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
ad
仙游县简介▆ 县名
仙游县(英语:Xian you county)
▆ 汉语拼音
xiān yóu
▆ 英文简称
Xian you
▆ 经纬度
位于东经118°27'-118°56',北纬25°11'-25°43'之间
▆ 所属省份
福建
▆ 县政府驻地
鲤城街道
▆ 邮编
351200
▆ 代码
350322
▆ 区号
0594
仙游地处福建东部沿海,木兰溪中、上游,位于东经118°27'-118°56',北纬25°11'-25°43'之间。县境东邻莆田,西接永春、德化,南连惠安、南安、泉州鲤城区,北介永泰,东南濒临湄洲湾,挨天然良港秀屿港,靠肖厝港口。县域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63公里,海岸线长5公里,区域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折合272。2万亩),其中耕地35.5万亩,山地203万亩,有林地178万亩。从县城至福州交通里程152公里,至莆田44公里,至泉州85公里,至厦门192公里。
仙游山川毓秀,气候宜人。县域整个地势顺趋木兰溪,西北高东南低,形成“马蹄状”,沿海、平原、山区层次分明。著名的东西乡平原是鱼米和蔗糖之乡,东北角的“兴泰里”和西北角的“仙游山”是著名的珍稀林区。全境分布着“七山一水二田”。夏无酷暑的亚热带海洋季风,这些良好的环境为山海发提供优越的条件。仙游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中部.北纬25°09′-25°44′,东经118°27′-118°56′。总面积1842.1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100.2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59万人。通行莆仙方言。
县人民政府驻鲤城街道,全县辖1个街道、12个镇、5个乡:鲤城街道、枫亭镇、榜头镇、郊尾镇、度尾镇、鲤南镇、赖店镇、盖尾镇、园庄镇、大济镇、龙华镇、钟山镇、游洋镇、西苑乡、石苍乡、社硎乡、书峰乡、象溪乡。
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期属越国地;秦时属闽中郡;汉武帝至三国时属会稽郡、建安郡;晋时属晋安郡;南北朝时为梁所属,隶属南安郡;陈光大二年(568年)起,属莆田县;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丰州为泉州,仙游隶属泉州;隋大业三年(607年)起,属建安郡南安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属莆田县。诏圣历二年(699年),析莆田县西部地设清源县,历属武荣洲,这是仙游置县之始。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仙游县,历属闽泉州、南唐清源军;宋代仙游历属清源军、平海军、兴化军和兴安州。景炎二年(1277年)10月后,仙游隶属兴化路,明、清时期隶属兴化府,民国时期历属福建南路、厦门道、兴泉省和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25日仙游解放后,历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晋江专区、晋江地区、闽侯专区、闽侯地区,1970年后,隶属莆田地区;1983年9月至今,隶属莆田市。
2000年,仙游县辖13个镇、6个乡:鲤城镇、榜头镇、枫亭镇、郊尾镇、度尾镇、城东镇、大济镇、龙华镇、赖店镇、盖尾镇、钟山镇、游洋镇、园庄镇、西苑乡、凤山乡、石苍乡、社硎乡、书峰乡、象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85543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鲤城镇 56598 枫亭镇 94771 榜头镇 116958 郊尾镇 80421 度尾镇 70121 城东镇 31903 赖店镇 68259 盖尾镇 69504 园庄镇 37735 大济镇 71439 龙华镇 55142 钟山镇 20969 游洋镇 27396 西苑乡 9197 凤山乡 5218 石苍乡 12278 社硎乡 9370 书峰乡 11131 象溪乡 7029
2002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2]270号)批复同意仙游县调整部分行政区划:(1)撤销风山乡,并入西苑乡,调整后西苑乡辖西苑、岭峰、广桥、前洋、西土乾、半岭、仙山、仙东、仙西、凤顶、凤山、前县、前溪、柳园、白岩、顶东湖16个村委会,乡人民政府驻西苑村。(2)撤销鲤城镇,设立鲤城街道。辖原鲤城镇的木兰、十字、洪桥、城内、南桥、仙糖6个居委会,以及原城东镇的坝垄、龙泉、玉井、来洋、蜚山、东门、万福、北宝峰、富洋9个村委会(其中坝垄、垄泉、东门、北宝峰4个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和大济镇的金井、白塔2个村委会,办事处驻洪桥居委会(原鲤城镇政府驻地)。(3)城东镇人民政府驻地从东门村迁移到仙安村,更名为鲤南镇,同时调整行政区域。调整后,鲤南镇辖原鲤城镇的柳坑居委会,原城东镇的仙安、霞苑、下楼、涵井4个村委会,以及原龙华镇的大坂、平原、象运、象林、象坂5个村委会和赖店镇的西埔、温泉、圣泉、玉田、玉塔、横塘、东山7个村委会。(4)郊尾镇的芹林、盖南和新窑3个村委会划归盖尾镇管辖。2002年底,仙游县辖1街道12镇5乡:鲤城街道、鲤南镇、榜头镇、枫亭镇、郊尾镇、度尾镇、大济镇、龙华镇、赖店镇、盖尾镇、钟山镇、游洋镇、园庄镇、西苑乡、石苍乡、社硎乡、书峰乡、象溪乡。
2003年,仙游县辖1个街道、12个镇、5个乡:鲤城街道、鲤南镇、榜头镇、枫亭镇、郊尾镇、度尾镇、大济镇、龙华镇、赖店镇、盖尾镇、钟山镇、游洋镇、园庄镇、西苑乡、石苍乡、社硎乡、书峰乡、象溪乡。
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县有公路82条,通车总里程839公里。福厦路、三郊路、福厦高速公路和拟建设中的福厦铁路贯穿境内,便捷的交通网络已形成。16公里的海岸线,已建立500 吨级和300吨级的码头各一座,已是湄洲湾秀屿港的卫星码头。 全县水电和火电装机容量已达6.0万千瓦,还建有11万伏变电站1座, 3.5万伏变电站6座,九仙溪水电工程建成四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7.1万千瓦,年发电量1.89亿度。邮电通讯现代化,共有11个程控电话模块局,10个移动电话基站,装机容量5.5万门。全县18个乡镇全部实现程控电话,对国内1500多个市县和世界220多个国家及地区直接通话。国际特快专递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水库98座,总库容10914万立方米,引水工程38处,县城自来水公司日供水量4.5万吨,满足居民和工农业用水需要。
全市规模最大、贮量能力最强的液化气贮配站,为普及城镇液化气化打下良好基础。全县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有文明高效的系列服务窗口和服务制度。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一、金属矿
仙游县有铬、铌、钽、铅锌、钨、铝、铁、锰、金沙、黄铁矿等,但储量较少,且多为品位低的小矿点,开采难度较大。其中铁和锰储量较多。
二、非金属矿藏
高岭土 全县地质远景储量2000万吨,钟山镇远景储量1000--2000万吨,其探明储量387。87万吨,量多质优,粒度细小且化学成分稳定,很有开脂价值。
陶土 分布于盆地及低平的水田底下,质优量多。榜头、龙华、盖尾、城东、大济、石苍等地储量较多,是烧制砖瓦和陶瓷器的原料。
钾长石与石英 有郊尾镇东湖矿点,钾长石储量2。29万吨,石英储量38。12万吨。
泥煤 大济三会村储量1万吨,龙华红星村储量6万吨,灯塔村也有一定储量。
石英闪长岩(俗称“青头石”) 是仙游最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分布地区很广。木兰溪沿岸、丘陵、平原等地区都有,其色青灰,中粒,颗粒均匀,坚硬美观易加工,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钾长石花岗岩(俗称“大麦石”) 主要分布于后坂、何岭、钟山等地,其结晶粗大多晶洞,质地较脆,比石英闪长岩差。以上两种建筑材料,全县储量有8亿立方米以上。易开采的有1。2亿立方米。
花岗斑岩 多成脉状产出(也称大麦石),也是建筑材料。
叶腊石 游洋镇石级厝、顶张隆有质量较好的矿石。赖店新周、社硎、卓林也有储量。
动物资源仙游县优越的自然条件,提供了长期保持生态相对平衡的生息环境,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稳定。宋宝佑《仙溪志》记有植物71种,动物23种;明弘治《兴化府志》记有植物301种,动物234种;清乾隆《仙游县志》记有植物284种,动物82种。实际上,当时品种不止这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58年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国家开始大规模建设,由于化学农药与其它有毒物品的使用,工作的一时失误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等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野生动物生息环境逐渐恶化,加上人工猎捕、毒杀严重,野生动物资源消耗大量增加,许多常见的野生动物大量减少。宋、明、清县志记载的香狸、熊、孤鸡等已不复见;50年代初数量较多的虎、鹰已十分稀少;獐、山羊、山兔、鹈鹕、雉鸡、斑鸠、八哥、白鹭、蛙、蛇及田野溪河鱼类等自然生长量大降。但亦有老鼠、昆虫因天敌减少或因环境适宜反而大量繁殖,甚至酿成严重灾害。
仙游县现存的陆栖野生动物有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脊椎和无脊动物共计1200多种,淡水鱼类有65种,海洋鱼类多数是沿海岸性次级经济鱼类。
一、脊椎动物
两栖类 主要有黑眶蟾蜍、黑斑蛙(谷称“水鸡”)、青蛙、豹蛙、沼蛙等2个目、30多种。
爬行类 主要有乌龟、平胸龟、眼斑水龟、海龟、玳瑁、鳖、壁虎、金环蛇、银环蛇、蟒蛇(琴蛇)、中国水蛇、竹叶青蛇、五步蛇、烙铁头蛇、火赤练蛇等3目、70多种。
鸟类 主要有鹰、猫头鹰、乌鸦、喜鹊、麻鹊、画眉、雁、斑鸠、八哥、鹧鸪、雉鸡、大山鹊、野鸡、野鸭、啄木鸟、鸽、燕鸳鸯、白胸苦恶鸟(田鸡)等22目、65科、计300多种。
哺乳类 主要有虎、豹、野猪、山羊、狼、獐、狐狸、貂、貉、鹿、山猫、灵猫、野兔、穿山甲、水獭、刺猬、松鼠、蝙蝠、野鼠、黄鼬等11目、31种。
二、无脊椎类
主要有软体、节肢及拟软体等无脊椎动物数百种。其中已鉴定的172种是:蟹、贝、藻等水生动物中,有软体动物88种,节肢动物33种,拟软体、环节动物13种。可供养殖且有经济价值的有青蟹、鲟、牡蛎、缢蛏、花蛤、泥蚶、扇贝等38种。
现属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有: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穿山甲、弥猴、水獭、鸳鸯等;属国家三级保护的有大灵猫、小灵猫、豹猫、青羊等。凤山的角怪属世界珍稀动物。
植物资源一、植被状况
仙游县南部属闽东南戴云山东湿暖亚热带雨林小区,北部属闽中东戴云山--鹫峰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由于本县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的交界处,境内地形复杂,北部为海拔500--1800米的中、低山区,南部大部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气候、土壤、水流等自然条件明显差异,因而植物区和植被类型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原生植被残存甚少。而代之以次生阔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到。据县自然资源调查,仙游县主要植被有6个类型:
常绿阔叶林 由常绿阔叶树组成的森林群落,主要分布在石苍、游洋、象溪、西苑、凤山等乡镇的地势较为荫蔽,林地土壤较为良好的地带,以天然更新混交次生林为主。植物种类以壳斗科树占优势,混交乔木次之,还有常见的草木植物。
常绿针叶林 主要由裸子植物林木组成的森林群落。按乔木层的不同种,可分为杉木林、马尾松林、油杉林、柳杉林、福建柏林、黄山松林等。杉木林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马尾松林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油杉林主要分布在枫亭、园庄、社硎、榜头等乡镇。柳杉林主要分布在溪口林场及凤山、游洋等地。
针阔混交林 多为马尾松与相思树混交林,主要分布在枫亭、园庄、郊尾、盖尾、榜头等地,一般呈小块状分布。
竹林 多为毛竹林,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的游洋、石苍、象溪、社硎、凤山、西苑、度尾等地。中南部多为麻竹林、青皮竹林,生长在溪流两岸及房前屋后。
灌木丛林 因森林长期过伐及火烧退化而成,主要分布在溪流两旁险峻陡坡上,常见有矮化的青冈林、石栎、石楠等灌木。
荒山草坡 在1000米海拔以上的山顶部,风大气冷,土壤瘠薄,水湿条件差,只生长杜鹃花科、禾本科、沙草科等草木植物。还有低山丘陵的次生荒草坡,属于森林毁坏后的过渡类型。
二、野生植物
宋宝佑《仙溪志》记有植物71种;明弘治《兴化府志》记有植物301种;清乾隆《仙游县志》记有植物284种。
全县植物品种总计有171科,共2876种。其中,藻菌类11科,43属,计划性92种苔藓类4科,5属,计28种;蕨类15科,23属,125种;裸子植物类7科,8属,计81种;孢子植物134科,250属,计2350种。列为国际性国家级保护的珍贵植物有26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银杏(分布社硎、菜溪等地)、水松(分布仙游山、麦斜、五湖等地)、福建柏、胡桃、格木、杜仲、金钱松、楠木、铁刀木、云南石梓、红豆杉、山腊梅、青梅、巴戟、荔枝、小勾儿茶、异形玉叶金花等17种;属国家三级保护的有油杉(分布梧椿、潭边等地)、天竺桂、木荚红豆树、黄杞、厚朴、闹阳花、龙眼等8种。
水电资源溪流 仙游县溪流蜿蜒曲折、短小、湍急,落差大,易涨易退,属山地性溪流。历史上,境内通航小木船,从会仙(鲤城)至俞潭(今盖尾仙潭),水程30公里。水力资源蕴藏量为26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有200多处,全部开发利用后,装机容量可达17.4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52亿千瓦时。绝大多数溪流发源于境内,合流或分流出境,分属木兰溪、大樟溪、枫慈溪、晋江东溪、沧溪等五条溪,其中,主要属木兰溪水系。
地表水资源分布 全县保证率50%,地表水资源总量约18.55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集雨面积产水量101.85万立方米,人均水量2027.8立方米,亩均水量5260.9万立方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地表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总体情况由北部山区向东南部递减。每平方公里集雨面积产水量,以北部凤山、西苑、社硎、象溪、石苍、游洋、钟山等最多,南部盖尾、郊尾、枫亭、园庄等最少,中部大济、城关、龙华、赖店、榜头等略少。人均与亩均水资源,以凤山、西苑最多,榜头、郊尾最少。
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1.3亿吨,枯水年为0.97亿吨,枯水年可利用水量为0.84亿吨。按1992年全县总人口计算,人均年拥有量92吨。全县地下水可划分为2个大分布类型:一是北部湿润山地贫水区,主要分布于北部中低山区的凤山、石苍、象溪大部及社硎、游洋、书峰、钟山部分和中部低山区的度尾、大济、榜头、盖尾部分,地下水储存水岩石裂隙和构造裂隙之中。二是中部和南部水量中等--贫乏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于中部的木兰溪旁的度尾、大济、龙华、城关、赖店、榜头、盖尾等的部分及枫亭、园庄等部分。
水质 仙游境内地下水的水质好,矿化度大都小于1克/升,灌溉系数都在2.6以上,适宜于饮用和工农业用水。
水力资源 仙游县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木兰溪、延寿溪、九溪、粗溪等溪流,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的1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条,流域雨量充沛,溪床坡降较大,水流湍急,利于发电。据勘测,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6万千瓦,其中木兰溪11.72万千瓦,延寿溪1.08千瓦,九溪7.1万千瓦,粗溪3.9万千瓦,枫慈溪0.8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力发电站近200处,总装机容量17.43万千瓦,其中木兰溪7.81万千瓦,延寿溪0.65万千瓦,九溪5.61万千瓦,粗溪2.58万千 瓦,枫慈溪0.1万千瓦,其他溪流0.669万千瓦。
经济资源仙游为福建糖蔗、柑橘、龙眼生产基地。农副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薯(枫亭薯著名),花生、黄麻、大豆、蔬菜、油菜籽,兴化桂圆、度尾无籽蜜柚,陈燮柿、云庄栗、蜜枣,宝坑番石榴、榜头梧店芒果、书峰青靛、龙华金沙薏米、古洋晒烟皆为特产,香蕉、枇杷、猕猴桃,油茶籽、油桐籽、山苍子、板栗、药材,蛏、牡蛎、蛤、马鲛、鲤鱼、鳗、蟹,家畜良种黑白奶牛、长莆猪。仙游是福建制糖工业中心之一,誉称“福建糖仓”,工业门类还有林产化工、食品、机械、制盐、造纸、皮革、日用品等,特产兴化米粉,工艺品有木漆碗、木雕、竹编、竹插、刺绣、抽纱。福泉高速公路境内3.8千米,以国道324线,省道212、213线为主干的公路通车512.5千米。木兰溪通航木船。海运由枫亭港出湄洲湾通沿海各主要口岸。主要城镇——鲤城:县人民政府驻地。榜头:侨乡,溪尾、紫洋工艺木雕、漆器著名。枫亭:侨区集镇。郊尾:公路国道324线和省道212线交汇处,侨乡。度尾:县茶叶、柑橘主产地。赖店:主要侨区,县华侨中学设此。盖尾:兴化桂圆主产地之一。游洋(旧县):宋代兴化县治,誉称“山中邹鲁”。
城南虎啸山有烈士纪念碑,城区古迹有文庙、天地坛、雁塔、东门“乐善好施”坊,明代抗倭战场虎啸潭、九战尾、十八战。枫亭有宋端明殿学士、书法家蔡襄墓,宋代荔枝树、会元寺,明末所立戚继光纪念碑。钟山九鲤湖景区素以水胜名天下,飞瀑九祭,佳景各异。凤冠山危岩突兀,八峰环拱,有九座寺(太平院)、龙潭、无尘塔诸景。大济千年古刹三会寺面貌日新。盖尾差帽龙纪寺瓷塑罗汉群像精美生动,为国内所罕见。名胜古迹还有游洋龙穿城,大济广化堂,榜头闽越王鸡子城遗迹、圆通寺(后坂寺)灵山寺、度尾南潮宫、杨泗宫,龙华狮子岩、仙门寺、龙化寺,鲤城金石山、九龙岩。
仙游地处福建东部沿海,木兰溪中、上游,位于东经118°27'-118°56',北纬25°11'-25°43'之间。县境东邻莆田,西接永春、德化,南连惠安、南安、泉州鲤城区,北介永泰,东南濒临湄洲湾,挨天然良港秀屿港,靠肖厝港口。县域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63公里,海岸线长5公里,区域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折合272。2万亩),其中耕地35.5万亩,山地203万亩,有林地178万亩。从县城至福州交通里程152公里,至莆田44公里,至泉州85公里,至厦门192公里。
仙游山川毓秀,气候宜人。县域整个地势顺趋木兰溪,西北高东南低,形成“马蹄状”,沿海、平原、山区层次分明。著名的东西乡平原是鱼米和蔗糖之乡,东北角的“兴泰里”和西北角的“仙游山”是著名的珍稀林区。全境分布着“七山一水二田”。夏无酷暑的亚热带海洋季风,这些良好的环境为山海发提供优越的条件。
气候要素气温 仙游县气温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上半年气温逐月上升,下半年气温逐月下降。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5。0--21。0℃之间,木兰溪沿岸平原和东南部沿海略高于20。0℃,北部和西北部山区低于18℃,境内气温年自东南向西北随着地势、海拔的升高而递减,变化明显。
气温日变化以日出前(5--6时)最低,午后(13--14时)最高。本县气温日较差平均8。9℃,12月最大为9。8℃,6月最小为7。6℃。
全县各地无霜期在233--341天,长短差达108天。年平均霜期52。4天,最多90天,最少1天。
降水量 仙游由于受季风和县境地理条件的影响,降水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季节有明显的差异。全县各地平均降水量为1300--2300毫米。具体分布是:枫亭、郊尾、盖尾等地最少,在1300毫米左右;北部、西北部山区较多,凤山乡的前县达2300毫米;中部平原在1400--1600毫米之间。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
日照、太阳辐射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935。5小时。日照最多的年份是1963年的2332。9小时,最少年份是1984年的1492。1小时。年内,夏、秋日照多于冬、春。7--9月日照均在200小时以上,7月份达255。4小时,为全年最多;2月份仅98。3小时,为全年最少。
历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4622。6兆焦耳/平方米。
地质构造仙游县大地构造位于东亚新华系第二隆起带的东部沉降带和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交汇处。此外,还有北西向构造。这三组构造互相折冲交汇、叠加的结果,深刻地影响境内地形的山河大势。
褶皱在境内不居重要地位,构造主要表现为不同走向的断裂。
一、东西断裂带
东西向断裂是福建“漳平--仙游东西向断裂”的东段,为南岭纬向构造在福建的主干部分。东西向断裂在仙游又分为南北两带。
南带:为“永春城关--仙游盖尾断裂”的一段。木兰溪干流自度尾至莆田濑溪就是本断裂带经流水冲涮侵蚀而成,顺断裂破碎带有东西向燕山晚期石英闪长岩岩基侵入。本断裂带内有度尾岭尾、赖店温泉、榜头南溪等三处温泉出露。此外,仙游县南部的洪山--大帽山、枫慈溪中游河谷、西崩山--莆田邱秀山、湄洲湾北岸都成东西走向。
北带:称“仙游小沽--福清东张断裂”。北带西段位于本县东北部,受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折冲叠加,所以山河走向较为复杂散乱。东段在莆田及福清境内发育成大洋溪及东张溪。
二、新华夏系断裂
本断裂有许多近于平行的次一级断裂,成北东--北北东走向,斜贯仙游全境。自东至西有:“仙游郊尾--莆田华亭断裂”、“游洋--榜头--鲤城--龙华断裂”、“游洋--钟山--书峰断裂”、“游洋--石苍--象溪--社硎--度尾断裂”、“兰石--书峰--大济断裂”等主要断裂。鲤城以北的大蜚山--宝峰一带丘陵地带,东西距离16公里的范围内,沿北东--北北东走向裂侵入的燕山晚期花冈斑岩脉即达30--40条之多。
三、东南火山岩带
仙游县是福建省东南火山岩带的一部分。火山岩分为中生代晚侏罗纪和白垩纪两期。前者分布于县境绝大部分地区,后者主要分布于凤山、石苍、象溪、游洋一带。两期火山系共占全县地表地层的70%以上,其余30%主要为燕山早期及晚期各类侵入岩。书峰及游洋东部有古火山口遗址各一座。
四、北西向断裂
仙游县北西向断裂相当明显,多成平行等距排列,它们多数为张性及张扭性断裂。岩层断裂带破碎严重,受地表径流侵蚀易发育成河流。溪口溪、大济溪、仙水溪、九鲤湖溪等木兰溪一级溪流就是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形成的。
由于受新华夏系北东及北西两个构造体系复合、折冲、改造的影响,仙游县河流无论大小,或干流、支流,它们在上下游之间,都是北西向与北东向交替成90度转弯。
五、地势
仙游县地处戴云山脉东坡,地势总体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主体成向东南开口的马蹄形。境内以丘陵为主,盆地、河谷错杂其间。各地海拔差别很大,西北边境的石谷解海拔1803。3米,是全县最高峰,东南部枫亭海滨海拔仅5米,是全县最低点。境内分成四个不同的地貌地带。
六、地貌类型
山地主要分布在县西北部、东北部及东、西、南部边境。西北部的凤山、西苑、社硎乡多为中山,海拔在800米以上。东北部的游洋、石苍、象溪、钟山乡镇多为低山,海拔在500--800米之间。东、西、南部边境,由低中山逐渐降低为丘陵。
丘陵 主要分布于中部及南部盆地,谷地周围,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 主要分布于中部。多呈卵圆形。有度尾、大济、鲤城、赖店、榜头、盖尾、郊尾等盆地。县城以东的盆地统称东乡平原,县城以西的盆地统西乡平原。东西乡平原总面积352。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9。3%。
河谷平原 主要分布于木兰溪干流上游及支流两岸,以及枫慈溪、粗溪、九鲁鲤湖溪、九溪沿岸等。
七、地貌分区
西北部--中山区 分布在凤山、西苑、社硎、象溪等乡。海拔在800--1800米之间,山高谷深,是全县的最高地带。面积447。1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4。64%。
东北部--低、中山区 分布在石苍、游洋、钟山等乡镇,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面积437。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4。12%。
中部--丘陵、低山及盆谷交错区 分布在度尾、大济、鲤城、城东、书峰、赖店、榜头、龙华、盖尾等乡镇,海拔在40--700米之间。面积654。4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6。06%。
南部--丘陵、台地区 分布在园庄、枫亭、郊尾等地,海拔在10--650米之间。面积234。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2。9%。枫亭浅海630亩,滩涂面积7110亩,其中可利用的有1000多亩。
经济社会概况2008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4.16亿元,增长15.7%,增幅历年最高,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16.9∶44∶3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7亿元,首次突破30亿元,增长38.2%。财政总收入4.92亿元,增长24.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2.8亿元。外贸出口总额17226万美元,增长28.4%,合同利用外资536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198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5亿元,增长12.2%。金融系统存款余额69亿元,增长7.6%,贷款余额34.62亿元,增长24.1%。
项目建设。全县10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4亿元,重点建设投资额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65.5%。完成土地征收近400公顷,拆迁48.6万平方米,争取各类金融贷款和授信资金7.6亿元,帮助企业招工近2万人。仙游经济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枫亭、鲤南片区新投产项目17个。金钟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成功截流,坝体回填,引水隧洞掘进5.5千米。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核准申请及评估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进场公路路基工程全线完成,通风洞、交通洞动工建设。仙港大道完成投资3.26亿元,路基工程基本完成,仙港大桥和互通立交桥动工建设。福厦铁路仙游段主线建设及4个安置区建设不断推进。郊尾民营创业园动工建设。
工业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102.6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增长30.6%,增幅同比提高8.2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37.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9.6亿元,增长39.1%,增幅全市第一。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新增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0家。27家亿元企业完成产值4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6.2%。服装鞋革、电子信息、金属制品、工艺美术四大产业产值规模工业产值的70%。仙游经济开发区、鲤南工业规划区等平台集聚能力增强,80%以上的工业项目落户工业规划区。成功举办中国·仙游古典工艺家具精品北京展览会,仙游县制定的古典工艺家具质量标准成为福建省地方标准。云敦衬衫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仙游县企业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新创省名牌产品4个、省著名商标2个,市知名商标5个。
农业生产。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8.4亿元,增长6%。第一产业增加值15.95亿元。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龙华茶叶、度尾文旦柚、书峰枇杷等特色农业不断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原料林和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仙台农业合作向区域化发展,钟山、游洋、石苍、书峰、社硎、象溪、西苑等7个山区乡镇纳入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规划,累计开发山地1400公顷。30个农业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产业。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6.78亿元,房地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房地产项目17个,商品房施工面积50.1万平方米,增长184%;销售面积15.8万平方米,增长219%,增幅居全市第一。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6.4%、6.2%、2%。新建标准化农家店200家,名列全省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亿元,增长12.6%。旅游业继续增长,接待游客7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100万元,增长21.3%。
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达33.2%,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面积占近期建设规划区的88%,占县城总体规划区的42%。组织实施了50个重点城建项目。鲤南南一环路、东环路竣工通车;鲤城北一、二环路、东二环路动工建设。城区框架不断拉大,建成区面积达13.1平方千米。旧城改造和鲤北、鲤南新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鲤中片区改造房屋拆迁基本完成,部分安置房开工建设。龙翔新城、木兰滨河新村、九隆城商住楼、海亭嘉苑等商住小区完成投资3.6亿元,施工面积近35万平方米。仙游汽车总站竣工落成。枫亭、郊尾、榜头、赖店、度尾、园庄等集镇建设不断推进。新农村试点村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完成农村公路硬化234千米,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建设村级通水工程46处,受益人口12万人。
民生保障。15件惠民实事全面落实。全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1.5万人,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1050人,帮助农村贫困家庭“一户一就业”26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5%。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农村低保补助标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深入开展,参保率84%。12315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全面完成。完成“造福工程”搬迁900人,26个省市扶贫重点村共实施扶贫项目42个。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8元,增长19.3%;农民人均纯收入4740元,增长12.3%。居民储蓄存款58.49亿元,增长7.45%。
社会事业。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36个,实现科技成果对接项目122个。福建仙游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获科技部批准立项,创建全市首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第四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受惠学生13.3万人。仙游职业中专学校创建国家级重点职校工作通过省级评估。“双高普九”稳步推进,高考万人口本科上线数42.9人,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8.1人。完成象溪、西苑等学校的资源整合。中小学危房改造二期项目全面完成。“仙游八乐”、“九莲灯”等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完善。计生基础不断夯实,出生人口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政策符合率达86.5%,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率先在全市推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大济、度尾、龙华、园庄等4个省级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125.27公顷。
人口状况一、人口总量
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仙游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园庄乡土楼村溪尾山留有先民活动的遗址、遗物。先民们以磨制的石器、上釉的陶器作为日常生活、生产用具,从事农耕渔猎以及手工纺织业、制陶业等。
据宋《仙溪志》载,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建县时,仙游人烟稀疏。五代十国时,北方人民避乱南迁,其时主客未满千户。北宋末年,北方人民再次避乱南迁,大批入境。明代,人口趋于下降,在其后的150余年间,徘徊在1--1.5万口之间。到清代,经历了“乾嘉盛世”之后,人口增加,同时人口统计由仅计成丁口数改为男女老少均计在内,故人口统计数骤增,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全县人口达49320户共计306798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迅增,目前已达百万。
二、人口构成
民族 仙游是个多民族的县份,民族以汉为主,占全县总人口的99%以上,少数民族有畲、回、蒙、藏、苗、彝、壮、侗、瑶、黎、高山、水、白、土家、哈尼、拉祜、纳西、仫佬、毛南、乞佬、京、朝鲜、布依、满等共26个少数民族。
姓氏 仙游村庄以同姓宗亲聚居为主,集镇则杂姓聚居。全县汉族以陈、林张等姓为最多。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流动加剧,特别是四川、云南等省女子婚嫁到仙游的增多,姓氏也随之增加。据1992年底统计,全县共有324个姓氏。
职业 仙游县居民历代都是以务农为主业,除极少数从事教育、经商和公务外,从事农林业的占90%以上。改革开放以后,仙游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小农自然经济向比较开放式的农工商联合体发展,农业人口向非农转化加快,二、三产业崛起,使职业结构发生了更大变化。
华侨状况仙游人出境见于明文记载的,迄今有一百多年了. 仙游县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有201138人,其中港澳同胞10573人。华侨华人主要居住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美国、泰国、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和地区。仙游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侨务工作,特别从改革开放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侨务工作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落实侨务政策,保护华侨和归侨侨眷在国内的合法权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华侨华人支持家乡建设的积极性。
教育事业仙游中学一览
仙游县第一中学
仙游县第二中学
仙游县第一道德中学
仙游县私立第一中学
仙游县友谊学校
仙游县第二华侨中学
仙游华侨中学
仙游县东屏中学
仙游县盖尾中学
仙游县第四道德中学
仙游县郊尾中学
仙游县城东中学
仙游县芹林中学
仙游县枫亭中学
仙游县园庄中学
仙游县榜头中学
仙游县第二道德中学
仙游县钟山中学
仙游县游洋第二中学
仙游县游洋中学
仙游石苍中学
仙游县书峰中学
仙游县社硎中学
仙游县承璜中学
仙游龙华第二中学
仙游县第三华侨中学
仙游县龙华中学
仙游县大济中学
仙游度尾职业中学
仙游县度尾中学
仙游县西苑中学
仙游金石中学
风味小吃1.仙游蓼花和麻筒:仙游县生产蓼花与麻筒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早在清康熙年间,蓼花和麻筒就成为逢年过节、婚庆送礼的必备佳品。蓼花和麻筒具有营养丰富、酥脆可口、价廉物美的特点,所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蓼花的基本原料是糯米、蔗糖、纯碱、麦芽糖。制作方法是:先把糯米浸水24小时,然后淘净、凉干、粉碎,再加热水制成一个个小软粿,小软粿用水炖过,加入少量纯碱,再放在金属桶中用木棍猛搅直到起泡不收缩为止,接着把小软粿切成长四公分、厚四公厘的冬瓜条样的白粿条,白粿条油炸之后就成为蓼花胚了。蓼花胚沾满蓼花米就是成品蓼花了。如让蓼花胚沾满炒芝麻,那就成为麻筒了。
2.坝下“馄饨”(俗称扁食):用料考究,以精猪肉切碎为馅,拌以虾仁、葱米、味精、五香、胡椒、精盐等。馅皮多用精粉打成,因而薄而透明。汤多用肉骨汤,且拌以蒜、油芝麻、葱等香味佐料,吃来香味扑鼻,别有风味。
3.盖尾“蚮饼”(即“海蛎饼”):原料是地瓜粉、豆腐渣,拌以葱、芫葵、五香、胡椒、味精等。油炸时先放人凹瓢,中夹心生蚮。炸熟后,酥脆香甜,沾着蒜泥酱醋,更是爽口宜人。
4.度尾“草粿”,又称“清明龟”:每当清明季节麦田里盛长一种花黄、叶黄且叶面有绒毛的黄花曲草,采回洗净、晒干、磨成粉,加上糯米粉,蒸成龟背形的草粿,香味浓郁,柔韧可口,是度尾、大济一带特有的曲粿。
5.龙泉“松糕”(即发糕):用纯白米磨成浆,让其发酵、再加糖、芝麻。蒸熟后,发糕松软,富有弹性,配花生汤吃发糕,是可口的早餐。
6.城内“赤饼”:用面粉拌成浆团,再在平锅烫成面皮,然后用几张面皮裹卷花生粉、芝麻、白糖等,就做成一个“赤饼”,皮韧馅甜,吃来香味满口。
7.二保“小唛”:馅为糯米,拌以糖、盐、花生、虾仁、香菇、笋服等,外包豆浆皮,蒸熟后,吃来又甜又咸,越嚼越有味道。
8.枫亭“蛏插”:用无浸水的鲜蛏为料,拌以纯地瓜粉,放在热汤中做成“蛏插”,以汤不糊为佳,加上醋、酒,吃来清甜可口。
9.游洋“白粿”:用冬米蒸成饭,再放进石臼中舂打,然后放在案板上压平,切成块状(过年时做成圆糕状),食用时可以炒成甜白粿、咸白粿、炸白粿等。游洋白粿质地细腻柔韧,是最佳的年糕。
10.岭头坪“锅边”:用米磨成浆,加上硼砂等原料,放在平锅(一般用铁皮盘)中蒸熟,越薄越好,食用时切成条状,可以制成汤锅边和炒锅边,质优价廉,是群众方便的小吃。
11.西门兜“焖蒸糕”:用面粉拌成浆,让其发酵,再用提壶浇在架上炭火的平锅上,焖熟时,加上糖、芝麻等,对折让其夹心。焖蒸糕质地柔软,有弹性,甜度适中,很受顾客欢迎。
12.度垅“芜糕”:把一些薄荷草(俗名溪芜菇)放在铺糯米粉的蒸笼底部,蒸煮后,薄荷味渗进米糕,香气袭人,是仙游独特的糕点。
13.鲤城“仙草”:用游洋、度尾等地出产的仙草,清水蒸之,加上曲粉,冷却后就凝冻成黑色的仙草,性清凉能败火,切成小豆腐大小,加些糖,再放些冷开水,是夏令解暑冷食。
14.灵陂“乒乓冻”:采用薛苈树上结的“鸭腰”果。掏出仔肉,用纱布裹住,然后用力在清水中搓洗,其汁溶于水,加上硼砂、明矾,经过四至五小时的凝冻后即成,性清凉能败火,是夏令消暑佳品。
15.枫亭糕:用纯糯米粉为料,拌上白砂糖粉末,再加上花生仁、芝麻等,干蒸熟后,切成四方块,吃来香甜可口,适宜老人小孩食用,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在省内外及东南亚一带颇受欢迎。
16.下徐“仁丹糕”:以糯米粉为原料,拌以白糖、精盐、酸汁,蒸熟后压平切成方形小粒,趁热撒上白砂糖让其附着,吃来甜、咸、酸味道齐全,适宜病人和老幼食用。
17.半路街“碟蒸粿”,俗称“塌头粿”:以糯米浆为原料,拌上糖油、硼砂,装在碟子里,放到竹笼里蒸熟。冷却后,碟粿为褚黄色,有透明感,吃时用竹签挑起,富有弹性,香甜可口。
方言仙游方言称“仙游话”,与莆田话相类似,合称“莆仙话”。莆仙史称“兴化”,故又称“兴化话”。仙游方言(仙游方言)与闽南方言和闽东方言构成福建省三大方言体系。因地域、历史、生产、文化、民俗等关系的影响,仙游方言逐渐带有闽南、闽东方言的特点:就文白异读的对应说,它近于闽南;就声韵母的连音变化看,则近于闽东。和莆田话相比,仙游方言中有较多的地方与闽南方言相似。
仙游方言除在莆田市境内流通外,福清、惠安、泉州、永春、永泰等市县的部分村落,也有人讲仙游话。宋元以后,仙游人因谋生,迁徒他乡或飘洋过海,随着他们的足迹所至,仙游方言也被传播到我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至今广东的雷州、海南岛及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地,仍有 部分人使用认仙游方言。
仙游的方言的形成,有其古老的渊源。历史上,中原有口曾3次大规模流入仙游:东汉至东晋时,中原纷争,百姓为避战乱,有的举家南迁,这次迁来仙游定居的多数是河南固始一带;唐末至五代期间,黄巢起义军和王审知入闽,又有大批人迁入仙游;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康王南渡,一些将士及家属又定居仙游。在共同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促进了中原语言与仙游土著语言的交流、融合和演化,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仙游方言。仙游方言与普通话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声母简单,无舌面音和卷舌音,只有重唇音和舌头音,单元音比较多。有鼻化元音,声调也较多(有7个调)。受中原文化、汉家民俗文化的影响,仙游方言中至今还有不少字词保留着普通话的原音,如:花、盐、爱、尥、饽、菜、困、油、端、碓、难、敦、南等。仙游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有古时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痕迹。仙游方言中保存有:称“书”为“册”、“勺”作“瓢”、“绳”作“索”、“锅”作“鼎”、“调皮”作“骚货”等古词汇。甚至还有一些戏台文言用语,如“尔奈我何”、“一不作二不休”、“吉人天相”、“岂有此理”等,构成仙游方言的丰富多彩的特点。
仙游方言的内部一致性较大,虽由于地缘关系、历史变迁和其他一些语言接触而产生了一定的口音、语词分歧,但仍可以通话。
仙游方言在县境内各区域也稍有差异。县城所在地的鲤城镇及榜头、赖店、龙华、大济和度尾等地口音比较接近,属较纯正的仙游方言;邻近永泰县的游洋、钟山、石苍、凤山和象溪等山区,受永泰方言的影响,带有一定的“永泰”腔;靠近惠安、晋江、永春等县的枫亭、园庄、龙华金沙、度尾苦竹等地,受闽南方言的影响,带有较重的“闽南”腔。县境结合部的一些边界村落,在使用仙游方言的同时,也使用邻县方言。
仙游方言同其他方言一样,有着地域的局限性,不利于交际、沟通,不利于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汉语方言将逐步向普通话靠拢,地方方言的隔阂将逐步消除。现在,除农村外,凡涉入社会的仙游人,无论是公务员、教师、学生或出门做工的青年,基本上都用普通话交流。在县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儿童,都能讲一口标准机时流利的普通话。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有的已超过老人和父母的水平,在小家庭中,常常可以听到孙子为公公或奶奶纠正语音,这是社会大熔炉对文化和语言的陶冶和提纯。那带有浓重仙游方言色彩的老一辈人的普通话,常常受到入学儿童的挑战。从仙游交际语言和变化,可以窥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国外侨居地,仙游方言也成为联络情感、联系乡思的纽带。那用仙游话演唱的莆仙戏曲,给人温馨,令人陶醉,一声声,一段段,编织成一缕缕爱国爱乡的情丝。
仙游的风俗下马,亦称“脱草鞋”:古时,远离家门出外做官或经商的人回到家乡时,他的堂叔侄,表兄弟姐妹等亲戚,都要备办线面、鸡蛋(或煮碗点心)相敬,俗称“下马”。意思是为远方归来的亲人洗尘。他们收下礼物后,必须回敬毛巾、肥皂,表示感谢亲友们的深情厚意。 饯行:旧时出外赴考、做官或经商的人,临行时,他的亲友要煮上一碗线面、鸡蛋给他吃,叫做饯行,意思是祝他平安、顺利。主人收下面蛋后,要回敬红糖数块(今用糖果),表示不忘家乡亲人的甜情蜜意,待外出回来时,再赠以毛巾、肥皂酬谢他们。现在一些农村沿用旧礼为乡里人参军、上大学行饯行礼,表示祝贺。
送嫁:姑娘要出嫁了,亲友赠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给她,叫做送嫁,姑娘则要把夫家挑来的石榴包、红团、白糕、猪肉分赠给他们。
贺喜(即送贺礼):在仙游乡村,凡是结婚、“做十”(祝寿)、“贺厝”(即庆贺新屋落成)的人家,其亲友都用红纸包上几元线(有的是送实物)作为贺礼。主人要备办酒席宴请他们,作为答谢。特别是结婚时,亲戚送来贺礼,主人除了宴请他们之外,临行时还要分给一刀“祖肉”(一般是条肉)和一串红团、白糕、石榴包等,俗称为“回贺礼”。
做客:到乡下做客,主人会煮上一大碗线面,外加鸡蛋、花生、肉菜等肴。客人不能把点心都吃光,一定要留下一些,叫做“留碗底”。
挂脰:孩子到亲戚家去做客,如果是第一次来的,临行时,主人就要用红髻线扎上一些钱,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叫做“挂脰”。
谢师:旧时父母延师教子学艺之日,要用盘盒装上酒菜,送到师傅家中,先让孩子行拜师礼,再呈上一个红封,内装学艺的酬金,叫做“谢师”。师傅收下了这些礼物,就认下这个徒弟,开始教他学手艺了。
仙游端午习俗仙游民间的端午节,历史悠久,俗称“五日节”。每年春节、端午、仲秋、冬至是民间的重大节日。从五月初一至初五皆为节日。民间有“初一糕、初二桃(或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赛龙舟)”的民谣。意味着“五日节”生活丰富多彩,活动形式多样,具有淳朴的地方风情。
仙游端午节有“送节”和“送粽子”的习俗。初五之前,出嫁的女儿生育后,须给娘家“送节”。由女儿亲送一些米粉、面条和肉类。娘家以小儿服装、红肚兜、纸扇和鸡蛋十二粒回赠;鲤城及山区人们,用上等白米,添加蛏干、虾肉、香菇等佐料,制作粽子,作为礼物,馈赠亲朋戚友,以示情谊。民间初一食糕点,初二食桃子或粽子,初三食海螺,初四在窗户上插艾叶。这个节日,农家均要蒸果糕,供祀神灵,初五日天未亮,庶民用麦秆点燃把屋里的蚊子引送田野,寓为夏天免受蚊虫骚扰。与此同时,家家户户清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或点燃蚊香,喷洒雄黄酒水,清毒驱邪,以示消灾,祈保家人平安。初五中午庶民以炒米粉或面条当午饭。饭后大人小孩均要洗澡,换除冬服,穿上新夏装。洗澡水须用午时正的井水,加上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兰草、豆秆等的“午时草”烧开水(俗称午时水),烧水时亦把鸡(鸭)蛋放入共煮。全家老幼均食一双蛋,把画上虎图案的蛋,装在香囊袋里挂在孩童的脖子上,并在孩子的鼻子上和耳朵抹上雄黄,寓为迎祥纳福,消灾避祸,来日好经风雨,少生病。初五下午在鲤城的虎啸潭、会仙、大坂口、榜头的溪东、龙腾、紫泽、大济、杉尾等木兰溪溪流及枫亭的霞桥太平港,举行“扒龙船”竞赛活动,场面热闹非常,蔚为壮观。还有枫亭的兰友、学士两个社区组织龙鼓队,敲锣打鼓走街串巷进行游唱《十二月景》的龙船诗,以慰屈原游魂,祈求福寿安康。
而仙游端午时最与众不同的习俗就是把鸭蛋用午时草煮得黄黄的。盛在一起后,有兴趣时孩子或有童趣的大人便会把起两个鸭蛋对碰,先碰碎者为输。转自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
- 仙游县
- 琵琶春怨
- 海岸线
- 于事无补
- 全能影后她来自未来
- 竦然起敬
- 白骨露野
- 半个海洋
- 战地笳声海棠红
- 妒贤嫉能
- 沁阳市
- 虚推古人
- 你就是性福
- 玉林
-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 活不活,死不死
- 浓妆艳抹
- 清霁
- 百老汇
- 擎天柱
- 丹心谱
- 耳濡目及
- 独辟蹊径
- 座头市与独臂刀
- 顺风转舵
- 抑塞磊落
- 主薄
- çˆ±ä½ ä¸€å®šå¿«ä¹
- 成道从封神开始
- 寸田尺宅
- 秉公办理
- 晚年大成圣体,我能穿越洪荒世界
-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 爱情无价
-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
-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 即小见大
- 虎咽狼吞
- 中国私用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
- 海拉尔
- 喜上眉梢
- 琼台玉阁
- 新北斗神拳
- 苦行赎罪
- 睹着知微
- %25E7%25A7%2580%25E5%25B1%25B1
- 颐养精神
- 玉京山上的树
- 午夜香吻
- 八番队的混子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