子的题材范围是相当宽阔的。从时间的跨度上说,东周、秦汉、三国、隋唐、宋、元、明清,均有涉及。
其表现程式,动作粗犷,架式夸张,通过夸张的形象动作、刻划人物的思想性格。而小生小旦的戏,则通过细致入微的表演和眼神的传递,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4.主要班社

汶上梆子由传入到形成与发展为独立剧种,由西而东进传入,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分布流行地域广。明末清初,三百多年来,全县组成了不少职业班社,还有众多的玩局,培养造就了许多优秀演员,据不完全调查,县境内的著名班社,如:大曹班、王复集崇圣府班、大孔班、官庄孔班,岳楼岳家班(建国后属嘉祥县)、黄洗店孔班、陈村孔班、占里集宋义相班、萱楼班。这些班社中,最著名的是大曹班、大孔班、占里集宋义相班,有“孔家班大,曹家班长”的说法。
大曹班,据传为明未清初汶城曹天官所创办。其解体时间为民国十三年(1925年)。距今约八十余年至百年前的著名演员有:张学为(号大麻子,郓城张楼人、黑脸)、傅七(刀马旦)、陈凤奎,郓城人,小生。王金仁,花旦。陈天福,花脸。泼嘴老鸹(艺名),青衣。岳登明,即岳石、嘉祥岳楼人,红脸。戴承立,即戴群,红脸。毛法,即毛在堂,号铁皮蚰子,汶城东门人, 青衣。小庆,郓城人,小旦。强天桂,梁山县黑虎庙人,刀马旦。张恩普,今济宁市人,花脸。徐建起、双德,均肥城张店人,小生。岳庆云,郓城人,丑。关文喜,艺名金马驹子,红脸。师云海,艺名银铃铛,花旦。宋玉山,艺名主楞,青衣、花旦。李广仁,汶城人,行当齐全,人称戏篓子,据说会三百出戏。
大孔班,汶上镇孔楼孔祥琦家创办,孔祥琦为世袭奉祀太常寺博士,他的某辈高祖在广东居官,与曲阜衍圣公府同为大宗,此班是从曲阜衍圣公府接来的,时在清初,比大曹班稍晚。其在八十年至百年前的演员有:
段衍,即段广才,寿张人,红脸。陈尚江,黑脸。孙学友,号孙黑,红脸,其子孙延俊为曹班司鼓。王朝林,河西人,晚年落脚城南王泉,黑脸。岳庆禄,郓城人,丑。李金钟,号花脸四,花脸。王振标,东阿人,红脸。丁三,武生。岳庆云,丑。小回子,黑脸。
这些班社中,一些演员是相当出名的,名气较大的演员有:傅七、吴仗儿、泼嘴老鸹、金马驹子、银铃铛、立楞等。群众编了一些顺口流。如:“傅七的刀,吴仗的腰,泼嘴老鸹唱得高。”“金马驹子银铃铛,不如立楞一晃荡”。号称“一晃荡”的立楞(即宋玉山)会戏极多,唱腔优美,1958年被聘为山东省梆子剧团的教师。

二、发展现状

汶上梆子因历史悠久,班社众多,行当齐全,剧目丰富,唱腔高亢、激昂、宽广、浑厚,音乐曲牌丰富多彩,优美动听,为群众喜闻乐见。
“村村锣鼓响,庄庄梆子声”,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就连行路人也边走边喊着梆子腔,名曰“路戏”。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汶上梆子有一定的创新,并上演了一些现代戏,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仍放射着绚烂的光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思维理念,生活品味,审美标准、对艺术的追求等都在发生着变化。经济社会的思想观念,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优越的生活环境,与时俱进的思维理念,全新的生活品味,时代的审美标准,多元化的艺术追求,无疑不使传统的东西发生着变化,变化的结果是淡化。同时,电影、电视、文学艺术、曲艺等,时刻都在创新,在和现代艺术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着激烈地竞争的同时,戏剧内本身也在进行着激烈地竞争,竞争的结果,是戏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与冲击。在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下,更有一部分人则认为这种艺术是“老”、“古”、“土”可以休矣!这无不使汶上梆子这个古老的传统艺术剧种处于低峪之中。若不抢救、发掘,这种来自于原始生态的自然艺术剧种,其趋势是消亡。
近年来,汶上县委县政府、汶上县文化局加大了对汶上梆子的挖掘与保护力度,恢复启动了汶上梆子剧种,先后拍摄了《两狼山》、《老羊山》、《铡赵王》等传统剧目,并积极组织创作、排练新剧新作,大大推动了汶上梆子的发展。2007年10月14日由汶上梆子剧团选送的《两狼山》作为唯一代表山东梆子剧种的剧目赴广饶参加“2007中国戏曲梅花大赛总决赛”,刘太华同志一举获得了“中国红梅金花”称号。
汶上梆子是戏剧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从其发展历史、丰富的剧目内容,广泛的表现题材,到广阔完美的表现程式,高昂优美的唱腔,丰富多彩的曲牌音乐伴奏,乃至独具魅力的鲜明艺术特色。

三、曹州梆子同汶上梆子的区别

曹州梆子、汶上梆子的区别不是以历史上固有的府州行署区划所能够明确割裂开的。商路是戏路,水路是戏路。民风民俗,语音情趣也是戏路。虽说历史上交通讯息不够发达,却是某一个地域的观众喜爱什么剧种、剧目乃至名角、声腔也都是慕名言传,约定俗成的。另外,音乐旋律的区别,演员个人表演风格的不同,都是剧种流派划分的要点。尤其是声腔归韵方面,正如明王骥德在《曲律·论腔调第十》中所说的“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所以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原因。从地理位置上讲,在山东由北至南,基本是冠县、莘县、阳谷、梁山、郓城、巨野、金乡、鱼台、微山包括其县属区域,以东是汶上梆子的流行区域,以西则属曹州梆子的流行范畴。曹州梆子还应包括向河南省的开拓发展区域。
曹州梆子、汶上梆子虽都同属高调,但是在艺术表现风格、艺术追求探寻上却分属于两个不同流派。它们在演出剧目、行当体制、传统程式、用韵声口、师徒传承诸方面都不尽一致。
曹州梆子和豫东南、皖北的“沙河调”以及河南的“豫东调”、“祥符调”关系异常密切,是形成两个流派的直接原因。或者说是传承途径与发展演变的不同而出现的情况。简单地说,曹州梆子较多表现的是一些神话传说、家庭伦理、男女爱情以及民间生活的剧目。生旦戏较多。
汶上梆子则以历史题材的宫廷生活和政治军事斗争以及草莽英雄的演义故事为表现层面。袍带戏多,蟒靠戏多,黑红花脸武打戏和大青衣戏是其主流,即是以“大门头”为头牌的表演格局。
这种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即它不是一种凝固的一成不变的体制,而是一种形式上不断变化的复合体。或者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部现象。在高调梆子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汶上梆子也有生旦戏的剧目,曹州梆子也有许多黑红花脸武打戏和青衣戏。一般是因人、因时、因科班班社和观众不同才出现的情况。所以,对于山东梆子的两种流派既要溯其源,又要观其变,才能客观的理解分析。无论怎样说这都是一种良性发展。曹州梆子与豫东调、祥符调甚至是沙河调的艺术交流,首先是扩大了高调梆子的流行区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改善了剧种表现风格单一的局面,在声腔艺术和程式技艺上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为鲁豫两省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从而使山东梆子的影响范围也日益加深,扩展。

四、周边地区汶上梆子主要班社

汶上梆子唱腔高亢激昂,剧目以红黑戏为主,大腔大韵,唱腔优美,腔多弯多,深受鲁西南群众喜爱,几百年来盛而不衰,沿运河,以及汶河在鲁西南地区,广为流传。以汶上、济宁为中心的主要汶上梆子班社有:
一、济宁地区。大曹班,崇圣府班,大孔班,占里集宋义相班,岳楼岳家班,黄石店孔家班,陈村孔班,萱楼班(以上汶上)。财神阁五福班,孙家班,冯家班(以上济宁)。东郭张天师府班,洼斗得胜班,龙峪福盛班,宁阳店班,东郭韩典班(以上滕州)。管庄孔班,圣公府班,新庄孔家班,吴村福盛班(以上曲阜)。全盛班,石祥庄班,双盛班(亚圣府班),后屯班(以上邹城)。大苏班,小苏班,羊山李家班,周班,李班(以上金乡)。歇马亭吉庆班,西关赵元琴班(以上兖州)。曾班,吴侍尉班(以上嘉祥)。
二、菏泽地区。姚楼大姚班,田庄田状元家班,姚念集班,大义集孔班,马庄班,孙班,女班(以上巨野)。福盛班,王沙窝班,八班(以上郓城)。寿张集井班(梁山)。
三、泰安地区。张瑞祥班,宋庄班,王玉千班(以上泰安)。张班,东阿长升班,小曹班(以上平阴)。夏锁班(东平)。由翰林家班(肥城)。义气班、陈宝忠班、阎班、葛石店张洪邈班(以上宁阳)。
此外,黄河以北的莘县、临沂地区的费县以及河南的范县等地,也都先后成立过梆子班社。
另外,汶上梆子还同沿运河北上的徽调结合形成了莱芜梆子。

五、关于山东梆子著名演员是汶上梆子唱腔代表的论断

张贵元在山东省戏曲学校学戏期间,教师是李翠喜、丁宪文,丁李二人少年学戏时的师父都是汶上曹班的艺人,出科后也主要是在汶上、济宁一带流动搭班演戏,后来入济宁佛爷庙戏班,再后来去了巨野,山东省戏曲学校建立后被聘请去做教师。1980年张贵元拜任心才为师,任心才是梁山井班出科的艺人。井班也与汶上曹班有很深的渊源,1934年井守俊创办“小井班”时聘请的主要教师赵衍俊(艺名“盖九州”)是汶上曹班出科,而井守俊并没有从曹州一带聘请教师。任心才从井班出科后,曾在济宁佛爷庙戏班唱戏,与前辈段广才、窦朝荣都合作过很长时间,也受到段广才较多的影响,而段广才仍然是汶上曹班出科的艺人(段广才建国前参加了巨野大姚班的,兼当主演和教师,同去姚班的还有几位曹班艺人,因此姚班与汶上曹班仍有很深的渊源)。后来任心才去了徐州,并在徐州开始成名,济宁和徐州又是汶上梆子戏班艺人长期占据的两大码头。所以,从这些线索梳理下来,段广才、任心才、张贵元、姚月芝等都是传承的汶上梆子的艺术系统。刘咸进先生的唱腔也是无庸置疑的汶上梆子系统,他幼年拜于安才为师学戏,于安才是汶上曹班的花旦。刘咸进的父亲刘步云是汶上曹班的青衣兼刀马旦,于安才是刘步云的师兄。侯仰存是郓城枣行梆子班出科,枣行梆子班的教师有一部分是梁山井班的传人,另一部分是姚班的传人,与汶上梆子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曹州梆子班的艺人都去了哪里呢?他们主要闯河南,商丘、开封、桤县、郑州等。黄儒秀、王锡堂、赵义庭等,都是曹州梆子的代表。
从以上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得出山东梆子名家段广才、窦朝荣、任心才、姚月芝、刘咸进、刘桂松、张贵元、侯仰存、许相云等均是汶上梆子唱腔的代表,传承了汶上梆子艺术,这些名家的活动地域覆盖了鲁西南和苏北地区,印证了汶上梆子是山东梆子的主体构成部分这一论断。

魅力四射的文化之都
走近汶上县宝相寺景区,会发现这里建筑风格古朴自然,飞檐斗拱、错落有致的殿宇楼阁间景色怡人、游人如织。150米宽的礼佛大道即将施工。在孔子仁政园,在南旺分水龙王庙,渗透着历史文化沧桑的厅堂砖瓦,令游人驻足留恋;兵祖蚩尤墓前,常有日韩友人认祖朝拜。这是汶上县近年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名县、打造中国佛都品牌的缩影。
近年来,汶上县以文化名县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龙头,通过打造中国佛都品牌,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初步形成了中国佛都、儒学治国初始地、运河之都、兵祖祭拜地等文化品牌,成为远近闻名、魅力四射的文化之圣地。

发挥资源优势 建设文化名县

汶上古称中都,素有“千年佛都、儒贤圣地”之誉,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初仕任中都宰,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发现的佛教圣物轰动海内外,南旺引汶济运分水工程被誉为“北方都江堰”。 汶上县整合佛教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始祖文化资源,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实现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强县转变。该县规划建设了中都佛苑、孔子仁政园、南旺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中华兵祖陵、北部生态旅游区等景区。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建设文化名县的工作目标,与经济强县、生态优县目标一起,成为鼓舞全县上下为之奋斗的航标。大力实施文化基础建设、文化遗保护、文化产业培植、文化旅游品牌等“九大工程”,将任务分解到单位和部门,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名县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发展龙头产业 打造佛都品牌

文化引领社会发展,品牌凝聚发展力量。汶上佛教文物在佛教界至高无上,太子灵踪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价值。1994年,在汶上县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塔宫内发现了“佛舍利”等文物,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海内外僧众信士纷至沓来,顶礼膜拜。汶上不仅获得第二法门寺之称,而且渐有“中国佛都”之誉,特别是形成了世界唯一的太子灵踪文化。近年,这个县把全力打造“中国佛都”文化旅游品牌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骨干产业。
坚持大手笔规划。围绕宝相寺建设开发和佛教文化旅游项目,聘请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北京二外等单位的国内知名设计专家,对县城进行了总体规划,并突出佛教文化特色,建筑、景观均融入佛教理念。规划设计了占地1200多亩的中都佛苑景区、中都佛苑的核心—宝相寺景区、150米宽的礼佛大道,建设一个礼佛、游憩、购物的理想之地。
坚持大投入开发。近年来,以宝相寺景区为核心,仅用于佛教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累计超过2亿元。宝相寺一期工程建成了供奉殿、博物馆、碑廊、地宫,形成了寺院的主体布局;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大雄宝殿。二期工程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僧僚房等。苦海、寺前广场、停车场、礼佛大道将于明年7月前竣工。届时,整个景区气势恢宏,规模宏大,旅游整体形象全面提升,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
挖掘儒家文化资源,规划建设了孔子仁政园。总投资900万元,已修建了明伦堂,下步新建牌坊,重修戟门、大成殿等建筑,制作孔子宰中都的展览,向游人开放,形成与曲阜三孔相连线的旅游新景观。挖掘运河文化资源,修复引汶济运古建筑群。积极争取,将南旺运河分水工程建筑群与大运河一起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计划总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恢复建设。已投资206万元修复观音阁、白公祠、宋公祠等建筑,清理了龙王庙原始地基和古运河道遗址,成为考古研究和公众考古实践基地。2008年6月,在此举办了全国专家现场考古经验交流会和公众考古实践活动。

强化宣传推介 树立地方形象

办好知名文化节会。在每年阴历三月十五前后举办太子灵踪文化节,吸引海内外僧众游人,促进招商引资和对外交流。2008年文化节期间,与中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办了太子灵踪文化研讨会,邀请知名演艺人员演出了文艺专场,举办了佛教法会和祈福活动,全国百家旅游企业参加的推介会,开展了大型招商洽淡活动。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太子灵踪文化节逐渐成为全国知名文化节会。影响面广、效果明显,宣传了佛都品牌,提高了汶上知名度。
借助媒体广泛宣传。积极争取,宝相寺影视资料随着山东省旅游宣传片,每天循环在央视多个频道、山东卫视播放。中央电视台摄制、播出了反映汶上文化的纪录片,对于提升汶上形象,扩大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推进汶上旅游,打造中国佛都品牌,均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实施品牌推介工程。参加了香港、泰国和国内青岛、济南等地的旅游宣传推介会,山东省文化博览会,大力宣传中国佛都文化旅游品牌。投资200多万元在县境重点部位和出入口,树立大型宣传牌,在济南、济宁公交车体,长年开展佛都品牌形象宣传。另外,邀请世界第一高人鲍喜顺汶上献艺,成功承办了联合国慈善大使、世界著名影视巨星成龙 “汶上慈善行”活动;摄制了电影《河湾村的喜事》,近期在全国上影;承办了山东省青年歌手大奖赛,参加了省文明办举办的《谁不说俺家乡好》文艺大赛,宣传了汶上文化特色。

发挥带动效应 形成产业集群

文化品牌战略推动了汶上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汶上的知名度,招商引资、外经外贸长足发展;围绕佛都品牌的打造,城乡建设、环境面貌日新月异。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开展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城市绿化净化亮化,现代园林化的花园水城初具规模。实施了长37.5公里的105国道沿线绿色通道建设暨小城镇改造工程,呈现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灰瓦白墙隐现其中的美丽景象,成为名副其实绿色长廊、景观大道,和展示中国佛都形象的风景线;推进旅游业发展进程。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规划建设了莲花湖旅游度假区。湖面一期工程和滨湖公园已完成,度假村、农业观光、生态园建设在实施之中。抓延伸,规划了北部山区生态建设项目,将农业开发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山区开发与大汶河水上旅游项目相结合,下步将结合煤矿、蒙牛养殖项目,规划开发工业旅游和农业观光项目;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上半年,全县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亿元,地区生产总值58.5亿元,分别增长35%、36%。在济宁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汶上县特产
汶上鸡体表羽毛呈黑白相间的横斑羽,群众俗称 “ 芦花鸡 ” 。  芦花鸡原产于汶上县的汶河两岸故为汶上芦花鸡,现以该县西北部的军屯、杨店、郭仓、郭楼、城关、寅寺 6 乡镇饲养数量最多,另与汶上县相邻地区也有分布。该鸡耐粗饲,抗病力强,产蛋较多,肉质好,深受当地群众喜爱。饲养量较大,但随外来鸡种的推广,产区芦花鸡的数量已占很小的比例。汶上芦花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该鸡体型一致,颈部挺立,稍显高昂,前躯稍窄,背长而平直,后躯宽而丰满,腿较长,尾羽高翘,体形呈“元宝”状。横斑羽是该鸡外貌的基本特征。汶上芦花鸡全身大部分羽毛呈黑白相间、宽窄一致的斑纹状。母汶上芦花鸡头部和颈羽边缘镶嵌橘红色或土黄色,羽毛紧密。公汶上芦花鸡颈羽和鞍羽多呈红色,尾羽黑色带有绿色光泽。单冠最多,豆冠、玫瑰冠、豌豆冠和草莓冠较少。喙基部为黑色,边缘及尖端呈白色。虹彩橘红色。胫色以白色为主。爪部颜色大多白色,皮肤白色。成年汶上芦花鸡体重:公1400克,母1260克。18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公81.2%,母80.0%;全净膛,公71.2%,母68.9%。汶上芦花鸡开产日龄150~180天,在农村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年产蛋130~150个;较好饲养条件下产蛋180~200个。蛋重45克,蛋壳多为浅褐色。

汶上地方社区网站
2008年10月,汶上本地社区中都社区正式成立,社区由本地几个本地热爱网络的青年组成的工作室运作,社区致力于方便本地网友网上交流。社区域名选取汶上邮政编码272500以便于网友记住。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