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桑植县

桑植县


ad

基本概况
  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全县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辖38个乡镇,总人口43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8%。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举世闻名的长征出发地。因“亚洲第一洞”——九天洞而成为镶嵌在张家界的璀璨明珠。
  桑植风光旖旎,文物荟萃。境内山峦起伏,溪河纵横,风景秀丽。距县城80公里的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32万公顷原始森林,区内野生动植物达6400余种,有珙桐、水杉、华南虎、云豹、大鲵、黑棕熊等珍稀动植物,被称作亚洲物种“基因库”,是科研、旅游、度假、疗养的胜地;距县城17公里的九天洞,被誉为“亚洲第一洞”,成为国际溶洞探险基地,国际溶洞协会成员单位;澧水、金藏河风景区以原始风貌的独具特色吸引海内外游人;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芙蓉龙”恐龙化石遗址、苦竹河古镇等人文景观闻名遐迩。17个民族长期和睦聚居,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异彩纷呈。
  桑植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是全国500个资源富县(市)之一。天然气、铁矿、煤炭、硅石等储量居全省前列。水能理论蕴藏量达48.4万千瓦,是湖南省最具开发价值的水能资源大县。山地广,农林土特产品繁多。全县活立木蓄积量达300万立方米,有人工营造黄柏林33万亩,系全国最大的木瓜基地,南方最大的黄柏基地,黄莲、五倍子产量居全省之首。尚有358万亩山地,176万亩草地,其中南滩天然草场面积达18万亩,发展畜牧业有前景广阔。还有1700余种药用植物可供开发利用是全国三大“国药库”之一。
  桑植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能源、食品、机械、建材、冶金、采掘、化工等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基础产业。煤炭、饮料、酒精、硅铁、水泥等产品畅销省内外,古生物化石石雕工艺品、多功能微型组合机及冻猪牛肉远销美、日、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桑植县的投资环境优越。这里距张家界火车站、飞机场仅75公里,公路交通四通八达;通讯设施大为改善,乡镇全部开通数字程控电话,全县电力装机4.98万千瓦,电力供应充裕;城镇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县内还制定了鼓励招商引资的优惠办法,投资环境大为改善。

自然地理

  桑植县位于东经109度41——110度46,北纬29度17——38度84。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形复杂,是湖南省自然灾害频发地之一,尤其以暴雨、冰雹、干旱三种自然灾害为主。地处武陵山脉北麓,鄂西山地南端。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隶属国际旅游新城——张家界市。
  东界慈利县、石县和武陵源区,南毗永定区、永定区、永顺县,西接龙山县,北邻湖北宣恩县、鹤峰县,距省会长沙456公里,离张家界市71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北部属中山和高山地区,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属中山和丘陵岗地,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

  桑植县大地构造单位属新华夏结构体系,杨予准地合的一部分。由于受八面山褶制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广泛分布为中山、低山地貌。全县地层主要属三迭中统,寒代下统,震旦系下统等,以三迭系和志留系为主。


  武陵山脉从贵州云雾山分成三支,其北支和中支延伸到桑植全境,形成40条主要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有10426个大小山头,最高点八大公山主峰斗篷山海拔1890.4米,最低点竹叶坪乡柳杨溪河谷海拔154米,桑植县是一个自然风景奇特秀丽的大山区县。
  武陵山脉
  武陵山脉地处中国中南部,跨越湖南、湖北、贵州和重庆四省直辖市,长度约42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武陵山脉为东西走向,主峰为梵净山;最高峰为凤凰山主峰,海拔2570米。属于武陵山系覆盖的地区被称为“武陵山区”。
  八大公山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距桑植县城85公里,雄踞武陵山脉北端,澧水源头,其主峰斗篷山海拔1890米,为武陵山之巅,景区由斗篷山、杉木界、天平山五大林区组成,总面积4.49万公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长江南部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森林。
  桑植是澧水的发源地,境内溪河密布、水流湍急,常年不冻,有大小溪河410多条,占地面积5140公顷,每平方公里有河流0.12条,主要河流是澧水源流和澧水第一大支流娄水。
  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8.93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7.2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8.4万千瓦,是湖南省目前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水能资源大县。但目前已被开发不到2%,有中小水电站27处,装机容量1.208万千瓦,中弄水电站有贺龙水库水电站、八斗溪水能泵站、岩壁滩电灌站3座。全县有中型水库1座(双泉水库),小型水库38座。全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88亿立方米/年。
  澧水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沿途接?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湖南155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据2003年的统计数据,全县土地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桑植县地层发育齐全,矿产资源丰富,全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27余种,矿床、矿化点142处。主要矿产有天然气、铁、煤、硅石等,其储量均居湖南省前列。主要矿产中,天然气测算储量1982亿立方米,铁矿探明的储量3.5亿吨,铝土及铁矾土储量达2000万吨。
水利资源: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8.93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7.2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8.4万千瓦,是湖南省目前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水能资源大县。但目前已被开发不到2%,有中小水电站27处,装机容量1.208万千瓦,中型水电站有贺龙水库水电站、八斗溪水能泵站、岩壁滩电灌站3座。全县有中型水库1座(双泉水库),小型水库38座。全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88亿立方米/年。
旅游资源:桑植县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自成体系。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省级重点名胜风景区九天洞——赤溪河、贺龙元帅故居、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等,加上浓郁的土家族、白族民族风情,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旅游业开发前景广阔。2005年接待内处游客55.1万人次,旅游收入7200万元。

历史沿革

  桑植县历史悠久,西汉时置县,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雍正七年(1729年)设桑植县沿袭至今,县名以县境内遍植桑树得名。

  桑植上古史籍称古西南夷地,夏、商属荆地,西周属楚地,春秋属楚巫郡慈姑县,西汉至宋,相继属武陵郡充县、天门郡县、临澧县、崇义县、慈利县等。宋仁宗年间,桑植推行土司制度,设桑植宣抚司。因司治桑植坪而得名(今五道水镇芭茅溪境内)。元、明、清因袭宋制,至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七年(1729年)设桑植县,沿袭至今。
  清朝雍正五年(1927年)改土归流,雍正七年(1729年)设“桑植县”沿袭至今。

  1949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桑植,建桑植县临时人民政府,次年3月29日成立桑植县人民政府,隶属永顺专署,1952年撤销永顺专署,改由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1954年4月自治区改为自治州。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庸市,桑植县划归大庸市管辖,1994年4月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

风土人情   桑植县的工艺美术闻名国内外,其类别有织锦、剪纸、挑花、银饰、蜡染、绘画等,这些传统工艺美术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如土家族的西兰卡普,在工艺美术的百花园里是一朵柔媚多姿的奇葩,许多产品被国外专家及国家博物馆收藏。编织有竹编、麻编、草编、藤编等。编织出的生产生活用品造型奇特,美观大方,经久耐用;剌绣当作衣裤、围裙、门帘、被面、围衣、帐帘、枕头、荷包、褡裢等的装饰。剪纸图案各类繁多,结构大方,形象生动。挑花乃是与剌绣相配合的一种工艺,挑出的龙、鱼、狮子、花卉、乌雀等形象逼真、具有独特的艺术结构;银饰各类繁多,有银冠、银珈、项圈、披肩、项练、手镯、戒指、耳环、壁、牙签等。这些工艺品都具有形美、声脆、透明、情深、实用等优点,均为难得的工艺珍品。

经济概况
  2005年,桑植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推进”三化”进程,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县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据统计,全县生产总值为1758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10万元,增长4.5%, 第二产业增加值53485万元,增长15.50%, 第三产业增加值85425万元,增长11.50%。三次产业构成为21:30.4 :4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420元,比上年增加395元。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为“十一五” 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86784万元,同比增长13.1%,比上年放慢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054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76231万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66499万元,增长19.2%。三次产业构成为15.4:26.6 :58。人均生产总值为7157元,比上年增加1289元。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451万元,增长4.8%,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林业生产以退耕还林为契机,着力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营林生产、森林资源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年林业产值7786万元,增长8.5%,完成造林2149公顷,育苗23公顷。畜牧业生产产业结构适度调整,主要产品产量有升有降。渔业生产平稳增长,但总体规模和在整个农村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仍很弱小。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10吨,增长10%,其中养殖产量186吨,减少10.2%。
农村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所加快。全县年末有效灌溉面积8.60千公顷,增长1.17%,其中,旱涝保收面积5.92千公顷,增长2.25%,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65778千瓦/13072台,同比增长19.49% 和19.58 %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84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754台;全年完成机械化耕作3.08千公顷,同比增长2.33%, 农田机电排灌面积达8.94千公顷,同比增长0.79%, 全年农村用电量为1192万千瓦小时,同比减少0.74%, 农田化肥施用量41044吨,同比增长4.98%, 农药使用量382吨,增长4.37%, 农膜使用量345吨,同比减少14.4%。
八件实事圆满完成。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100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0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9600人,通乡油路完成59公里,通达工程完成25个村101公里,新建沼气池2356口,完成3所乡镇敬老院扩改建工程,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19662平方米, 完成6所乡镇卫生院扩改建工程。乡镇企业在调整中稳步推进。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88560万元,同比增长4.80%,其中乡镇工业完成70606万元,增长7.50%,年末乡镇工业企业单位数为1419个,拥有职工9497人。
二、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31785万元,比上年增长15.60%,其中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437万元,增长20.0%,产品销售率为99.92%。分行业看:重工业产值15777万元,销售产值16000万元,产销率101.41%, 轻工业产值22244万元,销售产值21992万元,产销率98.89%,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111521万元,比上年增长16.03%。工业经济效益显著。全县17家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13万元,比上年增加67万元,利税2218万元,增加7万元,亏损面由17% 减少为12%,亏损企业亏损额为230万元,减亏257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599万元,比上年增长49.06%。其中:国有及其他投资73324万元,集体投资5328万元,个体投资9947万元。在国有及其他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34134万元,更新改造投资34564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430万元。全县新增固定资产23218万元,年内新开工项目44个,竣工项目31个。建筑业在投资进一步扩大的影响下,效益持续攀高。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1699万元,比上年增长15.20%。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条件逐步改善。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为2128公里,其中列养道223公里,县乡道477公里,村道1408公里。全县公路客运量320万人,周转量1582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6.4% 和13.0%,货运量220万吨,货运周转量1332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5.6% 和11.0%。拥有民用车辆5860辆。
邮电通讯业迅速发展。全县邮电通讯业完成业务总量6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37%,完成报刊杂志发行 180万份,年末光缆总量达到4420芯公里,同比增长29.09%。在稳定乡乡通程控电话的基础上,实现480个行政村通程控电话,全县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7422门,电话机总数为37424户,其中县城电话14520户,农村电话23301户,分别增长0.30%、减少2.74% 和增长2.23%。移动电话用户53000户,同比增加62.42%。互联网用户4200户。
五、商业、旅游业和外贸业
商品市场稳中趋活。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322万元,比上年增长12.45%,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11891万元,增长27.96%;非公有制经济51431万元,增长9.3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54965万元,增长11.52%,餐饮业8357万元,增长18.96%。按销售所在地分:县城43954万元,增长13.49%, 县以下19368万元,增长10.30%。全县拥有各类市场26个。
  旅游业持续增长。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55.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0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2.34% 和15.38%。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县实际引进外资4.3亿元。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状况有所好转。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9219万元,比上年增长14.6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227万元,同口径比较增长23.31%,上划中央两税2144万元,全县一般预算支出32495万元,增长18.68%。
  金融平稳运行,存款大幅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2639万元,比年初增长21.4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00782万元,比年初增长21.35%。各项贷款余额83259万元,比上年增长16.65%。金融机构全年现金收入377393万元,现金支出374729万元,净回笼现金2664万元。
  保险业务有所扩大。全县保险机构保险业务收入3685万元,比上年增长12.93%,全县保险业务支出1883万元,增长31.22%。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教兴县进程加快,科技队伍稳步发展。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732人,其中:高级178人,中级2125人。“双杂”良种、玉米地膜育苗移栽、油菜定距育苗移栽等一系列实用增产技术继续得到推广普及。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324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小学320所。在校学生总数为51565人;专任教师3227人。年末共有幼儿园45所、学前班165班,入园、班儿童13470名、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在全县普及。年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84.4%。桑植一中学生刘梅被团中央、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佳中学生”。在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升学考试中,全县被录取的大中专学生为1586人,其中录取重点和一般本科381人、专科756人,录取率75%。
八、文化宣传、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年末拥有电影发行机构1个,电影队15个,电影院4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站26个,均基本保持稳定。全县卫星地面接收站达8000座,全县电视覆盖率达94.05%,年末县城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3000户。据统计,全县被市及市以上宣传机构采用稿件731条,县电视台全年播出电视新闻162期,发稿1539条,拍摄了《一号文件进农家》、《法制周刊》、《澧源视野》等专题节目。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40场次。文化艺术结硕果。《桑植民歌》获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高潮迭起。成功举办了以“弘扬长征精神,建设绿色家园”为主题的张家界红色旅游启动仪式,由湖南电视台拍摄光碟《贺龙元帅故里桑植》,印刷了《贺龙元帅故里桑植》画册,出版了《红色记忆》一书和《魅力桑植》邮册。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批准为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开展了“扫黄打非”集中活动和对娱乐、网吧、音像市场的重点稽查,消除安全隐患,打击非法经营活动,净化文化市场。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平稳发展。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5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39个,专防站所3个,妇幼保健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1705个,其中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253人,全年会诊病人54万人次,治愈率为87%。年末卫生机构拥有总床位759张。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全县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28193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拥有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 体校1个。在全国十运会上, 桑植籍运动员熊美丽获得女子步枪3ⅹ20项目金牌。同时,桑植县运动员还在省举重单项比赛中获得金牌3枚。
九、人民生活与环境保护
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平稳。全县计划生育率为94.01%,全年人口出生率13.8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9‰。全面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共发放奖励扶助金35.7万元,595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年末全部单位从业人员为14624人,其中在岗职工14194人,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19551万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额为19363万元,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13433元,比上年增长5.07%,农民人均纯收入1616元,比上年增长8.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627元,比上年增长7.02%。
  环境质量状况有所改善。年平均空气环境总悬浮微粒(TSB)为0.165毫克每标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SO2)为0.092毫克每标立方米,为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为国家三类标准,饮用水环境质量为国家二类标准。
十、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县有384家单位14643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16603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两个确保”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3787名离退休人员和8351名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经费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全年查处劳动侵权与劳动争议案件13起,较好地维护了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行政区划
Sangzhi Xian
430822
427100
县人民政府驻澧源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桑植县辖9个镇、22个乡、7个民族乡。


 
澧源镇
辖:高家坪、长征路、文明路、东正街、文昌街、和平街、汪家坪、朱家台、五里桥9个居委会;仙鹤、罗家庄 尚家坪、何家坪、高桥、黄金塔、长潭、朱家坪、燕窝、张木溪、小田冲、朱家冲、肖家峪、方家坪、金山、蔡家峪、西界、洋公潭、建兴岭、兴旺塔、岩亚21个村委会。

瑞塔铺镇
辖:瑞市、赤方村、罗家边、杨家逻4个居委会;土产坪、郑家坪、青龙溪、芦斗溪、沿溪坡、小溪沟、鸟儿岭、火盆峪、东旺坪、王家坡、老岩桥、潮水河、马井、杨溪山、黄泥亚、干溪、茶元塔、定家峪、高峰、洪沙溪、新村坪21个村。

官地坪镇
辖:官地坪居委会;大茂、坪头界、联乡、湖坪、中坪、银山栋、青佛山、双桥、黄家台、会马逻、山羊栋、金星、杜家坪、铜矿、东流坪、洞口、白竹溪、车耳坪18个村委会。

凉水口镇
辖:楠木岗、茶元塔、泉门口、芭蕉湾、檀木塔、生基坡、谢家坡、尧儿坪、彭家台、张家塔、韩家坪、李家庄、夏家峪、镇麻六湾、渔兰溪、人生坪、四层界17个村委会。

龙潭坪镇
辖:龙潭坪居委会;刘家界、竹亚、银风、桥头、白竹坪、赶坪、李家湾、三合街、毛亚、云头山10个村委会。

五道水镇
辖:汪家坪、团包、连家场、花渔家、茶元、茶叶、苦竹坝、岔角溪、元宝溪、五峰山、土溪洞、高家平12个村委会。

陈家河镇
辖:桥头居委会;黄木潭、蔡家坪、毛塔、周家弯、陈家湾、袁家坪、刘家湾、彭家塔、新街、二洞坪、剖腹溪、唐家坪、陈家河、干溪、龙潭沟、厂湾、吴家湾、苍关峪、半溪、肖家坪、三兰子20个村委会。

廖家村镇
辖:廖家村居委会;苗寨、莫家塔、冲王溪、二户田、斋公塔、咱家、老庄坡、妖气洞、丰岩、猫子溪10个村委会。
 
利福塔镇
辖:利福塔居委会;赤溪、青龙、陈家湾、黄家院、叶家方、杨溪坪、冒水溪、三岔溪、金家台、宋家台、官庄、岩板、舒家坪、三岔溪、柳树坡、梁家坪、白蛇溪、郭家台、水儿场、苦竹河、水洞、棉花亚22个村委会。

空壳树乡
辖:庙峪、虎形、陈家坪、龙虎山、桥子峪、石家湾、空军、六方亚、莲花台、土地亚、罗家坪、白马泉、冉家坪、汤溪峪14个村委会。

汨湖乡
辖:姚风界、金丰界、安家峪、邹家界、叶家桥、小汉峪、咸池峪、碾子包、护国、前村坪、白石、三子界、广文台13个村委会。

竹叶坪乡
辖:郑家峪、康三峪、木峪、柳浪坪、陈子界、鸡公亚、茅花界、茶亚、柳树塔、干洞、侵峪、三百墩、马家溪、柳阳溪、竹叶坪、南湖16个村委会。

走马坪白族乡
辖:两岔溪、贵竹垭、向家坪、天合、龙洞坪、滚水峪、楠木、唐家塔、走马坪、卓家峪、张家亚11个村委会。

人潮溪乡
辖:分水岭、统子峪、永安、兴龙坪、南斗溪、和平、红旗、塔坪、茶叶湾、梅子坪、金鸡11个村委会。

西莲乡
辖:石门亚、丰合、月岩、玉京、中里、金竹、罗子岭、双龙、双合、柳树10个村委会。

白石乡
辖:莲花、李坪、桥沟、双狮、岩门、白石、谷村、廖城、新华、长益、龙泉、岩路12个村委会。

刘家坪白族乡
辖:英子山、双溪桥、高家坪、唐家桥、朱机塔、双元坪、熊家湾、刘家坪、田儿亚、朝阳地、新桥、关溪涧、晚田峪13个村委会。

芙蓉桥白族乡
辖:高杨、福建坡、庹家岗、海儿峪、廖坪、瓦屋坪、银星、芙蓉桥、"梅家桥、鹤群、兴旺、大庄坪、胡家峪13个村委会。

麦地坪白族乡
辖:广家山、麦地坪、芦阳、黄山峪、栗山亚、青峰溪、农科站、水田坪8个村委会。

马合口白族乡
辖:马合口、中庄坪、苍家台、梭子丘、万中洛、龚家界、自生桥、王家田、佳木峪、瓦庄坪、长马坪、刘家寺、木峡、双岗、银子岗、茶场16个村委会。

长潭坪乡
辖:水流、路家山、赤石坪、长潭坪、林家包、刷注溪、天眼池、红岩山8个村委会。

淋溪河乡
辖:棕树峪、淋溪源、张家铺、田坪、夹河、四围、田湾、尖丰山、马安会、大洞溪、卢塘湾11个村委会。

洪家关白族乡
辖:廖家溶、龙头、小河口、李家坪、南岔、回龙、化香峪、鹤溪峪、风坪、尧充峪、云丰、泉峪、洪家关、兴隆、花园、杜家山、龙洞亚、杨柳池、余田坪、胜龙、海龙、七湾、实竹坪、三屋逻、银杏塔25个村委会。

桥自湾乡
辖:岩塔、大溪口、白星、松柏、长坪、张家桥、鸭儿池、邓家坪、刘家铺、钟家台、祝家坡、山羊溪、五子湾、潘家山、白杨、李家亚、王家17个村委会。

谷罗山乡
辖:刘家河、卓家坪、罗谭、候家包、孙家台、学堂包、周家包、粑粑田、谷峰山、谷罗山、何家田、牛洞口、清弯13个村委会。

沙塔坪乡
辖:分水岭、尼古田、冷水峪、大湾口、六耳口、天平、四元坡、廖家坡、沙塔坪、农科站、杨家坪、花椒圆、向家湾、水井台、彭家湾、洒家坡、茶盘口、水田峪、大庄、大木塘、坪塔、麻田坪、唐家庄、袁家桥、汪家亚25个村委会。

苦竹坪乡
辖:陈家亚、银市坪、金子山、卡峪、市龙坪、张家湾、苦竹坪、农科站、苗儿庄、狮子塔、古罗界11个村委会。

四方溪乡
辖:洪家峪、大洞包、斋公坪、响水洞、四方溪、芭蕉亚、社仓坪、茶元坪、塔场坪、平头岩10个村委会。

芭茅溪乡
辖:楠木坪、黄连台、芭茅溪、汨落湖、辽竹湾、桑植坪、取和平、十里坡、杨家湾、水田坝10个村委会。

细沙坪乡
辖:云合、庄家坪、江西坪、茅坡、九龙、太子坪、细沙坪、朝南坪、周家亚、徐家桥、八皮坡、张家台12个村委会。

八大公山乡
辖车大河、朱家湾、扒河、栗树湾、蒋家湾、砂地坪、中沟湾、内半坡、庄耳坪、药材场10个村委会。

蹇家坡乡
辖:洗泡河、雷家坡、王家塔、宵淇池、蹇家坡、南门坡、芦茅坪、药厂、李家、燕落界、茶园、老村、赵家塔13个村委会。

岩屋口乡
辖:班竹、岩屋口、沙河坪、陆家塔、龙家坪、大尾坝、撒埠溪、四家田、五家田9个村委会。

河口乡
辖:科溪、懂市、河口、插旗、富溪、咱家、马骆、杨湾、两岔、千民、新南、西坪、林兴、沙洲、太坪、塘方、神州、上坪、下坪、朝东20个村委会。

上河溪乡
辖:刘家亚、桃树弯、熊家坪、地界、东风坪、白竹山、狮子坪、上河溪、黄金塔、竹元冲、杨竹溪、邓家坡、车头沟、比石溪、扒拉坪15个村委会。

两河口乡
辖:白竹科、张家、官坪、岩壁、朱家沟、田家、下洞街、五渡潭、笔家、两河口、潭口、旧街、栗山坡、格溪14个村委会。

打鼓泉乡
辖:土兰溪、王家湾、赶塔、金家坡、穴虎洞、小阜头、打鼓泉、陈家院、黄家湾、廖家院、榆树坪、二层界12个村委会。

上洞街乡
辖:上洞街、利比溪、麦塔溪、麻逻、院子、二户坪、长潭岗、大地坪、二户溪、卧云界、方厂洞11个村委会。

天星山林场
辖:上坪、下坪、大旗湾、唐家山4个村委会。

旅游资源九天洞坐落张家界市桑植县西南17公里的利福塔乡水洞村境内,洞因天生有九个天窗与外界相通而得名。洞口南侧2.5公里处,有集自然风光和浓郁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风峦溪天然森林公园与之相依相衬。洞口东南向2公里处,澧水像条银色飘带,婉蜒流过。九天洞百余处景点、景观堆珍叠玉,藏奇纳秀,神秘莫测,幽深无堰,享有“世界奇穴之冠”、“亚洲第一大洞”诸桂冠。洞分上、中、下三层,最下层低于地表面400多米。洞内36支洞交错相连,内有30余座大厅、10余座洞中山、6方千丘田、5座自生桥、3段阴河、3个天然湖、12瀑、3井等景。洞中石林密布,钟乳悬浮,岩浆铸成的各种精致景物婀娜多姿。洞中的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石人、石兽等千姿百态,不可名状,纷呈红黄绿白黑灰诸色,可谓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其中九星山玉柱、九天玄女宫和寿星宫三大奇观堪称景绝盖世。1989年9月下旬,来自美、英、比利时的探洞专家到九天洞考察,一致认为九天洞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及旅游价值。

苦竹寨距桑植县城19.5公里,距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121.5公里,距九天洞2.5公里;古寨建于唐宋,盛于明清。曾是澧水上游“千帆林立的老码头、商贾云集的古集市、梢公荡魂的逍遥窟、明清社会的万花筒”。古老的风火墙、低矮的吊脚楼向游人展示着土家人的聪明才智,一条条青石板,一声声咚咚喹,在诉说着古寨子曾经的辉煌。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