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戏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淮海戏

淮海戏


ad

【简介】

淮海戏旧称“淮海小戏”,是江苏省地方剧种。淮海戏流行于江苏省北部的连云港市、宿迁市的大部分乡镇和淮安、盐城两市北部县区的部分乡镇。源出于海州、沭阳、灌云一带流行的“拉魂腔”,因以三弦伴奏,又称“三括调”。早期是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清道光十年(1830)后,艺人自由结班发展为打地摊演出小戏。清光绪六年(1880)后,曾与徽剧、京剧等先后搭班合演,吸收了剧目,革新了唱腔,丰富了表演。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舞台上出现了女艺人,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1940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淮海地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组织了“艺人救国会”及“实验小组”,编演《柴米河畔》、《三星路》、《反内战》等现代戏。1947年成立了大众淮海剧团,从此,小戏正式搬上舞台演出,并定名为“淮海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沭阳、灌云、泗阳、淮阴、涟水、宿迁、响水、滨海、灌南及连云港等十多个淮海剧团相继成立,1956年大众淮海剧团改名为江苏省淮海剧团,淮海戏以沭阳、泗阳一带的方言为标准音,传统剧目有《樊梨花》、《皮秀英四告》等32大本和《骂鸡》、《催租》等64单出。现代戏有、《葵花路》《孙明芝》、《月牙楼》等。淮海戏唱腔明快豪爽,乡土气息浓厚,以板式唱腔为主,男女同弦异调,伴奏乐器以三弦、高胡、竹笛、唢呐为主。淮海戏深受群众喜爱。

【历史渊源】

淮海戏的产生有三种说法,一是清乾隆年间,山东历城唐大牛、唐二牛兄弟,因灾年饥荒,身背大鼓三弦,到沭阳一带卖唱乞讨,有邱、葛、杨姓3人从其学艺,播下淮海戏的种子;二是200多年前,海州民间盛行“太平歌”和“猎户腔”两种民歌,当地邱、葛、杨3人加以改造,形成“怡心调”和“拉魂腔”,后3人分别去淮北和县南卖艺,逐渐形成今日的泗州戏、柳琴戏和淮海戏;三是淮海戏源于秦腔,据清代李调元《雨村剧话》记载:“秦腔始于秦州,盛于长安,流入晋、冀、鲁、豫至淮水止。”据此推断,淮海戏为秦腔一支,经融会徽剧、京剧和柳琴戏后而创立的新剧种。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艺人多个体分散活动,走村串户,在农家门前演唱,要点粮食和熟食,故又称之为“打门头词”。演唱内容多半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如《劝嫁》、《访友》等,使用的乐器是一把三弦,人称“三刮调”。沿门说唱这种形式延续80余年。清道光年间,几个艺人凑合一起进行活动,逐步形成班组,在庄头、场头、街头以及庙会、烧香会上演唱,形成了“戏”的雏形,称之为“小戏”。清光绪初年,“小戏”班组盛行于沭阳,沭阳吴集镇、西圩乡有“小戏窝”之称,艺人多达百余人。

【艺术特色】

淮海戏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不但能适应舞台演出,也能在街头、乡村“摆地摊”。它的音乐唱腔非常丰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城乡民众在行路、干活、休憩时都要哼唱淮海戏,已成为本地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的表演艺术有极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民间色彩,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如猪吊腰、鸡刨塘、野鸡溜、驴打滚、狗拜年、鳖爬走、脚尖走、膝盖走、鬼扯转、穿8字、矮步蹬等艺术表演形式,极其生动有趣。淮海戏的剧目生产和剧目创作非常便捷,它不受陈规老套和清规戒律的约束,创作上演反映农村和现实生活题材的现代戏,为现实生活服务,广受群众欢迎。

【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淮海戏活跃和辉煌时期,自90年代开始,由于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特别是港台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多元化,对淮海戏的兴趣也逐渐淡泊,尤其在年轻人中少有听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忙于生产经营,生活节奏加快,听众越来越少,年老的艺人难以继续演唱,年轻艺人纷纷改行,出现后继乏人、濒临灭亡的危险。目前,淮海戏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抢救和保护承载着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淮海戏,对研究、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各淮海剧团创立了不少反映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成果、文明新事的现代淮海戏,在观众中产生很大影响。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