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也门
ad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
简介旧国名,简称民主也门,也叫南也门,正式国名: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1970年11月改称此名)。为现在也门共和国的一部分,曾经是中东地区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南滨亚丁湾和阿拉伯海。西、北、东分别同原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沙特阿拉伯、阿曼接壤,首都亚丁。南也门的国民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原为阿拉伯帝国一部分。1839年英国侵占亚丁,后将南也门变成自己的殖民地。1959年-1963年间,英国又把亚丁保护地13国和亚丁殖民地组成“南阿拉伯联邦”,亚丁保护地其余部分改称“南阿拉伯保护地”,遭到也门人民反对。1967年11月30日独立,成立南也门人民共和国。1970年11月30日改名为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1990年5月22日与原阿拉伯也门共和国统一合并为也门共和国。
国 庆:10月14日。
国 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国歌》。
政 体共和制。最高人民委员会(11人)在1978年政变以后取代了原来的总统委员会执掌政权。主席由选举产生。南也门是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1980年,将全国分为六个省。
地理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南临亚丁湾与北也门、沙特阿拉伯王国、阿曼苏丹国接壤。面 积:332,968平方公里(128,559平方英里)。还拥有一些岛屿,如红海的卡马兰岛,位于曼德海峡的丕林岛。两岛相距320公里。此外还有亚丁湾的索科特拉岛和与阿曼佐法尔相望的库里亚木里亚岛。
经 济南也门半数以上人口从事农牧业,35%从事商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5%从事冶金业、工业,5%从事建筑业,其余从事其它职业。南也门主要农作物有棉花(有一棉籽油厂)、蔬菜、小麦等。重视渔业生产、木卡拉是渔业的中心。但是渔业合作社的生产尚未达到向国外销售的水平。政府拥有一支由16条船组成的捕鱼作业队。亚丁炼油厂系全国最大的炼油厂,加工从海湾进口的原油。其它主要工业还有水泥、制盐、饮料等。现在已开始勘探铜、铅、锡等矿藏。货币单位:第纳尔。
历史人类在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是何时开始创造历史的,这已无从知晓。也许,那里的一些港口曾是古老的贸易站。但是,大约可以肯定,有两个国家曾建在这里:一个是盖特班,另一个是哈达拉毛。前者建于亚丁以东、哈达拉毛以西地区,首都台木奈耳(今库哈兰)。这个国家约与马因王国和赛伯邑王国处于同—时期。公元前400年,这个国家强盛起来,公元前100年时达到鼎盛。有关这个国家众所周知的是公元前50年曾铸造过金币。公元1世纪该国灭亡。哈达拉毛国始建于哈达拉毛谷地,后来向麦海赖海岸地区扩张,吞并了佐法尔,首都沙卜瓦。该国自公元前5世纪中期建立延续至公元1世纪。也许是哈达拉毛国灭亡了盖特班国。
盖特班国虽占据着大片土地,但国家的中心却在贝伊哈和赫利布两个谷地。这两个谷地延伸至北部沙漠,成为南部群山之间的缝隙。灌溉、水利工程之多说明盖特班国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地区。
公元1世纪时,那里有三个重要的港口:穆沙(扈里里)港(今在阿曼境内)、吉纳(赫苏奴、古拉布)和尤底蒙(亚丁)港。吉纳是阿拉伯半岛南部最大的贸易中心,商品来自印度、埃及和非洲。进口物品中有小麦、稻米、酒、服饰、铜和锡。出口的物品有乳香和没药。这两种出口物品由佐法尔从海上(经席赫尔)运往沙卜瓦(内地),再从沙卜瓦运到马里卜。从印度归来的商船,如果由于暴风而耽搁了的话,就在吉纳港过冬。
亚丁当时是来自印度、埃及以及非洲的商品的交换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所有贸易中心无论是海上的,还是陆地上的,同时都是香料的集散地。这是由于香料用于古代每一座殿堂和庙宇。在拜占廷和萨珊争夺也门期间,亚丁以及周围各地同整个也门一样受到了侵略的威胁。
随着伊斯兰教在各地的传播和商品交易场所的扩大,亚丁保持了它在贸易中特别重要的地位。公元10世纪地理学家马克迪斯谈到亚丁时说:“亚丁是个伟大、繁荣、热闹的地方,是个紧固而又活跃的都市。那里是中国的走廊、也门的码头、西方的货栈、有一切商业设施。那里还有很多宫殿……,各民族和睦相处,处处显示出是个富庶之邦。”
中世纪末,在亚丁和拉赫季建起了塔希尔王朝(1454年—1517年)。该王朝最有名的统治者是阿米尔·本·阿卜杜勒·瓦哈卜(1489—1517年)。他扩大疆土,兼并了也门北部地区,占领了萨那。
由于亚丁在战略上和贸易上的重要性,关注亚丁的不仅仅是塔希尔王朝。伊本·基雅德—基雅德王朝创建者(1018年—1019年)也十分注意亚丁及其周围的安全。这是由于亚丁离印度洋诸港很近,驶往亚丁的商船很多。基雅德王朝的侯赛因·本·萨拉迈还铺设了从席赫尔港到亚丁港的商路。宰德教派的教长们对这个港口也十分重视,同样,苏莱哈王朝和阿尤比王朝也不例外。他们在亚丁筑起了堡垒,在城周围修筑了城墙,还把水引入城里,兴建了房舍和市场。
在塔希尔王朝时期,印度和埃及在亚丁的贸易十分兴旺。据说亚丁是当时世界上贸易最发达的地方,亚丁的商人是最富有的商人。波尔布扎雷说过:“各地形状各异、大小有别的船只来到这里;从吉达港运来欧洲、埃及和叙利亚的货物,从非洲东海岸的泽拉、柏培拉、萨瓦罗等港口运来粮食、金砖银锭、象牙和驼鸟毛,从印度和东印度群岛运来香料和佐料。苏丹阿米尔对亚丁重视到在季风季节里亲临亚丁,监护驶往印度的船队出港。”
尽管葡萄牙人来到印度洋以后直接与沿岸各港进行贸易,取代了也门在贸易中的地位,亚丁的重要性大不如前了,但是,它在战略上仍具有重要性。葡萄牙人在1513年曾企图占领亚丁,作为进入红海的立足点,但未获成功。尽管亚丁塔希尔朝国王阿米尔曾于1516年一度允许葡萄牙人首领进入亚丁,但当他企图占领吉达港遭失败想重返亚丁时,阿米尔拒绝了他的要求。这样,亚丁港一直未被葡萄牙人所控制。
当奥斯曼帝国于1517年灭亡了马木路克王朝以后,开始与葡萄牙人较量。奥斯曼人把亚丁作为重要的据点和在印度洋上反对葡萄牙人的基地。1538年苏莱曼帕夏占领了亚丁,此后又占领了也门,进入萨那。但是,亚丁的也门人在1540年求助于葡萄牙人共同反抗土耳其人,消灭了土耳其城防驻军,结果却使葡萄牙人进入亚丁。直至1551年贝利帕夏率领奥斯曼帝国舰队收复亚丁。宰德派教长卡西姆·曼苏尔(1592—1620年)后又发动反土耳其人的革命,其子穆罕默德·穆艾叶德(1620—1654年)继续与土耳其人作战,使奥斯曼苏丹穆拉德四世(1623——1640年)决定撤离也门,放弃亚丁(1635年)。此后,雅法尔派控制了亚丁以及拉赫季、阿比洋等地。此派与宰德派之间一直存在不和并发生过多次战争。这样,亚丁等地便成了各部落酋长争夺的对象了。
由于好望角航道的发现,亚丁的贸易萎缩了。到17世纪初,亚丁已变成了一个“没有商业的城市”。而仅仅在一个世纪以前,这里还曾商贾肩客云集,商场商号鳞次栉比。但亚丁的战略地位依然如故。由于英国东印度贸易公司的建立,以及其贸易活动在印度及其周围地区不断扩大,亚丁又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性了。很快,英国人便企图通过其公司在亚丁寻找立足点。在此之前,他们曾在缺水的丕林岛做过试验,也曾想买下索科特拉岛,但都没有成功。
1798年,拿破仑占领埃及以后,英国为抑制法国的扩张活动,也行动了起来。当穆罕默德·阿里(1833年)统治了埃及、苏丹、内志、汉志和也门之后,英国人担心法国与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上的接近会使法国的势力向阿拉伯东部延伸,于是便活动得更加频繁。他们一举占领亚丁(1839年),使亚丁成了他们的军事基地和轮船燃料供应站。
由于英国的占领,亚丁恢复了在贸易上的重要地位,人口也增加了。这个在17世纪人口仅有3万(有人认为连这个数字也是夸大了的)的城市,到1838年人口增至6万至8万,1842年又增至16万。
19世纪末期(1882—1914年),英国人按照在阿拉伯湾的做法,同亚丁以东地区的部落酋长和苏丹王签订了若干条约。然而,无论其政治上和行政管理上的名目有何变化,亚丁及其周围地区已是英国的殖民地了。应该提及的是教长叶海亚·哈米德丁(1904—1948年)一直认为亚丁和其它英国保护区是也门的领土,要求英国归还这些地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与英国又签订了一项条约(1934年)。教长之子艾哈迈德(1948—1962年)也提出过对南也门的要求。但在两位教长执政期间,一切谈判都未取得成果。
英国将其在阿拉伯南部的保护区并入了一个联邦——南阿拉伯联邦,接着也把亚丁并入了这个联邦(1963年)。然而,要求独立的烈火已在南阿拉伯人的胸中燃烧起来,1963年爆发了革命,1965年革命愈演愈烈。1962年,北部也门建立了共和国,但紧接着爆发了王室派与共和派的内战。这些极大地促进了南部的独立运动。1967年11月30日,南也门终于宣告独立。1970年定国名为“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此后,为实现南北也门的统一,双方进行了多次努力,召开了多次会议,也签订了若干协定,但均未奏效,也门仍分为南、北两部分。
1963年10月至1967年11月,阿拉伯半岛南部曾经是民族主义者与英国人之间、各政治派别之间和各部落之间激烈斗争的舞台。这一时期,南也门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1959年起,英国人就企图将其保护地的酋长国、苏丹国合并于一个联邦之内,为这些小国日后独立作准备。但是,一些坚持独立自立的酋长和苏丹和民族主义者早已看穿英国人的把戏是要制造一个脱离北部的南也门,打破他们重组大也门的梦想因此拒绝了这一方案。在最终导致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于1962年在萨那宣告成立的北部事变以后,南也门的民族主义者结成了一个阵线,即民族解放阵线。阵线从1953年11月起依靠农村作为基地,与英国占领者展开了武装斗争。1966年初,被占领的南也门解放阵线宣告成立,这个阵线与前一个阵线相反,主要依靠政党和工会活动。随着独立的实现,两个阵线之间爆发了内战,民族解放阵线获胜,另一阵线的领袖人物逃往埃及和北也门避难。1967年,民族解放阵线执掌了政权,一些酋长和苏丹则逃往沙特阿拉伯王国。
阵线执政头两年,严重的危机就笼罩着阵线内部:以阿卜杜勒·法塔赫·伊斯梅尔和萨勒姆·鲁巴伊·阿里为首的左翼于1969年11月开除了以国家主席卡坦·沙比为首的中间派。逃往沙特和北也门的避难者也进行了多次反攻南也门,推翻政权的尝试,但未获成功。
北也门加什米总统被暗杀(1978年6月)以后,萨那政府对南也门主席提出指控,从而使南也门执政党内部分歧公开化。南也门主席鲁巴伊主张与保守的阿拉伯国家合作,对已在国内开始推行的社会主义不热心。他的对立面是阿卜杜勒·法塔赫·伊斯梅尔。经过亚丁街头的短促交战,伊斯梅尔获胜,鲁巴伊被捕后遇害。伊斯梅尔面前的道路此时已经扫清,1978年11月,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之上的新党——也门社会党成立,掌握了整个国家机器,伊斯梅尔同时任该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职务。
尽管1976年南也门和沙特阿拉伯建立了外交关系,但两国政府首脑间的关系却一直充满戒备和疑虑,而同苏联和东欧的关系则越来越牢固。在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欧加登争端中(1978年),南也门领导层全力支持埃塞俄比亚。1976年11月,南也门与苏联签署了20年友好互助条约。两个也门统一的问题虽然在南也门的宪法中予以强调,并列为党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理论与实践则大相径庭,无论是在南也门还是在北也门均如此。双方在科威特曾签订了一项有关统一原则的协议,但协议的签订仅仅是结束了大约持续了一个月的边境武装冲突。
1980年4月21日,阿里·纳赛尔·穆罕默德取代阿卜杜勒·法塔赫·伊斯梅尔担任了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阿里从1971年起开始任政府总理。这次政权变更是内部马克思主义原则大方向不变的变更。勃列日涅夫在人事变更的第二天就宣布:苏也友好条约继续有效。
1981年8月19日,阿里·纳赛尔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埃塞俄比亚主席门格斯图签订了政治、经济、军事互助条约。对这一条约第一个反响的是埃及外交部,该部称莫斯科“正在力图包围东北非洲。”
1982年11月,南也门与阿曼苏丹国通过科威特调解在科威特签署了一项协议,结束了两国长达15年之久的敌对状态。
1984年2月,南也门主席和北也门总统举行会谈。一致认为应为统一两个也门而继续努力。阿里·纳赛尔主席和阿里·萨利赫总统还共同主持了1979年成立的也门最高委员会会议,领导两国的统一大业。此外,阿里·纳赛尔主席多次在苏联的支持下,出面协调大马士革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之间的关系。阿里·纳赛尔多次重申南也门支持苏联关于通过召开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作为一方参加的国际会议来解决中东问题的主张。
1986年1月13日,南也门社会党政治局正在开会时,阿里·纳赛尔的追随者冲进政治局办公室,手持冲锋枪向强硬派委员扫射,当场打死最高人民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安塔尔等人,从而引发了阿里·纳赛尔同反对派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武装流血冲突。双方支持者在亚丁地区展开激战,亚丁街头血流成河。伊斯梅尔在第一天的冲突中中弹身亡。1月16日下午,在装甲部队的支援下,反对派控制了整个首都。阿里·纳赛尔只好带领追随者和数千名武装人员逃到北也门。1月24日,亚丁战斗结束,强硬派取得斗争的胜利。阿里·纳赛尔逃亡国外,海达尔·阿布·巴克尔·阿塔斯接任主席职务。
在这场12天的武装内讧中,南也门共有1.2万人死亡,2万人受伤,3万人逃离家园到北也门避难。战火使亚丁许多建筑物遭到损坏,给南也门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内战结束后,南也门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缓和、务实措施,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使国家逐渐走上正常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
从1988年起,南、北也门加快了统一步伐。1988年5月,阿拉伯也门总统萨利赫与民主也门社会党总书记比德在萨那签署了南北居民自由过境和共同开发边界地区石油、矿业资源的协议,从此,两国官方、民间往来频繁。1989年11月,两国元首签署《亚丁协议》,批准双方于1981年起草的《统一宪法(草案)》。1990年3月,双方召开有关统一问题的内阁联系会议,通过统一的1990年预算草案,45项法案和153条有关规定以及统一后的组织机构,并授权两国总理就两国货币汇率作出决定。4月22日,两国元首在阿拉伯也门的塔兹签署《统一协定(草案)》,首次正式宣布统一条款。5月21日,南、北也门议会就统一问题进行最后安排:定国名也门共和国,首都萨那,并确定5月22日为共和国诞生日;选举萨利赫为首任总统,定阿拉伯语为国语,伊斯兰教为国教。
1990年5月22日,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布统一,成立也门共和国。
统一后的也门,面积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200万。北方雨水充沛,适合农业发展。南方濒临海洋,水产资源丰富,又具舟楫之便,加上南北方储量可观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业资源,使也门的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但好景不长。1994年5月21日,正值南北也门统一四周年前夕,也门南方领导人比德通过亚丁电台、电视台发表《告人民书》,宣布南方脱离也门共和国,成立“也门民主共和国”。这意味着南北统一寿终正寝,再次出现分裂局面,一场战火又蔓延开来。
1994年5月,也门北南方领导人在统一等问题上矛盾激化,爆发内战。7月内战结束,也门社会党领导的南方军队失败,该党主要领导人逃亡国外,北也门灭南也门。9月,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总统委员会制改为总统制,10月1日萨利赫当选总统。1999年9月,萨利赫在也门统一后的首次全民大选中当选总统。来自www.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