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马山

马山


ad

1.马山石林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城西约7公里的马山,由4个相连的山包组成,形如马鞍,故又称“马鞍山”,最高峰海拔211米。马山兀立于即墨西境,南控胶济铁路,东屏即墨城区,历来为兵家要地。山上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是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为优质建筑雕饰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节理,株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名“马山石林”。 199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即墨市马山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浅剖面火山岩柱状节理石柱群、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自然遗迹。
马山除了4个相连的山包外,还另有一个小山丘,当地人习称“小土山”,在马山国家地质公园建立之前,这座小山丘是当地人建房石料的来源,所产石料质地优良,当地人称为“马山石”,如今的“马山石林”景观,便是这个小山丘的截面。
马山虽小,最高海拔不过200余米,在当地的名气却不小。当地有民谣云“泰山云虽高,不及东海崂。崂山云虽高,只及马山腰。”马山在当地人们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其实离其不足百里的崂山,无论是知名度还是高度,都在马山之上。之所以会出现“崂山不及马山高”的民谣,是因为当地人曾以崂山的山顶发现海蛎子的化石,而马山上也有海蛎子化石,却是在马山的半山腰处。由此当地的人们推断,很久以前崂山地区曾经是一片海,而马山则应该是一个孤岛,只不过岁月变迁沧海变桑田,才形成了今日之地貌。那“崂山只及马山腰”的传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马山周围还埋藏着丰富的木化石。若干万年前,马山地区是一片茫茫林海,受地质作用影响,大批树木湮没于地下,年深日久形成化石。此种木化石,学名“硅化木”,直径数几十厘米不等,高者10余米,其形状、纹理与树木无异,但已石化。这类木化石,以马山地区埋藏最多,数量、规模均为国内罕见,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马山历史悠久,从前山上庙字宏伟,香火旺盛。现在经过修建的马山古迹已基本恢复原貌,又增添了许多新景点,每到春暖花开季节,慕名前来观光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2港口马山Masan

韩国东南部港口城市,属庆尚南道,人口约41万。临马山湾,东南距釜山45千米,有铁路和公路与之相通。为一天然良港。古名合浦。1898年辟为商港。金海平原和南江流域的农产品及海产品在此销售,亦为周围地区的服务中心。主要工业原为海产品加工和酿酒。热电厂建成后开办了机器制造、电子、纺织和化学工业等。为全道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港湾渔产丰富。设有自由出口区,为釜山的辅助港,输出水产品、纺织品和矿石等。市内有马山初等师范学院。有月影台、马金山温泉等避暑、避寒胜地。

3荆州马山镇
  荆州古城下面的一个镇。
  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位于市区西北部,荆山余脉擦肩而过,沮漳河水绕镇而流。四周由北湖、南湖、太湖港环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全镇辖14个村,1个居委会,9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000户,总人口3.3万人。有国土面积131.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6000亩,水域面积35000亩。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96亿元,财政收入1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0元。
马山镇是荆楚古镇。已有2000多年历史,阴湘城古址位于阴湘城村三组,距荆州城约34公里。属屈家岭文化早期,相传为楚国早遗址残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垣现存高度4-6.5米,最宽处46米。是长江中游地区迄今这止发现的八座史前古城之一。
  1982年1月在原江陵县马山砖瓦厂一号楚墓中发掘出土的一批战国中晚期绢、纱、罗、锦等丝绸织绣,包含有衣、裤、衾被、丝带等成品。这些丝织品有的薄如蝉翼,轻若笼烟;有的刺绣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有的色泽艳丽,五彩纷呈;有的经纬密度,超乎想象,密于今天的降落伞。丝绸织品富含蛋白质,极难长久保存。马山一号墓出土的这批丝织品其年代之早、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工艺之高超,均可称“最”。荆州博物馆也因之而有“丝绸宝库”的盛誉。
马山镇是民歌之乡。2007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马山民歌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荆州民歌的摇篮,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楚地的“扬歌”、“田歌”。主要有“喇叭调”、“伙计调”、“ 嘚嘚调”、“叮口当调”、“哦嗬调”五大调和五句子歌,代表歌舞有《车水锣鼓》、《火烧粑》、《凤鼓齐鸣》、《开秧门》、《夜渔》、《山歌唱出农家乐》等。
马山镇是国家重点工程之乡。三峡工程500kV江陵换流变电站位于城河村境内,距城区约15公里。总投资35亿元,占地面积269亩,于2001年开工建设,2003年竣工试运行。其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华中和南方两大电网的安全,影响到三峡电站的电力外送和华中电网的正常供电。是目前亚洲第一大换流站,世界第三大换流站。
千里荆江大堤始于马山镇。源头就在枣林岗,建有 “荆亭阁”,为仿古建筑,亭中立一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载:“历史上荆江决溢频繁,东晋至明清1500年间,有确切记载的97次。解放后的新中国,荆江大堤历经五个阶段的大规模加固培修,至1997年,国家累计投资5.43亿元,共完成土方1.91亿立方米,石方750万立方米,清除隐患10万余处。今之荆堤,堤身断面较建国前扩大了三分之一。
4.广西马山县马山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的大明山北麓和红水河中段南岸,东与忻城县、上林县接壤。西靠平果县,南临武鸣县,北与都安瑶族自治县隔红水河相望。县城白山镇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30公里。210线国道公路经过县境。全县境内多山,大体分东西两大部,东部多大石山,西部多丘陵,是全自治区有名的山区县之一。境内,除流经县北的红水河外,仅有些细小的河流,每逢下雨,雨水便从地下流走,易涝易旱,旱涝灾害频仍。
  2000年,全县总面积2664.65万乎方公里,设15个乡(镇)共171个村(街),总人口49.25万人,其中壮族占75.8%,汉族占17.6%,瑶族占6.5%,其他民族占0.1%。是个多民族的县份。
  被称为全国“水电资源富矿”的红水河,流经本县境内近100公里。我国重点开发红水河10座大型梯级水电站中,大化水电站和百龙滩水电站就在本县境内,分别距县城23公里和15公里。
  地下矿藏,已探明的有煤、锰、铁、铀、铜、金、水晶、滑石、冰洲石、大理石、高岭土等。勉圩、大球等地煤矿,藏量丰富,发热量在4—5千大卡/克。乔利、林圩、周鹿、片联等乡,锰矿遍布。乐平铁矿,含铁量达50-60%以上,矿中还含有铝和黄、红色染料。古零的铀矿,国家在勘探之中。水泥资源丰富。
  本县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213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38.9摄氏度,最低温度一0.7摄氏度,平均无霜期343天,年平均降雨量1667.l毫米,最高2063毫米,最少1245.8毫米,对农林牧业生产十分有利,1985年全县耕地40.6万亩,盛产稻谷、玉米、甘蔗、花生、黄豆、木薯等,土特产还有牛、羊、旱藕粉、桐油、竹笋、木耳、蛤蚣、果子狸、金银花等。金银花、木薯干片远销区内外。本县是自治区山羊出口县之一,所产山羊,肉味美,历来远销海内外。
  现已开发的世界名洞金伦洞,穿越几座大石山腹,全长约7.2公里,洞中各种自然景物,奇异独特。 1987年4月,中国和英国两国联合的洞穴考察队来金伦洞考察后,称之为世界十大奇洞之一。次年,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挪威、澳大利亚、美国等6国水文洞穴地质学家也前来参观考察。日本国富士映像株式会社和广西电影制片厂也到金伦洞取景拍摄电影。金伦洞已成为洞穴考察、旅游、拍摄电影、电视片的胜地。
5.太湖马山马山全称马迹山,古称夫椒山,是太湖里的第二大岛屿,雄踞太湖的西北部,全岛面积月34平方公里,现在已久与大陆相连呈半岛形状,称为马山镇。马迹山西北狭窄,东北宽广,状如骏马,有“盘龙湾”、“烈士陵园”、龙头渚公园以及举世闻名的灵山大佛等景点。2009年3月27日至4月1日将在此举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欢迎各界友人前来观光学习!

6. 济南长清马山
马山 ,《左传》载格马山、隔马山 ,地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南部山区,东依泰山,西濒黄河,南望曲阜,北靠济南,“齐国咽喉”之地。
  主峰海拔512.3米,与泰山、五峰山并称“三姐妹”。山上悬崖百丈,古树参天,森林茂密,景色秀丽,有建于春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古建筑,东坡有面积达276.9亩的被大世界基尼斯命名为世界之最的大型植物标语“毛主席万岁”。加之马山“丰施候庙”、“五泉十洞”、“四十八景”引来无数游客流连忘返。早于秦长城490余年的齐长城环绕在马山群山之上,长达30多公里,是在齐长城过镇里程最长的一段。药材资源独特,马山栝蒌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地道原产名贵中草药,野生灵芝、山参、何首乌、金银花、野菊花、柴胡等遍及马山山麓。
  
  “毛主席万岁”巨幅植物标语
  由百万株柏树栽植而成的“毛主席万岁”巨幅植物标语位于马山东侧35°至60°开阔的斜坡上,平均每字长235.2米,宽142.6米,南北总长764.8米,总占地面积达184584.9平方米(折合276.9亩)。近观苍松翠柏,青山掩映;远望字体苍劲,气势恢宏。
  该植物标语于1959年3月栽植。当时,刚刚成立的人民公社,怀着对共产党的崇敬和爱戴,由时任公社副书记张广林、齐秉祥同志组织抽调周庙小学的美术教师张毅、石凤仙、杨兆庚、王玉香四位同志策划设计,在张毅老师的带领下,运用米尺、绳子等较原始的工具丈量,写出字的范围,先后用石灰、秫秸做标记,几易方案,最后用几千张白纸按笔划用石头压住,铺设在山坡上,人在3公里以外观察、调整,然而划线定穴,完成了栽植设计。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1959年的农历3月底,组织公社53个村的村民和工、农、商、学、兵各阶层人员二万余人上山栽树,调集了马山公社苗圃和五峰公社林场的百万余株侧柏树苗。据当年参加过植树的老同志介绍:除老人和小孩以外,能动的全部都上了山,有很多人是自发去的,因为当时在人们的心目中,共产党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能够上山亲自栽上几棵树是对共产党恩情的最好报答。
  植树那天,天上碧空万里,地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群布满山坡,按预先分工,两人一组,一字一群,争先恐后,热火朝天的干起来。运树苗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山脚下埋锅做饭,炊烟袅袅。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响彻马山大地,传出十数里。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百万株树苗全部栽完,“毛主席万岁”五个松柏组成的巨型大字巍然镶嵌在马山上。
  “毛主席万岁”五个松柏大字,长在了马山山坡上,也留在马山人民的心里。如果说这项绿化工程是政府的组织,领导的智慧,群众的心愿,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大杰作,而后来衍发的种种事件,又带有一定的与自然挈合的神秘色彩。
  栽树的目的当然是要保证树的成活率,数百万棵柏树栽在35至60°的斜坡上,浇水是不可能办到的,栽树的那几天,天空出奇的晴朗,正当人们担心的时候,两天后,天空突然飘来了几块云彩,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雨后人们到山上去看,百万树苗竟一棵也没有枯萎。后来有人说:是毛主席共产党的恩德感动了上天。
  1976年秋天,马山上用柏树栽植的“毛主席万岁”突然发生了大面积的虫灾,仅两天的时间,大片柏树叶被“柏茧”啃掉。政府组织三千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灭虫保树”活动,尽管灭虫很及时,但树仍被啃得只剩下树枝和树干,人们痛心不一,因为这些树在马山人民的心中,它已不仅仅是树。据当地的老人们讲,从他们记事起,也从没听说过柏树“招灾”,这一年的九月九日,正是毛泽东同志逝世的日子,是“天灾”还是历史的巧合。1977年春,柏树竟然起死回生,并且更加茂盛。
  非常巧合的是,这一年唐山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地震,地震波及到了马山,这一天的晚上,山上掉下一块巨石,恰好砸在了植物标语“毛主席万岁”的“主”字点上,至今“主”字变成了“王”字。当地人都传言,毛泽东活着的时候是“人”,逝世后成了“神(王)”。
  60年代中期,上级有关部门指示:清除建在路边的毛主席的语录牌、画像、雕塑。马山公社院里毛主席的画像牌坊和山上的“毛主席万岁”标语也在清理之列。县委专门派工作组到马山来限期清理。这个任务落在了当时任文教助理员的李祥云同志身上,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上级的命令要无条件的执行。公社院里的主席牌坊很快被清理了,但山上的树“清理”起来很不容易,把树砍掉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但要背上砍伐树木、破坏绿化的“罪名”,虽然不违背“上级”的指示,伐树却从人们的心理上接受不了,李祥云同志考虑了好几天,想了很多的办法,最后他提议:不砍树也能解决问题。等到明年春天,用树把“毛主席万岁”的字空补起来,让人们看不出字迹就行了,这个办法得到了工作组的认可。后来树虽没栽成,但“毛主席万岁”免遭了一次浩劫。“上级”的命令虽然要执行,但执行者的智慧却有意无意的发挥了作用,有时连当事者也说不清。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这笔宝贵财富,2001年5月中旬,马山镇正式向世界基尼斯大全上海总部提出申请,经上海总部审核批准后于8月中旬正式命名为“植物标语‘中国之最’”。并在山下建立碑亭以示纪念。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