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区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万盛区

万盛区


ad

重庆市万盛区区域概况万盛区位于重庆南部,距重庆市区90公里,位于渝黔交界出。全区幅员面积565平方公里,辖7镇1乡2个街道办事处,是重庆市的生态旅游区,"三峡外环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万盛山川灵秀,特产富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最突出的是旅游资源,山、水、泉、林、洞俱全,融雄、奇、险、幽于一体。主要有"中国最古老的石林"--万盛石林,其形成时间比云南石林还早2亿多年;有层峦叠蟑,碧波如玉,峡中有峡、谷中有谷、洞中有洞,被誉为"西南动植物基因宝库"的黑山谷风景区;有水急浪高、惊险刺激,被誉为"渝黔第一漂"的铜鼓滩漂流;有水质奇佳、功效独特的"灵液延春"樱花温泉,以及"山城绿珠"九锅箐森林公园、磨子洞、玉竹龙宫等一大批类型多样,特色独具的生态旅游景观。

万盛属古夜郎之邦,苗族、仡佬族、彝族、汉族等长期聚居,多种文化交融共生,苗族风情古朴浓郁,夜郎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重庆市的新兴旅游区,近年来,万盛大力实施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优势工业为主体、特色农业为基础、城市建设为依托、科技创新为动力"的旅游带动战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万盛旅游已基本形成黑山谷、万盛石林、铜鼓滩、樱花温泉、九锅箐森林公园五大品牌,整体上了一个大台阶。

区内优势工业体系正在形成。煤炭化工、机械加工、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进一步改造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 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坚持"经营城市"理念,按照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要求,努力把万盛建设成为人均绿地多、生态环境佳、人居环境美的重庆市的后花园。随着綦万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资源型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增强,前景十分看好。
历史沿革
  重庆市万盛区始建于1955年。区境在殷商、西周、春秋及战国初期为巴国地。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区境为巴郡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至隋朝时期,区境从属尚难考证。唐代,区境分属溱州荣懿县、扶欢县及涪州宾化县。北宋,区境分属夔州路南平军溱溪寨、隆化县、南川县。南宋,区境分属夔州路南平军鼎山县、隆化县、南川县。元代,区境分属播州鼎山县、綦江县及重庆路总管府南川县。明代,前期区境分属贵州布政司播州松坎驿及四川布政司重庆府南川县、綦江县;后期区境分属四川布政司遵义府桐 梓县(夜郎里)和重庆府南川县、綦江县(遵化里、永兴里)。清代,前期区境分属贵州省遵义府桐梓县(夜郎里)及四川省重庆府南川县(丰隆里)、綦江县(遵化、永兴里);后期区境分属贵州省遵义府桐梓县(第六区)及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南川县(万盛场、刀子口场、丛林镇)、綦江县(遵化、永兴里)。民国时期,区境分属贵州省桐梓县及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区南川县、第三行政督察区綦江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境分属贵州省遵义专区桐梓县、四川省涪陵专区南川县、江津专区綦江县。1955年1月21日,国务院(55)国政常字第6号文批准,由贵州省桐梓县第十区及四川省南川县第十区的1个镇6个乡及綦江县青年乡、建设乡、金灵乡(包括南桐煤矿、东林煤矿区域)建立重庆市市辖区重庆市南桐矿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南桐矿区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

经济发展
  (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据统计,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按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43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三次产业比为13.8:41.5:44.7。2006年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4800万元,比(同口径)上年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2006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10亿元,比上年增长87.1%。招商引资再上台阶。全年实际利用区外资金13.88亿元,比上年增长43.1%。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该区农村经济克服了“百年旱灾”影响,实现农业增加值15898万元,林业增加值5349万元,牧业增加值6668万元,渔业增加值808万元;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128万元。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06年退耕还林还草面积5000公顷;四边旁植树80万株,封山育林6000公顷;苗木基地育苗66.3万株,育苗面积27.9公顷。年末全区森林覆盖率为35.8%。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6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82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5448万千瓦时,化肥施用量(折纯)0.85万吨。全区有效灌溉面积1950公顷,全年水利资金投入893万元。乡镇企业增长平稳。全年全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24500人,比上年增加10.0%,完成总产值15.4亿元,比上年增长(现价)17.4%;实现增加值5.02亿元,比上年增长(现价)14.4%;实现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实现利润10072万元,比上年增长1.3%。

  (三)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万盛是重庆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矿区,煤炭行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煤炭行业增加值占地区经济的比重一度高达70%。经过多年的工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目前全区共有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300余户,涉及的行业有煤炭采选、电力、机械加工、建材、化工、造纸等21个。2006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5.23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全区工业的73.9%;完成工业总产值20.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14.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全区工业的69.0%。2006年全区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0.18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实现利润375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6.8%,比上年下降11.6个百分点。

  (四)旅游及第三产业发展情况。万盛是重庆市的新兴旅游城市和旅游经济试验区,上世纪90年代初,区委、区政府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旅游带动”战略,通过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现已成功开发并推出了万盛石林、黑山谷风景区、奥陶纪风景区、铜鼓滩峡谷漂流、樱花温泉、九锅箐森林公园等6大风景区,其中万盛石林、黑山谷风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2006年,旅游到港124.3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0%,其中进入景区51.0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8%,旅游直接收入91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其中门票收入16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同时,批发零售、餐饮、房地产、服务业等其他第三产业也获得较快发展,2006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新口径)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8.04亿元,增长15.3%,住宿餐饮业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
社会事业科技工作再上台阶,2006年,组织实施市、区科技计划项目64项。基础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2006年我区“两基”教育进一步巩固,优质教育进一步推进,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向前推进。2006年全区有线电视户数达51594户,有线电视收视人数154782人,通电视的村数为51个,电视人口覆盖率97.2%。广播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2006年末全区卫生机构104个,拥有病床1097张,卫生技术人员1104人。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2006年全区体育运动场地227个,年末达到国家锻炼标准32152人,其中优秀级8478人。

低生育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0‰。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18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地区城镇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6027元,增长15.9%。农民人均纯收入3268元,增长0.8%。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2006年各类就业培训人数2380人,指导3853人实现就业,其中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164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352人,登记失业率为4.81%。社会保障能力增强。2006年新增失业参保人数1816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232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2363人。

旅游文化

  万盛区位于大娄山北麓,地处两省(市)三县交界之地,东接南川,西连綦江,南临贵州桐梓,北望山城重庆。古为夜郎国属地,现踞渝湘黔要冲,处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渝黔相交的高山峡谷,是重庆市郊避暑条件最好的区域。万盛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区”和重庆市唯一的“旅游经济试验区”,拥有万盛石林、黑山谷两个国家“AAAA”级景区,已成为“渝南山林”自然生态游基地、长江三峡旅游带外环的重要节点和重庆周边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

万盛区自然旅游资源富有特色。山、水、泉、林、洞一应俱全,动植物种类繁多,喀斯特地质特征、立体性气候特征明显。其中,黑山谷是重庆目前最大的原始生态旅游景区,位于渝黔界河鲤鱼河上游,是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因为动植物种类繁多而被誉为“渝黔生物基因库”;黑山谷森林覆盖率达97%,峡谷相对落差达600—1000米;这里溪水长流,玉瀑高挂,峡谷幽深,林木苍翠,栈道悬崖,浮桥飘摇。

万盛石林是中国最古老的石林,形成于约4.6亿年前的奥陶纪时期,是国家“AAAA”级景区;因属于喀斯特地貌,景区内怪石林立,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许多岩石上密布着角石、笔石、珊瑚等几亿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具有巨大的综合旅游观光价值和科考价值。万盛还有重庆“避暑胜地”之称的黑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被称为“渝黔第一漂”的铜鼓滩漂流,有被誉为“山城明珠”的九锅箐森林公园,有生态保存完好的“绿色石林”奥陶纪地质公园,有历史悠久能“灵液延春”的樱花温泉等其他景区和景点。万盛区文化旅游资源绚丽多彩。全区有苗族、回族等近20个少数民族,民族民俗文化丰富;古夜郎文化源远流长;红苗风情耀眼巴渝;“五七干校”和“知青”遗迹更是丰富了当地的人文资源,此外,崖墓、石刻等人文景观也较为丰富。

特产资源
  土地资源:全区土地总面积565.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采用国土资料)9042.73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83万公顷,森林面积1.98万公顷。
  矿藏资源:万盛区矿藏资源十分丰富,有煤、硫铁矿、石灰岩、白云石、皂石、石英砂、水泥粘土、耐火粘土类等数十种。2006年已探明的煤炭工业储量为3.08亿吨,硫铁矿储量130万吨。
  水资源:主要有孝子河、木洞小河、藻渡河三条主要过境河流,多年平均过境径流量92284万立方米。目前取水量为上游的有关场镇、企业,取水约5000万立方米。
  动物资源:共有陆生脊椎动物333种,分属4纲32目86科。两栖类有12种,爬行类24种,鸟类133种,兽类42种。常见兽类有野猪、果子狸、小麂、黑叶猴、草兔、猪獾、黄鼬、獾等,历史上有云豹、穿山甲、猕猴、灰金丝猴等动物生活的记录。保护动物共有40余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游隼、云豹和灰金丝猴等;二级保护动物有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白尾长冠雉、穿山甲、玉锦蛇、白鹇、猕猴、短尾猴、黑叶猴等。
  植物资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揽括了亚热带暖湿性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垂直分布中山地带的绝大部分代表植物。共计4门168科,现有采集鉴定的维管植物有1102种,预测全区植物种类可达1800余种。林中分布着大量的珍稀保护树种。根据国家林业局1999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杉、珙桐、南方红豆杉、桫椤以及栽培的银杏、水杉、苏铁等;二级保护植物有榧树、福建柏、鹅掌楸、香果树、杜仲、厚朴、峨眉含笑、楠木、润楠、樟树、厚皮树、喜树等。树龄大于100年的名木共有11株,主要为枫香、香樟、香果树等种类。药用植物有天麻、天门冬、枸杞、沙参等;笋用竹有方竹、刺竹、料竹;观赏植物有百合、大百合(荞麦叶贝母)、平枝栒子、火棘、万寿竹、紫叶千里光、报春花、来江藤、山矾、灯台树、枫香等。经济植物以茶、猕猴桃为主。因为区内土壤以酸性黄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所以拥有大片的茶园,品种有川茶、景星台茶、老鹰茶、苦丁茶,其中“滴翠剑名”茶叶获得国际金奖。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