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台东

台东


ad

区域简介
台东县位于台湾岛东南部,面积3515平方公里,人口24. 5万人(2001年底),是本岛人口最少的一个县,人口密度最低,每平方公里只有72人。下辖1市(台东市)、2镇(成功镇与关山镇)及13个乡(长滨乡、池上乡、东河乡、鹿野乡、海瑞乡、延平乡、卑南乡、金峰乡、大麻里乡、达仁乡、大武乡、绿岛乡与兰屿乡)。县治设在台东市。

台东县人口从1949年起开始增加,到1971年达到高峰,计27万人。此后该县人口开始下降,主要是大批轻年人外移,近十多年人口呈负增长。台东市是台东县政治、 经济与文化中心,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且1992年始人口开始回升,目前该市人口近占全县人口的一半。2万人口以上的地区是成功镇与卑南乡;1万至1. 5万人口的乡镇有关山镇、太麻里乡、东河乡、长滨乡、鹿野乡与池上乡;其余乡人口在7千人以下,包括大武乡、绿岛 乡、海瑞乡、达任乡、金峰乡与兰屿乡。

台东县社会结构与花莲县类似,有四大族群,即闽南人、外省人、客家人与原住民(主要有六个族群,分别是阿美族、卑南族、布农族、雅美族、排湾族与鲁凯族)。其中,原住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清康熙时代起,汉人开始移入,成为今天的闽南人群。国民党退居台湾后,辅导退役官兵及大陆沿海岛屿居民来台东开发,并成立太平洋与马兰两个荣民之家,形成外省人主要聚集地之一。60年代起,许多客家人迁居台东,形成客家人族群。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加上人少地多,族群融合相处,但平原地区反国 民党色彩浓厚。

台东县南北狭长,多为高山地带,经济比较落后,农业比重大,农业人口约占三分之一。工业主要以水泥、制糖与木材加工为主。制造业家数约380多个,知名的大企业只有永丰余纸厂等少数几家。工业区主要包括丰乐工业区、利家工业区及池上工业区,同时计划建设智慧软体工业园区。

台东县旧称埤南觅、后山。境内有中央及海岸两大山脉,两山夹峙下的花东纵谷,是台东县主要的农业区。台东以农立县,池上米、关山米、释迦、洛神葵、金针、杭菊,加上鹿野、摩天、太麻里的茶叶,物产十分丰富;此外,台东外海的渔源亦丰,其中鲔鱼经加工制成柴鱼,早已名闻遐迩。

素有后山之称的台东,风光清新而原始,三仙谷、八仙洞、知本温泉、南横公路,以及绿岛、兰屿等,俱以自然风貌称胜。近年来,结合地方人文和产业风光的观光点也陆续兴起,鹿野观光茶园、关山环保亲水公园与环镇单车道、池上牧场原野风光、太麻里金针山皆为代表;此外,若想深入自然、挑战山水,大仑溪、比鲁温泉、都飞鲁温泉等野溪之旅,处处惊奇,引人入胜。

在人文建设方面,台湾一级古迹的卑南文化遗址与规划中的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保存先民辉煌的历史结晶,值得前往一观;每年元宵台东市的炮轰寒单爷,更是精彩绝伦的民俗乡宴;另外,素有原住民故乡之称的台东,原住民传统祭典亦蔚为当地特殊的人文景观,如卑南族的猴祭、联合年祭、大猎祭,排湾族的竹竿祭,布农族的打耳祭等,丰富的人文,更增添台东的迷人风采。


旅游资源
三仙台位于成功镇北方约3公里,因岛上有三座小山峰而得名;另一说法则是八仙中的吕洞宾、何仙姑、李铁拐曾于岛上烙下仙迹,故有三仙台之称。
三仙台为一处完整的离岸岛地形,包含了一处突出的海岬及三仙台屿。它主要是由火山集块岩所构成,四周则有珊瑚礁岩环绕,再加上盛行的风化及海蚀作用,因而呈现出造型奇特的岩石相,其繁复多样的美感,足以媲美小野柳;而海岬北侧则为一片少见的卵石砾滩,当海浪拍打滩头时,成千上万如拳头般大小的卵石相互撞击,声热有如万马奔腾,令人震撼。
长久以来,三仙台一直少有人迹,因而留存丰富的植物景观,如白水木、滨刀豆、林投、台湾海枣等,都是本区常见的海滨植物,东管处为避免游客破坏,特设立架高的栈道式环岛步道,除此之外并无过多人工建设。
三仙台上尚有合欢洞、蝙蝠洞、仙剑峡等景观,其中仙剑峡相传为八仙渡海时,吕洞宾和何仙姑于岛上缱绻,好事的李铁拐前去偷窥,适巧南天门金光巨神瞧见,怒而掷剑,虽未击中,却将山石劈为两半,留下岛上的“仙剑峡”,极富传奇色彩。

卑南文化公园

早在20世纪初,位在南王里北侧、大溪河阶的卑南遗址即初芒毕露;1980年,南回铁路动工,遗址锋芒再现,政府终将其列为一级古迹,且于1990年成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筹备处”,将遗址现地规划为卑南文化公园,并在临近的康乐车站南侧,兴建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以保存这些台湾文化资产。

卑南遗址主要内容为距今2、3千年前,卑南新石器时代先民的墓葬区与住宅区,除发掘出台湾第一间史前人类住屋外,目前已挖出2000多具石棺和2万多件陪葬物。遗址范围广达10万平方公尺,为迄今台湾考古史上,最大、最完整的史前人类遗址;出土文物以石器、玉器、陶器为大宗,从遗物丰富的造型、精细的手工,和死后厚葬的习俗,不难窥见当时高度的文明。

以遗址为中心设立的卑南文化公园,占地18公顷,开辟有游客服务中心、户外表演场、瞭望台、原生植物林、考古工作站、考古现场、遗址精华区等,大胆采用了“苍穹博物馆”的概念,以出色的建筑设计,营造出人性化的参观空间,体现并诠释了这个考古遗址。

入口广场设计成“时空绿廊”,引领游客走入3000年前的历史现场、集成材、轻钢架、钢索构组的棚架,在夜灯的投射下,更显辉煌。而环绕的水池,则赋予了现代感十足的水榭效果,喷泉水从断层截面中源源流注,暗示着台湾地貌及文化的起源。游客中心为主要的文物展示空间,以数组建筑串联而成,屋顶与山坡斜度一致,并以大面积的方格窗引进自然光,匠心独具,却又隐含了尊重考古现场的谦卑。其内部的陈设,也遵循此原则,例如餐厅的桌椅,便模仿“玉玦”的造型,灯具则套用新月石柱的意象,强化遗址文物的角色,加深来访者的印象。

考古现场为一动态的展示空间,除有文字说明外,完整的地层截面、半出土的石棺器物,再加上现场进行挖掘工作的考古人员,更让游客有身历其境的临场感。瞭望台则位于园区西侧高坡上,四周以卵石垒叠,其上视野辽阔,台东平原、都兰山,乃至兰屿、绿岛,皆可一览无遗,也是台东市郊新兴的夜景观赏胜地。

八仙洞

八仙洞是长滨乡海滨一系列海蚀洞,虽名为八仙,但大大小小的洞穴加起来却有16个之多,因曾出土大量的史前遗物,而被列为台湾的一级古迹。

八仙洞的洞穴型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横向半圆的,另一种是垂直发展的。前者如潮音洞、海雷洞,洞前多会突出一块平台;后者如灵岩洞,系潮水沿节理侵蚀的结果。由于海岸不断隆升,因此愈接近海平面的洞穴,生成年代愈晚,最高的洞穴昆仑洞海拔约130公尺,可见其年代久远了。

在这里的游客中心也以木栈道或石板路,将灵岩、潮音、水帘、海雷、昆仑等大小洞穴加以连接,使游客可一览八仙洞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游客可以在潮音洞前聆听洞内海浪潮声回响,更可登上洞顶眺望远处太平洋海天一色的壮丽风景。



鹿野,顾名思义原是处水草遍布、野鹿成群的大原野,清末,恒春有部分阿美族人迁居至此,后又有来自西部的汉人陆续移入,地方逐渐被开发后,鹿群随之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便利的交通网路与富庶的农业荣象。

鹿野乡位于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所夹之花东纵谷,境内有卑南溪与其支流新武吕溪、鹿野溪流经,青山绿水,景致优美,观光茶园、茶展中心、飞行场,以及临近的布农部落屋、红叶温泉等,串连成一清新的观光带。

鹿野茶香

台东种茶历史可溯自1963年,鹿野因气候、土壤、雨量等条件均佳,成为开发较早、成果最佳的茶区,加以鹿野视野开阔,井然的茶园景观十分怡人,遂发展为一处休闲观光茶园。

现今鹿野观光茶园总面积约300多公顷,茶园多集中于高台茶区一带,茶园内多栽植乌龙茶系品种,以佛手、金萱、翠玉为主。由于气候温润、纬度适中,加上海拔300~400公尺的利茶生长高度,春季萌芽期较其他茶区早,每年3月上旬即可采摘,而冬季采摘期又较晚,因此,福鹿茶区就以3月的早春茶及12月后的晚冬茶而著名。

佛手茶是福鹿茶中最具特色的一种,为大陆四大茶种中香椽茶的一支,因叶片硕大,形似佛手而得名。佛手茶气味独特,入口不涩,且无刺激性。鹿野茶区于1986年自台北坪林茶区引进,至今俨然成为地方特色茶。

翱翔天地
鹿野高台一带处于中央山脉与海岸山脉交会处,高山屏障,气流削弱,以致风势适中,极利飞行活动,尤其适合初学者作飞行训练;因此,每到南风盛行的夏、秋二季,总会吸引各地飞行高手齐集于高台飞行场,乘风飞翔。

飞行降落场位于龙田小学后方的田园之中,目标显著,地势平整开阔,安全性极佳。降落场旁有条笔直跑道,是为动力滑翔翼专用跑道,是鹿野乡另一个飞行胜地。

田园风光
鹿野民宿多集中于龙田村、高台二地,其中以紫熹花园山庄最具规模,而由高台茶农合组的茶农之家,环境清新自然,价位低廉,附近茶农居舍林立,若能就近宿于农舍,在农家搭伙泡茶,是最能融入当地生活的一种方式;夜伴星月、蛙鸣入眠,清晨再起个大早,呼吸着新鲜空气,到一望无尽的茶园走走,感受茶农田居之乐与悠然采茶的自得神采,当更能体悟鹿野之美。

地方特产特产介绍
茶焗蛋,台东茶焗蛋是台东特产之一。做法是将生蛋放于铺满茶叶的烘盘中,置入烤箱熏烘,借高温让蛋壳毛细孔自然吸收茶叶的香气,蛋壳外观仍旧维持原先的白色,亦无裂痕,内部却因吸收茶气而呈茶褐色,香味内蕴、芳淳持久,加上脱水后蛋皮紧缩,极富弹性,口感更胜水煮茶叶蛋。

蛋看似简单,其中的学问却不小,首先,选蛋不能选择体形太庞大的,那样非但不易入味,茶气的吸收亦不均匀;至于烘焙所用的茶叶,可随个人喜爱的口味作不同选择,惟老茶、嫩茶对香气会有关键性的影响;再者,不宜使用浸泡过的茶渣或茶梗,否则不是原味尽失,就是会出现茶渍而有损美观。此外,焗蛋讲究的是茶、蛋融合的最高境界,故烘焙时无需添加任何调味料,以免破坏原味。

特色小吃

台东因地处偏远、开发较晚,向有台湾的后山之称,尽管如此,台东的地方小吃却从不落“后”,代表性小吃不少,虽然上百年的小吃店稀少,缺乏悠久的历史,但却丝毫不影响其美味。

早年,台东市知名的小吃多以摊贩的形式,集中于福建路、光明路、宝桑路、四维路一带,尤以前三者临近台东车站,发展最早亦最繁荣,但几经市容整顿之后,不少成名的吃摊相继转进店面,使上述市街仍能一保昔日的风光;而部分摊贩则接受收编,纳入四维路临时摊贩中心,但因店家多半在白天营业,已不具夜市形式。

仁爱国小、广东路所夹的四维路一带,另有一座“假日夜市”,其规模远较临时摊贩中心为大,每逢周日开市,摊贩自各地汇聚而来,从下午5、6点开始摆摊,便见民众陆续涌入,或从容悠闲地逛街购物,或一家老小全员出动大打牙祭,热闹非常。夜市摊阵全长500公尺,摊贩呈四大行一字排开,十分壮观,贩售内容五花八门、林林总总,食、衣、住、行、育、乐不一而足,可谓应有尽有。

正气路的水果街,为台东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条水果专卖街,尽管随着都市发展,水果街已不复当年盛况,但入夜后,一盏盏摊头灯亮起,吸引着熙来攘往的人潮,让人宛若亲临一场水果嘉年华会,来此买卖水果也变成一种极富地方色彩的人文活动。

名店小吃方面,首推多位名人及中外友人专访的卑南猪血汤,而黄连登清蒸式的汤煮肉圆,以及四维路、中华路口的萧家肉圆,二者风格迥异,但于台东小吃界同享盛名;此外,光明路与正气路口的北港小吃部、正气路上的早点大王,以及正老东台米苔目、苏天助素食面、七里香水煎包等,都相当知名。真材实料、价格公道,一向是台东小吃的共同特色,旅游台东县各风景点之余,不妨也顺道体会后山美食小吃的魅力。

卑南猪血汤之所以受欢迎,所持的无非是一个“鲜”字诀,以及对选料独特的见解,如坚持加入风味较佳的手宰猪的猪血,并仅以清水洗净,以防鲜味遭破坏;猪血块亦不宜切得太小,因为体积大的猪血不仅口感佳,而且散热慢,可以让猪血的香味内蕴。精准的火候拿捏固是卑南猪血汤热卖的关键,风味绝佳的原汁汤头却也不可或缺,外加猪大肠、酸菜、韭菜,及少许的米酒、胡椒粉,就是一碗远近驰名的台东“黑豆腐”了。

黄莲登肉圆正式店名为“台南虾仁肉丸”而当地人惯以“台东肉圆”称之。其粿皮采地瓜粉加在来米制成,因多了米香,故吃起来的口感较像粿,味浓而扎实。清蒸式的做法,使肉圆不油不腻,无论干吃或湿食皆相宜,干吃为淋上甜稠的独门酱汁,再洒上芹末,更添香味;湿食则是招牌吃法,肉圆加入预先熬煮多时的大骨汤头,汤鲜肉美,味道一绝。

为台东市最著名的素食小吃,以材料道地、汤味十足著称。除了一般的面筋、麻酱之外,还加了米浆作调味,而且为让口感更加细致,这些酱料都经过繁复的煎炒手续,香喷喷却丝毫不带油腥味;配上特选的面条,不论干拌或下汤,都令人回味。这里的米糕也是一绝,以“咸草”编成的篮子作蒸笼,阻隔了蒸气的直接蒸润,煮出来的糯米又Q又香,再淋上上述的酱料,就成了风味独特的米糕。此外,店里常备有竹笋汤,让喜欢干面或米糕的食客搭配着吃,清淡而爽口。

制作米苔目的过程虽然繁琐,但传承三代的老东台,始终坚持选用上好的在来米精心制作,每天并只做当天的分量,以常保新鲜。老东台咸米苔目分干湿二种吃法,喜欢喝汤的客人,大概都会爱上它鲜美的汤头,因为它的高汤是用柴鱼熬煮而成;加入柴鱼片,几乎是台东地区所有米苔目小吃店的共同特色,但是像老东台这样精选整条新鲜柴鱼切片,倒是少见。


民俗风情

排湾族竹竿祭

排湾族原住民目前约有4万人左右,为台湾原住民中的第三大族,分布于屏东、台东两县,排湾社会中有贵族制度,并有世袭法,在竹竿祭中充分反映出来,而使祭典独树一帜。

传说排湾族发源于大武山,祖灵依部落垦拓先后依序巡访,每轮需时5年左右,故以祭祀祖灵为旨的竹竿祭,便5年举行一次,所以又称五年祭,是排湾族社会最重要的祭典;但目前仅屏东县来义乡的古栖村和台东县达仁乡的土坂村仍保有这项祭仪,其中又以土板村的竹竿祭,保留了较完整的面貌。

整个仪式分前祭、刺球祭及送神三大部分。前祭部分以女巫在祖灵屋内向山、河神祈求平安开始;事前,女巫们亦在村外搭设竹棚,供恶灵栖身,以防其进入村中干扰祭仪。布置妥当后,族人们诚敬地邀请祖灵降临,与族人同乐。

祭典的高潮是最后一天的刺球祭,刺球用的竹竿长约8公尺,是由祭司、头目等人择定时间、地点砍取而来,使用前且须过火驱邪;竹竿的长度、纹饰因刺球者的身分而有别,所刺之球则以软藤编制,大小如垒球,并系上细绳,看起来既像球的尾巴,又像是扎着辫子的人头。典礼开始时,祭司将10颗分别代表不同意义的滕球依次抛向空中,只见二、三十支竹竿迎向场中,争相抢刺藤球,好不壮观。10球陆续接毕后,村中男丁进场自由抛掷藤球,这些自由球并无特殊意义,但须等到主管的竹竿刺中藤球后,仪式才告一段落。这时,刺球者齐将自己的竹竿劈断,持着竿头疾冲回家,因为他们相信,祖灵仍停留在竹竿上,这些竹竿日后也仅能供头目搭造房屋,一般人不得利用。

一番仪式后,族人恭送祖灵回到大武山,沿途绕经每户人家,传统上,各家各户会奉献小米糕,如今则有以现金、杂货代替者,颇似汉人舞龙、舞狮的习俗。仪式结束后,会进行盛大的歌舞活动,欢庆祭典圆满达成。

竹竿祭为期约5天,最高潮的刺球仪式在最后一天举行,通常是在每5年的10月25日。

卑南族祭典

卑南族在东台湾原住民中人数最少,但因智勇双全,曾经威服其他部落,而有卑南王的封号,目前族里仍保护原始而传统的祭典,值得前往观赏。

卑南族的强盛,源自于斯巴达式的会所教育。男性族人于12、13岁之后便要进入称为塔古邦的少年会所,集体食宿、学习、竞技,既学习适应群居生活,也接受狩猎、建筑等各式谋生技能与胆识的训练。会所中实施严格的学长制,由年约16~18岁的马鲁达万,带领12~15岁的马鲁拉干,历经4~6个训练阶段,而每个阶段交替之间皆举行少年祭(猴祭),主旨为赞扬少年通过考验,即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新生,兼有结训及开训的意义;少年祭之后紧接着进行的是大猎祭,18岁左右的马鲁达万若能在猎祭期间猎得猎物,则称为明阿卜当,成为真正的年成人了。

猴祭
少年祭因有祭猴仪式,故又有猴祭之称。每年12月24日晚上为猴祭的前奏,并以哈拉巴盖的仪式揭开序幕,卑南长老率同族中青少年以“报佳音”的方式挨家挨户造访,少年们上身赤膊,全身涂黑,而带队的长老则手中挥舞着竹竿,大声喝斥,是为驱邪;之后,青少年们即可得到每家所赠予的糖果等食品,情节有如西方的万圣节。

翌日真正的猴祭正式展开。会所前,少年们聆听着长老的训示,接着手持长矛、提着草猴绕行部落再来到祭场,绕行时,年纪较大的少年尚且会到过去一年家中遇丧者,为其祈福祷告,称为除丧;来到祭场,尚需进行类似马拉松的长跑,以评鉴少年的体能,最后才是杀猴的仪式。

杀猴是整个祭典的高潮,目的在考验少年的胆识,卑南少年于刺杀猴子后,随即将死去的猴子加以厚葬,以悼其灵,但如今狩猎禁止多时,祭典中的真猴亦早已改用草猴代替。祭典最后,年长的少年们会以竹子鞭打少年屁股,代表认同少年的成长而升级。祭祀之中严禁女性参加,但晚上的歌舞可男女同欢,这时,卑南少女也会穿着传统服饰出席,增添庆典的欢乐气氛。

大猎祭
猴祭之后,大猎祭紧接着登场,18岁以上的明阿卜当和成年人要先上山狩猎4天3夜。出发前,巫师先以鸟占预卜狩猎方位及吉凶,随后长老便带领着青年上山扎营露宿,在数天的野外训练中,长老们将传授狩猎经验及技巧,亦教导青年们制作陷阱,青年们必须亲自猎得兽类,才算通过考验,而狩猎成绩则成为下山后祭典中的牲礼。

祭典在狩猎队伍回来后陆续展开,先是由村中妇女准备丰盛的食物、水酒,组成盛大的欢迎队伍,并于村子入口处树立拱形花门,敬献花环给凯旋的勇士;晚会则由长老以诗歌祝祷并展开歌舞庆祝活动,这时,男男女女皆穿着传统服饰出席,热闹非凡,沸腾到了顶点。

联合年祭

大猎祭结束,最后由卑南地区8个社轮流主办的联合年祭压轴,这是当地族人为联络各社情祖所兴办的一项新祭典,活动时间虽仅一天,但因具有凝聚族人群力的深远意义,近年已成为台东卑南族人重要的年度大事。

台东南王、知本、建和、宝桑、初鹿等地均有猴祭的举行,但最具传统精神、规模最盛大的,仍属南王里。从猴祭、大猎祭至联合年祭,为期约8~10天,大致是从12月24日夜晚持续至元旦。


历史沿革
  1945年10月台湾正式归还。国民党政府接管台湾,考虑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将日本统治时期的五州三厅,改为八县,并将日本统治时期的11市改为9省辖市、2县辖市。其中:台东县管辖区域:东为台东区小红头屿东段,位于东经121°37′4″;西为台东区南大武山南方,位于东经120°44′15″;南为台东区小红头屿南端,位于北纬21°56′24″;北为新港区长滨乡樟原,位于北纬23°26′32″。东及东南临太平洋,西南以南大武山等与高雄县为界,北以台东山脉(海岸山脉)及中央山脉与花莲县为界。面积满潮时为3515.2528平方千米,人口10141人,管辖的附属岛屿有:火烧岛(1949年8月1日改为绿岛)、红头屿(1947年1月28日改为兰屿)、及小红头屿(1947年1月28日改为小兰屿)。管辖台东、关山、新港等3区,共16乡镇(3镇、13乡)。县政府于1946年1月12日正式成立,县政府设于台东区台东镇中山路。
  1947年1月28日,台东区的火烧岛乡更名为绿岛乡、红头屿乡更名为兰屿乡。1947年1月30日,撤销新港区。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其中台东县行政区域照旧。台东县辖台东、成功、里垅等3镇,及卑南、大武太麻里、东河、长滨、鹿野、池上、绿岛、延平、海端、达仁、金山、兰屿等13乡,合计16乡镇,人口107929人,面积3515.2526平方千米。管辖区域:东为兰屿乡小兰屿东端,位于东经121°37′4″;西为金山乡南大武山南方,位于东经120°44′15″;南为兰屿乡小兰屿南端,位于北纬21°56′24″;北为新港区长滨乡大金石,位于北纬23°26′32″。本县东临太平洋,西南以南大武山等与高雄、屏东两县为界,北接花莲县,以大尖石为分界,东南也临太平洋。屹立于太平洋的绿岛、兰屿及小兰屿也属本县管辖。县政府设于台东镇。

  1954年3月1日,里垅镇更名为关山镇。1958年9月1日,金山乡更名为金峰乡。1974年10月10日,卑南乡所辖的富冈、岩湾、南王、新园、建兴、南荣、卑南、知本、丰田、建知等10村划归台东镇管辖,将村改为里,其名称仍旧不变。1976年1月1日,台东镇改制为县辖市台东市。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