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远安

远安


ad

了解远安,从这里开始,万物有源。
“江汉沮漳,楚之望也。”
远安处沮水之中,位于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由东向西,分别与荆门、当阳毗连,与宜昌为邻,与保康、南漳接壤。这里,山谷险隘,沮漳流通,在万山之中,为四固之地。全县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鸣凤、洋坪、荷花、旧县、花林寺、茅坪场、河口六镇一乡。到 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9.53万人。
  春秋战国时远安属楚国封地。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置县,以其临沮水而得名临沮县,属南郡,直至东汉。三国时隶属襄阳郡。东晋隆安末(公元401年),因县城迁建于旧县亭子山上而不再受沮河水患之扰,故改临沮县为高安县,仍隶襄阳郡。南朝宋初(公元420年)为汶阳郡治,齐梁因之。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取“永远平安”之意,又改高安为远安,隶属峡州。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隶荆州夷陵郡。唐初(公元758年)复夷陵为峡州,属山南东道,远安仍隶属峡州。后唐初年,远安曾并入南平国(即荆南)。宋代仍以远安属峡州夷陵郡,隶荆湖北路。元升峡州为路,仍领远安,隶河南行省。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远安。清初因之。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属荆州府。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升荆门为直隶州,改远农瞩荆门直隶州。民国期间远安始属襄阳道,继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属湖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远安县是湘鄂西苏区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48年8月6日远安解放后,在南漳金襄坪成立爱国民主南远县政府,属江汉军区当阳专署领导。1949年5月下旬,远安南漳分治,远安改属宜昌专员公署。1958年12月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撤宜昌专署),仍辖远安。1961年6月恢复宜昌专署,原辖区不变。1993年初,宜昌地市合并,撤销宜昌专署,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远安属宜昌市人民政府至今。
远安虽然是湖北的一个山区小县,但自然条件却比较优越,次高山、丘陵、河谷冲积平畈兼而有之。西北部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38.6%,东部丘陵占总面积的38%,中部河谷冲积平畈占总面积的23.4%。境内最高点太平顶也不过海拔1325.1米,境内最低点雷打岩只有海拔76米。远安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自然资源丰富,有占全县71.49%的面积为山林,森林覆盖率达65.41%,人均占有林地9亩,是湖北有名的“林海”,是全国红发薄皮马尾松的采种基地,是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也是“湖北省绿化达标第一县。”远安的“垭丝”中外驰名,鹿苑茶闻名遐迩,香菇产量成为在南五省第一县。境内已发现矿点40多处,而以磷矿的藏量大、品位高而成为化工部定点生产基地之一。水资源也比较丰富,除过境客水沮河、漳河、西河外,还有43条溪流遍布全县,既有利于农田灌溉,又有利于小水电的发展,早在1989年,远安就成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初级阶段达标县。
  远安历史悠久,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留下许多古文化遗迹,远至新石器时代以及周、汉、三国时期的古化石。各种古迹、古墓、兵器、陶器、瓷器、铜器、货币以及南襄古城垣、古陶井等,近至大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使用过的兵器、书写的标语、遗物、遗址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远安的淳朴民风和不畏强暴的革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   明、清时期,远安曾是农民起义军的活动地区之一。大革命时期,远安创立了原宜昌地区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建立了原宜昌地区最早的农民自卫团;发动了威震鄂西的瓦仓起义,建立了原宜昌地区第一个工农政权——瓦仓苏维埃政府;组建了原宜昌地区第一支人民武装——鄂西挺进大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陈海涛、吴永德等355位先烈为革命牺牲。抗日战争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有1460余名远安籍抗日将士、民夫和平民百姓在战火中殉难。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远安人民的优秀儿女有65人光荣献身。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又有周建荣、杨先华等英雄模范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社会主义建设的丰硕成果。
远安在科教兴县中,凭借县内部属企业的科技优势,努力创建并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磷化、林特、丝绸纺织、汽配、陶瓷建材、食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使远安经济得以全面发展。
古老的远安,正以崭新的面貌,乘着改革的航船,驶向胜利的彼岸。


嫘祖故里的由来:
鸿蒙初开,乾坤始奠,万物萌生,灵长渐进。猿类分化,古猿类人。寰球至第四纪,母系之人成群,食野果,啮腥臊,披树叶,衣兽皮,采猎有获则饱,得穴筑巢则安。后数世,母系群落为男性主宰,剽悍男性群落征并小系,形成部落。轩辕丘之部落联合并征并若干部族,战蚩尤,胜炎帝,北起涿鹿,横跨黄河长江,征至东海、黄海、渤海,而为其首领之轩辕,被拥为大酋长黄帝,为中华民族奠定了雏形。黄帝入雍,得周部落始祖后稷(今陕西武功人),教民种植畜养;南入荆,得西陵氏慧女雷氏,立为正妃,教民栽桑养蚕,缫织缝缀蔽体。于是农耕定居社会雏形奠基。后世传说上苍赐谷神后稷、衣神雷氏(即嫘祖亦称雷祖、先蚕)予黄帝耕织安民,以定天下。斯时,民安定而贡赋兴,铜、锡、玉帛、皮、墨等,岁必上贡。
西陵氏为何部落,嫘祖为何地何族人氏?文字所记最古之事,惟有传说,况资料极少,有文字记载乃四千年以后之事。据我国最早的地理学文献《书经?禹贡》载,夏禹治水,初奠山川,禹以冀为中州,冀之西分为荆、豫、梁、雍四州,冀之东分为兖、青、徐、扬四州。《禹贡》载:“荆及衡阳惟荆州(湖北南漳西南之荆山阳湖南衡山以南是荆州。)江汉朝宗于海(长江、汉水入海好像诸侯朝见天子一样),九江孔殷(沅水、渐水、元水、辰水、叙水、酉水、澧水、资水、湘水都合于洞庭湖,水势盛大),沱潜既道(长江的支流沱水、汉水的支流潜水已疏通),云土梦作义(音)(云土,泽名,中有土丘可耕种;梦,泽名,在江北侧,两个泽开始得到治理)。”夏禹所划荆州疆域独以疏通长江为标志,西陵为长江开口之地,处荆山之西南,巫山以东,其地广西陵峡周围数百里,此地人之群落以地名之,为西陵氏。正如黄帝起于轩辕丘为轩辕氏,以地名为姓氏耳。上古之世,长江尚未疏导。西陵峡羁锁五龙(长江上游五大支流),上下游水患尤甚。“洪水泡天”、“洪水济天”多患于此。近江峡数百里,洪水动辄淹没数月乃至经年,氏族群落不可沿江而居,惟峡之东北百余里之山丘利于人群居住。斯地即今之苟家垭区域,近西陵峡,通荆山北地。当时道途闭塞,无战乱之忧,处峡江东北之山丘,无水患之忧。其山陵有雷丘(雷公山)居住西陵氏部族雷氏,倚狩猎种植果腹,养蚕缫织蔽体,雷氏中有慧女,缫丝缀缝出色,为轩辕所羡,娶为正妃,专事教民养蚕缫织,蔽体御寒。至此,黄帝令养蚕之民岁必以丝帛上贡。今之苟家垭上古时或为雷公丘、雷公山不可确知,然雷家冲其地今在近处。至于苟家垭之“苟”或说为“敬”,或说“敬”家分姓为“苟”、“文”两姓,另存原姓“敬”,现在此地仍存三姓。
上古之文明,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靠传说,传说传承了人类的习俗、崇拜、仪节等。苟家垭之养蚕史古远,养蚕习俗有上古之风,尤其祭祀蚕神之礼仪流传深远。养蚕人每年三祭。一是初祭,在怀孵蚕卵前举行。先是选身强力壮、已有生育之少妇孵蚕卵。清扫专用房间,用艾蒿烟熏,以雄黄调白酒口喷墙角,择吉日上供,在房内焚香三日祭蚕神,孵蚕妇净身静心,单身独居,避生人,避荤腥油烟,禁说“鼠”、“蝇”、“病”之类的字或音,禁忌很多,直待蚁蚕出,庄严气氛始得解除。二是大祭。每年时值春蚕大眠放食之前的夏历三月十五日(一说是蚕神生日,一说为蚕神升天之日),古时蚕农群聚雷丘(一说雷家冲)祭祀蚕神,祈祷丰收,后若干世,蚕农逐年集资,修成蚕神庙(一说财神庙),即雷祖庙。大祭之日,祭品除香烟酒果外,给神龛、神像披丝绸是必须的。主祭多为女性,或遇丰年,多有唱戏、玩灯之盛举。大祭形成了庙会,常常聚南漳、保康、东湖、当阳临县之民数以万计,祭至三日才散。三是末祭,为收茧缫丝、种蛾产卵之后。其时,家家户户杀鸡、烹腊肉、缫丝锅里煮盐鸡蛋,摆上供品作祭,请蚕卵入侵,送蚕神回天宫,举家入宴庆丰收。宴后,洗涤蚕具,并用艾蒿、柏枝、雄黄等烟薰后专屋收藏。此种郑重而广有影响祭祀蚕神之礼仪,西陵峡周围数百里区域唯有苟家垭有之。这一套完善祈祭蚕神之礼仪,苟无古远传说之传承,岂能传世!解放后,此礼仪早已打倒,然庙会依然热闹异常。
从以丝帛上贡而论,虽青州贡丝,徐州贡黑缯、黑经白纬缯,扬州贡贝纹锦,而独荆州贡玄玑组,四千多年前荆州丝织印染有成,与雷氏教化不无关系。从以丝帛交国课,以生丝贸易而论,西陵峡区无任何一地比苟家垭更早。就蚕丝弹性、韧度、光泽、柔滑度而言,西陵乃至九州,无任何一地之蚕丝比垭丝质地更优。雷氏为雷祖、蚕神、先蚕乃民间所奉,嫘祖为轩辕所赐,与后稷齐名。天下凡有桑蚕之地,皆应设庙祭祀嫘祖,然嫘祖故里究其实地,岂有他地合于苟家垭者也!


为什么说嫘祖是远安人?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乃黄帝正妃。也就是说,当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一例外地称黄帝是自家始祖的时候,也就应该明白华人无一例外的是嫘祖的子孙,嫘祖是中华儿女的伟大母亲。
我们说嫘祖是远安人,有如下理由: 先从地域上看,据著名史学家顾吉刚主编出版的《传说中的中国地图》所示,古西陵就是当今以宜昌为中心的西陵山脉,西陵峡也因此而得名。而我县的苟家垭镇就处于西陵山北部,属古西陵范围。既然嫘祖是西陵之女,那么,嫘祖就有可能出生在苟家垭。
再从丝绸文明发展的源流看,苟家垭桑蚕历史可谓非常悠久。苟家垭蚕丝声名卓著,史称“垭丝”,历来为皇室贡品。《湖北通史》上说,宋代以来,苟家垭周边地区乃至整个鄂西和川东的蚕丝均以“垭丝”命名,从而走出大三峡,以至远销英、法、印度、中东等地。由此可见,苟家垭的蚕丝在丝绸文化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毫无疑问,“垭丝“的产生及其中心地位的形成是大大早于文字记载的,完全是能够追溯到远古黄帝时代的。
其三从黄帝活动的区域看,黄帝很容易移驾苟家垭而临幸嫘祖。《史记》称:帝采首山之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远安人都明白,我县的地理位置恰恰就在荆山之阳,也就是荆山南麓。荆山与西陵山相交于沮水,光临荆山南麓的黄帝受不了南方的酷热,自然要向地方征收柔软凉爽的丝绸以取代粗糙的兽皮和麻布。在这种时候,发明丝绸的嫘祖名声当然会如雷贯耳,黄帝焉能无动于衷?焉能不亲自到苟家垭去会一会窈窕淑女?历史学家的研究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家王震中得出结论说,黄帝族在其较早时期,有一支南下到长江中游的宜昌地区,与西陵部落通婚。
最后从民众的祭祀活动看,苟家垭庙会节是专门纪念嫘祖生日的,并且至今盛行。每到三月十五,苟家垭周边地区的老百姓就会聚会到苟家垭,一边祭拜嫘祖,一边交流物资,一边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因而,这一天也就成为苟家垭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旧时,苟家垭还有宏伟的嫘祖庙建于街头,正殿的主神位上就立着蚕神娘娘嫘祖。
当然,由于史料的匮乏,人们至今还无法确知嫘祖到底是哪里人;加之历史本身的原因,造成全国各处同名的地方很多,这就使处于历史迷雾中的我们更加难以分辨真伪了。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嫘祖发明并且传播了养蚕缫丝,被后世尊为“蚕祖”,被民间称为“蚕神娘娘”;她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去寒避暑的物资文明,其“创造、发明、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更是照耀千秋万代的。所以说,弘扬嫘祖文化,应该是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全国许多地方都争相表白嫘祖是自己同乡的原因所在。各地争抢嫘祖的故乡这一现象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有理有据的。
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嫘祖的存在是象征性的,加之那些民间传说产生于中古时期。因而,关于她的故里究竟在何处也就无从断定和无所谓了。基于这一点,四川人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嫘祖是盐亭姑娘,山西人可以无中生有地说嫘祖是山西名人,江淅人可以强词夺理地说嫘祖是江淅人的母亲,那么我们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远安是嫘祖的娘家了。
何况远安还是历史悠久的桑蚕之乡呢!基于此,我们把嫘祖文化作为远安的主题文化或是特色文化,一点也不为过,也是不用含糊和羞愧的。

《远安县城考》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置临沮县时,其故城据清同治五年《远安县志》记载,在今城“西北三十五里罗汉峪外,堰头河宅后三里许,今土名铁金熔、黄家台。”经查,“堰头河”系指今棚镇闸门口这一引水河渠。“宅”系指抗日战争后期被毁之覃宅大院。“宅后三里许”又早以没名的“铁金熔、黄家”,是今县砖瓦厂及厂西黄家山一带。当年曾有“土人耕田,每掘得城砖三五块及二三块不等。” 70年代初,县砖瓦厂建厂期间,也曾挖出过城砖,这与历史记载并非巧合。此其一也。临沮仓廒故址在徐家棚上一里许之仓前、仓后间。旧县志中有诗日:“城迁谁问高低碟,廒废犹呼前后仓”,“仓前”、“仓后”之名至今犹存。作为旧时县衙重要组成部分的官仓,决不会建在离县衙很远的地方。此其二。其三,旧县志中明确记载:“汉临沮演武场在徐家棚市上半里许”。演武场同仓廒一样,是旧时衙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能离官府治所很远。由于该城依山傍水,置于沮水故河道之上,“地系沙砾,建置非宜”,故常有水患之忧。尽管如此,但作为有史可查的远安历史上第一个县治所在地,在这里的时间竟长达540多年。
  东晋隆安末(公元401年)迁治于沮河西岸今旧县亭子山上,同时改临沮县为高安县。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又易名远安。“百尺亭台耸,巍巍镇一方”。城池虽小,却仍为一县之首府而号令远安四乡达920年之久。
  元英宗至治年间(约在公元1322年前后),当时地方行政长官(达鲁花赤)沙班迁治亭子山下,不久即为兵毁。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邑侯大有曾修复。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邑侯何盘又重修。1465年,亭子山下之远安县城,遭刘千斤(刘通)、石和尚(石龙)所率荆襄农民起义军的攻击而陷落。义军虽被尚书白圭率重兵残酷镇压,但慑于农民军的声威,在亭子山下为城146年后,不得已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县城再次沿沮河南迁至东庄坪。
  原东庄坪城址即“今之北关”,土城路乃“旧土城其遗址也”。当时治所的中心点在今北门外县机械厂所在地胡家山这一带。当时以《远安旧城》为题的诗中这样写到:“群山绕廓远,一径小烟霞。高阜通民舍,平坡置衙……”。这一治所虽然较为理想,但朝廷上下对于农民起义心有余悸,遂拨荆州卫千户所加强远安的防御。时隔166年后的崇祯七年,仍陷落于农民起义军之手。
  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邑侯王立德申请迁治凤山未果。十三年(公元1604年),邑侯周乃浃仍理前请,遂移治鸣凤山麓,本想“凭高为险”,但“城堞未备”,便于1643年被闯王李自成部下攻陷。
清顺治四年(1647年),邑侯周会隆履任远邑,“露处山麓”,“申请修城”即被批准。所筑城池“雉堞环列,因河为池。门四:东景和,西宣说,南刿羽,北遵义”。甲午(1654年),溪水暴涨,“东北城尽崩”。邑侯卢运昌修复。戊戍(1658年)又涨大水,城池亦被冲毁。接任之邑候安可愿继续重修,并“建安远楼于城之东门,建朝阙楼于城之北厢,遂成金汤”。有诗赞日:“有石磷磷,有水溅溅。周垣环绕,包罗万千。澄潭冰彻,绣齿毗连。松声鸾啸,蚊日镜悬。月白清风,别是一天”。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在短短的26年中,历经5任县令,他们一上任就是筑城,但不是天灾,便是“人祸”,故凤山城“屡建屡圯”,况且“新城险狭,营造苟简。可变不可常,可暂不可久”,实在不是治所的理想之地。终在康熙五年(1666年),由邑候宋绎复迁治东庄坪,修复旧城南守御所作为城址,为治103年。
  乾隆三十年降旨,楚北所在城垣颓坏者动帑(国家金库)兴修。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邑令宋楷耗银17000有余,大兴土木,动工修城,工程远大于历代。城由北向南“延四里许,均砌以砖石,高一丈八尺,周八百余丈”,“辟四门,各建楼其上”,“壕阔二丈,深丈余”。由于城高而坚,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道光六年(1826年)曾遭洪水淹没西城砖至20块而完好无损;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和三十七年(1948年)两次洪水,也不过只冲毁西北城角河堤十余丈。故200多年来,此城作为历代各个时期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延续至今。但在1940年,侵华日军先后4次派飞机对远安县城狂轰滥炸,致使城内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城墙除沿沮河岸包括西门在内的一段外,其余都成断垣残壁。旧县政府也因此于1941年辗转迁至洋坪芦溪寺,抗战胜利后方南下回城。
  1948年8月6日县城解放,其时城内仅有百十户人家,人口不足千人,市场萧条冷落。有小学、初中、简师各一所。1949年6月底,远安县人民政府从洋坪迁至原县城。在中共远安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远安县城已由纯消费型转为生产、消费型的城镇。由于沮河一桥二桥的修建,使分布在沮河两岸的几平方公里的城区连为一体,老城区仅仅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内马路纵横交错,高楼鳞次栉比;城郊工厂林立,街道万商云集,显示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远安特产:远安纯天然蜂蜜,远安肉鸡,远安花菇,远安鹿苑茶,远安黑木耳,远安西河鱼。
远安景区:鸣凤山,远安玲珑峡风景区。
远安绿化状况:湖北省绿化达标第一县。
历史名胜:远安回马坡,会马坡位于宜昌市远安县城西北18.5公里的汉峪沟中游地段。古时,这里山高谷深,地势险要,是荆襄直通蜀秦的咽喉。三国时期,蜀将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欲取道罗汉峪沟,向西北突围,退回蜀汉。当关羽人马行至罗汉峪中的一个三岔路口时,发觉吴兵在此设下埋伏。他正准备回马寻路,却已晚矣。赤兔马已被吴兵的绊马索绊倒,关羽也束手就擒。回马坡因此而得名。回马坡所在的罗汉峪沟长约15公里,沟中溪水长流,清澈见底,飞泉漱玉,绿潭回旋;两旁峻崖峭壁,树木葱郁,葛藤缠绕,掩映幽洞。在回马坡脚下小溪里的石岩上,留下了几个清晰的马踢印,人称“马踢滩”。相传是赤兔马被绊倒后,在溪流中挣扎时踏出来的。马踢滩中还有几处呈赭红色的石头,传说是赤兔马受伤后流血染成的。后人为了纪念关公,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在此建立了一座3层、6边形的石亭,亭下立有一石碑,上刻“呜呼,此乃关圣帝君由临沮入蜀遇吴回马处也”。后亭和碑全毁。1982年,又在原处重建了回马坡纪念亭,高8米,共两层,八角形,内径四米,上盖黄绿相间的琉璃瓦。亭中立一石碑,正面碑文与清代的相同,后面为刻线关公骑马像,碑帽两面均雕饰有二龙戏珠图案。游人来到远安,游览了回马坡后,还可观赏打湿溪、瞄日岗、晒旗、呼儿山、关兴坡、拖刀石等三国胜迹。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