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附庸风雅

附庸风雅


ad

附庸风雅 ( fù yōng fēng yǎ )

[解 释]附庸:古代指附属在诸侯大国下面的小国,引申为从属的地位或依赖的关系 。
风雅:原指《诗经》中《国风》和《大雅》《小雅》,后指风流,儒雅。
形容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追随于文化人,装出自己很有修养,文雅有风度的样子。

[出 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清·黄小配《晚清文学丛钞·情变》第八回:“却偏要~,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清·吴趼人《情变》第八回:“那班盐商,明明是咸腌货色,却偏要~。”/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为了~,不得不矫揉造作一番,骗骗自己而已。”

[用 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示 例 ]却偏要~,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晚清文学丛钞·情变》第八回)

[英 文 ]mingle with men of knowledge and pose as a lover of culture

[原 文 ]明人吴俨,官至尚书,家巨富。其子酷好书画,购藏名笔颇(很,十分)多。一友家有宋宫所藏唐人《十八学士》一卷,每欲得之,而其家非千金不售。吴俨之弟富亦匹(匹敌)兄,惟粟帛是积,然文人常鄙(轻视,瞧不起)之。一日,其弟语(对……说,告诉)画主曰:“《十八学士》果欲千金耶?”主曰:“然。”遂如数市(购买)之。后置酒宴(宴请,招待)兄与其素(一向,素来)鄙已者,酒半,特(故意)谈画,并出示所购<十八学士>以玩(欣赏)。或曰:”君何(凭)以知其名画?”其弟顾(环顾)左右而言他。时人传为笑话。

[译 文 ]明人吴俨,官做到部长,家里非常富有。他儿子酷好书画,购买收藏的名画很多。一个朋友家里有宋宫处所藏《唐人十八学士》一卷,每次想得到它,但他家非千金不卖。吴俨的弟弟富有的也可与他兄长相匹敌,只积存粮食丝绸,然而文人常轻视他。一天,他弟告诉画主说:“《十八学士》果真要千金吗?”主说:“是的。”于是按千金之数买下了它。后来安排酒席宴请他的兄长和其他那些一向轻视他的人,酒喝到一半,故意谈画,并拿出<十八学士>来欣赏。有人说:”你凭什么知道这是一幅名画呢?”他弟弟就环顾四周说别的的事。当时人们传为笑话。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