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涟水

涟水


ad

基本概况  涟水县地处江苏省北部,黄淮平原东部,淮河下游。辖31个乡镇、场、圃。2001年末全县人口达1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有21.58万境内有汉、回、藏、满、壮、朝鲜、侗共7个民族。总面积16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0万亩,水面38.5万亩。交通非常便捷。苏307、苏308、淮高路等6条省道从境内经过,宁连(南京一连云港)高速公路纵贯全县47公里,并与同三(黑龙江同江一海南省三亚)、京沪(北京一上海)高速公路在县境内汇台。距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仅100余公里,距省会南京两个半小时即可抵达。新长铁路(江苏新沂一浙江长兴)北接陇海路,南接津浦线,货场距涟水县城20公里,苏北干线航道盐河贯穿全境49公里,500吨的船舶可四季通航。境内有6条区域性可通航河流,形成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网络。拟建中的淮安飞机场在县境内保滩镇,离县城区8公里。

  自然条件优越。位于东经119°一119°35′,北纬33°45′-34°05′,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内,基本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年均气温5℃以上时间289天,年均无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均降水量991.3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对湿度77%。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多为沙壤土质。县内现有3大排水系统和4大灌区,年入境水量20亿立方米,年均地表径流量4.18亿立方米,适应各种作物生长,特别适宜材质优良、适应性强的黑杨的生长,黑杨在涟水的生长速度、干型及利用率都很好,受到来涟参观的中外专家的广泛称赞。

  由于条件适宜,涟水杨木产业发展迅速,成片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逐年递谱。1985年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县”,1995被评为全国首批“绿化造林百佳县”,拥有显著的优质杨木资源优势。
  林木资源十分丰富。全县现有黑杨成片林16万亩,其中庄台片林10万亩,四旁植树2600万株,仅黑杨就有2400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15.3%,农田林网率 90%以上,现有活立木蓄积量200万立方米,其中黑杨蓄积量为180立方米。目前所保存的林木株数中,89年一以前栽植的约占5%,89年—92年栽植的约占20%,93—96年栽植的约占45%,97-98年栽植的约占20%。按照杨树正常的生长周期,从2000年进入全面采伐期。今后十年内可供采伐木材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自然地理
  涟水,位于东经119度,北纬34度,地处苏北平原腹地,境内平野广畴。

  涟水县境北有一条涟水河。县城内涟漪湖、东湖、茵湖三湖相连。
  涟水县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内,基本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年均气温5℃以上时间289天,年均无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均降水量991.3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对湿度77%。
  涟水县域面积1676平方公里。日照充足,层林尽染,万木葱茏,林木覆盖率达32%。物产富饶,资源广博。

历史沿革  因水得名,汉元狩六年(前117年)设置淮浦县,因位于淮河之滨。隋开皇五年(585年)因县境有涟河(又名涟水,为沭水入淮的一支)而更名涟水。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升涟水县为安东州,后废州为县,因与辽宁省安东同名,1914年仍名涟水县。
  涟水境春秋时,先属吴,后越、楚、吴相争,时而属越,时而属楚,周赧王九年(前306)。楚灭越,属楚。
  秦时,涟水属东海郡。
  楚汉时期,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兼淮南,此时涟水属楚。汉初,汉高祖封韩信为楚王,此时涟水境属韩信封地楚。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降韩信为淮阴侯,分楚地为二国,以淮南为荆国,淮北为楚国,此时涟水属楚国。景帝时,吴楚反,国除。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分朐县南部地,始置淮浦县,属临淮郡。
  王莽时,改淮浦为淮敬。
  东汉光武帝时,将临淮郡并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封子衍为下邳王。章帝建初九年(公元84),以临淮故地为下邳国,领淮浦。
  三国时,淮浦属魏,划归广陵郡,西晋同。
  西晋后,淮浦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东晋。
  南北朝时,淮浦先属刘宋。南齐建元元年(479),以东海郡属冀州,称北东海郡,侨治连口(在今涟城附近),次年于北境置襄贲县,属北东海郡。建武二年(495),并淮浦入襄贲。梁时,仍隶北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549),改北东海郡为海西郡,北齐改为海安郡,襄贲县先后属海西、海安郡。
隋开皇三年(583),废海安郡,以襄贲县属海州。五年改襄贲县为涟水县,因境内有涟河而得名。大业三年(607),涟水属东海郡。
  唐初,改郡为州,武德四年(621)置涟州,在县治北30华里分置金城县。贞观元年(827)废涟州,并金城县,以涟水县属泗州。总章元年(668)改属楚州。咸亨五年(674)还属泗州。乾宁二年(895),杨行密袭取滨淮诸州,涟水属杨吴,后属南唐。周显德四年(957),周世宗拔楚州,唐雄武军使崔万迪以涟水县归附于后周。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升涟水军,属河南道(《太平寰宇记》)。熙宁五年(1072)军废,仍为涟水县,隶淮南东路楚州(见《元丰九域志》)。元祜二年(1087)复为军。南宋建炎二年(1128),楚州宋臣朱琳降于粘没喝,涟水被金占领。三年(1129),宋将赵立守楚州,收复涟水。四年(1130)赵立战死,涟水又被金占。绍兴元年(1131)宋又收复涟水,以盐城为属县。三年(1133)又与盐城分隶楚州。五年(1135)降涟水军为县。十一年(1141)割予金。金皇统二年(1142)以涟水县属海州。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宋魏胜收复涟水县,次年复升为军。旋没于金。绍定元年(1228)归宋,改为涟水县,属宝应州。端平元年(1234)复为军。开庆元年(1259),涟水被蒙古军占领,景定元年(1260),夏贵破李松寿于城下,南宋收复涟水3城。三年(1262)改为安东州。魏胜以后,涟水时属宋,时属忠义军李全部,时属金,时属蒙古军,归属不定。
  元至元十二年(1275),安东州归附元,改立涟州。旋复称安东州。二十年(1283),安东州隶属淮安路,二十七年(1290)划归山东路。二十九年(1292),改隶淮安路。至正年间,安东州为赵君用和张士诚占据,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军下淮北,张士诚部将史文炳弃城去,安东州隶属淮安府。
  明洪武二年(1369)正月,降安东州为安东县,属淮安府。
  清因明制,仍叫安东县,属淮安府。
  民国初年撤府,安东县直属省辖。民国3年(1914),因与奉天省(今辽宁)安东同名,改称涟水县。同年5月,江苏设五道,涟水属淮扬道。民国16年废道,涟水隶属省。民国22年3月,江苏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全省分为13个区,涟水属第十一区(淮阴区)。同年12月,全省改划为9个区,涟水属第八区(东海区)。民国23年8月,涟水从第八区又划归第七区(淮阴区)。民国24年,全省改划为7个区,涟水属第六区(淮阴区)。民国26年4月,全省又改划为10个区,涟水属第七区(淮阴区)。民国28年3月1日,日军侵占涟城,成立治安维持会,属伪江苏省徐州办事处。同年5月19日,伪办事处改为苏北行政专员公署。涟水属其管辖。民国29年3月18日,涟水成立伪政府,仍属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民国33年2月1日,成立伪淮海省,下设6个行政督察区,涟水属淮阴督察区。民国35年12月16日至37年7月6日,涟水城及部分村镇被国民党占领,属国民党政权淮阴专区。
  民国29年(1940)9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涟水县民主政府在农村成立。同年10月成立涟东行署。民国30年2月,以盐河为界,将涟水划分为涟水、涟东两县,分别属于淮海区、盐阜区。是年5月,淮阴县、涟水县撤销,成立淮涟办事处。12月,淮涟办事处撤销,恢复淮阴、涟水两县建置。民国34年7月1日,淮海、盐阜两行署合并,成立苏北行政区。涟水、涟东两县为其直属。7月17日,淮海、盐阜两行署改为专员公署,涟水、涟东分属之。同年11月1日,苏皖边区政府临时委员会成立,辖8个行政区,涟水属第六行政区(淮海区),涟东属第五行政区(盐阜区)。民国37年7月6日,涟城解放。民国38年4月21日,苏北行政公署成立,下设6个行政区(不久改专区),涟水县属第六区(淮阴区),涟东县属第五区(盐城区)。
  1950年6月13日,涟水、涟东两县合并为涟水县,属淮阴专区。1970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地区,涟水属淮阴地区。1983年元月,江苏实行市管县体制,涟水属淮阴市。

风土人情  十二月最后一天叫"除夕",俗称"三十晚上一(无论有无三十日)·家家户户自送灶后开始"忙年",买鱼肉食物,买鞋帽衣物,做豆腐、蒸馒头、蒸龙糕、炸肉圆、洗衣被、贴年画……,至除夕前一天,全部"忙。''好。在外地的人都要赶回来与家人团聚。除夕早晨,。染坊备"牲礼",点香烛,请祭缸神。中午,家家都以酒菜祭祀祖先,焚烧纸箔,叩首祷告。全家团聚吃"团圆饭".然后贴新对联和挂廊(红色刻纸)。家长还须到野外祖先或亲人坟茔上烧化纸钱;叩头祷告,尽其孝心德意。晚上,点烛放鞭,叩头礼拜后,将灶台上的供品全部撤去,贴的"跑灶''也撕掉,Ⅱ铲接灶",意即灶神已从西天回来,仍做一家之神。用松枝和芝麻杆扎"摇钱树'',架"聚宝盆"。炒花生、瓜子、葵花籽吃,全家围在一起谈天说地讲故事,直至子夜,叫"守岁",家长给孩子"压岁钱"。家长"守岁"通常彻夜不眠,上供的祭品有大枣、桂圆、水糕、茶、酒(满杯)等,放在堂上神像前。现时"守岁''活动大多是收看电视节目和全国人民共同迎接新年,鸣放鞭炮庆祝。

  岁时习俗里还有一些迎神赛会,旧时叫"社日"、俗称"庙会"。正月初八,相传为"祈年老爷''会,主要活动内容是祈祷丰年。由一些年轻壮汉将大王庙里的"祈年老爷''绑在木杠上,高抬过顶,快速跑步,游行四街,称为"冲祈年老爷"。这种活动没有香烛庆祝。正月十五,是"上元"日,就是三元宫的天官神寿庆的日子,叫 "天宫圣会"。道家认为,三元乃三宫别称,就是上元赐福天宫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宫清虚大帝,下元解厄水宫洞阴大帝,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为三宫大帝生日。正月十四晚上,寺庙和尚和一些善男信女开始布置香堂,明灯高烛。次日早晨,远近进香的人接踵而至,其中有些人还抬着香案,撑起大红伞,用"马匹"引导,鸣锣吹打,送到三元宫(清代县境有三元宫、三官殿十数座)。庙内香烟缭绕·叩头礼拜,虔诚至极。庙外有卖香的,玩杂技的,叫卖零食的。也有一些乞丐或穿行人群或拦路跪地乞讨,其情亦惨然。三月二十八,传说是"东岳大帝"的生日。"东岳大帝"就是《封神榜》中的黄飞虎,死后被姜子牙赐封的。明朝万历年间,高沟镇建了一座天齐庙,正殿就供奉着东岳大帝。每年三月二十八,高沟地区都举办声势浩大的"天齐庙会"。庙会活动从三月二十六下午就拉开序幕。天齐庙正殿门前的大石鼎内焚烧着成封的条香、檀香,昼夜不停,香烟袅袅。由小和尚看管,烧香人给香火钱。一些僧道和崇信佛事的"善男信女",忙忙碌碌,布置会事,募化摆设寿面宴席,款待地方上的豪商太贾、地主士绅.既为庙会壮声色,又可借机募化钱财。二十八日上午庙会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是东岳大帝"出銮"。东岳有行;坐神像两荨,称 "行坛"、"坐坛''。"出銮"时,人们将东岳行坛请进轿内,叫"出坛" 轿夫抬着神像在四街巡行,前有三班六房,扛着"肃静''、"回避,,木牌,分头鸣锣开道。金瓜、钺斧:朝天凳、刀、剑、戈、矛,气焰森森;朱雀旗、玄武旗、飞虎旗、黄龙旗,满空飞舞。一个前哨传报的"马匹,,, 下穿红裤,上身赤膊,鼻插钢针,手扶铁鞭,凶神恶煞地跳跃前进。
  土地神坐在木座上,身穿红袍,头戴乌纱,象征地方官吏,在"銮驾" 前引路。东岳大帝身着黄蟒袍,头戴王冠,上撑一顶黄!罗伞,端坐木坛之上,伴随着几班文武乐工。紧打慢敲,悠悠扬扬,款款而行.游街过坊。"銮架''后还有一个"假大老爷",骑在独木杠上,头戴关官帽,翻穿皮马褂子,由小差抬着随行。旁有一个小差挑着材茶食"担子,前担是粪箕,装着马粪,后担是尿桶,装着驴尿,供假大老爷憩息时充饥。另有"地保''时而向假大老爷回报地方案情。假大老爷听了,则不问青红皂白,喝令责打报案的二十大板,以显老爷威风。由高沟地方士绅和汪、郑、徐三姓祠堂精心准备的地方文艺"抬阁一和"优擎'',也在后面表演着精彩的节目。游行队伍中途休息的地点在高沟镇北圩门东南角的土台上,叫"鬼神台"。观看祝寿活动的人成千上万,尾随而行,前后涌动。整个活动延至日落方才散歇。高沟天齐庙会影响很大,北有山东、南有两淮、东有盐阜、西有沭宿等地观众。不辞跋涉,前来赶会。清光绪中叶的一次庙会,曾发生六塘河渡船翻覆、死亡数十人的惨案。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天齐庙会已经很少举行了。最后一次是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939年,日军在高沟镇纵火焚烧,全街荡然。天齐庙会活动的一切道具也被焚烧净尽。其它庙会活动还有五月十三为关老爷(关云长)祝寿等。这些活动都带有鲜明的迷信色黟·均已早绎芋除。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活动增多,具有地方特点的大型经济文化活动,如 1992年4月举椭"高沟酒文化节,,),在内容、形式和声势影响等方面,都远胜于过去的庙会活动。当然,剔除庙会活动的封建糟粕, 作为民间艺术精华寡莽,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
历史文化
涟水历史悠久,从青莲岗和三里墩两处出土的文物看,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在涟水居住,距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淮浦县,是涟水建置的开始,距今已有2120年。 淮浦,就是淮河入海的地方,在交通、经济、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2000多年来,这儿曾设过郡、州、军等较高的行政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叫涟水县,因县境北有一条河叫涟水(或叫涟河)而得名。
涟水人好学,穷读书远近闻名。志书上记载涟水人好学,是一些都市里的人所不及的。 民谣有“沭阳财主宿迁庙,泗阳姑娘 出门不坐轿,涟水人讨饭上学校。”涟水人崇尚办学,目前已形 成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五大教育 体系。涟水中学是具有70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示范高中;郑梁 梅高级中学是省重点示范高中;涟水高级职业中学是国家级职 业高中;炎黄学院是全省5所全日制民办院校之一。涟水每年为 国家输送本科大学生2000余人。涟水自古人才辈出。古代名人有陈登、王义方、徐有功等,近现代名人要人有顾祝同、李干成、罗运来、陈书同、陈登科、朱一苇、李源潮、翟虎渠、芮杏文、黄璜、马绍孟、吴强、马树礼、蒋志平、郑兆财、李连庆、徐新华、羊子林、罗一民、朱铭佐等。涟水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妙通塔、月塔等佛教古迹。城内涟漪湖、东湖、茵湖三湖相连。五岛公园八景远近闻名。历史上,美丽的涟水城,曾弓l得无数墨客骚人留连忘返,诗兴大发,现存的历代咏涟诗词多达200多首。宋代大诗人苏轼《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中词曰:自古涟漪佳绝地,绕廓荷花,欲把吴兴比。
经济概况  工业产业  涟水已形成食品酿造、化工医药、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等10多个支柱性工业产业。主要工业产品有酒类、医药、服装、农用化肥、机械电子、建材、纱、布、塑料制品、人造板等。酿酒业系涟水工业经济的支柱,年产白酒6万吨,啤酒1万吨。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是国家二级酿酒骨干企业,年生产能力4.5万吨。今世缘系列酒以其上乘的质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畅销省内外,成为全国十大文化名酒之一,是苏酒的一大支柱。纺织工业基本形成了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一条龙。化学工业,主要有医药化工、塑料化工和“两肥"化工。涟水制药有限公司,水针剂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位居榜首。  民营经济  2003年全区新增个体工商户127户,达680户,从业人员升至3000余人。为加快等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大了集镇建设力度,开发了区政府门前及东侧办公楼,使集镇从事第三产业人员不断增加。今年以来至11月份,新增私营企业7个,新增个体工商户66户,组织劳务输出6800人次。  社会事业  2004年,新区紧紧围绕“三年换新貌”的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75万元,铺设17公里通村砂石路,同时投资65万元,兴建小学综合楼,卫生院防保楼,财税楼;集镇东大门进行了开发,为许多民营大户提供了宜商宜居的建筑用地。新区今年共新通自来水550户,新通有线电视180户。  农民文化技能培训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1143平方米,上下四层,总投资48.1万元。培训中心于2003年11月建成并交付使用,为新区农民文化技能培训提供了良好场所。  在淮安市交通局的大力帮扶下,2003年,经济开发新区先后铺设黄庄、中哨,西哨等村11条砂石路,全长共计30公里,总投资120万元,使新区村村通上砂石路的多年愿望一朝实现。县交通局、建设局帮扶新区乔洼村建成高标准水泥路3公里,总投资78万元。  2003年,在市交通局大力帮扶下,敬老院新建厨房4间,填了废水塘,新增菜田4亩,铺设了水泥路,还新建两座点式公寓,可供16名老人居住,总计投入达45万元。
涟水支柱性工业产业及主要产品

涟水已形成食品酿造、化工医药、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等10多个支柱性工业产业。主要工业产品有酒类、医药、服装、农用化肥、机械电子、建材、纱、布、塑料制品、人造板等。酿酒业系涟水工业经济的支柱,年产白酒6万吨,啤酒1万吨。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是国家二级酿酒骨干企业,年生产能力4.5万吨。今世缘系列酒以其上乘的质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畅销省内外,成为全国十大文化名酒之一,是苏酒的一大支柱。纺织工业基本形成了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一条龙。化学工业,主要有医药化工、塑料化工和“两肥"化工。涟水制药有限公司,水针剂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位居榜首。
地方特色
①革命老区。涟水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无数仁人志士 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流尽了鲜血。著名的“抗日第一枪”、“高 杨战役"、“涟水保卫战”在这里打响。②历史名城。涟水历史悠久,建城的历史亦久远,涟水城文化底蕴深厚,城内古建筑和名胜古迹甚多,如妙通塔、状元桥、米芾洗墨池等。1996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对县城进行全面改造,现在的涟水已逐步变成一座街 道宽阔、绿树成荫、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③生态大县。涟水一向重视生态建设,素有“绿肥之乡”和“白鹭乐园”之称。绿化 造林工作多次获得国家表彰,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生态大县。④ 教育之乡。涟水自古以来就名人雅士迭出,素有“安东出才子” 之美誉。特别是近年来,涟水已形成高、普、职、成、幼“五大联 动”发展的教育体系,正在向江苏一流的教育强县迈进。⑤投资热土。涟水投资优势明显,表现在交通、资源、市场、政策、服务 等诸多方面,现已引来众多项目和客商,源通帽业、惠泰木业、锦轮集团、今世缘食品等大项目正争相抢滩县工业园区。
涟水特产高沟捆蹄 
捆蹄是高沟传统名特优产品,始于清道光年间,采用猪蹄膀精肉配以二十多种名贵佐料,猪小肠衣捆扎,
经老汤浸泡、高温蒸煮、真空高压灭菌等独特工艺加工而成,具有色泽酱红、鲜味浓郁、
咸甜适中、荤而不腻、嚼后生津等特点,其整个制作工艺繁复,有二十多道工序,
纯手工制作,工艺口味勘称天下一绝,距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先后在国内多次获得
大奖。


安东萝卜干
安东萝卜干 清代即已擅名淮海间。萝卜干制作有生干、熟干之别。熟干临食用时,必须加以烹调,方德呈其美味。生干则不待烹调,即可为菜。其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制熟干:将 萝卜洗净去须,大者纵剖四瓣,小者二瓣。放入笼内,蒸至八分熟取出,晒干。然后藏之瓮中·味永不变。还可将猪肉等加入其中,则别呈风味。如果在食用时,将萝f、干中加入虾米进 行烹调,其味更是鲜美。制生干:将萝卜洗净去须,切成手指粗长条,在阳光下稍作晾晒后,即放入缸中。先放至约l 5厘米厚,撒上一层薄盐,再放再撒,放一层撒一层,最上一层盐要撤得稍厚些。总计约生萝卜50公斤,撤食盐2~3公.斤,盐放入过多会减少萝卜干的风味。放好后,上以重物压之,过2~3天后,取出晒干,成为“原干’’。原干还不宜食用,必须经过调卤才行。即将其放入原卤中。仍用重物镇压,使之吸收原卤。如果原卤不足,可以另外添加。如欲增高品味,可将花椒、丁香等药料炒焦’捣碎,用布包好,放入缸中,也可以熬成汁水加入,然后用泥封口。十数日后,即可取出食用。色泽红艳,香脆可口。萝卜含有淀粉酶,萝卜干同样有帮助消化,理食顺气的功用。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生民,一方生民孕育一方物产。涟水的特产风味源流固有其长,种类固有其多,品位固有其名’,都是涟人世代辛劳,奋发创造的结果。它是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激励今之涟人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


高沟酒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尤爱高沟美酒,曾在高沟的天泉槽坊留下了“天赐名手,地赐名泉;高沟名酒,名不虚传”的诗句。唐代诗人韦应物游花果山途径高沟镇时,闻高沟酒香,即开怀畅饮,并写下了“三月开翁香满城,甘露微浊醍醐”的佳句。
原淮阴市为江苏省著名的酒乡,曾经以“三沟一河”(双沟、汤沟、高沟、洋河)闻名全国,涟水的高沟酒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高沟酒厂改制后成立的江苏今世缘就业有限公司成功打出了“缘”文化这一品牌,成为江苏省政府接待用酒。


涟水云锦
在我国古代,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丝织品,云锦因其美若云霞而得名。它始于宋,而盛于元、明、清,为历代皇家贡品,素有“寸锦寸金”之说,加之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直至现在,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和成都蜀锦并称世界三大名锦。位于涟水县浅集办事处的南京云锦涟水织造中心近年来得到省、市、县的鼎力关注和支持,已经成功的打进国内外市场,使云锦成为涟水城市名片中的新成员。
行政区划涟水县地处苏北平原腹地,,淮河下游,总面积1677.48平方公里。
Lianshui Xian
0517
320826
223400
县人民政府驻涟城镇
2004年底辖17个镇、2个乡。
 
涟城镇   面积39.60平方千米,人口98000人。
高沟镇   面积54.62平方千米,人口67091人。
唐集镇   面积60.51平方千米,人口34753人。
保滩镇   面积40.82平方千米,人口25024人。
大东镇   面积38.88平方千米,人口27257人。
五港镇   面积59.32平方千米,人口34662人。
梁岔镇   面积37.57平方千米,人口36928人。
石湖镇   面积23.00平方千米,人口14580人。
朱码镇   面积28.85平方千米,人口52600人。
岔庙镇   面积64.62平方千米,人口46292人。
东胡集镇   面积46.54平方千米,人口31933人。
南集镇   面积58.47平方千米,人口30874人。
义兴镇   面积36.70平方千米,人口22050人。
成集镇   面积26.70平方千米,人口22869人。
红窑镇   面积47.99平方千米,人口34412人。
陈师镇   面积37.06平方千米,人口32658人。
前进镇   面积50.87平方千米,人口29324人。
徐集乡   面积39.79平方千米,人口39680人。
黄营乡   面积40.33平方千米,人口36050人。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