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
ad
【位置】
通海县位于云南省中部,介于东经102°30′25″- 102°52′53″,北纬23°65′11″- 24°14′49″之间,东西最长39公里,南北最宽36.15公里,县城所在地秀山镇距省会昆明市125公里,距玉溪市政府所在地红塔区47公里。总面积721平方公里,四周分别与华宁县、峨山县、红河州建水县、江川县、红塔区相邻,是历史有名的滇南重镇及经济和手工业发达的地区。其中秀山、四街、河西、杨广、九街、纳古、兴蒙7个乡(镇)为坝区乡镇,里山、高大为山区乡镇。
【自然环境】
县境以中山、平坝、河谷三大区组成,中山占77.07%,平坝占21.63%,河谷占1.3%,在四面环山的平坝中镶嵌着面积达36平方公里的杞麓湖,成为供给坝区用水及调节气候的重要因素,湖四周为平坦肥沃的农田,是全县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全县湖、山、河相间,最高峰为位于河西镇的螺峰山,海拔2441米,最低处为位于建水与通海交界处的马脖子,海拔仅为1350米,高差1091米。
【气候概述】
通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中亚热带湿润凉冬高原季风气候,年温差小而昼夜温差相对较大,2002年平均气温为16.5ºC,极端最高气温为29.9ºC(6月9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0ºC(1月13日);全年降水量为1123.4毫米,最高日降水134.1毫米(6月30日);全年无霜期为276天,有霜日17天;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286.3小时,日照率52%,年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128.079千卡。
【行政区划】
2002年末,全县有6镇3乡,即:秀山镇、河西镇、四街镇、九街镇、杨广镇、纳古镇、里山彝族乡、兴蒙蒙古族乡及高大傣族彝族乡,下属65个村民委员会和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30个村(居)民小组,360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
据全省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08年末,通海全县常住人口为30.36万人,420人/㎞²,为省内人口密度最大县。比上年增加1700人,增长0.56%。公安人口统计年报,年末全县9个乡镇,65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533个村(居)民小组,户籍人口为87630户,277382人,比上年增加1057人,增0.38%。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田勾町国故地
春秋战国时,古滇上百部落史称百濮国,知名的有:以滇池为中心的古滇国;洱海周围的昆弥国;哀牢山一带的哀牢国;通海以南的田勾町国。这在顾炎武撰的《肇域志》中已有明白记述:“粤稽五典,已见三苗,及乎夏后殷周而降,或称万国来朝,而南方乃有百国,是为百濮:鄯阐国滇池,昆弥国大理也,田勾町国临安也,牂牁国乌蒙也”。
通海历来为临安之地,而且在元初改设治于通海的南路为临安路时,通海仍是滇东南政区的首府。则通海以南的临安之地为田勾町古国无疑,通海为田勾町故地也应无疑。
通海现存的最早一部志书记述:“成周时,滇名百濮国,楚威王使庄蹻将兵略巴、黔以西,出苴兰,至滇池,会秦夺黔中地,道不通,遂留王滇,立田勾町国(今之临安郡),通海隶焉。秦惠王使司马错伐蜀,近蜀滇地,皆入于秦。汉武帝建元中,遣司马相如通蜀、南夷。元鼎六年,遣中郎将郭昌、卫广,将兵击苴兰,遂平西南夷为牂牁郡,改田勾町为县,徙治通海”。乾隆《河西县志田勾町县考》也谓:“ 田勾 町故县在通海县”。更有早者,明天启《滇志》云:“汉田勾町县址,在通海县北,即守御所城。蒙氏置都督府,段氏置节度使、改秀山郡,又为通海郡,元立宣慰司总管府,俱此地”。作为一省之志,别地未有此记述,独指通海御城为田勾町县故址这并非无稽之谈。
汉时期——汉与田勾町密切往来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遣中郎将郭昌平西南夷置牂牁郡,统县十七,田勾町以故侯国与夜郎同属汉侯爵,此时的滇、田勾町与夜郎一样同属西汉政权中的小侯国,只是到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武帝崩,由其子昭帝即位,益州二十四邑反,水衡都尉吕破胡击平之。后三年,姑缯及叶榆(今大理)又反,田勾町毋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助汉击反捕虏有功,与汉军正王平、大鸿胪田广明等大破益州。汉天子嘉之,以毋波功为第一,立 田勾 町波为田勾町因此,田勾町世世代代尊奉毋波为土主,建庙塑毋波像以祀。
东汉一段时间,田勾町故地通海与汉的交往密切,时局较为稳定,田勾町土著之民吸收汉文化大力发展农耕,这从县境镇海杨山出土的东汉烧水砖田模型可以看出。当时的通海渔耕兴起,平整规矩的水田中有水池供四周之田所用,田里刻划鱼形,表明当时通海渔耕经济的繁荣,也正是通海成为田勾町国首府及田勾町国后若朝代为滇南重镇的原因。
唐时期——通海镇与通海城路
“通海”一名,最早见于史籍者,当数唐樊绰撰的《蛮书》及欧阳修、宋祁等编撰的《新唐书》。《蛮书》为唐人记唐事,记有通海之名三处:一是在叙述云南界内程第一卷中,讲从安南至南诏首府苴咩城日程“从贾勇步登陆至矣符馆一日……至曲江馆一日,至通海城一日……”一是在云南城镇第六中专列通海镇记为“通海镇,去安宁西第三程(原书有误当为去安宁南第三程)”一是在汉旧黎州中记述:“从步头船行,沿江三十五日出南蛮,夷人不解舟船,多取通海城路,贾勇步入真登州,林西原,取峰州路,行量水川西南至龙河,又南与青木香山路直南至昆仑国矣(今缅甸地那悉林)。”樊绰成蛮书在唐懿宗咸通(公元860—874年)初,以书中所记多处见通海之名,可见唐时通海地位之高。另从全书所列的云南城镇看,只有雄镇东西又掌握诸蛮用盐的安宁和锁钥南北、唐朝前即是滇南首府的通海称镇,而且通海设置比安宁更高一筹,既为镇又设都督,是唐南诏的二都督之一。按唐制,置都督府於边境,为军事统治之据点。
宋时期——大理国的孕育地
唐南诏末,居于最高统治地位的蒙氏家族适应不了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其落后性与民族狭隘性同更高社会形态及熟习封建制的贵族发生了矛盾,他们求救于神灵、普建寺庙,“大寺八百,谓之蓝若,小寺三千,谓之伽蓝”,并铤而走险“两陷安南、邕管,一入黔中,四犯西川”,都未能挽回覆灭的命运,南诏政权终于在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被郑买嗣所篡夺,郑氏又被杨干贞所灭,不到10年,又被段思平推翻。
通海也正因为南诏时段氏的镇守,段思平建大理国后对自己发迹地的修建,又因其是大理国东部的首府,其历史地位大为显现。如段思平因“卜于秀山神祠”许过愿,得势后既建秀山神祠,又大建庙宇,大塑佛像,岁岁建寺,铸佛万尊。今考通海秀山的寺庙基础也就是在大理国时奠定,如现已确知的原秀山神祠(土主庙)和普光寺就是最早建于大理国时期,俗称的畔富泉实为纪念段思平舅的判府泉。到元军进入通海后,同样跟段思平一样,因为信佛而继承了秀山建佛寺的传统,续建了涌金寺、清凉寺、慈云寺,元人尊崇段思平,还在驻地曲陀关建天子庙祀段思平,在原河西境县西四十里的碌碑乡天寿山建段将军(思平)庙,近年从白塔心出土的大理国及元代墓之盖片碑铭文中,出现“通海郡”、“秀山郡”地名也证实了古籍称“段氏改秀山郡,复立通海郡”之史实。
元时期——通海都督府、临安路治
通海自汉田勾町县 治于此后,唐南诏立都督府,宋大理国中置通海节度。到元·宪宗四年(公元1254年),忽必烈率元军攻克大理,留兀良合台追大理国末王段兴智至鄯阐(今昆明),虏兴智而得云南五城、八府、三十七部。削段氏帝号,赐以虎符,令其总管大理等处。安抚已附之民,招集未降之国。忽必烈北返后,留大将兀良合台率军攻克未降之国,在攻克乾德哥城(今澄江)时,兀因病而委军事于子阿术,阿术率军继续攻打有兵四万的阿伯国(通海),攻入城而阿伯国举国降,在通海置南路总管府领通海以南地。
明时期——通海御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春,在明军上年攻取云南省城,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逃至晋宁投滇池自杀后,于今分遣将士略建昌、澄江、临安、元江等处,云南大定,分设军卫、犬牙相制,以守其地。通海因是元临安路治,路当要冲,虽然府治迁于建水,但在通海设守御城,在县东北,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指挥陈镛创立土城。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指挥储杰砌以砖城。周二里,高一丈七尺。开四门,东泰和,西庆丰,南迎薰,北镇海。池(濠沟)阔一丈八尺,深一丈。此城历经明清二朝,经不断修建,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还在,南城濠一段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县长李璋倡建新市场时填埋。北城濠一段一直到1970年通海大地震时还在,后被填埋建公厕,为今烟草招待所东西延伸,镇海门石额尚存。
明代县城寺庙有,广福寺、妙高寺、白龙寺、香岩寺、观音阁、玄天观、真庆观、灏穹宫以及河西的天王寺(天子庙)、大福寺、慈荫寺、海金寺、北极宫、碧山观音阁。
清时期——清之通海河西县
因明初已将临安府治迁于建水,通海县曾设御驻军,政治仍由县管。通海万历三十九年知县杨翘瀛以土寇攻劫,民不宁居紧连御城建县城于秀山之麓;又于大桥建一土城,防护客店,方便往来商贾。
明·永历丁亥(公元1647年),土酋猖乱中,县治城被毁,大桥迎恩城也毁于兵燹。至清初,县署寄置于御城北门内。而且在康熙五年,上峰裁御归县,以通海地当要冲,凡附近州县屯田,不准分割,仍属通海。康熙六年,奉旨圈拨近省州县卫所田,给平西亲王吴三桂兵丁口粮,从此通海军民田尽圈。
【通海旅游】
秀山
通海县城南有山名“秀”,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点苍山同列云南四大名山。秀山翠树苍林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众多古寺观,史载唐代山上始建庙宇,元、明、清时遂成佛教圣地,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
通海县城临水依山,秀山紧靠其南,俯临城镇,点缀成一幅秀丽的山水图卷:前有杞麓湖波光澄碧,中有城镇屋舍俨然,后有秀山群峰列翠,颇具江南景色。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钱南园在其《雨宿通海》中云:“孤城临水背依山,记在江南烟雨间”,道出了此山水城郭的特点。
秀山最古老的寺院有三:一是山麓之句町王庙,今已废。据说系大理国王段思平所建,原铸有丈八全身句町王毋波像。庙之东,为三元官。据县志载,宫内曾有一株茶花,花瓣落地,仰而不俯。此花早已不存,但有关它的传说,却引起骚人墨客的佳兴,为之题咏甚多。
秀山的第二古寺为山腰偏东的普光寺。据称此寺始建于五代,扩建于大理国道隆己酉十一年,即宋理宗淳 九年(公元1249年)。寺内有元碑,年代久远,古色古香。寺内供奉神僧李畔富,传说他是新兴州(玉溪)人,到通海削发为僧,因见通海湖水浸淫田地,百姓稼穑艰难,于是他开凿落水洞,让湖水降落外地,湖四周出现良田万亩,百姓安居乐业,故在此建堂以祀之。昔人杨仲琼有诗赞他:
滔滔洪水一方愁,卓锡穿通入海流。
在昔若无僧畔富,至今哪得秀山幽。
寺内尚有砖石堆砌的“畔富塔”。靠山南有天然沙岩一块,中凹可蓄泉水数挑。泉水涓涓,叮咚不息。其水清涧,名曰“洗地”。寺外石岩山下,芳草鲜美,杂树丰茂,畔富坐化墓位于其间,有明崇帧年间刻石。
年代古老而规模最大的建筑是位于秀山峰顶的涌金寺。相传起于西汉,时称青山寺。晚唐及元时扩建,更名涌金寺。其寺字规模宏伟,殿阁雅丽,山门前是一石砌平台,登此可以远眺杞麓湖,波光粼粼,田畴平展,树树若颀,令人心旷神怡。入寺,正中为“秀山古柏阁”,其名乃书法家许弘勋题书。并悬有郡人,法家阚帧兆书写的匾额“千峰翠”。阁有圆门,面北而开,高瞻远望,使 人胸怀为之一爽。两侧是联甚丰、许弘勋题的“湖空山气静,阁回树光寒”,以其江潇洒的笔法和典丽的诗意引人注目。
还有一副雅俗共赏的回文对联:
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
寺内最为人称许的是宋柏和元杉。古柏苍劲虬枝,宛若一个垂须飘髯的长者。香杉荫森蔽日,撑霄拂汉,巨干需四五人才能合抱。据说六棵香杉乃元僧铁牛手植,距今已600余年。游人会聚最多、建筑十分考究的是清凉台。台始建于晚唐,历代重修。寺处山之中部,寺前浓荫密蔽,远处湖光依稀可见;寺后则山峦起伏,凉风不断;寺内花木繁茂,积翠凝香。寺门有悬联,恰道出了进入此寺的感受:层台云敛双湖碧;古殿民生六月寒。入门向左转,进入“小西天”,乃一庭院,花台盆景,芳菲竞妍。再往北,是一间高朗的殿堂,堂外为木栏长廊,清风徐来,山光照槛。在此简槛寄兴,饮茗小憩,即使炎夏酷暑,也使人顿觉爽气袭人,清凉无限。正庭再往东,即步入“武侯祠”。祠内庭院中有一株杏树,如巨伞长臂,使庭中绿荫遍地。楼前悬匾“风流天下闻”。纪念诸葛武侯的对联则悬在中楼,其联云:“千秋出师表;五月渡泸人。”秀山建筑的设计与布局颇具匠心。秀山有亭7座:在登瀛桥东有捐秀亭,枝叶拂着亭沿,确是“秀色可餐”。在竺国宫前杪林岩石上有供人促膝谈心的绿杉亭。在红云殿的西侧有 通翁亭,海月楼之西有“寄亭”,清凉台下东侧有“三才亭”。慈仁寺之东北山顶有“曼倩鸿亭”,清人有联云:“斗酒狂邀千里月,片帆飞渡花湖秋”。由清凉台往西行,幽径逶迤,翠筱夹道,与西山相对的松林里,便是“凤仪亭”。昔人赠以美名曰“凤亭花雨”。今修复,且立地震纪事碑于亭内。
通海秀山在明朝时曾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的苍山共称云南四大名山,素有“秀甲滇南”的美誉。汉代在此辟山林,建古刹,立亭园,元、明、清进为佛教胜地,民国时期置为公园。经千百年来的扩建修缮,逐步成为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1987年12月被列为云南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杞麓湖
杞麓湖位于通海县城北,风光绚丽,婀娜多姿,每当风平浪静,天空一碧如洗之时,湖面从东到西便出现一条长达数丈的湛蓝色带,古人称这奇景为“湖水拖蓝”,是通海八景之一。沿岸烟柳迷茫,平畴千顷,村落棋布。 杞麓湖属南盘江水系,又称通海湖,面积4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米,最深处约15米,水容量1.49亿立方米,盛产鲤、鲫、大头鱼等许多种鱼类。湖畔平畴沃野,盛产稻、麦、烟等作物。 杞麓湖,在唐代时称为“海河”,后又称“通湖”。元代水位高到杞麓山(今凤山)脚,故又名“杞麓湖”。迄今湖东面的落水洞,两旁悬崖高峻,峭壁耸峙。相传,远古时杞麓湖湖面宽广,茫茫苍波,无出水口,是神僧畔富用锡杖凿通以后现出千顷良田。湖北面的沙沟嘴,直伸进湖内。四周植柳种花,景色独秀,是避暑的好地方。
畇町王庙(亦称土主庙)
位于秀山北麓公园坊上数十米处,是秀山古建筑群建筑年代最早的寺庙之一。
后晋天福二年(公元九三七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讨伐大义宁国的杨干贞时,普在此地祈神护佑出师顺利。出师后,果然势如破竹灭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后,段思平重修了此庙。明、清两代曾以修缮,一九八五年又作了部份的修缮和扩建,今为一进两层四合大院。
畇町王庙正殿石基高1.42米,三开间,面阔13.1米,进深9.5米,通高10米,用柱18根,抬梁式木构架,一斗二升二迭大型斗拱支承前檐屋架。整体形貌古朴庄严,雄伟。
一九八五年扩建时,扩宽和加高了前殿并在前殿左前方临县城处新建一长廊,正前方空地辟为老年人娱乐健身的场地。
通海曲陀关
曲陀关在今通海县河西以北30华里,是元代“临安元江车里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所在地,这是当时设立在滇南的最高军政机关。元代蒙古族的都元帅阿喇帖木耳曾经驻治此地。 景泰《云南图经》说:“曲陀关,一日万松营,河西县北20里,其顶平衍,中有甘泉38穴,400条岗环抱,茂林葱翠,南望山光水色,奇胜莫比。”明代天启《滇志》中也说:“元帅府,在县(河西)北三十里,夷名曲陀关,又日万松营,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建。皇庆、延民间人物繁盛,市肆辐辏”,这说明距今700年以前,曲陀关确实是一个繁华的军事要塞。 在曲陀关半山腰上,有口水井叫“马刨井”,常年四季,喷珠吐玉,水源旺盛,清澈见底。传说当年忽必烈带领蒙古族大军征战来到这里,险峻的山道上荒无人烟,军困马乏,无水可饮,行军非常困难。正在无法可施的时候,忽必烈骑的高头战马在悬崖上扬蹄嘶鸣,马蹄不断地在地下翻刨,尘土飞扬,不一会儿,马蹄刨出了一个小凹塘,泉水滚滚而出,供人马饮用,这就是“马刨井”的来历。
宋朝古柏
宋朝古柏植于秀山涌金寺大院内,距今已历千年,是秀山"三绝"之一。树高20余米,干围3米余,如一苍龙盘恒凌空。老干虬枝,虽历尽沧桑,饱经风霜,仍黛色如初。赏之,使人顿生钦佩之感。清初通海书法家、诗人阚祯兆的七言诗《秀山古柏行》从诸多侧面赞誉了她。
白龙寺
白龙寺创建于明成化年间,面积为334平方米,单檐歇山,抬梁式结构,为一进四合院。
白龙寺隐藏于秀山主峰"螺峰绝顶"东南侧的苍松之中,环境十分幽静。寺侧有"白龙、乌龙"二潭,潭水清冽甘甜,四季潺潺。相传:"`白龙、乌龙`原是二蛟,常兴风作雨,相互争斗,鏖战时,伴有倾盆大雨,危及民生,一仙人怒之,服二蛟置于秀山之麓。之后,二蛟不复为害成其为"龙",并常年涌出清泉供路人饮用"。人们为纪念服蛟的仙人和涌泉的二龙,遂于潭侧建寺称白龙寺。
秀山印有“玉隐山”的宋代瓦
通海,自唐南诏设立军事重镇“通海镇”,之后为“通海都督”,再后又为“通海节度”。到了大理国初期,改为“通海郡”,郡守亦称“节度使”。因为历史远去,历任官员姓名难以考据,所设行政区名称只能在《蛮书》和《野史》中查阅得到。
五代后唐,南诏政权已数易新主,社会动乱,兵戈频仍。此时的云南,频繁的战争使“西爨白蛮,东爨乌蛮”的各个部落分别割据。就在这时,天开慧眼,降生了一个神奇勇武的人物,这就是段思平。
段思平做了大理国王后,为了表答通海给与他成功的恩情,在通海做了几件事。
第一,改通海郡为“秀山郡”,以对秀山的钟爱之意。
第二,改秀山为“玉隐山”,因为思平一生信佛,做国君几年后就出家在祥云水目山当和尚,法号“玉隐”。与其“玉隐”来恩隐秀山,如今秀山上还能找到印有“玉隐山”的砖瓦(见图)。
第三,在秀山广辟寺院园林,故《野史》有:“祠秀山诸神”即为秀山诸神灵建盖寺庙。
第四,特意派军用几十匹骡子驮来生铜为秀山铸佛像七十余尊,故《野史》有:“平年年建寺,铸佛万尊”的记载。
自段思平创立大理国到大理国被元朝灭亡前的283年中,通海一直是秀山郡的首府(元朝统一云南后,通海一直沿称“秀山郡”),两百多年的文化积淀,如今还看得到大理国的砖瓦,大理国后期即南宋的古建筑秀山古柏阁。而段思平在通海的传说故事还在民间流传。
河西古镇
到通海,不到河西古镇走一回,你将会感到遗憾。因为这里有千年的历史、众多的文物古迹、多彩的小城文化。历史悠久的河西古镇早在明成化年间就是县治所在地。到明崇祯时已发展到有一定规模,政治、文化、经济比较发达,城镇设施基本完善的滇中名镇。近几年来,河西镇**、**在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实施中,注重把小城镇的建设与保护文化遗产有效地结合起来,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民间资金的投入,按照原址原貌的原则,不断修复了许多文物古迹,使河西这座千年古镇依然风韵长存。
纳古镇
纳古镇,一颗闪耀在杞麓湖北岸的民族之星。这里居住着勤劳、勇敢、聪明的回族兄弟。这里是我国著名翻译家纳训和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纳忠的故乡。这里有着云南最大、宏伟壮观的清真寺。这里是通海县新近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园区。
一脚踏进纳古镇,仿佛进入了东方阿拉伯世界,宽敞绿树成荫的花园大街,豪华、气派、典雅、造型各异,具有阿拉伯特点的建筑物以及数百个民营、私营企业等将使游客目不暇接。步入清真寺,令游客惊叹不已的是高耸直立着的教拜楼,豪华气派的大厅,回族群众在做礼拜的壮观场面等等。从清真寺里出来,进入纳训、纳忠两位名人的故居,不久可了解到他们十分精彩的人生故事,还可研究通海纳古旧时回族民居的建筑结构。
纳古民间有“三绝”,小刀、美食、“马老表方便面”。在大大小小的商店里,你将买到这种手工制作的“纳古回族小刀”。别看这种小刀平平常常,它的制作工艺可是这里回族群众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其特点是钢火好,刀刃锋利无比,使用起来很方便。来一回纳古不吃一餐回族特色菜叫做白来,这里的“油淋牛肉干巴”、“牛肉冷片”、“凉白鸡”等菜肴,口味可不一般。不信,你可亲口尝一尝。还有“马老表方便面”很受顾客欢迎。例如2003年、该产品一在“昆交会”露面时,就被人们抢购一空。
【通海文化】
通海花灯
花灯在通海是广泛流行的剧种,老少喜爱。通海花灯有彝族花灯和汉族花灯两灯。彝族花灯详见本章节《多彩的彝族音乐舞蹈》部份。汉族花灯起源于明代汉人移入的小曲演唱,形成于清代中叶,厉家屯的祁竹卿、云龙的张云坤及七街的杨绍清等活动最早,先是在迎神赛会上边走边舞边唱[十二属]等花灯小曲,继而演变为在年节和集市上作“团场”演出。由于通海是交通码头的货物集散地,人员来往甚多,对文化艺术的需求量很大,加之年节庙会活动不断,促进了花灯迅速发展。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正月,县城由赵传鎏主办大放花灯三天,城乡灯班云集一堂,热闹非凡。民国初期,玉溪、昆明、弥渡、大姚等地花灯的大量传入,使通海花灯成为集各地特色的综合艺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河西一带的花灯由叶索、马开林等首次搬上舞台演出具有故事情节的《包二娃接姐》及《秦雪梅吊孝》,使通海花灯从“团场”向戏剧过渡为“新灯”,并使“新灯”与“老灯”共存。此后,全县乡镇村的花灯班纷纷建立,兴蒙蒙古族乡也兴起花灯热,组建了“仙岩乡下渔村游艺花灯队”活跃在乡内外。
抗战期间,县城和众多乡镇以花灯形式配合滇剧、京剧、歌剧、话剧及曲艺节目宣传抗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送子参军、送郎杀敌、自动捐金献物等事迹层出不穷。期间,江川人王开礼落藉通海兴起“灯夹戏”,县城烟丝行业工人组成“同乐会”,逢年节在财神庙古戏台上演《柳荫记》、《蟒蛇记》等“灯夹戏”。外地及本地灯班还常在县城光华电厂舞台及临沧庙等场所演出。
建国后,通海的花灯活动很盛行,全县城乡业余团队有40多个,多演出花灯。县滇剧团也兼演花灯。县文工队下乡的节目也多为花灯。全县的花灯剧目又多以创作上演现代戏为主,其中不乏精品,获得省级奖并出版的有11个。1991年,现代大型滇剧本《情与爱》改编成花灯晋京演出,翌年获文华奖,并在中央级刊物登载。
通海高台
每年正月十六日(上元街后一天)迎展。一般有十二台,闰年有十三台。
通海高台 历史悠久,200年前就已经出现。高台艺人融戏剧、小说、历史传奇、民间故事、雕塑、绘画、美工、装饰于一炉,成为富有戏剧性、故事性、可移动的立体舞台艺术。这项艺术内容生动,结构精巧。每台高台既有画面的连续性,又反映出历史或现实最精彩的一瞬间。
通海的曲艺说唱
通海的曲艺说唱历史悠久,曲种多样,曲目丰富,曲调动听,形式不拘一格,地方特色浓郁,深得人们的青睐。明代,说书、讲故事就跟着迁入居民出现。清代及民国年间,先后在通海城乡活动的曲种有圣谕宣讲、善书说唱、渔鼓说唱、扬琴说唱、花灯说唱、花鼓说唱以及评书、快板、数来宝等17个,并在民间融入本地的乡土气息,具有鲜明的特色。数百年来,以县城为中心,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教化与娱乐作用,为促进安定团结、发展生产、丰富各阶层人士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历经清代及民国近300年的通海圣谕宣讲,由于其内容与形式的特定性,在建国后终止了活动。
【通海人物】
书法大家阚祯兆
清代的云南,书法艺术可谓人才辈出,能与中原同齐之人,通海的阚祯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阚祯兆,字诚斋,号东白,别号大渔,或杞湖散人,兰陵客等,祖籍山东,上祖于明初迁官云南,遂落籍通海。生于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19年),享寿六十八岁。少承家学而负经世才,研读老庄之外,对唐宋八大家诗文有深厚的基础。诗仿杜子美、李太白;文学韩昌黎、苏子瞻。传世著作有《大渔集》、《北游草》以及晚年亲手编撰的《通海县志》。
阚祯兆的书法,远在清 乾隆时,已被奉为珍品了。按现在的公私藏品分布情况,滇西、滇南及滇东北均有收藏,流传之广,可见其价值以及影响面之大。
木雕大师高应美
高应美是云南很有名望的木雕艺术大师。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方寻师访友、在总结前人艺术作品的同时,自己创立形成了代表自己,代表通海、同时也代表云南的木雕艺术流派风格。可以说,云南的木雕艺术,到了高应美时已经攀上了一个顶峰。这个顶峰的艺术光环至今仍发放出夺目的光彩。
高应美:字继高,通海县河西城(原县)南门人。生于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卒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享年72年,由于祖、父辈都是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幼年就受家庭艺术氛围的薰陶的影响,流传于通海的洞经古乐,滇剧、高应美青年时就已参加演奏、演出,而且对书法绘画在幼年时受祖、父辈的指点也扎下了深厚的功底。
现在存世的高应美雕刻槅子门,最精湛要数县内小新村三圣宫的一堂和文化馆珍藏的一堂,个旧市文化馆珍藏的一堂。
在古建筑和古民居中的斗栱、花托、花枋、吊椤、窗棂、门额等等雕刻,高应美的艺术风格和亲自制作的实物,如今红河州的大部份县、楚雄州的部份县都还能查找得到。有专家专评论说:云南有史以来的木雕艺术,高应美是一代大师,是超前绝后的艺术人才。
民族学者纳忠
纳忠1909年3月出生在云南省通海县纳古镇纳家营的一个回族家庭。原名纳寿恩,字子嘉,阿拉伯名叫阿布杜·拉赫曼。中国著名阿拉伯历史学家,阿拉伯语教育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沙迦阿拉伯文化奖获得者。
一生尽力而为,奋斗不止的纳忠,曾被誉为“中国阿拉伯文化泰斗”。1960年,他负责的外交学院“德日西阿语系”被评为首都高教战线先进单位,他个人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982年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对高教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3年获“中国阿拉伯语教学杰出贡献奖”。享誉海内外的纳忠还担任着中国非洲史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巴基斯坦“希吉莱学者奖金”海外委员会、叙利亚大马士革阿拉伯语言学会等多家国内外学术机构的领导职务;他的名字被录入多种国际名人辞典。
2001年10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首届沙迦阿拉伯文化奖获得者,从21个国家的33名候选人中严格筛选,一致确定为中国学者纳忠和也门诗人马卡莱赫二人。纳忠是来自非阿拉伯国家获得这一国际大奖的第一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整个中国的荣誉。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永年
戴永年祖籍云南省通海县秀山镇文庙街22号,1929年出生于昆明。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6岁时(公元1935年)在昆明武成路小学读书。1938年,抗战烽火烧到昆明,戴家迁回通海,将永年送进秀麓小学就读。1940年考入通海中学读初中,秀山的灵气,文庙的古风,熏染出戴永年气质中的儒雅;严师的教诲,慈父的关爱,陶冶出他意识中好学上进的精神。1943年春,戴永年初中毕业随父母回到昆明考入建设中学,秋季考入云大附中。一年后,因来自通海的同学大都在龙渊中学,他又转入龙渊中学。
此时,昆明的民主革命运动正逢勃发展,闻一多、李公朴等经常在云大致公堂举行时事报告会,进步青年应者云聚。戴永年和龙渊中学的杨树藩等老同学志同道合,追求进步,晚饭后常步行8公里到云大听报告,返回龙渊中学已是深夜3点左右。在那激情的岁月里,戴永年渐渐由一个文弱书生变成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男儿。由于经常到云大听报告,对云大的一些专业有所了解,特别对矿治系情有独钟,一是因他曾听父辈讲过个旧的锡、东川的铜以及与矿藏有关的传奇故事,对云南的有色金属充满神秘之感;二是听说该系的老师都是留学生,龙云还曾办过留美预备班,所以戴永年1947年高中毕业就毫不犹豫地报考云大矿治系。
进入云大的戴永年很快加入到进步青年的行列中,曾冒着生命危险去看望被捕的同学。1948年12月,戴永年加入了由中共云南地下党直接领导的“云南民主青年同盟”(简称“民青”),并很快成为骨干分子,先后担任小组长、支委,秘密组织发展进步青年开展革命活动。1949年,20岁的戴永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1949年9月,国民党当局开始了“九·九整肃”,云大被迫解散,戴永年随母亲回到通海,很快投入到通海的革命运动中,并介绍杨树藩、赵东泰等加入中国****,和同志们一起组织革命活动,发展“民青”成员。经地下党负责人李志敏的批准,通海县成立了以戴永年为负责人的党小组,负责开展城区工作。12月9日,卢汉宣布云南起义,通海和平解放。按县委部署,戴永年和路灯社的主要骨干参与了接收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工作。昆明保卫战后,国民党第八军残余南逃经过通海,窜扰县城,当时戴永年正在秀山下,在敌众我寡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子弹由左颈射入,左肩穿出,凭着求生的本能,他坚持着爬回通海中学,15班的学生悄悄把他背回家。已患心脏病的母亲,见到血人般的唯一爱子,气急增病,七天后溘然长逝。戴父惊闻噩耗急回通海,安葬妻子后,带着伤重的儿子回昆治伤。
通海和平解放后,戴永年被县人民**任命为第一区区**主席,戴永年因伤没有上任,也正因为受伤,他去了云大复课,重新回到矿冶系,继续完成他的大学学业。
1951年7月,戴永年毕业留校任教。1954年到中南矿冶学院深造。1956年研究生毕业后到昆明工学院任教,先后任冶金系教研室秘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戴永年认为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学理工的人应该学以致用,直接服务于生产。针对当时的教研状况,他开始思考扩大试验,使试验结果直接用于生产实践,改进工厂生产条件,戴永年从此走上了一条科技创新之路。
戴永年教的是《锡冶金》,每年都要到个旧各厂矿多次现场考察。锡矿里有铅,冶炼中要把铅锡分开。当时中国主要采用“氯化物电解法”处理铅锡合金。他发现这种冶炼方法流程长,耗能高、污染大、回收低。如何改进冶炼方法,克服这些弊端呢?他开始了苦苦思索。
1957年,苏联一著名专家到昆明工学院讲学,介绍了他的真空蒸馏分离铅锡合金的试验,尽管这个试验还只是在微型电炉中的小试验,但是这个思路却象闪电划破了戴永年长时间的困惑,一个新的理念在他脑海中萌生——真空冶金!他开始迅速推论:真空冶金有利于增容反应的进行。在真空状态下,液体容易变成气体,蒸发的速率比常压下能提高约100倍,这可使真空冶炼的温度降低,减少燃料的消耗,从根本上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真空冶炼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真空冶炼有利于环境保护,使金属不易氧化,能大大提高金属的回收率,且没有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对环境基本无污染……然而在现实中,戴永年面临的却是一片处女地,既无真空冶金的系统知识和理论著作,也无真空冶金的试验设备,苏联教授所讲的,仅是提供了实验室试验的可能,要继续探索下去,就意味着要走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而这条路的前方会碰到什么却无法预知……但戴永年决定上路,从零开始,义无反顾。
1958年,在学校领导支持下,戴永年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真空冶金试验小组。他们借带学生实习的机会,把工厂当实验室,在个旧、鸡街、昆明等地冶炼厂开展相关研究,寒来暑往,戴永年在真空冶金的梦幻中摸索着,前进着……正值戴永年积累了一定经验,开始研究真空冶金扩大试验设备时,预料不到也无法回避的各种政治运动开始了,他遭遇了大大小小的批判和陪斗,刚萌芽的科研理想被迎头痛击,几被淹没。然而,坎坷的人生却使他练就了豁达乐观,宠辱不惊的思想,政治风浪没有击倒有坚定信念的人。文革后期,他被学校调回搞生产科研,他如鱼得水,一头扎进了他的真空冶金之梦。在学校、工厂、省冶金局及老同学老朋友的支持帮助下,制作了一个由他设计的真空冶炼试验炉,真空冶金的扩大试验终于开始了。
可是,试验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料。在屡战屡败中,他经过反复计算和推断,不断改进炉子的内部结构,终于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摸索出“内热式多级连续蒸溜真空炉”的基本结构,这个炉子使处理每吨焊锡在扩大实验中的耗电量从16000度降低到1000度,投产后每吨焊锡的加工成本降低到“电解法”的1/7,锡的回收率由96%提高到99.4%,一项推动有色金属的冶炼技术革命的重大发明浮出水面,戴永年成功了。1979年,日处理2吨的炉子研究成功,经云南省冶金局鉴定后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取代了传统流程。这项新技术获得1979年中国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四等奖,相应设备“内热式多级连续蒸溜真空炉”获得1987年国家发明四等奖,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现已有30余台真空炉运用于云南、广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辽宁、甘肃、江西等省的20多个厂及玻利维亚、巴西等国,创造的经济价值以亿元计。
上世纪80年代,武汉钢铁公司的热镀锌渣堆积成山,请戴永年去看看能否处理。热镀锌渣属工业废渣,主要成份是锌,含铁5%,另外还含有锗、铟、银等稀有金属,按提炼要求,必须将渣中的铁由5%降低到0.003%。他先运用自己在长期研究中推导的“分离系数和汔液相平衡成份图”进行计算后,发现热镀锌渣的铁可以降到小数点9个0以后,而不是0.003%。反复核对无误后,找出别人试验失败的原因。戴永年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由小试验做到了大试验,研制成功“卧式真空炉”,并将铁含量降到0.002%,超过了厂方的要求。1994年,卧式真空炉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卧式真空炉的成功为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7年,广东韶关冶炼厂建立了5台卧式真空炉,使多年积存的万吨硬锌变为宝,锌的回收率大于85%,锗的回收率达到97%,铟和银的回收率也达到97%,按当时市场价,锌1万元/吨,锗1万元/kg,铟0.3万元/kg,银0.1万元/kg,仅此几项,韶关冶炼厂年创利税高达4600万元。1998年,处理硬锌的卧式真空炉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戴永年开始关注无污染新能源材料锂的真空提炼技术的研究。锂是被誉为“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元素”的稀有金属,其用途十分广泛。经过3年多的实验,取得了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昆明理工大学与云南铜业公司合作创建“昆明永年锂业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以“真空炼锂”的专利入股,共同生产金属锂和锂材,为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品牌。
在真空冶金的世界里,当他们发明的真空炉正在全国各地推广使用时,戴永年又把目光投向锌、镁、锂等金属化合物的真空还原提取的研究以及在真空中制造超细粉末的研究(属纳米技术)。1989年,他主持创造的“真空冶金研究室”更名为“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他带领同事们创造性地自行研究、设计,建造大、中、小型真空炉15套,供学校教学和科研。1999年,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获得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百佳班组”的光荣称号。
戴永年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从未脱离过教学,作为一名教授,早已桃李满天下。迄今为止,他已培养了硕士生20余名,博士生10余名及一大批从事真空冶金应用的大学生和技术人才。同时,他心系家乡,没忘母校,为鼓励培养人才,2001年,他和夫人向“通海一中奖学基金会”捐款4万元。
戴永年不仅是一位献身真空冶金的科学家,也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五十多年来,他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12篇被SIC,EI,ISTP等收录),出版学术专著7部,创造性地提出“真空蒸溜合金分离的判据”,“金属的汔液相平衡成分图”,“合金中各元素发挥量间的关系”等理论。1977年,他主持编写我国第一部《锡冶金》专著,此书被列为国家优秀科技书目。1988年,以他为首撰写的《真空冶金》成为我国第一部真空冶金系统专著,荣获1990年中国新闻出版署评选的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他还主编了29万字的高校教材《有色金属真空冶金》,2000年,戴永年又出版了总结他近半个世纪教学研究成果的《有色金属材料真空冶金》。1988年,他应邀到联邦德国讲学,1989年又应邀到美国“矿物·金属·材料学会”(TMS)年会上作学术报告。1990年他又应邀前往前苏联哈萨克斯坦作《真空冶金在中国》的学术报告。
荣誉伴随着成绩纷至沓来,戴永年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22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云南省模范党员等荣誉称号,享受**特殊津贴,中国真空学会授予他“94科技成就奖”(HAYASHIAWARD)……许许多多的获奖证书,写成了戴永年红底金字的人生履历。
1999年11月,70高龄的戴永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党和人民对他一生心系社会,不断创新,永攀高峰的最大肯定和最高褒奖。
【综合经济指标】
2008年,通海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依靠全县各族人民,锐意创新,迎难而上,全面完成了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稳步协调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10.1%,达39.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016元;地方财政收入2.4亿元,增2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亿元,增23.5%。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8.1亿元、17.3亿元、14.1亿元,增7.4%、9.9%、11.7%,三次产业比重为20.5∶43.8∶35.7,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7元,增18.5%;农民人均纯收入5401元,增16.9%。就业、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农业】
2008年结合本县实际,继续实行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合理安排粮食、油料、烤烟、蔬菜和花卉种植,提升烟叶质量,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7.3万亩,其中,粮食、油料、烤烟、蔬菜、花卉面积分别为9.83万亩、0.89万亩、6.15万亩、19.63万亩和0.6万亩。粮食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例基本稳定在26.4:73.6。采取措施,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加快畜牧业发展,不断提升农畜产品质量,确保了粮烟油蔬全面丰产丰收,整体农业稳定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12.94亿元,按可比口径(下同),比上年增长8.9%,其中,农业产值6.86亿元,增5.6%,林业产值0.1亿元,增50.8%,畜牧业产值5.58亿元,增13.1%,渔业产值0.18亿元,增30.1%。
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总产值增8.9%,达12.9亿元,粮食与非粮作物比例为26.4∶73.6。圆满完成市下达烤烟生产任务,收购烟叶959.8万公斤,中上等烟比例提高4.2个百分点,达93.9%。烟农户均收入5281元。蔬菜、经果、油料等持续增长。进一步壮大畜牧业,产值增13.4%,达5.6亿元。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海无公害蔬菜示范项目顺利完成,玫瑰鲜切花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不断增强金融信贷支农功能,新增农业贷款1.7亿元。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384人。完成农业基础设施投资1144.9万元,建设基本烟田1.2万亩,新建卧式密集型烤房690座。整理土地1.2万亩。竣工人畜饮水工程9件,有效解决8358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实施通达通畅工程85公里,民心工程10公里,开通2条城乡公交车线。
【工业】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县域工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工业总产值增17.5%,达86.4亿元;工业增加值增10.9%,达15.6亿元。上千万元项目续建11个,开工建设14个,建成投产8个。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通变公司“S13型节能配电变压器研发”项目和格兰公司“鳞片状锌(铝)粉及纳米锌基复合涂料产业化”项目获省级立项。三大支柱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日益凸显,完成产值67.1亿元,增26.1%,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7.7%。抓好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对3户企业进行了能源审计,5户企业清洁生产通过审核验收。五金机电特色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入园企业139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9.4亿元。
【乡镇(个私)企业】
通海是玉溪市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发达县份,到2006年底,全县工商登记的非公经济组织达8400户、占全市工商登记的非公经济组织的12.8%,吸收从业人员5.5万人、占全市非公从业人员的21%;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非公经济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1.0%。近年来,通海县按照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思路,重点培育五金机电、彩印包装、食品加工三大产业,2006年三大产业实现工业产值47亿元,比上年增长24%,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2%。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有力的推进了通海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98亿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37.9%。
【交通、邮电】
运输和邮电通信事业不断发展。当年实施完成公路通达通畅、保安工程及地方自筹建设项目21个,里程97.75公里。年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06.6公里,其中:省道106公里,县道121.1公里,乡村公路779.5公里。在公路总里程中,高速公路14.7公里,一级公路23.5公里,二级公路42.2公里,三级公路102.2公里,四级及以下公路828.3公里。全县机动车拥有量71967辆,比上年增加4576辆,其中,汽车(含农用汽车)23700辆。公路营运货车7403辆,吨位20682吨,营运客车472辆,客座6703座。全年实现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7053万吨公里,旅客运输周转量10432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2.0%和增1.0%。
2008年全县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79亿元。年末,全县固定电话机总数3.71万部,移动电话用户16.0万户,宽带网用户1.75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2.22部,比上年减少0.18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52.7部,比上年增加2.93部。
【贸易、招商引资】
县内消费品市场相对活跃。200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完成烟叶收购总量959.84万公斤,增4.3%,其中,不含‘出口备货级’的收购量872.6万公斤,比上年增5.8%,‘出口备货级’87.24万公斤,收购的总金额15169.09万元,增26.3%,中上等烟比例达到93.99%,其中,上等烟比例70.25%。
外贸进出口实现顺差。2008年全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2507万美元,比上年增98.8%,其中,进口额实现320万美元,出口贸易额完成2187万美元,净出口为1867万美元。
招商引资效果明显,2008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28.69万美元,利用县外(国内)资金33673万元。
【财政、金融、保险】
全县财政预算总收入(含基金收入)实现41224万元,比上年增2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含基金收入)23761万元,增29.6%,占总收入的57.6%。财政预算总支出(含基金支出)50644万元,增21.6%。
金融存、贷款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保持稳步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3785万元,比上年增19.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6894万元,增22.3%,人均储蓄10808元;各项贷款余额230672万元,增12.7%,存贷比为1:0.497;累计现金收入151.5亿元,增10.9%,累计现金支出157.6亿元,增9.4%,全年累计净投放货币6.11亿元,比上年少投放1.29亿元。
【人民生活】
随着全县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提高。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18377人,比上年减少158人,其中,在岗职工人数17669人,减少450人;全年从业人员劳动报酬40096万元,增17.0%,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9201万元,增2.2%;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21643元,增加2075元,增106%,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018元,增加2194元,增1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7元,增加2000元,增18.5%;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401元,增加780元,增16.9%;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0797元,增加1062元,增10.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逐步扩大,目前,全县共有七个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若干乡村集贸市场,县城农贸市场、金山蔬菜批发市场、七街大牲畜市场闻名省内外,商贸活动繁荣昌盛。部分工农业产品远销省外和国外,外省市的商家频繁往返于通海的各大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吃、穿、住、行的基本生活状况,同时也改变了老百姓的消费观念,许多电器和现代通讯工具已进入普通家庭,汽车、电脑也进入不少家庭,并逐年增多。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亿元,购买力相当于1978年的37.5倍,翻了5.2番,平均每年递增13.3%,预计到2008年末将达8.8亿元,翻5.5番,每年递增13.6%。
转自118cha.com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
ad
百科全书查询结果由 118cha.com 提供 [复制结果]