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县
ad
浙江省杭州市辖县。位于杭州市西南,富春江流贯县境。面积1808平方公里,人口58.88万。县府驻富阳镇。秦置富春县。晋改富阳县。1961年新登县并入。1988年划入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县境为浙西丘陵山地一部分,以富春江为界,西北为天目山余脉,间有小盆地;东南为仙霞岭支脉,地势较高。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茶叶产量亦丰。手工业以土纸闻名,富阳土纸生产历史久,产品有文化纸、包装纸、坑边纸等,产量为浙江省之冠,销往国内及东南亚。县中南部有富春江冶炼厂,是省内较大的有色冶金企业。特产富春江鲥鱼肉质细嫩,脂厚味美。沿江两岸为富春江风景区,以富阳镇东的鹳山著名,山截江而立,峰峦秀丽,有“春江第一楼”等建筑,可远眺富春景色。现代文学家郁达夫故居在富阳镇。
概述
富阳县为杭州市属县,位于杭州西南部,北纬29°44′~30°11′,东经119°25′~120°9′。东接萧山,南连诸暨,西邻桐庐,北与临安、余杭接壤,东北与杭州市西湖区紧依。东西长69.7公里,南北宽49.7公里,总面积1830平方公里。1985年辖5区51乡(镇)13.49万户,总人口559,344人。县治富阳镇。?
富阳县历史悠久。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富春县,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析置新城县(后称新登)。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改名富阳,今县名始此。自后县境、称谓、分合,代有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新登与富阳分别于1958年10月和1960年8月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恢复富阳县建制,原新登县辖区划入县域至今。
富阳英雄名人辈出。三国孙权,创建吴国。南齐唐yu之起义新城,攻占钱唐,自立为吴王。历代名臣有许敬宗、施肩吾、罗隐、杜建徽、李宗勉、周凯等。近现代名人有画家王銮、法学家郁华、文学家郁达夫、地理学家周廷儒等。民国16年(1927年),富阳即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后虽屡遭破坏,但仍多次重建,力量不断壮大。在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富春江南岸和新登地区成为东南抗日前沿阵地与游击区。1949年5月4日,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富阳,掀开了富阳历史新的一页。?
自然环境
一、地 形?
富阳县地处浙西低山丘陵区。富春江横贯县境中部,形成宽阔的河谷平原。地势由东南、西北分别向富春江倾斜。境内低山、丘陵面积138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5.7%;水面占5.6%;平原谷地面积占18.7%。
二、山 脉?
东南山区为境内地势最高处,系仙霞岭向东北延伸余脉,山体连绵,重峦叠嶂,海拔500米以上,最高峰杏梅尖海拔1067.6米。西北高丘范围广,面积631.9平方公里,系天目山向东延伸余脉,海拔250~500米。低丘分布于低山、高丘外围、盆地四周或错落于沿江平原和盆地之中,丘顶浑圆,坡度平缓,面积444.62平方公里。
三、平 原?
富春江两岸平原广阔平坦,面积279.7平方公里,占县境耕地面积50%以上。皇天畈洼地地势低平,海拔6米。新登盆地面积58.6平方公里,受渌渚江诸支流切割,田块呈现阶梯状,逐级向东南下降。此外,因河流冲击,形成山区河谷小平原、河漫滩地。
四、河 流?
富春江为县境主要河流,县境江段起自桐庐县窄溪镇,终至渔山乡五丰村,长52公里,江面宽700~1000米。江心多沙洲,以东洲沙面积最大。富阳镇以上江段集雨面积为37.590平方公里,受潮汐影响较大,易造成水患。年平均过境水量336亿立方米。富阳镇江面最高水位12.93米,最低水位3.43米,均发生在1955年。渌渚江青云桥以上江段称葛溪,源于临安县玉皇坪,于新浦乡港东村入富春江,境内长41公里,流域面积670?4公里。壶源江源于浦江县铁雷山,经诸暨、桐庐流入县境,于青江口入富春江,境内流长29公里,流域面积216.8平方公里。
五、气 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和西北风,风速较大;夏季多东南风及西南风,风速较小。年平均气温16.1℃,最热月为7~8月,极端最高气温40.2℃(1966年8月4日);最冷月为1月,极端最低气温-14.4℃(1977年1月5日)。年平均日照时数1927.7小时。无霜期约231天。年平均降水量1441.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9.7天,年平均降雪日12.2天。
灾害性气候以洪涝、干旱为主,台风、强降温次之。洪涝多发生于梅雨期及台风季节。梅涝平均二三年一遇,1983年80余天内降大雨、暴雨8次;台涝以1956年8月1日为最,全县普降200毫米以上特大暴雨。干旱多发生于7~8月和9~10月,1967年,夏旱连秋旱,四个多月基本无雨。强降温常发生于3月,4月时有倒春寒出现。
六、土 壤?
县境土壤有5种土类、12种亚类、35种土属、83种土种。红壤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下低山、丘陵地带,占土地总面积70%;黄壤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上中低山,占4%;石灰岩土分布于溶岩丘陵,占8%,龙羊地区最为集中;水稻土分布于平原谷地,占17%;潮土占1%。
建置政区
一、建 置?
富阳,古称富春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属会稽郡。西汉新莽时期改名诛岁,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属吴郡。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分丹阳、会稽、吴三郡十县置东安郡,设治于富春,又析富春地置新城县。七年,东安郡废,新城并入桐庐。至唐永淳元年(682年),新城县数撤数置,曾先后并入富春、钱塘、富阳等县。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改富春为富阳。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改新城为新登。四年,又改富阳为富春。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复富阳县名。四年,改新登为新城。六年改南新场(乾德五年由临安县析出)为南新县,熙宁五年(1072年)废为镇,并入新城县。民国3年(1914年)新城定名为新登。
富阳、新城两县,隋唐两代属杭州或临安郡,五代时期属吴越国,北宋属杭州府,南宋属临安府,元代属杭州路,明、清两代属杭州府。民国时期隶属关系变更较频。
1949年5月4日,富阳、新登两县解放,隶属临安专区,1953年改由省直属,1955年改属建德专区。1958年10月,新登并入桐庐县,富阳改属杭州市。1960年8月,富阳并入桐庐县,属杭州市。1961年12月,从桐庐县析出原富阳、新登县地及分水县贤德公社辖区,重置富阳县,属杭州市。
二、行政区划?
北宋时期,富阳、新登两县为乡、里制。元改村里为都、图。明代,富阳施行乡、村(坊)制,为10乡、27村。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富阳县划分为6区72图。新登县明、清沿袭旧制,至宣统二年(1910年)划为2个自治区,15乡。民国17年(1928年)实行街、村制,县城为街,村落为村,以下为闾邻。富阳县有1712闾、8505邻。民国19年后,改为乡镇制,富阳县有11镇、111乡;新登县有3镇、44乡。24年,实行保甲制,富阳县编为4镇、42乡、455保、4447甲;新登县为3镇、40乡、148保、1399甲。以后,乡镇数、保甲数虽几经变动,然基本格局不变。35年,富阳县并编为23个乡(镇)、296保、3495甲;新登为10乡、143保、1186甲。
1949年6月,富阳、新登两县人民政府各设6个区。富阳县设城区、太平、青云、大源、场口、窈口区;新登县设城郊、六贤、清岭、湘羊、崤山、古龙区。1950年3月,两县建乡,富阳县划为6区、4镇、56乡,迎薰镇为县直辖镇;新登县划分4区、1镇、32乡,城阳镇为县直属镇。1956年,两县撤区并乡,富阳县为1镇、28乡;新登镇为1镇17乡。1958年10月,取消乡镇建置,实行政社合一,富阳县下设城关、三桥等23个人民公社。新登撤县并入桐庐县,称新登人民公社。1960年1月,富阳县将23个人民公社并编为8个,被撤并的人民公社改设生产管理区。8月,撤县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复置富阳县,原新登县地及分水县贤德公社辖区划入,设5区、23社(镇),富阳镇为县直属镇。此后,区、社多次撤并。至1981年,全县为5区,52个人民公社(镇),603个生产大队,5903个生产队。1984年,恢复乡镇建置,乡以下改设行政村。1985年,全县设一直属镇(富阳镇)及5个区,下辖51乡(镇),即青云区,辖受降、新联、坑西、三桥、金桥、新义、春建、大青、春江、东洲、江丰、新民、三山、上里乡;大源区,辖大源镇、渔山、里山、灵桥、礼源、新关、新建、上官、常绿乡;场口区,辖场口镇、王洲、新桐、东图、常安、龙门、环山、湖源、栖鹤、窈口乡;新登区,辖新登镇、新浦、渌渚、城阳、灵山、南津、松溪、永昌、湘溪、湘主、胥口、高坪乡;龙羊区,辖万市镇、南新、南安、洞桥、三溪、贤德乡。
三、主要集镇?
富阳镇
县城富阳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县境中部,富春江中下游北岸。东北距杭州37公里,为杭州西南屏障,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侵占达8年之久。1985年,全镇面积约4平方公里,辖10个居民区,总人口28,272人。镇内以富春路、桂花路、龙山路和市心路为主街,另有30多条巷弄。富春江斜贯镇东南部,著名旅游景点鹳山座落在镇东富春江边。富阳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给旅游、科研、疗养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镇上有宾馆、招待所30多家,一批国家和省级科研机构、疗养院相继在富阳镇落户。镇内有电子、化工、机械、建材、五金、棉纺、丝绸、造纸、塑料、酿造、食品、服装、工艺美术等工业企业,电子产品、工艺美术品等远销国内外。商业贸易活跃,是全县土纸、茶叶、蚕茧三大土特产的集散地。1983年后,县食用菌公司年产鲜菇400万公斤,是浙江省最大的食用菌基地之一。解放前交通运输以富春江木船、竹筏为主,解放后逐渐形成以公路为主、水路为辅的水陆交通网。文化医疗服务设施配套,有电视差转台、影剧院、文化宫、医院等。位于镇西的富阳中医骨伤科医院闻名省内外。
新登镇?
历为原新登县县治。位于县境西部,距富阳县城24公里。1985年镇区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辖2个居民区,总人口11?042人。新登历来为浙西古道必经要站,解放后成为杭新(杭州—新安江)、杭淳(杭州—淳安)公路的枢纽。以新登汽车站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的有富新、新桐、松牧、新分、新玲等公路。松溪、葛溪交汇于镇郊后称渌渚江,可达富春江,水陆运输方便。80年代后,乡镇工业发展迅速,镇内有机械、皮革、玻璃纤维、服装、纺织、五金、煤气用具、印刷等20多个行业。主要商业市场在秉贤街,商业网点众多,个体摊位集中的秉贤街还有“个体户一条街”之称。有炒粉干、酥油鸡蛋饼、汤团、油籴粿、麻酥糖等传统风味小吃。塔山拥翠、古桥横渡、贤明舒啸、松葛双清是新登古时四景,现存的主要古迹有古城墙和贤明塔(联魁塔)。
人口分布
宋大中祥符年间,富阳有5830户,8369人。宋乾德三年(965年),新登有3951户,9483人。历代人口数量、迁徙等变化受战争、灾荒、疾病等影响较大,富阳在太平天国后期人口骤减。民国18年(1929年),富阳有42,239户,205,676人,其中男114,853人,女90,823人;新登有12,436户,60,160人,其中男34,615人,女25,545人。25年,富阳县总人口为223,625人,日军侵占富阳后,人口减少,33年降至168,027人。1949年,两县总户数61,046户,总人口260,453人,其中男139,418人,女121,035人;农业人口240,536人。其后,人口增长辐度较大,特别是1950~1970年间,人口净增196,556人,最高年为1963年,比1962年净增14,832人。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县展开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1953年,第一次中国人口普查,两县总人口292,245人,其中男155,361人,女136,884人。1963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396,649人,其中男208,489人,女188,160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有126,980户,545,577人,其中男282,314人,女263,263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7.36∶100;农业人口500,060人,占总人口91.6%。全县有汉族、畲族、侗族、苗族、回族、壮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彝族、瑶族、白族、黎族、高山族、仫佬族、锡伯族、布依族、朝鲜族等18个民族,其中汉族540,871人,占总人数的99.93%,少数民族403人。劳动年龄人口307,797人,占总人口数的56.42%;在业人口268,986人,占总人口数的49.3%。1985年底,全县总人口559,344人,其中男289,780人,女269,564人;农业人口495,511人,占总人口的88.6%;人口自然增长率7.54‰,计划生育率87.43%。
党派政务
一、中国共产党?
1949年6月5日,分别建立中共富阳县委员会和中共新登县委员会。年底,富阳县有区委6个,党支部5个,党员83名;新登县有区委6个,党支部8个,党员205名。1961年,新登并入富阳县。至1965年底,全县党员总数7655名,有区委4个,党委41个,镇委2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组织建设几遭挫折、陷入混乱。1976年10月后,全县各级党组织建设走上健康发展道路。至1985年,全县有区委5个,党委86个,党组12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1337个,党员总数17,540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85年,富阳县共举行6次党员代表大会,历6届县委。新登县至1958年撤销建制,举行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历一届县委。
二、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7月,富阳、新登两县分别建立县、乡(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乡(镇)人民代表选举产生,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小组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二年。1958年后,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每届任期改为三年。1966年6月富阳县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后,因“文化大革命”,县、乡(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迫中止。1980年12月,恢复县、公社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县人大常委会,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下设办公室,为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1983年改公社人民代表大会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县、乡(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均由选民直接实行差额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至1985年,富阳县共举行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17次、历8届;新登县至1958年10月撤销县建制止,共举行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6次、历3届。1980年12月至1985年12月,富阳县人大常委会共举行例会35次。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46个,讨论通过决议、决定35项(含人大常委会单独作出救灾等5项决议),审议决定人事任免181人次;组织专题视察或调查活动14次,处理人民代表提案3436件。
三、人民政府?
1949年6月5日,富阳、新登两县人民政府同日成立。富阳县设7个直属工作机构,6个派出机构(区公所);新登设8个直属工作机构,6个派出机构(区公所)。至1955年3月和11月,新登县和富阳县分别设有科、室、局、委、社机构19个和17个。1955年4月和11月,新登、富阳两县人民政府先后改称县人民委员会。至1958年10月,富阳、新登分别设有委、办、局、科、社机构20个。?
1958年10月和1960年8月,新登县、富阳县先后撤销县建制,并入桐庐县。1961年底,富阳县恢复县建制,新登县并入富阳县。此后,县属机构多次变动,至1966年6月,县人民委员会设有委、办、局、科、社机构20个。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县人民委员会及其机构被迫停止工作。1968年7月26日,富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取代中共富阳县委员会和县人民委员会职能,实行“一元化”领导。县革命委员会下设办事、政治工作、生产指挥、人民保卫4个组,14个办公室。?
1980年12月,恢复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取消县革命委员会,选举产生县人民政府。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镇)人民政府建制,全县设2镇51乡。1984年,县人民政府机构进行调整,根据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配备各级领导班子。1985年,县人民政府设24个局,6个委员会,3个办公室,辖5个区、5个镇、47乡。全县有干部6780人,其中女1321人;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占15.31%,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52.67%,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32.03%;45岁以下占46.21%,45岁以上占53.79%。
四、人民政协?
1984年3月2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富阳县委员会建立,并召开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政协富阳县委员会设办公室,成立科技、农林、经济、医卫、教育体育、文化艺术、妇女儿童、对台侨务、民族宗教9个工作组,文史资料、学习2个委员会和春江书画会。至1985年,政协富阳县一届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共收到委员提案110件,被承办单位采纳实施51件,占46.4%。
经济发展
一、国民经济发展?
1949年,农业产值3726万元,工业产值234万元,分别占工农业总产值3960万元的94.1%和5.9%。经过三年恢复时期,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6591万元,年均递增18.5%,农业产值占93.5%。1953~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相对放慢,年均递增5.3%。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5,189万元,农业产值占51.4%。此后,全县国民经济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1979年,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68,20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51,06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74.9%。在工业产值中,重工业产值22,082万元,轻工业产值28,980万元,分别占工业总产值的43.2%和56.8%。
1978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6.861万元(按1980价计,下同),至1985年增加到38,481万元,增长1.28倍。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1978年为5795万元,1985年达18,530万元,增长2.2倍。?
1985年,富阳县国民收入35,563万元,比1980年增长83.9%。人均国民收入636元。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3.91万人,年平均工资1089元,比1978年增长1.2倍;农民年人均收入479元,比1978年增长1.9倍。
二、经济所有制变化?
1950年下半年起,由点到面开展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雇农贫农。次年夏,进行土改复查,向农民发放土地证。土改后,党领导农民走组织起来道路,开展互助合作运动。1954年1月,毛泽东主席来富阳县四合乡视察互助合作和农业生产情况。1956年,全县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1958年10月实现人民公社化。1980年,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全县有集体农场2个,乡镇林场25个,乡镇渔场10个,集体统管山林3,926万公顷。?
1952年,富阳县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4家,年产值331万元,占工业总产值77.3%。此后,全民所有制工业逐步发展,1978年企业达45家,年产值6920万元;1985年有42家,年产值16,997万元。1985年,有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9家;全民所有制商业182家,职工1963人,商品零售额4910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集体经济发展较快。50~60年代,集体所有制工业以二轻工业为主。70年代末,乡镇企业开始兴起。1981年,集体工业产值12,64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53.6%,成为全县经济支柱。1985年,全县有集体工业企业2662家,产值33,54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65.7%。其中县办集体工业产值9046万元,占27%;乡镇集体工业产值9469万元,占28.2%;村办集体工业产值11,875万元,占35.4%;联户集体工业产值3153万元。集体商业以供销合作社为主体。1985年,富阳县有集体商店1075家,职工3641人,商品零售额9067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7.1%。?
1949年,有城乡个体工业企业2084家,私营商店813家。1954~1958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和城乡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分别组成合作商店、小组和手工业合作社、组。80年代,私营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982年,有个体工业企业1家,私营商店214家,此后逐年增多。1985年,全县有个体工业企业1545家,产值80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6%;私营商业、饮食服务业5747家,商品零售额5781万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571万元,比1978年增长9.8倍。
三、农 业?
富阳种植业生产条件较好,优势比较明显;畜牧业因地制宜发展,基础比较扎实;林业资源丰富,尤其是竹林占全省第二位,潜力较大;渔业受资源条件所限,相对较为薄弱。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7,141万元,比1949年增长3.6倍。?
种植业?
粮食作物以稻、麦为主,杂以番薯、玉米、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蚕桑、茶叶、水果、食用菌等。1985年,全县种植业产值10,41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60.7%。其中粮豆总产量23.89万吨,平均亩产800公斤;油菜播种面积3033公顷,总产油菜籽3552吨;桑园面积900公顷,蚕茧总产量642吨,为全省重点产茧县;茶园面积4200公顷,茶叶总产量2301吨,为全省茶叶生产基地县;果树面积993公顷,水果总产量2175吨。?
林 业?
全县有木本植物91科275属785种。森林分布于51个乡镇。据1985年森林资源调查,共有林业用地12..212万公顷,其中有林地7.651万公顷,占林业用地62.7%。在有林地面积中,用材林4.24万公顷,竹林2.3万公顷,经济林0.95万公顷。1949~1985年,累计造林8.25万公顷。生产木材56.92万立方米,油桐白2328吨,乌桕籽23,067吨,油茶籽2896吨,板栗5897吨,白果711吨。1985年,林业产值124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7.2%。全县立木蓄积量142.79万立方米,人均蓄积量2.57立方米;毛竹立竹量3656万支。森林覆盖率43.18%。?
畜牧业?
1985年,畜牧业产值283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6.5%。全年饲养生猪43.61万头,年末存栏22.47万头,平均每户饲养3.2头。年末存栏牛0.8万头,羊1.15万头,兔5.37万只,禽59.96万羽,蜂0.47万箱。全年向社会提供猪牛羊肉13,097吨,蜂蜜230吨,平均每农户提供肉类95公斤,富阳黑猪、栖鹤黄牛、龙羊山羊、富阳番鸭、春江白鹅等,为富阳县培育的优良畜禽品种,均有一定的饲养规模。?
渔 业?
全县有宜渔水域6640公顷,其中江面4800公顷,外荡300公顷,山塘506.6公顷,水库386.6公顷,池塘646.6公顷。鱼类品种达118种。1985年,渔业产值33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9%。淡水产品产量2587吨,其中养殖产量2164.5吨,占总产量83.7%。全县有国营及乡村渔场19个,渔业专业劳动力651人,渔用船艇60只,养殖面积1633公顷。?
水 利?
富阳历代兴修水利以塘、浦、堰、泉为主。解放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兴建大批水利工程。截止1985年,累计投放人工1.28亿工,投资6341.3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674.20万元),完成土石方1.5亿立方米,建成1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127座(其中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4座),总库容7847万立方米;防洪堤220公里,堰坝999条,水闸105处,总蓄水量达10,068万立方米。拥有机电排灌动力4751台,38,512千瓦。总有效灌溉面积2.26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94.5%,比1949年增加2.4倍。其中旱涝保收面积1.69万公顷。皇天畈工程为富阳县最大综合水利工程。历史上,皇天畈曾多次进行局部治理,均奏效甚微。民国35年(1946年),畈内有荒芜田地0.2万余公顷。从1949年冬开始,人民政府对皇天畈作大规模综合治理,先后筑成3公里长防洪大堤一条,兴建大型排灌两用翻水站2座,山塘水库100多个,电力排灌机埠194处,总长24.3公里的南、北干渠2条,排灌支渠270多条。至1985年,累计投工1050余万工,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工程量1100多万立方米,把0.27万公顷农田建成渠系配套,排灌畅通,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良田。1985年,粮食平均亩产528公斤,比1951年增长7.4倍。70年代后,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400万公斤左右,成为富阳县重要“粮仓”。岩石岭水库为全县最大水库,集雨面积329平方公里,1970年12月动工,1978年12月竣工。水库大坝高31.2米,坝顶长187米,总库容42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0.27万公顷,防洪面积0.13万公顷,并建有水力发电站2座,装机6台,容量3900千瓦。
四、工 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富阳工业企业少,规模小,设备差,效益低。1949年,工业总产值23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9%。至1978年,全县工业产值12,23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8.6%。1979年后,工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乡镇工业迅速崛起,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形成主导地位。全县已建立起造纸、纺织、电子、机械、建材、化学、皮革、通信设备、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门类。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1,06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74.9%。
造 纸?
手工造纸是富阳传统副业。生产皮纸源于东汉,生产竹纸始于东晋南北朝。唐、宋以后,富阳土纸被誉为“浙江上品”。明、清时期,生产极旺,“邑人率造纸为业,老小勤作,昼夜不休”。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富阳竹纸每年可博六七十万金,草纸可博三四十万金,产量居全国第一。民国初期,富阳纸业鼎盛。民国元年(1912年),土纸产量占全国总产量25%,产值为全省造纸总产值的44%;19年,富阳、新登两县有槽户1.1万户,纸槽1.18万座,产纸122.7万担,产值894.42万元,占全省产量42.9%。抗日战争至解放前夕,纸业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槽户3456户,产纸1.06万吨,比鼎盛时期减少70%。解放后,富阳纸业历经艰难曲折,取得较大发展。1978年,全县土纸产量3.81万吨,占中国总产量11.4%,占全省总产量44.5%。1980年后,乡镇造纸企业迅速发展,品种逐步增多,设备普遍改善,产量明显增长。至1985年,全县52个乡镇中有44个从事纸业生产,共有造纸企业258家,职工1.24万人,以纸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人口达15万余人。纸类品种有文化纸、卫生纸、包装纸、装饰纸等六大类50多种,总产量4.44万吨,产值6296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2.3%。
纺 织?
蚕桑业兴于三国时期,民间素有土法缫丝传统。民国3年(1914年),创办富阳第一家织布厂。1951年,创办私营梅记棉织社,生产料袋、茶袋、浆布等,1965年转为公私合营富阳棉织厂。1970年,杭州富阳丝绸总厂建成投产,为浙江丝绸联合公司定点的全民企业,生产高档真丝织物。1983年3月,新建杭州春江棉纺织厂投产,为富阳纺织业骨干企业,所产纯棉纱、涤棉纱,75%供外贸出口。县内乡镇办纺织企业始于1966年,1980年后发展迅速。至1985年末,全县有纺织企业54家,职工5711人,年产值431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8.4%。?
电 子?
电子工业发端于60年代末。至1976年,富阳县生产电子产品企业8家,职工590人,年产值202.17万元。1978年后,电子工业长足进展。1985年末,全县有电子工业企业12家,职工1214人,年产值174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4%。?
机 械?
机械工业从铁器手工业生产发展而来。清光绪六年(1880年),场口宣信昌铁器店为著名铁铺。1951年,7名铁匠组成富阳县第一个手工业合作组织——富阳县城关镇铁业生产合作小组。至1957年,富阳县有铁业合作社8个,职工207人。1958年,富阳通用机械厂试制成功电动机,次年又试制成功发电机组。1966年,富阳农机修造厂研制6马力农用F175柴油风冷发动机成功,年产上千台。1978年后,各乡镇农机修配厂先后发展成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成套粮机、茶机、造纸设备及工程勘探、建筑机具等产品。1985年,新登机床厂与浙江塑料机械厂联合生产SZ系列塑料注射成型机,又开发JBZ245—1型家用编织机,为中国制订家用编织机标准的主要成员厂。是年,全县有机械工业企业101家,职工6313人,年产值529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0.4%。?
建 材?
石灰生产历史久远,明万历《新城县志》、清康熙《富阳县志》均有记载。1951年,有私营石灰厂27家。1953年,大青供销社始营石灰生产。1961年,建国营富阳岘口石灰厂。80年代,乡村办石灰厂发展迅速。至1985年,年产石灰9.78万吨,其中乡镇企业7.79万吨。1971年,富阳岘口石灰厂改建为富阳水泥厂,当年产水泥2016吨。1979年,年产2万吨水泥生产线先后在大青石灰厂和二轻水泥厂建成投产。70年代中期,乡镇水泥厂相继兴办,至1984年达46家。1985年,年产水泥18.57万吨,其中乡镇企业4.76万吨。富春江冲积大量砂石,粒粗,无盐分,为优质建材。民国22年(1933年),富阳有砖瓦窑9座,产值5万元。解放后,建筑业兴起,乡镇办砖瓦厂迅猛发展。1985年,全县共有砖瓦厂40余家,年产砖1.22亿块,平瓦89.8万张,土瓦590万张。1967年,首次生产混凝土预制构件。1979年,生产大理石板材、石棉瓦、钢丝水泥瓦等建筑材料。至1985年,全县有建材生产厂家139家,年产值381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5%。
五、商 业?
唐代建有集市。清时,因富阳县城交通便利,成为货物运输的中转停靠站,农村集镇、集市也逐渐形成。外地客商在富阳、新登两镇建有商业会馆。民国19年(1930年),富阳县有商号510户,新登县有商号316户。主要经销土纸、京广布、南北杂货、米、盐等。外销土特产,富阳以土纸占首位,新登以蚕茧、丝为主。抗日战争期间,商号大多倒闭,部分移居乡间,富阳场口镇成为敌战区通内地货物进出口的孔道和商品集散地,川、湘、闽、赣、皖等地商人来此采办货物,贸易额较大,商号最多时有500余家,时有“小上海”之称,抗战胜利后,商号纷纷迁回县城,场口商业随之衰落。37年,富阳县有商号538家,资本额64.82万元,从业人员639人;新登县有商号223家,资本额22.82万元。?
富阳历来多纸业商行,县境解放初仅迎薰、大源、场口三镇就有纸行29家。1950年成立富阳、大源、场口、新登四个土纸交易市场,土纸购销业务均在场内交易。以后逐步理顺以国营商业、供销社为主的土纸购销渠道。?
1950~1953年,富阳、新登先后建立百货、食品、专卖、土产、粮食等国营专业经营机构,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逐步占领商业阵地,私营商业同时存在。1954年起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县纯商业商品零售额1211.60万元,其中国营占21%,供销社占45.53%,公私合营及私营占33.47%。1958年后,一度取缔个体商业和集市贸易,商品流通渠道单一,市场商品供应不足。1978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427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商业体制改革,国营、集体、个体商业一齐发展,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少环节的流通领域。1979年底,全县有商业机构961个,从业人员4013人;有饮食服务网点92个,从业人员737人。1985年,全县有百货、烟酒、糖业、食品、医药、五金交电化工、石油、蔬菜、水产、饮食9个专业公司。共有商业机构5444个,从业人员10,149人,其中国营商业159个,供销社商业425个,集体商业618个,个体商业4242个;有饮食服务机构980个,从业人员1941人。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167万元,外贸产品收购总额1189万元。
六、土特名产?
富阳土纸?
富阳手工造纸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其中元书纸、坑边纸、棉白纸为精品,享誉国内外。富阳元书纸,光洁、白净、吸墨、久不变色,历代用作锦夹奏章、科举试卷、合同契约。民国4年(1915年),礼源乡山基村所产的昌山纸(元书纸之一),获国家农商部嘉奖及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二等奖。民国15年和18年,元书纸、京放纸、京纹纸等又分获北平国货展览会和西湖博览会奖牌。坑边纸是卫生用纸,富有弹性,均匀柔软,吸水性强,曾行销国国各地。上里引线纸,具有纸质薄,拉力强,光洁无筋等特点,畅销中国各烟花鞭炮厂。?
富春江鲥鱼?
鲥鱼为中国名贵鱼类,体侧扁,银白色。春夏之交,溯江产卵,脂肪肥厚,肉味鲜美,以富春江鲥鱼为佳。明正德前,列为宫廷贡品,清康熙年间为“满汉全席”主要佳肴。20世纪50年代一般年产量达4000公斤以上。1969年,富春江电站建成后,水温、流速不适宜鲥鱼回游,产量锐减。?
富阳冬笋?
壳薄肉嫩,切片不碎,历来以量多、质优著称。光绪《富阳县志》云:“各笋中唯冬笋之用最大,名驰京师,珍同拱璧。”80年代前,一般年产200~300吨,近年有较大发展。
岩顶茗毫?
旧称富阳岩顶茶、安顶云雾茶,为浙江五大名茶之一。翠绿如碧玉,香醇似甘露,叶厚汤浓,冲泡三次其味不减。1953年春,农业部、外贸部、华东茶叶分公司、省供销社等单位负责人偕苏联专家到“岩顶茗毫”产地岩顶山考察,次年拨专款扶持发展名茶生产。1985年参加全省名茶评比,获省优质名茶奖,定名为“岩顶茗毫”。?
东坞山豆腐皮?
受降乡东坞山村生产的豆腐皮,薄如蝉翼,轻似绢纱,油润洁净,落水不糊,素有“金衣”之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尝到东坞山豆腐皮制作的菜肴,赞不绝口,携带此品回国。1985年,被评为全省优质名牌食品。产品行销上海、北京、苏州等城市,并出口日本等国。?
富阳板栗?
以三山桂花栗、万市油光栗、南新大魁栗最为著名,被称为“浙江名栗”。富阳板栗香脆味甘,切片不碎。1951年,新登县列为栗子出口基地,出口栗子6873公斤。1958年,江苏、湖北两省林业部门来富阳选购优良魁栗种子3050公斤。1971年,全省板栗评选会上,三山乡陆家村桂花栗、万市乡新民村大油光栗、南新乡寥岸村大魁栗被评为优良品种。1984年后,富阳栗子大多出口,远销日本、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富阳蘑菇?
肉质肥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1971年,开始人工栽培。1973年,杭州市外贸局确定富阳为蘑菇发展基地。1983年进入国际市场。1985年,全县有菇农1.5万户,栽培面积55.6万平方米,产鲜菇4800吨,产值840万元,居全省第一,为杭州市鲜菇外贸出口基地县。?
富阳竹编?
工艺精湛,造型别致,产品有5大类200多种。1979年进入国际市场,远销美国、日本和西欧各国。1980年制作的一幅大型三折双面屏风“竹石图”,以高雅、和谐、古朴的风格被省二轻系统誉为“艺苑新蕾”,并选送入京,放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入口处。
七、交通邮电?
交 通?
民国15年(1926年),建成杭淳公路(今杭州—淳安),自金家岭入富阳境,途经富阳、新登两县的2个镇,7个乡,至新登上江口出境,全长54.61公里。至1949年,两县仅此一条过境公路。物产运输主要以富春江木船、竹筏为主。解放后,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境内有国道杭新公路(杭州—新安江)和横萧(横凉亭—萧山)、松牧(松溪—临安牧家桥)、新淳(新登—淳安)三条省道,县乡公路以富阳、新登两镇为中心,辐射四面八方。1984年10月,实现乡乡通公路。至1985年,全县有等级公路591.67公里,已通客车586.02公里,有乡村自建和民办公助建成的简易公路88线、185公里。直达班车到上海、苏州、温州、绍兴、金华等地,每日客车往返临安、余杭、建德、东阳、义乌、诸暨等县,杭州市公共交通公司、富阳和新登运输公司、富阳和新登汽车站及个体运输户每天均有客车往返杭州。水上交通畅达,富春江横贯全境,上溯桐庐、建德、兰溪、金华,下达杭州,常年可行驶150吨级机动船;富春江主要支流湖源江、渌渚江等可通航。全县有渡口38处,其中春江、中埠两处为汽车轮渡。1977年后,在龙门林场架设两条重力钢丝运输索道,用于放运木材,两条索道总长7700米。1985年,全年公路客运量1456.3万人次,计28,492.10万人公里;全年公路运输货运量241.89万吨,周转量8874.55万吨公里。?
邮 电?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设富阳县邮政局,三十年正月,设新城邮政局。民国16年(1927年),开通富阳至杭州电话线路,并设置电报。22年,开通富阳至新登话路。27年,新登县乡村电话架设完成。抗日战争时期,电话、电报业务中断,34年9月恢复,并开通桐庐话路。1949年,富阳邮政局下设3个邮电支局,22个代办所。此后,邮电支局、所和服务点不断增添。至1985年底,县邮电局下设5个邮电支局,7个邮电所,42个代办所,239个邮票代办所。邮路总长2118公里,其中农村投递线路长1829公里。有电报有线电路2路,无线电路1路。长途电话有线电路31路,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00门,已装电话机1348门,杆路长度29公里;农村交换机总容量3650部,已装电话2066部,杆路长度853公里。?
科教文卫
一、科 技?
1973年4月,建立富阳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此后,富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设有17个专业站)、种子技术情报所、林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机械研究所、土肥研究所等科学研究机构相继建立,并有县、乡(镇)、村、组四级农业科技网。1962年,建立县农学会和医学会,至1985年发展到16个县级学会、协会,会员1854人。1984~1985年,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出现专业技术协会——新登区食用菌协会,民办科研机构——栖鹤电脑技术服务部。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92人,其中高、中级职称72人。1978~1985年,获国家级、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
二、教 育?
唐代始建县学,宋代置书院,清代以后兴办私塾。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创办新城县高等小学堂;三十一年,改春江书院为富阳县高等小学堂。宣统年间,两县办小学20所,学生551人。民国13年(1924年)有小学191所,学生7296人。抗日战争开始,学校或因地区沦陷停办,或绌于经费不能开学,30年陆续有所恢复,新登创办县立简易师范学校。31年,创建富阳县立初级中学。34年创办富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至37年,两县有小学421所,学生25,550人,教职员787人。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数约90%。?
解放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农村兴办民校、冬学,城镇创办职工业余学校、机关干部学校,城阳完小最早附设幼儿班。1956年,富阳中学始设高中班,场口、万市等地建办初中。中、小学布局适度,教学秩序渐趋正常。1958年,教育事业发展过快,1961年起进行调整,撤、并一批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队队办小学,社社办中学。1976年,全县有小学643所,2170班,学生14,490人;初中66所,690班,学生28,561人;高中61所,144班,学生7961人。这两个时期教育事业盲目发展,致使师资、教学设备和教育经费都很紧张。?
1979年后,调整学校布局,普及初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成人教育。创办省广播电视大学富阳工作站、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卫生进修学校、县农技学校、技工学校等。组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富阳中学被列为省重点中学,金桥中学定为县农村示范中学。1984年,学龄儿童入学率98.87%,在校学生巩固率99.35%,毕业率94.71%,12~40岁少、青、壮年非文盲率91.75%,达到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和基本无文盲县。?
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183所,入园幼儿13,625人(含学前班)。小学536所,在校学生52,797人,教职员2111人。普通中学65所,其中初中474班,学生24,547人;高中75班,学生4058人;中学教职员工1544人。农业技术学校3所,普通中学附设职业班21个,职业高中学生936人。?
1949~1985年,全县培养初中毕业生96,704人,高中毕业生25,791人。1977年后,高等院校录取1701人,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录取3588人。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158人,高等师范专科毕业函授学员97人。
三、卫 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疾病肆虐乡间,民众缺医少药,天花、霍乱、麻疹、白喉等疾病流行。1949年,富阳、新登两县有卫生院两家,病床12张,医药卫生人员263人,其中个体开业253人。解放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先后建立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中医骨伤科医院、药品监督检验所等机构,兴办区卫生所(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逐步提高。中医张绍富的手法整骨,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百草膏外贴骨伤科技术得到继承发扬。80年代起,应用B型超声波、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脑电图和心电监护仪等,并能进行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和显微外科手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推行新法接生,继而开展妇女保健工作,对中小学生和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和监测。还采取预防接种,预防服药,开展疾病普查普治。其后未出现霍乱、鼠疫,1952年天花灭绝,1985年消灭血吸虫病。控制了白喉、麻疹、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的发病。?
1985年,富阳县有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卫生进修学校各一所,县级医院3所,区级医院4所,乡级卫生院49所,村医疗站579个,企事业单位医务室37个,个体诊所11家。拥有病床843张。共有卫生事业工作人员128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95人。
四、体 育?
富阳民间素有练武之风,民国18年(1929年)创设富阳国术馆。富阳、新登两县在民众教育馆内设体育部,并开辟公共运动场,组织小型球类、田径比赛。解放后,两县分别举行首届人民体育运动会。1956年起,农村、城镇建立基层体育组织和球队。1978年始,每年元旦的“春江杯”越野接力赛、职工棋类和球类比赛形成传统。至1985年,成立棋类协会、桥牌协会、中老年体育协会和羽毛球协会。富阳县有篮球场343个,其中灯光球场24个,小运动场13个,排球场6个。?
解放后,小学普遍推行少年儿童广播操,中学试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1971年起,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1974年成立武术少体班。1975年后,学校普遍重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坚持“两课”、“两操”、“两活动”。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简称达标)。1985年,有92所学校的学生参加活动,达标率为70.66%。?
1985年,全县有等级运动员242人,等级裁判员65人。1956~1985年,向省体工大队输送运动员6人,送市少体校18人,为体育院校输送新生58人。
五、新闻广播电视?
报 刊?
《富阳日报》创刊于民国16年(1927年)11月,为富阳县首家日报。18年,国民党富阳县党部主办《富阳党报》。29年,国民党新登县党部创办《新登党报》。32年创刊《富阳简报》。37年创刊《新登简报》。中共富阳县委于1955年6月21日创刊《富阳报》;中共新登县委于1956年5月1日创刊《新登报》。80年代相继创办《春江文艺》、《富阳科技报》、《富春江》、《富阳农技报》、《春江卫生报》、《富阳教育》等报刊杂志。?
广 播?
1954年7月,新登县广播站成立,为全省第一个县级广播站。次年2月,富阳县广播站成立。1961年,两县广播站合并,更名为富阳广播站。至1985年底,县广播站下设52个乡镇放大站。每天播出新闻、专题、文艺和服务性节目时间7小时左右。举办专题节目18个,其中《富阳风貌》节目,介绍富阳县名胜古迹、历史文物、风土人情、名土特产,共播出182期,先后汇编《富阳风貌》3册。1983年县广播局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县级代表,出席全国第11次广播电视会议,并介绍《勇于改革,搞好广播宣传》经验。是年,全县实现广播信号线传输专杆双线化,计双线338对公里,乡镇以下广播馈电线1557条公里。1984年,在鹿山建立广播调频台,通过无线电转播县站节目。1985年,有广播喇叭8.58万只,入户率68%,其中农村入户率74.5%。?
电 视?
1978年3月,富阳镇电视差转台建成,并开始向全镇转播浙江电视台节目。1983年7月,县鹿山转播台建成投入使用。至1985年底,计有鹿山、新登百丈山等电视转播台5个,转播中央电视台1台、2台和浙江、上海电视台节目。1981年春,上官公社建立全县第一个农村差转台,至1985年,共有农村小功率差转台62个。全县电视人口平均覆盖率50.5%。1985年开始发展有线电视,是年底,富阳宾馆建成全县第一家共用天线系统,终端227个。
六、文化艺术?
富阳、新登地灵人杰,以诗文称著于世者代有其人。唐代施肩吾、罗隐,宋代谢涛、谢绛、谢景初,清代董邦达、董诰、周凯,近代夏震武,现代郁达夫等均为一代文豪,并有诗文书画传世。?
民国初年,富阳、新登两县先后设置通俗教育演讲所、通俗图书馆等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民国17年(1928年)后,两县分别合并上述机构,建立民众教育馆,直至县境解放。至1985年,全县有文化馆2个,文化站50个,群众业余艺术表演团体18个,专业越剧团1个,电影院78个(其中个体经营2个),影剧院24个,剧院1个,俱乐部547个;图书馆1个,藏书4.15万册。新华书店发行图书300多万册,1963年创造“图书租卖结合”先进经验,1965年被评为全国图书发行先进集体。档案馆先后汇编《富阳概况》等资料107种,约400万字。1985年成立富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下设文学、戏曲艺术、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摄影、民间文学、电影协会(学会)。同年9月,富阳县人民政府、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浙江分会等10个单位联合发起,在富阳召开“纪念著名作家郁达夫烈士殉难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收到中外著名学者43篇学术研究论文,会后编辑出版《纪念著名作家郁达夫烈士殉难四十周年资料专辑》。?
80年代开始,小说创作有较大发展。至1985年底,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小说40多篇。其中,李杭育《沙灶遗风》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先后编辑出版《富春江浪花》、《富阳县创作故事专辑》、《郁达夫诗词抄》、《王冕诗词选注》等著作。1983年,陈宝康将梆子剧《糟糠情》移植加工为越剧《金殿拒婚》,由富阳越剧团晋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有龙灯、竹马、跳仙鹤、古亭锣鼓、白象狮舞等。
名胜古迹
鹳山?
位于富阳镇东南,三面临江,海拔43米,面积3.46万平方米,其形酷似迎江屹立鹳鸟,故名。山上古木参天,亭阁掩映其中,错落有致,景色宜人。景点有春江第一楼、澄江亭、揽胜亭、严子陵垂钓处、龟川阁、双烈亭、郁曼陀血衣冢旧址、松筠别墅旧址、富阳历史文物展览馆等。
新沙岛?
处于富春江中下游,与富阳镇隔水相望。面积5平方公里,四面环水,桑林成荫,金沙铺地。游客可乘竹筏畅游富春江、坐牛车浏览田园风光、参观传统手工造纸、操作古老农具木砻石磨,还可在天然浴场游泳、竹林亭阁品茗。?
龙门瀑布?
龙门山腰峭壁夹峙,一股巨流从岩顶奔腾而下,形成高约百米大瀑布。飞珠溅玉,声若雷鸣,雾雨扑面,凉风习习,为闻名的避暑胜地。?
龙门古镇?
位于城南20公里,面积2平方公里,系吴大帝孙权后裔聚居地。较完整保存着明清古建筑特点,为江南古代宗族聚落的典型。一条长400米的小街,以鹅卵石铺砌而成,两旁店铺依稀可辨古时招牌,反映19世纪农村集市的风貌。?
瓜桥碑铭?
现存王洲乡瓜江村集善亭内。瓜江系富春江支流,孙权祖父孙钟曾在江边种瓜而得名。碑有2方,均高3米,宽1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立。碑文记载孙氏发迹及地名沿革。
恩波桥?
位于富阳镇富春路西端,始为木桥,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改建为三孔石桥。全长57米,高16米,宽6米。桥栏精雕睡莲20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蜕龙洞石刻?
位于高坪乡灵山村北约400米处。洞口巨石刻阴文楷书“见龙山”,字径30厘米。洞内及洞口石壁刻有北宋南新知县杨巨卿及名士张涞等题记20余处。?
筲箕泉?
距县城北3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终年茂林蔽日,清泉淙淙。元至正七年(1347年),大画家黄公望在此结庐隐居,潜心创作《富春山居图》,横长626.9厘米,高33厘米,为传世艺苑珍宝。附近有黄公望冢,今湮没。
联魁塔?
位于新登镇南贤明山北高峰,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塔高23米,六面九层,古朴雄威。“古城塔影”为新登八景之一。?
圣园碑林?
位于新登中学校内。1985年10月建成,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园内共立明、清、民国时期碑刻25方,内容分为学碑、寺庙碑、祠碑、墓碑、禁碑等。有反映罗隐生平业绩的《鸡鸣山记》,有明南京工部右侍郎方廉墓碑,有刻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的宋儒范氏《心箴碑》和程子《动箴碑》。?
两浙公所?
位于富阳城内洽义桥北(今后河西路北侧)。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建成,为绍帮靛业、酒业等公会所驻。咸丰中毁于兵燹。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为砖木结构,分前后两厅,各开三大间,中有天井,两侧为厢房。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县政府驻此。解放初期,为富阳县人民政府驻所,1955年用作居民住宅。是城内唯一保存完好的仿明建筑。 118cha.com提供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