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
ad
基本情况地理位置
缅甸全名为缅甸联邦共和国(The Union of Myanmar)。简称缅甸,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
国旗
缅甸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9:5。旗面为红色,左上角有一深蓝色的小长方形,里面绘有白色的图案——14颗五角星环绕着一个14齿的齿轮,齿轮中空,内有一株谷穗。红色象征勇敢和果断,深蓝色象征和平与统一,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14颗五角星代表缅甸联邦的14个省、邦,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业和农业。
国徽
缅甸国徽中心为一个由谷穗环绕的有14个齿的齿轮,上面绘有缅甸地图。谷穗两侧各有一个狮子,狮子被誉为缅甸的国兽,称圣狮,是吉祥的标志。顶端为一颗五角星,在其两侧和谷穗周围装饰着缅甸花卉;底部的饰带上用缅文写着“缅甸联邦”。
国歌
《消灭帝国》
国花
龙船花
国树
柚木(妙声鸟)
首都
内比都(Nay Pyi Taw,曾用名彬马那 Pyinmana),人口约80万。内比都以前是缅甸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位于仰光以北390公里处,距缅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约300公里,坐落在缅甸中部锡当河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周围都是丛林山区,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有农业、林业和畜牧业3所大学。2005年11月6日,缅甸政府部门开始分批迁往内比都。2006年3月,缅甸政府将缅甸联邦新的首都命名为“内比都”。
语言
缅甸语为官方语言,还有民族语言。
货币
缅币,辅币:无,1000缅元=6元人民币(2008年10月,地下钱庄兑换率)。
币值:现用10、20、50、100、200、500、1000面值缅币。
自然地理
缅领土有676581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马来半岛之间。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接壤,东北与中国为邻,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海岸线长320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7℃。森林覆盖率占总面积的50%以上。
独立日
1948年1月4日
国庆日
1月4日
建军节
3月27日
泼水节(缅历新年)
4月13日
原首都
仰光(Yangon)位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分支仰光河右岸,是缅甸政治、经济和文化失落之地。仰光自然风光秀丽,风力大增。景色迷人。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于2500多年前,高达百米,塔顶镶着4300多颗宝石。整个高塔用20516张金片贴住,形成了昼夜金碧辉煌的外观。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缅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输出港之一。缅甸迁都后,拥有500多万人口的仰光将作为直辖市,继续发挥它商业之都的经济中心作用。
国家政要
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于1997年11月15日成立,系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由13人组成。三军总司令丹瑞大将任主席,三军副总司令兼陆军司令貌埃上将(Gen. Maung Aye)任副主席,国防部军情局局长钦纽中将(Lt Gen. Khin Nyunt)任秘书长。总理登盛(Thein Sein),2007年10月任职。
人口
约5540万(2006年1月31日)。缅甸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全国8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约8%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缅甸语为官方语言,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其中缅、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
政治1992年4月23日,丹瑞大将出任国家恢委会主席。丹瑞执政后,撤销宵禁令和两项军管法令,陆续释放1200余名“政治犯”,各大专院校亦于8月24日复课。1993年1月,缅政府召开制宪国民大会。但政府与国内最大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以下简称“民盟”)的矛盾并没有化解。1995年7月,民盟总书记昂山素季被解除软禁后,双方对抗升级。同年11月,民盟退出国民大会;1998年5月,民盟举行庆祝该党大选获胜八周年大会,通过13点决议,要求限期召集议会、进行对话和无条件释放所有政治犯等;同年9月,民盟宣布成立由吴昂瑞任主席的10人议会代表委员会,行使议会权力。政府称此举违法,采取措施进一步限制昂山素季的活动,不允许其赴外地和在周末发表路边演讲,双方矛盾激化。1996年月12月,仰光部份大学生上街游行,政府再度关闭军校以外的所有大学直至2000年6月,国民大会从1996年4月起休会至今。
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1997年11月15日成立,系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由19人组成。三军总司令丹瑞大将(Senior Gen. Than Shwe)任主席,三军副总司令兼陆军司令貌埃上将(Gen. Maung Aye)任副主席,国防部军情局局长钦纽中将(Lt Gen. Khin Nyunt)任第一秘书长,军务署署长温敏中将(Lt Gen. Win Myint)任第三秘书长。
政府现政府成立于1988年9月21日,几经改组,内阁成员由最初的9人增至目前的42人。主要成员如下:总理兼国防部长丹瑞大将,副总理:貌貌钦(Maung Maung Khin)中将、丁吞(Tin Tun)中将、丁拉(Tin Hla)中将,军队事务部长丁拉中将(兼),农业与水利部长纽丁(Nyunt Tin)少将,第一工业部长吴昂当(U Aung Thaung),第二工业部长苏伦(Saw Lwin)少将,外交部长吴温昂(U Win Aung ),主席府部长埃博尔准将(Abel),国家计划与经济发展部长吴梭达(U Soe Tha),交通部长拉敏瑞(Hla Myint Swe)少将,商务部长比宋(Pyi Sone)准将,饭店与旅游部长苏伦少将,邮电通讯部长温丁(Win Tin)准将,财税部长吴钦貌登(U Khin Maung Thein),林业部长吴昂蓬(U Aung Phone),内政部长丁莱(Tin Hlaing)上校,社会福利与救济安置部长盛他(Sein Htwa)准将,畜牧水产部长貌貌登(Maung Maung Thein)准将,宗教事务部长吴昂钦(U Aung Khin)。?
教育
全国共有中、小学校40505所,在校学生为755万,比1988年新增建中、小学校7000多所。目前,缅甸共有大学154所,比1988年增加122所。大学在校生为90多万。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七个省和七个邦。七省:伊洛瓦底省、马圭省、曼德勒省、勃固省、仰光省、实皆省和德林达依省,是缅族主要聚居区。七邦:克钦邦、掸邦、钦邦、克伦邦、克耶邦、孟邦和若开邦,多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
新闻出版
报纸均为官办,全国发行的报纸有3种:《缅甸之光》缅文版、《缅甸新光》英文版和1992年9月复刊的《镜报》。地方性的报纸有仰光出版的《首都报》、曼德勒出版的《曼德勒报》和《雅德那崩报》3份。此外,全国还有约140种杂志和期刊,较著名的有《妙瓦底》、《秀玛瓦》、《威达意》、《视野》和《财富》等。1997年11月,华文报纸《缅甸华报》创刊,是全缅唯一允许公开发行的华文报刊,后停办。缅甸通讯社为国家通讯社。官办的“缅甸之声”是唯一广播电台,建于1937年。目前用缅甸语、英语及八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全国有两个电视台,“缅甸电视台”建于1980年,“妙瓦底电视台”创办于1995年3月27日。目前,缅全国各地共有电视转播站177个,全国各省邦大部份地区都能收看电视节目。
经济农业是缅甸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作物主要有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甘蔗和黄麻等。缅甸森林资源丰富,全国拥有林地3412万公顷,覆盖率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产量最大的国家。柚木质地坚韧、耐腐蚀,是人类用钢铁造船以前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缅甸将柚木视为国树,被称为“树木之王”、“缅甸之宝”。缅甸盛产的玉石和宝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但多年来工农业发展缓慢。1987年12月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颁布《国营企业法》,宣布实行市场经济,并逐步对外开放,允许外商投资,农民可自由经营农产品,私人可经营进出口贸易。目前私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5%。1992-95年缅甸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达7.5 %。1995年缅政府制订了1996/1997年度至2000/2001年度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力图通过优先发展农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五年发展计划期间,缅甸年均经济增长率达8.4%。2001年度,政府制订了2001/2002-2004/2005四年经济发展计划,并制定经济年均增长10%的目标。同时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通货膨胀,使经济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由于美等西方国家的长期制裁,及本身经济结构的封闭性和脆弱性,缅甸经济仍然未走出困境。
外交缅奉行独立、积极的外交政策,不依附于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重视发展同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与中国双边关系
一、 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称。两国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缅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六十年代,两国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精神,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国与国解决边界问题树立了典范。长期以来,中缅坚持睦邻友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合作,双边关系稳步发展。
中缅领导人有着互访传统。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老一辈中国领导人都曾访缅,缅甸吴奈温主席、吴山友总统和吴貌貌卡总理等也多次访华。周总理九次访缅和吴奈温十二次访华被两国人民传为佳话。
2001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缅,在中缅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双方确定了农业、人力和自然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合作领域,并签署了有关双边合作文件。此次访问为中缅传统睦邻友好关系在新世纪不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两国高层互访团组还有: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1993年2月)、李鹏总理(1994年12月)、李瑞环政协主席(1995年12月)、吴邦国副总理(时任,1997年10月)、胡锦涛副主席(时任,2000年7月)、李岚清副总理(2003年1月)、吴仪副总理(2004年3月)先后访缅。缅方苏貌主席(1991年8月)、丹瑞主席(1996年1月和2003年1月)、貌埃副主席(1996年10月、2000年6月和2003年8月)、钦纽总理(2004年7月)分别访华。梭温总理2004年11月来华出席在南宁举行的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2005年是中缅建交55周年。4月,胡锦涛主席和丹瑞主席在雅加达亚非峰会期间会晤。7月,梭温总理出席在昆明举行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温家宝总理会见。11月,梭温总理出席在南宁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曾庆红副主席会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访缅。12月,梭温总理和温家宝总理在吉隆坡10+3领导人会议和东亚峰会期间会晤。两国外长年内互访。
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缅甸总理梭温于2006年2月正式访华,于同年11月出席在南宁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并顺访湖北、广西。
2007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对缅甸进行友好访问,缅甸三军总参谋长杜拉瑞曼访华。2月,唐家璇国务委员对缅甸进行工作访问。6月,缅“和发委”第一秘书长登盛访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访缅。
二、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近年来,中缅经贸合作取得长足发展,合作领域已从原来单纯的贸易和经援扩展到工程承包、投资和多边合作。双边贸易额有较大幅度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缅双边贸易额1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7%,据缅方统计,中国已成为继泰国之后,缅甸第2大贸易伙伴。中方对缅主要出口纺织品、钢材、成品油、摩托车等。从缅主要进口原木、锯材、天然橡胶、纸浆等。
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中方统计,2006年,中国企业在缅开展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2.8亿美元。截止2006年底,中国企业在缅开展承包劳务完成营业额26.3亿美元。
双边经贸协定:1971年中缅签署贸易协定,双方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1994年,中缅两国政府签署《关于边境贸易的谅解备忘录》。1997年中缅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联合工作委员会的协定》。2001年中缅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鼓励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三、其它领域的交往与合作
中缅两国外交部一直保持良好合作。1992年双方建立外交磋商机制后,已举行七次副外长级外交磋商。1998年1月,双方签署《中缅两国政府关于互免持外交和公务护照者签证协定》。1993年中缅就恢复互设总领馆达成协议,缅甸驻昆明总领馆和中国驻曼德勒总领馆分别于同年9月和1994年8月重新开馆。1997年3月两国签署《中缅两国边境地区管理与合作协定》,并就边境地区禁毒开展了合作。2006年5月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禁止非法贩运和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的合作协议》。
中缅文化交流历史悠久,两国建交后交往更加频繁。1960年,缅甸总理吴努曾率领由文化、艺术、电影等代表团组成的400多人大型友好代表团访华,1961年,周恩来总理率领530多人大型代表团回访缅甸,成为两国文化交流史美谈。近年来,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历史、新闻、体育代表团交往不断。1996年1月,两国文化部签署了文化合作议定书。1994年和1996年,中国国宝文物佛牙舍利两次应邀赴缅供奉,受到了缅甸政府和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两军关系稳步发展。近年来,两军领导人保持互访的势头,国防部长迟浩田(1995年7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1996年4月)、总参谋长傅全有(2001年4月)、总参谋长梁光烈(2006年10月)等军队领导人先后访缅。缅甸陆军司令丹瑞中将(1989年10月)、三军副总司令貌埃上将(1996年10月和2003年8月)、陆军参谋长丁吴中将(1994年11月和2000年4月)、三军总参谋长杜拉瑞曼上将(2002年12月和2007年1月)、第一秘书长兼防空总局局长梭温中将(2004年7月)等军队领导人分别访华。
历史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当时缅甸的伊洛瓦底江边的村庄已有人类居住。相传西元前200年骠人(Pyu)进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区,并掌控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通商之路。两世纪之后孟族来到锡唐河(Sittang River)流域,而在849年缅甸人接管骠河流域并建立蒲甘城(Pagan)。
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英国于1824-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上缅甸”和“下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1945年全国总起义,缅甸光复。后英国重新控制缅甸。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甸独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9月23日改称“缅甸联邦”。
缅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1000多年前,缅甸人就开始把佛经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制成贝叶经。正如李商隐诗中提到“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在缅甸4640多万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缅甸的每一个男人在一定时期内都必须削发为僧。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蔑视。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庙必建塔,缅甸全国到处佛塔林立。因此,缅甸又被誉为“佛塔之国”。千姿百态、金碧辉煌的佛塔使缅甸成为旅游胜地。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国王(King 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于1044年建立,为缅甸第一个统一的帝国,以小乘佛教为国教。阿奴律陀国王相继征服掸族和孟族,也不断扩展领土。在阿朗西都国王(King 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时,小乘佛教逐渐成为主流,并在13世纪初期达到顶盛。当时建造的3000余座寺庙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统治者忽必烈率领元军大举入侵而结束了蒲甘王朝。此后,缅甸进入了掸族时期。
东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缅人莽应体(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统一缅甸,成立东吁王朝而自称为王,并于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后莽应龙(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与实力强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Ayutthaya)交战而耗尽了资源,最后因勃固城于1599年被阿卡族占领而迁都阿瓦(Ava)。东吁王国最终在1752年没落。1753年,缅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现,赶走当时攻占阿瓦的孟族人,并建立大光城。
贡榜王朝(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国王(King Bodawpaya)主政的专制时期,因其多次企图入侵泰国的野心,使得当时占有印度的英国不免忧心缅甸可能造成的威胁。
殖民时期(1885年-1948年)
英国和缅甸间的紧张局势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两次的英缅战争中达到高峰。英国在这两次的战争中均获得胜利,最后攻占勃固城并将此地称为下缅甸。在英国人进入缅甸後,上缅甸的经济也显著好转。1886年,英国再度赢得第三次的英缅战争,此时英国将缅甸纳为印度的一省,并将政府设于仰光。
在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缅甸的交通和教育获得大幅改善。英国人致力开发水路,使得无数蒸气船得以航行于依洛瓦底江。铁路和道路也获兴建和改善以弥补水路的不足。此时,大量的印度移民涌入导致劳工廉价,造成地方经济受到威胁。因此缅人开始产生对印度人的仇视,以致在1930年爆发反印度人的暴动。
1936年,在英国统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选举中,巴莫博士(Dr. Ba Maw)当选为英国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国创建一套独特的缅甸宪法,同意缅人可以控制自国内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在1942年5月占领缅甸,成立以巴莫为首的缅甸执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对英国殖民政府、渴望独立的昂山将军(Gen. Aung San)组织了缅甸独立义勇军,1942年他率军与日军一起参加了对英军的战斗,然后在日军支持下宣布缅甸从英国独立。1943年,巴莫与昂山等人受邀访问日本,他们回国重组缅甸政府,昂山成为国防部长。1944年,昂山开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国一方,并组织「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对抗日军。1945年日本投降后,宣布缅甸独立是有效的。战后的缅甸仍受英国控制,昂山则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继承人德钦努(Thakin Nu)继续领导独立运动,在英国议会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认缅甸独立之后,于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缅甸联邦。
1044年
形成统一的国家。
1886年
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37年
英国又将缅甸从英属印度划出,由英国总督直接统治。
1942年
日军占领缅甸。
1945年
日本投降后,英国重新占领缅甸。
1948年1月4日
建立缅甸联邦。
1974年
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8年9月23日
改称缅甸联邦。
1988年9月
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1990年5月27日
缅甸举行首次多党制大选。但军政府不移交权力于政党。
1997年11月15日
缅甸成立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取消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
2005年11月7日
缅甸政府突然宣布由仰光迁都至内比都。
2007年9月20日
缅甸爆发大规模民众游行示威要求民主改革,举世注目。缅甸人口识字率达到93.8% 创新高。
2008年5月2日
缅甸遭受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袭击。截至8日下午3时,约有13.3万人遇难或失踪,1.4万人受伤。据知情人士推测,失踪者大多恐难以生还,最后遇难者人数肯定超过10万人。
2008-05-25
受灾群从超全国人口的一半,遇难人数过12万。
2008年05月26日
缅甸宣布新宪法在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 根据新宪法,缅甸国名将为“缅甸联邦共和国”,首都为内比都,缅甸实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同时还是包括三军总司令在内的国家国防和安全委员会的主席。缅甸实行多党制、市场经济制度,奉行自主、积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允许外国在缅甸驻军。
缅甸军队1988年在国家经历数月动荡后接管国家政权,同时废除了原有宪法。1993年,军政府开始召集国民大会,启动制宪进程。2003年8月,军政府宣布旨在实现民族和解、推进民主进程的七点民主路线图计划,2004年恢复举行中断8年的制宪国民大会。2007年9月,国民大会完成使命。2008年2月,缅甸官方正式宣布将于2010年根据新宪法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
缅甸的地理概况
缅甸是一个气候温和,自然景色秀丽的国家。这里有着葱郁的密林,雾气缭绕的群山,还有那静静流淌在山间的小河,处处都流露着这个国家的天然和质朴。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缅甸一年四季气候宜人,而这里的诱人景致也随气候变化而不停变幻。缅甸文坛上流行的十二季节诗就是来描写大自然所呈现的这种丰富多彩。
缅甸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其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接界,中缅国境线长约2185公里,其中滇缅段为1997公里;东部与老挝和泰国毗邻,缅泰、缅老国境线长分别为1799公里和238公里;西部与印度、孟加拉相连,缅印、缅孟的国境线分别为1462公里和72公里。缅甸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2655公里。
缅甸的形状就像一块钻石,从南到北长约209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925公里。缅甸南端的维多利亚角处于北纬10度,北端葡萄以北的缅中边界线居于北纬28度,缅甸大部分地区都在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缅甸最西部的孟都处于东经92度线附近,东端的缅老界河湄公河在东经101度线附近。首都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都在东经96度线上,缅甸的标准时间就以东经96度为准。
缅甸面积约67.85万平方公里。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相接,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海岸线长32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北、西、东为山脉环绕。北部为高山区,西部有那加丘陵和若开山脉,东部为掸邦高原。靠近中国边境的开卡博峰海拔5881米,为全国最高峰。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原间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地势低平。伊洛瓦底江全长2150千米,流贯南北,富灌溉航运之利。东北部的萨尔温江境内长1660千米。大部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7度。曼德勒地区极端最高气温逾40度。1月为全年气温最低月份。平均气温为20度以上;4月是最热月,平均气温30度左右。降雨量因地而异,内陆干燥区500-1000毫米,山地和沿海多雨区3000-5000毫米。
缅甸的矿藏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钨、锡、铅、银、镍、锑、金、铁、铬、宝石等。
缅甸的森林覆盖率为50%左右,全国拥有林地3412公顷。盛产柚木、鸡翅木、黄花梨、铁刀木、藤、竹等,是世界柚木产量第一大国。
粮食作物以生产大米为主,素有“稻米之国”美称。还盛产玉米、棉花、甘蔗、花生等。
缅甸的矿产概况
缅甸地处东南亚,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边界,从远古开始的强烈地质活动造就了缅甸今日全球珠宝的盛产国的地位,蓝宝石顶级成色中的皇家蓝(Royal blue),红宝石的顶级成色——鸽血红( Pigeon blood),均产自此国,所以缅甸的国石也定为红宝石。此外,优质的尖晶石、碧玺、橄榄石也在缅甸出产。转自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