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
ad
南部概况
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面积2235平方公里,人口125万(2005年), 邮编637300, 固话区号0817。 辖84个乡镇(办事处),是南充市最大的县。置县1500余年,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西汉严君平、蜀汉张飞、唐代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书法大家颜真卿等在南部皆留有足迹;北宋宰相陈氏兄弟三状元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传为佳话;还先后出过骁将张巍、成都王谯纵、工部尚书李先复、宰相陈省华、大学士蒲宗孟等历史名人。这里曾是川陕革命老区,留有一代元勋徐向前、李先念的奋战足迹.震惊西南的升钟起义爆发于此。南部擅区位之便,得江河之利,国道212线、省道南渠路、唐巴路纵横全境,规划中的兰渝铁路途经县城,嘉陵江及其一级支流西河县内流程278公里,县城距建设中的阆中市机场11公里,水陆空交通十分便捷,是川中、川北地区西进成都,北上广元,南下重庆,东达巴中的要道枢纽。南部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盐卤、砂金、石英砂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水能蕴藏量28万千瓦,现有装机容量11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度;境内植被众多,各类林木364种,森林覆盖率达38%。
建制沿革
南部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就已有人垦植。其上古属梁洲地,春秋战国时期属巴国,后秦灭卫国,置巴郡。西汉初(公元前205年)置充国县,南朝宋元嘉八年(公元433年)改为南国县,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因地处巴郡(阆中)以南而得名南部县,后经多次分合更复,至明太祖洪武13年(1380年)复置南部县至今。
地理位置
四川省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跨北纬31°04′—31°40′,东经105°27′—106°24′。县境东邻仪陇县、蓬安县,西连盐亭县、梓潼县,南界顺庆区、西充县,北达剑阁县、阆中。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分布着大巴山余脉和剑门山余脉。地貌多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298—826米。主要河流嘉陵江由正北向东南贯穿境内,流长78公里;其支流西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流长202公里。
区域面积
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东西相距89.7公里,南北相距59.5公里。其中县城面积10余平方公里,有耕地60118公顷,其中水田19523公顷、旱地40595公顷。
行政区划
南部县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上把它分为上六区和下六区两个部分。上六区为升钟、大坪、大桥、伏虎、建兴、定水(后从其划出黄金区),下六区为南隆、河东、盘龙、楠木、王家、东坝。南隆镇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下设西城、东城、南城、北城、枣儿、金星等6个办事处和16个居民委员会。全县共84个乡镇(办事处),1千多个村,8千多个社。
目前(2009年)上六区为升钟、大坪、大桥、伏虎、建兴、定水,下六区为南隆、河东、盘龙、楠木、王家、东坝
南隆镇 东城办 南城办 西城办 北城办 金星办 枣儿办 河东镇 火烽乡 老鸦镇 谢河镇 碾盘乡
楠木镇 永定镇 碑院镇 中心乡 长坪镇 三清乡 五灵乡
盘龙镇 石河镇 铁佛塘镇 群龙乡 平桥乡
东坝镇 窑场乡 大堰乡 马王乡 河坝镇 龙庙乡 梅家乡
王家镇 大富乡 富利镇 碧龙乡 光华乡
定水镇 兴盛乡 大王镇 太华乡 黄金镇 寒坡乡 肖家乡
建兴镇 三官镇 四龙乡 碾垭乡 流马镇 大河镇 大桥镇 石泉乡 永庆乡 宏观乡 万年镇 雄狮乡
伏虎镇 千秋乡 玉镇乡 双佛镇 花罐镇 柳驿乡 小元乡
升钟镇 永红乡 柳树乡 保城乡 双峰乡 升水镇 皂角乡 铁鞭乡 大坪镇 丘垭乡 太霞乡 西河乡 店垭乡 桐坪乡 光中乡人口状况
南部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但旧时代,由于战争频繁,早期史志无人口统计,自明朝始有记载,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全县有15448人,明末清初境内几乎荒无人烟,康熙年间(1662-1722年),遂有湖广填四川,境内人口剧增,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增至614889人。民国时期,人口逐年增长,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全县人口为753519人。2005年,全县人口为12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69万人,非农业人口18.44万人,其中男65.77万人、女59.36万人,男性比女性为110:100。
气候概况
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大巴山脉形成天然屏障,北方冷空气不易入境,所以境内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季风显著,雨量充沛;虽日照偏少,但四季分明。一般特征是:春早,回暖不稳,少雨,常有春旱;夏热,雨水集中,分布不均,常是旱涝交替,旱多于涝;秋短,降温快,绵雨显著;冬干,少雨,气候较温。县内四季起止时间大致为:春季3月1日至5月20日81天,夏季5月21日至9月15日共118天,秋季9月16日至11月25日共71天,冬季11月26日至2月28日共95天。由于各地位置和地形不同,四季起止时间也有差异,境内西北与东南相距较远,季节一般相差10-15天.
水利资源
南部县水利资源丰富。有西南最大的人工湖、库容13.39亿立方米的升钟水库。南部境内河流属嘉陵江水系。嘉陵江经苍溪、阆中流入南部县老鸦镇,纳曲水;中经火峰乡、南隆镇纳清水河、状元溪,经河东镇纳安溪,经泸溪场纳泸溪,经柴井乡纳大回溪、小回溪,过报本寺入仪陇县新镇至环山乡复入南部境,在王家镇纳西河后流入蓬安县。境内流长78公里,落差33米,平均流量774立方米/秒,水力理论蕴藏量256334.7千瓦。全县水电装机2.78万千瓦,到1996年止,嘉陵江境内干流及其支流,水电装机共12处27台,装机总容量为19260千瓦。南部水力开发潜力巨大。1997年,在县城嘉陵江红岩子古渡口,已修建红岩子电站,装机9万千瓦。嘉陵江一级支流西河,古称西水。西河一源出自剑阁县五指山南麓,一源出自江油县皇堂垭,二源在江油邓家坝合流,流经剑阁入南部境。南部境内流长202公里,中经西河、太霞、铁鞭、保城、双峰、升水等乡镇,在升水镇碑垭庙处建起拦河大坝,是为西南最大水库---升钟水库。西河加上沿途所纳溪流,几乎流经南部各乡镇,其升钟水库和盘龙电站给南部人民的水电之利,善莫大焉,可以说西河是南部人民的母亲河。 南部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水电局采用径流模数法求得全县地下水储量为6266.06万立方米。南部全县有井万余口,每口出水量一般为10-60立方米/昼夜,水质为软水-微硬水,水温10-27摄氏度,无色,无臭,无味,适宜工业、农业和人畜饮用。其出水量大,水质较好的名泉有老鸦镇碾垭村二组的一口井,井深18米,出水量1200立方米/昼夜;县城南门桥大井,水量丰富,终年不竭,曾是城内居民主要饮用井水,今犹竖碑保护。
物产资源
南部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料主产油菜,经济作物主产棉花。解放前,由于反动统治者的剥削压迫,加之南部地处丘陵,土地瘦薄,生产条件差,耕作粗放, 所以产量极低。那时主要农作物年均单产水稻150公斤左右,小麦70多公斤,玉米不到100公斤,红苕50-75公斤(五折一)油菜60来公斤,棉花仅5.5公斤。 解放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兴修水利,推广良种,农业生产得以飞跃发展,单产大幅度增长。现水稻亩产达549公斤,小麦216公斤,玉米262公斤,红苕182公斤(五折一),油菜100公斤,棉花75公斤。1983年,南部县结束了吃返销粮的历史,1990年被列为国家优质棉基地县,1996年被列为四川省商品粮基地县。南部养殖业历史悠久,在农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生猪是农民饲养的主要家畜,为家庭副业收入的大宗。解放前,畜禽发展缓慢,品种老化,生猪年出栏数只5万多头。解放后,国家扶持农民发展养殖业,1987年南部被国家列为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1996年出栏生猪超过100万头。南部盛产水果,桃、李、桔、柚,品种多样,味道纯正,尤其是在马王乡培育的“脆香甜柚”被评为 国优果品,更是享誉省内外。南部县的气候、土壤适宜发展蚕桑生产。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有先民栽桑养蚕。1995年产茧高达500万公斤,南部被四川省列为发展蚕桑生产的基地县。
交通优势
南部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人口125万,辖84个乡镇(办事处)1千多个村。全县公路里程达6051公里,其中通车里程达1460公里,等级公路达到705公里;河道运输116公里。全县乡镇通车率达到100%。县境东界仪陇、蓬安,南接顺庆、西充,西连盐亭、梓潼,北邻剑阁、阆中。国道212线和省道成南线。南渠线共178.05公里穿越其境,县道207.14公里和乡道600公里密布全县,村道2300余公里延伸到千家万户,17条出境公路与相邻县、市、区相通;境内大河小溪纵横交错,嘉陵江纵贯县城106公里,北通川北门户广元,南下西南重镇重庆,西河环绕县内213公里汇入嘉陵江,南部历来被视为四川的“北道孔衢,东西要害”,是川北地区交通枢扭和物资集散地。
南部公交线路 1路:一小--西门桥--状元桥--金都大酒店--一环路北口--看守所--三中--蜀北市场
2路:一小--西门桥--状元桥--金都大酒店--二中--交管所--蜀北车站---蜀北市场--三中--德仁中学--三中--德仁中学
3路:一小--南街--三元街--草市街--交警队--蜀北车站---蜀北市场--三中--德仁中学
4路:中医院--西门桥--车站--福利院--化工厂--五里子
5路:滨江路--一小--金都大酒店--益民广场--交管所--蜀北车站---蜀北市场--棉纺厂--天一园--德仁中学--大垭--金星场
7路:西门桥--52队车站--草市街--交警队--蜀北车站---蜀北市场--枣儿场--龙王村
8路:广电中心--52对车站--新南花园--二桥--河东工业园区--河东镇
专线:城区——老鸦
各个镇到南部的车大多都停在52对车站
在南部县城打的 一般都是4元
城镇建设
经过建国后50年的发展,南部县的城镇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崛起在嘉陵江畔的南部县城,象一颗晶莹的明珠,闪烁在川北大地。 具有近两千年历史的南隆古镇,自古以来都是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它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城东火峰山,城北炮台山,像两位忠实的哨兵,长年守卫着这座不断壮大的城市。自北向东绕城而过的嘉陵江,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那长长的手臂拥抱着建筑高大、街道宽敞的南部城。 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作为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县城,更是有着鲜明独特的现代魅力。在城市改造方面,自一九九二年以来,县城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新建城市干道8条、9000余米,新建、改建一般街道20余条、20000余米。开发改造居民小区7个,统拆旧房24.2万平方米,开发商品房98万平方米,并大规模地进行了绿化美化等配套设施建设,使城市框架初具规模,城市功能日趋完善。而今,城市街道已发展到153条,城市人口已愈20万,城市面积也已达24平方公里。城区内高楼鳞次栉比,街道宽阔平直,道旁绿树成荫,入夜华灯通明。那由五十米宽、四公里长的蜀北大道和四十米宽的振兴街、金华街、二环路所构成的县城新区骨架,充分显示出了南部县城的豪迈大气;那以金都、陵江、银峰、蓝天、白云、天一园等为代表的大酒店所提供的全方位星级服务,则又衬托和展示出了南部县城的现代化都市风貌;还有那宽阔的新世纪广场,则在闹市中为市民提供了另一片天空。同时,近两年来,县城还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并先后建成了南充市第一个省级卫生县城和市级文明县城。
旅游规划
一、主题定位
川东北地区度假旅游和会议旅游目的地
二、总体布局
一个支撑中心,一个亚中心,六个节点,三个片区,三条主线,两条环线
1、一个支撑中心:南部县城南隆镇
2、一个亚中心:升水镇
3、六个节点:双峰、保城、铁鞭、碑院,大堰
4、三大片区
(1)以升钟湖为主体的西部片区,定位为“度假和水上运动旅游区”。
(2)以禹迹山为主体的东部片区,定名为“禹迹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包括现在的禹迹山、火峰山、红岩子、凌云山、晓霞观等,定位为“宗教文化观光与休闲游乐旅游区”。
(3)以八尔滩为主体的南部片区,范围包括八尔滩、观音山石刻、马王乡民居大院、皮影等,定位为“生态观光旅游与会议度假旅游”。
5、三条主线
南部--大桥--升钟;南部--东坝--大堰;南部--碑院
6、二条环线
1)川东北小环线:成都--绵阳--梓潼--阆中--遂宁--成都:历史文化观光与度假旅游线。
2)川东北大环线:成都--乐至--遂宁--南充--广安--南部--仪隆--巴中--南江--广元--剑阁--绵阳--成都:革命老区与将帅故里旅游线。来自www.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