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无葬身之地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死无葬身之地

死无葬身之地


ad

死无葬身之地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解释〗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
〖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写本》:“相公坚执如此,夫妇死无葬身之地矣!”


话剧:《死无葬身之地》
一部8年前的话剧作品,拿到今天舞台上演,自然而然,人们多多少少会怀疑,它的舞台形式是否会过时?演员的表演是否能跟上现代观众的审美?……除了剧本,对该剧舞台呈现一无知晓的我,带着各种各样的问号,走进剧场。

内容介绍
  《死无葬身之地》讲述了二战前夕,5名法国抵抗运动游击队员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被俘,经受残忍的酷刑折磨,恐惧、仇恨……种种复杂的情感纠缠着每个人的心。此时,游击队长作为身份不明的人也被关了起来,大家面临着严峻的选择,是严守秘密,还是出卖游击队长,获取自由?……全剧伊始,女主人公吕茜与战友们跳着欢快的舞蹈,多么意气风发、多么漂亮迷人!即使戴上镣铐,进入囚房,在一束光的照耀下,如同一个电影特写画面,观众眼中的她依然美丽如故,丝毫不减端庄优雅。而当吕茜受尽污辱回来以后,头发凌乱、衣杉褴褛、眼神也变的灰暗,甚至带有神经质,相较之前那种如皎洁月光般的柔美,简直判若两人。在吕茜形象前后对比上,观众既能感受到导演查明哲对女性、对青春的赞美,同时又对她们被污辱、被损害的命运怀抱无比同情之心,这与其后导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纪念碑》中对女性的态度及审美呈现,一脉相承。

《死无葬身之地》的哲学
  “选择”是《死无葬身之地》作者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说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的一生在选择中度过,在经过个人生命价值与团体生命价值之间的比较、判断后,再做出自己的选择。在对原著的解读上,查明哲导演十分深刻、精辟。在他的导演阐述中,他说道:“全剧有两条贯穿的基本冲突线:一、具有人生价值追求和自我超越、创造精神的人——充满拷打、凌辱、死亡及由此造成的恐惧、痛苦、绝望、动摇、耻辱、仇恨、自尊心理的严酷境况;二、人的尊严、勇气、意志、能力——人类野蛮、卑微的兽性和法西斯式暴行”。舞台上,我们看到主人公不仅仅是与命运进行抗争,更重要的是,他们与自己心灵的搏斗,他们也在寻找自我、探索自我……

《死无葬身之地》的艺术价值
  在《死无葬身之地》中,已初显查明哲导演“残酷戏剧”美学风范,沉重的铁链声、嘭然关门声、被残忍的刑罚折磨得撕心裂肺的叫喊声……一声声敲击着观众的心灵,内心深处!卡诺里没有喊出声,人们却从他身上、头顶的血迹由心底而生一丝丝畏惧,毛骨悚然;昂利受刑,导演采取正面表现,法奸们的凶残跃然眼前,那仿若河流般的鲜血,令观众一阵一阵晕眩……观众席下,深受感染的我不停地问自己:“如果我经历这样的酷刑,我该怎么办?说,还是不说?出卖战友,还是保守秘密?”索比埃是一个和生活中大部分人一样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小人物”。他承认自己的卑微,但并不妨碍他受酷刑后,为了守密,自杀成仁,他依然是一个英雄!吕茜的弟弟弗朗索瓦年幼单纯,他害怕受刑,害怕死亡!当卡诺里、昂利用征求的目光注视着吕茜时,吕茜极度痛苦地说道:“手段无关紧要!”在国家大义与亲情面前,吕茜选择了大义灭亲。换作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我们又该如何决定?是让自己的亲人受尽酷刑后统统招供,还是在他受刑之前,用自己人的手结束他的生命?……

  游击队队长若望获释,吕茜、卡诺里、昂利又一次面临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求生的本能,使他们依照若望的主意,向汉奸们撒谎,以一个死去的战友冒充若望的尸体。当他们以为自己获释,一起在墙上写下一个巨大的“V”字时,枪声响起,他们牺牲了……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