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满族自治县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本溪满族自治县

本溪满族自治县


ad

县情概况
本溪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腹地、太子河上游,地理位置在东经123°34'53″—124°45'42″,北纬40°48'50″—41°33'50″之间,东与桓仁满族自治县、宽甸县相临,西与本溪市、辽阳市接壤,南与丹东市毗邻,北接沈阳市、抚顺市。全县总面积3344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属于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全县辖14个乡镇总人口30万人,有汉、满、回、蒙、鲜等15个民族。县政府所在地设在小市镇。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境内为长白山脉东南延续部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有大小山岭达240多座。主要山峰有韭菜顶子山、西大顶子、大凹岭、长砬子等,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

  本溪满族自治县辖区内,长白山系千山山脉从东向西横贯全境,形成东起东营坊、兰河峪,经草河掌到南部连山关的东南屋脊地带。全县千米以上的山峰大都分布在这里,平均高度海拔600米左右。位于千山山脉南麓的草河城、草河口一带,为南部丘陵地带,平均海拔高度400米左右。县境中部为太子河大断裂带。两岸形成许多羽毛状的小断裂,构成以太子河谷为中线的沉积小平原,平均海拔不足300米。县境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山势较缓,平均海拔450米上下。俯视全县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县内最高山峰是东营坊乡小东沟村的出不来沟顶,海拔1310米;最低绝对高为120米,是偏岭镇北三家子村太子河出境处。

  本溪满族自治县山地面积占82.7%。境内大小山峰近万座,长短沟壑2.8万多条,仅海拔800至1000米的山峰就有289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17座。

  县内著名山峰有:草帽顶子山,高126.1米,坐落在东营坊乡洋湖沟村的西老营沟东北7公里处,是本溪满族自治县、新宾县、桓仁县之界山。大凹岭山,位于东营坊乡洋湖沟村小四平东南4公里处,高1125.9米,山势平缓,土肥石少,森林茂密。和尚帽子山,位于兰河峪乡黄柏峪西南10公里处,高1244.4米,是本溪、凤城之界山,距本溪满族自治草河掌镇胡堡村宋家街4公里。西大顶子山(又叫白石砬子),坐落在山城子镇东街村民组东南5公里处,高1146米。歪嘴砬子,坐落在小市镇上堡村后,高1032.7米,距县城小市镇约6公里,山势陡险,是太子河北岸最高峰。

气候特点

本溪满族自治县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湿润气候区,季风和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度适中,雨热同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农林牧业的有利条件。

  本溪满族自治县年平均温度为23.1℃。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初日为4月20日至30日,终日为10月2日至9日,其间隔日数为156—172天。

  本溪满族自治县在季风环境控制下,又因受地形影响,降水量比较充沛。全年降水量在700—1000毫米。除冬、夏期间季风一年一度交替,季节雨如期而至外,各地还时常有地形雨、对流雨滋润田园,虽然干、湿季节分明,却无久旱无雨之年。初春积雪融化,解除了春旱,保证了春播墒情。冬季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降水总量的4%;春秋次之,各占15%、20%;夏季最多,达50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61%,集中在七八月份。

  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季风特点比较明显,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夏季盛行湿热的偏南风。由于本溪县地处山区,峰峦重叠,森林茂密,构成天然防风屏障,因此风速较平原地区偏小。全年平均风速仅为2.5米/秒,3—5月份风速最大,可达3.6米/秒。

水文状况

  本溪满族自治县的深山丛林具有极好的水源涵养能力,泉水溪流汇成大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境内有长度在5公里以下的小河1297条,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8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5条。汇入鸭绿江入黄海的有草河。这些河流夏季水量充沛,冬季水量减少,约有5个月的结冰期。大部分河水流经地方岩石坚硬,加之深山密林,植被覆盖,故河水含沙量较少。山区河床比降较大,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13.54亿立方米,水能总蕴藏量达10万千瓦,7条较大河流水利电力开发潜力很大。

  境内主要河流有:太子河,古称衍水、大梁水、梁河、太资河等。太子河是辽河水系的一条主要河流,源头干流分南北两支,南太子河发源于东营坊乡;北太子河发源于新宾县平顶山镇鸿雁沟,在南甸镇马城子村与南太子河汇合。太子河流域面积2547平方公里,境内河流全长173.2公里,河道比降5.6%。河水清澈,含沙量少(197.2克/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10.2亿立方米,水产资源丰富,历史上曾有航运之利。汤河,长50公里,是太子河最长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408平方公里,河道比降6%,年平均径流量1.7亿立方米。汤河源出草河掌马骥村碑家岭南坡,在胡堡村西北与汤池子水汇合。汤河北入关门山水库,下游流经小市镇的香磨、张家堡等村,最后注入太子河。细河,发源于凤城白云山麓,流经本溪满族自治县连山关镇,向北流经本溪市南芬区,于桥头镇西入太子河。草河,境内流程52.5公里,发源于草河掌大庙分水岭南坡,流经草河掌、草河城,流入凤城的叆河。清河,源出清河城镇陈贾村北大岭南坡,往南流转东折入观音阁水库。

  此外,本溪满族自治县还有汤沟温泉、温泉寺温泉两处地热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本溪满族自治县素有“东北地质摇篮”之称。尤其是太子河凹陷地带,由于历经频繁的造山运动,地质层面齐全,矿床种类繁多。许多矿种储量可观,埋藏较浅,非常适合地方开采。现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32种。主要有煤、铁、硫化铁、石灰石、滑石、大理石、硅石、粘土、金、银、铜、锌、钼等。

  林业资源:本溪满族自治县有林地面积20.8万公顷。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林木产品,是山区特有的物产。全县林木蓄积量达1323万立方米,年新增长林木蓄积量约47.5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木蓄积量为951.7万立方米,人工林木蓄积量为351.6万立方米。树木种类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木。主要树种有柞树、水曲柳、胡桃楸、黄拨椤、桦、榆、花、柳、椴和落叶松、油松、红松等240余种。

  土地资源:本溪满族自治县的土地资源经建国后40年的开发利用,已基本形成以林为主及粮、果、牧、渔商品生产基地。随着各业的发展,城乡居民点及工矿企业、交通用地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水面增加,旅游用地面积增大。

地名由来
本溪县名源于清代。据《重修观音寺碑记》载:“盛京(今沈阳)城南百里之外,有本溪湖,湖侧有观音古刹。”另据《八旗通志》载:“雍正五年 (一七二七年)此湖(本溪湖)称为杯犀湖。”很久以前传说,湖水尚小,宛如一杯清水,湖底下窄上宽,形如犀牛之角,故以形态命名“杯犀湖”。这是本溪湖较早的名。后因怀犀湖较为难写难认,遂改称为本溪湖。清光绪三十二年始设本溪县,因县衙在本溪湖附近,故名。 

历史沿革
本溪县战国时期至秦、汉、魏、晋先后属辽东郡、玄竞郡管辖。

北魏、北齐至隋时被高句丽割据。

唐初收复辽东,属安东都护府。

辽金时属辽阳县、石城县辖区。

元时属辽阳路。明时置草河千户所。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置东宁卫。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9月 清廷批准设置本溪县,盛京将军赵尔巽派周朝霖筹备本溪县设置事宜。10月,正式设置本溪县。周朝霖任设置局总办。治所在牛心台,后迁至本溪湖河东街。 本溪县修筑草河口至摩天岭第一条人畜混行驿路,宽1米,长27.5公里,主要用于信使、贡奉、军事 。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3月1日 盛京改称奉天省,设3道,本溪县属东边道。本溪县设置局改称本溪县行政公署,周朝霖改任支县。

  民国三年(1914年)6月 私营一善堂论据于本溪湖柳塘成立,应县壶之典,门前悬1米高纸葫芦1个,人称赵大葫芦。业主为赵秀峰、赵秀生兄弟。

  民国五年(1916年)日本财阀大仓喜八郎开采马鹿沟铜矿。

  民国六年(1917年)本溪湖发电所—南芬庙儿沟铁矿的22千伏送电线路建成,全长31公里,为东北输电线路开端。

  民国八年(1919年)6月,在北京参加火烧赵家楼怒打章宗祥的北京大学学生李秀实,回到本溪(其父时任本溪县知县家居本溪),积极传播“五四”运动情况,宣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并在洋街(今溪湖站前)的街头立一石碑,镌刻着:“诚忠山不是日本租界”;“反对卖国二十一条”碑文。联合金融界、实业界办储蓄所同日本洋行相抗衡,对此在本溪日人慌恐不安,电请奉天交涉公署干预。

  民国十八年(1929年)12月 本溪县财政局成立。

  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16日 县长徐家桓电贺张学良就任陆海空军副司令。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1月22日 满族抗日民族英雄邓铁梅组织东北民众自卫军,于凤城举事,打响了“九一八”事变后辽东民众抗日的第一枪。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2月21日 杨靖宇带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政治保安连20余人抵桓仁仙人洞小冰沟子,3月到红庙子、哈塘沟等地开展游击战。队伍衣色虽杂,但统一戴“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字样的红袖标。5月25日 宫原变电塔建成供电。11月7日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宣告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朴翰宗任参谋长。下辖两个师,一师师长李红光,二师师长曹国安,全军共800余人。一师主要活动于通化、桓仁、兴京、本溪、凤城、宽甸等地。本溪县碱厂建成第一座混凝土漫水桥,全长96米。日伪政权公布度量衡法。1935年公布计量法。1936年本溪一律使用新衡器。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 东北人民革命军一师政治部主任程斌率部在本溪县大青沟与日军交战,毙日军7人,伤1人,俘伪军70余人,缴大枪70余支。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月5日 杨靖宇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部和第一师到达本溪县草河掌汤池沟,在此召集师以上干部军事会议,讨论如何打通与党中央和关内红军的联系。会议决定组建强力西征部队向辽西、热河挺进。会议责成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协助一师做好西征准备工作。 7月15日 一师西征队伍返回途中,侦悉日军连山关守备队第二中队50余人在摩天岭堵截。一师趁日军吃午饭时袭击,除一翻译逃跑外,日军今田队长以下48人全部被击毙,创造了威震全东北的“摩天岭大捷”。 2月5日 伪兴业银行在本溪成立支店,地址在本溪湖。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1月 伪满炭矿株式会社田师傅病院建成并开业。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8月,建立了第一个人民民主政权——本溪县人民政府。10月22日 本溪市市长田共生(原名黄悦清),主持召开本溪县各界代表会议,成立本溪县民主政府,会议公推田市长兼任本溪县县长。11月初 中共辽宁省委派王苏任本溪县县长,并相继派程震文、胡苏光、赵光、张浙等来本溪县领导党务工作。11月中旬 中共本溪县委成立。县委书记由市委副书记张子衡兼任。12月初 白东海、孙永勤、王昭、孙彬、翟啸、刘叙明、白升堂等一批从冀中及苏皖地区来的干部先后派到本溪县,领导区的党、政工作。不久,汪之力来本溪县后健全了县委领导机构,汪之力任县委书记,程震文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宣传部长胡苏光,妇女部长苏冰。组建与充实了石桥子、桥头、草河口、小市、田师傅、牛心台6个区委会。

1946年2月初 本溪县党政机关由本溪市迁至桥头。国民党进驻。

1948年 6月16日 撤销本溪县推进社,成立本溪县供销联社,全县8个区均建起区供销联社。十月获第二次解放。

1949年11月17~21日 在桥头县政府礼堂召开中共本溪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会议主要解决党的作风、党的领导、党的纪律问题。有32人在会上发言,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县委书记赵光作工作报告。

  1950年 11月17日 本溪县抗美援朝民工支队的一、二、三大队编成157付担架队,在长甸集结。20日晚,支队部及3胩大队共1 158名指战员,渡过鸭绿江后经两天行军到朝鲜朔州待命。

1952年本溪县撤销,并入本溪市。

1956年,重设本溪县,县政府驻本溪市。9月17日 共青团本溪县首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总结了合作化前后团的工作,确定今后工作任务。选举郑洪儒为书记。 10月18~20日 本溪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听取和审议了县长傅平所作的《关于本溪县筹备工作情况和今后任务》的报告。选举产生了本溪县人民委员会,选出委员15名,选举傅平为县长,副县长綦明喜。会议代表246名,列席代表18名。

1957年10月7日 草河口区棒槌岭村农民张凤桥出席全国军烈属、荣复转退军人积极分子大会。10月16日在怀仁堂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8年5月20~22日 本溪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溪市内召开。大会代表291人,到会代表256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上届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财政工作报告,法院工作报告。选举秦禾木为县长,副县长綦明喜、孟宪洲、王树博,智景芳为法院院长。

1959年6月22日 中共本溪县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本溪市召开。会议代表132人,出席125人,列席代表22人,代表全县3 303名党员。县委书记梁伟作了《全党动员起来,全面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为实现1959年继续大跃进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出第一书记梁伟,书记周启显、林永兴、郭富有。大会选举出席中共本溪市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28名。

1960年8月起,县政府迁驻小市镇。现为本溪市辖县。

  1961年5月29日 本溪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小市召开。会议代表220名,出席185名,列席代表14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财政报告、法院报告。选举周启显为县长,林印清、王树博、卢长余为副县长。12月20日,中共本溪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小市召开。会议代表200名,列席代表36名,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贾凤忠所作的《中共本溪县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贾凤忠为第一书记,周启显、刘庚林、綦明喜、郭富有、刘广祥为书记处书记。

  1963年5月25~28日 本溪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小市召开。会议代表250名。会议听取审议了上届委员会工作报告,1962年财政决算及1963年财政预算报告。选举周启星为县长,卢长余、林印清、王树博为副县长,法院院长马清胜。

  1964年2月22~27日 中共本溪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小市召开。会议代表219名,出席192名,列席代表36名,代表全县3 300名党员。会议听取了贾凤忠所作的县委工作报告。选举贾凤忠为书记,副书记周启显、刘庚林、宋瑞平。

  1965年12月10~13日 本溪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小市召开。会议代表272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财政报告、法院工作报告。选举朴活为县长,副县长卢长余、王树博、张洪彬、魏守国,韩日明为法院院长。

  1970年9月26~30日 中共本溪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小市召开。会议代表350名。会议总结了县革委会成立以来党的建设及各项工作。会议选举丁元功为县委书记,副书记毛家玉、石清奇。

  1972年9月22日 本溪县第一座中型水库—三道河水库竣工。11月5日 三架岭隧道破工动工,由本溪驻军承担施工任务。1974年11月20日竣工,全长790米,为当时辽东地区最长的公路隧道。

  1981年1月21~25日 本溪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小市召开。会议总结了两年来工作,提出了今后任务,听取审议了5个报告。依法首次设立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县革委会改称县人民政府。选举刘振芳为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希文为县人民政府县长;李玉修为县人民法院院长;王新德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82年8月 本溪县实施集中供热联片取暖,安装4蒸吨锅炉2台,当年供暖面积4.98万平方米。

  1983年4月23日 市政府决定将本溪谢家崴子水洞改名为“本溪水洞”,并于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2月 在县城小市建成两座知识分子住宅楼,20多名知道分子搬进新居,每户平均居住面积70平方米。

  1984年4月10~14日 本溪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小市召开。会议进一步动员全县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全面完成我县1984年国民经济计划各项任务而努力。会议选举赵海清为人大常务会主任;张德魁为县人民政府县长;李玉修为县人民法院院长;梁学典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7月30~8月2日 中共本溪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小市召开。会议代表423名,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汪希文作的《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开创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大会选举出县委委员39名;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5名。选举汪希文为县委书记;张德魁、丁玉学、孙延芳为副书记。

  1986年7月14日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本溪地区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本溪县确定在“七五”期间重点搞好庙后山、关门山、汤沟、铁刹山旅游胜地的建设,逐步形成以本溪水洞为龙头,关门山、关门山水库和铁刹山为龙尾,辅之以庙后山、汤沟、观音阁水库为龙身的“一条龙”旅游线。

  1987年4月7~10日 本溪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小市召开。会议代表168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选举孙延芳为人大主任,王永义为县人民政府县长,孟庆珍等6人为副县长;县人民法院院长梁学典;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廷余。 9月25~27日 中共本溪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小市召开。会议代表287名。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六届县委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县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本溪县第七届委员会,当选委员33名;选举产生了中共本溪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当选委员15名。选举汪希文为县委书记,副书记王永义、张伯毅;选举李明和为县纪委书记,副书记郝凤林、邓玉琢。

  1988年5月4日 团县委书记陆学伟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共青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2月 本溪县石油液化气供应站竣工,储气能力100立方米,供应用户2 000户。

  1989年6月14日 八盘岭隧道工程历时4年建成通车。隧道全长1 624米,东西两侧引线6 500米,建成时是东北地区最长的公路隧道。 9月7日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本溪县,设立本溪满族自治县。

  1991年7月 荒山净水厂竣工投产。日供水量1.5万吨,供水人口5万人。

9月20日 关门山水库正式竣工。国家水利部、省水电厅及市政府领导出席交付使用典礼大会。水库总库容8 100万立方米,净调节水量3 300万立方米,发电装机1 520千瓦,年发电500万千瓦时。

  1992年11月18日 新建的县新华书店正式开业,共投资150万元,建筑面积3 518平方米。经营图书22类4 000余种。

  1993年1月7~10日 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小市召开,参加会议代表41名。会议选举孙延芳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高茂新为县人民政府县长,贾忠生等4人为副县长;梁学典为法院院长;李廷余为检察院检察长。6月17日 县委隆重召开送派青年干部到基层任职锻炼大会。共23名青年干部,其中16名到乡镇企业任职,7名到贫困村任职。8月18日 全国蔬菜种子交易会在本溪县隆重召开。会期3天,有5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客商600余人参加了交易活动,成交额达600多万元。9月14日 全国第一所生态农业学校—本溪满族自治县农民中专(后改为农村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草河口镇成立。该校的办学宗旨是为本溪生态农业建设培养初、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1994年9月,国家教委授予该校“全国农村教育生产和改革先进单位”称号。培养生态农业人才的办学经验受到国家教委领导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北京代表的赞扬。

  1994年3月16日 县政府决定公开拍卖“邀月楼”酒家,以350万元拍卖给个体业者李兴阁。

  1995年1月18~20日 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小市召开。会议选举李桦青为人大主任;贾忠生为县人民政府县长,韩德洲为法院院长;杜生民为检察院检察长。9月15日 在小市隆重举行辽宁省大型水利建设工程—观音阁水库建成典礼。坐落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太子河上的观音阁水库大坝,经过6年紧张施工,全面建成蓄水。观音阁水库是辽宁省“七五”期间重点水利工程它采用了世界先进的碾压混凝土(RCD)筑坝技术;是使用日本政府贷款的中日合作项目。水库大坝长104米、高82米,总库容21.68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2 795平方公里。水库枢纽的主要任务是以城市工业供水和防洪为主,兼有发电、灌溉、养鱼、旅游等综合效益。建成后,本溪市防洪能力从50年一遇提高到500年一遇;位于太子河下游的辽阳市的防洪能力从100年一遇提高到500年一遇。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水利部原部长杨振怀、水利部副部长周文智、省委书记顾金池、省长闻世震等和市、县党政主要领导以及前来参加庆典的日本国国会众议院议员、前建设省大臣木部加昭为水库建成剪彩。

  2000年8月3日 全省重点中学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本溪县体育馆召开。参加运动会的有4个市地、62个代表队,820名运动员。县高级中学代表队获得1金5银奖牌,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10月 坐落于观音山脚下的新建光荣院竣工。其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 700平方米,可集中供养革命优抚对象100人,自费养员30余人。11月 县城楼道亮化工程竣工。县政府为此项工程拨款20余万元,共安装6 000余盏声控感应灯。

文物古迹
清河城古城遗址
       
  清河城,亦称之为清河堡。清河城明代兵城遗址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城以北35公里处,它是明代辽东军事重压镇,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清河堡城,兴建于明代成化四年,为辽阳副总兵韩斌所建。清河堡城造型呈正方形,周长500米,城高6米,城墙宽3米,采用条石青砖砌筑,内筑女墙,城四角处筑敌台,墙修有马面,东面南北各有一城门。现今,该城除南面一段基石尚存完好外,其余仅存隆起的土垣。明代,清河城是辽东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改清河城提调为守备,管辖碱厂、孤山、东洲等7堡和66座墩台,驻扎兵将4500 余人,修建100多公里的边墙和鸦鹘边隘。曾设马市,马女真互市。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亲率后金大兵攻打清河城,明守城副军邹储贤领兵一万固守,后金兵拆墙破城,城失陷,杀死邹储贤。“清河既失,全辽振动。”于是,1619年明以杨镐为辽东经略发兵四路伐金,其右翼中路以辽东总兵李如柏为主将,督兵6万由清河城出鸦鹘关,但未及交锋,便听说其他三路溃路,杨镐便急令李如柏不战而退。

  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日军总司令大山岩为牵制俄军,转战清河城,进军抚顺。历史上频繁的战争,使清河城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解放后,清河城才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才呈现出新的面貌。

  500多年过去了,清河堡城虽经风侵日蚀,履遭战争破坏,但部分城墙仍依稀可辨。它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1961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庙后山古遗址
       
  庙后山古遗址位于小市镇山城子村东的庙后山是一处古人类文化遗址。距县城小市4公里,距关门山15公里。
  
  庙后山古遗址是一个天然洞穴,属于奥陶纪石岩地层洞穴堆积。其厚度为13.5米,自下而上分8层。
  
  1978年以后发掘,除第一、第三层未见化石和文物外,从第四层以上各层共出土了人类文化遗物14件和古动物化石74种,在第五、六层还出土了两枚人牙和一段幼儿股骨化石。据考证,这里的人类遗址最早年代约40万年以上。
  
  国家学部委员、著名地质学家、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先后多次来庙后山考察。并撰写了《庙山后》一书,于1986年由国家文物出版社出版,引起了国际上考古学术界的瞩目。庙后山古文化遗址已分别载入《中国东北史》、《中国大事记》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之中,为中国历史增添了辉煌的篇章。

孤山堡遗址
       
  孤山堡遗址,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兰河峪乡新城子村。孤山堡遗址系一座古城遗址,城为方形,周长约1200米,城墙用大青砖和杂石泥土筑成,至今尚有部分城墙存留。残存城墙高者约3米,低者1米多。
  
  孤山新堡故址修建于明朝万历二年五月,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所谓孤山新堡是对旧堡而言的,旧堡在新堡西南5公里处,为明代辽东的一个重要城堡,遗址现依稀可辨。
  
  明代万历元年,兵部侍郎汪道昆阅边,辽东总兵李成梁建议将孤山堡移至张其哈喇甸子,不但可防御“东湖”入侵,而且可以“收耕牧之利”。此事告准后,委清河城守备王惟屏负责“筑堡移兵”,但王惟屏“畏虏逸劳,伪呈便”,未将孤山堡移新张其哈喇甸子,仅在旧堡东北十里处建立了新堡,即今新城子村址。孤山堡建成于万历三年八月十五日(公元1575年),用银七百七十两,用粮六百一十石,建“城高连垛口三丈五尺,底厚二丈,门角敌台九座,俱用砖石包砌,守堡官住宅并军士营房一百七十三间。”堡成之日,名为孤山新堡。新堡虽然筑成,但因王惟屏“有违原议”坐罪,“各官俱不与赏”。万历四年,刻有“创筑孤山新堡记”碑,记述其事。此碑至今仍存留在新城子古堡内,为后人研究本溪地方史的重要文物古迹。

行政区划
本溪满族自治县辖10个镇、1个乡:小市镇、草河掌镇、草河城镇、草河口镇、连山关镇、高官镇、清河城镇、田师付镇、南甸子镇、碱厂镇、东营坊乡。

小市镇镇政府驻小市村,人口9.67万人,面积433平方千米,辖10个社区居委会:温泉、站前、西山、中心、文化、向阳、棉织、煤炭、小市、水库;20个村委会:小市、观音阁、香磨、张家堡、谢家崴子、青石岭、同江峪、城沟、上堡、下堡、达官寨、右寨子、陈英、朴家堡、东街、碱厂堡子、山城子、磨石峪、柜子石、财峪。

草河口镇镇政府驻草河口,人口2.61万人,面积198平方千米,辖4个社区居委会:祁家堡、新市、胜利、化工;8个村委会:草河口、茳草、云盘、北沟、祁家堡、西沟、正沟、东沟。

连山关镇镇政府驻黄岭,人口1.55万人,面积203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中心;8个村委会:黄岭、棒槌岭、摩天岭、石岭、刘家、中河、苏家、新开。

草河城镇镇政府驻草河城,人口1.45万人,面积205平方千米,辖9个村委会:草河城、黑峪、峪西、四棵树、王坊、徐堡、沙河沟、白水、关口。

田师付镇镇政府驻大堡,人口3.85万人,面积90平方千米,辖8个社区居委会:东山、东风、大东、建设、河北、荣桥、铁路、西山;6个村委会:魏家堡子、孔家堡子、全堡、大堡、太平、铁刹山。

南甸子镇镇政府驻沟口,人口1.65万人,面积127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南甸子、东明;9个村委会:南阳、小峪、沟口、南甸子、二道河子、才窑、马城子、滴塔、北甸子。南甸子镇在09年代之前是交通要道,贸易发达,有土产公司/生产资料公司/木材公司等于本溪市平级的分公司,当观音阁水库建设之时老铁路改线,就是南甸的败落之际,现在的南甸镇街里基本已成死城。

清河城镇镇政府驻清河城,人口1.27万人,面积319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前央、东阳、清河城、陈贾、台后、望城、城西、孟家、万利、马家沟。

碱厂镇镇政府驻碱厂,人口2.05万人,面积135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镇东、镇西;10个村委会:碱厂、民主、长咀、桦皮峪、台山、黄家堡、胡家堡、九龙、赵家堡、王家崴子。


草河掌镇镇政府驻草河掌,人口1.18万人,面积375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郭堡、套峪、崔家坊、瓦坊、姜堡、草河掌、马骥、佟家堡、胡家堡子、榆村。


高官镇镇政府高官,人口0.75万人,面积157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肖家河、高官、花岭、安家、红石、磙子沟、田家堡、五日地。

东营坊乡乡政府东营坊,人口1.16万人,面积210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东营坊、荒地、宫家堡、湖里、红土甸子、大阳、小东沟、洋湖沟。

经济概况
资源概况

本溪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重要天然次生林保护区,林产丰富,林地面积26.1万公顷。木材蓄积量133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2.8%。近年来,我县利用林业资源,发展了多种产业。其中木业加工从细木工板到高密度板、集成材、高档餐具、家具等,年产值4亿元。

  本溪满族自治县盛产中药材300多种,年产量750吨。主要品种有人参、辽细莘、辽五味、黄芪、桔梗、刺五加等。其中,辽细莘、刺五加在国内外享誉盛名。本溪满族自治县年产林蛙1亿只,林蛙油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目前,已有林蛙油生产厂四家,年产林蛙油2吨。

  野生山野菜是本溪 满族自治县的一大特色产业,主要品种有蕨菜、大叶芹、刺嫩芽等三十余种,年产量1000吨。加工的保鲜品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境内水利资源极为丰富,大小河流近百条。其中,七条主要河流的水能蕴藏量为10.3万千瓦。多年平均地表水流量为143,120万立方米。现已建成水库四座,小水电站13座,装机容量为33,500千瓦。年发电量为11,515万千瓦时。观音阁水库为辽宁省十大水库之一,蓄水量为22亿立方米。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可以进一步引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电力和水产养殖业。根据水利部门的勘察设计,在太子河、汤河水系还可以建5座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6,220千瓦时。

本溪满族自治县地质自然构成比较完善,由太古代、元古代、中生代等部分组成。现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132种,分布较广,是辽宁及全国的重要原材料基地,素有“东北地质摇篮”之称。可供开采的矿藏有煤、铁、金、银、铜、硫化铁、石灰石、石墨、钾长石、方解石等30多个品种。目前,县内已有各类采矿企业300多家,各类矿产品加工企业50多家,主要产品有金属硅、硅铁、金、银、铜、铅、锌、硫化铁、白云石、原煤、铁精粉、方解石、大理石等,无烟煤可采贮量3000万吨,年产量100万吨,铁矿石可采贮量3000万吨,年产铁精粉60万吨,产品销售国内外市场。

工业

本溪满族自治县工业基础雄厚,全县有大中型工业企业38家,拥有固定资产22亿元,形成了以采矿、冶金、化工、机电、建材、轻工等为主导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本溪北方曲轴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曲轴专业生产厂之一,生产的锻钢和球铁曲轴远销国内外;本溪氯碱总厂生产的聚氯乙烯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轻工等行业;本溪冶炼厂生产的炼钢脱氧剂销往全国各大钢铁企业;本溪电缆集团生产的系列高强度铝合金导线远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铁刹山酒厂生产的系列白酒,荣获辽宁省 名优产品称号,系辽宁省十大名酒之一。

农业

  本县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梁、水稻、大豆、花生等。养蚕、养参、养鹿业很发达。山区盛产大叶芹、蕨菜等,畅销日本等国。森林面积307.2万亩,立木蓄积量达949万立方米,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油松、云杉、水曲柳等270多种。每年为国家输送大量木材。

基础设施
本溪满族自治县交通便捷,沈丹高速公路横贯全县,境内3条省级公路与沈大公路相连。沈丹、溪田铁路在县内站点12处。县城小市距本溪市区40公里,距省会沈阳100公里,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85公里,距丹东大东港200公里,距大连340公里,距营口港230公里。通讯发达,实现光缆程控,直通海内外。城市基础设施完备。

社会事业
教育

本溪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县大、中、小学校已发展到174所。其中小学146所,在校学生31170人;初中20所,完中2所,高中2所,职高2所,乡(镇)农技校16所,在校中学生达17340人;教师进修学校1所,农民中专1所,技工学校1所,电大1所,在校大中专学生939人。此外,还有606个幼儿园(所),入园儿童10557人,入托率达60%以上,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幼)教育相配套,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主,以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为补充的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

卫生

全县有全民、集体医疗防疫单位24个,其中,县级医院3个,县级防疫保健部门7个,乡镇级医院14个,共有医务人员1392人。有专业技术人员868人,全县各级医院病床总数为1525张。此外,全县还有村级卫生所130个,乡村医师、医士212人;个体诊所28,个体医务人员55人。全县平均每200人就有一名医护人员。

体育

全县体育事业以青少年为重点,以全民健身为主要内容,以训练和竞赛为主要手段的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学校体育、职工体育等十分活跃,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农民、职工的身心健康。全县体育人口已占全县总人口的60%以上。县业余体校先后培养出各类体育人才400多人,向国家队输送1人,向省队输送30人,向市队输送299人。其中潘广春、马野在自行车,张成君在柔道,白少武在皮划艇等项目中,分别在国家级大赛中取得好成绩。1983年以来,本溪满族自治县先后被评为省体育先进县、全国少数民族体育先进县。1993年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

  满族体育项目珍珠球是满族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项目。目前,这项民族体育活动已在全国普遍开展起来。1990年,在全国第三届珍珠球比赛中,县男子珍珠球队获得了第一名。

风景名胜
本溪满族自治县是国家闻名旅游胜地,也称“燕东胜境”。这里有本溪水洞等六处景点组成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三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山、水、洞、泉、湖及名贵树种,奇花异草和珍奇鸟兽。本溪水洞、中外驰名,世界罕见;关门山峰叠嶂,溪流清澈,素有“东北小黄山”之美称;铁刹古松苍劲,传说神奇;汤沟、温泉等地热泉疗身治体,医治百病;大石湖深不可测, 幽静秀美;观音阁水库高峡平湖,荡人心魄。此外,还有云台卷舒山,大地公园、生态园等,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中外游客。

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
   
  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本溪市东南七十公里处,森林公园占地3517公顷,森林覆盖率95%,园内植被保存完好,古树名木众多,风景秀丽,是一处集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森林旅游景区,也是辽宁50佳景之一,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

  森林公园内有四大景区:小黄山景区、夹砬子景区、龙门峡景区和月台子景区,计108处景点。各景区或山姿奇秀、或峡谷幽逐、或清溪缠绵、或林荫遮蔽,移步换景,暇想万千。景点中尤以夹砬子景区内的“雄狮守关”和龙门峡景区内的“晶帘瀑布”最为壮观。“雄狮守关”山岩壁立,颇像雄狮,怒目圆睁,守卫关隘。“晶帘瀑布”形如雪浪、三折跌荡、断落处溅起朵朵水花、泻入青潭、轰鸣振耳。特别是昆明世博会首次参展的本溪市市花天女木兰,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枫叶,已成为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最为独特的景观。  

  园内四季风光各具特色。春日,山花烂漫五彩缤纷;夏日,柏苍树翠,清幽凉爽;秋日,澄红金黄,野果清香;冬日,飞雪迎客,冰崖百丈。
 
  关门山有五美:山美、水美、树美、花美、雾美。晨昏雨后,云雾升腾,气势磅礴,云脚缓步,青山拂纱,群峰时隐时现,宛若瑶池仙境又如九重洞天。

  在景区内漫步,可随处听到山鸟啾鸣;可随处看到彩蝶飞舞,偶尔也可看见山兔、狍子等,从林中穿跃,野趣横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戏于水面,黑熊也时常出没。

大石湖
   
  大石湖,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兰河峪乡东南山麓的鹰嘴山下,距县城区约50公里处,它是太子河水系的发源地之一。
  
  大石湖,以其五个次第相连的湖潭而得名,湖潭依次承接,瀑布飞溅掩映,故又称之为“五湖四瀑”。一湖命名为“天池湖”,湖水面积约180平方米,水势湍急,飞流直下,飞珠溅玉,形成一幅天然的大瀑布,瀑落之处,湖深水暗,因其居五湖之上,恰如“长白一天池”。二湖,湖水面积约65平方米,水面积虽居五湖之末,但其水流汹涌,湖水暗绿,漩涡翻滚急骤,水深莫测,景象大奇绝,神话传说之多而居五湖之首位,故称之为“水晶宫”。三湖流势渐缓,湖水面积约150平方米,湖水澄清,落叶入水不浮且清晰可见河底枫叶,素有“见叶潭”之称,据传说此湖是龙的理想栖息地,故称为“龙潭”。四湖湖面约160平方米,此湖相比之下有奇特独到之处,湖东崖壁上有一天然石洞,洞可容人。洞内冬暖夏凉,别有情趣,伫立崖边,俯瞰湖水咆哮,恰似巨龙奔腾,极目望崖洞,仿佛洞内有神佛静坐祈祷祝福。此湖称之为“龙神湖”。
  
  五湖人称之为“聚仙湖”,水域面积约165平方米,水从岩缝中依势随波逐流而下,水势渐弱浅平,缓缓流动,仔细观望,凝思遐想,正所谓群仙聚会于此,共商良谋于今霄。因此封之为“聚仙湖“恰到好处。此外,还有“仙人指路”、“点将台”、“翡翠石球”等众点景点。是观光游览避暑胜地。

本溪特产
食用菌

属自然生长的无毒真菌子实体,对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基等生长条件要求极为严格。可食用的菌实体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县内有160余种食用菌。常见的食用菌有:木耳、棒蘑、棕灰口蘑(小灰蘑、灰蘑)、侧耳(元蘑、冻蘑、黄蘑、粗皮侧耳)、猴头蘑、红蘑、苕帚蘑等。产量较大的品种有:

木耳(黑木耳、黑菜) 生长在山林中的栎、槭、椴、榆、柞等阔叶树种的倒木及伐柱上。每年夏秋逢雨时节,便可到林中采集。目前,人工培植黑木耳已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蜜环菌(棒蘑) 夏季时节,生于阔叶、针叶多种树的根部、干基部。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含蛋白质、脂肪、脱氨酸等多种成分,有祛风湿、活脉络、强筋壮骨功能。

野果

本溪满族自治县野生果品种类繁多,年生长量约500吨。主要品种有:

猕猴桃(软枣子) 属猕猴桃科,高枝藤本,县内各地均有分布,果实含丰富的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可做罐头和饮料。

山葡萄 属葡萄科,木质藤本,常以卷须攀附于其它植物上,长达15米以上。果实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可鲜食,并可加工成果酒、果汁、果糕、果干等。

山梨 (秋子梨) 蔷薇科,落叶乔木,果熟后果肉变软。味酸甜适口,除鲜食外,可造酒和加工成梨干果脯等。野生山梨苗木抗逆性强,可作为其它梨种的嫁接砧木。

山里红 蔷薇科,落叶乔木。每100毫升果肉含糖分3.55克,酸量1.91克,淀粉27.15克。果味酸甜,可鲜食,也可酿酒,制果酱、果汁、果脯、果糕、果干等。幼苗可作为山楂的嫁接砧木。

此外,常见的野果还有杏、樱桃、山丁子、悬钩子、胡桃(山核桃)等。

山野菜

本溪满族自治县的林冠下、山谷、溪旁盛产野山菜,年生产量约上千吨。山野菜由于是在天然环境下生长,比一般蔬菜更具有味道鲜美,无人为污染等优点,许多山菜又是名贵中药材,有防病抗癌的功效。近年来,山野菜已成为食品加工的重要项目,并且通过外贸出口,成为创汇的名贵土产。本溪满族自治县出产的山野菜主要品种有:刺嫩芽、大叶芹、蕨菜、猴腿(猴腿蹄盖蕨)、黄花菜(金针菜、黄花苗子)、唐松草(猫爪子)等。

刺嫩芽(嫩芽楤木) 属五加科,落叶小乔木,多生于阳坡或半阴坡的杂木林中或次生林中,嫩芽含多种维生素及糖分、蛋白质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名贵食用山野菜,根皮可入药。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坡均有生长。 大叶芹(大耳芹)属伞形科,须根,系多年生夏绿草本。生于山坡林下,喜腐殖质土壤。幼苗4—6月采食,嫩茎营养丰富,可加工成多种菜肴。

蕨菜(蕨) 属蕨科,多年生夏绿草本。蕨全株含单宁百分之九点零四,可提取栲胶;含维生素百分之三十,是造纸、纤维原料;根茎可入药、提取淀粉、制糊胶等;嫩苗每百克含胡萝卜素1.68克,维生素丙3.5克、蛋白质2.2克、脂肪0.19克,营养丰富,清香可口,是山野菜中的上品。
中草药 本溪满族自治县野生中草药114科、970种,名贵、常用的有120种,是东北重要的中草药宝库,主要名贵品种有:
人参(棒槌、山参、长白参)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东北三宝之一。主根粗大、肉质、长圆柱形,下部有较长的根须分枝。人参根入药,属于滋补强壮药物,有治疗神经衰弱、帮助消化和血液循环、增强生殖机能、恢复身体健康等效能。

细辛(细参、辽细辛) 马兜铃科细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斜生,节较密,具有特异辛香气味。细辛全草入药,有解毒、驱风、发汗、祛痰、镇痛等疗效。

五味子(北五味子、辽五味子) 木兰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全株有香气,茎缠绕其它树上。浆国球形,穗状,成熟时红色。五味子果实入药,有连结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等功效,降低转氨酶效果较好,临床用以治疗慢性肝炎。

此外,黄芪、贝母、桔梗、柴胡、龙胆草、木通、猪苓等多种中草药,都有大量出产。

繁多的野生动物

本溪满族自治县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哺乳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共493种。其中,列入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鸳鸯(匹鸟官鸭)、鸢(老鹰、鹞鹰)、苍鹰(黄鹰)、金雕(红头鹰)、水獭(水狗、獭)、狐(狐狸)、黑熊(狗熊、黑瞎子)等37种;列入地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的有大杜鹃(布谷)、鹌鹑、环颈雉(野鸡)、太平鸟(十二黄、连雀)、狗獾等66种。常见名贵品种有:

雉鸡(环颈雉、山鸡、野鸡) 雉鸡属广栖性种类,以疏林、杂草、灌丛多见。雄雉羽毛鲜艳,白色颈环明显,尾羽长,有观赏价值,羽毛是工艺品原料。雉鸡肉质鲜美,是山珍野味的佳品,近年人工驯养发展较快。

中国林蛙(林蛙、蛤士蚂、田鸡) 林蛙在全县广泛分布,一般生活在森林植被较好的山沟里,以小溪河流为中心,活动范围1公里左右。林蛙营养丰富,是传统的药用动物,有补虚损、解痨热、滋补强壮等功效,是产后气虚、年老体弱者的上乘补品。

斑鳜(鳜鱼、鳌花、花鲫子) 斑鳜栖居于清净水域,太子河上游有出产。该鱼肉质鲜嫩 ,少刺,熟食肉呈蒜瓣状,形味美佳,被誉为“淡水鱼之王”,是名贵淡水鱼之一。

细鳞鱼(细鳞、细鳞鲑、山细鳞) 是栖居于山川溪流里的冷水性名贵鱼种,本溪满族自治县太子河上游有出产。细鳞鱼肉肥、含脂量高,为稀少名贵的上等食用鱼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



  本溪满族自治县几条较大河流均有分布,稀少,不易捕捉。鳖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素为宴席佳肴。其头、甲、肉、血、卵、胆、脂肪都可入药,主滋阴补血、清热消瘀。可治阴虚发热、肝脾肿大、胸肋作痛、闭经难产、崩漏带下、脱肛痔漏、淋巴肿胀、小儿惊风等病症。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