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
ad
基本概况海陵区为地级泰州市主城区。海陵是泰州城的古称。自汉初设置海陵县算起,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海陵自古是苏中和里下河地区入江达海的重要枢纽、苏北的门户和商品集散地。这里历来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文化昌盛,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海陵区位于全球东经119°54'42”,北纬 32°29'54”。 地处江苏省腹部,宁(南京)通(南通)公路(328国道)中段,卤汀河、南官河、泰东河、引江河、新通扬运河、老通扬运河六条航道的交会点。西邻江都市,北、东与姜堰市接壤,南连高港区。全区土地面积203.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3.75平方公里。全区辖城东、城西、城南、城中、城北、泰山、京泰路、凤凰路八个街道办事处和九龙、寺巷、苏陈、罡杨四个镇。其中,寺巷镇由泰州经济开发区管理。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处于沿海与沿江“T”型国家级产业带结合部,兼有沿海和沿江双重地域优势,是上海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15座城市之一。海陵区是泰州市重要的产业聚集地,中国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春兰集团、世界500强LG跨国公司,著名的林海集团、陵光集团、梅兰集团等均坐落于此。
泰州海陵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毗邻328国道和春兰工业园,地理条件优越,投资政策优惠,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环境优良,是投资兴业的理想选择。
风土人情 《千字文》中有“敬惜字纸”四字,它昭示了古民们的崇文思想,认为文字是圣人仓颉所创,有了它文明才得肇始,知识才得传播,所以应对载字之纸心怀敬意,即便是废纸碎片也不得亵渎。
如何敬惜,旧泰州群众日常生活中就有不少习俗,最可说明的物证当算字纸窟笼,窟笼附砌于临街墙壁,约30厘米立方的空洞,外用白石板凿成“凹”字形,上刻“敬惜字纸”四字为面盖板,嵌于窟笼上与墙面相平,一般高矮位置约齐人肩。每一街巷,均建有数处,供行人在路上捡到字纸,随时投入笼内。此类窟笼原来海陵城比比皆是,大部分为房主修建墙壁时自愿附建。解放后由于人对敬惜字纸思想的淡化,走路捡字纸者绝迹,窟笼已失去作用,修墙砌墙之户不再重置,加上近年重点修建危房,加速旧城改造,大面积拆迁,老墙也大部拆光,此窟所剩无几。且此项工作废近六十年,大部分人已不知其事,不识此物,在拆迁后没有把这个不足30平方厘米的历史遗产收送文物部门,而随破瓦残砖作垃圾处理。再过几年可能这个遗迹就在历史上湮没了。目前在海陵城北涵西街12号门南墙角,尚有一窟。面盖26厘米×27厘米,深28厘米,上口凿有11厘米×11厘米的口门,下半从右而左刻“敬惜字纸”四字。除此似已少见,属硕果仅存的孤品。
字纸收集后,当时没有重新泡浆做再生纸的技术,均作焚化处理。全城建焚化字纸炉者有:丛林光孝寺、坛宇五大净业(东、南、西、北斗宫和斗姥宫)及民间慈善机构同仁堂。
有化纸炉的寺庙,均安排道人定期挑担上街串巷沿门收取字纸,统一焚毁,双方都是无偿,不收取和缴纳费用。另尚有字纸篓、字纸夹、字纸袋等工具,亦是方便各户各人捡拾,集存字纸。
这种风气完全是个人自觉行为,没有官府命令,也没有人管理和监督,在不少地方沿袭了数十年乃至百千年。
敬惜字纸是反映文明的民间习俗和文化积淀之一,应在续志的民俗中加以补载;对现仅存的涵西街12号门墙上的字纸窟笼——敬惜字纸的物证,应宣布为文物加以保护,在街道拆迁前原样移存博物馆。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为海陵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区划调整以来,海陵区作为新兴地级泰州市的主城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以“稳定提高一产,调整优化二产,加快发展三产”和“富民强区,快速崛起”为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符合海陵区区情特色的发展路子,不断培植和发展税源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高。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测算,2003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5.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7.40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16.35亿元,增长12.4%。一、二、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4.86:47.38:47.76调整为4.09:49.45:46.46。国民经济运行质态有了较大改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1.6%提升到12.3%,提高了0.7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收支平衡。2003年,实现财政收入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2.15亿元,增长7.5%,地方财政收入2.19亿元,增长37.48%。个体私营税收10036万元,增长70.1%。全年财政支出2.58亿元,增长18.6%,其中,基本建设支出663万元,增长14.3%;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854万元,增长24.6%;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491万元,增长18.2%;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9249万元,增长16.51%;行政管理费支出6935万元,增长27.1%。
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加快。2003年 ,全区共有私营企业2079家,比上年增长24.12%,从业人员34540人,增长86.17%,注册资金41908万元,增长17.16%;个体工商户15294户,增长4.36%,从业人员20248人,增长6.32%,注册资金209361万元,增长48.98%。私营个体经济实现增加值22.12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2.87%。
改革改制向纵深推进。区属企业“三置换一保障”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区列入考核的83家区属企业,完成或基本完成改制的76家,完成率达91.57%,其中,38家破产企业中,已经终结或基本终结的33家,终结率86.84%。置换职工身份25733人,置换土地使用权269.66万平方米。乡镇建安企业改革改制全面完成。经营性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开始启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试点继续扩大,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政策逐步完善。
自然环境
[成陆]
约8000年前,古长江口在镇江与扬州之间,海陵这一带是一片茫茫海域。因长江每年携带4亿多吨泥沙入海,入海口流速减慢,加之受海潮顶托,泥沙不断沉淀,先后在浅滩处出现墩、沙洲,逐步在长江北岸今泰州与海安一线形成一条长达数十公里的沙嘴。过了一千多年,海陵这一带成为一块四面环水的陆地。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已在这里生息繁衍。直至4000年前,扬州——宜陵——海陵才连成一片,史称扬泰沙岸,亦称扬泰冈地。
与此同时,在江北的合成风和海浪推沙作用影响下,北部淮河入海处亦有沙嘴发育,由阜宁大沙向南,逐渐形成一条弧形的沙堤。在2500——3000年前,淮河以南的岸外沙堤与长江北岸的沙岸合拢,把今高宝湖及其以东地区原来的大海湾封闭成一个与外海隔开的泻湖。长年累月,大量泥沙在原来的海积层上堆积,泻湖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湖泊,有些湖泊后来变成沼泽,有些沼泽后来又变为陆地。尤其是1128——1855年的七百多年间,黄河多次夺淮入海,注入泻湖的泥沙不断增加,陆地不断扩大,终于形成今天的里下河平原。
[地质]
区内以通扬公路为界,北部属里下河平原区,南部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均为地质年代的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地面以下400——1400米的基岩是玄武岩的“古潜山”。该区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地质属新生代。境内构筑地基的结构层,由于成因类型各异,构成地基土也截然不同,因其上部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不同,大体上可分为良好区、软土区、杂填区和不良区4个工程地质区。
[地貌]
全区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南部多属平地,北部河网密布,地面标高2.6——5.5米,最高处岳阜标高20.28米。
[土壤]
境内土壤分为潮土和水稻土两大类,其中包含六个亚类,十二个土种,三个变种。通扬公路沿线土壤质地为砂壤到轻壤,以高砂土为主;通扬运河两岸质地中壤,以小粉浆土为主;卤汀河两岸为垛田土;水产养殖场为潜育型水稻土;水产养殖场与新通扬运河之间,以勤泥土为主。
[气候]
海陵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热量充裕,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在13.9℃——15.7℃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049.1毫米,年降雨日平均为116.3日。年间变化很大,1956年降水量为1694毫米,而1978年仅为395.5毫米。一年中有三个多雨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春雨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台风季节。一般3月底4月初进入春季,6月上、中旬进入夏季,9月中旬进入秋季,11月中旬进入冬季。大致上冬季为4个多月,夏季三个多月,春、秋各二个多月。常年风向以东南风居多,春夏雨季多为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多偏北风。平均风速为3.4米/秒。
[地震]
海陵区位于扬州——铜陵地震带腹部,历史上有记载的地震28次,国家地震总局划定海陵在地震烈度七度设防区内。境内没有发生过大于4.75级的地震。
[灾害]
据历代《泰州志》及有关资料统计,自刘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至1987年的1553年间,记有自然灾害的年份为426年,平均不到3.7年即有一次灾年。自然灾害中以潮湖与洪涝灾害最多,占灾年总数的58.1%。建国后政府十分重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根治淮河,兴修水利,大力灭蝗治虫,有效地控制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与蔓延。只有1954年和1991年的大水,1965年的干旱,1974年6月的龙卷风和冰雹灾情较重。
[资源]
区内地热矿泉水资源丰富,地热水埋深650——1500米,水温54℃——68℃,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碘、溴、锶等微量元素,尚处于待开发阶段。
区域人口
海陵区为地级泰州市主城区。海陵是泰州城的古称。自汉初设置海陵县算起,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海陵自古是苏中和里下河地区入江达海的重要枢纽、苏北的门户和商品集散地。这里历来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文化昌盛,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
[位置]
海陵区位于全球东经119°54’42”,北纬32°29’54”。地处江苏省腹部,宁(南京)通(南通)公路(328国道)中段,卤汀河、南官河、泰东河、引江河、新通扬运河、老通扬运河六条航道的交会点。西邻江都市,北、东与姜堰市接壤,南连高港区。
[面积]
全区土地面积203.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3.75平方公里。
[人口]
根据2006年统计年报,2005年底全区户籍人口35.53万人。
[区划]
全区现有九龙镇,京泰路、凤凰路、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泰山八个街道办事处。
历史沿革
周时称海阳。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年)始置海陵县,隶属临淮郡。东晋义熙七年(411年)设海陵郡,领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五县,隶属南兖州。梁,海陵县由广陵郡改属海陵郡。刘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年)增辖临泽县,领六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海陵废郡。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唐武德三年称吴陵,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开始,辖海陵、兴化、如皋、盐城等县,隶属东都府。宋初为泰州军事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泰州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复称泰州。明、清沿用。民国建立,裁府废州,泰州改称泰县。1949年1月21日泰州解放,22日成立泰州市人民政府,属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5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称苏北泰州专区。1950年1月18日,泰州专区与扬州专区合并为泰州专区,专署驻泰州市,辖泰州、扬州两市及泰县、泰兴、靖江、江都、兴化、高邮、宝应、仪征,六合9县。1950年8月,扬州市直属苏北行署,泰州专区辖1市9县。1953年2月8日,泰州专区改称扬州专区。1954年11月21日,泰州市改为省辖市。1958年7月改为地辖市,属扬州地区。泰州市与泰县曾两度合并。1950年5月8日至10月7日,泰州市与泰县合并为泰县。1959年1月9日至1962年5月24日,泰州与泰县合并为泰州县。县政府均驻泰州。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泰州市属扬州市。1996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泰州市,原县级泰州市改为海陵区。(摘自“海陵区政府网站”)
1999年,海陵区辖8个街道、4个镇、4个乡:城中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城西街道、下坝街道、西仓街道、泰山街道、丰乐街道、九龙镇、鲍徐镇、塘湾镇、寺巷镇、东郊乡、西郊乡、泰东乡、朱庄乡。
2000年,海陵区辖9个街道、4个镇、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0235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中街道 24741 城南街道 34283 城北街道 42411 城西街道 38376 西仓街道 11859 下坝街道 18625 泰山街道 4097 丰乐街道 2257 新区街道 12383 九龙镇 26855 寺巷镇 59932 塘湾镇 31138 泰东镇 29528 东郊乡 32920 西郊乡 29899 红旗良种场虚拟乡 3051
200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苏政复[2003]86号),同意将姜堰市苏陈镇十里铺、凌窦两个村划归海陵区泰东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海陵区泰东镇行政区域27.66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10个村委会。2003年底全区户籍人口342730人。
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城东街道 (居委会:坡子、杨柳、东坝、东安、东康、新桥、大浦、西浦、闸东、工人、扬桥、清化、东草、智堡、纺织新村、东风、迎春、春兰、试采、春晖)
城西街道 (居委会:安居、江洲、海光、闸西、景光、电化、丁庄、林机、闸南、海阳、森南、招贤、运河)
城南街道 (居委会:宝带、沁莲、凤凰、莲花、梅兰、济川)
城中街道 (居委会:五一、税务、鼓楼、荻柴、高桥、书院、洧水、歌舞、中山、钟楼、打笆、周桥、八字、南山、暮春、方洲、公园、翟桥、丰裕、南浦)
城北街道 (居委会:施湾、演化、北山、丰乐、韩桥、花园、通姜、赵公、稻河、渔行、水上)
泰山街道 (居委会:园林、松林、泰山、西仓、新城)
九龙镇 (村委会:九龙、引东、丽声、振东、府前、张坝、姚家、界沟、五厦)
泰东镇 (村委会:老东河、宫涵、东唐、中晨、双墩、周桥、北马、许郑、凌窦、十里铺)
塘湾镇 (村委会:梅兴、秦蒋、塘湾、孙唐、朱塘、林南、莲花、忠南、刘庄、双河、振兴、新胜、东谢)
寺巷镇 (居委会:寺巷、鲍徐;村委会:南塘、帅于、富野、寺巷、杨庄、军浦、城南、西谢、小王、大王、石桥、三野、新华、小寿、大寿、龙汪、西汪、东汪、响林、东明、春风、殷庄、鲍庄、新建、北徐) (本站注:寺巷镇实际由开发区管辖)
虚拟镇 (居委会:高港、明珠;村委会:故土、滨江、高港、杨湾、常福)
西郊乡 (村委会:麒麟、朱庄、任景、九里、头营、唐楼、招贤、森南、森森、森北)
东郊乡 (村委会:高桥、鲍坝、智堡、斜桥、花园、丁冯、渔行、唐甸、孙金、魏徐、窑头、朱东)
2004年4月29日,泰州市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海陵区泰山、城中街道办事处的批复》:同意将城中街道办事处的五一、公园、书院、方洲、翟桥和已批待建的南蒲、丰裕7个社区居委会划归泰山街道办事处管辖。调整后,泰山街道办事处的管辖范围为:东至青年路西侧、南至新高桥老通扬运河、西至南官河、北至人民西路北侧,辖12个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不变;城中街道办事处的管辖范围为:东至东城河、南至新高桥老通扬运河、西至青年路东侧、北至人民东路北侧,辖13个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不变。区政府决定对泰山街道办事处和城中街道办事处区划范围进行调整:泰山街道办事处原辖5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分散,不便管理。这次调整,将城中街道办事处的五一、公园、书院、方洲、翟桥和已批待建的南蒲、丰裕7个社区居委会划归泰山街道办事处管辖。调整后,泰山街道共管辖12个社区居委会,城中街道下辖13个社区居委会。两街道区划调整后,以青年路为界,向东至东城河,南至新高桥老通扬运河,北至人民东路北侧为城中街道辖区;向西至南官河,南至新高桥老通扬运河,北至人民西路北侧,属泰山街道。
2004年底行政区划一览:辖6个街道(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泰山)、4个镇(九龙、塘湾、泰东、寺巷)、2个乡(西郊、东郊)。
九龙镇 面积30.90 平方千米,人口24898人。 泰东镇 面积27.86 平方千米,人口32255人。
塘湾镇 面积32.98 平方千米,人口32504人。 西郊乡 面积20.548平方千米,人口21576人。
东郊乡 面积25.41 平方千米,人口29316人。 寺巷镇 面积50.29 平方千米,人口64789人。
2006年1月6日,海陵区正式对部分乡镇、街道进行区划调整:(1)东郊乡与城东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新的城东街道办事处。调整后新的城东街道行政区域面积28.48平方千米,人口7.23万,管理15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委会。(2)西郊乡与城西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新的城西街道办事处。新的城西街道行政区域面积25.05平方千米,人口6.29万,管理12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委会。(3)撤销塘湾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凤凰路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32.98平方千米,人口3.25万,管理1个社区居委会、13个村委会。(4)撤销泰东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京泰路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27.86平方千米,人口3.23万,管理1个社区居委会、10个村委会。 转自www.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