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珥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簪珥

簪珥


ad

簪珥:古代发/耳饰的一种,属于瑱类.

《说文》“珥,瑱也。”又说:“瑱,以玉充耳者。”瑱是古时的一种耳饰,是有"华夏特色"的耳饰.在“不毁伤发肤”的理念下,西汉之前不论男女都不流行穿耳孔。瑱有男女式两种,男子的瑱则多称为“充耳”“纩”。女子的瑱,较有特色的则是“簪珥”了----将悬有瑱的丝绳系于发簪之首,插簪于髻,悬于耳际,故名。《诗经 鄘风 君子偕老》在刻画卫宣姜时写道:“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后汉书·舆服志》记叙妃嫔的助蚕服:“纯缥上下深衣制,大手结(髻)、黑玳瑁,又加簪珥。”可见,在耳坠没有流行的时代,簪珥是耳饰的主流.

女子褪去簪珥的行为是谢罪的意思.周宣王因一度沉溺安逸、荒疏国政,他的姜后自褪簪珥长跪于永巷,以劝政其夫君。此举后,周宣王果然励精图治,开创了周室的中兴局面;汉武帝晚年欲立勾弋夫人之子为太子,又怕子幼母少,女主姿意乱国,于是赐勾弋死,勾弋夫人便"脱簪珥叩头",武帝喝道:“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武帝吼道,“趣行,女不得活!”夫人用白陵自缢身亡。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