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沁源

沁源


ad

县情概况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市东南,长治市西北部。东邻沁县,南接屯留、安泽、古县,西连灵石、霍县,北靠平遥、介休。地理坐标在东经111°58′30″~112°32′30″,北纬36°20′20″~37°00′42″,全境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74公里,土地总面积2554平方公里,辖5镇9乡,总人口16万人。

历史沿革沁源,因沁河之源而得名,古为冀州之域,春秋为晋之地,战国前期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汉置谷远县,王莽时,改谷远为谷近县,三国为魏之地,晋废县,属上党郡。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建义元年,(公年528年)始置沁源县,县治在今城南一里许。同年,于沁源县置义宁郡,领团城、义宁、安泽、沁源等县。北齐,北周时,沿用不改。
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治沁州,州治在沁源县城南。同年,沁源北部始置绵上县,属西河郡。隋炀帝(杨广)大业初,沁源属上党郡;隋恭帝(杨侑)义宁元年,仍复义宁郡。
唐高祖武德初,复沁州治。同年,又在沁源西部,分设招远县,沁州,三年废,招远县仍归沁源县。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年742年)改沁州为阳城郡。领沁源、和川、绵上。唐肃宗(李享)乾元初复称沁州,故治在沁源县。
北宋时属威胜军,宋太宗(赵炅即匡义,亦名光义)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威胜军在铜乱柳石围中,即今沁县城置沁州,从此,沁州便从沁源迁到沁县,沁源县仍属沁州,金初沁源亦属沁州;金宣宗(完颜王旬)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始治谷州,谷州治在沁源。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废谷州,属沁州。明清时,仍属沁州,州治在今沁县城。
民国三年(即公元1914年)。沁源属冀宁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废道,属山西省。
1942年10月,为适应战争需要,在朱鹤岭以北地区分设绵上县,绵上县政府驻东村、赤石桥、水峪等地。1945年4月11日,沁源和绵上又合并为沁源县,县政府驻郭道镇。太岳区的岳北专署驻沁源城关。1949年太行区的长治专署和太岳区的岳北专署,合并为长治专署后,沁源县政府,从郭道迁到城关。
1958年沁县和襄垣合并不久,又和沁源三县合并为沁州,县政府驻沁县城。1960年沁县、沁源、襄垣又按原地分为三县,沁源县政府从沁县迁回城关镇(现改名为沁河镇),至今。
行政区划
沁源县原辖4镇、18乡:城关镇、郭道镇、定阳乡、柏子镇、五龙川乡、王和镇、王凤乡、李元乡、聪子峪乡、王陶乡、花坡乡、韩洪乡、鱼儿泉乡、中峪乡、法中乡、柏木乡、交口乡、白狐窑乡、官滩乡、景凤乡、赤石桥乡、庄儿上乡。2001年撤乡并镇,城关镇改为沁河镇,李元乡改为李元镇,郭道镇、定阳乡合并为郭道镇,柏子镇、五龙川乡合并为灵空山镇,王和镇、王凤乡合并为王和镇,王陶乡、花坡乡合并为王陶乡,韩洪乡、鱼儿泉乡合并为韩洪乡,法中乡、柏木乡合并为法中乡,交口乡、白狐窑乡合并为交口乡,赤石桥乡、庄儿上乡合并为赤石桥乡。现辖5镇、9乡:沁河镇、郭道镇、灵空山镇、王和镇、李元镇、中峪乡、法中乡、交口乡、聪子峪乡、韩洪乡、官滩乡、景风乡、赤石桥乡、王陶乡。

沁源地处太岳山东麓,沁河之畔,沟渊地肥土沃,山岭崖峻林绿,地上自然资源景观绮丽秀美,天姿茂异,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功夺天造。自然资源优势可谓“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地理地貌
境内群山环抱,起伏连绵,均属太岳山系。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西北紧依太岳山主峰,主要山脉有灵空山、云盖山、天池山、云梦山等二十八座大山。最高峰为茶房沿,海拔2523米,最低处龙头海海拔 939 米。诸山植被复盖较好,绵山至灵空山一带,油松密郁,树干粗大,高在10米以上,林深树密,蔽日遮天。东部山势略低,最高处海拔1745米。诸山复盖有片断油松,但以老爷山树大林深,树高多在10米左右,其余多为疏林。沁河为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县西北部的二郎神沟,向南注入黄河。其支流有柏子河、赤石桥河和紫红河等。

气候特征
沁源县年均气温8.7℃,一月零下 6.5℃,七月 22.4℃,年降雨量600毫米, 霜冻期为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下旬,无霜期50至180天。

工农产业 沁源县的经济以农、林、牧、煤为主。现有耕地 28.19万亩,农作物以杂粮为主,有玉米、谷子、豆类、小麦、莜麦、土豆等。森林面积达二百多万亩,野生资源有山桃、山杏、橡籽、油松籽、木耳、蘑菇等。野生药材有 120 余种,有党参、黄岑、连翘、柴胡等。野生动物有狼、豹、山猪、山羊等。沁源县的牧坡资源也非常丰富,连片牧坡面积达72万亩,牧草 200余种,畜牧业颇发达。每年向海外出口一定数量的肉牛。
矿藏以煤为主,总储量约128亿吨,其次是铁。铝土矿、硫磺、石灰石等也有蕴藏。工业生产主要有原煤、焦炭、生铁、机械配件、电力、硫磺、化肥、离心机、粉碎机等。其中原煤年产达75.56万吨以上。

交通运输
境内交通较为方便,平遥至屯留、张店的支线公路途经县境。由沁源县交口经沁县至武乡的支线公路,连接着太原至大口干线公路和榆次至黄碾支线公路。境内乡镇间均可通行汽车。但部分山区运输仍靠人挑畜驮。

风景名胜 名胜古迹主要有圣寿寺,位于县城西北18公里的灵空山峪,建于唐朝景福二年,有寺院东钟楼、仙、峦二桥,规模严整、布局奇特,其中十景最引人注目。灵空山,亦称九顶山,位于县城西北30公里处,山峰迭翠,壁立如削,水清林密,云霞缭绕,为天然胜景。
县城南七公里处的阎寨村,有抗日时期“青年抗敌决死队抗战四周年阵亡将士纪念碑”三通,碑上记载着当时抗日军民的英雄事迹。
沁源的旅游资源有:沁河源头、灵空山国家森森公园、菩提寺。






经济发展发展中的沁源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境内含煤面积约2040平方公里,原煤储量128.8亿吨,可采量90亿吨。其中主焦煤储量约41.4亿吨,全县铁矿总储量5800万吨,含铁量大多在30—50%。全县铝矾土矿总储量约1亿吨,品位多在60%以上。全国畜牧基地县之一,全县以饲养大牲畜为主,被国家列为全国黄牛改良基地县。山西省用材林基地县之一,全县以用材林、经济林为主,有省营林场6个,县营林场3个,年生产木材4万立方米。孕育着深厚长久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沁源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健康发展。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乡镇企业股份制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采掘、冶炼、焦化、加工为主体的模式。农业经济初步建立起了粮食、蔬菜、果品、种子、木材、畜产品基地,粮食生产连续几年获得大丰收。交通邮电事业发生质的飞跃,全县总通车900余公里,沁县至沁源的地方铁路一期工程竣工,实现通车。全县电话总装机12000余门,所有乡镇均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与全国联网。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40所,儿童入学率100%。全县14个乡镇实现了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达标。县级科技机构重点推广地膜覆盖、蓄水丰产沟、ABT生根粉等实用技术,积极完成“星火计划”项目。全县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建有22个文化活动中心站,1998年,跻身于国家级文化先进县行列。此外,在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就。?

随着国家中西部经济大开发,沁源这块资源富集的聚宝盆,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地理优越的金三角,民俗敦厚的新桃源,必将会成为众多国内外有识之士关注与向往的地方。中共沁源县委、沁源县人民政府带领全县16万人民,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