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
ad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
城市概况
美丽富饶的如东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处东经120°42′—121°22′,北纬32°12′—32°36′,东面和北面濒临南黄海,西部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县毗连,南部与通州市为邻。如东县总面积1872平方公里。2004年底,总人口108.46万人。
如东县辖15个镇:栟茶镇、洋口镇、苴镇、长沙镇、大豫镇、掘港镇、兵房镇、马塘镇、丰利镇、曹埠镇、岔河镇、双甸镇、新店镇、河口镇、袁庄镇,县城为掘港镇。
县境陆地西起袁庄镇李庄村西端,东止如东盐场东堤,长达68公里;南起掘港镇朱家园村南河界,北止栟茶新垦区,宽达46公里。全县面积(不包括海域)1872平方公里,人口110.11万(2002年末)。从空中俯瞰如东县,宛如一只“巨掌”,遏住了黄海巨涛,横按在辽阔的江海平原之上。而由岸滩处向大海伸展的一条条辐射沙脊,则是“巨掌”的“手指”。沙脊间的深槽可通海船,其最深处位于西太阳沙外侧烂沙洋,水深16-25米,为优良深水港资源,可建15-20万吨级深水码头。
如东县即将于2010年前撤县设市,建洋口港市。
人文地理
如东大部分地区属于淮语区如泰片,在历史上属泰州管辖,后被人为划入南通,南部兵房乡属于北吴语区。在语言上又分东路区和西路区,东路区保留了更多的明代古音,是重要的语言活化石区域。近年来,随着如东经济发展,淮语音色也在不断消褪。
历史沿革
如东古代为海洋,唐代时逐渐成为陆地,唐将薛仁贵在此驻兵,是马塘镇得名的由来。北宋始设栟茶、丰利二镇,范仲淹所修“范公堤”贯穿全境,至明代逐渐繁荣,掘港有“十里小扬州”之称,佛教兴盛,庙宇众多,至满清始废。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历史上开始设立如皋县,它曾包括今天的如东县及海安县的部分地区(古代的如东地域原属泰州如皋县东乡)。
据现存明、清时期的《如皋县志》记载:东晋义熙七年,分广陵郡而设置建陵、宁海、临江、蒲涛五县。北周时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入宁海县。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公元605年改为江都郡)。唐朝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泰州。北宋初,如皋县隶属于淮南东路泰州军。元代,如皋县隶属于扬州路泰州府。明代,如皋属于扬州府泰州。到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如皋县隶属于通州。
著名的文化名人
徐述夔,栟茶镇人,著名的反清文人,因不满满清暴政,曾做:"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复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等诗句怀念明朝,痛斥满清,被乾隆开棺戮尸,株连十族,罪及师友,为满清四大文字狱之一。
自然环境
如东县有着优良的自然环境。陆地是典型的滨海平原,地势基本平坦,略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之势,高程一般在海拔3.5—4.5米之间。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受海洋的调节和季风环流影响,一年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是最宜于人类生活和作物生长的地区。县境内土地肥沃,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田园葱茏,盛产棉粮果蔬。如东曾三度突破皮棉总产百万担大关,在全省独领风骚,享誉全国,受到国务院表彰。如东还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商品瘦肉猪基地先进县,全国山羊板皮出口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鸟瞰如东大地,河渠纵横,田园平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辽阔的“巨掌”上堆金砌银,流光溢彩,好一个苏中“小江南”,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如东海岸绵长,滩涂宽阔,兼具渔盐之利.除粮、棉、油、茧、猪等农副产品资源外,广阔的海域和滩涂带来了取之不尽的财富。全县海岸线长达92.42公里,滩涂面积104万亩。1951年后,经过全县人民12次围海造田,已匡围滩涂36.1万亩,被人们誉为“第二如东”。近海资源十分丰富,有各种浅水贝类50余种,其中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年出口6000多吨,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此外还有“西施舌”、竹蛏、泥螺、蚶子、蛤蜊、相思螺、角螺等。常见鱼类则有百种以上,而以黄鱼、鲳鱼、马鲛鱼、鳓鱼、鲻鱼、鮸鱼、刀鱼、板鱼、箭头、河豚等最为知名。虾蟹类出名的则有红虾、白虾、对虾、金钩虾以及梭子蟹、大青蟹、关公蟹等。被誉为“软黄金”的鳗鱼苗以及以海产为原料深加工的紫菜、烤鳗、虾米、文蛤干(粉)、“醉八鲜”等则更是风靡海内外。在如东绵长的海岸线上,大汛海潮直抵岸脚,海水水质在2.7-3.8波美度之间,一立方米海水可产盐27.5公斤。全县1.6万亩盐田,年产高品质原盐3万吨。
如东县洋口港在南通4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有两座国家一级群众性渔港,这在全国地级市中是绝无仅有的。2008年7月新建成的如东洋口渔港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大型渔港,它的建成不仅可以为归来的渔民提供避风的港湾,更可以带动如东商贸、旅游、娱乐、餐饮等多方面经济的发展。
早在1955年小洋口闸建成之后,在如东海岸线的西北端就形成了一座天然渔港。90年代初,这里就被列为全国82家国家一级群众性渔港之一。由于缺乏资金,当时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建设。在即将跨入21世纪时,如东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意识到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经过2年时间的筹备,2000年10月,洋口渔港终于通过立项开工建设。
目前,洋口港开发区已经投入3300万用于建设渔港码头,投入1.43亿元用于建设新洋口港外闸工程,投入4400万元建设港口大道。经过三年时间的建设,这座现代化的渔港已经初具雏形。目前可同时停泊船只2500艘,年卸港量达到20万吨,年交易额预计为12亿元。
如东县洋口港开发区在做好渔港建设的同时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海上迪斯科、海滨浴场等特色旅游项目。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如东县希望将这里建成江苏最大的水产品交易中心、江苏沿海最大的渔港、江苏最大的滩涂开发示范园区。
旅游资源
“如东人烟之初,即为渔盐之始”,如东因海而生,傍海而立,当地人也因海而得福。自古以来,如东就流传两句民谣:“黄海滩上处处宝,金牛天天出一条”。一代名相文天祥曾在这里写下“风起千湾浪,潮生万顷沙。春红堆蟹籽,晚白结盐花”的诗句,清人佘仪曾亦有诗云:“海气江声入望偏,平沙浅渚杂人烟,东风早晚桃花汛,鲑菜如泥贾客船”,如东海产的诱人魅力于此可见一斑。如东广阔的滩涂还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烟波浩淼的南黄海,一望无际的沙滩,迷人的海滨风光,古朴的渔村风情,使中外游客流连忘返。而正在开发之中的东方大港--洋口港,将结束南通“有海无港”的历史,实现南通从江河时代到江海时代的历史跨越。
如东因为历史也是久远,所以先后有不少文物被发现,岔河镇留有很多古井。旅游的时候值得一去。
掘港国清寺
在如东县城掘港镇开发区的东南部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那就是如东佛教首刹——国清寺。
据史料记载,如东的佛教源于东汉。掘港国清寺与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的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同宗同法系,均属于天台宗。浙江的国清寺为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由佛教天台宗开山祖师智yi(亦名智者)所建,智yi法系的第十祖、天台山修禅寺座主行满大师在唐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来到如东历时十四年按照天台山国清寺的建筑风格创建了掘港国清寺。
唐开成三年(公元838年)七月,日本天台宗高僧圆仁大师(注:日本最澄法师弟子,最澄法师曾入唐师从行满大师,后回国创建日本天台宗)随日本第十三次遣唐使藤原常嗣来到中国,求法巡礼,途经掘港,拜谒国清寺,瞻礼道场,参拜祖师,在寺中住歇半月有余。回国后,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书中多处提及掘港国清寺,由此可见其与日本天台宗的交往源远流长。
掘港国清寺在五代、宋、元年间,屡遭兵燹之损,直至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僧绍yin、可良募化重建,并立碑为记。后经清、民国两代多次重修增建,古寺已具规模,庄严雄伟,结构精致,别具一格。1960年7月,掘港国清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好景不长,1968年底,大雄宝殿和天王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全部拆除(注:藏经楼已在解放战争中被拆除),就这样,千年古刹荡然无存。
九十年代初,适逢盛世,掘港国清寺异地重建,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题寺名。经过十余载辛勤耕耘,如今的国清寺再现昔日光辉。
从面向223省道的牌坊进去北转就看到迎面一座照壁,上书“南无观世音菩萨”。从边门进去后就是天王殿,一尊大肚弥勒佛迎面而坐,笑迎天下宾客。弥勒佛背面向北而立的是韦驮菩萨,扬眉执杵,气势逼人。大殿两侧是高大威武的四大天王。
出了天王殿后门,大雄宝殿便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单层重檐歇山建筑,顶盖黄色琉璃瓦,飞檐翘角,装饰典雅。登上9级台阶,进入殿内,中央有三尊大佛,庄严慈祥,眉如新月,正中是释迦牟尼佛,东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西边是西天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佛教所说的“三方佛”。两侧沿墙分列十八罗汉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东边过道里,还站有大家非常熟悉的济公活佛,传说济公本是罗汉转世,因为去罗汉堂报到晚了,辈分不高,只好站在过道里。大殿背后是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雕塑像,整座塑像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讲的是善财童子在修成正果过程中参拜53位名师的故事。
大雄宝殿的北面是藏经楼,为二层歇山建筑,底层大殿供奉的是一尊由缅甸国观音寺赠送给掘港国清寺的千手观音玉佛,佛像高3.8米,近4吨重,系整体汉白玉雕塑而成,这种造型的观音法像在我国各大寺院中均为罕见。楼上藏有日籍华人杨鸿飞教授赠送的《大藏经》等。
掘港国清寺除了三进主殿外,还有释迦殿、四大名山殿、千佛殿、准提殿、大圣殿、东岳殿、龙王殿诸配殿以及钟鼓楼、碑亭、天香炉等建筑,整座庙宇布局严谨,宏制巧构。
现在每逢观音三大香会期(即二月十九观音圣诞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寺中信众云集,香火隆盛,热闹非凡,俗称“观音会”。
掘港国清寺历经千年风雨,几经兴衰,如今国运昌盛,古寺重光,香火日益旺盛,亦不仅作为三宝弟子活动之场所,也为如东又添一新兴景观!
注:“智”后面的(yi三声)是这么写的:左上部是“山”字,左下部是“豆”字,右边一个“页”字。
“绍”后面的(yin二声)是这么写的:上面是“山”字,下面是“金”字。来源于如东信息网 www.rudong123.com
经济发展
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大地上,如东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围海造田的光辉业绩,甲冠天下美味海鲜,遐迩闻名的田园珍品,富有情趣的特色旅游,不仅使如东人引以为豪,而且令四方来客大开眼界。如东物华天宝,大自然赐予的各种原生态物产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而如东更是地杰人灵,当代如东人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在这块富饶而古朴的土地上用大手笔绘就新篇章。
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如东大地,富饶的资源不断得以开发利用。历史跨进了新世纪,如东经济也正在实现历史性跨越,正由农业、渔业大县向工业强县发展。目前全县已形成以纺织、医药化工、机械、电子信息、轻工、海洋生物等骨干产业为主导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并且拥有亚洲最大的毛巾、防护手套和铁链生产及出口基地。新建的工业园区内,一座座工厂鳞次栉比,一批批外商纷至沓来,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一个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热潮正在形成。全县产业经济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格局已初步形成,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多次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2003年国家公布的全国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如东县又榜上有名。此外,如东还是全国百家明星县、全国科技、邮电百强县、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全国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县、全国民间绘画之乡、江苏省小康县。如东交通便捷,五条省道穿境而过,县城离兴东机场仅半小时车程,苏通大桥建成后,如东将纳入“上海2小时经济圈”。如东还是全国基础教育强县,江苏教育位居全国前列,而如东教育质量又在江苏居先……如东大地正如日东升,显示着喜人的前景和蓬勃的生机。
当你站在范公堤上极目远望,堤内良田万顷,五谷飘香;堤外海涂无垠,聚金敛银。这里粮多,棉多,海产多;物美,景美,人更美。如东这个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县治,好似黄金海岸上一颗璀璨明珠,将那无限风光尽收“巨掌”之中,并将江海富庶之地的不尽宝藏奉给世人。
如东教育
如东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及中等教育,具有一大批优良的师资力量,历来在南通地区名列前茅。著名学校有:江苏省如东县掘港中学。转自www.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