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 - 百科全书 - 118查实用查询

输入词条,如查找北京欢迎你的解释,输入北京欢迎你后按Enter即可

百科全书 > 高州

高州


ad

基本概况
高州市,位于粤西南部,靠近南海,是广东省省辖县级市。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齐全,自古以来便是一个人杰地灵,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粤西重镇。
高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史称潘州。地理坐标东经110°36′46″—110°22′45″,北纬21°42′34″—22°18′49″。东西最大距离79公里,南北最大距离65公里。全市总面积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77万亩,耕地面积80万亩,现有人口167.8万,市府驻中山街道。辖23个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437个村委会,40个居民委员会,5770个村民小组,市人民政府驻潘州街道,邮编:525200。代码:440981。区号:0668。拼音:Gaozhou Shi。 
历史沿革“高州”这个地名概由“高凉郡”演变而来。高凉郡以今高州市曹江镇银塘管理区的高凉岭而得名。“高凉”两字可能是“高高的凉爽的山岗”,高州为梁大通中(公元527--528年)正式命名。
高州府禹贡杨州南境,秦为南海郡地。汉为合浦郡高凉县地。三国晋宋为高凉、高兴郡地。梁为高州地(梁大通中(527—528年)正式命名高州)又分置电白郡,隋平陈郡废为高凉,永熙二郡地,时茂名电白属高凉郡,良德属永熙郡。
唐初属高州,贞观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凉移治良德。天宝初(742年)改高州曰高凉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属南汉。宋开宝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凉郡,属广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废属窦州,三年(1006年)复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抚司。十九年(1280年)改总管府属湖广行中书省。明曰高州府属布政司使。
早期的广东设有十大州府。上六府为广州府,惠州府,潮州府,嘉应府,韶州府,肇庆府;下四府为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琼州府。清代沿明制此时高州府辖有化州、茂名、信宜、电白、吴川、廉江等一州五县,属高阳雷道,府治茂名县。由于高州辖地较大,地理位置又处于战略要冲地带,因此便把高州府称为广东下四府之首府。
本朝(清)因之属广东省领州一(化州)县五(茂名、电白、信宜、吴川、廉江)。茂名县(即今高州市)汉为合浦郡高凉县地,隋置茂名县(开皇18年公元578年)属高凉郡。唐初属高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属南宕州。八年(634年)于县置潘州。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改曰越裳,后唐同光初(923年)复故。宋开宝五年(872年)州废,以县属高州。景德元年(1004年)属窦州。三年(1006年)还属高州。元复属高州,大德八年(1304年)徒高州路来治(茂名县)。明为高州府治本朝因之 。

地形地貌高州位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境内分布着一江十河,及众多的湖泊山塘,丘陵、盆地、平原交错,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以上,为种植树农作物的和经济作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高州市地形复杂,地势大体是东北高,西南低。从高空腑瞰,南狭北宽,像展翅飞翔的彩蝶。境内东北部是连绵的山地,中央腹地是起伏的丘陵,西部、南部的台地、小平原,山地及河谷小盆地相互交错,山川纠结。锦山地面积占51.5%,丘陵面积占31.9%,平原面积占16.6%。地势最高点是东北部的棉被顶,海拔1627.3米,最低点是西南部祥山鉴江河床,海拔11.5米,高低相差1615.8米。
  云雾大山、云开大山和大榕山伸延入来,构成大体为东北—西南走向的7条山脉:尖峰岭—马头岭山脉,棉被顶—大细垌山脉,棉被顶—青山岭山脉,尖峰岭—崩山岭山脉,王江坑岭—蜈蚣塘大岭山脉,大近岭—那射岭山脉,鸡公岭—豆腐岭山脉。高州市地貌类型可分为如下5个区。(1)东北浅切割低山区。海拔500—1627米,相对100—1000米,包括马贵镇、古丁镇、深镇镇、大坡镇以及长坡镇、石龙镇、云潭镇、新垌镇等4个镇交界区。(2)东北高丘陵区。海拔300—500米,相对100—200米,包括大潮镇北部,深镇镇、古丁镇西南部,平山镇东部,石龙镇东北、东南、西南部,新垌镇东部、云潭镇北部及大坡镇一部分。(3)中部中丘陵区。海拔50—300米,相对50—100米,包括东北高丘陵区以西,窦江—鉴江高州城往上河段的以东地区。(4)西北部中丘陵区,海拔100—300米,相对50—200米,包括窦江—鉴江高州城往上河段的以西地区。(5)西南浅丘平原区,海拔11—50米,相对5—40米,包括分界镇、泗水镇、石鼓镇、祥山镇、镇江镇大部及顿梭镇、沙田镇南部。其中石鼓小平原是高州主要的平原地区,与茂南相接。

气候状况高州市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日照年平均1945.3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109385.2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为22.8℃,最高温度为37.6℃,最低温度零下1.5℃。1月平均气温为15.1℃,7月平均气温为28.4℃,年温差明显,为13.3℃左右。年积温约8176℃,无霜期361天。年均降雨量为1892.7毫米。降雨年际变化大。相对出现干湿季,雨季为4月—9月,以南风为主;旱季10月至次年3月。
高州市区划气候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区:1、东北部山区冷凉气候主区。本区大部分地势较高,山岭重迭,形成冬冷夏凉的小气候。1月平均温度14℃,7月平均温度27℃。夏季降雨多。气象灾害有秋季寒露风,冬季低温霜冻。2、西部中部丘陵温热气候主区。本区大部分为丘陵地带,亦有较开阔的小盆地、小平原和低矮群山。本区1月平均温度14.4—16.3℃,7月平均温度28—28.7℃。本区西部大多数年份有春旱和秋旱现象。3、南部低丘台地温热气候主区。本区除少量低丘外,大部分地势平坦,为台地平原区。1月份平均温度16℃,7月份平均温度28.2℃。阳光资源丰富,热量条件优越,但降雨不足,常有春秋旱,冬季偶有冷害。4、高山冷凉气候副区。本区以等高线为区划原则,海拔700米以上。区内多高山密林,终年温度较低,年平均温度15.9—20℃,有严重的低温阴雨、寒露风、霜冻。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50多种,矿点矿床310多处。非金属矿主要有煤、油页岩、高岭土、滑石、活性漂白土、稀土、花岗岩、石灰石、钾长石、辉长岩、绢云母、石英矿、磷矿石、石油、硼矿等20多种。有色金属矿主要有金、铝、银、锡、铅、锌、钨、镍、铀、硫铁矿、铁矿等20多种。规模较大的矿藏有10多种,其中煤矿储量4400多万吨。磷矿石储量2亿吨。高岭土储量7000万吨,质量好,蕴藏量多。漂白土远景储量为1000万吨。花岗岩总储量21亿立方米以上,品种多,质量好,储量大。此外,还有玉石、玛瑙、水晶、琥珀等矿产。
 林业资源:高州市林业用地面积286万亩。10年绿化广东大地时开展绿化达标活动,人工造林110多万亩,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资源进一步发展。高州市处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带,植物地理分布大体和气候带等自然环境相适应,多为亚热带常绿季雨林。由于高州地形复杂,丘陵台地、山脚和山顶的气温和水温都不同,所以森林资源分布也有较为明显的区划分布特点。东北部山区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西南部丘陵台地有热带树木如樟树、橡胶、椎树等。全市森林资源分布大致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划林带: 东北部山地林区。属云开山脉南向伸延地带,多高山密林。林业用地200多万亩,植物繁茂。用材林以杉、松、竹、阔叶树为主。北部山地有一望无际的松林,现有松林面积150多万亩,年产松脂4000多吨。经济林有油茶、橡胶、紫胶等。大力发展多层次、立体综合开发山地林业,搞“林果药”、“林畜果”立体种养,综合开发,集约经营大林业。西北部阔叶林区。此区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县及信宜县山区。属丘陵地带,林业用地较多,植物繁茂。用材林有松、桉、红椎、白椎、楠、竹等。其中石板镇和顿梭镇的楠木闻名全省,楠木种植面积近万亩,是广东省的楠木生产基地。荷花镇的红椎、白椎优质用材林面积数千亩,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经济林有油茶、橡胶。木本水果有荔枝、龙眼、芒果、柑橙、菠萝蜜等。中部西南部低丘台地粮果林多种经营区。属中低丘台地、平原地带。林业以经济林和木本水果为主。用材林有松、桉、竹等。主要经济林是橡胶。目前,全市国有、民营橡胶达30多万亩,年产干胶6000多吨。成为广东省主要橡胶生产基地之一。西南低丘台地平原地区是高州市主要粮油糖渔区。大力发展水果生产,已建成东部(根子、分界、泗水)荔枝生产基地、西部(沙田、镇江、荷塘、顿梭、荷花、南塘)优质龙眼生产基地、中部香蕉生产基地、北部黄榄生产基地等。目前,全市水果总面积100多万亩,总产量80万吨,产值25亿多元,成为“全国水果第一市(县)”。
  水力资源:境内河流均属鉴江流域,分属鉴江、袂花河两大水系,其中鉴江水系面积占90%,袂花河(上游在高州市云潭河)水系面积占10%。主要河道干流鉴江1条,支流曹江、大井河2条,小河有凌江、黄塘河、南塘河、沙田河、云炉河、新垌河、云潭河、根子河、泗水河、谢鸡河等10条。全市河流长度925公里,河网密度为0.278公里/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33.07亿立方米。境内山塘湖泊比较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又新建成高州水库等一大批水库、山塘,共计600多处。水库湖泊水面面积近17万亩。高州水库,是60年代初建成的大型水库,集雨面积1022平方公里,库区水面6万亩,库容量11.5亿立方米,是广东省四大水库之一。高州市河流具有流量大,汛期短,枯水期短,终年不冻,含沙量少,水力资源丰富的特点。高州水力资源的蕴藏量很丰富,利于建设水库和电站,供灌溉、发电。全市水电资源蕴藏量9万多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8万多千瓦。现在建成大小水电厂310多个,装机总容量5万多千瓦,年发电量 亿千瓦时。

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高州市坚持走"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全面发展"的经济发展路子,使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曾获"全国首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百强县(市)"、"全国第四届猪牛羊肉总产量百强县(市)"、"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百强县(市)"、"全国邮电百强县(市)"、" 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明星市(县)"等13项国家级殊荣。农业总产值连续8年名列广东省各县(市)第一,山地亩产值居全国之冠,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赞誉为广东省"山区综合开发的一面旗帜"。2000年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临高州视察,在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对该市农业综合开发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亲笔为该市题词"搞好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勉励该市人民"继续作出新的成绩"。江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给该市干部群众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形成了巨大的发展动力。近两年来,高州市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振奋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高州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8.6亿元(2000年不变价),比上年(下同)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6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增加值41.8亿元,下降7.3%;第三产业增加值55.2亿元,增长2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8亿元。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11600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4530元,分别增长9.8%和4.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4亿元,增长8.6%。全市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一、"三高"农业发展迅猛。改革开放以来,高州市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实行品种名优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大力发展以水果为龙头的"高产、高质、高效"农业。一是品种名优化。荔枝以荣获"中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的白糖罂、白蜡、黑叶和桂味荔枝为主。2000年2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根子镇观荔亭前手植的"中华红"荔枝树,就是从荣获广东省早熟优质第一名的"白糖罂"荔枝中筛选出来的新品种;龙眼以荣获"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质奖"的储良龙眼和荣获 "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的石硖、双木龙眼为主;香蕉以荣获"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香蕉类第一名)"的遁地雷香蕉为主,全市荔枝、龙眼、香蕉名优品种种植率达95%以上。二是布局区域化。该市根据各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实行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先后建成了东部4.5万公顷的荔枝生产基地,西部3.2万公顷的龙眼生产基地,中部1.8万公顷的香蕉生产基地,北部1万公顷的黄榄生产基地。三是生产标准化。高州市严格按照作物的种植规程,对荔枝、龙眼、香蕉等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水果优质、安全无公害,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命名为"国家级荔枝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国家级龙眼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白糖罂牌"荔枝、"马头牌"储良龙眼、"长恒牌"香蕉等一批名优水果被中国绿色食品开发中心认证为无公害的A级绿色食品。这样,全市先后建成了水果、蔬菜、粮食、淡水鱼、肉蛋鸡、生猪等10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其中以荔枝、龙眼、香蕉、甘榄为主的水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11.5万公顷,被誉为 "全国水果第一市"。
  二、工业稳步增长。高州市进一步强化"工业立市"思想,确立"建园区、办民营、引外资、兴科技、舞龙头、创特色"的"十八字"工业发展新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进程,促进了工业稳步增长。形成了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建材、电力、煤炭、电子、矿产开采及食品加工等十大工业体系和果菜食品加工系列、橡胶制品系列、皮革制品系列、竹制品系列等工业产品系列。去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96.7亿元。其中皮手套出口创汇2.4亿美元,约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一半。民营企业不断兴起,新办民营企业198家,新增工业产值6.8亿元。
  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一是积极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引导农民、外地客商和个体商业户参与流通,通过国有、集体、联合体、个体"四轮齐转",地方军(本地购销商)、远征军(本地到外地推销商)、外援军(外地购销商)"三军联动",积极搞活流通。全市建立起一个由1000多个代购商,下联数以万计的小商贩,上联全国20多个省100 多个大中城市拥有3万多人的购销网络。二是建设一批大商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市拥有5家大型商场、50多个总面积18万平方米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 1000多个沿公路设立的产区购销站(点)。三是深化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大力发展个体、私营商业,促进市场繁荣。去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6亿元。四是大力发展旅游业。近年来高州市着力营造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冼太庙、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电白郡城遗址、南朝女英雄冼太夫人安营扎寨的高凉岭,及有"百鸟浮泽国"美誉的高州水库、根子"观荔亭"、荔枝"贡园"等一批旅游景点。前来参观旅游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四、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高州市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扩改境内的国道、省道的基础上,又开通了东部"荔枝路"和西部"龙眼路"。公路交通网络日臻完善,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018公里,公路密度为63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各镇基本实现通二级公路,各村委会实现通上等级公路。全市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达10.8万线,城乡全部通电话,建成数字移动通信基地站35个,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市城乡每个角落,市区开通移动电话(小灵通)。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近年来,高州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推动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是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新建了图书馆、电视发射塔、电影院等一批文化娱乐设施,各镇(街道)都建立了文化站。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城乡节日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广播电视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 90%,被定为粤西地区唯一一个"全国文化先进县"试点。二是科技教育事业不断进步。近几年,全市投入大量资金,新办学校11所,新建一批教学楼,中小学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全市先后有7所中小学被评为省一级学校。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去年全市高考创历史最高纪录,居茂名市各县(市、区)之首。市、镇、村、自然村四级科普网络健全,还拥有民间专业技术研究会336个。全市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7016人,其中高级职称328人,中级职称4754人,初级职称11934人。三是卫生事业蒸蒸日上。全市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活动深入开展,医疗、卫生、防疫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达到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市人民医院还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四是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全市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向上级输送了不少优秀体育人才,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和"全国田径之乡"称号。

行政辖区
  高州市政府驻高州城区。共辖:谢鸡镇、新垌镇、云潭镇 、根子镇、分界镇、泗水镇、石鼓镇、镇江镇、沙田镇、荷塘镇、南塘镇、石板镇、荷花镇、潭头镇、东岸镇、大井镇、长坡镇、平山镇、深镇镇、古丁镇、马贵镇、大坡镇、曹江镇、潘州街道、山美街道 宝光街道、石仔岭街道、金山街道。

旅游景点高州具有悠久的历史,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高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辛勤劳作。自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30年)置电白郡,郡治今长坡镇旧城。隋开皇十八(598)另设茂名县,县治在今高州城,高州城成为历代郡、州、府、道、专署行政治地。1958年茂名县改为高州县,1993年6月8日撤县设市。漫长的历史岁月,给高州留下丰富的文化古迹和大量的文物遗存,为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高州是历史悠久岭南古郡,人文底蕴深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美丽怡人,气候温暖宜人。市区有冼太庙、三塔、观山、南宫庵群、南皋学舍等名胜古迹,北部有长坡旧城、冼太庙、高凉岭、长坡水库、深镇仙人垌,东、西部有万亩荔枝、龙眼生态果园。2004年,北京、上海、广东等七省市旅游局签署的《郑州宣言》中,高州成为七省市合力推介的“红色旅游”(上海--南昌--井冈山--瑞金--长汀--高州--延安--西柏坡--北京)概念线路中的重要一站。

高州城冼太庙:位于文明路,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庙分三进格局,进深49.96米,面阔9.5米,正殿为楼阁式建筑,前殿南面有石船,左侧有炼丹炉。包括三祠(潘仙祠、昭忠祠、冯公祠),浑成一体,统称冼太庙。冼夫人史称谯国夫人,一生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功绩卓著,被誉为“女中奇男子,千古推第一”的巾帼英雄。江泽民2000年春节期间曾来此参观,称冼夫人为维护中国统一的民族英雄,盛赞冼夫人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精神,称她为“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冼夫人被尊为“岭南圣母”,周恩来总理曾赞誉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潘州公园:位于文明路,国民革命军二十四师长蒋光鼐、副师长陈维远、县长黄咏台建于1929年,有人工湖、暇趣廊、九曲桥、逸雅斋、得春亭、分湖亭、榕月阁等景,市政府即将把它与冼太庙合建为冼太文化公园,冼太文化公园将由冼太庙、潘仙祠、昭忠祠、冼夫人纪念馆、陈列馆、电教馆、冼夫人石像、将军像、文化碑廊等十五个富有岭南特色的主题建筑群组成。

高力士故宅遗址地:位于高州市区集贤街、安荣二巷一带。高力士故居始建于唐初,后经历代修葺。公元684年,高力士在该宅出世,为少子。10岁时父亲诬罪,籍没抄家,五年后高力士离乡进京,开始他的传奇人生。据《高州府志》记载,离家20年后,高力士寻获失散多年的母亲麦氏。帝闻召见,封越国夫人,追赠其父冯君衡为广州大都督。随即,高力士回潘州在原故居遗址上修建住宅,面积约4000平方米,三进建筑,砖木结构,内有壁画多幅,后人都称之为高力士宅。高力士在宅前亲手种植椰树两株。唐朝时佛教盛行,高力士又在故居旁修建寺院一座,名为“灵惠寺”。高力士宅和灵惠寺在民国期间和解放后多次修葺,但在文革期间遭受较大的破坏。

缅茄树:国道旧广海北路旁西岸村,我国稀有树种,植于明万历年间,以其凄美的传说和精美的缅茄雕闻名于世。据光绪重修《高州府志》史籍记述,该树“数百年来,中土无双”由此高州奇树得名。“缅茄”谐音“免邪”,据说,缅茄可驱魔避邪,镇宅护身,给主人带来幸运的力量和长命富贵,历来为收藏家所珍爱。据载道:月亮籽、菩提籽、太阳籽、缅茄籽,分别寓意佛学四要素:缘份、悟性、智慧与平常心。1957年5月,高州缅茄雕刻工艺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获得“国家礼品”奖,高州缅茄工艺品被定作中国国宾礼物,并由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赠送给来访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饮誉全球。后被编入《中国土特产大全》一书,列为全国著名土特产之一。文学大师、散文家秦牧在《花城》中的《含冤树缅茄》一章篇首说:“全国仅有一株能够结可以雕刻的树粒的‘缅茄树’,生长在广东高州县。”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到高州视察时,在参观了这棵珍稀的奇树、听完当地的介绍后,曾指示:“不要让这颗缅茄树断子绝孙,要想办法繁殖这稀有的优良树种。”

宝光塔:高州三塔之一,据《高州史》记载:“环城有三塔,北曰艮塔,东曰文光,西南曰宝光”。艮塔、文光乃清时建造,宝光塔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城区沿江西路,塔高62米,塔身双层,浮图九级呈八角形,为明代全国第二高塔,省文物保护单位。高州市决定在宝光塔旁建设一个占地约20000平方米的宝光公园,使宝光塔和宝光公园形成“红花绿叶”效应。

观山:位于城西鉴江大桥旁,海拔64.5米,东临鉴江,南对南宫岭,山清水秀,古木参天,风景迷人,古迹众多,被誉为“岭南百景”之一。观山原是西晋时期岭南道教先驱潘茂名的隐居地,相传人称“岭南道祖”的潘茂名在山顶掘井汲泉供丹灶,后于此坐石船白日飞升,故原称仙山,旧有升真观,因而得名。观山成为一座道佛合一的建筑群体,现存有观山寺、潘仙殿、玉泉寺、玉泉井、升真观、吕祖殿、报德祠,和山脚下北面水浒处断崖的钓鱼台、对奕台和石刻,及药树(见血封喉树,植于清代中期)。观山寺位于观山中部,明万历年间,高州知府张邦伊创建,主要为纪念“岭南第一道”潘茂名在此汲泉炼丹,救百姓而建。原为三间两进建筑,面阔12.1米,进深23米,悬山顶,抬梁式木架构,木雕飞檐。明万历和清雍正年间都进行过重修,后合并了玉泉寺,改名观山寺,供奉潘仙、观音。1996年再次重修,改奉佛教。在观山岗顶升真观稍下处有玉井,相传井水澄莹如镜,可照人须眉,味甘香醇,是潘茂名炼丹之水,玉井已堙,遗迹犹存,“观山玉井”为高州旧八景之一。观山的西侧是革命烈士陵园。现高州市博物馆所在地位于观山。“观山拂晓”是高州新八景之一。2000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到高州市进行“三讲”教育,蕴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期间下榻的地方在观山半山的中旅社。

南宫庵群:城区南关街的南宫岭,与城西观山遥遥相对,又称作“小观山”。南宫庵群是宗教群体建筑,有复龙庵、宝莲庵、廽水庵、潘仙祠、清虚观、雷神庙、天后宫(建于1836年)和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的文兴古桥,南宫岭临江是瀛洲岛,为高州城八景。复龙庵,位于南宫岭之巅,始建于北宋后期,明崇祯十七年(1643年)重建。据庵内尼姑代代相传:此庵原名“福隆庵”,后因明代有一皇太子到此庵避战乱,许愿重建,故改名“复龙庵”。南宫庵群建筑,包括了佛教中的基本体系,奉祀着佛教中所信仰的基本神祗,既可为研究佛教的分布与流传提供依据,又可为旅游者提供度假消闲、访古、寻幽的理想场所。

长坡旧城:在高州北20公里,是广东省较古老的、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古城池遗址,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原为电白郡、县所在地,南朝肖梁时期(503—557年)置电白郡,建城于此。到成化四年(1468年)迁离。有重建的城墙和西城门楼、旧城冼太庙、冯宝公祠、古窑址、莲花井、陈仓米遗址等景及旧城四景“宝鸡升天”、“大榭通天”、“鳌鱼吸水”、“石井生莲”景。高州市政府准备把这里城墙恢复,并建城内古商业步行街,同时建一条沿江路至长坡水库,使这里成为优美的高级住宅区和旅游区。冼太庙东门200米田垌高突处有唐宋窑址。旧城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州水库:位于长坡、石龙、平山、东岸、大潮等镇,分长坡库区和良德库区。高州水库总库容11.5亿立方米,水面面积4千多公顷,是一宗以灌溉、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旅游、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因水色碧绿如玉,故称玉湖。长坡库区有石狗岭、栖龙岭、大坝、石骨冼太庙、三帝庙、绿水山庄及玉湖等胜景。风景优美,是高州最美丽宜人的地方。以高州水库为主要景区依托建成的玉湖旅游区,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于一体,于2004年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中国荔枝第一镇:根子镇是“中国荔枝第一镇”、“国家荔枝标准化示范区重点镇”以及“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国家白糖罂、白腊荔枝生产基地”。根子镇以荔枝“六最”盛名中外:历史最久、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成熟最早、市场最广。根子荔枝品种齐全,有白糖罂、白腊、黑叶、桂味、糯米糍、妃子笑、进奉、三月红等十多个品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曾于2000年2月19日到根子镇元坝村视察工作,并在红荔阁(观荔亭)手植“中华红”荔枝树,港澳台同胞、专家、学者、外国客人也纷纷前来考察、观光。根子镇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镇”,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是我国“红色旅游”概念线路高州站的重要景区,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片《荔枝红了》就是在这里取材取景拍摄。

根子柏桥荔枝贡园:位于根子镇浮山岭下柏桥管理区岭腰村,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了,园内荔枝树龄多在五百年以上,千年以上的老荔枝树尚存数十棵。根子柏桥荔枝贡园被誉为“中国荔枝博物馆”。据史载,高力士当年贡奉给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即摘于此园,因此根子被称为“大唐荔乡”。“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因而,这儿出产一种荔枝名为“妃子笑”。自唐朝以来,根子荔枝成为历朝贡品,曾任清朝两广总督的诗人阮元也因此在《岭南荔枝词》赋诗道:“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贡园入口有一棵相传是高力士回乡采荔进贡时拴马的千年古树,人称“拴马树”。

仙人垌自然风景旅游区: 高州城北60公里,位于大田顶的东坡,深镇镇境内,地处云开山脉腹地,最高处海拔1380米,冬暖夏凉,是远近闻名的“空调村”。自然生态保存良好,负离子含量高(约10万个/cm3),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仙人洞享有“长寿村”之美誉。仙人垌河流此而过,百年古松环绕。苍松、老藤、清溪、飞鸟,构成难得一见的自然胜景。景区绵延数里,与禾仓村景区相连接。此外东塘河和深坑河流经的景区有二十多公里长的寨沟,巨石群叠,流水潺潺,群山拥抱,山峦起伏,杉柏翠绿,古木参天,盆景丛林点缀,1790多级台级伸向云霄,更有落差130米的响水瀑布。著名的景点有狮子望日、美女仰睡、石门天开、千顷竹海、万亩杜鹃、绿野仙踪、神龟探海、珍稀植物园、高山大草原、仙姑花篮、仙湖等。景区有密集的天然的瀑布群,有的落差达200多米,分布着大片的杜鹃林、千亩竹海、原始森林和罕见的禾雀花。杜鹃林花开时节,漫山红遍,十分壮丽。这里海拔1300多米,气候宜人,气温舒适,是避暑胜地。

平云山旅游风景区:位于高州东北部的大坡镇,面积达28平方公里。境内最高峰大轿顶海拔1335米,为高州第一高峰。平云山有气势宏壮的麒麟瀑布落差高达230米,宽110米,激流直泻,浪花飞溅,气势雄伟,颇为壮观,使人惊叹不绝,属于广东罕见的大瀑布。这里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以及婀娜多姿的十万亩竹林,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极高,还有南国大草原、天梯、奇石群、漫山遍野的桃花等奇特自然景观。侏罗纪遗孀莎椤在这里茁壮成长。游客享受森林浴的同时,心情豁然开朗。登临平云山,但见群峰叠起,如入天界,尽览宏、奇、险、秀之景色。而山间的平云古寺,供奉冼夫人,已有千年历史,终年香火旺盛,很多文人骚客留下墨宝。这里是冼夫人驻军之地,还保留有里外3层古城墙军事遗址,总长20公里。曾为毛泽东主席的贴身警卫、老红军张桂芳的故居也在旅游区内。这里还有漂流、草原赛马、森林探险、越野车赛等休闲体育活动。

高凉岭:高凉岭位于高州市曹江镇银塘管理区,海拔242米,次山“本名高粱,以群峰高耸,盛夏如秋,故 名高凉”(见〈舆地纪胜〉)。古高凉县、高凉郡亦因此山而得名。岭上古林遮天蔽日, 其间众多得是红豆树(又名相思树)和栗子树构成该岭植物群落的一大特色。山涧两旁巨 石累累,千奇百怪,又构成该岭地貌的另一特色。这些奇石之中,以观音石、试剑石、挂 榜石、醉翁石、棋盘石和石船等为奇中之奇。且看那试剑石,长约三丈,高达丈许,中开 一缝,裂口象切割一样整齐光滑。传说南朝岭南巾帼英雄冼夫人当年戎兵于次,为壮军威, 以剑劈石,石破天惊,遂以试剑为石名。该岭半山处有一坪,传说石当年冼夫人的演兵场。 林上原有冼夫人庙一座,北宋大诗人苏东波〈题冼夫人庙〉诗碑一块,以及刻有古文字 (当地群众称为天书)巨石一块,均于“文革”期间被毁。现冼太庙已经重建,但大失原貌。该岭自然生态保护良好,被列为南粤百景之一。

“高州”的由来
高州地处粤西山区,秦以前为百越民族中西瓯和骆越两部族杂居地。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高凉县,属合浦郡。三国吴从合浦郡分出高凉郡,依旧设高凉县。南朝宋国将高凉郡废去高凉县。梁武帝时置高州。隋朝设茂名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高州为高凉郡,辖茂名。唐设潘州,治茂名县。宋朝并潘州入高州,治电白。元朝改高州为路,仍治电白。明、清年间茂名县为广东省高州府台。民国时期,县名仍旧,初隶高雷道,后隶第七行政区,道尹和专员公署均设于高州城。新中国建立后于1958年在茂名境内分置茂名市,同时改茂名县为高州县。1993年6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高州县,设立高州市(县级市)。




教育事业高州素有“广东四大文教之乡”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教育已成为当地群众公认的品牌之一。高州良好的办学效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全市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被誉为“广东教育的一面旗帜”,教育发展迅猛,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近千个,中小学在校生35万人,教师近2万人,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市。近年来,高州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规模、作风、质量、效益全面丰收,实现了良性循环,为创建教育强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州中学创办于己于1905年,是一所历史悠久,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的名校,并具“艰苦奋斗、勤教勤学、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曾二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十多项教改成果获国家级,省级奖励;1984年以来,培养广东省高分前十名的尖子10人,其中3人摘取“状元”桂冠(文科状元2人,理科状元1人)。荣获团中央等单位授予的“活跃的中学生活先进单位”,1995年4月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199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被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评为国家级“美术教育培训基地”,2008年被评为全国示范性高中。高州中学已被编入《中国著名中学》(大连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是著名中学之一。

高州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34年8月,原名为高州德明中学,解放后改名为高州一中,学校背靠文笔塔,面朝挂榜岭,毗邻风光秀丽的潘州公园,现有已发展成为有9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6000多人(包括附属实验中学)的粤西名校。

  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美丽校园、广东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备先进,有各种功能室25个,全都按省一级学校的标准配备设施,既有传统的理、化、生等实验室,又有先进的计算机室、电子阅览室、电化教学平台等。校园占地203亩,分教学区、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教师村和远瞩园五大部分,区区相互连成一体,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既有雅致幽静的读书公园,又有展示学校师生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的大型雕塑。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使学校被评为“广东省首批100所美丽校园”。

  学校师资队伍素质高。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廉洁勤政,作风民主,治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教师队伍素质好,教学教研能力强。在283名专任教师中,获高级教师职称的有88人,一级教师职称的有138人,高、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100%。近年来,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有 90篇,其中有两篇获广东省吴汉良教育科学管理基金三等奖,有四个CAI课件制作获2000年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黄华奖的优秀奖,三个教改项目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其中两项已通过省级结题验收,一项获省创新成果三等奖。有6位教师被评为全国先进教师,有8位教师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

高州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968年,原名环城中学、海珊中学,1996年8月名为高州市第四中学。该校办学时间不长,但发展迅猛,教学成绩斐然,是高州市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之一。高州四中秉承“崇德、长智、健体、尚美”的校训,营造“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倡导“勤学、好问、精思、明辨”的学风,推行“敬业、爱生、严管、善导”的教风。学校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五育并举,育人为本”为办学方向,探索出一条“勤俭办校,立志创新,发展个性,全面育人”的办学新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近几年,高州四中迅速崛起,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社团活动十分活跃,成绩卓著。2000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高州四中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2007年12月,中国教育管理协会、中国行业管理研究院授予)、“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创新学校'”、广东省“旺旺杯法律知识竞赛先进集体”、广东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40多项各级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独立课题科研单位”。

“低起点,高产出”的教学骄人成绩。高州四中原是第三批录取生源的学校,面对生源较差的问题,学校领导意识到要走出一条“低起点,高产出”的办学之路,必须构建一支既竞争又合作的教师团队。学校通过“思想教育人,情感打动人,利益激励人,事业成就人,制度规范人”等途径,有效构建了一支既竞争又合作的教师团队。并依靠团队“永不言败”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创造了历史的奇迹。1、高考人数连年飚升。高考上省专A线以上人数从2001年103人到2006年的1096人,上重点和本科线人数也突破500人大关。涌现出陈博、梁琳琳等茂名市面上中学第一名的总分尖子和邱金灏等一大批省、市级单科尖子。历史科、地理科、生物科、体育科等学科的高考成绩一直居于高州市前列,成为学校的“金牌科组”。学校的上线率也稳居高州市前列,成为高州市省一级学校中进步最快,增幅最大的学校。近三年,该校都有一个教学班高考上线率达100%。优异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今年6月底,高州市委书记卢方圆欣闻该校高考取得优异成绩,即用手机发短信祝贺,鼓励四中教工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争取明年取得更大突破。2、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学校在抓好高考备考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学科辅导工作,为高考学科尖子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近三年,组织数学科参加全国竞赛,有15人次获全国奖,今年5月生物科参加全省生物学科联赛有52人获奖,获奖率为32.8%,居高州市第一。后来又选5人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有3人获奖,其中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是茂名市获奖人数最多、获奖等次最高,成绩最好的学校;学生参加茂名市今年6月份举行的“八荣八耻”征文活动,4人参赛,4人获奖,也成为本次征文比赛中茂名市成绩最好的学校。今年刚结束的物理科和化学科全国学科竞赛也取得好成绩,获奖人数分别为12人和4人。3、素质教育成绩卓著。在四中,涌现出了刘艳等两名高州市“十佳少年”,有身残志坚的,并获宋庆龄奖学基金全国少年雏鹰奖章奖的阮建平同学,有勇救落水女孩的陈开荣……一幅幅反映思想素质的画面,展现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爱心社”连续两次代表共青团高州市委参加全国“先进集体”评选,并在茂名市“青年志愿者”表彰会上介绍经验。“马列主义研读社”的探讨性活动,珠江经济台、茂名电视台都作了详尽报道。“星光文学社”的社员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390多篇,定期刊出《星光报》,编辑出版了《星光点点》、《希望之光》两本学生作品集,2002年,星光文学社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文学社”,连年被评为茂名市“优秀文学社”;“晨曦”记者团前任团长赖松万出版了个人作品集《爱的宣言》,成为该市学生著书立说的第一人。学校还有广播站、鼓乐队、舞蹈队、演讲协会、体育协会、书法协会、科技协会等学生社团,各种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