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泰和

泰和


ad

词语【读音】tài hé

【解释①】太平。汉·扬雄《法言·孝至》:“或问泰和。曰:其在唐虞、成周乎?” 宋光宗《策问》:“其为朕稽古今之宜,推治化之本,凡可以同风俗,清刑罚,成泰和之效者,悉意而条陈之。朕将亲览。”

【解释②】天地间冲和之气。明·徐渭《梅赋》:“先则浑沦庞笃,含泰和而独饱,酸则甘辛醎苦,受何味而弗便。”

【解释③】和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其至少数抱猜忌之见,腾离间之口者,皆将为泰和所同化,而无复纤翳之留。”
年号泰和(元年:1201年 - 末年:1208年)是金章宗的第三个年号。金章宗使用泰和这个年号一共八年。

改元
承安五年十二月癸未日(阳历1201年1月7日),诏改阴历第二年(1201年)为泰和元年。
泰和八年十一月丙辰日(阳历1208年12月29日),金章宗病死,无嗣,传遣诏立卫王完颜允济。卫王固让,乃承诏举哀,即皇帝位于柩前。第二年正月壬戌日(1209年3月5日),改元大安,大赦。

纪年
泰和 元年 2年 3年 4年 5年 6年 7年 8年
公元 1201年 1202年 1203年 1204年 1205年 1206年 1207年 1208年
干支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大事记
汉:东汉末,置西昌县,为庐陵群治。故城在今县城西1.5公里。
  三国:吴末,析西昌置东昌县(今吉安县永和镇),属庐陵郡。
  晋:太康元年(280),庐陵郡治迁石阳(今吉水县东北10公里),西昌属之。
  南北朝: 大宝元年六月,陈霸先驻军西昌南朝陈时,省西昌。
  隋:开皇九年(589),复置西昌县。开皇十年,废西昌,并东昌、遂兴(今遂川、万安)、广兴(今莲花)、永新等地置安丰县。开皇十一年(一说十年)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更名泰和县,属吉州。泰和之名始此。
  大业八年(612)因安丰治非津要,仍徙至西昌故城,属庐陵郡。
  唐:武德五年(622)置南平州,领泰和、永新、广兴、东昌四县,泰和为州治。武德八年,废州,并永新、广兴、东昌三县入太和县(改泰和为太),属吉州。
  贞观元年(627),吉州属江南道。五年,西昌因兵祸,县治复徙安丰旧治。显庆时,析太和复置永新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吉州属江南西道。
  天宝元年(742),泰和属庐陵郡。
  乾元三年(760)(一说贞元三年),县治移白下驿西(今实验小学内),属吉州。
  五代十国:南唐时(937-943),周矩倡筑槎滩、碉石二陂,灌高行(今禾市)、信实(今螺溪)两乡田地。
  南唐保大元年(943),析太和地置龙泉场,后升为县(今遂川县)。
  宋: 熙宁四年(1071),分太和之诚信乡置万安县。
  元祐七年(1092),割县境高行乡三堡肃永新县。
  德祐元年(1275)二月,文天祥在樟塘募兵抗元,三月,元军攻占县城。七月,文天祥收复太和。
  元: 元贞元年(1295),太和县升为州,属江西行中书省吉安路。
  至正十八年(1358)九月,陈友谅军攻占太和。
  至正二十五年(1365),常遇春平定太和。
  明: 洪武二年(1369),废州,复为泰和县(改太为泰),属江西布政使司吉安府。
  永乐十三年(1415),陈循中状元。
  永乐十九年(1421),曾鹤龄中状元。
  正统九年(1444)三月,杨士奇卒,归葬泰和。
  成化十四年(1478),曾彦中状元。
  成化二十一年(1485),大水入城,决天井坝为河,赣江改道10余公里。
  正德六年(1511),用砖筑城墙,并改建六门。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入泰和,设官施政。
  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入城。
  康熙十五年(1676),二月,吴三桂部进占县城。十一月,清收复泰和。
  雍正七年(1729)10月,修县城六门。
  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太平军攻占县城。
  光绪二十六年(1900),县人响应义和团,烧毁天主教堂。
  宣统三年(1911),汤漪(南溪人),代表江西省出席临时国会,任参议员。选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民国11年(1922),北伐军抵泰和。委任官员。
  民国12年(1923),广东革命军,第二次进驻泰和。
  民国15年(1926),7月,成立中国共产党泰和特别支部。9月,北伐军再次入城。是月,成立国民党泰和县党部筹备委员会。11月,宋庆龄和苏联顾问鲍罗廷道经泰和,县党部及各界人士前往码头迎送。
  民国17年(1928),毛泽东在太湖村成立村工农兵政府。
  民国18年(1929),彭德怀在禾市和马市一带打击土豪劣绅。
  民国19年(1930),7月18,毛泽东、朱德、陈毅、罗荣桓等率红军前委、总司令部、红四军等在古坪休整。毛泽东找地方干部谈话,做调查。24日,红二十军攻克县城。
  民国20年(1931),5月,毛泽东、朱德在白云山上指挥红军打第二次反“围剿”第一仗,全歼国军第28师。
  民国26年(1937),10月,陈毅、曾三等率游击队北上抗日,苏区干群到江边迎送,县政府设宴招待。
  民国28年(1939),上半年起,日军进占南昌,江西省政府陆续迁至泰和,成立临时省会。
  民国29年(1940),国立中正大学在杏岭成立。
  民国31年(1942),5月,廖承志,监禁在泰和马家洲集中营。12月,在上田,举办全省体育运动大会。
  民国34年(1945),1月,日军由湖南攻赣洲,窜扰县境垇头、高市、白土街。7月,日军撤退,窜扰泰和。马家洲300栋店面和全部民房、永昌市200余栋民房被烧毁。
  民国38年(1949),7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5兵团44军157师470团炮兵营解放泰和。泰和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省政府主持开工复修梅陂。
  1950年4月5日,驻军解放军炮兵营改编为泰和县中队。
  1951年,组建康复医院,治疗抗美援朝伤病员。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和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来县访问。
  1953年,中共泰和县委在县城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4年,2月,万安所属上宏、苏溪2乡划归泰和。4月,在县城召开全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55年,7月,在县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高会议泰和县首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956年,6月,全县第一座水电站白土乡水口村水力发电站开工。(9月竣工,装机12千瓦)
  1958年,7月,泰和至井冈山公路正式通车。
  1965年,5月,毛泽东主席由井冈山经泰和至吉安。
  1969年,动工兴建老营盘水库。
  1970年,泰和机场(今井冈山机场)开工兴建。1973年竣工。
  1972年,邓小平视察井冈山糖厂(今泰和糖厂)、泰和拖拉机制造厂。
  1978年,在上田设立泰和鸡原种场,进行泰和鸡保种工作。
  1980年,列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县。
  1982年,泰和酒厂研制的白凤乌鸡补酒被选为国家外交部礼品酒。
  1983年,千烟洲被列为江西省吉泰盆地红壤丘陵开发试验研究中心。
  198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视察泰和酒厂和武山恳殖场。
  1988年,11月,泰和大桥工程开工。
地名泰和,早在西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公元前770-476年)时,今泰和县地先属吴,吴灭后属越。
战国(公无前475-221年)时,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实行郡县制,属九江郡。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为庐陵县地,属扬州豫章郡。庐陵县治在今县城西北15公里。
东汉末,庐陵升为郡,置西昌县,为庐陵郡治。故城在今县城西1.5公里。
三国(220-265)时,为吴国领地。吴末析西昌置东昌县(今吉安县永和镇),属庐陵郡。
晋太康元年(280),庐陵郡治迁石阳(今吉水县东北10公里),西昌属之。
南朝宋(420-478)、齐(479-501)、梁(502-556)因之。陈(557-589)省西昌。
隋开皇九年(589)复置西昌县。十年废西昌,并东昌、遂兴(今遂川、万安)、广兴(今莲花)、
永新等地置安丰县。十一年(一说十年)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更名泰和县,属吉州。泰和之名
始此。大业八年(612)因安丰治非津要,仍徙至西昌故城,属庐陵郡。
唐 武德五年(622)置南平州,领泰和、永新、广兴、东昌四县,泰和为州治。八年,废州,并永新、广兴、东昌三县入太和县(改泰和为太),属吉州。贞观元年 (627),吉州属江南道。五年,西昌因兵祸,县治复徙安丰旧治。显庆时,析太和复置永新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吉州属江南西道。天宝元年 (742),泰和属庐陵郡。乾元三年(760)(一说贞元三年),县治移白下驿西(今实验小学内),属吉州。
五代十国(907-960),属吉州。南唐保大元年(943),析太和地置龙泉场,后升为县(今遂川县)。
宋,太和县属江南西路吉州军。
元元贞元年(1295),太和县升为州,属江西行中书省吉安路。
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复为泰和县(改太为泰),属江西布政使司吉安府。
清(1644-1911),沿袭明制。
1912年,废府属省。1914年,属庐陵道。1926年,废道属省。1932年,全省划行政区,置第九行政区公署于吉安,泰和属之。1939年,改第九行政区为第三行政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吉安,泰和属之。
1949年7月28日,泰和解放,成立泰和县人民政府,属吉安专区。

1968年,吉安专区改为井冈山地区,泰和属之。

1979年,井冈山地区改称吉安地区,泰和属吉安地区。

2000年吉安地区改地级吉安市,泰和属之。

泰和县县情概况
泰和,古称西昌,位于江西省中南部,井冈山脚下,赣中南吉泰盆地腹地,自古享有“声名文物之邦”美誉,东汉末年建县,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得名,距今己有1800多年的历史。曾是全国20个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江西省惟一的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试点县。全县总面积2667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辖24个乡镇场,290个行政村。
泰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先后产生了3名状元、396名进士,涌现了宋代著名词人刘过、抗元英雄刘士昭、明代三朝重臣杨士奇、近代革命家袁玉冰等一大批仁人志士。
泰和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全县森林面积2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县城东门有因北宋黄庭坚任县令期间作《登快阁》诗而闻名遐迩的“快阁”;城东龙头山有明代“西昌八景”之一的狗子脑塔;可供游览的还有省重点文物白口城春秋遗址、文天祥议事旧址和白鹭湖国家森林公园。
泰和交通便捷,区位优越。105、319国道、京九铁路、大广高速、泰井高速以及正在建设的泉南高速在县城纵横立交,千里赣江傍城而过,井冈山机场距县城仅15公里。泰和己成为水陆空八条交通网线的枢纽,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腹地,承接粤闽、港澳、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泰和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商品牛基地县,也是世界珍禽—中国乌鸡的正宗原产地。兼具保健、美容、抗癌三大功能的泰和乌鸡已喜获中国驰名商标,是全国唯一的活体驰名商标。境内有钨砂、型砂、瓷土、石灰石等26种储量大且开采价值高的矿产,盛产车前籽、竹篙薯、百合、红瓜子等高效经济作物,肉牛、山羊、灰鹅等草食畜禽颇具规模。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奋力拼搏,开拓进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6.92亿元,增长11%,连续四年保持10%以上的增幅,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 8666元。财政收入“双上台阶”,总收入突破3亿元,达3.456亿元,增长29.9 %,实现四年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达2.33亿元,增长21.3%。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6年的30.5:40.2:29.3调整为28.9:41.8:29.3。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加404.3元,达4456.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加1277.6元,达9139.6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28万美元,增长34.9%,其中现汇进资1200万美元,增长269.5%;实际利用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6.8亿元,增长41.7%;全年外贸出口1200万美元,增长195.6%。全县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88%,创历史新高。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15.37万亩,总产达7.8亿斤,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泰和乌鸡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填补了吉安市中国驰名商标空白,成为全国唯一一件活体驰名商标。

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发祥于泰和县武山汪陂涂村,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它性情温顺,体态娇巧玲珑,羽毛洁白如玉,独具“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骨、乌肉”十大特征,民间谓其“十全十美”。这“十大特征”使泰和乌鸡天生丽姿,仪态万方,成为古往今来人们观赏、评品的珍贵禽类。
  在古代,泰和乌鸡贡奉朝廷,深受王公贵族的喜爱,在清朝康乾时期声名鹊起。乾隆皇帝对乌鸡情有独钟,赐名乌鸡为“武山鸡”,并命人将乌鸡置于后宫饲养,专供皇后、妃子们观赏。乌鸡进贡深宫后,在众多珍禽异鸟中,以超尘脱俗的神韵气质,倾倒后宫佳人,被昵称为“白凤仙子”。
  1915年,泰和乌鸡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展出,似凤非凤,似鸡非鸡,其奇美独特的外貌,博得了参展各国的好评,被列为“观赏鸡”而誉满全球。
  20世纪70年代以来,泰和乌鸡远涉重洋,先后在亚美欧等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观赏展出,传播了乌鸡文化,弘扬了中华文明。
  1983年国家领导人出访泰国,专程从泰和原种鸡场挑选20枚乌鸡种鸡蛋,作为贵重的外交礼品赠送给泰国,为增进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发挥了桥梁作用。
  1988年日本名古屋市召开的第18届家禽会议暨博览会上,泰和乌鸡应邀展出,博得了来自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评委、观众的一致赞赏!长期以来,泰和乌鸡在国际上倍受关注,其食补功效在国际上倍受推崇,风行欧美及东南亚。
  如今,不仅在我国北京、上海等30多个城市的公园有专门饲养,而且在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南亚等国的公园也将泰和乌鸡作为珍禽来饲养,专供游客观赏。
  乌鸡是中国特有的药用珍禽,以江西泰和所产乌骨鸡最为正宗,泰和乌鸡外形逸丽、具有凤冠、绿耳、双缨、五爪、胡须、白丝毛、毛脚、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号称“十全十美”,鸡中魁首。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泰和乌鸡在1915年“巴拿马万鸡大选赛”中,一举夺得金牌。由于该鸡的形成与泰和县武山水土中特有的丰富微量元素密不可分,异地引种三代之内必然褪化,所以,泰和乌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乌鸡品种。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