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书院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中国文化书院

中国文化书院


ad

中国文化书院是由我国已故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岱年、朱伯昆和汤一介等几位教授共同发起,联合了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及台、港和海外的数十位著名教授、学者一道创建的一个民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团体。于1984年10月成立于北京。

宗旨性质
中国文化书院的宗旨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继承和阐扬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对海外文化的介绍、研究以及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水平,并促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书院以培养从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历史、文学等的中外青年学者为主要目标。使他们通过书院所组织的各种教学与研究活动,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内在的感受能力;同时,在熟悉中国文献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脉络及其精神内涵。
中国文化书院是民间团体。在书院所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遵循百家争鸣的原则,学者们完全自由地根据其个人立场进行学术研讨和教学。
中国文化书院是自立团体。书院经费全部通过收费办学和接受个人及团体资助等方式自筹。

组织机构
中国文化书院的最高领导机构是由书院导师推举产生的院务委员会。院务委员会负责主要院务的决策及人事任免事宜。院委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处理院委会的日常工作。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是季羡林,副主席是谢龙、王守常。
中国文化书院设学术委员会,负责书院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及教学活动的规划与实施。
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是庞朴,副主席是李中华、魏常海。
中国文化书院设名誉院长一人,院长一人,副院长若干人。中国文化书院名誉院长是张岱年,院长是汤一介,副院长是梁从诫、李中华、林娅和陈越光。
中国文化书院设理事会。孙文化任理事长,汤一介、孙长江任副理事长。
活动概况中国文化书院成立以来,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开展过多种研讨和教学活动。
教学方面,自1985至89年间,举办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外文化比较》、《文化与科学》、《文化与未来》等短期讲习班、进修班共20多期;1987至89年,举办了两年制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函授班。这些都由书院导师或书院邀请的国内著名学者亲自讲课,或编写函授教材。书院的教学活动曾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班在全国有一万二千余函授学员,分布于几乎所有省、市、自治区,书院导师曾几次分别到全国十多个中心城市去对各地学员进行面授。一些导师的讲课还由中央电视台录制成教学专题片在全国播放,引起很大反响。此外,书院还曾和其他部门或单位合作,举办过多期有关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环境保护、法制教育等专业性中、短期培训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术交流方面,几年来书院举办了多次较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如:1987年10月的《梁漱溟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1988年10月的《中日走向近代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1989年5月的《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和《中国宗教的过去与现在国际学术讨论会》、1990年12月的《纪念冯友兰先生九十五诞辰国际学术讨论会》,以及1993年1月在福建泉州与泉州黎明职业大学和福建省闽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共同举办的《东亚地区经济文化互动国际研讨会》等。这些学术会议除大陆各地学者、专家外,尚有多位来自台、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前苏联、新加坡、韩国、菲律宾、以色列等国的学者参加。各次会议在学术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此外,书院还曾邀请过许多位台湾、香港和海外的著名学者如王晓波、胡秋原、魏斐德、巴姆等到书院举行小型座谈会、讲演会,进行学术交流。在这方面,书院是大陆最早与台湾学术界建立交流关系的机构之一。
出版方面,由书院编辑的《中国文化书院文库》,其“论著类”、“讲演录类”、“资料类”及书院函授班教材等百余种已经出版,其中包括《中国文化研究年鉴》、《梁漱溟全集》、《中国文化与文化中国丛书》、《港台海外中国文化论丛》、《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丛书》等;由书院举办的历次学术会议的论文集也正在陆续编辑出版,如《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会议论文已经在大陆、香港和台湾分别出版;《中国宗教的过去与现在》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也将在近期由北大出版社出版。此外,由书院咨询研究中心编辑的《中国学导报》共出版了十期。目前,由书院与新华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神州文化集成丛书》(一百种)已经有五十余种问世。书院还制作了《梁漱溟》、《冯友兰》、《季羡林》、《张岱年》等几部关于导师学术生活的录像资料片。
书院导师
梁漱溟 哲学家 曾任中国文化书院第一任院务委员会主席
冯友兰 原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曾任中国文化书院名誉院长
邓广铭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张岱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季羡林 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
侯仁之 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
何兹全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虞 愚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袁晓园 汉字现代化研究会会长
启 功 书法家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金克木 北京大学东方学系教授
杨宁益 翻译家 全国文联委员
牙含章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吴晓铃 中国社会科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阴法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石 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吴 江 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张世英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
李慎之 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美国研究所前所长
朱伯昆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戴 逸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
丁守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牟小东 北京佛教协会副会长
王 尧 中央民族学院教授
吴良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张晋藩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教授
汤一介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庞 朴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泽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宁 可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杜 光 中央党校图书馆馆长
田昌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谢 龙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学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乐黛云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
梁从诫 中国文化书院历史学教授
金开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厉以宁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余敦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方立天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鼓应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立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叶 朗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许抗生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严绍汤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
刘梦溪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李中华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魏常海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林 娅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陈占国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王守常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黄 猷 闽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
韦政通 台湾学者
柴松林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陈子斌 台湾文止戈哲数象研究所研究员
刘述先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郑子瑜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霍韬晦 香港法住学院教授
赵令扬 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
陆人龙 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
倪德卫 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
魏斐德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历史系教授
陈启云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历史系教授
傅伟勋 美国天普大学宗教学系教授
成中英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
李绍昆 美国爱丁堡大学心理系教授
林毓生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历史系教授
杜维明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
李鸿祺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
冉云华 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宗教学系教授
姜允明 澳大利亚马克里大学汉学系教授
竹内实 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教授
高宣扬 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
一九九三年后中国文化书院新聘导师名单
邓文铭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宫达非 外交部前副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王元化 上海华东师大教授
李慎之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张世英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所教授
杨 辛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萧jie父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 尧 中国民族大学藏学教授
沈善洪 杭州大学校长,哲学教授
余敦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研究员
范 曾 南开大学艺术系教授
刘泽华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梦溪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刘大钧 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
范达仁 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波士顿中医师
饶宗颐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施舟人 法国高等研究院教授
张尚德 台湾达摩学院院长
沈昌文 原三联书店总经理,《读书》主编
集树安 北京图书馆参考研究部主任
陈可冀 中科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西宛医院内科教授
龚育之 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教授
孙小礼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苑天舒 中国文化书院秘书长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