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呼图壁

呼图壁


ad

呼图壁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南缘,总面积9721.6平方公里,东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76公里,素有“西出隘口,东进咽喉”之称,是古丝绸路新北道上的重要驿站。县内居住着以汉族为主的24个民族,总人口22万,其中县属人口14万,城镇人口6万。作为首府乌鲁木齐市的“卫星城市”,呼图壁县有着独具特色的“四大优势”:

区位优势。县城东距乌鲁木齐国际机场68公里,处在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克拉玛依城市经济圈中,312国道、201省道、乌奎高速公路和北疆铁路东西横贯全境,是通往北疆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资源优势。全县有宜农荒地130万亩,现耕种面积6 0 万亩。境内呼图壁河、雀尔沟河两大水系,年平均径流量达4.87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可开采量1.2-1.5亿立方米。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沙金、铁、蛇纹岩等十多种矿产资源,且储量大、质地好。其中,现已探明工业动力煤储量23亿吨,分布在南部山区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5-10公里范围之内,热量达7500-8000卡/千克;探明天然气储量457亿立方米。其中,呼图壁气田天然气储量347亿立方米,漠北8井区天然气储量110亿产方米,控制地质储量180亿立方米,现有日处理150万立方米天然气处理站1座,年产天然气约5亿立方米。漠北油田、齐古油田原油年产量约35万吨。

环境优势。累计投资2.47亿元完成了县城所有主干道的改扩建工程,初步形成“六横六纵”道路网。县城日供水能力达到1.8万立方米;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动工建设;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2.9%;民用天然气用户达到8900户,普及率达到68%;供电处于乌鲁木齐、石河子、玛纳斯三大电网覆盖之下。已建成220KV变电站1座、容量为12万KVA,110KV变电站2座、总容量为8.3万KVA,35KV变电所(站)11座,总容量为5.855万KVA。

科技优势。全县拥有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各类专业技术协会42家;大中专以上学历干部、职工4000多人;各类科技人员2671人,各类科技示范户3000多户。科技进步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47%以上,2002年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

近年来,呼图壁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战略的有利时机,以争当天山北坡经济带排头兵为目标,坚持走以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充分依托区位、资源、环境、科技“四大优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农业产业化、城市经营、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人才素质等“六大工程”,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亿元,同比增长17.4%;固定资产投资达8.9亿元,同比增长32.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25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006元,同比净增496元。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以“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为目标,积极构筑呼图壁县天山工业园,包括天山轻纺产业区、鸿新石化产业区、新加源重化工制造业产业区三个产业发展区,逐步形成“一园带三区”的格局。以农副产品加工、石油化工、纺织、煤电煤化工、水电开发“五大支柱产业”为依托,形成了棉花加工、油脂化工、煤炭、天然气化工、石油、农机制造、针织、食品、塑料、锅炉、建材、酿酒、印刷、包装等多门类工业体系。已有维维集团、酒花集团、新天国际、中油集团、中纺集团等8家上市公司入驻呼图壁县。2005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5.96亿元,同比增长28.1%,实现县属工业增加值4.58亿元,同比增长30.6%。鸿新石化BTX二期工程基本完工,20万吨甲醇项目正在积极协调落实之中;年产18万吨的兰炭项目已建成投产;神华新疆公司年产120万吨宽沟煤矿、14个煤矿规划点扩产改造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天纺10万锭纺纱项目厂房等已建成,园区土地征用进展顺利;投资2200万元的中亚气流纺项目已建成投产,促成深圳振田公司投资5000万元盘活了县针织厂;天呈番茄制品、春光酒业葡萄榨汁、维维乳业八联杯酸奶生产线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庆发木业、天宝木业、沙舟酒业、恒辉淀粉等企业技改项目顺利完成。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我县牢固树立“以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定位,以工业化的模式推动农业发展,实现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和经营产业化。初步形成7个农产品基地。乳业基地:建成千头奶牛养殖场6个,养殖小区 23个,高产优质奶牛达1.6万头,日产鲜奶 115吨。肉品基地:肉牛8.4万头,冬羔21.4万只,生猪5万口,家禽292万羽,年产肉1.92万吨。优质棉基地:种植面积25万亩产量达到2.75万吨。加工葡萄基地:种植面积5300亩产量0.7万吨。优质牧草基地: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优质牧草8.4万吨。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面积人2.4万亩,年产商品菜10万吨。优质蕾茄生产基地: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量12万吨。2005年订单作物面积达53.4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84.2%。畜牧业总产值达7.15亿元,同比增长17.7%,已占大农业总产值的45.7%。农业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疆前五位。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房地产、餐饮娱乐、交通运输、卫生保健等传统产业稳步发展,以信息产业、物业管理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业成长势头良好,促进了三业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按照打造乌鲁木齐市“西花园”的定位,全县《旅游业总体规划》和二十里店苗木基地、苇子沟等旅游景点的详规已基本完成,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游客人数明显增加,2005年实现旅游收入8510万元,同比增长21.5%。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亿元,同比增长16.2%。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启动了工伤、生育保险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重新启动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三条保障线”运行平稳,城乡居民享受低保人员达1413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005年实现就业2106人,109名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医疗、药品市场逐步规范,县乡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武装、外事侨务、气象、保险、残疾人等社会事业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45‰。近几年,先后获得自治区文明县、自治区文化建设先进县、自治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自治区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县等称号,并被国家民政部定为全国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




走进呼图壁-自然地理【地理位置、面积】
呼图壁县位于天山北坡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北纬43°16′~45°20′之间,东经86°05′~87°07′26″。县人民政府驻地呼图壁镇,东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76千米,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41千米,东与昌吉市接壤,西与玛纳斯县毗邻,南以天山分水线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为界,北同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连。南北长227千米,东西最大宽度48千米。总面积9 7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呼图壁县地势南高北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分山区、平原、沙漠三大部分。南部天山山区,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树木丛生,水草丰茂,是天然的牧场。中部为冲积平原,由冲积扇、溢出带和冲积平原地貌形态组成,是呼图壁县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北部沙漠属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的一部分,沙漠地表多为垄状和蜂窝状的固定半固定沙丘,沙丘高度一般为5~15米,丘间地势平坦,植被稀疏,多为梭梭、柽柳(红柳)等小灌木及旱生和超旱生草本植物。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呼图壁县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发源于天山冰峰的呼图壁河、雀尔沟河是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地表水年径流量4.9亿立方米,其中,呼图壁河年径流量4.6亿立方米,雀尔沟河年径流量3 000万立方米。大海子水库设计库容量4 000万立方米,小海子水库设计库容量2 000万立方米,红山水库设计库容量2 000万立方米。平原地区地下水补给量2.6亿立方米,全县地下水总储量2.1亿立方米,年均实际可供开采1.8亿立方米。有干渠35千米、支渠466千米、斗渠676.47千米、农渠1 088.37千米。
土地资源 呼图壁县土地总面积9 721平方千米,合972 100公顷。其耕地面积108 219.06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1.13%;林地面积47 058.02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4.84%;牧草地面积572 214.06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58.86%;其它用地面积11 552.46公顷,园林地面积1 622.20公顷。
矿产资源 呼图壁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天然气、石油、硫铁矿、砂金矿、碧玉矿、黄铁矿、磷矿、水晶矿、石灰岩矿、陶土矿等。这些矿藏主要分布在县境内南部山区和北部沙漠地区。
森林资源 呼图壁县森林资源由南部山区天然林、中部平原人工林、北部沙漠灌木林三部分组成。南部山区自然分布以天山云杉为主的针叶林,另有少量的落叶松、密叶杨、桦树、天山桦楸。灌木有山柳、忍冬、水荀、锦鸡儿、野蔷薇等。南部山区林业地总面积202 088公顷,其中,林地面积48 165.6公顷,有林地面积30 286.46公顷,占林地面积62.9%,疏林地面积5 106.6公顷,占林地面积10.6%,灌木林地面积9 036.40公顷,占林地面积18.8%,灌丛地2 165.20公顷,占林地面积4.5%,未成林造林面积56.60公顷,占林地面积0.1%,宜林地面积1 509.20公顷,占林地面积3.1%,苗圃地面积5公顷;森林总蓄积65万立方米。中部平原人工林地带林业用地面积31 427.18公顷,其中有林地5 538.94公顷,宜林地21 225.1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4 096.09公顷,苗圃产地67公顷,活立木蓄积744 759立方米。北部沙漠主要分布梭梭、柽柳、沙拐枣、琵琶柴等灌木林,有少量的胡杨,总面积为95 376.1公顷。
野生动、植物资源 呼图壁县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数量较大。主要植物有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桦树、密叶杨、山杨、胡杨、准噶尔柳、天山桦楸、白梭梭、柽柳、沙枣、柳树、白腊、榆树;黄花苜蓿、珠芽蓼、狐茅、野葱、水芹菜、乌头、狼毒、大戟、荨麻、独活、薄荷、雀麦、骆驼刺等。此外,还生长着雪莲、贝母、防风、麻黄、元胡、冬花、甘草、锁阳、枸杞、苦豆子、大芸、大黄、党参、阿魏等上百种野生中药材。主要动物有马鹿、野山羊、北山羊、棕熊、鹅喉羚、野猪、狍子、雪豹、草兔、旱獭、云雀、燕子、绿头鸭、灰雁、高山雪鸡、隼、苍鹰、麻雀、乌鸦等野生动物。
【气候】
呼图壁县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带,处于中纬度西风带控制之下,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县境内海拔高度相差较大,南北地区的气候有明显差异。县境内的低山、平原和沙漠地区属中温带,南部中山和高山地区属寒温带。中温带即海拔1 500米以下的低山、平原和沙漠地区。中温带有明显的四季之分。由于南北高差和下垫面的不同,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差异。温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年均气温为2.9℃~7.1℃,年最高温度为36.0℃~43.l℃,无霜期129~176天,日照时数2 900小时,生理辐射59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0~400毫米,蒸发量2 300毫米,年均风速3.1米/秒,有干旱、干热风、冻害、霜冻、大风和冰雹等灾害。寒温带即海拔大于1 500米的中、高山地区。寒温带四季不明显,几乎无夏季。年均气温2.9℃~5.2℃,年最高气温为17.7℃~36℃,无霜期少于120天,降水量500毫米左右。海拔1 500米左右的地区可种植春麦、马铃薯(土豆)、大豆、燕麦等。海拔1 700~3 900米地带只能发展林、牧业。3 900米以上地区,终年积雪,气候寒冷。 2005年,平均气温7.4℃,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33.8℃,年降水量182.9毫米,年总蒸发量1 926.7毫米,年总日照时数2 783.8小时,年蒸发量1 926.7毫米。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