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
ad
基本概况地处祖国东北隅,东、北依邻俄罗斯,边界长达三千千米。古为肃慎地,汉朝属夫余地,辽属东京、上京道,金属上京路,元属岭北和辽宁行省,明为女真地,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现辖一地区、十二地级市,二十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46万多平方千米。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在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有10个世居少数民族,赫哲、鄂伦春、朝鲜、蒙古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上京龙泉府和上京会宁府分别是唐代渤海国和金代早期的都城,是当时黑龙江省经济和文化繁盛的标志;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北疆现代都市特色鲜明;与俄罗斯水陆相连的3000多公里边境线,是中俄间开展各种交流的通道。另外,黑龙江省还有着别具一格的产业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都是黑龙江省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基础。
人口统计据抽样调查测算,2008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3825.0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91%,死亡率5.68%,人口自然增长率2.23%。
自然环境。地形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土地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待开发土地居第4位,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2004年末,全省耕地990.5万公顷(1.49亿亩),人均3.9亩。黑龙江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宜农土壤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农业后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720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
气候
黑龙江属中温带到寒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摄氏度。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南北差近10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光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300-2800小时。春季大风日最多,多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风能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属寒温带——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西北端没有夏天。全年平均气温零下6—4摄氏度,一月零下32—零下17摄氏度,七月16—23摄氏度,西北部气温最低。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日照充分,无霜期3—5个月,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全年无霜期多在90—12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50--700毫米之间,以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迎风坡最多。全年降水的60%集中在6—8月份,1957年7月15日克山降水177.9毫米,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春旱、夏涝、秋霜冻为主要自然灾害。是中国最冷的省份。
自然资源
山脉覆盖全省60%的面积,山体坡度适中,雪质好,降雪量多,适于建中高级滑雪场的地方有100多处;林地面积二千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居全国之首,且大多为天然林;省内江河纵横,水资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构成全省五大水系,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景色怡人,气势宏大;扎龙、三江以及兴凯湖湿地面积辽阔,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五大连池火山地貌独特,矿泉蕴藏丰富,是最有开发潜质的世界级资源。
耕地资源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现有耕地990.5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
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
矿产资源
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4种。石油、石墨、矽线石、铸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黑龙江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39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森林资源
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
能源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2004年全省生产原煤7116.9万吨,是主煤炭调出省之一。除此之外,电力和燃气也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仅有一座镜泊湖水电站。几十年来,水火电站有了同时发展。至1999年省内大小电站电厂近200个,装机总容量近千万兆瓦。全省水电发电量达14亿兆瓦小时。 哈尔滨燃气化工总公司所属哈依煤气工程,日产煤气189万立方米,建设总规模为"亚洲之最"。
生物资源
野生动物兽类6目20科、88种,占全国种数的21.6%,其中一级重点保护种类有紫貂、貂熊、豹、虎、梅花鹿、原麝6种。鸟类19目57科361种,占全国种数的29%。属一类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鹳、金雕等12种。野生植物2100余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被子植物107科、636属、1747种,种子植物111科、644属、1764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蕴藏量约250万吨,可食用的在25万吨以上,野生条草造纸原料100多万吨,各种药材125万吨。
全省已建自然保护区163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40个)。
水资源
全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现有湖泊、水库6000余个,水面达80多万公顷。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
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且特色鲜明。
地理接邻省区:吉林、内蒙古
接邻国家:俄罗斯(北界黑龙江)
全省从西北到东南是连绵的山地,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等山脉,其中多火山。西南部松嫩平原是主要农业区和人口聚居区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交汇的地方是三江平原,其中大片沼泽湿地是著名的“北大荒”,被开垦成建设兵团。
中国疆域的最东点(黑瞎子岛)和最北点(北极村)都在黑龙江省。
宗教宗教有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都有一些著名的宗教建筑:
佛教
牡丹江圆通讲寺
佳木斯水源山佛光寺
哈尔滨极乐寺
哈尔滨普照寺
齐齐哈尔大乘寺
道教
双城无量观
尚志太和宫
铁力太圣宫
绥化慈云宫
儒教
哈尔滨孔庙
伊斯兰教
哈尔滨道外清真寺
齐齐哈尔清真寺
牡丹江清真寺
佳木斯清真寺
安宁清真寺
依兰清真寺
东正教
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已拆毁)
哈尔滨圣·伊维尔教堂
哈尔滨圣母守护教堂
天主教
哈尔滨东大直街耶稣圣心主教座堂
哈尔滨士课街教堂
牡丹江天主教堂
齐齐哈尔圣弥勒尔大教堂
基督教
哈尔滨大直街德国路德会教堂
哈尔滨哈利路亚教堂
佳木斯光复路教堂
牡丹江基督教堂
经济发展
黑龙江林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以石油、煤炭、木材、机械、食品为主体,原油、木材、发电设备、铁路货车、胶合板、纤维板和天然气、汽油、柴油、轴承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本省铁路、公路分别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五位。
主要粮食作物为杂粮,以玉米、水稻、高粱较多。黑龙江为全国重要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北部。黑龙江大豆在全国居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北纬五十度以南的平原地区,每年大量外运。经济作物以甜菜、亚麻、向日葵为主,产量常居全国第一位。
大、小兴安岭森林茂密,为我国最重要林业基地,木材畜积量、采伐量均居全国首位,以红松、落叶松为主要树种,是全国最重要的木材供应基地。本省矿产以煤、石油、金为最主要。松嫩平原有相当丰富的石油,以大庆油田最有名。煤分布很广,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煤矿著名。
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31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连续五年保持11.6%以上的增幅,整体经济继续在较高增长平台运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9.1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4365.9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2855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构成为13.1:52.5:34.4。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5.7%和3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727元,增长11.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实现增加值34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连续六年保持13%以上的增速。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8.1%,连续三年增幅保持在28%以上。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8%,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出口165.7亿美元,增长35.1%;进口63.2亿美元,增长25.7%。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5.5亿美元,增长22.2%。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5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5%;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63亿元,增长31.0%。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353万人次,增长28.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02亿元,增长32.0%;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01万人次,增长41.9%,创造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7亿美元,增长35.4%。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67.1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78.4亿元,增长31.2%。
据抽样调查测算,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3825.0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91%,死亡率5.68%,人口自然增长率2.23%。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81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56元,增长17.5%。
环境和问题2004年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409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88个,总面积1068.9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301个,达标区面积898.9平方公里。工业废水处理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2.0%、90.0%和72.0%。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63个,比上年增加12个。
行政区划
黑龙江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哈尔滨市 道里区 南岗区 道外区 香坊区 松北区 平房区 呼兰区 阿城区 双城市 尚志市 五常市 依兰县 方正县 宾县 巴彦县 木兰县 通河县 延寿县
齐齐哈尔市 龙沙区 建华区 铁锋区 富拉尔基区 昂昂溪区 碾子山区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讷河市 克山县 克东县 甘南县 富裕县 依安县 拜泉县 龙江县 泰来县
牡丹江市 爱民区 东安区 阳明区 西安区 绥芬河市 海林市 宁安市 穆棱市 东宁县 林口县
佳木斯市 前进区 佳木斯向阳区 东风区 郊区 同江市 富锦市 桦南县 桦川县 汤原县 抚远县
大庆市 萨尔图区 龙凤区 让胡路区 红岗区 大同区 肇州县 肇源县 林甸县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鸡西市 鸡冠区 恒山区 滴道区 梨树区 城子河区 麻山区 虎林市 密山市 鸡东县
双鸭山市 尖山区 岭东区 四方台区 宝山区 集贤县 友谊县 宝清县 饶河县
伊春市 伊春区 南岔 友好区 西林区 翠峦区 新青区 美溪区 金山屯 五营 乌马河 汤旺河 带岭区 乌伊岭 红星区
上甘岭 铁力市 嘉荫县
七台河市 桃山区 新兴区 茄子河区 勃利县
鹤岗市 兴山区 向阳区 工农区 南山区 兴安区 东山区 萝北县 绥滨县
黑河市 爱辉区 北安市 五大连池市 嫩江县 逊克县 孙吴县
绥化市 北林区 安达市 肇东市 海伦市 望奎县 兰西县 青冈县 庆安县 明水县 绥棱县
大兴安岭地区 呼玛县 塔河县 漠河县 加格达奇区 松岭区 新林区 呼中区
历史建制黑龙江省清末,清廷决定,改革东北地区的管理体制,实行行省制。1907年4月20日(清光绪三十三年?月)??7万平方公里,人口127.3万人。省会齐齐哈尔城。省以下分设府、厅州、县,并设道区分辖。1908年8月(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裁撤墨尔根、呼伦贝尔、黑龙江(瑷珲)副都统,将呼伦贝尔、瑷珲两处改设呼伦、瑷珲兵备道。1911年(清宣统三年),黑龙江全省共设3道(兴东、瑷珲、呼伦)、7府(龙江、呼兰、绥化、海伦、嫩江、黑河、胪滨)、6厅(讷河、瑷珲、呼伦、大赉、肇州、安达)、1州(巴彦)、7县(兰西、木兰、余庆、青冈、拜泉、大通、汤原)、4旗(后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扎赉特、依克明安)。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1912年1月,成立中华民国,黑龙江行省及其行政区划仍旧。不久,裁撤黑河府、兴东道,添设呼玛厅、萝北厅设治局;将瑷珲道移至黑河改为黑河道,呼伦道因叛乱被废止。1913年按照全国“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的统一规定,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的建制。1914年按照《省官制》的规定,全国各地方以省为名,不再称行省。同年增设龙江道和绥兰道,加原黑河道全省共分3道、23县、5设治局、4旗。随着垦荒事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相继增设了一大批县和设治局。1929年2月,裁撤道区,改为省、县两级制,由省直接辖县。至1930年,全省共42个县(其中一等县15个,二等县11个,三等县16个)、11个设治局、4个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施行殖民统治,逐步把省划小。1932年12月和1933年1月,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呼伦、胪滨、室韦、奇乾4县和雅鲁、布西、索伦3县(局)分别划为兴安北分省和兴安东分省。1934年12月1日,又将黑龙江省分割为龙江省和黑河省。1939年6月1日,从龙江省和滨江省各划出一部分县设置北安省。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重行划分东北行政区域为辽宁、安东、辽北、吉林、松江、合江、黑龙江、嫩江、兴安九省,大连、哈尔滨两个中央直辖市。为开辟东北根据地,中共中央立即派遣大批干部和军队挺进东北。1945年11月,将原北安省和黑河省合并为黑龙江省,11月13日宣布成立省政府,驻北安县城。全省共辖北安、德都、克东、克山、拜泉、依安、明水、望奎、海伦、通北、绥棱、绥化、庆安、瑷珲、孙吴、逊克、呼玛、乌云、鸥浦、漠河20个县。1946年经过调整和增设,增至26个县,并设立龙南专区和黑河专区。1947年2月2日,黑龙江、嫩江两省在齐齐哈尔举行合并会议,决定合并为黑龙江嫩江联合省(简称黑嫩省),省政府驻齐齐哈尔市。同年9月1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黑嫩省重新划分为黑龙江、嫩江两省。1949年4月2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重划东北行政区划令》,将嫩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并将原嫩江省所辖的扶余、乾安两县和郭尔罗斯前旗划归吉林省,将松江省的佛山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同年5月15日,黑龙江、嫩江两省机构正式合并,黑龙江省会设于齐齐哈尔市。全省共辖1市、41县(旗),总人口552万人。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撤销松江省建制,与黑龙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并将哈尔滨市改为省辖市并入黑龙江省。省会设于哈尔滨市。8月1日,两省机构正式合并。在两省合并的同时,将原黑龙江省所属的白城、洮南、安广、大赉、镇赉、开通、瞻榆等南7县划归吉林省(同年9月15日,正式移交吉林省),在西部和东部地区分设嫩江、合江专区,加原黑河专区共3个专区,分辖一部分县(旗),实行省直辖和专区辖县并行体制。新的黑龙江省,南与吉林省接壤,西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北、东隔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苏联相望。全省共辖3专区、5市、64县、2旗、1矿区,总面积46万余平方公里,人口1250万人。1956年增设绥化专区和牡丹江专区。1958年撤销绥化专区,设立松花江专区,省不再直接辖县。1964年6月,将伊春、安达市改为伊春、安达特区。同年8月,为开发大兴安岭林区,设立大兴安岭特区。1965年5月,恢复绥化专区。到1966年底,全省共辖6个专区、2个特区、8个地级市、65个县、1个县级特区、58个市辖区(镇),全省总人口2198万人。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所属的呼伦贝尔盟(共2市、12旗)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呼伦贝尔盟和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从7月1日起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2月14日撤销伊春区,恢复伊春市,将安达市更名为大庆市。
1980年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制定的设市标准,先后将一批经济比较发达的县改为县级市;为进行市领导县的试点,先后撤销牡丹江地区、合江地区、嫩江地区,实行地市合并,由市领导县。到1992年底,全省共辖松花江、绥化、黑河、大兴安岭4个地区,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大庆、七台河10
个地级市,绥化、北安、黑河、五大连池、安达、肇东、阿城、同江、双城、尚志、富锦、铁力、密山、海伦、讷河、海林、绥芬河17个县级市,呼兰、宾县、五常、延寿、方正、依兰、巴彦、木兰、通河、庆安、绥棱、望奎、明水、青冈、兰西、肇州、肇源、林甸、泰来、龙江、甘南、富裕、拜泉、依安、克山、克东、德都、嫩江、宁安、穆棱、林口、东宁、鸡东、虎林、勃利、桦南、桦川、汤原、集贤、宝清、友谊、饶河、抚远、绥滨、萝北、嘉荫、逊克、孙吴、呼玛、塔河、漠河51个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0个地级市分设63个市辖区,并皆实行了市领导县体制;大兴安岭地区除辖3个县外,还直辖4个区(县级)。
2008年汶川大地震确立对口援建四川广元市下属的剑阁县。来自www.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