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县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峡江县

峡江县


ad


峡江概览
峡江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部。古置石阳县、巴邱县。现辖6镇4乡1场76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人口16.4万。全县总面积1287.43平方公里。县治原设赣江西岸的巴邱镇,1997年7月1日迁至赣江以东20公里的水边镇。
峡江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水、陆、铁交通优势兼得。105国道、京九铁路及赣粤高速公路南北穿境而过;水上交通便利,距县城10公里的赣江峡江段,常年通航,可达南昌、九江及长江各港口。峡江赣江大桥已于2004年7月3日竣工通车,为构建"县域半小时经济圈",形成畅通的交通网络奠定了基础。县城距省会南昌137公里,距吉安市城中心70公里。从峡江出发乘车前往上海、杭州、温州、长沙、福州、合肥、南京、广州、厦门等地12小时内均能抵达。境内乡村公路网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通。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全县有30万亩耕地,128万亩宜林地及2.52万亩可养水面,已探明的矿藏有铁、钨、铅、锌、煤等20多种,尤以花岗石、石灰石储量最为丰富。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7%,曾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新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玉笥山,原为道教第十七洞天、第八福地,以"山奇、水秀、洞幽、石怪、林茂"而著称,被列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
  巴邱镇以南的赣江江面,宽仅400米,为千里赣江最狭处,是天然良好的水电枢纽坝址。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90年经国家计委批复的《江西省赣江流域规划报告》中重点推荐的近期开发工程,该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峡江老县城巴邱镇上游4公里处,是赣江上的一座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以防洪、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养殖等。总库容16.7亿立方米,防洪库容9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36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1.5亿千瓦时。目前,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已经省里批准正争取国家立项建设。
玉峡飞长虹,天堑变通途
峡江县森林覆盖率67%。县城和农村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工业区和交通区大气质量在国家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之间。大气主要为煤烟型污染。赣江峡江段水质良好,为Ⅱ类水,有关污染指标指数为:高锰酸盐2.24毫升/升,氨氮0.101毫克/升,挥发酚0.001毫升/升。
赣粤高速公路峡江段
峡江邮政通讯快捷便利,程控电话、移动通信、广播电视覆盖面达100%,全县各乡镇(场)所在地已全部实现广电光缆联网,联网村委占全县村委总数的35%,入户率达60%。新、老县城各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电力能源充裕;新县城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2万吨。全县有小学85所,普通中学15所 ,职业中专1所。医院、卫生院15所。
峡江积极策应省、市"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农业上,坚持走"公司+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形成了粮、烟、林、果、鱼、无公害蔬菜等农业商品基地,是全国优质米基地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省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县渔种场被列为江西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以及斑点叉尾鮰鱼出口创汇县,以"鱼米之乡"著称。工业上,大力加快民营工业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建材、造纸、林化、药业、服装等10多个系列产品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主要产品有优质大米、方便米粉、青池蒿菜、鮰鱼制品、板鸭、水泥、胶合板、药用香料油、白板纸、服装等。传统米粉为地方特产,明代曾为贡品。 峡江县工业园区位于新县城城南,距京九线峡江火车站仅3公里。园区内有105国道和玉笥路、玉华路等五条城市纵向主干道与新县城连为一体,另有梅福路、彩云路、月华路等几条横向主干道与道教胜地玉笥山相通。按照"高标准配套、大生态格局、园林式厂区"的建设要求,基本实现"六通一平"。工业园区实行"无费区"管理。


地理气候
峡江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部,东北邻新干县,南毗永丰、吉水县,西靠吉安县,北与西北与新余市接壤,南北长约39.5公里,东西宽约64.5公里,总面积1287.43平方公里。县境处华南褶皱系东北域,属江南丘陵区,四周高中间低,海拔最高处为五朵梅花主峰(位于水边镇湖洲与新干县接壤处),海拔644米,最低处为仁和镇涂家赣江江心,海拔26米。赣江自南向北贯穿县境,境内长34公里,主要支流有沂江、黄金江、象江水等。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全县土地面积1287.43平方公里,约合193.12万亩。其中宜农面积38.62万亩,宜林面积129.56万亩;宜牧面积9.35万亩。
植物资源。全县森林面积超过了一百万亩,森林覆盖率60%以上。1997年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光荣称号。县内高等植物有220科1400种以上。
水资源。全县水域面积9.26万亩,其中:河流5.27万亩,水渠1.02万亩,水库池塘3万亩。县内水能资源丰富,赣江干支流总水能蕴藏量7550多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1866万千瓦时。

古今名人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 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三兄弟,以文名世称“三孔”·其文学思想与政治主张与欧阳修、苏轼、黄庭坚一致。诗文注重杜甫、韩愈反映现实的雄健传统。黄庭坚有五言绝句赞“二苏上联璧,三孔立分鼎;夭不堕斯文·俱来集台省”。《宋史》有传,《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和《中国名人大辞典》有载。“三孔”文章,后世先后付印286卷,大部分收入《四库全书》.成为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
【孔文仲(1038-1088)】 字经父,孔子47代裔孙,今峡江县罗田乡西江村人。据《临江西江孔氏族谱》载:其先祖孔绩,孔氏40 世,唐末任吉州推官。因黄巢起义,任满不复北归,遂于文德元年(888)择西江为居,为西江第1世。文仲自幼好学,性刚直不苟言笑,工词赋。登嘉祐六年(1061)进士,考官吕夏卿称其“诗赋赡丽,策论深博,文势似荀卿、杨 雄”,而擢为丙科第一。熙宁三年(1070)朝廷实行改革,翰林学士范缜举荐文仲至神宗皇帝赵顼面前对策,对朝纲国策侃侃九千余言,表达对王安石变法中“理财”、“训兵”之策的不同见解,因而罢官。赋闲中,潜心研究学问和著书立说,并积极参加欧阳修的文学改革运动。元祐元年(1086)复用为起居舍人,不久拜左谏议大夫,升礼部员外郎,旋因直奏“青苗”、“免役”诸法的利弊,元祐三年改任中书舍人,同知贡举。同年卒于汴京(今河南开封),葬江州德化(今九江县)开元庄孟家山。文仲大殓时,在朝仕官失声痛哭,其好友苏轼抚其棺哀曰“世方嘉熟软而恶峥嵘,求劲直吾经父者,今无有矣。”对其刚直不阿,不事权贵的品质作了评价,同时对朝廷用人的弊端进行了抨击。著《孔文仲集》50卷、《唐书集注》130卷。
【孔武仲(1042~1097)】 字常父.文仲大弟。自幼聪慧好学。嘉祐八年(1063)登进士甲科第六。初授谷城县主薄。历任江州(今江西九江)、信州(今江西上饶)军事推官、湘潭县知县。后任国子监司业、集贤院校理时,奏请朝廷改革科举制度,恢复以诗赋取士,选 贤举能。元祐六年(1091)七月,以宝文阁待制出任宣州(今安徽宣城)、洪州(今江西南昌) 知州。绍圣三年(1096),因朝廷党派斗争激化被免职,定居池州(今安徽贵池县)。从此,专事文学研究,与欧阳修、苏轼、苏辙、黄廷坚等人过从甚密,诗词唱酬,信书不绝。一生著说百余卷,主要有《书说》13卷、《诗说》20卷、《论语说》10卷、《金华讲义》13卷、《孔氏奏议》3卷、《芍药园序》及《孔氏杂说》等。
【孔平仲(1044~?)】 字毅父,文仲、武仲之弟。治平二年(1065)进士,初授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主薄。熙宁三年(1070)后,历任密州(今河南密县)教授、秘书省校书郎、衢州军事推官、秘书省著作郎和虔州(今赣州)骑都尉。元祐二年(1087)户部侍郎吕公著举荐升太常博士,后历任太仆丞校理、江浙提点京西南路刑狱。六年四月充任秘书阁校理、朝奉大夫。绍圣年间,受人诋毁降为惠州(今广东惠阳)别驾,不久被免职,流放英州(今广东英德)。元符三年(1100)七月起用,授朝奉大夫.主兖州仙源县〔今山东曲阜)景灵宫。崇宁元年(1102)十一月任户部郎中,后改任佥部郞中、提举永兴路(今陕西长安)刑狱。平仲擅长诗学.工诗词文章。诗词气势豪放,词句精炼。有《续世说》、《释碑》、《诗戏》、《朝散集》、《五行璜新论》、《孔氏说苑》、《良史事征》等近百卷付梓。
【金幼孜(1367-1431)】 金幼孜名善.明时徘山人(今属罗田镇)。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永 乐元年(1403)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而进呈《春秋安旨》三卷。八年.鞑靼本雅失叛明.永乐帝亲征.幼孜扈从,命其记录所过山川、风土人情。幼孜才思敏捷往往据鞍立就。军至胪胸河(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克鲁伦河)大获全胜,本雅失七骑西遁。幼孜奉旨写平胡诏,代拟敕谕数道。十二年.与胡广、杨荣等编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升翰林学士。十八年晋文渊阁学士。二十二年四月,鞑靼阿鲁台犯境.永乐帝再次亲征。六月中军至答蓝木纳儿河(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不见敌踪.兵士疲惫,幼孜独请班师获允。回师途中.帝就还京后将军国大事交付太子一事,与幼孜等商议.足见对幼孜的信任。八月十八日军至榆木川(在今内蒙多伦西北),永乐帝病逝。杨荣急驰京讣告,幼孜与马云为稳定军心,密不发丧.每日晋见、进食如常仪。一切诏令,皆出幼孜手。护丧归京,计程七日,于是民间有幼孜“七日为君”的故事流传。洪熙元年〔1425)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加太子少保衔兼武英殿大学士,年底升任礼部尚书兼大学士如故,支领三俸。当时,法司判死罪冤屈太多,帝命法司,凡判死罪案,必须“会知三学士”(幼孜、杨士奇、杨荣)。宣德元年(1426)诏幼孜为总裁,修纂永乐、洪熙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卒.谥“文靖,葬暮膳山。主要著作有《北征诗》、《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文靖公全集》传世。《明史》有传,载《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名人大辞典》。
【练子宁(?~1403)】 练子宁名安,祖籍三洲(今峡江水边镇黄家村)人。子宁英迈超群,洪武八年(1385)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强国富民之道,擢为一甲第二名。初授翰林修撰。后任工部侍郎。建文年间(1390~1402)改任吏部侍郎,以举贤荐能为已任.政声斐然。不久.拜御使大夫。子宁性刚烈.时燕王朱棣反对削藩政策,以“清君侧”为名,在北京起兵谋夺皇位。建文帝朱允炆派李景隆征讨,李怀二心,屡战屡败被召回南京.子宁历数其罪.请诛之,未获允。子宁激愤大呼我身为管理官吏的大臣,不能力除卖国奸贼,即使陛下饶恕他.我也不会饶恕自己.建文帝仍不听。至朱棣兵临京城,一些大臣上书论国事,指责当权者误国.遭权贵斥骂。子宁愤起责斥:国家已到这地步,尚不能容敢于直言的人吗?权贵们羞退。1403年,燕王临政,定号永乐,子宁因对朱棣夺侄皇位有异议,遂被诛并族全家。弘治年间(1498- 1505)王佑搜其遗文,取名《金川玉屑集》刊刻传世。《明史》有传,载《中国名人大辞典》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曾樱(?~1648)】 曾樱字仲含。金坊(今砚溪镇金家坊)人。明万历十四年(1619)进士.授户部主事。天启二年(1622)任常州知府。樱持身廉洁.为政公正,不畏强权。当时巡视南京盐仓、江河漕运和提学屯田的各御使,手握举发大权,往往索贿不得而枉加罪状,一时举发牒如蝗,樱即行文南京都察院“请求告诫诸御使并防止株连,取消一切陋习”。引起都御使的重视并对诸御史的行为加以约束。崇祯四年(1631)升按察使.分巡福安、宁清二府。其时,红毛夷(荷兰侵略者)进犯兴化(今福建莆田)、泉州,樱荐副总兵郑芝龙领兵抗击获胜。次年,海上巨盗刘香滋扰广东沿海.樱又荐郑征剿,但巡抚邹维连以郑原是刘香同伙,心存疑虑而不肯派遣,樱以全家百口担保始行,终于讨灭刘香。十年(1637)冬,东厂〔特务机构)诬樱贿谋升官,帝命带枷进京.士民以樱贫困,集筹资金为他整理行装,地方乡贤耆老数千人随同到京,击鼓讼冤,加之朝内大臣竭力为他辩白,崇祯帝见状,下旨不入狱,留京待命。十四年,升右都御使,代巡山东。次年.清军人山东,各府州县尽失.独樱所部青州〔今益都〕、登州(今蓬莱)、莱州〔今掖县〕县陷无几,樱据实奏报,被罢官下狱.而尽失地者却被提升。人狱10天,李自成攻占北京,释放狱犯,樱得以隐逃。清顺治三年(1646)唐王朱聿键自立于福州.年号隆武,樱被起用为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旋改任吏部尚书,进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同年清军破福州.樱全家避居中左卫(今厦门市),五年(1648)清军攻下厦门.樱全家赴难。

行政区划
  全县辖6个镇、4个乡:水边镇、马埠镇、巴邱镇、仁和镇、砚溪镇、罗田镇、桐林乡、福民乡、戈坪乡、金江乡。共有6个居委会、76个村委会。
水边镇  面积:203k㎡ 人口:39084人 邮编:331409 代码:360823100 
  辖石阳、百花、沂溪等3个居委会,郭正、下痕、湖洲、馆头、分界、众村、佩贝、何君、颖溪、北龙等10个村委会。镇政府驻石阳街。
马埠镇  面积:162k㎡ 人口:13231人 邮编:331411 代码:360823101 
  辖马埠、固山、曾安、朱家、芦溪、凰洲、上盖等7个村委会。
巴邱镇  面积:112.8k㎡ 人口:32066人 邮编:331400 代码:360823102 
  辖东门、南门、西门等3个居委会,北门、晏家、坳上、油陂庙、洲上、何家、泗汾、蒋沙等8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岭上。
仁和镇  面积:132k㎡ 人口:12959人 邮编:331408 代码:360823103 
  辖仁和、枥坑、新陂、刁田、大田、大畔、大里、官田、彭家等9个村委会。
砚溪镇  面积:122k㎡ 人口:13342人 邮编:331406 代码:360823104 
  辖砚溪、鹏溪、步溪、灼溪、灼岭、虹桥、觉溪、坪头、因山、金坊等10个村委会。
罗田镇  面积:155.1k㎡ 人口:16848人 邮编:331404 代码:360823105 
  辖罗田、店前、安山、桂林、神林、峡里、官洲、沙坊、新江、江口、东梅等11个村委会。
桐林乡  面积:111.5k㎡ 人口:7421人 邮编:331413 代码:360823200 
  辖桐林、流源、长田、张家、庙口等5个村委会。
福民乡  面积:101.5k㎡ 人口:7879人 邮编:331402 代码:360823201 
  辖娄屋得、方家、郭下、宋家、小枥、田心等6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娄屋得。
戈坪乡  面积:81k㎡ 人口:7136人 邮编:331407 代码:360823202 
  辖戈坪、芳洲、小坑、汀溪、舍龙等5个村委会。
金江乡  面积:101.5k㎡ 人口:9317人 邮编:331405 代码:360823203 
  辖城上、黑虎、新溪、金滩、庙前等5个村委会。乡政府驻董家庙。
金坪华侨农场  面积9.79 k㎡(已包含于上述乡镇中),人口2856人,下设:南下、移山、园艺、新民、朝阳分场。


历史沿革

  峡江,别称玉峡。以峡江处于赣江要冲,地势险要,江面狭窄,流水急湍,故名峡江。
  古为新淦、石阳县地。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析新淦、石阳置巴邱县。隋开皇十年(590年)废石阳、巴邱县,县地分别并入庐陵、新淦县。明嘉靖五年(1526年)置峡江县。
  
  县治原设赣江西岸的巴邱镇,1994年月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东迁县治,1997年7月1日正式迁至水边镇。
  1985年6月19日,水边乡改设镇建制(赣府厅字[1985]340号)。1993年,撤销马埠乡、砚溪乡、仁和乡,设立马埠镇、砚溪镇、仁和镇(赣民字[1993]53号批复)。至此,峡江共有5镇7乡,建制镇人口8.9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5万人。
  1997年4月16日,金江乡政府驻地迁至董家庙(赣民字[1997]78号批复)。1999年7月15日,福民乡政府驻地迁至娄屋得(赣民字[1999]183号批复)。
  2000年,全县辖5个镇、7个乡:水边镇、巴邱镇、马埠镇、仁和镇、砚溪镇、桐林乡、福民乡、戈坪乡、金江乡、沙坊乡、罗田乡、巴邱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55762人;其中: 水边镇 37938 马埠镇 13771 巴邱镇 19263 仁和镇 13078 砚溪镇 12156 桐林乡 7921 福民乡 8223 巴邱乡 9757 戈坪乡 7266 金江乡 9568 罗田乡 10819 沙坊乡 6002(人)
  2001年5月9日,撤销巴邱乡,划归巴邱镇(赣民字[2001]190号批复)。2001年12月3日,撤销沙坊乡、罗田乡,合并设立罗田镇(赣民字[2001]569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16.4万人。
  2004年底,全县辖6镇4乡,76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
  水边镇 2004年辖3个居委会、10个行政村:百花社区、石阳社区、沂溪居委会、分界村、众村、佩贝村、颖溪村、何君村、北龙村、郭正村、下痕村、湖洲村、馆头村。
  马埠镇 2004年辖7个行政村:马埠村、固山村、上盖村、凰洲村、芦溪村、朱家村、曾安村。
  巴邱镇 2004年辖3个居委会、8个行政村:东门居委会、南门居委会、西门居委会、北门村、晏家村、坳上村、何家村、蒋沙村、泗汾村、洲上村、油陂庙村。
  仁和镇 2004年辖9个行政村:仁和村、彭家村、官田村、刁田村、大田村、大里村、大畔村、枥坑村、新陂村。
  砚溪镇 2004年辖10个行政村:砚溪村、鹏溪村、虹桥村、觉溪村、因山村、金坊村、步溪村、坪头村、灼岭村、灼溪村。
  罗田镇 2004年辖11个行政村:罗田村、官洲村、峡里村、神林村、安山村、东梅村、沙坊村、江口村、新江村、桂林村、店前村。
  桐林乡 2004年辖5个行政村:桐林村、庙口村、张家村、长田村、流源村。
  福民乡 2004年辖6个行政村:娄屋得村、郭下村、宋家村、小枥村、田心村、方家村。
  戈坪乡 2004年辖5个行政村:戈坪村、舍龙村、小坑村、汀溪村、芳洲村。
  金江乡 2004年辖5个行政村:金滩村、庙前村、城上村、黑虎村、新溪村。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