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五常市

五常市


ad

基本概况五常市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地处北纬44度零4分至45度26分和东经126度33分至128度14分之间。北接松嫩平原,距省城哈尔滨115公里;东南靠张广才岭西麓与尚志市相邻,东北部与哈尔滨市阿城区相邻,西部、西南部、南部与吉林省的榆树、舒兰、蛟河毗邻,是黑吉两省经济结合部。幅员面积7512平方公里,五常地域呈狭长形,西北倾斜。全市素有“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之称。市域内中山面积达4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4%,低山面积165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丘陵面积111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9%,高平原面积227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0.2%,堆积谷平原面积32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3%,冲积平原面积16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2.2%。中山、低山、丘陵面积325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9%,高平原、平原、河谷平原面积42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6.7%,水面183.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5%。哈尔滨供水工程磨盘山水库正兴建中。
行政区划五常原名欢喜岭,清咸丰四年设“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取其“三纲五常”之意,得名五常。既有儒雅的古韵,又体现了城市文化品位。真可谓古为今用,别有一番韵味。
五常市历史悠久,目前从五常市龙凤山乡学田村猛犸象牙化石考古发现,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35000年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000余年。夏至周时为肃慎,西汉时为挟余,北魏时属勿吉,隋唐时称莫颉府,归渤海国管辖。辽金时代称裴满部、甲骨部,归金上京管辖,元朝称刺邻,是元大都通往黑河的最大驿站。明朝在五常建立纳林河卫所和摩琳河卫所,清雍正3年在拉林设立协领,乾隆9年设拉林副都统,光绪6年设五常厅,民国2年设五常县。1947年先后成立山河、拉林两县,同年山河县并入五常县,1956年拉林县并入五常县,1993年8月28日五常撤县设市。有汉、满、朝鲜、蒙、回等11个民族100万人口,丰富的民族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积淀成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民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京旗文化与东北边疆文化的碰撞,产生了拉林京旗文化,在这里形成了别致的地方风情。
五常坐落在长白山张广才岭脚下,这里山青水碧,风景秀丽,景色怡人。在75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南部群山环绕,北部一马平川。分布为6山1水半草2分半田,大小山峰271座,凤凰山、大秃顶子山、磨盘山、龙凤山、石刀山、历母山、七峰山、向阳山、金山、杏花山并称五常十大名山。龙江第一高峰大秃顶子山,以其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景观,在五常的东南部构成了龙江南部最为美丽的天然大画廊。那完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们带来了返璞归真的感觉,你若亲临此地,站在高山之颠环顾那古木苍松,云雾缭绕,彩云朵朵,犹飘飘然而欲。凤凰山以罕见的“空中花园”、“高山湿地”、“峡谷飞瀑”、“高山石海”、“高山奇桦”五大景观蜚声国内外,赢得了“东北第一奇山”和“黄河以北第一景”的美誉。当年风靡一时的“天外来客”,也为五常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历母山、石刀山等以其美丽的传说,吸引了四海之游客。
五常市行政区划情况:全市现辖11个镇和13个乡。一个省级工业园区(牛家工业园区);五常镇辖8个街道办事处、9个行政村。拉林镇辖4个街道办事处,13个行政村。山河镇辖5个街道办事处、13个行政村。山河镇辖5个街道办事处、13个行政村。小山子镇辖10个行政村。杜家镇辖12个行政村。向阳镇辖17个行政村。冲河镇辖11个行政村。背荫河镇7个行政村。安家镇辖11个行政村。沙河子镇辖13个行政村。牛家满族镇辖15个行政村。龙凤山乡辖18个行政村。志广乡辖9个行政村。民意乡辖8个行政村。卫国乡辖6个行政村。二河乡辖7个行政村。常堡乡辖7个行政村。八家子乡辖13个行政村。兴隆乡辖13个行政村。兴盛乡辖8个行政村。长山乡辖15个行政村。民乐朝鲜族乡辖6个行政村。营城子满族乡辖7个行政村。红旗满族乡辖12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五常县名源于儒教“三纲五常”之“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清咸丰年间(18 51—1861年)放荒开垦,陆续建立举仁、田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遂将此地概称 “五常堡”,设治时沿袭“五常”之称。汉晋属夫余,隋属靺鞨,唐属渤海都督府,辽属东京道,金属上京会宁府,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辖区。今五常县北部地区,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为反击罗刹(沙俄)储备军粮,于今五常县北部的拉林镇扩建官仓,俗称“拉林仓”。1744年(清乾隆九年),设置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驻拉林城,隶属宁古塔将军。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分设阿勒楚喀副都统,拉林、阿勒楚喀两副都统分地管辖。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裁撤拉林副都统,由一协领驻扎该地,由阿勒楚喀副都统兼管。1869年(清同治八年),设置五常堡协领衙门,隶属吉林将军统属。今五常县南部地区,1881年1月25日(清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吏部转呈奏准,于五常堡南30里欢喜岭设置五常厅,并于山河屯设分防经历,于蓝彩桥设分防巡检,均归五常厅管辖。隶属吉林分巡道。自是旗民分治。1882年(清光绪八年),于拉林分设巡检,归双城厅管辖。1909年4月9日(清宣统元年闰二月十九日),吉林行省总督、巡抚奏请,将五常厅升改为五常府,同年6月2日(农历四月十五日)批准,改厅为府,1910年1月19日(清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九日),五常府知府启用关防。隶属吉林省西北路道。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2日,吉林行省公署通令,改五常府为五常县。1914年6月,隶属滨江道。192 9年2月,裁撤道区,由吉林省直辖。是时,全县总人口22.7万人,为三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滨江省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初隶哈南专区,后归松江省直辖。1947年1月,以五常县山河镇以南地区与舒兰县部分地区设置山河县,隶属吉北行政区;同年11月,撤销山河县,并入舒兰县。1948年6月,将原划归山河县的五常县部分地区划回五常县管辖。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由黑龙江省直辖。1956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拉林县,并入五常县。1958年8月,划归松花江专区管辖。1960年5月,划归哈尔滨市领导。1965年6月,划归新设立的松花江专区管辖。
  1992年,五常县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拉林河上游。北依哈尔滨市阿城区,东、东南与尚志市、海林市和吉林省敦化市毗邻,南、西南与吉林省舒兰市、榆树市接壤,西北与双城市相连。全县总面积7512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1个镇、17个乡,其中民族乡(镇)6个。县境北部是满族聚居的地区,有5个满族乡(镇);中部有朝鲜民族乡1个。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9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 .2万人;满、朝鲜、回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6.2%。县政府驻地五常镇。
自然资源  五常市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有林地面积29.3万公顷,主要品种有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杨、椴、桦、红松等,是全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野生动植物繁多,有东北虎、紫鼠、狐狸、黑熊、野猪、狍子、鹿、獾、貉、狼、田鸡等珍稀野生动物;有人参、党参、平贝、黄芪、元胡、天麻、刺五加、黄枘柏等300余种野生药材;蕨菜、刺嫩芽、黄花菜、薇菜等多种山野菜;木耳、地蘑、黄蘑、榛蘑、猴头菌生植物;山葡萄、猕猴桃、山丁子、野玫瑰等野生浆果;松籽、山核桃、榛子、橡子等大量木本商料、淀粉果实。全市除自然河流、泡沼外,还有人工兴建的大小水库43座,不仅可以保障农田灌溉、发展水电,而且盛产多种鱼类与河蚌、河虾等水产品,年水产量达2800多吨。五常市南部为火山岩地带,属有色金属远景区;北部位于松花江边缘,为燃煤和石油远景区;中部为地堑构造,有第三季煤出露;河谷平原区约有近亿立方米的草炭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沿河流域有大量的工程砂资源,纯度高,含土低,深受用户欢迎。
经济发展  五常市经济发展基础好,对国家贡献较大。按照省委七届八次全会、第八届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市”的总体目标,全市在深化认识市情的基础上,确立“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改革开放、走上产业化道路、实现富民强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市域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经营方式并举、多种购销渠道并行的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竞相发展的经济新格局。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45亿元,年均递增17.3%。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879元,市财政收入达到1.5亿元,经济实力增强。
  工业经济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科技兴工富市”的发展战略,使工业成为五常市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食品、机械、建材、化工、木材、轻纺、造纸、能源等结构合理、门类较多的城乡工业体系,特别是精洁米加工、机械加工、木制品加工、酿酒、建材、化工、饲料加工等特色行业发展迅速,并推动了全市工业生产发展。到年底,五常市工业企业发展到3855个,主要工业企业51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6.8亿元,工业产品近千个品种,其中精洁米、古泉酒、甜菊糖、大豆蛋白、防火门、护肝片、木制品等蜚声国内外。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6.3亿元,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3.9亿元,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税达6638万元,实现利润1201万元,年均递增14.7%、20.1%、13.2%和9.4%。
  农村经济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党的十四大以来,由于不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特别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全市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并初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199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2.2亿元,年均递增12.4%;乡镇企业已达1.5万家,增加5250家;总产值、利润和税金分别达到48.2亿元、1.7亿元和0.5亿元,年均递增分别达到53.5%、41.6%和20.1%;粮食总产达137.8万吨,年均递增11.5%。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优质米、猪禽、肉牛、浆果、食用菌、山产品、温室棚菜、中草药等主导产业和贸工农一体化产业链。目前,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五常市的内外贸易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几年城乡市场繁荣活跃,购销两旺。市场载体建设迅速,商饮服务网点大幅度增加。1997年全市各类集贸、批发市场38个,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商品批发、零售市场体系。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3亿元,城乡集市贸易额4.1亿元,年均递增分别达14.5%、25.2%。
  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1997年全市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84%,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勃勃生机,为全市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近几年来,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6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3亿元,增长2.6倍,人均储蓄达1756元。
  2007年五常市有关数字: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6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7.4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3218万元,首次突破6亿元大关,财政支出完成12.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6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5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385元;全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35亿元;粮食生产首次突破40亿斤大关;全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00多万元;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850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2300户;全年共引进项目41个。合同签约金额9.5亿元,实际到位4.99亿元,其中超千万大项目14个,合同签约金额8.7亿元,实际到位2.01亿元,千万元以上项目,已投产8个,在建2个;外贸进出口突破千万美元,实现1800万美元

社会事业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五年来,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00多项。对市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到1997年,全市已有普通中学41所,在校生5万人,教职工3066人;小学校423所,在校生9.9万人,教职工5732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生143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有专业艺术表演团1个;电视转播和差转台30座,地面卫星接收站91个,无线电视可同时播放3套节目,有线电视入户2.1万户。全市拥有卫生机构99个,医院床位1142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32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8‰。
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几年来对街道完成了柏油、水泥路面改造,巷道也整修一新,城市自来水供水网逐步完善,卫生设施逐步健全。哈五路拉五段改造工程胜利完工,拉平段改造正在紧张进行,市政设施的日臻完善,使五常市容市貌有了很大改观,显示了城市的崭新风貌。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境内留有清代碑坊、金代墓葬、古城遗址等许多名胜古迹和古生物化石,受到国内外考古界人士的关注。特别是位于群山环抱中的龙凤山水库,不仅是全国大型水利工程之一,而且是省内闻名的旅游景区,每当春夏之季,峰峦叠翠,碧波荡漾,吸引许多省内外游人来此观光旅游。联合国大气观测组织还在库内设置了观测站,把此地区确认为无污染的自然保护景区。市内还有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月牙湖,飞流直下的吊水湖等都是使人流连忘返的旅游佳境。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