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应城

应城


ad

应城市
Ying Cheng Shi
更新时间:2007年11月8日

--------------------------------------------------------------------------------
概况

【位置面积】 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面积1078.3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04年底,人口650485人。

【地形气候】 北部和中部属大洪山余脉,丘陵、低岗约占70%,南部属江汉平原。山脉依山势走向有座庙山系、龙山山系、何家脑山系、八百湖山系、牛脊岭山系、曾家湾山系,坡度一般小于10度,起伏平缓。海拔高程在41——80米之间。最高点为何家脑主峰白沙口,海拔高程111.6米。河流东有涢水、漳水,中有大富水,南有汉北河。湖泊主要有东西汊湖、龙赛湖、大湖等。

【驻地邮编】 市人民政府驻城中街道。邮编:432400。行政区划代码:420981。区号:0712。拼音:Yingcheng Shi。

--------------------------------------------------------------------------------

行政区划

2004年底,辖5个街道、10个镇,18个居委会、396个村委会。

城中街道 办事处驻城中,人口96507人,面积24平方千米。辖9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三眼井、古城台、汪家台、富圆街、工农路、光明、碾屋、北城、新河、范河、保丰、肖湾、国光、周陈、长湖。

城北街道 办事处驻城北,人口53096人,面积78.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七星桥、赵畈、长堰、北十、万桥、姜巷、高桥、吴楼、付岗、孙堰、杨畈、韩湾、盛滩、陡河、魏河、柳林、邹郭、肖廖、聂坡、宋坡、李咀、雷山、王庙、白马、徐黄、热火、龚河、戴河、白杨、季墩、红堂、西十、茶棚、星光。

四里棚街道 办事处驻四里棚,人口30937人,面积33.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蒲东、沙岗、华山、东十、艾庙、刘杨、大田、张杨、下新、协合、四杨、复兴、栗树、孙雄、光辉、三姜。

东马坊街道 办事处驻东马坊,人口49670人,面积29.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缺资料)。

长江埠街道 办事处驻长江,人口29306人,面积18.7平方千米。辖3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永乐、白布、车站、祁墩、龚杨、余上、胡程、林褚、黄窑、上莫、三里、左家、上房、九屋、雷岑、大普、苏台。

田店镇 镇政府驻田店,人口20168人,面积63.5平方千米。辖22个村委会:田店、刘先、街道、王店、畅马、陈砦、曾河、叶河、长李、汪凡、肖黄、叶棚、陈王、榨陈、张董、鸭港、店坡、潘马、曹庙、姜店、黄棚、陈岗。

杨河镇 镇政府驻杨河,人口49457人,面积113.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杨河、聂程、花园、高李、涂畈、杨巷、洪山、力树、胡榨、大堰、土坡、古峥、刘堤、三湾、下王、土库、马堰、川江、田祠、西合、上杨、何榜、张巷、星火、么盘、罗杨、柏树、谢畈、周岗、彭畈、巡检、田杨、短港、木桥、范庙、土庙、汪店、短港街道。

三合镇 镇政府驻三合,人口37708人,面积81.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三合、华李、鲁台、高楼、天井、土门、对面、双墩、宜和、朝阳、八彭、么井、三结、月池、六份、李榨、魏大、西头、陈垸、刘胡、毛冲、徐刘、徐周、余张、土黄、周杨、伍山、两河、张王、双桥、高徐、徐墩、唐巷。

郎君镇 镇政府驻郎君,人口58221人,面积80.7平方千米。辖40个村委会:甘咀、东村、西村、王桥、大廖、吴彭、刘中、贾普、杨咀、大祁、小组、夏巷、胡巷、十屋、鲁大、邱徐、兰西、三屋、土桥、郎君、程谢、知府、破港、胡家、袁集、冲刘、三左、上周、卢家、鸭棚、肖杨、杨大、杨万、万大、杨树、龚集、么湾、官渡、伍份、蔡咀。

黄滩镇 镇政府驻黄滩,人口46009人,面积67.7平方千米。辖29个村委会:许大、陈庙、汪山、大凡、卢庙、胜利、大张、石桥、飞跃、桂桥、长咀、新潭、临江、沿河、上河、赤岸、万广、新垸、杨林、干河、刘垸、李家、三八、艾堤、龙王、木行、喻家、金星、街道。

天鹅镇 镇政府驻天鹅,人口31552人,面积70.7平方千米。辖23个村委会:北咀、阁老、新沟、挂口、石陈、鸭湖、田万、红屋、江河、群力、古台、沈铺、曹山、花堰、田咀、新集、应奎、代庙、张卢、西湖、周杨、孙吴、马咀。

义和镇 镇政府驻义和,人口25453人,面积90.7平方千米。辖21个村委会:季伟、新村、柴咀、王台、铁塔、龙湖、陶柳、徐邓、乌岭、张万、新集、李集、李大、西二、庙湾、老集、阙陈、丁咀、义和、二湾、新六。

陈河镇 镇政府驻陈河,人口55994人,面积132平方千米。辖45个村委会:彭万、四八、王郑、高尚、万李、张集、熊么、祥元、喻鲁、毛河、柯邓、机房、汤庙、张场、余咀、梅岭、炮竹、陈熊、太庙、刘先、祁张、周塔、上谢、叶祠、汪集、余祠、周余、陈余、高李、先屋、张咀、周朱、黄下、陶李、合张、古堤、典集、谷杨、甘杨、骆集、彭黄、北街、中街、南街、陈河。

杨岭镇 镇政府驻杨岭,人口37655人,面积124.1平方千米。辖29个村委会:棉田、翟河、龙集、赵畈、孙岭、蔡杨、联丰、连水、团山、伍份、潘集、高何、均合、新四、祝墩、齐王、袁何、谷郑、余郑、吴集、董井、彭集、王场、李河、柏树、耀兴、卡房、明光、杨岭。

汤池镇 镇政府驻汤池,人口16864人,面积50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舒景、油榨、蔡岭、四安、陶贾、公益、方集、洪河、打榨、孙段、大陈、田铺、大孔、白水、罗王、黄围、金塘、汤池。

南垸良种场 驻南垸,人口6616人,面积17.2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一场、二场、三场、四场、五场、梅港、河岭、木剑。

开发区 驻城南,人口5272人,面积3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陈塔、杨桥、彭吕。

** 以上区划名录、面积、人口数据根据湖北地名网,资料截止2004年底 **

--------------------------------------------------------------------------------

历史沿革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置应城县。唐属安州。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复属孝感专区,1970年属孝感地区。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应城县,设立应城市。


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地处江汉平原与鄂中丘陵过渡地带,江汉平原北部,东以漳水和殒水与云梦县为界,东北与安陆市毗邻,西与天门、京山两市接壤,南与汉川市为邻,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5公里,跨东径113° 19′至113° 45′,北纬30 °43′至31° 08′,中心城区东距武汉90公里。南及江汉汉宜公路穿境而过,汉丹、长荆铁路横贯东西,处在武汉、襄樊、荆州、宜昌大三角经济区的中心,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境内地形为丘陵、岗地、平原与河湖相间,海拔高程25—110米,其中大部分海拔高程为41—8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5.8℃。全市现辖5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良种场417个村,324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5.99万户,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67万,汉族占99%以上,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595人。,国土面积1103平方公里,耕地57.2万亩,状若菱
  应城物华天宝,资源富集,素有“膏都盐海”之称,是一座新兴的工矿城市。 。石膏、岩盐、温泉并称“应城三宝”,名扬四海。石膏储量达13亿吨,已有400多年的开采历史。纤维石膏储量、品位居全国之冠,一级品纤维石膏占全国储量的82%以上,被誉为“亚洲纤维石膏王国”,岩盐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岩盐储量280亿吨,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汤池温泉为全省五大高温温泉之一,地热能储量大、水温高、水质好,常年水温70 ℃以上,且富含钙、镁、钾等20多种矿物质,适于发展旅游、医疗、科研和特种养殖业,是旅游度假、休闲疗养胜地。应城境内地势平坦,河湖密布,物产丰饶,亦有“鱼米之乡”美誉。应城是全国优质米生产基地、商品粮大县(市),也是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之一。
  应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古蒲骚故地,以“因地处要冲,应置城为守”而得名。自公元454年(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始置县,门板湾、四龙河等新时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出土,展示了应城5000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化石、象乳齿化石,新石器时代的石斧、陶轮,商代的青铜器,周代的铜鼎、铜戈以及战国时期的铜剑、玉器等;西河古渡、宋代孔庙、玉女温泉、义马文峰,更是应城古老文明的历史见证。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唐代大诗人李白留下了“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的佳句。李白、欧阳修等历史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刘少奇、彭德怀、贺龙、陶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在这块革命的热土上印下了光辉的足迹。1958年11月,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陪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首相访问应城红旗人民公社。1992年12月,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应城视察,称赞应城“规划得好,建设得好,管理得好”。这些,更为应城历史增色添彩.
建国以来,尤其是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应城撤县建市以来,应城人民凭籍悠久的历史文化,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坚持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扬长避短,抢抓机遇,主攻特色,扎实奋斗,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近年来,应城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创新为动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保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99年和2000年,全市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十强”县(市),2000年,经济效益目标考核进入全省“十强”行列。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1亿元,财政收入3017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应城工业依托丰富的矿藏资源,形成以盐业化工、机械制造、石膏建材、食品饲料、纺织塑料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的特色工业经济体系,建成全国最大的联碱生产、石膏开采加工和摩托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也是全省最大的盐业化工和摩托车生产基地。 培植出“金鹰”摩托、“华中”系列啤酒、“白玉”面条、“义马河”黄滩酱油、“玉兰”膏粉、“熊猫”、“牡丹”碘盐等一批畅销海内外的名牌产品,建成全国最大的纯碱和摩托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集约化水平提高,以豪丰大米、三结豆皮、白湖莲藕、人和荸荠等为代表的特色农副产品生产规模和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招商引进势头强劲,三资企业、民营经济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提高,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城市功能日益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初具规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农业以生产粮食、棉花、油料、禽蛋、生猪、水产品为主,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江汉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市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近年来,应城先后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省小康市”等称号。
自然概况:位于湖北省中部,总面积1092.0平方公里,人口63.1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特产有石膏、岩盐。
经济扫描:应城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石膏、岩盐。水资源丰富,尤其是与石膏、岩盐共称为“应城三宝”。应城有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六大工业支柱。应城是湖北省商品粮和优质米生产基地县市之一。农村经济跳出了单一粮食生产的格局,开始进入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全面发展的轨道。应城有便利的交通条件,铁路、公路及水运极其方便。应城的商贸繁荣,市场兴旺。
科教卫生:有各种学校460所。还有图书馆、文化馆、专业剧团、电影放映队、电影院、广播站。医疗有各级卫生机构424个,其中市级医院8个。
名人名胜:有凌云塔、门板湾遗址、周恩来纪念馆、季伟烈士墓、西汤池等都是令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投资指南:应城水资源丰富,投资到水利方向较为合适

【历史名人】
近年来,一个共和国将军的名字在神州大地、军营内外广为传颂。
  高山仰视英雄肃然起敬,江河远送英雄垂泪动容。
  在杨业功的眼里,职责重于泰山;在杨业功的心里,使命重于生命。立党为公,奉献为国,尊纪廉明,高风亮节。从18岁的士兵,到59岁的将军,他以41年的戎马生涯书写了一部英雄史诗。更为我国第一个新型导弹部队的创立描绘了浓抹重彩的一笔。天地、沧海铭记,党旗、军旗作证。杨业功以他燃烧的生命,托举起中国的神箭腾啸海天;以他满腔热血塑造了当代军人的英雄豪气;以他非凡的业绩实践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他求真、创新、奉献、自律的精神永葆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43年前的八月,刚刚高中毕业的杨业功同时接到了二份通知,一份是重庆邮电学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份是体检合格的入伍通知书。十八岁的杨业功没有比较,没有犹豫,也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他欣然选择参军,选择了部队。当时的父母同学都不可理解,都怨杨业功有点“苕”,为他遗憾,而杨业功却说:我这一辈子如果不当兵,那才是最大的遗憾。
  可以说,杨业功的生命里注定他是一个军人,军人这两个字在杨业功的骨子里,在杨业功的血液里,伴着母体的乳香,与生俱来……
  一、一生戎马,文韬武略
  将军是一首军歌,军歌里这样写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军人不思打仗就是失职,打不赢就是历史的罪人。
  说将军天生是一名军人,一名喜欢带兵打仗的军人,一点不假。杨将军十八岁进军营,从班长、排长、连长到今天的将军,一步一个脚印,将军的步伐是那样的从容,周正,威武、矫健。
  20世纪90年代初,特别是海湾战争后,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及时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中央军委决定在杨业功生前所在的基地组建一支新型导弹旅部队。当时,杨将军是基地分管作战训练的副参谋长,同时负责该旅的筹建工作。面对如此特殊重大的历史使命,杨将军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觉得自己的能力更有了用武之地。他根据二炮党委的指示要求,在一没经验、二无装备、三缺人才的情况下,带领官兵迎难而上,勇于开拓,边组建部队,边建设阵地,边超前训练。700多个日日夜夜,杨将军带领官兵风餐露宿,转战南北一万多公里,冒着低温试验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经受高温试验四、五十度的酷热。现场观察记录了上万组技术数据。看着首长劳累的身影,部下忍不住劝他留在驻地指挥,将军却把脸一拉说:“平时不与战士同甘共苦,战时谁会跟你赴汤蹈火;平时不能身先士卒,战时怎能指挥千军万马”。正是这种超常的指挥,超常的训练,使之创造了新型导弹旅当年组建,当年形成实弹发射能力的显著成绩。
  1995年7月,那是载入历史的红火7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权新华社发布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向东海海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这是中国新型导弹部队组建以来首次公开亮相,世界为之瞩目。杨将军再次授命重任,担负这次演习的一线指挥员,接到任务的当天,他就火速前往,从定点测绘、设计施工到勘测验收,将军都是全程参与,一点马虎都不允许。为了选择一个最佳发射点位,将军常常翻山越岭几十公里。每天休息不过两三小时,有时通宵达旦,以致几次晕倒在阵地。有着刚铁般意志的杨业功,终于创造了钢铁般过硬的奇迹。就这样,短短7天时间,他亲自组织部队完成了平时需要30多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导弹发射的那一瞬间,那显示国威军威的一瞬间,那举国振奋、举世惊叹的一瞬间。看着6发6中的一枚枚导弹直冲云宵,杨将军幸福地笑了,骄傲地笑了。因为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导弹发射,它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军有决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能够随时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来不及抖落身上的尘土,也来不及躺下来喘上一口气,杨将军又奉命担任国庆五十周年受阅方队大队长。二炮受阅的4个方队,展示的都是新型导弹,这不仅是一次重大的军事活动,更是一次扬我军威的重大政治任务。当时已54岁的杨将军,每天和平常一样,顶着烈日站军姿、走队列、拉装备。他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以自身的模范行动,训练出了一支全面过硬的受阅方队,充分展现了战略导弹部队威武雄壮的精神风貌。
  有一首歌词里这样写着杨将军:你用豪迈把和平写在天空,你用爱恋把山河护在胸中,你用平凡把崇高变得生动,你用生命忠诚写得鲜红。
  二、一生奉献,两袖清风
  将军是一部书,没有将军同样情怀、同样底蕴、同样境界的人,是读不懂将军,走不进将军的!
  去过杨业功家的人谁都知道,他的家屋里屋外贴有两幅字,一幅是将军自勉的《公仆铭》:“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唯吾德馨……”,另一幅则是赫然贴在门上的四个大字 “携礼莫入”。那是将军当旅长时写的。他的妻子很担心,说:“你这么做,别人会不会反感,万一哪件事没做好,岂不让人笑话。”将军说:“我这么做,既是警示他人,更是约束自己,既然敢贴出来,我就做得到。”
  杨将军的确是做到了,但却失去了很多的亲情、战友情、同事情。但将军不后悔。他说:“亲情、友情失去了可以找回,但气节失去了却无法找回。军人就是要铁面无私,你见过哪个贪官能打胜仗。”有个干部跟将军是老乡,在团副岗位上干了四年,很想提拔一下,便拿了一个“红包”来到家里,将军火了,生气地说:“有能力不用送,没能力送也没用。”将军喜欢书法,平时常用旧报纸练字,他有个部下知道后就买了一些宣纸送给他,将军很是反感,说:“练字本来是练心境好,我用了你的宣纸,就找不到那种心境了。”硬是弄得那位干部进退两难。等人走后,将军的妻子埋怨将军说:“不就是几张宣纸吗?这点小事还这么认真,你就不怕将来退休后连个人缘都没有的。”将军一脸的严肃,说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你懂啥。别人给你送东西,那是在试探你为官做人的底线,我决不能在一张宣纸上失守。”
  将军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家人。1997年,将军的父亲患病住进基地医院,将军当时是主管后勤的副司令员,医院领导特别交待不要收取医疗费,将军坚持不同意,赶紧催妻子把该交的4200元全交了。将军这样做还不放心,当天晚上,他从妻子手中要过所有的收据,当面撕掉了,将军是怕有些人又偷偷找他妻子拿发票去报销。将军到上海动手术前,他跟妻子“约法三章”:不管手术是否成功,不要找医院的麻烦;无论病情如何,不能通知部队及老家来人探望;不管什么理由,不得收受礼品和现金。手术后,将军转入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化疗,基地招待所经常给他熬点粥、送点汤。离开医院时,将军硬是叫妻子拿出2000元钱交给招待所,算是补交的伙食费。
  2003年正月初四,将军的父亲病逝,将军没让部门的任何人知道。回来的路上,他只通知在随州探家的一位部下,让他马上赶到应城与将军联系。市委知道后,安排了办公室一位副主任负责接待。可正月初八一大早,将军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匆匆赶回部队时,他从包里拿出一扎钱对随行的处长说:“你把我们在宾馆的所有费用全部结清。”几天后,等到那位办公室副主任到宾馆结账时,服务员说:“那笔帐那位客人已全部结清了。”这位领导竞直傻了眼。事后,他只感慨: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然而,将军象这类不可思议的事情数不胜数。可将军自己觉得:一个军人,一个共产党的干部,如果不这样清政为官,克己奉公,那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
  将军的妻子说:“老杨一生俭朴,有些事情说出来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将军的家随将军乔迁数次,不要说添换一件家俱、电器,就连十几元能买回的一块窗帘,将军硬是不让妻子换掉。他说:“买一块颜色相近的布接上,挡挡灰,遮遮羞,照样能用。”
  2004年春节,驻地领导要专程到家里看望将军,他的部下觉得将军的家实在太简陋,就背着将军买了4把红木椅子放在客厅。领导一走,将军就马上叫人把椅子送到了机关。部下不理解,将军却风趣地说:“椅子虽好,却破坏了我们家的整体风格,因为我们的整套家俱都是古典式的。”
  2003年3月,将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要到北京开会,可箱子、衣柜里挑了半天,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妻子硬是拉着他去了趟商场,可将军左瞧右看的就是不表态。妻子急了,说:“老杨,要说你的官也不小了,怎么也得有点形象,人家当干部的连裤叉、袜子都要是名牌的,你总要驴子屙屎,外面图个光趟吧。”将军听后脸色一沉,说道:“领导干部非得穿名牌就有形象么?就能被人尊重么?错!”将军一急,挥臂而去。将军的妻子此刻心里酸酸的,她知道,将军何曾不顾形象呀,他把形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比金子还贵重呀!将军的妻子含泪道:“老杨一辈子不仅没穿一件名牌衣服,就连一件像样的便装都找不到。”他的一件晴纶秋衣穿了十八年还舍不得扔,几条旧衬裤穿的时间太长,松紧带已失去了弹性,妻子说剪了拖地用,将军却让妻子换了根松紧带又穿在身上。
  这些细枝抹节的事情如果和一个平民放在一起讨论,也许不足为奇。但和一个将军、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立过赫赫功劳的将军放在一起叫你评说、理解——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军还有如此简陋的家!你信么?有一位新华社记者这样感慨道:如果不是我亲自走进将军的家,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将军的家。那一溜石灰粉抹就的墙壁,那斑驳无华的家俱,那用四口大箱子编成的木床,那棍子一样横在天花板上的日光灯、那一张旧乒乓球拍制成的电源插座……将军家里的一切,除了唯一丰厚壮观的四个大书柜外,所有的陈设,那是怎么也和一个将军的名字写不到一起的。然而这一切又都是真实的,真实得让人能摸着它十指滚烫,看一眼心尖儿发颤。
  殊不知,将军对生活的享受却是这样理解的:物质生活不是人生的全部,生活简朴一些,平淡一些,欲望就会少一些,烦恼就会远一些,就能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工作和学习上。
  将军对自己是如此的吝啬,对他人他事却是慷慨解囊。将军的老家有一位名字叫宋特伟的失学儿童,将军有一次回老家知道后,一口气给了3000元,之后每学期都让妻子寄去1000元学费。将军的母校50年大庆,将军知道后从平日的积蓄里拿出10000元寄给母校,以此报答母校的教育之恩。有一次将军回老家,车子陷在泥泞的路坑,将军只好下车步行,乡亲们见后说:“将军怎不弄点钱回来给家乡修一条好路呢?”将军却说:“我不可能拿军费给你们修路呀!”之后,将军寄了5000元给老家的那座村子,让他们把那条路暂时补一补。
  三、一生豪气,英雄壮行
  将军是一幅画卷,那画中呈现的却是将军生命里一种看似相悖,却又相映的“景观”。
  将军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最为严格,最高标准的要求,而对自己的生活却是粗放式的得过且过;他在精神和道德情操上有着极高的追求,而在物质的欲望上却是极为的淡泊;他对世界形势、国家安危和军事变革的思考都处于时代的前沿,而待人接物却不入朝流。这些看似不合的两极,却正是将军独特的风范和人格魅力所在。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
  2003年10月,将军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时一度感到身体不适。会后有人建议将军去医院做全身检查,将军却说:“我的身体好得很哩。近六十岁的人,才三十岁的心脏,因为我的心脏增加了新的动力。”其实,这所谓的新的动力是指将军的心脏在2000年安的起博器。
  全国人大会结束后,将军全然不顾身体给他亮出的黄牌警告,他很快返回基地。为了更快熟悉地形,将军坐着越野车,翻山越岭,日夜兼程,短短一个月跑遍了中南五省的所辖部队,行程七千多公里。
  学习如饥似渴,工作呕心沥血。抓军事战备工作日夜操劳,促使将军原本心脏不好的身体严重透支。2003年11月,将军在国防科技大学参加高科技知识培训时,突然病倒在课堂上。
  将军的同事都知道,将军不仅有强烈的带兵打仗意识,有卓越的组织指挥能力,他更有一种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为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2002年初,57岁的杨将军报考了军事科学院的在职研究生。有的同志不理解,说:仅凭将军您的官职和水平,您都能带研究生了,还有这个必要学习么。而将军的理解是:学习不是为了做官,但做官必须要学习。而杨将军的学习绝不是做样子,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在病床上完成的,毕业证书是在将军去世后才寄到将军家里的。
  其实,早在2000年的下半年,将军的身体就出现了腹胀、厌食、头晕等症状,有时上楼都感到胸闷气短,难以支持。医生多次建议他去大医院检查一下,说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你这样下去会出事的。将军却说:“有本钱就要干革命,不然要本钱有啥用。”将军的身体有毛病,将军的心里肯定明白。正因为将军太明白了,所以他干起事来置之生命而度外。特别是将军已查出十二指肠腺癌晚期后,他给自己列出的是一份倒计时的生命清单。他要把自己未尽的事业抢在生命的尽头去完成。
  为了不让家人和首长战友为他担忧,病床上的将军仍然是那样的乐观、自信,笑对死亡。在病床上,将 军只要支持撑得住,他会一边学习,一边用电话询问情况,遥控指挥。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将军病痛得再厉害也不让医生打杜冷丁,他怕自己的思维受到影响。
  2004年春节,将军在上海做完两次大手术后,病情稍有稳定就坚持要求出院,医生只好开了全休的医嘱。将军一看“全休”二个字就急了:“谁说我不能工作了,我就不信!”返回基地没几天,他就要去自己的指挥所。妻子见他病重的样子,劝他再休养两天。将军却说:“我最好的休养就是工作,不能工作,我没病都会急出病来的。再说,部队这么忙,大事这么多,我躺不住呀!”
  大家知道,将军的个子虽然不高,但很结实健壮。而几个月的病磨,将军却由一百四、五十斤重的身体,最后瘦得不足80斤了。看着将军血肉耗尽,仍就铁骨铮铮的样子,同事一个个都忍不住背着将军伤心地哭了。
  2004年7月1日,已住进北京301医院的将军病情急剧恶化。弥留之际,将军干涩的嘴巴总在不停地嚅动着,似乎还有未尽的遗嘱要对家人交待。妻子于是把挂满泪痕的脸凑近将军的嘴边细细聆听。她知道,将军这一走杳无归期,他一定有很多想说的话,因为将军上还有80多岁的老母亲未尽孝道;下有娇儿,虽已而立,却未让花甲之年的父亲体会含饴弄孙的幸福;将军曾对妻子许诺过:退休后一定带妻子全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是呀,感怀亲情,将军未了的遗憾太多太多了。此时此刻,将军一定有什么叮嘱的,特别是跟随他过了几十年清贫日子的妻子,远行的将军怎会没有道不尽的千言万语。妻子于是听着,静静地听着。但从将军双唇间吐出来的却是:“一二一”、“出发”的字音。这声音虽然少了将军平日的铿锵、雄壮、有力,却照样回荡山涧,响遏云崖。
  此刻,将军的妻子泪流满面,她紧紧握着将军的手,希望将军走得坚实、安祥、从容……
  她明白,将军在大家、小家之间,在大爱、小爱之中,将军自有将军的取舍、将军的爱。
  此时此刻,从将军的身上,我深深理解了那句传颂久远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依然活着。”
  是的,将军依然活着。在高山、大海;在戈壁、草原;在深山的迷彩小屋;在故乡的富水河畔……
  将军的案桌上陈有一幅尚未完成的诗文,那字里行间还散发着浓浓的墨香,留着将军灵动的气息。我们知道,将军没有远行,将军仰天长啸的豪情,已化作一座精神山峰,高高地耸立在中国的大地上。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